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袍很正經?其實我們都誤會了!

說起龍袍,很多人馬上會想到明黃色的綢緞袍子,上面布滿了騰飛的龍。但是,這只是人們對龍袍形象的誤解,並不是每個朝代的龍袍都是綉滿飛龍的黃袍子。龍袍也並不一定是黃色的。實際上,龍袍的顏色幾乎各個朝代都不一樣。

要考慮的因素不單單包括皇帝的個人喜好,更要考慮五行,以及部落種族的圖騰。周代崇尚紅色;到秦崇尚黑;漢滅秦後則崇尚黃,漢文帝劉恆.穿的龍袍第一次採用黃色。之後,將黃色作為中央皇權代表的習慣一直保持到了明清時期。

比如,劉愷威就曾演過康熙,但他身上的龍看起來好像和他一樣、有點「方」:

我是誰?

我在哪兒?

剛剛發生了什麼?

其實不管在哪個朝代,皇帝的「龍袍」都不只是一件衣服那麼簡單。作為禮制的集中體現,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粗製濫造,龍袍上面的圖案都是很有講究的。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十二章紋」。繪綉在皇帝禮服上的它們,寓意著皇帝政治權威的至高無上和道德智慧的完美無缺。

那麼,「十二章紋」里都有些什麼呢?

清乾隆 明黃色緞綉彩雲黃龍夾龍袍

【日】即太陽,當中常繪有烏鳥

【月】即月亮,當中常繪有蟾蜍或白兔

【星】常以幾個小圓表示,以線相連

【龍】威武的龍紋,是皇權帝位的象徵

【山】其圖案即為群山形、代表著穩重性格,象徵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

【華蟲】華蟲非蟲,而為「雉」。它象徵著王者要「文采昭著」

【宗彝】尊形祭祀器物,通常是一對,象徵帝王忠孝的美德

【藻】即水藻,為水草形。象徵著皇帝的品行應冰清玉潔

【火】象徵帝王處理政務光明磊落,火炎向上也有率士群黎向歸上命之意

【粉米】即白米,為米粒形。象徵著皇帝給養著人民,安邦治國,重視農桑

【黼】讀作fǔ,是黑白相次的斧形,象徵皇帝做事幹練果敢

【黻】讀作fú,是黑青相次的「亞」形。代表明辨是非,知錯就改的美德

十二章紋里的龍紋在數量上也很有講究,一般為9條:前後身各3條,左右肩各1條,襟里藏1條,於是正背各顯5條,吻合帝位的「九五之尊」。

同樣是龍,它們的模樣和姿態也各不相同。在清代,龍紋基本分為正龍、行龍、立龍和團龍四種。

正龍常見於帝後朝袍或龍袍的兩肩、前胸及後背,行龍常見於下擺,團龍多見於皇帝袞服和皇后龍褂的兩肩及前胸後背,立龍較為少見,多飾於皇后的朝褂上。

這些姿態不一、性格迥異(?)的龍熱熱鬧鬧地擠在一塊兒玩耍,偶爾打打架,偶爾相親相愛,還常常嘮嘮嗑···

一看就知道你們不是啥正經龍!

除了紋樣,龍袍的顏色也有講究。按照清朝《大清會典》規定,皇帝的朝服一般「色用明黃」。

清雍正 黃紗綉彩雲金龍紋單朝服

但在祭天和天壇祈谷時穿藍色,日壇朝日穿紅色,月壇夕月時則穿月白色(淺藍)。

清 藍色地織錦龍袍

另外根據不同的季節,龍袍還有四季適用的皮、棉、夾、單、紗等多種質地。比如像現在這樣寒冷的冬季,皇帝出行就得這樣——

戴一頂毛茸茸的小紅帽

或者穿個貂

介是個啥?

大膽地猜測吧~

這是毛茸茸的保暖內褲哈哈哈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朕冬天出門啦!


推薦閱讀:

周國平:在黑暗中並肩行走。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並不能消除這種孤獨,但正因為由己及人地領悟到了別人的這種孤獨,我們的內心才會對別人充滿著誠摯的愛 人人網@李豐華√的日誌
我要我們在一起
學會護膝、練膝,才能延長我們的踢球生涯!
2012,我們會活得很好
我們都在找媽!

TAG:誤會 | 正經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