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家庭=缺失的父親 焦慮的母親 失控的孩子? | 拆書006《父性》
中國式家庭=缺失的父親 焦慮的母親 失控的孩子?
近幾年,《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等關於父親與孩子的綜藝節目一度火爆熒屏,而在節目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在千萬個中國家庭里,父親的消失——「我有一個好爸爸,可我總是見不到他」。當孩子擁有一個缺席的父親的同時,也伴隨了一個焦慮的母親,而父親在家庭里的隱形狀態,使孩子更多地生活在一個母親的世界裡。
父親的缺失是古已有之的嗎?還是伴隨人類發展出現的新問題?人類的「父性」能失而復得嗎?這是歷史的拷問。
以下是小編從書中摘錄的精彩段落,1分鐘速覽《父性》。
是的,做父親是需要學習的,即使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父親」,就能夠承擔父親的責任和呈現父親與父性的意義。
父性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憂愁,是孩子的悲傷,也是社會的抑鬱。設想一下,若是我們的文化缺少陽剛之氣將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景。於是,意識到了這一缺失就要去尋找。但是,魯格·肇嘉同時也提出更深一層的命題:比父親的缺失更為嚴峻的,那就是對父親追尋的缺失。這也應和了一句中國的諺語:心則不競,何憚於病。在這種雙重意義上,讀《父性》一書能夠聽到那發人深省的警世鐘聲。
就在數十年前,「嚴父」曾經是很長時期理想父親的標準,而毆打孩子是「嚴父」的功能之一。而今天,這樣一個父親會被定義為「虐待兒童」的。
現在很多人說的「好爸爸」,準確地說,是指「貌似好媽媽的爸爸」。「好爸爸」和「堅強的、勝利的父親」這兩個形象是衝突的。
孩子,尤其是兒子,總是期望「我的爸爸比你的爸爸厲害」。這是他兒童般自豪感的一個根基。尤其是,孩子們期望自己的父親能夠勝過母親。
孩子們期望父親能表現出一種愛與關懷,這種愛與關懷與他們從母親身上接收到的愛相似。但他們還要求別的東西。「對我要好,」孩子堅持要求,「公正且公平。要愛我。但是對其他人,首先就要強大,即便過於暴力,即便犧牲了公正。」
對父親沉默的譴責淹沒了分析師的治療室。每天,病人都在責備他們的父親,因為他們沒有表達他們自己,甚至沒有保護他們自己;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觀點既不解釋也不辯護;他們在場卻保持沉默;他們沒有回應孩子和妻子,等等。
當孩子們——從相對無關的第三者身上,或在一個偶然的場合——了解到,父親的談話幾乎完全圍繞著他們,並且在讚揚他們時,該有怎樣美妙的驚喜!他們的心將會怎樣喜悅地跳躍!也正是此時,他們對這種難以企及的幸福又會是怎樣地懷念!這種讚揚是存在的,卻是悄悄發生的。
今天的父親,缺少使自己成為兒子理想的、無可替代的榜樣的力量和威望。他可以像一個權威那樣行事,但只能間接地去指導,因為他沒有給兒子他應該給予的東西。一旦兒子拒絕長大,就會拒絕給予父親尊重。事實上,無意識地或間接地,對於兒子不知道怎樣實現從青少年到男人的跨越,父親有些鄙視。但缺乏對父親的尊重,也可以被解讀為儀式人物的缺席——牧師——通過他來舉行成長儀式。兒子感覺到了這種缺失,而父親不再是一個家長制時代的家長,他被看成閹割了的古代權威,不具有一點好的權威人物的特質。鄙視和缺乏尊重,使得父親與兒子陷進了一個惡性循環中。
人性已經認識到父性的缺失,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的時代也不例外。一種新的缺失將被證明比父親的缺失更加嚴重,那就是對追尋父親的缺失。
《父性》「我有一個好爸爸,可我總是見不到他」「世圖心理」關於「父親」角色缺失的權威解讀國際心理分析學會主席力作,申荷永、李孟潮作序。作者: [意]魯格·肇嘉(Luigi Zoja)
推薦閱讀:
※缺乏母愛的人的表現?
※日常禮儀之家庭禮儀
※不同階層的家庭之間有什麼差異?
※長大後比較有出息的孩子,通常來自有這5點特徵的家庭
※我不想生孩子,老公不同意,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