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的實現必須依靠禪宗

中國夢的實現必須依靠禪宗 2015-01-29 16:40閱讀:109   環球文化網:宗教總是讓人聯想到人與神以及她帶給我們的敬畏感,在您的眼裡,世界宗教可以怎樣來認識梳理?  魏德東:世界宗教種類很多,我把世界宗教分為兩類:以人為本的宗教與以神為本的宗教。以神為本的宗教主要指西方的一神教,他的源頭是猶太教,後來發展出基督教,再後來有伊斯蘭教,這一套信仰體系,約佔世界人口的70%。一神教的核心是有創造者,強調:世界由神創造,人生下來是神的恩典,死後回到神的懷抱,人有原罪,人的最高境界是人被神救贖,死後上天堂。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也許可以說,這種宗教目前是世界的主流文化。  而以人為本的宗教,世界沒有創造者,宗教是人創造的,目的是成就人。儒釋道的教主都是人,人人都可以成佛、成聖。每部佛經的第一句話都是:「如是我聞」,意思是「我聽佛這麼說」,就是學生轉述老師的話,非常樸素與理性,沒有任何神啟或神秘。  人本宗教的核心不是為了成就神,不是榮耀神的光輝;人做做善事,弘美德都是為了成就自己,宗教是為人服務的。在根本世界觀上,佛教這些人本宗教是無神論的,是人創造了神,以此來提醒我們。神、佛、宗教是人類自我教育的工具。  環球文化網:宗教文明、儒釋道精神與我們當下所提倡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有怎樣的關係?  魏德東:中國文化具有廣博的內涵,其核心是儒釋道。儒釋道是中國文化的基本載體,是現代中國文化孕育的母體。現在我們談弘揚先進文化,任何先進文化都是吸收人類文化精華的結果,當然也包括中國傳統文化,包含宗教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佛教的地位非常特殊,她不是中國本土宗教,但進入中國已經兩千多年,並滲透到了中國人的靈魂。中古以後眾多的漢語辭彙都來自佛教,如因果、世界、事業,等等佛教進入中國,佛教中國化是整個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佛教很好地與中國文化融合,彌補了中國文化的很多缺陷,是中國文化的福祉與奇蹟。佛教提出人能成佛,最後的歸屬基礎是心性自覺。佛教被中國文化徹底接受,成為中國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其核心貢獻是心性理論,深化了中國文化的根基。在今天的中國文化復興中,佛教可以說已經走在儒家和道教的前面。在儒釋道三教中,佛教最具有組織性,在適應現代社會上,目前是做得最好的,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重要載體。  傳統儒教是依附於政治制度的意識形態,皇權消失之後,儒家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沒有形成獨立的宗教體系,沒有傳承的儒士,斷了法脈,失去了載體。但儒家忠孝仁義的思想卻貫穿了中國歷史文化,一直延續影響到今天。  道教講道法自然,是中國文化的根,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但今天的道教在如何適應現代化上,還有很多工作,輒需實踐探索。  環球文化網:你對時下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怎麼看,對於信仰者應該怎樣去認識它們?  魏德東:佛教八萬四千法門,宗派與法門眾多。近些年來,漢地很多佛家弟子都在研讀《菩提道次第廣論》,成為佛教發展的新景觀。我們說,唐宋時期是漢傳佛教的一個高峰,明清漢地佛教比較衰落,藏地佛教興起,密宗黃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哈巴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把佛教2000年的歷史與思想作了概括,是一部佛教教科書,具有超宗派的意義。不同系統的佛教思想新的歷史條件下,也會有新的融合與變化。佛教是超越族群的,過分強調某部經典,某個思想是漢傳還是藏傳,在今天意義不大。  一個人要成就自己,就要有文化自覺。知識來源於哪個教派不重要,人本宗教就是以成就自己為出發點。  禪宗代表東方文化Hold住  環球文化網:記得您說過:「中國禪宗是人類宗教的最高形態」,為什麼這麼講?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說如果有一個符合宇宙理性的宗教,那就是佛教;霍金也曾指出外星生命肯定存在,與佛教的宇宙觀基本吻合;日本企業界的稻盛和夫更是65歲後皈依佛門,這些案例都印證了佛教的魅力,然其背後的本質是什麼?  魏德東:就人類的歷史與現狀看,宗教的存在是客觀的。這意味著有一些宗教信仰是有好處的。如果你是一個好的基督徒,就不會違紀嫖娼,不喝酒不妄言,具有法制契約精神,甚至會更加適應憲政民主法制。但如果要問「我為什麼要信」,很多人就會覺得困惑。特別是對於神本宗教來說,很多教導來自神啟,也有許多神跡,強調「因信稱義」,也就是信仰是第一位的,信就對了。對於這類宗教,有人很難越過自己的理性屏障。  佛教則不同,佛教講世界因緣和合而生,講因果關係。他的道理每個人都能理解,不管信不信。科學家強調理性與知識,所以愛因斯坦等自然科學家會對佛教有比較高的評價。  精神與制度的有機結合才能成為其宗教。所有的哲學家都有深刻的思想,但智慧如康德者也只是思想家,不能成為宗教,因為沒有組織制度傳統儒家依附於皇權政治與血緣家族,在中國一直沒有成為獨立的宗教。道教有宗教形態,但制度性很弱,核心是江湖道士,平時為民,用時為道,這種信仰在當代較難發展。儒釋道中佛教的現代轉型最成功,獲得了一個基本正面的社會形象。應該說佛教發展到今天的成績,太虛大師提出的「人間佛教」理念功不可沒,他們在佛教思想與制度上與時俱進,做了許多變革,辦佛學院以及出版物,成立佛教會,這些都推動了佛教的發展。  宗教的目的是教化眾生,神本宗教由神來給我們敬畏感,而禪宗把神去掉了。你覺悟了當下就是佛,不覺悟就是凡夫。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不一不二。總的來說,中國佛教的精華是禪宗,這也是中國文化的精華,禪宗是人本、理性的宗教。禪宗打破了一切盲目崇拜,禪宗是批判性的,佛經可以燒,佛也可以罵。佛是什麼?禪師說佛是老騷狐,我要見了佛,一棒子打死他。佛不是用來當成神崇拜的,佛是引導我們覺悟的。禪宗的根本宗旨是明心見性,頓悟成佛。  禪宗一方面是批判性哲學,否定一切權威,強調自覺自悟,同時還有一個巨大的宗法體系——禪門傳承系統,因此實現了思想開放與組織傳承的有機結合。禪宗把儒家以血緣為基礎的家族系統移植過來,變成以法緣為基礎的宗教系統,思想的批判性與組織的有效性結合得天衣無縫。這在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  禪宗體現了中國宗教文化的真精神,具有後現代性。有禪宗在,中國文化就HOLD住。  佛教要謹防過度商業化  環球文化網:在國家提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佛教旅遊文化項目也變得如火如荼,我們也有看到前不久關於陝西法門寺功德箱私設創收指標、佛像天價供養標價的報道,以及勸募與回扣這樣的事情,作為一個佛學界資深學者,您是怎麼看的?  魏德東:佛教不能過度商業化。比如開光庸俗化,給汽車、手機號、房子開光,這就顯得不如法,應該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佛教是中國最重要的旅遊資源,本身是能帶動商業經濟的,但不能使用過度。佛教過度商業化的背後常常帶有政府干預,當政府將佛教理解為搖錢樹而深度介入,寺廟出家人是沒有能力去抗衡的。過度追求經濟利益違背了宗教的基本宗旨,本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載體成了物質文明建設的載體,這樣就很有風險,損害了佛教和中國文化的形象,會成為眾矢之的;最終經濟效益也不會長遠,竹籃打水兩手空。  佛教慈善事業與和諧社會建設  環球文化網:我們關注到,您從2007年起就創辦了「宗教與公益事業論壇」,在您看來,佛教慈善事業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什麼樣的積極意義?  魏德東:佛教既是影響中國最大的宗教,也是對中國慈善事業貢獻最大的宗教。佛教講: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慈善公益事業是讓大眾理解佛教最好的方便法門,這也為社會支持宗教提供了理由。一般說來,宗教具有神聖性,其社會信任度會高於一般的NGO組織。  呼籲國立大學創建中國自己的宗教學院  環球文化網:近年來各地佛教寺廟在大批興建,很多大佛像也創下了世界之最,這是否也預示著我們已經進入了佛教發展的高峰期?  魏德東:衡量一個宗教的興盛與否在於人才,在於對社會的思想貢獻,精神貢獻,而不在於建築多大多豪華。佛教現階段總體上得到了社會精英階層的認可,是不容易的。一個13億人口的國家,需要豐富的、無限量的精神產品的滋養,需要更多的僧人、教授、佛學愛好者共同推動。宗教的發展最核心的是人才,而這正是中國文化目前最缺乏的。多蓋廟不如多蓋佛學院。要說佛教在中國的興盛,應該說現在才剛剛起步。
推薦閱讀:

中國佛塔之演變(44)
齊婕雯:毛若當年做中國領袖必可獨立完成抗日勝利
評中國法學界對法律理論新模式的探索
中國科學發明家的故事——張衡
大發888!《中國搖錢古卜講義》易理篇(50)

TAG:中國 | 禪宗 | 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