道德人間 和諧生活(歸瀟峰)

道德人間 和諧生活(歸瀟峰) 2011-5-10 20:01

道德人間 和諧生活

——學「道」的心得體會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其思想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東漢張道陵天師立教以來,奉老子為教祖,把《道德經》作為教徒必讀之經典,並親自為《道德經》作注,曰《老子想爾注》。

《道德經》又名《老子》,因河上公將《老子》分為道經37章,德經44章,故得《道德經》之名。筆者在閱讀文史典籍,與大德的鴻文高論時,記錄了些心得體會,特此整理成文,希望能與各位高道大德交流。由於筆者習道不長,閱經不廣,在此僅對「道」做一個膚淺的思考,並求指正。

一、道可道,非常道。

道教以「道」立教,道士以「道」為士,一生學道、修道、悟道、體道、行道,「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如果想要知「道」,首先我們必須知道為何名「道」。《說文解字》上解釋說:「道,所行道也。」道的本意是指所行的道路,老子著書立說後,將道路的含義演變為一種哲學思想。那為何要用道來名「道」?引經據典可知,《道德經》中說:「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清靜經》中說:「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由此可見,「道」之名,其實並非有特殊含義,只是老子強名,將其勉強取名為「道」。

那什麼是「道」?《自然本起經》中說:「道者,謂太初也。太初者,道之初也。」道是造化之根,萬物之源。《道德經》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漢代因避恆帝之諱,故改為「非常道」。開篇的意思是說:道是說不出,道不明,假如能說出道明,那就不是永恆(長存)的道,即「常道」。「常道」與「可道」相對應,老子的辯證思想可見一斑。《道德經》說:「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道是先天地之前就已經存在,她是先天地之生而生。《悟真篇》曰:「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陰陽在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這句話不僅說明「道」是先天地之前,同時也描述出「道」生萬物的過程。大道雖然是虛無的,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可從虛無中生出一氣,之後生出陰陽,而陰陽有清濁,陽氣清盈上升為天,陰氣濁重下沉為地,才有了天地。之後陰陽媾合、清濁中和而成人。此處的「人」可以稱為單獨的人,即指人類,亦可稱以「人」為代表的芸芸眾生。根據句意的判斷,應該是指單獨的人(即人類),而這天、地、人便是「三才」,通過「三才」的重生就有了萬物。我以為「三才生萬物」是強調人與天地的配合和協調,才可得「萬物昌盛」之景,而這與現今所倡導的「人本思想」和「可持續發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道」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道雖是虛無之物,可是她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在宇宙自然、人類社會中都發揮著無形而巨大的作用。只有這樣的「道」才為「常道」,才是「真道」,才是造化之根,萬物之源。

二、道者萬物之奧。

我們已經了解了道生萬物,虛無生自然的道理。那就可以說,道無處不在、無處不有,自然萬物就是「道」嗎?我以為並非如此。「道」存在於萬物之中,應該用辯證的思維來分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此言不僅說「道」生萬物,同時也告訴我們萬物承載陰陽,負陰抱陽,而陰陽運動後達到的和諧狀態,就是「沖氣以為和」的「中和」狀態。《想爾注》曰:「道貴中和,當中和行之。」中和是道的體現。萬物在自然中一起生長壯老已,沒有相互殘害,反而很融洽很和諧,達到一種「萬物並育而不害」的狀態。這就是「中和」在自然萬物的體現,也就是道的體現,所以說道存在於萬物之中。《莊子·知北游》也有一則故事,東郭子問莊子「道」所在之處,從有生命的螻蟻說到人體排出的糟粕,道所存之地越來越低下。其實這故事告訴我們:不論物的高低貴賤,萬物中也皆有道。道存在於萬物之中,可以說沒有道亦沒有萬物。

《西升經》中說「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魚在水中,水在魚中。道去人死,水乾魚終。」講的是人與道的關係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一、人是芸芸眾生,與萬物一同,存在於自然這個大環境中,而自然又在「道」在範圍之內,故曰:「人在道中」。二、人與萬物一樣,都是道生道化,《易》云:「一陰一陽謂之道。」道是由陰陽共同構成,因此人體中就含有陰陽。中醫的陰陽學說,對人體病症的診斷就有陰虛、陽虛等說法。從側面就證明了人中有確實有陰陽的存在,故可說:「道在人中」。另一種說法,道經云:「道之在我之謂德。」 「德者,人之所得是也。」 由此可見,「道在人中」的體現應該也可以是德。人若得了「道」便得了「德」,德是道於人體的體現,故也可說:「道在人中」。人是萬物之一,有萬物的特性,反之亦然也。因此德不僅是道在人中的體現,同時也是道在萬物中的體現。三、人生活在道德範圍之內,人是由道生道化,若道去則人無所依,無所生,故曰:「道去人死」。

既然如此,那「道」為何又不是無處不在、無處不存?《西升經》云:「道者,虛無之物。」道是虛無之物,是無形無情無名,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可是人與萬物都是真實存在的,有形有情有名,這就與「道」之性相悖。如果我們把虛無的道稱為「常道」,萬物的可見的道稱為「可道」。「常道」與「可道」就是一組辯證。我以為「常道」就是道,就是真道,本體是虛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而「可道」即非真道、本體是真實的,有形有狀,可觸可碰的。「常道」生萬物,而萬物所含的道僅是「常道」的表象而「非真道」,而這個「非真道」是由「可道」體現,從某種程度上說:「非真道」就是「可道」。所以萬物所含有的道僅為「可道」,是能夠接觸,真實的道,而非虛無空寂、無形無狀的「常道」。即道經云:「一切眾生,皆含道性。」

《道德經》中說:「道者萬物之奧。」 道是虛無的,是萬物玄妙奧秘的所在。我們只有通過或是憑藉可見真實的萬物,提取出萬物所包含常道的道性,並將這道性升華並集合為一,《想爾注》說:「一者,道也。」 而這「一」就是常道,也就是真正的道。

三、天人合一,天道無為。

卿希泰先生曾指出:「道教文化在對待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上的基本出發點、乃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是道教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基本主張,它希望人能夠與自然合二為一,從字面來理解,所謂的「天」就是指自然,而人即指人類,「一」是道的別名,就是宇宙自然的根本法則,而「合一」是會對於宇宙自然,人類社會都產生重要的作用,「合一」並不是簡單的合二為一。《道德經》中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由此可見,得「一」的重要性,得「一」便可天清地寧,因為得到了「一」便是得到了「道」,得到了天地自然的法則,天地因此秩序有常。

對於「天人合一」,我以為可以分兩個方面來闡釋。

第一,「天人相通」,天與人應該和諧相處,「人之為」必須符合「天之意」,天人相通,那才是符合「一」(即道),因為天(自然)是客觀存在的,不為人的意志所能轉移,而這個就是「道」的一個突出的表現,即客觀性。人只有與天相通,與道相合,最終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唐宋之際,丹道從外丹向內丹進行轉變,道人們認為,自然是個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人通過內丹的修鍊是可以與自然相通,實際上也表明了天人本身是相通的。

第二,「天人同構」,古人將自然與人相比,認為構成自然與人的物質是相同的,自然界存在的事物,在人體中都有與之相對應。如自然界存在木、火、土、金、水,而人體內也有與之對應,即為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述異記》記載:「昔盤古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髮為草木。……盤古頭為東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其實這就是用神話的方式直觀的體現「天人同構」的思想。不論是「天人相通」,「天人同構」,其最總還是回歸到「天人合一」這個大思想上,由此可見,「天人合一」在傳統文化中早已根深蒂固。

既然要達到「天人合一」,我們人應該如何來「為」?張天師創教之初,在《老君想爾戒》就提出:「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此上最三行。行無名,行清靜,行諸善,此中最三行。行無欲,行知止足,行推讓,此下最三行。」 通過這九條戒文,可以看出「行無為」的重要性,而道教也將「無為」作為主要代表思想。那應該如何才是「無為」?《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應效法大地之厚德載物,地應效法天之運行常理,天應效法道之陰陽消息,道最終要以自然為根本法則。通過對自然的效法,便知「自然之道不可違」。不能違背自然這個大發展大規律,所以主張人類要保護自然,保持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順應宇宙自然的客觀規律辦事,也就是道教常說的無為。我以為「無為」是為中之最高。理由有如下兩點:第一,「道之為」是為在芸芸眾生,萬物都能接受,而萬物所接受到「為」都是均等的,由於所有的都是一樣的,而萬事萬物又都是相對產生的,不存在貧富與多少,這就是一種辯證。所以說,「道之為」具有一定的廣泛性。第二,無為的為不是不為,而是順應萬物,任物自然,順其自然的為,她的為是符合道,符合自然,符合宇宙發展規律的。

綜上兩個理由,可以說明「無為」的為是「為」中最高的為。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不妄為,是以順應宇宙自然發展規律為前提條件,而不是以一件事物的規律為依據去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道的本性是無為,無為只不過是過程,而並非真正的目的,「無不為」才是根本目的。

人只要是順應了自然這個發展的這個客觀規律,行無為。不需要人的把持與干涉,也可使其長久的發展,最終就能達到無不為的目標,最終也就可以得「天人合一」的境界。

四、道德長存,和諧人生。

若得和諧人生,必使道德長存。「欲求天仙者,要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單務方術,皆不得長生。」 人若要得道成仙,不單靠修習方術,還需要修德,即積功累德。閔智亭道長曾在著作中寫到:「為道者當立功德。」在上文中,已用較多筆墨解釋了,與「道」有關的些許問題,故此處對「道」不做再多敘述,僅以「德」為我所論之重點。

關於「德」我以為可以從「得德」與「行德」這兩個角度來分析。

一、「得德」,「道」存在於自然中便稱為道,而存在於人中便是德。如何「得德」,其實還是需要「效法自然」,因為自然是萬物發展的基礎。試用《道德經》中的話,做一個簡單的分析,「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我認為,這句話描述的是「天之道」如何從自然逐漸演化為「人之德」的過程。中和是「道」的一個特性,知「道」之「中和」便知「道」之常,「常」就是「常道」,是虛無的真道,也就是自然規律,宇宙的根本法則。知「道」之「常」,便會反思從而變得心智明達,當「明」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產生符合自然的德,因為德是我們不斷效法自然後得到的,所以其必是符合宇宙自然的。

二、行德。王常月祖師曰:「欲修天道,先修人道;人道不修,天道遠矣。」 想要實現天道,修證金仙,必須落實到實際,即所謂的人道。學仙修道是個人的追求,但也離不開人們共同生活的社會。修仙者也是社會的成員,為父母所生,社會所養,當盡社會的責任和義務。所以凡是有德之人必須不斷「行道用德」,躬行自身之德,參與社會,融入生活,不僅是盡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同時也是不斷完善自己的「德」,讓「德」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不斷更新。我想「德」的現實意義也能夠得到一定的體現。現今道教從原始典籍中,提取出濟世利人,齊同慈愛等思想,來度化萬民,普濟群生。這就是一種「德」的表現。「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這不僅是道教經典篇目中的名句,也是道教常用的語,從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了道教始終以「度人」為現實追求,這也是行德的具體表現。只有通過不斷的行德積善,積功累德,社會才會走向和諧,終至「人間仙境」。

道德不僅作為一種準則來規範人們的行為,同時也有引導和促使人們向善的功能。「道普德溢,天下太平也。」 只有當道與德充溢飽滿時,方可謂真正的太平。《道德經》中說:「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人若能做到「道生德畜」、「尊道貴德」,並將「道之理」用在自然宇宙,人類社會中,便能出現自然社會的和諧,人類萬物共生的情形。道教的時代新思想,對當今所倡導的和諧思想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011年五月 江蘇崑山 歸瀟峰

推薦閱讀:

擊落一架被恐怖分子劫持且滿載乘客的客機是合適的舉動嗎?
就個體來講,吸毒真的牽涉道德問題嗎?為什麼?
道德經詳註第二十六、二十七章
如何看待「摩托被偷後肇事 車主因未報案被判連帶賠償8萬」?

TAG:生活 | 道德 | 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