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德 教 育(一) 仁澤 @ 2006-08-13 13:27 道 德 教 育 引言:筆者之所以如此煞費苦心地批判唯物主義是由於有感於當今中國日益敗落的道德。解放50多年來,黨和政府一直都很重視思想教育工作。毛澤東同志提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向雷鋒同志學習。鄧小平同志說:「(社會)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麼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54頁)。江主席提出要以德治國等。 首先,我們先明確一下道德這個概念。《易·繫辭》中這樣敘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顧名思義,形而上和形而下是一組對立統一的概念,是沒有先後的。道是萬物的本體,《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四十章);器是指固定具體的形和相,包括一切有形和有相的萬物;器是本體衍生的萬物,《易.繫辭上傳》說:「在天成像,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形而上者是本體;形而下者是功用。本體是功用的本體;功用是本體的功用。而一切功用必有其相應的形和相,所以換一角度也可以說,本體是形相的本體,形相是本體(衍生)的形相。體、相、用三位一體也。 而道的功用(器)表現在人性方面,稱之為德。孔子在《論語》中也提到「道」,他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但孔子從不講「道」。子貢曰:「夫子(指孔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這是因為道是不可言傳,不可思議的。孔子只講德,他說:「志於道,據於德。」即有志於道者,須依據於德而言行。 德的核心內涵是仁,《論語》中「仁」字凡一百零九見。
仁者,搏愛也,對人類乃至所有生命(含靈)無條件的愛。 義是在仁的基礎上,內心形成高尚的信念和觀念。 禮是在仁義的基礎上,人類社會形成的仁義的外在表現形式,包括風俗、禮節、規範等。禮是實現仁義的手段。仁義是指心,禮是言行,心存仁義者,他的言行才可能合乎禮。缺乏甚至沒有仁義的禮教,便會成為小人謀取名利手段。這種禮教是傷害人的禮教,甚至是吃人的禮教。 智是在仁義的基礎上對事和理的正確認識。孔子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意思是:「心裡有仁愛才是美的,判斷決擇事理,如果心中缺乏仁愛,怎麼能獲得正確的認識呢?」沒有仁的智,不是正智,是邪智,小則害了自己,大則會毀滅人類! 信是在仁義的基礎上形成的人與人之間交往和相處的忠實,也是人們繼續交往和相處的必要條件。 孔子在《論語》中描述和讚歎德的表現形式很多,例如忠、恕、孝、悌、寬、恭、信、敏、惠、智、勇、剛、毅等都是仁義的不同表現形式。孝是仁義最基本的表現。 子曰:「為政以德、臂如北辰(北極星),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也就是說:以行政、法律治國,人民雖然避免犯罪,但心裡不知道羞恥;而以道德、禮儀教化的方式來治國,人民就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會自覺地改過。 簡而言之,道德是一個人的內在的品質和修養,是無形的,是自覺的,是自律的. 我們再看看唯物主義者是怎樣定義道德這個概念的,唯物論者認為人生下來時,大腦是一片空白,一張白紙。所以,人的善惡觀念,道德觀念是後天形成的,是家庭環境和教育以及社會環境和教育形成的,所以,唯物論者認為: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通過社會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現代漢語詞典)。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的方式來評價和調節人的行為的規範手段和人類自我完善的一種社會價值形態(辭海)。 筆者認為,這些用來調整人與人之間利益關係的,通過領導評價和社會輿論的力量來使人們遵循的行為準則,如社會規範、風俗習慣、組織紀律是不能列入道德範疇的。社會規範等社會行為準則是通過領導的評價和社會輿論的力量使一個人名利受損或受益來制約一個人的行為的,故社會行為準則和規範與法律的性質是同類的,只不過一輕一重而已. 從某個角度來說,社會行為準則和規範以及法律是他律的,是用來制約小人的,而道德是自律的,發自內心的,是君子自我完善的準繩。如果道德教育只是一些「應該誠實、善良,應該向某某榜樣學習,必須做人民的公僕」等等說教,而沒有說出「為什麼」來,即所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行不通的。 另外用嘉獎的方式來鼓勵人行善也是不正確的道德教育方式。嘉獎者,名利也。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淡泊名利,當然並非不要名利,而是不要貪圖名利,所以,道德教育千萬不能與名利扯在一起,否則,會使人為嘉獎而行善,變成了假道德。更有些狡詐之人,會把道德做為自己獲取名利的手段,表面上仁義道德,內心卻荒淫無恥,孔子稱這種人為「德之賊也!」。我想這也是腐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吧!所以,嘉獎只適合用在工作成績突出,或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的人身上。 撒哈迪斯在他的《佛教倫理》中說:「一般來說,道德有兩種解釋:一存善心,二行善」。前者是真正的道德,後者僅是為達到目標的方法。存善心便可做善事,但是,很少人能存善心。有些人表面上的言談舉止是利他,但實際上是在做利已之事,這種行為的動機來自渴求晉陞、福佑、獎賞或上天堂,或者因為害怕受罰下地獄而行善,這些善行皆源於私心。某些極為惡劣的偽善者將蛇蠍般的臉孔裝得像純潔的的玫瑰花一樣,他們的惡行總在局勢惡化至無可救藥時,我們才發現他們的企圖。 總之,道德教育必須以理服人,讓人自覺自愿地,不斷地提高與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那麼,道德教育應怎樣以理服人呢?也就是說,道德教育的理論依據是什麼呢?我們來做一些探討。 美籍華人張澄基博士說「食和色是人類兩種生物性的需求,但人類還有一種和其他動物不同的需求,那就是信仰的需要。」而所謂信仰,《辭海》是這樣解釋的:信仰是對某種宗教或主義極度信服和尊重,並以之作為言行的準則。而無論那種宗教或主義都有其最高的理念(道)和言行準則(德)。信仰需求是人類心靈對至真、至善、至美的真理不停追求的表現,它是人類最根本的三大需求之一。」 而這最根本的三大需求,也正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人類的道德即是根源於第三種需求──信仰需求。如果人類沒有信仰需求,道德就無從建立,人類就會象其他動物一樣愚痴,只知道互相殘殺和吞噬。 而宗教、哲學、科學、藝術都是人類的這種信仰需求的產物。也就是說,它們都是人類追求真理的不同表現形式。那麼,我們應該以哪一種形式作為我們道德教育的理論依據呢?下面分三點來論述: 一、唯物主義思想是道德教育的最大障礙。 改革開放以來,國人的道德水準在逐漸下降,腐敗現象有增無減,黨員和幹部按道理都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道德品質較好,政治思想教育也較多的人,然而中國現今已經是個貪污和賄賂橫行的世界了!連上醫院看病都要給紅包。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並非黨和政府對道德教育重視程度不夠,而是道德教育沒有收到效果,道德教育缺乏理論依據,只是空喊口號。筆者認為,唯物主義思想是造成這種狀況的思想根源。為何如此說呢? 心理學家知道,人的信念和世界觀是決定人的一切思想和言行的。當唯物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了信念和世界觀時。那麼,他的潛意識就會告訴他自己:人是沒有後世的。人只不過是一種高度複雜卻不神秘的電化學機器而已。人死後什麼都沒有了,那麼,活著的時候就應該盡情享樂,不能虧待了自己。這種個人主義,現世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思想必然會滋長蔓延,形成社會風氣,從而使人們逐漸變得貪圖物慾、急功近利、目光短淺、不擇手段、精神空虛,缺乏責任心,,道德觀念逐漸淡薄。只是普通人不一定能意識到自己的這種潛意識和潛移默化而已。 走出國門的國人都知道,我們落後的不僅僅是物質生活水平,而道德水準比發達國家和地區落後得更多。有人提出「富起來後,道德水準自然會提高」的謬論。現在,與20年前相比,中國人的財富翻了兩翻,而道德水準沒有下降「兩翻」,至少也下降了「一翻」。相對而言,有錢或有權人的道德水準下降的比率和程度還要多一些,是有目共睹的。 任何筆者真誠地奉勸唯物主義者,即使現在還不能相信和接受信仰,但是,也千萬不要盲目地相信唯物主義,原因如下: 第一、唯物主義的理論是站不住腳,它的理論基礎是違背邏輯的,是自相矛盾的。可參閱的陋文《唯物主義的邏輯錯誤》。 第二、按照唯物主義的思想邏輯,人是沒有前世和後世的。這一論斷是沒有任何依據的,任何科學家都不敢說他已經用實驗證明了這個論斷。沒有被實驗和實踐證明的論斷只是一種猜想而已!怎麼可以盲目的相信呢? 第三、人初生時,就有富貧、智愚、美醜、健殘、全缺等不同,唯物主義認為是遺傳的,是父母造成的,而非自己過去的善惡業果造成;人死後,也不需要對自己生前的思想和言行負任何責任,也就是說,人一生所做的善惡,死後不存在果報,從此一筆勾銷;並且人活著的時候,所做的壞事只要沒有被發現就沒有責任,沒有果報。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還有什麼道德價值可言呢?人類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責任從何建立呢? (註:道德理想:在道德上追求的最高境界。道德信念:個體對道德理想深刻而有根據的堅信和對履行道德義務的強烈責任感。道德責任:人們從道德信念中產生的對自己行為的後果所應承擔的責任。) 第四、西方從古至今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大多數是有信仰的,是神學家。馬克思說:「法蘭西斯.培根是英國唯物主義和實驗科學的始祖」,培根提出過「知識就是力量」的著名口號,但他是兩重真理者。所謂兩重真理說是指同一真理可用雙重形式表述,一種是經驗和科學實驗得來的,這是哲學和科學的真理,是理性思辨的形式;另一種是從神的啟示,從信仰中得來,這是神學的真理,是隱寓象徵形式。馬克思又說:「笛卡兒的唯物主義成為真正的自然科學的財產」,但笛卡兒是二元論者。笛卡兒(1956-1650):法國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生理學家,建立了無所不包的哲學體系,此體系包括形而上學、物理學和各門具體科學組成。形而上學是指研究超自然、超經驗的上帝、心靈以及物質的學說,上帝是無限實體,上帝是有限實體的創造者和終極原因,而有限實體包括精神實體與物質實體,兩者同時存在,互不相關。物理學是關於自然界的學說,是研究可被經驗到的物質實體的學說。他的二元論世界觀以後形成了笛卡兒主義,對科學界和哲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最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堅信上帝的存在。他用了三十年的時間研究神學。愛因斯坦也同樣關心和重視宗教對人類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這樣寫道:「人類從佛陀、摩西以及耶穌這樣的偉人身上得到教益,就我來說,要比所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建設性的見解更為重要。」 二、物質文明是禍還是福? 歐洲的中世紀是一個信仰的時代,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在促使歐洲人開始海外冒險事業的許多動機中,為上帝服務和尋找黃金可能是最強烈的動機。」「基督教及其傳統的普救說,改變異教徒信仰的熱情和十字軍的好戰精神,是歐洲人向海外擴張的一個重要因素。」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十五世紀——十七世紀)人文主義興起,「教會的精神獨裁被摧毀了」。「自然科學開始系統而全面的發展」。哥白尼(1473——1543)的太陽中心說動搖了基督教的宇宙觀,基督教開始受到少數人的懷疑甚至反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宗教也不得不進行「改革」。文藝復興運動強調個人主義和現世主義,顯然比中世紀的觀點更有助於對外擴張。西歐各國不斷地擴大對外擴張,侵略非基督教民族,殘酷地對待異教徒,包括,印地安人、非洲人、亞洲人等,到了工業革命時期(18世紀後期),「盛行於一些傑出人士之間的觀點認為,信仰應越來越多地被科學知識取代的時候已經來到。」傳統的宗教信仰受到自然科學的強烈衝擊,歐洲人開始淡忘了上帝,淡忘了他們的厚罪,歐洲內部動亂和戰爭越來越頻繁,對外的侵略與掠奪更加變本加厲。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西方人已經完全迷信於科學的發展,陶醉於技術的進步,,唯物主義思想在科學界與哲學界越來越多地替代了舊的宗教哲學思想。一些哲學家「敲響了上帝的喪鐘」,上帝死了!西方人(包括日本人,在明治維新以後,也逐漸接受了歐洲人的思想)完全忘記他們的原罪,整個西方出現了嚴重的信仰危機,最終導致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8400萬軍人和1300萬市民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殺人數達到1.69億軍人和3.43億市民,地球變成了「動物世界」(此數字摘到《全球通史》)。 造成兩次世界大戰的最主要思想根源之一是信仰的動搖或喪失。18世紀末19世紀初,沙文主義產生於法國,並且迅速傳遍歐洲,它宣揚本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煽動民族仇恨,甚至主張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達爾文(1809—1882)的《物種起源》發表後,一些社會學家、科學家和統治者把達爾文的進化原理應用於社會,把生物學的自然選擇、生存競爭等概念引進社會學,認為弱肉強食是社會發展的規律,這種社會達爾文主義也成為一些唯物主義者的歷史觀。另外,狂人尼採的思想和黑格爾的歷史哲學觀對德國納粹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兩次世界大戰雖然平息了,但人類心靈創傷卻很難痊癒,幾乎所有的國家、地區或民族仍然沒有安全感和相互信任感,他們都在繼續備戰,冷戰持續了幾十年,各種小規模的熱戰此起彼伏。由於陶醉於技術進步而產生的深深的精神危機繼續向整個世界蔓延。西方各國國內的各種各樣令人困惑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棘手。 在300多年的時間中,科學已從少數熱心之士追求真理的業餘愛好發展成文明的支配力量。科學發展到今天,對物質運動變化的規律有了較深的研究,但理論上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和突破。而科學家對人類精神方面的研究還相當膚淺。他們提出的十大科學疑難多數都與精神有關。 真理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統一體。科學有其真的一面,但缺少善與美的一面。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的物質文明在給人類解決客觀問題的同時,又帶來更嚴重的客觀問題。環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短缺,生態失衡,資源破壞甚至枯竭、核戰爭威脅等世界關心的共同大問題都是物質文明帶來的惡果。例如,酸雨正在嚴重地損害著森林、湖泊和耕地。溫室效應引起氣候的巨大變化,擾亂著世界經濟,威脅著沿海地區人民的生命和財產。海洋、湖泊和河流被油料、有毒化學品和放射性廢棄物污染,水中大量的生物遭到傷害和死亡。森林被大量地砍伐,全球的氧氣供應在逐漸減少,動、植物物種在不斷地毀滅。土壤侵蝕損壞了大量耕地,損害了水質、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環境。過度使用耕地,過度放牧和錯誤灌溉等濫用土地,造成沙漠化正向全球蔓延。僅僅美國每年產生的有毒廢棄物多達數億噸,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有50萬人因接觸農藥而中毒,至少有5000人因由科學的發展而導致死亡等等。 在精神層面,人類的生活也並不比以前更快樂幸福。《戰略與管理》1996年第4期的文章《市場經濟的樂趣缺失》中,美國政治心理學家R.E.雷恩曾用社會學的統計方法進行過一次調查,1972—1994年間,在美國這樣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中,人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卻日趨下降,有非常快樂感的人從34.9%降至29.5%,婚姻幸福感由67.8%降至60%,工作滿意度由50.8%降至44%。 西班牙《薈萃》月刊2005年7月有一篇文章標題精神疾病的時代來臨。據此文介紹: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其人生的其個階段都出現過精神障礙。世界衛生組織的數字還顯示,當今全球大約有4億人患有精神或神經疾患。精神疾病已經成為21世紀的重要病症,抑鬱症現在是導致人們喪失活動能力的第五大病因,20年後,將上升為第二大病因,僅次於心血管疾病。《中國人口報》2001年4月9日的文章報導,在中國,精神疾患在全國疾病總負擔的排名中已經超過各種生理疾患,而躍居首位 有一些西方國家的政府、學者以及普通老百姓從二戰以後就逐漸開始反思物質文明,他們對科學的局限性,有所覺悟,明白無論是科學還是法律都無法解決日益嚴重的吸毒、暴力、精神疾病、自殺等社會問題。 愛因斯坦(——1955)的晚年非常關心宗教和道德,他這樣寫道:「光有知識和技能並不能使人類過上幸福而優裕的生活,人類有充分的理由把對高尚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的讚美置於對客觀真理的發現之上。 1948年11月10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雷德利將軍在波士頓第一次舉行的世界大戰停戰紀念日午餐會上的演講中指出:「我們有無數科學家卻沒有什麼宗教家。我們掌握了原子的奧秘,但卻摒棄了耶穌的訓喻。人類一邊在精神的黑暗中盲目地蹣跚而行,一邊在玩弄著生命和死亡的危險的遊戲。這個世界有謀略而無智慧,有強權而無良知。我們的世界是核子巨人,道德侏儒的世界。」 1921年,美國牧師布克曼在英國牛津大學發起信仰復興運動,名稱為「道德重整運動」。1938年6月在倫敦宣告成立,同年在瑞士因特拉肯舉行第一次世界大會後,運動逐漸擴展到六十多個國家,宣傳四大道德標準:誠實、純潔、無私、愛,提出「改造人格來改造世界」的口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多次在瑞士、日本、美國等國召開大會。對宗教信仰復興起了很大作用。 二戰後,除了少數國家之外,全世界的宗教復興運動持續了二十多年,許多人對找回了信仰。50年代中葉,世界佛教復興運動進入高潮。尤其是日本、新加坡、台灣、韓國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以及歐美等國的佛教都有了較快而顯著的發展。佛教正悄悄地、迅速地被一些科學家與知識分子所信奉。 閱讀全文(7次) / 評論 / 丟小紙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