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歷史名人當心理醫生

給歷史名人當心理醫生

來源: 信息時報  

□本版采寫、攝影信息時報記者陳川

  秦始皇因為有嚴重自卑感而專制?孔子因為幼年喪父導致了政治設計中的缺陷?清官海瑞其實有點偏執?心理學教授朱建軍,因為對歷史的熱愛,運用自己擅長的心理學研究方法,給中國歷史名人做起了心理「診療」。

  他從秦始皇統一中國、項羽烏江自殺這樣的歷史經典入手,從孟姜女哭長城、白娘子傳奇這樣的神話傳說入手,從孔融讓梨、割肉飼親這樣的傳統美德故事入手,以及從孔子、秦始皇這樣的歷史人物入手,對中國歷史與文化傳統中「壞傳統」部分作了深度剖析,希望通過這樣的心理學批判、析毒,讓今天的我們更了解自己的民族曾經是怎樣的,從而生活得更舒展。

  從心理治療的視角看中國歷史

  信息時報:中國歷史浩繁,書中選取的角度也挺多,有經典歷史故事,神話,民間傳說,你怎麼從中選取具有心理學意義的人和事?

  朱建軍:我是做心理諮詢為主業的,研究歷史是我的個人興趣。所謂民族性是由於歷史而形成的,所以我把中華民族的整體看作是一個人,假設他有一些心理問題,魯迅曾提出國民性弱點,但光提出來不行,還得看怎麼治。

  從心理治療的角度,要治療一個人的心理問題,必須先找到問題的根,來源是什麼,然後對他有一個共情的理解。在這樣的思路下,我就會選取那些對中國人形成今天這樣性格影響更大的人物和事件。

  我的長處在於我是心理學家,短期心理諮詢一般就是解決心理問題,長期心理諮詢就是性格重塑。從心理學方面分析,國民性中的特點怎麼形成的,在心理機制上講得具體一點,知道是什麼機制導致的變化,就能找到怎樣的一個心理方案調節回來。我以這樣的視角寫進去,當然也不敢說給出什麼好方子了,但不光講癥狀,還能講到病因,以及探索性的給出一些方子。

  

  信息時報:在你看來,哪些歷史節點對中國人心理性格的形成造成較大影響?

  朱建軍:從歷史脈絡看,中國人的性格形成有幾個大的轉折點。

  比如先秦和秦以後的中國人差別非常大。先秦中國人很強悍,自尊心超強,像嗟來之食寧死不吃,兩桃殺三士這些故事,不要命也要自尊。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士這個階層被毀滅的比較厲害,士的自尊受到很大挫傷。後面還有幾個大的關節點,比如魏晉,唐朝滅,宋朝滅,清朝文字獄。這些大的歷史關節點,在我看來就是在大的創傷後帶來心理問題。

  還有就是選那些在關節點上的歷史人物,人的命運跟整個民族的命運聯繫在一起,他們不是代表他們自己,通過他們就能看到整個民族。

  先秦中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遠高於現代人

  信息時報:你提到先秦和秦以後的中國人很不一樣,他們有很強的自尊心,你覺得那種狀態是好的嗎?

  朱建軍:當然他們有時代局限性,但是從心理健康的角度看,我覺得先秦中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顯然是遠高於現在。他們自尊心、自信心非常強,獨立性,創造力很旺盛,所以先秦會有諸子百家,他們的內在心理和諧程度比現在的人強太多了。

  我們不可能完全回到歷史,畢竟社會在前進,但很多民族的興盛都要從傳統中吸取資源,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我認為中華民族要復興就要找到先秦的根,追根溯源,原來我們的根在哪,現在怎麼扭曲了,中國人的潛力很大。

  

  信息時報:你提到先秦人有很強的自尊心,跟先秦人相比,你認為現在我們的自尊心很缺失?

  朱建軍:相當缺失。我前段時間看到新聞說有些華人在國外領救濟,拿去賣錢。不要說先秦,哪怕是明代的中國人都不可能幹這事,這是太沒有尊嚴的事情了。因為看著是賺錢,但整個事情使你的自尊心受到多大的破壞,得到的這一點點利益和無形中受到的損失差多了。這就是失去自尊的一個很具體表現。

  自尊的好處是我有一個自我評價,自我形象,有些事不做,是因為跟我內在的自我形象不符,而不是因為別人能抓到我。不是說我法律意識多強或者是多高尚,而是因為自尊。一個人一旦有自我的形象,就不會沒有底線。

  給秦始皇和孔子當心理醫生

  信息時報:書中專門有一章是對歷史名人的心理分析,比如孔子、秦始皇。你認為他們的個人性格和心理對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人性格形成造成了很大影響?

  朱建軍:秦始皇最主要的心理問題是自卑感。從小他父親是個人質,他又是被呂不韋所控制的,他母親對他也沒有什麼愛,母子關係不好。這樣就導致了他心理反彈,當一個人特別沒有安全感,特別自卑的時候,他就會大量要更多的安全感。秦始皇為什麼會成為一個特別專制獨裁的人,就是因為他早年的受挫,自卑,不安全感太強烈了,這樣一種病導致他要最大的權力,最大的專制。

  為什麼秦始皇能在秦國成功?因為秦國在七國中也是被輕視的,個人自卑感和國家自卑感結合在一起,在我看來就「犯病」了。這種病態的專製成功後就傳染給了整個民族。後來他焚書坑儒,把中國士人的自尊全部摧毀。當原來那種健康的自尊心沒有了,心裡就會有真空,就要需要代償品,這就是面子,這就導致中國人的性格有一個轉變。面子就是一種變了形的自尊心。真正的自尊是很內在、很紮實的,而面子是很虛的。

  抓住秦始皇一個人分析,就能看到這一個關節點對整個民族的影響。

  

  信息時報:你對孔子的分析也挺有意思的,認為他幼年喪父導致的心理特徵對我們的文化傳統有很深影響,比如說我們為什麼那麼重視孝道?

  朱建軍:中國人一些好的文化傳統,比如有社會責任感,強調親情,都是受孔子影響。但他也有不足。

  從孔子早期經驗看,他三歲時父親就死了,他只有幻想中的父親,對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沒有一個親身的感知,雖然他很偉大,但在這方面有幻想,他對父親和孩子的關係可能會有一種偏理想化的設想,對其中可能有的負面了解的相對少。幻想出一個理想化的父親,對孔子的思想有不小的影響,他的政治理念上也會幻想有精神之父的角色,國家就會很幸福,這使他的政治設計中相對缺少現實處理君臣衝突並制約君主權力的機制。

  歷史很好玩,就像蝴蝶效用,在某些歷史關節點上的重要人物偶然的個人特質可能會通過一种放大作用對整個民族性格產生影響。

  對自己的民族了解越深越了解自己

  信息時報:書中還提到男女關係越健康,民族心理越健康,為什麼?

  朱建軍:男女關係是人所有平等關係中最基本的一個表現。一個健康的社會一定是一個有愛的社會,男女關係是平等關係中有愛的基本範式。男女關係是相對親密的,同時也會發生衝突,這就要求兩個平等的人本著愛心為基礎學會更好表達愛,接受愛,處理衝突。當一個人在這種關係中學的很好,學會建立平等的愛,就會把它擴散到其他方面。從心理象徵的意義上說,一個人跟異性的關係更像是自己跟自己內心的另一面,所以當你和一個異性能建立很好的關係時,內心的和諧度也會提高的,就會把這個擴散到別的方方面面,整個社會就會是更有愛的氣氛。

  中國傳統的兩性關係在近代過於苛刻,比如說從一二終,但現代又有點太放開了,比如一夜情,婚外情。任何時候極端都是不好的,極端壓抑和極端放縱都不會建立健康的關係。

  

  信息時報:你書中提到這些壞傳統,我們今天怎麼去規避?

  朱建軍:我的建議是多讀像我這樣的人寫的書(笑)。這不是開玩笑,如果我們只想著這個地方是壞的,我要改,是改不了的,心理學特彆強調這一點,只強調癥狀,要改,是沒用的。心理學有一個原理,對心理病因了解越細緻,就越容易改,所以我剛才說要多看我這一類人寫的書。了解自己所在的民族也是了解自己,對自己民族了解越深越透越了解自己,雖然不見得一下子能改成什麼樣,至少能朝好的方向走。

  朱建軍

  心理學教授,中國心理干預協會副理事長,意象對話心理療法的創始人。十餘年前,開始用心理學的方法研讀中國歷史。2004年起,在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系開設大陸第一個也是至今為止唯一一個心理歷史學課程。《壞傳統》即是這一研究過程的一次收穫和總結。

  鏈接

  心理歷史學

  朱建軍介紹,心理歷史學是歷史與心理學的一個交叉學科,是用心理學的理念、方法去研究歷史,或把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應用在歷史上,從而幫助人們更多地歷史歷史。至今在國外心理學界,心理歷史學也只有少數心理學家關注,在國內則幾乎沒有進入科研領域,相關研究也寥寥無幾。朱建軍認為,這個學科應當得到更多的重視,因為心理歷史學的存在,可以讓一個民族有更好的歷史記憶,這對一個民族的健康發展也至關重要。

  相關推薦

  《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

  一個人有性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同樣有性格,這便是所謂的國民性。作者認為,國民性並非一成不變的,從戰國時期獨具個體精神的「士」到清代鑽進故紙堆里不敢言時事的知識分子,中國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樣,飛流直下,此流變與專制制度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通過世界視野中對中國國民性的觀察和歷史視角下對中國國民性演變過程的剖析,作者認為是落後的制度造成了中國人的劣根性。近代以來,很多人為改造國民性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但收效甚微,作者認為,其根源在於制度建設與國民性改造之不同步,要改造國民性,必須從制度方面去努力。


推薦閱讀:

為什麼這麼多人紀念保羅沃克?
古今名人的養生秘笈
東東槍是誰?
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名人信函信封題字賞
中國古代名人:晏子

TAG:歷史 | 醫生 | 心理 | 名人 | 心理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