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那些普京和默克爾的愛恨情仇

關注我,請點擊標題下方的「華爾街見聞」。

在共產主義東德長大的默克爾對普京的蘇維埃歷史知之甚深,而克格勃出身,曾在德工作多年的普京對默克爾的民主德國同樣了解。

但這種個人層面的熟悉並無法阻止德俄兩國的關係降至冷戰後的冰點。上個月,默克爾在馬航MH17墜機後轉而支持歐盟對俄羅斯進行強硬制裁,意味著柏林和莫斯科長達數十年的合作關係從此終結。正如德國雜誌《明鏡》所說:「MH17的墜毀同時也是德俄關係的墜毀。」

歐盟委員會外事關係的資深成員Jesef Janning評論說:「這對柏林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兩國關係將開啟一段新的時代。」

在此次危機中,德國史無前例地扮演者領軍的角色。在過去六個月中,默克爾與普京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電話聯繫,兩人至少通了30次電話。

二戰後,德國一直在國際政治事務中保持低調。但隨著其經濟實力的增長,德國在過去25年的政治地位也在不斷上升。在此前的南斯拉夫和阿富汗戰爭中,主導權一直掌握在美國、英國和法國等西方盟友手中。

但這一次,鑒於其與俄羅斯長期以來的政治紐帶和廣泛的經濟關係,柏林成為西方處理烏克蘭事件的主導者。

在此次烏克蘭事件中,默克爾喜歡採用歐元區內部慣用的協商方式。儘管她私下裡向奧巴馬抱怨普京「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但在公開場合,她還是儘可能地維護德國的利益,確保西方的回應不被美國所主宰,因為她害怕那樣會加劇衝突。

在過去的幾次制裁中,默克爾不斷地表示協商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即便在MH17墜毀之後,她仍然表示:「這些時間再次向我們表明,我們需要通過政治的解決問題。」

默克爾本可以一直走中間路線,儘力利用德國的影響力,在美國、波蘭和英國等鷹派和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鴿派之間尋求平衡。

但MH17的墜機事件讓她陷入了困境。該事件不僅震驚了世界,也震驚了德國。親俄武裝事故現場抽煙、甚至搶劫屍體的行為讓公眾的輿論非常憤怒。於是,德國和歐盟在對俄羅斯實施強硬制裁上達成了共識。

不過,這種共識可能不會維持太久。歐盟內部對具體的執行上存在分歧,比如許多德國人就抱怨說,法國與俄羅斯的12億歐元的軍艦合同依然有效。

自冷戰期間推出「東方政策」以來,德國就一直是俄羅斯在西方國家中最親密的朋友。德國領導人始終和克里姆林宮保持著緊密的聯繫,並修建了大量的天然氣管線。德國的外交官們總是對這一政策津津樂道,尤其是該政策促成了最後兩德的輕鬆統一。

與俄羅斯的緊密關係為德國帶來了商業利益。德國成了西方國家中對俄羅斯最大的出口國,該國三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氣以來俄羅斯供應。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就曾力挺Nordstream管道建設,該管道是俄羅斯Gazprom天然氣公司穿越波羅的海的一條頗具爭議的管道。2005年卸任之後,施羅德成了Nordstream管道的總裁。今年他在聖彼得堡舉辦了奢華的70歲宴會,主辦方就是Gazprom,普京也親自出席。

華爾街見聞曾在《德俄關係的縮影:默克爾已經11天不理普京了》一文中提到,過去幾年來,默克爾和普京都一直致力於改善兩國的關係。默克爾是一個務實的總理,她並不像人們印象中的那樣對普京冷眼相待,這是人們對她的誤解。默克爾新政府去年底的通過的一項合作協議呼籲「與俄羅斯保持對話和廣泛合作」, 並強調「歐洲的安全是與俄羅斯一起,而不是與之對抗」。

普京的魅力攻勢始於2001年,他上台後的第二年就在德國議會發表演講。他操著在克格勃時期學到的流利德語,贏得了一陣陣掌聲和歡呼。

莫斯科親克里姆林宮電台評論員Sergei Dorenko表示,普京對德國的態度在很多方面都和俄國沙皇很像:向德國學習現代化經濟、管理和技術。相比之下,和美國的關係就無關緊要了。

但自2012年再次當選以來,普京此前與西方合作的意願被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所取代。普京如今的首要任務,是重振莫斯科對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前蘇聯國家的影響力。

隨著此次危機的不斷加重,德國的合作意願也逐漸消退,對俄羅斯的不信任也在加深。歐盟智囊機構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的Janning表示:「支持俄羅斯的人幾乎已經無話可說了。」

在被問及柏林是否有可能修復與俄羅斯的關係式,默克爾基民盟的外交政策發言人Philipp Missfelder表示:「是的,但前提是莫斯科要先改變其政策。」

德國企業的處境也很為難。最開始,各大公司領導人都遊說政府不要進行嚴厲制裁。為德國公司代言東歐利益的遊說組織東部委員會表示,制裁俄羅斯將導致德國損失2.5萬個就業崗位。但在MH17事件之後,該委員會的反對立場開始有所軟化。

當然,從歐洲內部而言,這一次的衝突加強了德國的領導地位。英國智庫歐洲改革中心主任Charles Grant表示,歐債危機期間,德國是歐盟經濟政策上毋庸置疑的領袖,但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英、法依然能與其平起平坐。但在烏克蘭危機中,德國已經坐穩了頭把交椅。

對於美國來說,烏克蘭危機爆發正值斯諾登曝光美國「竊聽門」,德國人對於美國竊聽默克爾電話而憤怒不已。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微機上採取聯合一致的立場。在德國人看來,這是加強與美國聯盟的一個機會,默克爾上個月表示,與美國「保持緊密合作非常重要」,比如在伊朗等國際問題上。

不過,如今的西方聯盟已經像從前那樣,動輒訴諸武力。此次烏克蘭危機中,經濟制裁成了西方的主要手段。而且與美國一貫的強硬態度不同,德國一直採取「小心翼翼的」外交政策。

儘管普京在墜機事件中的表現讓默克爾很失望,但默克爾依然沒有放棄。兩天前,就在俄羅斯陳兵邊境,北約擔心烏克蘭可能遭到入侵的時候,默克爾與普京再度通了電話,就烏克蘭局勢做了溝通。這次對話後,俄羅斯昨天宣布軍事演習結束,主動緩解緊張局面,不能不說默克爾的策略起到了一定效果。

此次烏克蘭事件或許是個試金石,默克爾這種小心翼翼,穿梭於各方之間尋求平衡的外交策略對於普京是否能成功,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轉載請註明出處:微信號 wallstreetcn。


推薦閱讀:

牛彈琴:考驗普京同志的時候到了
如何評價俄羅斯上世紀末的經濟崩潰?俄羅斯為什麼會被西方忽悠的去搞什麼「休克療法」?
普京訪日看的「日本柔道」表演是怎樣的一種武術?
普京為什麼絲毫不怕美國的威脅?
德媒:普京要帶俄回歸強國地位 不會因制裁屈服

TAG:普京 | 默克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