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茗山法師:我現在的佛學水平不及凈空法師
三:佛門大德眼中的凈空法師
茗山法師:我現在的佛學水平不及凈空法師
茗山老法師是四眾景仰的一位當代佛門高僧,被趙朴初老居士稱為「僧中之寶」。他是和凈空法師最相契的大德之一。在茗山法師的日記中,記載了大量和凈空法師相關的內容,他老人家對凈空法師讚歎倍至。在他的日記中,對當代的法師如此推崇和欽敬找不到第二位。茗老長凈空法師十三歲,卻謙虛的向凈空法師學習,聽凈空法師講經。茗老聽凈空法師講經,一定會認真做筆記。他評價凈空法師講經「處處從自心體會最深處流出」。直到茗公圓寂前三個月,仍在聽凈空法師的講經錄音,並筆錄重點,其謙恭好學的態度,光風霽月的胸懷,堪令今天的後輩學人汗顏。現摘錄部分茗老日記中有關凈空法師的文字,我們可以通過茗老的諦實語窺見到凈空法師的德行和學養,了解茗公上人眼中的凈空法師。《茗山日記》摘錄(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本)◎1994年5月1日午後,冒雨訪「華藏佛教圖書館」,凈空法師出迎,入內會見館長韓瑛居士(女)。當日堂中為超度日本名古屋空難的台灣亡靈,有滿堂百數十居士參加三時佛事,聞我到此,都來跪拜送供,而後又請我講開示。我略說五戒、十善、六度名義,勸勉精進修行。凈空法師和我都是弘揚凈土法門的,志同道合,分外情投意合,他贈我大念佛機和許多經書。◎1994年5月5日上午寫字,給凈空法師一聯:凈土法音宣不盡,空間奇景覽無窮。◎1995年12月12日因受凈空法師的啟發,證明法界本來無始無終、無內無外、無有無空、無中無邊、無名無相、無人無法、無生無滅、無垢無凈、無增無減、無來無去、無短無長、無繼無續、無同無異、無蘊處界、無諦緣度、無苦無樂、無凡無聖,所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路還家,亦復無家可歸。◎1995年12月15日下午三時,又去聽三位小法師講經。凈空法師要我提些意見。◎1995年12月18日閱凈空法師在新加坡居士林「凈宗培訓班」講話的印件:一、弘經目標:(1)啟發正知,深感慚愧;(2)深明因果,痛切懺悔;(3)至誠恭敬,勸發菩提;(4)懇切哀告,推崇凈土;(5)建立悲願,慈濟眾生;(6)永舍三毒,成就善法。二、七個問題:(1)為什麼講經?(2)為哪些人講?(3)在什麼時候講?(4)在什麼處講?(5)講什麼?(6)怎樣講?(7)有何效果?三、學經八法:(1)看破,(2)放下,(3)布施,(4)忍辱,(5)莫疑,(6)勿雜,(7)老實,(8)念佛。四、講經者應做到「破字、釋名、解句、消文、化義」。還要穿插些議論、因緣、譬喻、分段、小結、總結。還要「演慈辯」(辯才),「授法眼」(正見),「杜惡趣」(止惡),「開善門」(開示善行)。說明「無量光」表智慧,「無量壽」表理體,「清凈」離妄想,「平等」離分別。很有見地,皆經驗之談。◎1995年12月24日上午十時半,「茗山長老、李亞居士書畫展」在新加坡居士林開幕,會上有李木源、茗山、李亞、凈空法師分別講話,而後與居士林互贈禮品,由凈空法師剪綵。凈空法師講話:「這次書畫展不同其他為名為利的書畫展,而是弘揚佛法,凈化人心,改惡向善,使社會穩定,世界和平的書畫展,意義非常深遠。」◎1995年12月30日最近兩晚聽凈空法師法要(《金剛經》節要):(1)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主要是破我執。不破我執,輪迴生死苦海;破了我執,才能想念眾生,趨向菩提,離二障,證我法二空。從起心動念到生活行動看自己是否還有我見,離一切相,方見真性。(2)《金剛經》總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皆無所住。一切世法和言行不違佛法,故一切法皆是佛法,反之弘揚佛法含名利心,念佛修行為名為利,則佛法亦變成世法。(3)要看破:看破一切法相無實皆空,是假非真;進一步看破一切法無實無虛,非空非有。於一切法無住無著,則一切法即是菩提,何須另覓菩提?真佛假佛(是佛是魔)如何識別?就看他有執著無執著!「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因緣所生法故),豈非無上菩提?(4)要斷煩惱,要一塵不染,勸大家老實念佛!佛法如家常便飯,要注意咀嚼、消化,要惺惺常覺,要舍,要利人,還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捨不得的也要能捨去,放不下的也要放下!念佛時還要有妄想怎麼辦?要覺照(反省、觀照)呀!「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耳!◎1995年12月31日我和凈空法師講話,表示感謝居士林的種種方便成就功德。又談凈空法師最近與上海復旦大學聯合主編《四庫全書薈要語錄菁華》初稿已成,待審定後即將出版流通,此書出版,將會對社會安定、人類和睦、世界文明、和平有所促進。◎1996年1月5日晚餐後,李木源、張紹松和我往飛機場為凈空法師赴澳弘法送行。凈師隨身行李僅一小袋、一提包。我幾次邀他到無錫講經,他應允1996年農曆三、四月間來錫,心甚慰!◎1997年12月20日早食後在齋堂,凈空法師要我對同學們開示。◎1997年12月26日昨聽凈空法師演講,感到他身口意相應,處處從自心體會最深處流出:(編者按:此語為對凈空法師最高之讚歎,會聽者自然明白。)「行慈悲,用智慧,還要有善巧方便。」「學佛,要從孝敬父母開始,從而報四恩。」「坐水月道場,包括一切寺廟、團體、家庭、環境等。」「作夢中佛事,包括一切世間人事和萬物。」「凈土三福:(1)人天福,孝敬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2)二乘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律儀;(3)大乘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六和,以見和為本,必須放棄我見,依佛見為見。」「財施得財富,法施得智慧,無畏施得健康長壽。」「起心動念,都有因果。」「不僅要禮敬諸佛,即對一切人和眾生都應禮敬。」「學佛要一門深入,長期熏修。」◎1997年12月27日晚在新達城大講堂,繼續聽凈空法師演講。要點:「修行,必須長期熏修。因為宿習太深,非短期消盡。」「沙彌律儀是出家人持戒基礎,必須堅持五年學戒。」「學修,必須斷煩惱,斷所知,斷習氣!」「以根本智破我執,以後得智破法執。」「學僧找高明的老師難,老師找聽話的學生更難。」「建道場宜本地化,因地制宜。」「我主張學修先約後博。」◎1998年12月26日回憶起昨晚凈空法師和我談話內容,有一件新聞。他說:「現在我講經,聲音和相貌全世界都能聽到看到。如果有現代化最新的電器,還可以與各國聽眾對話問答和商討,就和我們面談一樣。」◎1999年1月3日晚講經。此三天凈空法師天天來聽經,並在佛前頂禮。可見此人無慢心,敬老尊賢(他說尊師重道)。他已在全世界講了卅多年經,內容包括《楞嚴》、《法華》、《華嚴》、《金剛》、《地藏》、《圓覺》以及《無量壽經》等凈土經。他的講經方法熟練,人緣、福慧等水平已很高了,尚能如此謙恭,實是難得!值得學習!◎1999年1月6日昨晚講經後回寮,曙智向我豎大拇指說:「師公講得很好,有水平!假使幾十年沒有時代變化、事務干擾,專心研讀佛經,著作筆記,今日一定超過凈空法師。」我說:「因為各有各的宿業、往因,過去培植的福慧種種不同,所以我不怨天,不尤人。我現在的佛學水平和福慧不及凈空法師,你要好好向他學習。」◎1999年1月7日晚講經後,閱凈空法師著的《內典講座之研究》,覺得很好,記其要點如下:(1)古德先解行而後講;(2)譬喻、故事必須合乎經義;(3)忌武斷;(4)要引發人的興趣,觀察聽眾心情;(5)要數據豐富,方法善巧(要除惑、解惑);(6)要有利他、報恩及救苦的慈悲心;(7)防止聽眾印象不佳,掉頭想走;(8)要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9)事先要勤學勤修,弄懂弄通弄深透;(10)忌恃才粗心,臨時偷懶,敷衍應酬;(11)上契佛理,否則為魔說;下契群機,否則為閑話;(12)註疏以古為主,以今為輔;(13)講時要備字典、辭典和佛學辭典;(14)事先博覽諸家註解,臨講以一家為主(意在參考,要有主見,忌雜、忌誇、忌慢、忌曲解,要有正確見解);(15)文義深,宜淺說;文義淺,宜深說;(16)要突出經中主旨,要順序講解,首尾相應。 講經九要:(1)身端正、目普視,威儀齊整,動止安詳,身口意集中一致,忌輕率或愁眉苦臉;(2)音聲先低後高,高低快慢,意到音隨,配合文意,語言繁簡皆須適度,切忌太急太低,離經太遠,雜亂難收;(3)講經前言,觀因緣、說法利(聽講利益),宜簡要;(4)日講若干先須準備,段落分明,字句清楚,前後銜接,一氣呵成;(5)說明大綱,不標繁瑣小節,隨機應變(詳略深淺,隨時變通),一切為聽眾獲法益,得法喜;(6)善讀經文,讀出字句含意。每節程序:讀文句,破生字,解名詞,釋句文,而後合講本節大義;(7)比喻,故事必須合法,不可離文太遠;開示、勸修、證明是重點,要有根據,有事有理;(8)要守時,上台下台勿延遲,如時盡文余或文盡時剩當穿插開示或小結。尤其最後三天當善為展、縮;(9)講畢當啟發慶喜心、修道心。表祝願,表謙語,共勉精進,圓滿法喜。◎1999年1月13日凈空法師講記中說,戒盜包括一切偷渡、偷稅、騙人財物、損人利己等事。他說世間討便宜的、吃虧的,都有前因後果,所以深信因果者,不怕吃虧,也不想討人便宜。◎1999年1月17日晚聽凈空法師講《華嚴經》,茲記其重要語言:(1)迷人顛倒,善事當惡事,惡事當善事。(2)化災難要加緊念佛,先化惡人噁心,並化他人誹謗,再化大家磨難。(3)非想非非想天享福不過八萬劫,三途受苦是無數劫。可見天地懸殊,樂短苦長。(4)妄想、分別、執著、顛倒,都是愚痴。根源在自私自利的我執。(5)「清凈道」是佛道、菩薩道,如天清凈、雲清凈、月清凈。相反,環境染污、身染污、口染污(妄語)、心染污(妄想),攀緣而不隨緣,是人染污。佛的生活是清凈道,吃飯、穿衣、起居、休息等日常生活,點點滴滴與清凈心相應,故為「清凈道」。即所謂「平常心是道」。(6)阿彌陀佛名義,是無量光、無量壽,即是自性。諸佛皆同此性,可以說,皆同名阿彌陀佛。(7)十法界唯心所造,心有貪嗔痴較重者,墮三途。◎1999年1月18日凈空法師曾說:「阿彌陀佛聖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名,因無量光,無量壽即是佛性故。」我們如果能用本來清凈、不生不滅的自性來念佛,即是念自性彌陀,久而久之,我們的自性和彌陀的自性就可打成一片。◎2000年3月22日我被接到居士林後,凈空法師讓出房間給我住,非常清凈。◎2000年3月29日出房看天氣,經過餐廳,聽到電視台(電視——編者)正在放凈空法師講經錄像,我駐足聽。他說:「現在不分男女老少,都沒有安全感!因為現時代不像古代社會那樣穩定,各方面安居樂業,君賢臣忠,父慈子孝。佛教導我們,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方便,就能使社會穩定,消除災難。我在美國講經,有些居士問我:兒女不聽父母話,學生不聽老師話,怎麼辦?我說:你們錯了!現時代沒有父子、師生關係和倫理,都是朋友關係。佛教導我們講經說法要契機契理。契機,就是要適合時代環境的實際情況。現代的青年都沒有受過倫理教育,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孝順或忤逆,要平等看待,客客氣氣,才能和平相共處。佛陀教育我們恭敬供養,是要我們除慢心、除貪心。我們恭敬人,我們不要求也不希望人恭敬我。」這些,值得深思和參考!◎2001年3月22日晚聽凈空法師講《無量壽經》的幾句經文錄音,重點是「一心正念」。他說:正念就是一心,「一心正念」才能讓心清凈。不僅修凈土宗念佛要一心,一心就是要念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其他各宗、各種法門,學修都應一心正念。他又講:(1)學佛就要三業清凈,「清凈三業」是過去十方諸佛皆如此說。(2)自私自利是凡夫,利人利眾是菩薩。(3)四攝六度以布施為首:財施果得富裕;法施果得智慧;無畏施、慈心不殺,果得健康長壽。◎2001年3月23日下午聽凈空法師講佛法的要領錄音:(1)心地一月比一月清凈,逐步減少妄想、煩惱、牽掛、憂慮,這就是進步。(2)修學要能真正看破、放下。(3)學習佛法宜專不宜雜,如古代的師傳徒(如初祖傳二祖慧可一人),一個老師,一個學生,學一部經。心境不複雜,能專誠,煩惱少,智慧增。一部經要讀幾十遍,講幾十遍,熟則生巧,巧則易通,一通百通。希望青年學法者,選擇一位善知識為老師,專誠跟他學,態度恭敬,認真,精進!方法是要鑽一部經,勿複雜。如古代師徒,口傳背熟,易成就清凈。(4)學習態度要恭敬、慎重、從容、謙虛、忍讓、溫良。自己計划進度,要先認識一部經的綱領、科目、總別、呼應、層次、結構,看註解只作參考,依法不依人,自己拿出正確主張。(5)古代註疏,在開頭先說五重玄義、十玄門,或其他,皆是古德的心得體會。經文中每個科目都有五玄、十玄等宗用——精華和重點,其中名相、術語要查註解、查辭典,親自查明白。古德問:「會么?」這個「會」字不是懂義、知義,而是融會貫通,大徹大悟義。(6)佛學院畢業者回來,自高自大,態度傲慢,不受人歡迎;要謙敬,平等,人人各有第一,不可說「我第一」,要真徹悟後才知「平等」。(7)初講經要請人批評,即使批錯也要接受,今後才有人肯幫助。唐太宗以帝王之尊,虛心接受錯誤的批評。有人要他駁斥,他說:「我如反駁,他人不敢進言。」正與邪之分,要看他說的符不符合佛說,合不合佛性?(8)經中文句要背熟,而後講經時引經據典就不難了。(9)修行方法是戒定慧,儒家說:「知止(戒)而後有定。」文別而意同,「知止」很重要,止妄想,止於至善,即「正念、一心」。◎2001年3月24日晚聽凈空法師講經錄音:(1)修其他法門,要經三阿僧祇劫——初住、二住至七地、八地乃至十地。修凈土宗念到一心,一生往凈土。(2)往生要具「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發願求生,「行」——一心念佛。(3)平常要日日看自己的進步——自心煩惱輕、智慧長。(4)回頭是岸——從內心貪嗔痴慢至外五欲六塵中回頭;要謙虛、除傲慢、成見,要誠敬,除名聞利養。享受易墮落,應多種福田免來生債。編者按:此時至茗山法師往生(6月1日)時間已不足三月,已在病中住院治療,尚如此認真做筆記學習凈空法師的言教。◎2001年5月6日下午,凈空法師胞弟徐業華夫婦來視疾,並代凈空法師向我問好。下午又掛一瓶水。編者按:這是茗山法師一生中最後一篇日記中的最後兩句話,仍然提及凈空法師。
茗山法師簡介
茗山法師(1914—2001),當代高僧,江蘇鹽城人,俗名錢延齡,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江蘇鎮江焦山定慧寺方丈、無錫靈山寺方丈。自幼隨父攻讀古詩文,研習書法;隨母誦經禮佛,悟性早啟。十九歲於建湖羅漢寺依宏台法師出家,法名傳薪。二十歲於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併入焦山佛學院學習。二十三歲蒙太虛大師推薦入武昌佛學院高級研究院深造。抗日戰爭時期在湖南任寺院住持,創辦佛學院,並協助太虛大師出版《海潮音》雜誌。一九四六年參加了太虛大師舉辦的中國佛教會會務人員訓練班,後留任焦山佛學院主持院務。定慧寺智光老和尚命東初、雪煩二法師傳授曹洞、臨濟二宗法卷。一九五一年,師榮膺定慧寺方丈。十年浩劫中,師被逐出山門,仍然護持凈戒,日誦《法華》諸經自修。文革後,師重返焦山主持寺務。一九八一年元旦,佛教恢復後首次傳授三壇大戒,中佛協禮請師為尊證阿闍黎。一九八四年受聘中國佛學院棲霞分院第一副院長。師深研教理,解行並重,持戒精嚴,待人慈悲,一生以弘法利生,續佛慧命為己任。二十餘年中不辭辛苦,奔波於國內外講經、傳戒,度生無量。國內各大叢林的法事和傳戒活動,以能禮請到法師為幸事。師之法子、戒子、學生、剃度弟子、皈依弟子遍布海內外,國內有十餘所名山巨剎之方丈,皆師之法子,台灣佛光山星雲大師,亦師早年學生。茗山法師是太虛大師的學生和法孫,並曾親近虛雲、印光、仁山、守培諸大善知識,學淹三藏,宗說俱徹,所著論文,講義為佛教界及學術界所推崇。師行持上禪凈雙修,打坐可以入定,晚年專宗凈土。2001年6月1日,師化緣已盡,面帶紅光,安詳示寂,荼毗時現種種之瑞相,並有諸多舍利存世。法師留有遺偈:秋水魚蹤,長空鳥跡;若問何往,往生凈域。覺而不迷,生必有滅;乘願再來,何須悲泣。師圓寂後,有皈依弟子寫追憶文章,透露師生前之異跡,如幼童見其書法上有蓮花放光旋繞等事,知師本地難測,觀師一生弘化功德,恐非菩薩再來不能為也。
茗山法師日記中談其青年時親近過的大德
◎2000年7月16日我在建國前,曾遇到過太虛、印光、虛雲、仁山、守培諸老,並獲得一些法益。首先遇到我最仰慕的太虛大師。從1935年到1946年,聽到他老在鎮江太平寺的講經和到焦山佛學院的演講;又在江西廬山大林寺聽他講經。我在他身邊當過記錄和侍者,又曾在湖南衡陽親近過多次,所得的法益很多。1936年初秋,我往武昌佛學院求學之前,專程與焦山僧值福嚴從鎮江往蘇州報國寺關房,參訪印光老法師。虛雲老和尚,我曾會過二、三次。仁山老法師到處講經說法,很受歡迎,他老住在鎮江金山寺觀音閣,曾於1935年到焦山佛學院講開示,題目是「福慧雙修」。守培老法師是鎮江超岸寺佛學院退居的住持和院長,焦山寺也在鎮江,經常有往來,我曾親近多次。編者按:茗山法師是當代不可多得的高僧、法門龍象。他青年時親近的上述高僧都是近代佛門中第一流的大德,如果稍具一點近代佛教史常識,就可以知道上述幾位長老在佛門中的聲譽和地位。以茗老的參學經歷,於晚年仍特重凈空法師,圓寂前不到三個月,還在認真學習凈空法師講經錄音,茗老這種示現不能不令人深思:如果細讀茗公日記,我們會發現他老一生所接觸的海內外大德不計其數,而令茗老如此心折讚歎,難以找到第二人。這樣講決定是實事求是的。翻閱《茗山日記》,便可證明編者所言不謬。我們後學從中既感受到茗公上人這樣的前輩大德之謙德可風,又增長了對凈空法師的信心——茗公老人家親近過那麼多高僧大德,尚且如此啊!如今有人誤解乃至詆毀凈空法師,試問此輩人具眼,還是茗公上人具眼?茗公親近過的大德,此輩人是否見過,聽說過?難道是此輩人「見多識廣」,而茗公「孤陋寡聞」嗎?此輩人的佛學造詣和修持功夫是不是在茗公之上?就編者個人而言,毫不疑惑的相信茗公是具有慧眼的真實大德,他老人家留下來的日記,是在為後人於迷途中指明方向,樹立信心——依凈空法師的路走沒有錯!茗老本人一生學佛,晚年仍然聽凈空法師講經!依凈空法師的話修學!空腹高心之輩,請慎言!
相關鏈接
【一】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宏琳法師
【二】凈空老法師對不同宗派法門應持怎樣態度的開示
【三】凈空法師講經時讚歎不同宗派的大德
【四】凈空法師與諸山長老的法緣和友誼
推薦閱讀:
※太上感應篇 (第五十三集)凈空法師講解
※延參法師--不忘本心
※海濤法師咒語全集[全集]-搜狗視頻
※大安法師:儒、佛談「心」
※慧祥法師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