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教育林延君教授的講稿:論中國文化的特質

原文地址:中華經典教育林延君教授的講稿:論中國文化的特質作者:邱宇強

長春市中小學語文教師第一期中華經典教育高級研修班林延君教授的講稿

論中國文化的特質

林延君教授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高度評價了中國文化的歷史作用,並對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他強調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要全面認識祖國的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他號召全黨要「加強中華優秀文化的傳統教育」,「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我們要批判地繼承祖國的文化遺產,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前提是必須對祖國的傳統文化有個全面的認識。如果缺乏認識或者認識片面,就不可能正確區分精華和糟粕,而中國文化包羅萬象,要全面認識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幾千年來深刻地影響著從封建帝王到普通百姓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民族英雄和政治精英,形成了一系列行為規範和價值觀念。並以卓異的風格,獨特的魅力,風靡全世界。17世紀歐洲就出現了「中國熱」,德國大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茲創立了「中國學院」,研究伏羲八卦,並根據八卦所包含的「二進位」原理,發明了二進位記數和當時歐洲先進的計算機。當今歐美髮達國家,研究東方神秘文化的隊伍日益壯大。人們普遍認為,物質文明在西方,精神文明在東方。許多外國人看了中國的武俠小說、武打電影和氣功表演,以為中國人都有武功,個個飛檐走壁、踏雪無痕,人人力大無窮、刀槍不入。有些西方人親自到中國來考察中國文化,可是他們來到北京、上海等國際化大都市,看到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到處都是車水馬龍,和西方城市不同的是,中國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到處都是人,而不知中國文化在哪裡。不要說外國人,就是中國人包括中國的專家教授對本民族的文化也有許多人說不明道不白。這就像流傳久遠的老字號小吃,人們覺得它風味獨特,可是誰也說不清它的配方。中國人提起中國文化充滿自豪感,但多半說不清它的深刻內涵

「文化」現在是中國人使用頻率相當高的一個詞,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以及軍隊、學校,經常以「文化」的名義開展活動,往往用「文化」搭台,唱各種炒作業務的戲。現代「文化」的外延越來越廣,大到國家、民族,小到具體的產品、器物,無不以 「文化」相標榜。例如;東方文化、西方文化、中國文化、神秘文化、農業文化、工業文化。中等的有企業文化、旅遊文化、飲食文化、習俗文化、服飾文化、建築文化、校園文化、軍營文化;小到一種產品:茶文化、酒文化、人蔘文化等等。文化作為學術概念,是19世紀末我國學者從日本翻譯介紹來的,借用古代漢語的「文化」一詞來表達。在古代漢語中,「文」和「化」本來是兩個詞。《說文》:「文,錯畫也,像交叉。」本意是縱橫交錯的印跡,是「花紋」的「紋」的本字;「化」,《說文》:「變也,從到人。」它的初文是個變體指事字,是個倒寫的「人」字,意為變、改。「文」和「化」最早對舉使用的是《周易》「賁卦」的「傳」:「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早把「文」、「化」連在一起使用的是西漢劉向《說苑·指武》:「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這裡的「文化」還是兩個詞,靠文德去教化,與武力征服相對應,與近代所說的「文化」涵義大不相同。「文化」一詞作為學術概念,是19世紀下半葉人類學、社會學、文化學興起之後,美國學者提出來的。第一個界定「文化」概念的是人類學的鼻祖、英國學者愛德華·泰勒,從1871年到1951年,歐美關於「文化」的定義就有164條。學術界對「文化」一般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文化指的是人類勞動創造成果的總和,凡是超越本能的,人類有意識地作用於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活動,都是廣義的文化,或者說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一片原始森林,在人類開發之前,就是自然狀態,如果人們進去砍樹、抓猴,那就是文化;一棵樹、一塊石頭在大山裡是自然物,把它栽到城市的馬路邊、擺在公園裡,那就是文化。而狹義文化是指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思想、道德、風尚、宗教、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學術,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

「中國」一詞的古今意義是不同的。在現代,「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的簡稱,而在古代,從夏商周一直到元明清,沒有一個朝代叫中國,雖然「中國」一詞在先秦時期就存在,但它不是具體的國家的名稱,而是指中原地區的國家。那時候,中國、中土、中州、華夏,都是指位於中原地區的國家。在先秦時期,帝王統治的區域叫「天下」,諸侯統治的區域叫「國」,大夫的統治區域叫「家」(三家分晉)。古人所說的「天下」,相當於現在所說的「國家」,而且特指中國,並不包括別的國家,而今天「天下」指的是「世界」。春秋戰國時期的「國」,如齊國、楚國、秦國,最初都是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相當於現在的省和自治區,類似特別行政區。

「特質」,有的專家根據「特」的字形,認為它表示「以土地為重的牛耕方式的農業社會」;根據「質」的字形,認為它表示「以貨貝為人生價值取向的經濟社會」。這種解釋實際上是把「特質」拆開,當作兩個詞來解釋,而且與該詞本身的意義無關。而認為「質」的字形表示的是「至少也要兩次斧斤的砍削,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和實質」,難免有些望文生義。實際上,「特」的本義是公牛。「質」是個會意字,上面兩個「斤」字,下面一個「貝」字,本義是動詞「抵押」,引申為名詞「抵押品」。「質」的本義和現代的「綁票」相近,是靠武力手段抓人質弄錢。作為學術概念的「特質」,跟公牛和綁票無關,最初是個心理學術語,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奧爾波特給「特質」下的定義是:「是一種實際存在於個體內的神經心理結構,特質比習慣更具有一般性。」特質可分為兩類: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共同特質,是同一文化形態下群體都具有的特質,是一種概括化的性格傾向;個人特質,為個人所獨有,代表個人的性格傾向。「文化特質」借用心理學的概念,應該指某一民族共同的心理傾向,也就是民族性格,或者是最能表現民族差異的本質特徵和民族精神。說到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有幾個流傳很廣的幽默故事:

一個故事說:一個咖啡館來了三個外國人,喝咖啡的時候都發現杯子里有蒼蠅,但三個老外的表現各有特點。日本人發現蒼蠅後怒不可遏,吆喝服務員說:「把你們的經理叫來,我教教他怎麼管理咖啡館。」英國人發現蒼蠅後不動聲色,把錢掏出來輕輕地放在桌子上,然後慢條斯理地走了。美國人發現蒼蠅後笑嘻嘻地用手指勾來服務員,說:「在我們美國,客人要吃多少蒼蠅由它自己加,不必麻煩你們事先往裡放。」三個客人對蒼蠅的不同態度,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日本人講究管理,英國人講究紳士派頭,而美國人則非常幽默,這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個性化表現。

另一個故事說:如果以大象為題徵文,英國人擬題為《英國治下非洲的獵象事業》,俄羅斯人會寫《俄羅斯的大象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大象》,法國人會做出《象的戀愛論》,德國人會寫出《大象的思維》,義大利人會吟誦詩歌《象啊,象》,而中國人一定會寫《大象的倫常》。

還有一個故事說:幾個國家的人住在同一幢大樓里,有一天這幢大樓突然起了火,猶太人首先搶出錢袋,法國人立即搶救情人,而中國人則不顧一切地背出他的老娘。

故事顯然是編造的,也不可能用來概括這些民族所有的人,但大致能勾勒出這些民族的不同特點:一般地說,德意志民族重哲理思辨,出了一些哲學家、思想家;法蘭西民族重情愛,化妝品尤其香水馳名全球;猶太人重金錢,俄國人有大俄羅斯自豪感,日本人善於學習、善於模仿,中國人講孝道、重親情。美國民族來自世界各國,主要是歐洲移民,靠各自奮鬥來創業,從而形成創新精神、求實精神和樂觀精神這些典型的民族性格。

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質,無論民族性格或者民族精神,從來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各個民族文化的差異性,是那些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所從事的物質生活方式、所建立的社會組織形態的多樣性造成的。文化作為社會意識,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但社會存在又有幾個層次,最基礎的層次是自然環境,其上還有經濟層次和社會組織層次等。所以,要準確地把握中國文化的特質,就必須對中國文化的生成機制開展多層次的研究。中國文化的生成,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表現為三種類型的文化。

一、大陸型文化

俗話說:「一方水土一方人。」 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發展,是以自然為前提的,離開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人類本身不存在了,也就不能產生文化了。自然環境對民族性格的影響是巨大的,正如黑格爾所說:「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孔子也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有些民族生活在群島或半島上,由於腹地狹窄,資源不足,為了生存,促使他們向海外發展,形成海洋民族的外向型文化,他們的商業產生早、發展快,其文化也易於與其它民族交融,屬於海洋性文化。我國的先民們自古以來生活在東亞大陸上,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北橫亘無際的荒漠,西南高聳直插雲天的青藏高原,周邊都是古人難以逾越的屏障,而其內部腹地相當遼闊,有十分充分的迴旋餘地。半封閉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中國的大陸型文化,表現出中國文化獨有的特質。

1、歷史悠久,獨立發展

歷史悠久是中國文化舉世公認的特質。《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第一句話就自豪地宣告:「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那麼,「歷史悠久」到底有多久,通行的說法是五千年。我們計算一個人的年齡,要從他出生算起,要計算一個民族文化的流傳年限,也應該從它的起源算起。我們的人文始祖是伏羲和女媧。據考證,伏羲的時代距今已近萬年,伏羲氏是中華民族原始時期傑出的帝君。他是中國古典文獻中最早的智者,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的規律,創製了八卦,用陰陽八卦來解釋天地萬物的演化規律和人倫秩序。八卦可以推演出許多事物的變化,預卜事物的發展,是宇宙間的一個高級「信息庫」。伏羲還造書契、正婚姻、教漁獵,結束了人們茹毛飲血、結繩記事的蒙昧歷史,開創了中華文明。時至今日,伏羲所創的八卦還在全球具有廣泛影響,八卦的二進位原理,已經廣泛應用於生物學和電子學中,伏羲八卦的更多奧秘,至今還在探索中。

由於中國文化產生很早,難以借鑒其他民族的文化,只能獨立創造;半封閉的大陸型地理環境,使中國人與外界處於一種隔絕狀態,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規模,中國文化始終獨立地發展。從秦漢到隋唐,雖然中國文化曾經與中亞和西亞的草原文化進行較大規模的交流,雖然南亞次大陸的佛教文化曾經大舉輸入中國,後來基督教文化也傳入中國,但都被中國文化吸收,形成中國文化的一個特色,中國文化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

2、連綿不絕,高峰迭起

半封閉的大陸型地理環境,造就了中國文化的隔絕機制,使中國文化不但能夠獨立發展,而且連綿不絕、代有高峰、風格迥異、碩果累累。在世界古代史上,有過四大文明古國,七大文明母體,只有中國文化成為世界文化史上唯一不曾中斷的古老文化。中國文化雖然也歷盡滄桑,多次面臨挑戰,經歷過許多磨難,但它始終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展現出它的無與倫比的延續性。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說,在近六千年人類歷史上,出現過26種文化形態,只有一種文化體系是長期延續發展而從未中斷過的文化,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有如波瀾壯闊的長江、黃河,從它奔騰躍進的初始階段,就帶著鮮明的民族色彩,顯示出卓異的風格,不僅連綿不絕,而且高峰迭起。例如,中國文學史上,以上古神話為開端,先秦詩經、楚辭和諸子散文,漢代的賦,魏晉詩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此起彼伏,高峰迭起,構成世界文學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觀。中國學術史上,先秦諸子百家之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

3、強烈的中央觀念和華夏中心意識

由於古代華夏族處於四夷之中央,所以自稱中國,「中國者,天下之中也。」中國古代五方觀念出現後,東西南北中並不是並列關係,東西南北都是以「中」為核心的,相對「中」來說的;後來又把五方和五行搭配起來,「中央戊己土」,所以「中國」又叫「中土」,如《西遊記》把大唐叫「中土」。先秦時期中原地區華夏諸國都誇耀自己「蒞中國而撫四夷」,「中國「的「中」字,不僅表示方位,而且表示是核心,是顯示地位尊貴充滿自豪感的。直到19世紀中葉,中國人還一直以為我們的國家是世界的主體,因為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始終居於世界領先水平,所以中國人一向以為我們的國家是「天朝上國」,是化外番邦朝貢的對象。中國人這種泱泱大國的文化心理,滲透到社會各方面,我們今天還可以從中國古代建築的風格上看出來,例如,北京的天安門城樓,雖然並不高,但它中間高兩邊低,左右高度對稱,顯得凝重而富麗,雍容而莊嚴,矗立在寬闊的廣場上,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雄踞萬邦」的氣度。

強烈的中央觀念和華夏中心意識,在文化上顯示出強大的同化力。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過於佛家文化的傳入和它的中國化。佛教最初流傳於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一帶,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過魏晉南北朝一直到隋唐,幾百年間,印度高僧來華、中土高僧西天取經,都沒能使佛教文化完全征服中國人,反而使佛教文化中國化,一部分演變為中國式的佛教禪宗,一部分消融於宋明理學之中,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目前,我國有些專家學者考證出佛教最早起源於我國,是三皇之後,五帝之前,華夏民族的一位聖人,叫燃燈古佛的古婆娑教的教主創立的,中國佛教文化的興盛期是燃燈古佛時期,比現在沿用的佛歷還早六七千年。)還有一個實例,猶太人遍布全球,一直保持他們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思維方式,唯獨來到中國的猶太人,其文化被湮沒於中國文化之中。

強烈的中央觀念和華夏中心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文化心理上的自我認同,增強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力、凝聚力。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大國,現在還有56個民族,上古時代不會少於100個,因為歷史上曾經建立過政權、對漢族政權構成威脅的民族就有許多,例如五胡十六國,後來建立北魏政權的鮮卑族,建立西夏政權的党項族,建立遼國的契丹族,建立金國的女真,這些民族現在都沒有了,大部分都漢化了。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總是以先進文化的輸出來取代落後的文化。中國文化長期以來以其明顯的先進性,吸引了周邊的少數民族,強烈的華夏中心意識,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有效地抵禦了異文化的衝擊,多次同化了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多次上演征服者被征服的戲劇,促進了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保證了中國文化的獨立性和連續性。沒有這種融合,也就沒有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4、大一統的觀念

中華民族生活在半封閉的東亞大陸,周邊多有難以逾越的地理屏障,所以從來不考慮向海外擴張;由於內部幅員十分遼闊,資源豐富,不需要去海外冒險。從四千年前原始社會解體,進入奴隸社會後,華夏族就連續建立夏商周三個統一的王朝,而且政治、經濟、文化又非常發達,那時我們的先人們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種大一統的國情充滿自豪。直到東周出現了諸侯割據的分裂局面,春秋五霸為了爭取民心,也還不得不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孔子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才是「天下有道」,孟子主張「定於一」,荀子反覆強調「一天下」,儒家大師無不主張國家統一,從而奠定了「大一統」思想的理論基礎,並得到了後世的廣泛認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實現了「六王畢,四海一」的政治願望,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並採取了一系列統一的措施: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統一度量衡,統一政令,為後世奠定了大一統的政治格局,為我們留下了一座文化長城,否則,世界上不會有10多億人口的漢族。在中國歷史上,統一始終是主流,分裂都是暫時的,歷代中國人都堅持統一,反對分裂。統一時對企圖分裂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分裂時人們熱切盼望統一,國人的「大一統」思想根深蒂固,代代相傳。

5、深厚的愛國主義精神

列寧在《皮梯利姆-索羅金的寶貴自供》中說:「愛國主義是由於千百年來各自的祖國彼此隔離而形成的一種極其深厚的感情。」半封閉的大陸性地理環境所造成的隔絕機制,培養了中國人強烈的民族觀念和愛國主義精神。雖然幾乎所有國家的人民都愛自己的國家,但任何國家的愛國精神都沒有中國人那麼執著、強烈。

愛國主義是我國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具有凝聚力的最根本的原因。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戰國策》就有「愛國」一詞,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在我國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憂國憂民成了歷代志士仁人的普遍心態,為國盡忠、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史不絕書,蘇武、岳飛、文天祥、史可法,成為堅持民族氣節、捨身報國的楷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至今仍有強大的號召力。現代中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更是不勝枚舉,以錢學森為代表的一批愛國知識分子,不顧西方國家的高薪誘惑,衝破重重阻撓,毅然回國為振興祖國的偉大事業而獻身。連流亡美國的國民黨的代總統李宗仁,晚年也想方設法回到大陸。

中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表現是多方面的,例如,中國人對國籍非常重視,有些華僑在海外幾十年,已經幾代人了,仍然保留中國的國籍。中國人都有眷戀故土鄉邦的情懷,海外遊子懷念故國家園,大多嚮往葉落歸根。即使客死異國他鄉,也盼望後人把他送回祖國,甚至在海外定居幾代的炎黃子孫,還要回國尋根。現在的香港、澳門、台灣同胞和海外華僑的愛國主義精神,是超越意識形態的,儘管政見不同,一旦了解祖國有需要、同胞有困難,都盡最大努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幾十年捐助投資大陸150多億。李嘉誠、曾憲梓等人專門設立各種基金會,獎勵全國貢獻突出的專家學者,許多人在大陸高校和重點中學捐資建設教學樓、實驗樓,許多人在大陸貧困地區捐建希望小學。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不僅大陸13億人表現出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港澳台胞和海外僑胞也紛紛慷慨解囊,香港、台灣有幾位大企業家個人捐款超過一億元。

6、內向自守的憂患意識

半封閉的大陸性地理環境,形成了中國人的封閉心理、內向性格和憂患意識。中國人半封閉的心態,反映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人做事不喜歡張揚,有錢人不敢露富,沒錢的人拚命攢錢,中國的儲蓄率世界第一、在負利率的情況下儲蓄額還是居高不下。如果到飯店吃飯,能上雅座就不在大廳,先來的人盡量找靠邊的座位。中國人常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樂極生悲」,時時警示我們一定要有憂患意識。

隔絕機製造成了中國人內向封閉的心理傾向,形成中國文化的區域化特色。例如,北京的文化色彩是「官」氣,廣東的文化色彩是「商」氣,香港的文化色彩是「洋」氣,東北人的文化色彩是「豪」氣,農村人的文化色彩是「土」氣,有的地方文化色彩是「小氣」。

地理的阻隔,封閉的狀態,造成了中國人思想上的保守,缺乏挑戰精神。

二、農業文化

由於我國最早進入農耕社會,長期穩定發展,從來沒有受到過根本性的摧殘,這也是中國文化經久不絕悠久連續的根本原因。從農業文化的角度來說,中國文化又具有如下特質:

1、舉世聞名的飲食文化

我國農業文化的高度發達,還表現在我國有舉世聞名的飲食文化,中國人很重視吃,孔子強調「民以食為天」,即使現在老百姓見面打招呼,使用頻率最高的就是:「吃飯了嗎?」請客吃飯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形式,北京奧運期間,國家領導人就親自主持了兩次國宴。中國人過年過節主要是吃,平時也重視吃,來客時吃,過生日吃,婚喪嫁娶離不開吃,入黨吃,提干吃,喬遷吃,孩子考上大學吃,求人辦事吃,答謝人情吃,老百姓常常把作客時人家給做幾個菜,當作衡量關係親疏的依據。中國人不但重視吃,也很會吃,烹調技術世界一流。一種原料有幾種、十幾種做法,煎炒烹炸、熘汆蒸燜、咕嘟燉,中國人到海外去謀生,很多人開餐館。外國人對中餐很感興趣,某些外國領導人到中國來訪問,很長時間在家練習使用筷子。中國人特別是一些官員,對祖國飲食文化愛之甚深,大吃大喝屢禁不止,以至於中央需要花大力氣一次又一次地下文件,具體規定每餐幾個菜幾個湯,就這樣全國每年公款吃喝仍然數字驚人。

2、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精神

由於中國長期處於農耕社會之中,在我國古代人與土地的矛盾不是人多地少,而是地廣人稀,土地資源相當豐富,幾乎可以無限開發,所以作為勞動力的人就成了第一財富,以人為本成為中國文化的主要特色。

在世界古代史上,幾乎所有的國家和民族都處於宗教的統治之下,唯獨中國例外。基督教重視天上,以神為本,講的是神學;佛教重視地下,大部分內容講人死後的事,如地獄、輪迴等,講的是鬼學,是以鬼為本;現代西方人講究享受,追求物慾,是以物為本。只有中國文化重視人間,講的是人學,堅持以人為本,重視人的現世生活,從而避免了全民族的宗教迷狂。

3、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農業自然經濟的性質也決定了農民對待自然的態度。農業生產最重要的特徵是:一半靠自然,一半靠人力。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天吃飯,而對天災的發生,人們又無法控制,不能不對天產生敬畏。天既能給人造福,也能給人降禍,人們認為那是天意,不能違抗,只能順從。農業生產季節性很強,必須不違農時,培育作物必須順應植物的生長規律,抵禦洪水災害,必須像大禹治水那樣因勢利導,人們從大量的實踐經驗中,總結出順應自然的「天人合一」觀念。

「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最重要的觀點之一,是中國文化的基本傳統。這一觀點又分為五個流派:①孔子提出的「天人一德」說、②老子提出的「天人一體」說、③孟子提出的「天人一性」說、④董仲舒提出的「天人一類」說、⑤宋明道學家提出的「天人一道」說,限於篇幅就不贅述了。

三、宗法文化

宗法,是以家族為中心,按血統遠近區別親疏的法則。我國古代的社會制度,由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發生多次變遷;社會組織也多次改朝換代,但原始氏族遺留下來的,以父家長為中心,以嫡長子繼承製為基本原則的宗法制度,卻延續數千年之久。受小農經濟的影響,從奴隸制到封建制,中國的國家結構一直保留著家族結構的烙印,家與國的組織系統和權力配置,始終都是父家長制的家國同構格局。,父親在家庭里君臨一切,帝王則是全國的「嚴父」,宗法關係滲透到社會最深層次的生活之中,根深蒂固,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幾千年的文化,至今還殘留著明顯的痕迹。中國宗法文化的特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家國同構的政治模式

從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開始,家天下取代了禪讓制,形成了家國同構、家國合一的政治模式,突出了君權與父權的至高無上的地位,開創了幾千年君權與宗法高度統一的東方專制主義政體。從夏商周到元明清,一直是家天下的延續,可以說,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家族統治史。

宗法與專制相結合,在政治上表現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表現為政治倫理化,倫理政治化。家長制的實質就是用家族倫理的機制推行政治統治。專制性使中國文化具有鮮明的政治風格。其正麵價值是造就中華民族的整體觀念,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和民族文化心理上的認同;其負面影響是嚴重的等級觀念和服從心態,迷信權力權威而缺乏自信。

2、以忠孝為主導的治國理念

有人把中國文化叫做孝文化,中國人一向把孝看作最高美德,「百善孝為先」,「孝」是「忠」的基礎,「忠」是「孝」的延伸。「忠」是個政治觀念,在中國的政治倫理中,帝王是最高長輩,是君父,每個人都必須自覺地服從和追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就叫忠;在家庭內部,子女必須順從和追隨父母,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這就叫孝。忠和孝的實質是相同的,都源於中國的親緣文化,也叫血緣文化。孝的基礎是血緣親情,親情是維繫「孝」的紐帶,而使家族繁榮與綿延,又是「孝」的重要目的。「孝」有兩種形態:對在世父母的「孝」和對去世父母、長輩的「追孝」。血緣文化的核心,是要子女在家庭中對父母盡孝,在社會上對君王盡忠。

3、以向善為目標的倫理道德觀

從世界各國來看,幾千年如一日,始終堅持向善思維,重倫理倡道德,沒有第二個國家。倫理道德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最精華的內容。倫理思想萌芽於西周,周人鑒於殷商亡國的教訓,意識到「德」的重要性,產生「以天為宗,以德為本」的觀念。春秋戰國時期,各學派進一步完善了倫理學說,西漢董仲舒提出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從而把「忠」和「孝」作為社會倫理的基本規範,進而又根據孔孟思想,把仁、義、禮、智、信列為五常,作為處理人與人關係的基本道德準則。從此,「三綱五常」成為封建道德的核心,占統治地位的倫理形態。幾千年來,中國人始終把倫理道德放在一切價值之上,中國文化的道德色彩十分濃厚,所以又稱為「德性文化」。

4、倫理道德的制度化—禮

中國一直被稱為禮儀之邦,講究禮儀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突出特質。「禮」源於夏而成於周。夏禮已無可考。殷禮源於祭祀,商代祭祀就是政治,通過祭祀向天祈禱,決定國家大事。天子祭祀用的禮器,既是通天的工具,又是權力的體現,禮器也就成了國家政權的象徵。執禮器的人要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包含了等級制的內容。但殷禮從屬於宗教迷信,人們的身份和等級要由天來決定,因而殷禮還沒有成為自覺地約束行為的道德規範。《禮記》中說:「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周禮由於「近人」,從而引進了道德規範的含義,「禮」就從神器轉化出一套等級制度,通過各種禮節儀式反映宗法等級。周人把「禮「作為辨別善惡、順逆的準則,統治者對人們」約之以禮「,「禮」就成了約束人們行為的道德規範。隨著「禮」的演變,其道德規範的作用到後世就更加突出。

5、以和為貴的處世觀

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君子無爭」。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淮南子》中說:「天地之氣,莫大於和。」老百姓常說「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與西方文化重「爭」輕「和」相反,中國文化重 「和」輕「爭」。中國人追求群體和諧,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個人與社會,以及個人內心的和諧。 「以和為貴」是中國人在社會交往中恪守的信條,待人一團和氣,從不好勇鬥狠,講究謙恭禮讓,注重人際關係,善於化解矛盾。(我國政府主張用對話解決國際爭端,主持朝核問題六方會談。胡錦濤提出建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

追求和諧的天人關係、人際關係和國際關係,形成中國人溫和、平和的性格,注重整體的和諧觀。促進了思想趨同和社會穩定。但這種重 「和」輕「爭」的文化特質也有弊端,中國人求穩怕變,缺乏進取精神,制約了社會、科學和生產力的發展。

結語

任何民族文化的特質都是該民族生存環境、物質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結構決定的,根據中國文化的生成機制,從大陸文化、農業文化和宗法文化三個層次,概括出以上特質。實際上,這些特質並非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繫,是由其生成機制的多樣性綜合產生的。縱觀中國文化這些特質,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始終以人為核心圍繞人來發展,主體思想是人文精神,關乎人文是中國文化的主旋律。

當前,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已列世界第三位,國家的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現曙光。在中西文化的競爭中,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已顯現出巨大的潛力,受到了廣泛關注。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中預言,21世紀將是中國的文化時代,他在一次「展望21世紀」的演講中指出,中國文化將是21世紀人類走向全球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凝聚力和粘合劑,特別是人類掌握了可以毀滅自身的高度技術文明手段,同時又處於極端對立的政治、意識形態營壘中,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寬容與和諧。他強調如果中國文明不能取代西方文明成為人類的主宰,那麼整個人類的前途將是可悲的。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埃茲拉·沃格爾認為,由個人主義造成的「美國病」,應該用「東方葯」來治,西方國家及民族應該學習東方國家的團體主義精神。我們有理由期待,中華民族偉大文化復興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推薦閱讀:

男人吸引女人必備的10個特質
黃爾梅:作為法官,應當磨鍊抵制誘惑的特質
詩的抒情特質
女人,最不喜歡男人擁有的三點特質
摩羯座慣有的9大特質,看你佔了幾個?

TAG:教育 | 中國 | 文化 | 經典 | 中國文化 | 中華 | 教授 | 特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