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放出一波深空探測「黑科技」 探月三期工程公布
近日,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圍繞空間實驗室、空間站、火星探測等諸多議題,探討航天探索當前面臨的挑戰、解決方案及未來發展方向。大會上,中國透露了下一步航天探索的計劃任務,並尋求與國際航天界的合作可能。同時,又放出了一波「黑科技」的研發進展!
探月三期工程揭開面紗
在大會上,我國探月三期工程副總設計師孫為鋼首次公布探月三期工程總體方案。嫦娥五號將於今年內擇機發射,並將實現月球表面自動採樣返回,為我國深空探測奠定技術基礎。
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首次透露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著陸地點為月球正面的呂姆克山脈。他還表示,中國後續月球探測的重點在月球南極。
此外,即將於明年飛天的嫦娥四號,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人類探測器,並展開相關研究。嫦娥四號不只是「中國造」,還將搭載來自德國、瑞典、荷蘭、沙特4個國家的4台國外科學載荷一同踏入月球背面,成為「混血兒」、國際合作的典範。
除了嫦娥四號,在後續的月球探測、火星探測、載人航天、空間環境探測等領域,中國也將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各航天國家共商空間探索大計、共建合作平台、共享探測成果。
中國航天披露未來幾年發射計劃
2017年年底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將實施月球無人採樣和樣品返回地球;
2020年左右發射火星探測器,將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任務,適時實施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測等任務,同時開展載人登月概念研究;
2020年全面建成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同時發射超大容量寬頻通信衛星、靜止軌道微波探測衛星、海洋鹽度探測衛星等,建設天地一體化信息網路;
繼續提供國際商業發射和衛星在軌交付等服務;
在2022年前後建成商業遙感衛星系統並提供服務,等等。
中國2022年前後建成載人空間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談及中國空間站建造規劃時透露,我國發射首個核心艙到空間站完全建成,需十幾次發射,其中最主要的發射有3次,即發射核心艙和先後發射兩個實驗艙。目前的計劃是,2019年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載人空間站核心艙,若進展順利,中國將於2022年前後建成載人空間站。
楊利偉說,在載人空間站的建設階段,我國將進行4次以上的載人飛行任務。目前,中國空間站研製建設工作已全面展開,正在進行空間站各艙段及新型運載火箭和其他相關產品的研製。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空間站在核心艙、實驗艙Ⅰ和實驗艙Ⅱ上均配備了具有國際化標準介面的科學實驗櫃,用於開展各類空間科學實驗,其主要領域包括: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多用途科學實驗等。
我國正研發可重複使用天地往返飛行器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劉石泉透露,航天科工在構建商業化空間信息基礎設施。航天科工以高空長航時無人機、臨近空間浮空器和近地軌道衛星為平台,裝載通信、遙感及導航增強載荷,開發相應的地面裝備和空間信息應用產品,多層次構建信息網路,實現全域信息覆蓋和局域信息增強,致力於滿足地面網路尚未達到地區的互聯網接入和物聯網應用需求。
我國正研發可重複使用天地往返飛行器,這就是騰雲工程。空天往返飛行器將在2030年完成試飛,已完成發動機地面試驗。
據悉,目前,航天科工打造的無人機平台、臨近空間浮空器、衛星平台及地面應用系統研製順利推進,有望在2020年前後提供相應服務。
浩瀚星辰,征途漫漫
中國航天探索追尋的腳步不曾停歇
一波波航天「黑科技」研發誕生
一次次舉世矚目的重大突破
厲害了我的國,厲害了我的航天!
推薦閱讀:
※★一結婚就變「惡魔」的星座★-星座測試 - 論壇頻道 - 中國移動飛信
※92歲馬哈蒂爾出任馬來西亞總理 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矢志追尋「中國夢」(中國夢·赤子心)
※中國電影多爛片,有爛觀眾助紂為虐!
※蒙古帝國與中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