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元稹,感情好到什麼程度?
古人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有好朋友相伴,實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高興的時候,我們一起分享歡笑;困難的時候,我們互相打氣鼓勵。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和元稹就是這樣一對至交好友:兩人相識相交30多年,同甘苦,共患難,光互贈的詩就有將近1000首。
1心有靈犀
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24歲的元稹,與大他七歲的白居易同登書判拔萃科,也就是說考上了當時的國家公務員。
兩人一見如故,經常「花下鞍馬游,雪中杯酒歡」,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兩人默契到什麼程度呢?
有一次,元稹奉命出使東川。白居易在長安,與好友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遊,又到朋友杓直家飲酒,席上白居易突然想念元稹,寫下了這首《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而此時正在梁州的元稹也在思念白居易,在同一天晚上寫了一首《梁州夢》:
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
當時沒有電話微信,兩人居然能知道對方的行蹤,真是心有靈犀啊!
2患難見真情白居易和元稹的友誼,也經歷過患難的考驗。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三月,元稹因為直言勸諫,觸怒了宦官顯貴,被貶為通州司馬。
同年八月,白居易上書,請求逮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兇手,被權臣嫉恨,把他貶為江州司馬。
白居易在秋風凄凄中離開長安,奔赴江州,恰好有一段走的是元稹不久前走過的路。
白居易滿腔惆悵,便一路上尋找著好友留下的墨跡。一天他行走至藍橋驛,一下馬,便在驛站的牆柱上發現了元稹寫下的詩,百感交集之下,便在邊上寫了一首絕句: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西風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詩。
說自己每到一處驛站,第一件事就是趕緊下馬,循著牆壁和柱子,尋找好友留下的詩句。
離了藍橋驛,白居易由漢水乘舟而行。在船上他經常反覆閱讀好友元稹的詩卷,來慰藉自己孤獨的心情,直到看得眼睛都痛了: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
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不久,遠在通州的元稹聽說了好友白居易遭貶,非常震驚、難過,萬般愁苦湧上心頭,提筆寫下了《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元稹把他這首詩寄到江州以後,白居易讀了也是非常感動。後來他在《與元微之書》中說 :「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仆心哉!至今每吟,猶惻惻耳。」
元微之就是元稹,意思是說,「垂死病中」這句詩,就是不相干的人看了都會感動得不忍再看,何況是我呢?到現在每次看到它,我心裡還凄惻難忍啊。
元稹被貶到通州不久,就害了一場瘧疾,差一點病死。而千里之外,唯有好朋友白居易與他互通音信,以至於每次收到白居易的來信,就痛哭不止。他在《得樂天書》中說:
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
尋常不省曾如此,應是江州司馬書!
一收到白居易的來信,還沒有拆開就已淚眼模糊。他的女兒嚇得哭起來,妻子也忙問怎麼回事。元稹告訴她們,自己很少這樣動情,只是在收到白居易來信的時候不能自已啊。
兩個人在患難時,仍然互相鼓勵,互相安慰,這樣的友情,真是讓人羨慕啊!
3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元稹和白居易最後一次見面,是在洛陽,當時元稹從越州回京師,特地去探訪了白居易,臨別時,寫下這樣兩首詩:君應怪我留連久,我欲與君辭別難。
白頭徒侶漸稀少,明日恐君無此歡。自識君來三度別,這回白盡老髭鬚。
戀君不去君須會,知得後回相見無。
「知得後回相見無」, 竟然一語成讖,之後不久,元稹便病逝了。
元稹早白居易十六年去世,這之後,白居易對逝去好友的思念,卻從未斷絕。
白居易曾多次徘徊在好友在洛陽的故居里,觸景生情,不能自已。他《元家花》里寫到:
今日元家宅,櫻桃發幾枝。
稀稠與顏色,一似去年時。
春花依舊,人卻不在了。內心多少凄涼啊。
元稹去世兩年後,有一天,一位歌女唱起了元稹的詩句,在場的白居易不禁悲從中來:「時向歌中聞一句,未容傾耳已傷心」,還沒傾耳去聽,內心已傷悲萬分。
元稹離世九年後,有一次白居易做夢夢到了好友,寫下了「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的千古名句,至今讀來,仍然讓人動容。
白居易曾寫過他與元稹的相遇相知: 「與君相遇知何處,兩葉浮萍大海中。」說兩個人就像兩葉浮萍在大海中相遇。
或許正是休戚相關的命運,和共同的人生追求,讓白居易與元稹成為了生死至交的好友,一生互相扶持,不離不棄。世人稱他們為「元白」。
人生有一個這樣的知己,白居易和元稹都應該沒有遺憾了吧。
婷婷姐姐現代詩教先行者,
「婷婷唱古文」和《婷婷詩教》創始人,
孩子們喜愛的家庭教師。
推薦閱讀:
※請女孩子吃飯,吃完第二天,她說以後不要再約她吃飯了。怎麼辦?
※基督徒感情的聖化(二)
※問牙醫有沒有女朋友,對方也不肯說,是個什麼意思?
※有什麼時刻,讓你覺得活著真好?
※小王子對玫瑰的感情與對狐狸的感情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