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宗性法師:你的情緒正常嗎?

你的情緒正常嗎(資料圖)

文:宗性法師

不管是管理不良情緒,還是強化良善情緒,都給我們透露出一個信息,那就是要讓我們實現內心情緒的正常化。

很多人對此有誤解,特別是對剃光頭的出家人。我過去上佛學院的時候,有一次騎自行車上街。旁邊的人說:「哎呦,和尚還騎自行車。」我就跟他開玩笑,我說:「和尚還吃不吃飯呀?」他說:「恐怕你們不吃飯哦!」我問他:「為什麼呢?」他說:「不是說你們不食人間煙火嘛!」所以,在許多人的眼中,佛教徒就是不近人情的,就是內心沒有想法的。事實上佛教徒不僅有想法,還有好的想法。

佛教徒有沒有感情?有。有什麼樣的感情?正常化的情緒、無私的奉獻和無私的愛,這就是佛教徒的情緒。正因為有了無私的心態,他的內心大不大?大。能不能裝下一切眾生?能。所以,我們常常念「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要幫助和度化一切眾生。不舍一個眾生,就是菩薩的精神。

並且,菩薩的情緒還很多、很豐富呢!他要是情緒不豐富,怎麼知道你在想什麼呢?雖然情緒很豐富,但他沒有凡夫眾生那種染污的情緒,也沒有波動的、不正常的情緒。

因此,修行就是要實現內心情緒的正常化。要實現內心情緒的正常化,就要讓內心的情緒變得良善,並且使它趨於平和。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狀態。

怎樣的狀態才是正常的情緒呢?就是「喜而不狂,怒而不嗔,哀而不傷,樂而不縱」。

這是我自己概括的,源於一次啟發。一天晚上,有個人給我打電話,他問:「您還有情緒嗎?」我說:「有啊!」他很驚訝:「怎麼還會有情緒呢?」我就回答了他這四句話。我說:「不僅我有,所有的佛菩薩和修行人都有。他們也有喜怒哀樂,只不過他們的喜怒哀樂,是從慈悲心裡流露出來的。」

喜而不狂

第一個,「喜而不狂」。今天的人歡喜吧?歡喜得像過狂人節。狂人廣場、狂人啤酒、狂人麻將、狂人咖啡館……狂得姓什麼都不知道了。佛教里的「喜」,並不狂,是一種平和的、發自內心的喜悅。

怒而不嗔

第二個,「怒而不嗔」。修行人也發火,但是沒有嗔恨心。這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有時候遇到某人不聽話,也會吼一聲,但不是從心裡產生憎恨,而是慈悲流露。文殊菩薩有句話:「我不恨一切眾生,因為他們都有煩惱。」

有時候大家教育子女特別著急,從現在起,不要再有嗔恨了,要學習佛教講的「發火不帶嗔恨」。我最近跟一個人講:「有時發點火、生點氣也沒關係,但是不記隔夜仇,不欠來生帳。」不記隔夜仇,就是哪怕有點摩擦,但不要過夜,馬上解決掉。

所以,「怒而不嗔」不是為了恨眾生,而是為了幫助眾生。因此,佛教里有句話:慈眉善目是慈悲,怒目圓睜也是慈悲。而怒目圓睜,就是慈悲的另一種方式。

哀而不傷

第三個,「哀而不傷」。舉個例子,有個人很傷心,哭得很厲害,你在旁邊說:「你別哭,別痛苦,痛苦不好啦!」你越說,他越哭。是不是這樣?他心裡會想:「你叫我不哭,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所以,為了理解他的苦,你也要陪著哭:「你是不是難受呀?我心裡也難受啦!」他一想:「我難受,也讓他難受了。算了,我不哭了。」不就有效果了嘛!所以,哀而不傷也是慈悲。

樂而不縱

最後「樂而不縱」,快樂,但是不放縱。今天人追求的快樂,是以放縱為前提的,犧牲了很多寶貴的光陰,不可取。佛法講的樂,是喜悅,是發自內心的無私無染的快樂,而不是放縱之樂。

所以,菩薩也有像大家一樣的情緒,但是又有區別。他的情緒是正常的喜怒哀樂,而凡夫眾生的喜怒哀樂,總是帶著染污的色彩,總是偏離正常的軌道。

我個人覺得,「喜而不狂,樂而不縱」是智慧的表現,「怒而不嗔,哀而不傷」是慈悲的表現。實際上,這四句話正好體現了佛法的慈悲和智慧。因為佛法講,任何事都有「兩條腿」——修福又修慧。慈悲心,就是在修福報;智慧,就是在培養自己的智慧力。

為什麼佛叫兩足尊?我們也有兩隻足,為什麼不是佛?佛的兩足,指的就是慈悲和智慧。慈悲心的圓滿,加上智慧的圓滿,才是真正的成佛。作為凡夫眾生,慈悲也缺乏,智慧也不夠,因此只能是凡夫。

所以,通過對內心情緒的管理,我們就能在日常生活和修行中,輕鬆地掌控自己的情緒,同時達成修福又修慧的根本修學理念。


推薦閱讀:

產品思維的同理心—愉悅、恐懼
如何控制負面情緒
這些精英為什麼會死(中上)?
做一個情緒成熟的人
家居布藝風景線 按客廳""情緒""選擇布藝沙發

TAG:情緒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