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知識〗 --- 印刷術

古籍知識 --- 中國印刷術

古籍知識印刷術整理日期:[2011-05-16]印刷術發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手抄費時、費事,又容易抄錯、抄漏。既阻礙了文化的發展,又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印章和石刻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的經驗性的啟示,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國的印刷術經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的發展,給人類的發展獻上了一份厚禮。【印刷術的起源】印章在先秦時就有,一般只有幾個字,表示姓名,官職或機構。印文均刻成反體,有陰文、陽文之別。在紙沒有出現之前,公文或書信都寫在簡牘上,寫好之後,用繩紮好,在結紮處放粘性泥封結,將印章蓋在泥上,稱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這是當時保密的一種手段。紙張出現之後,泥封演變為紙封,在幾張公文紙的接縫處或公文紙袋的封口處蓋印。據記載在北齊時(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於公文紙蓋印的印章作得很大,很像一塊小小的雕刻版了。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時期的銅印。晉代著名煉丹家葛洪(公元284-363年)在他著的《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時已用了四寸見方(13.5×13.5)有120個字的大木印了。這已經是一塊小型的雕版了。佛教徒為了使佛經更加生動,常把佛像印在佛經的卷首,這種手工木印比手繪省事得多。碑石拓印技術對雕版印刷技術的發明很有啟發作用。刻石的發明,歷史很早。初唐在今陝西鳳翔發現了十個石鼓,它是公元前8世紀春秋時秦國的石刻。秦始皇出巡,在重要的地方刻石7次。東漢以後,石碑盛行。漢靈帝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建議朝廷,在太學門前樹立《詩經》、《尚書》、《周易》、《禮記》、《春秋》、《公羊傳》、《論語》等七部儒家經典的石碑,共20.9萬字,分刻於46塊石碑上每碑高175、寬90、厚20厘米,容字5000,碑的正反面皆刻字。歷時8年,全部刻成。成為當時讀書人的經典。很多人爭相抄寫。後來特別是魏晉六朝時,有人趁看管不嚴或無人看管時,用紙將經文拓印下來,自用或出售。結果使其廣為流傳。古人發現在石碑上蓋一張微微濕潤的紙,用軟槌輕打,使紙陷入碑面文字凹下處,待紙干後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紙上輕輕拍打,紙面上就會留下黑地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樣的字跡。這樣的方法比手抄簡便、可靠。於是拓印就出現了。拓片是印刷技術產生的重要條件之一。印染技術對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印染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紋圖案,用染料印在布上。中國的印花板有凸紋板和鏤空板兩種。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公元前165年左右)出土的兩件印花紗就是用凸紋板印的。這種技術可能早於秦漢,而上溯至戰國。紙發明後,這種技術就可能用於印刷方面,只要把布改成紙,把染料改成墨,印出來的東西,就成為雕版印刷品了。在敦煌石室中就有唐代凸板和鏤空板紙印的佛像。印章、拓印、印染技術三者相互啟發,相互融合,再加上我國人民的經驗和智慧,雕版印刷技術就應運而生了。【雕版印刷技術的發明】印章、拓印、印染技術的發展是否會導致雕版印刷技術的發明呢?不可否認這三種技術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作為一項新的發明,雕版印刷技術的發明,必須有它的創新內容,社會的需要也是必不可少的。自秦代統一文字以後,漢字發展迅速。東漢《說文解字》收字9353個,南北朝成書的《玉篇》收字2.2萬餘個。用這麼多字表達思想,每一個字又有若干筆畫組成,書寫起來費事、費時。儒家、道家、釋家及諸子百家竟相發展,著作越來越多。《漢書?文藝志》收各類著作14,994卷,《隋書?經籍志》收50,889卷,隋內府藏書37萬卷。中國人口眾多,西漢末年已有近6000萬,東漢僅太學生就有5萬之多。讀書人要讀正史和經典,對書籍需求量很大。此外佛教、道教教徒中的識字者也要讀佛經、道經。這樣,社會對書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如果我們看一下雕版印刷的刻板和印刷的過程,就會發現它從印章、拓印、印染技術那裡繼承了什麼,又發展了什麼。雕版印刷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將書稿的寫樣寫好後,使有字的一面貼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將木版上的反體字墨跡刻成凸起的陽文,同時將木版上其餘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約凸出版面1~2毫米。用熱水沖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過程就完成了。印刷時,用圓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勻刷於板面上,再小心把紙覆蓋在板面上,用刷子輕輕刷紙,紙上便印出文字或圖畫的正像。將紙從印板上揭起,陰乾,印製過程就完成了。一個印工一天可印1500-2000張,一塊印板可連印萬次。我們看到,刻板的過程有點象刻印章的過程,只不過刻的字多了。印的過程與印章相反。印章是印在上,紙在下。雕版印刷印刷的過程,有點象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陽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陰文正字。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紙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見,雕版印刷既繼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的技術,又有創新技術。雕版印刷的發明時間,歷來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經過反覆討論,大多數專家認為雕版印刷的起源時間在公元590-640年之間,也就是隋朝至唐初。唐初已有印刷品出土。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里發現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剛經」,末尾題有「咸同九年四月十五日(公元868年)」等字樣。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確日期記載的印刷品。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開始只在民間流行,並有一個與手抄本並存的的時期。唐穆宗長慶四年,詩人元稹為白居易的《長慶集》作序中有「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模勒,燁賣於市井」。「模勒」就是模刻,「燁賣」就是叫賣。這說明當時的上層知識分子白居易的詩的傳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1944年,發現於成都唐墓,是唐末期的雕版印刷品。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雕版印刷唐代尚未盛行。五代時期開始印製大部儒家書籍馮道始印「五經」。以後,經典皆為版刻本。宋代,雕版印刷已發展到全盛時代,各種印本甚多。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棗木。因此,對刻印無價值的書,有以「災及梨棗」的成語來諷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棗樹木。可見當時刻書風行一時。雕版印刷開始只有單色印刷,五代時有人在插圖墨印輪廓線內用筆添上不同的顏色,以增加視覺效果。天津楊柳青版畫現在仍然採用這種方法生產。將幾種不同的色料,同時上在一塊板上的不同部位,一次印於紙上,印出彩色印張,這種方法稱為「單版複色印刷法」。用這種方法,宋代曾印過「會子」(當時發行的紙幣)。單版複色印刷色料容易混雜滲透,而且色塊界限分明,顯得呆板。人們在實際探索中,發現了分板著色,分次印刷的方法,這就是用大小相同的幾塊印刷板分別載上不同的色料,再分次印於同一張紙上,這種方法稱為「多版複色印刷」又稱「套版印刷」。 「多版複色印刷」的發明時間不會晚於元代,當時,中興路(今湖北江陵縣)所刻的《金剛經注》就是用朱墨兩色套印的,這是現存最早的套色印本。多版複色印刷在明代獲得較大的發展。明清兩代,南京和北京是雕版中心。明代設立經廠,永樂的北藏,正統的道藏都是由經廠刻板。清代英武殿本及雍正的龍藏,都是在北京刻板。明初,南藏和許多官刻書都是在南京刻板。嘉靖以後,到16世紀中葉,南京成了彩色套印中心。印製於1341年,我國現存最早的雙色套印實物。【活字印刷的發明】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幾百部甚至幾千部書,對文化的傳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費時費工,大部頭的書往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存放版片又要佔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會因變形、蟲蛀、腐蝕而損壞。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書,版片就成了廢物。此外雕版發現錯別字,改起來很困難,常需整塊版重新雕刻。活字製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複使用,且活字比雕版佔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用活字印刷的這種思想,很早就有了,秦始皇統一全國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詔書,考古學家認為,「這是中國活字排印的開始,不過他雖已發明,未能廣泛應用」。古代的印章對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啟示作用。關於活字印刷的記載首見於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畢升用膠泥制字,一個字為一個印,用火燒硬,使之成為陶質。排版時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鬆香、蠟、紙灰等的混合物,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擺滿要印的字印,擺滿就是一版。然後用火烘烤,將混合物熔化,與活字塊結為一體,趁熱用平板在活字上壓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進行印刷。用這種方法,印二、三本談不上什麼效率,如果印數多了,幾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為了提高效率常用兩塊鐵板,一塊印刷,一塊排字。印完一塊,另一塊又排好了,這樣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製成20多個字,以備一版內有重複時使用。沒有準備的生僻字,則臨時刻出,用草木火馬上燒成。從印板上拆下來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內,外面貼上按韻分類的標籤,以備檢索。畢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實驗發現木紋疏密不一,遇水後易膨漲變形,與粘葯固結後不易去下,才改用膠泥。畢升發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後,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他創造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下來。但是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1965年在浙江溫州白象塔內發現的刊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經鑒定為北宋元符至崇寧(1100-1103)年活字本。這是畢升活字印刷技術的最早歷史見證。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為濟國公,老年時從沈括那裡學來了畢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他也做了一點小改動,把鐵板改為銅板。銅板比鐵板傳熱性好,易使粘葯熔化,但銅板比鐵板價格貴,這對一個公爵來說就算不了什麼。元代的姚樞(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楊古用活字版印書,印成了朱熹的《小學》和《近思錄》,以及呂祖謙的《東萊經史論說》等書。不過楊古造泥活字是用畢升以後宋人改進的技術,並不是畢升原有技術。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饒州推官,集磁戶,造青磁《易經》一部。所謂青磁(活字)據專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燒成的陶活字。1718年山東泰安人徐志定製成陶活字,印《周易說略》。他將泥土煅燒後製成活字用以排版印書,採用的仍然是畢升用過的方法。19世紀安徽涇縣的翟金生,因讀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所述的畢升泥活字技術,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書的想法。他費事30年,制泥活字10萬多個。1844年印成了《泥版試印初編》。此後,他又印了許多書。20世紀60~70年代在涇縣還發現了翟金生當年所制的泥活字數千枚。這些活字有大小五種型號。他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畢升的發明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對泥活字可行性的懷疑。1962年發現於安徽徽州的翟氏泥活字模。與楊古同時代的王禎(1271-1368年)創製了木活字。王禎是山東東平人,是一位農學家,做過幾任縣官,他留下一部總結古代農業生產經驗的著作——《農書》。王禎關於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這本書內。他在安徽旌德請工匠刻木活字3 萬多個,於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試印了6萬多字的《旌德縣誌》不到一個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見效率之高。這是有記錄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王禎在印刷技術上的另一個貢獻是發明了轉輪排字盤。用輕質木材作成一個大輪盤,直徑約七尺,輪軸高三尺,輪盤裝在輪軸上可以自由轉動。把木活字按古代韻書的分類法,分別放入盤內的一個個格子里。他做了兩副這樣的大輪盤,排字工人坐在兩副輪盤之間,轉動輪盤即可找字,這就是王禎所說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這樣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減輕了排字工的體力勞動。是排字技術上的一個創舉。元代木活字印本書雖已失傳,但當時維吾爾文的木活字則有幾百個流傳下來。明代木活字本較多,多採用宋元傳統技術。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的《唐詩類苑》、《世廟識余錄》、嘉靖間(約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問會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在清代,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則始於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的發行。印製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木活字253500個。印成《英武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89卷。這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用金屬材料製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個發展方向。在王禎以前,已有人用錫做活字。但錫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難,難於推廣。公元15、16世紀之際,銅活字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銅活字印刷在清代進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量達萬卷《古今圖書集成》了,估計用銅活字達100-200萬個。【印刷技術的對外傳播】中國是印刷技術的發明地,很多國家的印刷技術或是由我國傳入,或是由於受到中國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日本是在中國之後最早發展印刷技術的國家,公元8世紀日本就可以用雕版印佛經了。朝鮮的雕版印刷技術也是由中國傳入的,高麗穆宗時(998-1009年)就開始印製經書。中國的雕版印刷技術經中亞傳到波斯,大約14世紀由波斯傳到埃及。波斯實際上成了中國印刷技術西傳的中轉站,14世紀末歐洲才出現用木版雕印的紙牌、聖象和學生用的拉丁文課本。我國的木活字技術大約14世紀傳入朝鮮、日本。朝鮮人民在木活字的基礎上創製了銅活字。我國的活字印刷技術由新疆經波斯、埃及傳入歐洲。1450年前後,德國的谷騰堡受中國活字印刷的影響,用合金製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用來印刷書籍。印刷技術傳到歐洲,加速了歐洲社會發展的進程,它為文藝復興的出現提供了條件。馬克思把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的發明稱為「是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中國人發明的印刷技術為現代社會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


推薦閱讀:

《六爻古籍總斷章批註》之《易林補遺·總斷章》(8)
六壬論命秘要-古籍
假如牽絲戲的文案是真實的,那麼故事發生在什麼年代?
四柱古文《雜論口訣》註解,讓命理古籍不再晦澀難懂!
地理原真堪輿古籍

TAG:知識 | 印刷 | 古籍 | 印刷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