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陶侃和陶淵明

陶侃和陶淵明

說起陶侃,很多人都不會知道;但說到陶淵明,卻沒有幾個人不知道的。可是,在東晉,陶侃實在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陶淵明被推薦去做官,往往還要藉助於陶侃的名氣。

陶侃,是陶淵明的曾祖。是江東的一流人物,官至大司馬,被封為長沙郡公,是東晉朝廷的中樞,朝野有名。在平定王敦、蘇峻的兩次叛亂中,戰功赫赫,為國家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其實,在我們做的文言文練習中,經常會看到陶侃的有關事迹。

下面是幾則陶侃的軼事。

陶公少時作魚梁吏,嘗以坩鮓餉母。母封鮓付使,反書責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

侃在廣州,無事輒朝運百甓於齋外,暮運於齋內。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故自老耳」……侃性聰敏恭勤,終日斂膝危坐,軍府眾事,檢攝無遺,未嘗少閑。常語人曰:「大禹聖人,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但逸游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

嘗出遊,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於農作,家給人足。

嘗造船,其木屑竹頭,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後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餘雪猶濕,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溫伐蜀,又以侃所貯竹頭作丁裝船。其綜理微密,皆此類也。

從上述事迹可以看出,陶潛的這位曾祖為官之清廉,為人之勤勉,執政之清明,處事之細緻。在東晉這個崇尚清談,士人們以放浪形骸為榮的社會風氣中,陶侃是何等的卓然獨立!他曾氣憤地責怪那些終日優遊,不負責任的士大夫:「整天披頭散髮,只知道酗酒肉食,簡直就跟畜生一樣。」

可以說,陶侃是陶淵明心中的偶像。「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陶淵明早年的詩歌中,也常常表達自己要仿效祖輩,建功立業,安邦治國的心愿。

陶淵明有如此顯赫的家世,在魏晉門閥制度非常森嚴的情況下,應該有很多機會進入仕途。事實也確實如此,雖然陶淵明的一支在陶侃的子孫中衰落得很快,但只要提及自己是陶侃的子孫,哪一個不會尊敬呢?陶淵明的三次出仕,都以打起鋪蓋回家為結局,並且到最後他寧可做老農,也不願意吃俸祿,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這裡面一定是由其他原因的。

「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的這幾句詩,包含了他三入仕途後對入朝為官的看法,極其沉痛。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朝廷,怎樣的一個政局讓一位熱心於政治的年輕人如此灰心呢?

第一次,他遭遇的是桓溫弄權。大司馬桓溫竟可以造謠誹謗皇帝司馬奕是陽萎,三個皇子都是妃子和侍衛所生,並且帶兵進京,把皇帝廢為海西公。他採取高壓政策,屠殺異己,一時間朝廷血雨腥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陶淵明來到了王凝之(王羲之之子)的手下做別駕祭酒。不料這王凝之是一個狂熱的道教徒,根本不去治理政事,甚至要陶淵明負責挪用加固長江堤壩的公款區修建道觀。於是,陶淵明只能選擇離開。

第二次,他遭遇的是桓玄造反。想要通過鎮壓農民起義來擴充勢力的桓溫的兒子桓玄讓陶淵明起草《討海賊表》,並送到朝廷。當時皇帝是一個未成年的白痴(聽說老百姓餓死了,傻乎乎地問:「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大權旁落到酒色之徒司馬道子手中,司馬道子把執政的權力交給了自己十六歲的兒子手裡。可以想見,當陶淵明前去面聖的時候,該有多麼的失落。就在桓玄明目張胆對抗朝廷(陶淵明被迫根據桓玄的意圖第二次起草《討海賊表》)之後,陶淵明終於得到了一個最好的借口離開這樣的是非之地,這個借口就是母親的死訊。

第三次,他出仕完全是因為被迫。因為野心家劉裕最終擊潰了篡位當了三個月皇帝的桓玄,陶淵明必須趕在劉裕責問他的罪責之前,先去說明情況。於是就又作了劉裕的參軍。因為不願意在一個野心家手下謀生,於是他甘願去做俸祿低微的彭澤令,因為做了彭澤令,於是有了「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的佳話。

不可否認,陶淵明的幾次出仕,都是與他的貧寒的家境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當他看清了俗塵紛爭的骯髒之後,他毅然決然的高唱著《歸去來兮辭》,回家務農了。

陶淵明的可貴,正在與他的不願同流合污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落實在行動上。唐代詩僧靈澈有詩:「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相比那些心口不一的官僚文人,陶淵明種下的這株平凡的菊花,散發的卻是千古芳香。

他歸隱,絕不是為了出仕。正因為此,他的那些詩篇,沒有絲毫矯揉造作之態,只有一種天然怡然之情。千載之下,又令人神往不已!

他的祖父陶侃,曾經是他的偶像;或許,在他心靈的最深處,陶侃一直是他的偶像。但是,陶侃已經很少有人提及了,雖然他品德高尚,雖然他曾有功於當世,雖然他官至極品,雖然他在當時名氣比陶淵明大得多。但是陶淵明這個名字的光輝,已經遠遠蓋過了他曾經的偶像的光芒。因為,備受貧困的煎熬的他硬是用手中的一把鋤頭,在精神的荒漠上,為中華民族開拓了一個令人神往的桃花源,這種精神的價值不僅在當世,更在久遠!

直到現在,我們仍需要陶淵明的精神的菊花,去超脫世俗的蠅營狗苟——做一個自由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而不是只做錢包飯袋,只做物質的人,汲汲於富貴利祿的可憐蟲!

讓我們再來誦讀這樣的詩篇,領受這位曠古絕代的詩人的風采。

歸去來兮辭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推薦閱讀:

第四章 陶淵明
陶淵明:此中有真意 欲辯已忘言(圖)
陶淵明《詠荊軻》賞析 (文/網友)
摘言 正文 論陶淵明的避世隱居- 雨軒閣天下藏書
陶淵明與蘇軾的相似處

TAG:陶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