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的苦行觀

苦行,梵語tapas。即為了斷除人生的慾望,凈化我們的身心,或將佛陀的教義,踐行於人間的種種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之事的統稱。而它的原意,是指古印度諸外道以種種慘痛的修行方法,肆意折磨肉體,以求得心靈的凈化,並為尋求生天鋪平道路。佛陀堅決地反對諸外道的無益苦行,並為弟子教導了既有益於現在,又利於永恒生命的苦行方法。本文試圖簡單扼要地介紹佛教苦行的淵源,以及佛陀教導的苦行觀。

古印度諸外道的苦行觀

古印度的一些外道崇尚苦行,並且分出很多的流派。如宿作外道認為,在人世必有苦、樂二種感受,究其根由,都是過去的命運所決定,若現世早受其苦,死後必享其樂等等。苦行外道雖多,大致有四種,即裸形外道論師、苦行論師、行苦行論師、尼犍子論師。外道的苦行方法也很多,依北本《涅槃經》卷十六等所載,列出如 下六種:(一)自餓外道,他們不羨飲食,長忍飢虛,以為這樣是得道果之因。(二)投淵外道,他們入寒淵,忍受凍苦,以此為得果之因。(三)赴火外道,他們 身常炙熱,及熏鼻等,受熱惱苦,以此為得果之因。(四)自坐外道,他們常自裸形,不拘寒暑,坐於露地,以此為得果之因。(五)寂默外道,他們住屍林冢間, 寂默不語,以此為得果之因。(六)牛狗外道,他們認為前世從牛狗中來,故持牛狗戒,齕草啖污,並以此為生天因緣。古印度的六師外道中,第四阿耆多翅舍欽婆羅、第六尼犍陀若提子都屬苦行外道。

釋尊教導的苦行

釋尊初出家時,四處周遊,尋訪名師,冀求正道。他慕名來到毗舍離城的跋伽仙苦行林,向以修行聞名的跋伽婆學習。這位老人的修行方法,就是以種種苦痛,折磨自己的身心,以希求得到升天的果報。釋尊覺得這不上解脫的正道,便離開了跋伽仙苦行林,得遇另一仙人阿羅邏-迦羅摩。這位仙人要求弟子經嚴格的梵行生活,斷除淫慾,修習「無所有處定」。釋尊在很短的時光,就證得了此甚深的禪定,但並沒有得到身心的解脫。他又去拜訪久負盛名的郁陀迦-羅摩子仙人,並很快證得 「非想非非想定」,然於無念無受的解脫境界,仍是遙遙無期的。於是他來到摩揭陀國伽耶城南方的優樓頻羅村苦行林,按照當時通行的嚴格的苦修方法,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麥或七天一食,結果身心衰竭, 形體消瘦,仍然一無所獲,終乃覺悟苦行不是真正的聖道,故斷然中止苦行。他在泥連禪河洗凈了污垢,接受牧女奉獻的乳糜,恢復了元氣。在伽耶山旁的一顆蓽缽羅樹下,結跏趺坐,靜心思慮,終成大道。

世尊在後來的教化中,也採用一些流行的苦行方法,並以此為對治煩惱、解脫身心的手段之一,如十二頭陀行。

(一)、頭陀行

所謂頭陀(dhu^ta),意譯為抖擻、淘汰、修治。即修治身心,去除煩惱塵垢的修行方法。最流行的,當推十二種梵行,又稱十二頭陀行。

1、常行乞食:為了遠離貪慾之心,不受他請,常行乞食,得食無好惡之念,不得亦不生嫌恨之心。其意有二,(一)自利,為杜絕俗事,方便修道。(二)利他,予眾生種福機會。

據《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七載,入城行乞時,道側而行,左手持缽,次第乞食;以維持生命為限,心不貪著,故得食時不喜,不得亦不憂,唯以除舊疾,養氣力為要。托缽時當心念威儀,專註於道,若無道心而僅存形式,則與一般乞者無異。

2、次第乞食︰謂不擇家之貧富,次第行步乞食。即入城邑聚落時,住於正念,具足威儀,諸根寂然,依次乞食,不舍貧窮家而入富貴家(唯除惡種類家、諸外道處)。

3、受一食法︰又稱一坐食或一受食。謂日僅受一食。蓋數食有妨一心修道。

4、節量食︰又稱一揣食、不過食。謂於一食中節其量。蓋恣意飲啖,腹滿氣脹妨損道業。受食唯為活命,不使身體羸弱,亦不令其過量;若極虛弱則影響修持,若極重則增長睡眠

5、中後不得飲漿︰又名過中(午)不飲漿、食後不受非時飲食。謂午食後不飲漿。蓋飲之心生樂著,不能一心修習善法。

6、著弊納衣︰又稱著糞掃衣或持糞衣。謂拾得陳舊廢棄之物,浣濯而作衲衣,以禦寒露。蓋貪新好之衣,則多欲求而損道行。他人丟棄之穢布洗凈後所縫製之衣,稱為糞掃衣(衲衣)。此外,尚有以棄置於墳墓、包裹屍體,及被老鼠咬過之舊衣布料所製成者。

7、但三衣︰謂但持安陀會、郁多羅僧、僧伽梨之三衣,不多不少。三衣,指印度僧團所准許個人擁有之三種衣服,即:(一) 僧伽梨,即大衣、重衣、雜碎衣、高勝衣。為正裝衣,上街托缽時,或奉召入王宮時所穿之衣,由九至二十五條布片縫製而成。又稱九條衣。(二)郁多羅僧,即上 衣、中價衣,又稱入眾衣。為禮拜、聽講、布薩時所穿用,由七條布片縫製而成,故又稱七條衣。(三)安陀會,即中衣、中宿衣、內衣、五條衣。為日常工作時或 就寢時所穿著之貼身衣。

以上皆規定以壞色製成,故又稱為袈裟。

8、在阿蘭若處︰指在適合於出家人修行與居住之僻靜場所修行。又譯為遠離處、寂靜處、最閑處、無諍處。即距離聚落一俱盧舍而適於修行之空閑處。其住處或居住者,即稱阿蘭若迦。

據《慧苑音義》卷上載,阿蘭若有三種:(一)達磨阿蘭若,乃求菩提之道場。(二)摩登伽阿蘭若,即墳場,或距村落一俱盧舍,即大牛之吼聲不能聽聞之處。(三)檀陀伽阿蘭若,即無人煙之沙磧。

9、冢間住︰又名屍林住或死人間住。謂住冢間見死屍臭爛狼藉,或火燒鳥啄作無常苦空觀,以厭離三界。

10、樹下止︰謂若於冢間不得道,則如佛之所行至樹下思惟求道。

11、露地坐︰又名空地住、顯路處居住或常居回露。謂坐露地令心明利,以入空定。謂於露地坐禪修行。《四分律行事鈔》卷下三之一引《大智度論》謂,露地坐可免於愛著蔭覆涼樂,易入空定。又據《大乘義章》卷十五載,樹下蔭濕,久居易致疾患,故坐於露地。

12、但坐不卧︰又稱坐常不卧,或單稱常坐。謂常坐不安卧。蓋安卧則諸煩惱賊常伺其便。謂於無人處即坐,不必只尋冢邊、樹下或露地而坐。《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三載,隨坐有十利:(一)無求好精舍住疲苦,(二)無求好卧具疲苦,(三)不惱上座,(四)不令下座愁惱,(五)少欲,(六)少事,(七)趣 得而用,(八)少用則少務,(九)不起諍因,(十)不奪他所用。

以上十二種行法中,常行乞食、次第乞食、受一食法、節量食及中(午)後不得飲漿,乃有關食事。著弊納衣、但三衣乃有關衣服。在阿蘭若處、冢間住、樹下止及露地坐乃有關住處。但坐不卧乃有關威儀。求道者若於此四者無所貪著,則能棄除身心之惡法,專心佛道。

(三)、苦行的淺深

苦行的具體形式,是有深有淺的,在《優曇婆邏經》中,佛陀以得其皮、得其節、得第一真實等來闡明苦行的廣博深淺。

得其皮者,「此或有一沙門梵志行四行,不殺生不教殺不同殺,不偷不教偷不同偷,不取他女不教取他女不同取他女,不妄言不教妄言不同妄言。彼行此四行樂而不進,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成就游。」可見僅得表皮的 苦行,已非一般人所能修習。

得其節者,在上述的基礎上,「彼有行有相貌,憶本無量昔所經歷。或一生二生百生千生,成劫敗劫無量成敗劫……」顯然,這已是神通具足的苦行者所達到的境地。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則得第一真實。

三、苦行的啟示

佛陀親歷種種苦行,悟到無端苦行無益於人生的解脫,即通過對肉體的慘痛折磨,並不能獲得心靈的升華,更不能得到來世的福報,反而增添了身心的苦痛。修行,只有回歸自性,通過內心的歷煉,才能證得解脫的大道。他並不是反對一切形式的苦行,而是根據世人根機的不同,參照古印度的一些有利於行者的修行方法,加以 吸收和改造,制定了諸如頭陀行等苦修方法,以對治諸煩惱門。

總之,佛法是一門實踐的科學,無論是淺顯的苦行,還是廣大甚深的苦行,都需要佛子的實際驗證。可以說,苦行者的質和量,是衡量佛法之興衰的最直接的標準。尤其是享樂至上的今天,苦行的意義,就更為深廣。我恭敬、讚歎、隨喜一切苦修行者。

本文來源:網易佛學 作者:華岩文教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微博"郎卡卓瑪"在野外放生毒蛇等危險動物的行為?
佛教中將六道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是否違背了「眾生平等」的理念?
佛教認為「諸法無我」,不承認靈魂的存在,輪迴之後的「我」已經不是「我」,活佛轉世又有什麼意義呢?
大慈法王現在傳到第幾世了?
王國維為什麼選擇在頤和園自盡?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