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斕見聞】周麗霞 | 在大理石殿堂旁聽九人審案

作 者 | 周麗霞(金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10月4日,iCourt 美國之行行程已經過半,我們抵達了華盛頓,這座美國的政治中心城市,也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所在地。同時,得到一個更加振奮人心的消息,第二天,也就是10月5日,是聯邦最高法院新的庭審季的第一天(每年十月至次年六月是最高法院的開庭季),能有機會旁聽到精彩的口頭辯論。

這和之前說的只是到最高法院泛泛的參觀瀏覽可大不一樣了,顧不得舟車勞頓,我們的每一個細胞都瞬間興奮起來,但是困難也如約而至。由於我們不可能獲得提前預約,所以想要聽庭的唯一辦法就是在法院門口排隊,而每天只有最多50個名額,也就是一旦去晚了,排隊也是沒用的。考慮到第二天是庭審季的第一天,聽庭的人數可能會比較多,我們大家決定凌晨4點就出發。

寒風中的等候

一大早,我們一行12人浩浩蕩蕩出發了,不到5點鐘就站到了最高法院的門口,這時我們前面已經排了10個人,大家也長舒了一口氣,所有人肯定都可以進去了。華盛頓的早晨秋寒料峭,我們把最厚的衣服穿到了身上,還是要不停地跑跳取暖,等候黎明快點到來,為了一睹「九人」真容,我們還真找到點粉絲追星的感覺!

還好7點多鐘,我們開始被允許排隊進入,每人獲得一張編號卡,我排第21號。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我們排隊時竟然發現排在我們後面的就是我們此行剛剛訪問過的Dorsey律所的律師,原來今天要聽的第一個庭的案件代理律師就是他的同事,他是特地過來旁聽的。正式排隊進入法院時,那個案件的代理律師,也就是他的同事也到了,令我們意外的是看到的竟是那位代理律師的全家,他的妻子和兒女也都盛裝出席,感覺是要參加一個重要的儀式。原來對於美國律師而言,有生之年能在最高法院出庭,也是一種至高的榮譽。

法庭素描

進入法院就舒服多了,我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存好包,還在法院內的餐廳吃了一頓豐盛的早餐。法院的一樓是開放給公眾遊覽參觀的,牆上展示的是法院的歷史,還有法官的精選畫像。8點半,我們又開始進入第二次排隊模式,準備正式進入二樓法庭。進入法庭的安檢可謂嚴格,保安反覆強調,不準帶入任何電子設備,不允許拍照錄像,不允許帶包,連我穿的風衣也被要求必須寄存。

進入法院二樓大廳,感覺好像走進了中古時期的神廟,高大的柱子林立,一切給人的感覺都是那麼的莊嚴肅穆,心生敬畏。審判法庭內部,有近700平方米,比想像中還要宏偉壯觀,兩邊各是8根白色大理石柱子,法官席後是4根同樣的柱子。柱子上方周圍是四組浮雕,人物和故事均取自世界不同的宗教和文化,據稱是為汲取四方智慧,以示法律的公平與正義。據說其中還有孔子的雕像,後來我專門在法院一樓的浮雕照片區遍尋孔子的蹤跡,終於看到一位著長袍的長須夫子,手持一摞書簡,雖面貌有著異國特色,但和其他袒胸露背的西方人大不相同,我想他應該就是我們的孔聖人吧,不知道美國司法到底從這位儒家大師那裡借鑒到了什麼理論呢?

法庭前後分為兩個座區,靠近法官席的是司法專業人士區域,後面用木欄隔開的為公眾區域。雖然我們的號碼很靠前,但是正式進入法庭時,還是被領到了相對靠後的座位,後來了解到,前面的位子基本都是留給了有預約登記的人士。入座後在整個庭審過程中,都有4、5位目光炯炯、虎視眈眈的便衣警察在走動巡視。在旁聽案子的時候,我前面一排的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可能有點困了,頭耷拉了下來,警察立刻走過來,用手一指,讓那個孩子坐直。一切都彰顯著對法官的尊重和對法庭的敬畏。

10點鐘,最莊嚴神聖的時刻到來了,隨著「鐺」的一聲,九位大法官魚貫而入,全體人員起立致意。首席大法官居中而坐,其他法官則依排位分別在其右或左落座,他們分別是,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大法官斯卡利亞、大法官肯尼迪、大法官托馬斯、大法官金斯伯格、大法官布雷耶、大法官阿利托、大法官索托馬約爾和大法官卡根。其中,有3名女性大法官和1名黑人大法官。同時看到真的「九人」,我們還是著實激動了一番。要知道,這九人就是美國所有法律糾紛的最高裁決者,也是這個國家司法公正的終極守護者,總統尚有任期,但他們的任命終身有效,非經國會彈劾不得被免職。

當然,這些法官中最引人注目的還要屬金斯伯格大法官了,遠遠看去,她真的只是一個瘦小乾枯的老太太,坐在首席大法官右二的位置,人一坐下去,就好像要陷在高高的法官座椅里了。但誰也難掩她的光芒與出眾的氣質啊,她是美國女權運動的法律領袖,近5年來,她在最高法院寫下的異議意見比任何其他法官都要多,在剛剛塵埃落定的美國同性婚姻合法化案件中,她是至關重要的一票。

美國《時代》周刊將她列入2015年度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名單,她也是唯一一位入選的最高法院大法官!82歲依然優雅,很多人應該都是來看她的吧,她發問不多,但每當她發言時,前排的數個腦袋都同時撐長了脖子,她聲音不高,語速也不快,你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小小的平和的身體里蘊藏著怎樣的倔強與堅持,在那麼多飽受爭議的案件中,能夠不畏輿論,公開堅持自己的異議。這也許就是美國大法官制度的魅力所在吧。

法庭辯論

在美國,每年會有上萬件案件經過層層上訴送達至最高法院,請求審理的也在八千件左右,但最高法院經過篩選真正審理的案件只有不過80件。由於最高法院的職責是對美國憲法作最終的解釋,因此,只有涉及違憲問題或者下級法院的判決對某部聯邦法律的解讀存在分歧時,案件才會被受理。由此而來,在最高法院開庭的案件,與一般的庭審程序也大不相同,只有一個環節,就是言詞辯論。法庭上沒有陪審團,沒有當事人,沒有證人,只有政府律師或當事人律師可以出庭,各方律師會依次發言,但每方發言一般嚴格限制為半小時以內,一個案件的開庭時間通常不會超過1小時。

今天我們旁聽的庭審是關於訴訟管轄權的,說實話,因為知道最高法院審理的都是一些關乎憲法的,理論性非常強的case,加上我們英語水平有限,所以之前根本沒打算聽懂。但是,當庭審開始時,我欣喜地發現審理的是一個管轄權的案件,即一個美國人在網上買了火車票到奧地利旅遊,在當地發生了事故傷害,希望把索賠案件拿回美國來打,所以雙方爭議的焦點是,美國法院對於這個事故傷害案件到底是否具有管轄權的問題。

要知道,10年前我的碩士畢業論文就是《論美國衝突法中的長臂管轄權》啊,所以聽到那些熟悉的字眼,我又飛速地在腦海里不停搜尋那些原本以為已經還給老師的知識,庭審也能聽得七七八八,真是幸運啊。對案件實體問題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登陸聯邦最高法院的網站,整個庭審文字記錄和錄音上面都有,不得不感慨,人家真的是公開審理啊。

對實體問題的理解總是存在距離,而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大法官們的糾問式審判。和我們此前在基層法院看到的抗辯式庭審模式不同,大法官不再是消極的仲裁人角色,當代理律師進行簡短的陳述之後,法官們就開始了噼里啪啦的提問環節,幾乎每個法官都提問了,而且他們是不停地問,甚至經常打斷律師的話,法官們之間還會搶話。律師答完了,法官會繼續追問,感覺就像是大法官在與代理律師抗辯,我們心裡都不由地暗暗為律師捏把汗,得是怎樣的專業水準和心理素質,才能扛得住這九個人的長槍短炮啊。

然而,與緊張得令人窒息的庭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法官們可不是正襟危坐,他們的法官椅貌似十分舒服,法官們在椅子上時而前後搖動,時而左右轉動,一會兒這個法官縮下去了,一會兒那個法官又坐直了。法官問話後,下面的旁聽席里還會有笑聲,當然是有禮貌的、有節制的笑聲,並沒有人制止,法官也不會表現出反感。這些種種,在我們國家的庭審中都是無法想像的。

後 記

庭審結束,心情還是久久不能平靜。此前對聯邦最高法院和大法官們的一點了解都來自何帆法官的譯作《誰來守護公正: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訪談錄》和《九人:美國最高法院風雲》,感謝何帆法官譯得這樣好,那些文字里折射出的法律的智慧和人性的光輝時時讓人讚歎,而這次跟隨iCourt有幸親臨,又覺得更加真實而有趣。法律的信仰神聖而至高無上,甚至連法庭的建築和布局都散發著濃郁的宗教色彩,九個人,用他們各自的信念來守護著這座「大理石神殿」,守護著這個國家的司法與公正,可他們又只是身邊活生生的人,開庭時會隨意問話,搖來晃去,小動作頗多,不會反感聽眾席里會心的笑聲,好像只是鄰家的老者,他們真實而有溫度!

法律與人,從來也不矛盾吧,這次法院之行讓我有了更深的體會。這裡神聖至極,這裡又真的是個景點,可以參觀、遊覽,賣快餐,賣紀念品,朋友,下次有機會請你親身來感受一下吧,一定比在書上看到的還有趣100倍。

感謝您閱讀「法影斑斕」,希望它能兼顧新知與審美。如果您覺得圖文有點兒意思,請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查看公共號」,再點擊關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號:funnylaw1978。如果想閱讀過往文章,可點擊「查看歷史消息」。

何帆 出品


推薦閱讀:

李庄案旁聽助解之一:相關法律條文
委員講形勢大好遭批 旁聽者稱「忍無可忍」
旁聽何必非要去北大清華?-------- 熊丙奇
葯家鑫父親要求調解遭拒 受害方二審只允許旁聽

TAG:見聞 | 大理 | 大理石 | 旁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