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巫與醫的區別

巫與醫是同源的,從字形上看,醫最初寫作「 」,下面是巫字。最早的時候,巫醫是一個具有兩重身份的人。既能交通鬼神,又兼及醫藥,是比一般巫師更專門於醫藥的人物。從殷墟甲骨文所見,殷周時期的巫醫治病,在形式上看是用巫術,造成一種巫術氣氛,對患者有安慰、精神支持的心理作用,但真正治療身體上的病,還是借用藥物,或採取技術性治療。 據《周禮》記載,當時朝廷有在大史之下設「掌醫之政令」,並有食醫、疾醫(內科)、瘍醫(外科)、獸醫等醫學分科,標誌著巫、醫開始分家,司巫的職能在政權機構中的作用逐漸削弱。從此巫師不再承擔治病救人的職責,只是問求鬼神、占卜吉凶。而大夫(醫生)也不再求神問鬼,只負責救死扶傷、懸壺濟世。周代的醫學理論思維也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尚書·洪苑》中關於水、火、木、金、土五行學說,《周易》中關於陰陽對立雙方的概括,是在巫術神學還佔主導地位的條件下產生的有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形成的突破。在西周也有「以五味、五穀、五葯養其病,以五氣、五聲、五色視其死生」的記載。http://www.bozhou.cn/2013/0131/69246.shtmlhttp://so.360.cn/s?q=%E5%B7%AB%E4%B8%8E%E5%8C%BB&pn=2&j=0&ls=0&src=srp_paging&fr=360chrome_toolbar_search&psid=3aedc41d65605959d2b45a24a635453dhttp://www.39kf.com/TCM/zywh/2013-06-17-880404.shtml

什麼叫懸壺濟世?怎麼來的?有什麼典故?《後漢書·方術列傳》上記載著一個奇異的傳說: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樓喝酒解悶,偶見街上有一賣葯的老翁,懸掛著一個葯葫蘆兜售丸散膏丹。賣了一陣,街上行人漸漸散去,老翁就悄悄鑽入了葫蘆之中?      費長房看得真切,斷定這位老翁絕非等閑之輩。他買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見老翁。老翁知他來意,領他一同鑽入葫蘆中。他睜眼一看,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後來,費長房隨老翁十餘日學得方術,臨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騎上如飛。      返回故里時家人都以為他死了,原來已過了十餘年。從此,費長房能醫百病,驅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這僅是一則神話傳說,但卻為行醫者罩上一層「神秘外衣」。後來,民間的郎中為了紀念這個傳奇式的醫師,就在藥鋪門口掛一個葯葫蘆作為行醫的標誌。如今,雖然中醫大夫「懸壺」已很少見到,但「懸壺」這一說法保留了下來。

東漢末年道教開始傳播到什麼時候興盛起來http://wenda.so.com/q/1356157720062882中國古代盛行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禮記·祭法》說:「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天神、日神、月神、星辰之神、山神、河神、風神、雷神、戶神、灶神等諸神,皆起源甚古,而綿延不絕,形成普遍的民間信仰。上述百神,後來許多被道教所吸收,變成道教的尊神。如天帝演為玉皇大帝,天、地、水三神演為三官,北方七星宿神演為玄武(真武):他如東嶽大帝、四海龍王、城隍、土地、門神、灶神,最初都是民間信仰的神靈,後轉而成為道俗共祭的偶像。道教對民間信仰中神靈的吸收改造,不僅在早期,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也沒有間斷,至使這兩類神靈混雜交錯,很難分得清楚。 有神,就必須有人和神打交道。古代的「巫祝」,就是專門負責官方或民間宗教祭祀活動,掌管神與人之間的交通,探知神意,用種種手段調動鬼神之力為人求福消災。甲骨文「巫」字象兩手捧玉之形,為事神之狀。卜者則專替人決疑難、斷吉凶。巫、祝、卜是古代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職業,諸凡降神、解夢、預言、祈雨、醫病、占星,都需要他們提供服務。先民以為疾病是惡鬼附體所致,須用巫術加以解除,由此而有符咒驅鬼的法術。古時巫與醫不可分。後來道教用符水治病,以及祈禳、禁咒等,皆源於此。  道教修鍊長生以體魄健康為初步功夫,除了上述以巫術治病外,注意吸收古代醫藥學與養生學的思想營養,而在這個方面自古以來就有著豐富的積累。行氣導引之術,起源很早。本章開篇提到的彭祖,據傳就善於行氣導引之術。莊子說他是「導引之士,養形之人」,雲其「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這種「導引」之術就是早期的氣功。史書記載華佗為仙者,為導引之事。動諸關節,以求難老。《楚辭》、《莊子》分別提到「服氣」「辟穀」之事。馬王堆漢墓帛書中也有《卻穀食氣篇》。 導引行氣與辟穀是互相配合的,這些被道教內丹學所吸收,成為積精累氣的重要方法。古醫經《黃帝內經》:其《素問》之《上古天真》。《四氣調神大論》,其《靈樞》之《根結》、《壽夭剛柔》等篇,論飲食起居、調攝精神之道,是道教養生學的來源之一,這將在養生文化章中論述。道教的房中術亦來自世俗的養生學。  神仙傳說可追溯到戰國時期,一出自荊楚文化,一出自燕齊文化。《莊子》書中關於神人、至人、真人、聖人的文字,是對神仙形象最初的生動描述。這種神人不食人間煙火,不怕水火侵害,騰雲駕霧,來去自由,而且長生不死。《九章》吟道:「駕青虯兮驂白螭,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大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後來道教描繪的神仙生活,大體上不離乎此。 這種神仙生活,自然是多數人所嚮往的,因此古人不斷尋求不死成仙之術。如研究不死之葯。《戰國策·楚策》記載有人獻不死之葯於荊王。傳說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在渤海中,能見而難至。有至者謂其上有仙人和不死之葯。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都曾使人入求此三神山。秦始皇並有天下後,多次東巡沿海,冀有所得,派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幹人入海求仙人仙藥,又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之,結果用費甚巨而一無所得。  神仙傳說與方術是道教丹鼎派的直接來源,長生成仙說又是整個道教的核心教義,所以它與道教的誕生有最密切的關係。    依託道家理論  老莊和秦漢道學家都是一種學術派別,並不是宗教。《老子》、《莊子》書中並不講符籙和煉丹(但似談到內丹之導引之術)。道家所崇尚的「道」,是一種宇宙的最高運行法則,而道教進一步擴大「道」的超越性和絕對性,具有無限威力。  先秦道家宣揚清凈無為,以塵世為粃糠,以富貴為物累,一心嚮往無何有之鄉:有強烈的超世情緒。道教以此為出發點,進一步敷衍,遂形成出世的宗教人生論。  道家重養生,這一點也為道教所採納。  巫術與神仙方術依附於道家理論,形成一套獨特的道教神學體系以後,使自己一躍而成為與儒、佛並列的大型宗教。老子被尊為道家的創始人,道教在發揮道家的過程中也自然地抬高老子的地位,把它奉為教主和尊神。於是神化老子,奉習《老子》書,便成為早期道教產生的重要標誌。  最初將神道與道家加以糅合的情況,在西漢已經發生。《史記》載漢初楚人司馬季主,以卜筮聞名遐邇,他通《易經》,學黃帝、老子,用《易》、《老》融通卜術,為宋忠、賈誼預決吉凶。但是當時的黃老之學主要還是一種學術。東漢河上公《老子章句》,其中神仙家思想明顯增多,如說:「人能養神則不死也」。  至東漢後期,道家轉化為神學的傾向加劇。黃老之學演變為黃老崇拜,此風遍及朝廷、民間。如漢桓帝宮中立黃老之祠;張角奉事黃老道。另一方面,出現了神道與道家融合的理論著作。如《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這些理論著作的出現,預示著道教即將誕生。  道家理論是道教理論的主要來源。除此之外,最初的道教還吸取了儒家和陰陽五行思想作為補充。早期道教神學都把維護禮教作為頭等教戒。如《太平經》強調為道要忠君、孝親、敬長。《老子想爾注》也肯定忠孝仁義。葛洪指出求仙要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寇謙之建新天師道專以禮度為首。在這方面,道教與儒家經學沒有差別。所以後來的道教大都採取忠於封建宗法制度的立場,其道德信條中有大量規範與儒家道德一致。  早期道教經典中也充滿著陰陽五行思想。如《太平經》以陰陽觀考查自然,謂「天地之性,半陰半陽」。《周易參同契》以卦爻配陰陽五行,藉以說明煉丹用藥與火候。《黃庭經》以五臟配五行,以陰陽之氣益身鍊形。陰陽五行學說是道教內外丹學的重要理論根據。     《太平經》和太平道  東漢末年,朝政趨於腐敗,外戚宦官干政,民變四起,各種批判思潮紛起。《太平經》應運而生。此書作者現已不可考,但可能和于吉有關。雖然該書對現實多有貶責,不過主要基調還是向統治者獻計獻策,提出治國安邦之道,是一種政治改良思想。  「太平」是該書提出的理想社會狀態。意思是和平公正的大世界,是一種無災異、無病疫、無戰爭,君明臣賢,家富人足,各得其樂的太平世道。為了給這種說法提供依據,該書以天人相通為基礎,提出一系列關於天地生成理論、陰陽五行災異之說、君臣民調和論、神仙世界、「承負(善惡報應)」之說和修道的方法。這些理論的絕大部分被道教採用,因此《太平經》被視為最早的道教著作之一。  《太平經》稱「天者,乃道之真,道之綱,道之信,道之所因緣而行也。地者,乃德之長,德之紀,德之所因緣而止也」。因為天人相通,王者行道,天地則喜悅;否則天地將降災異。所以信道者當奉天地,順天意。帝王為天之貴子,尤應順承天道;順天地者,其治長久,否則當遭天罰。  因為天地由「元氣」離合而成,而「君導天氣而下通,臣導地氣而上通,民導中和氣而上通」,君、臣、民三者相得,上下相通共成一國。因此君、臣、民三者關係必須調和。  《太平經》認為,天地之間,壽最為善,積德行善,為長壽升天之要道。人之生命須神、氣結合,或精、氣、神俱備。如長期保守精神與形體的結合,使神不離身,就可達到長生久視。此方法為「守一」,也就是守神。另外《太平經》還記載有占卜吉凶、符水治病等方術。  東漢末靈帝時,張角創太平道,奉《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太平道之名,是借用了《太平經》的「太平」概念。太平道以陰陽五行、符籙咒語為根本教法,與《太平經》所謂奉天地、順陰陽五行而雜以巫術的思想基本吻合。張角自號「大賢良師」,倡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太平」,其所言「大賢」「黃天」等詞,以及選甲子為起事之年,皆可在《太平經》中找到根據。《太平經》卷九十載:「治國欲樂安之,不得大賢事之,何以得一旦而理平?」《太平經》以奉天地、順五行為主旨,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的運序,漢以火德王,漢運衰,代漢而興者當為土德,土色黃,故張角自稱「黃天」,以示將承漢祚而王天下。  但是,太平道採用的是暴力革命的路線,並不符合《太平經》倡導的忠君孝親、抑兵惡殺、和平改良的思想。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太平經》為後來上層人士所重視,而太平軍則遭到貴族武裝聯合一致的打擊,最終被徹底消滅,太平道也隨即中絕,後世再無傳者。     五斗米道與天師道  太平道在黃河南北活動的同時,五斗米道,也在巴蜀、漢中一帶傳教。  按照道教的傳統說法,是張陵創立了五斗米道,張陵被稱為天師,五斗米道也因此稱為「天師道」。不過這個名稱是東晉才有的。  張陵也是沛人(江蘇徐州),本來學儒,開始學道。他聽說蜀人純厚易教化,就在漢順帝時,帶領弟子入蜀,據傳得到太上老君(老子)授之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並造作道書二十五篇。張陵同張角一樣,開始也是以符水為百姓治病,並得到眾多擁護。當張角的太平道遭到統治集團的鎮壓之後,其餘緒逐漸融入五斗米道;而五斗米道則因受制於曹操大軍而被迫遷出西南,散布天下。  一般認為,張陵身後,其子張衡掌五斗米道,張衡傳其子張魯。但是到了張魯這裡,一開始並沒有獲得教權,教權可能在另外一人手裡,那就是張修。  張修的活動年代晚於張陵,與張角同時代,是巴漢一帶五斗米道早期的一個領袖。史載他的五斗米道內容與張角的太平道一樣,強調磕頭思過,用符水治病,但不同的是,他首次把《老子》一書作為教徒必修的經典,道教活動也因此開始和道家理論相結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張修的五斗米道的組織和宗教儀式也複雜一些,正規化一些。比如設「祭酒」的職位,祭酒本是古代祭神、享宴儀式的尊者,後來演化為學宮首席和五經博士之首,張修的五斗米道借用它作為一種神職。史載張修要求看病的人「出米五斗」,作為治病的報答,而並非像張陵那樣只要受道就要出五斗米。  如果張修與張陵之子張衡是同一個人,那麼事情就簡單得多了。  後來,張修和張陵之孫張魯一起攻打流中太守蘇固。之後,張魯襲殺了張修,取得了五斗米道的教權。  張魯對五斗米道發展的貢獻很大。他據巴、漢之後,除了繼續實行早期五斗米道傳統的宗教活動外,又特別新設義舍,給流離失所的人提供食品,又自號「師君」,集政教大權於一身,用宗教推行道德教化,去鄙俗,正民風。因此,在戰亂不息的漢末年代裡,巴漢一帶30多年間,卻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社會局面。張魯降曹操後,曹操把他帶回內地,不久張魯死去,五斗米道陷入組織渙散狀態。  第一部以道教立場註解《老子》的《老子想爾注》,也是在張魯時期出現的。據有學者認為是張魯編寫的。《想爾注》開創了道教系統利用道家著作的傳統,是老學與長生成仙及民間道術結合的早期代表作,因此在道教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  《老子想爾注》對《老子》原書的闡釋,為我所用地發展了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抬高「道」的地位,認為道凌駕於人之上,是一種可以主宰支配人間的「神」。二是強調成仙思想。三是肯定仁義忠孝(當時的《老子》版本和今傳《老子》一樣,有輕仁義的思想。) 興盛時期道教在東漢晚期形成有組織的宗教形式,由方仙道、黃老道演變而成道教,在民間廣泛流傳;魏晉以後,由於統治者的支持,因而能夠躋身社會上層得以發展;從隋唐至北宋,更是道教的興盛時期,社會地位大大提高,宮觀不僅遍布全國,且規模日益宏大,道教學者輩出,道書數目大增並彙編成藏;南宋以後至明代中葉,道教在統治者的扶持下仍然繼續發展,但由於與金、元南北對峙,民族矛盾異常尖銳,道教內部亦因而宗派紛起;明中葉以後,內憂外患,朝廷自顧不暇,對道教未能從財力上支持;滿清入關後,統治者對道教不感興趣,因而失去政治上的支持,道教遂由在上層社會轉入民間發展,漸變成秘密宗教團體。道教的發生、發展與中國漫長的歷史進程交織在一起,在政治、文化、思想、生活等方面曾經發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研究中國道教史,對於研究我國思想文 化、社會發展深具重要意義。 中國道教史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早期道教(從道教的起源(從上古至東漢順帝時,即公元一四二年以前); 東漢順帝時至東漢末,即公元一四二年至二二零年); 道教的發展和改革(從三國初至五代末,即公元二二零年至九六零年); 道教的分宗分派(從宋初至元末,即公元九六零年至一三六八年); 明、清時代的道教(從明初至清末,即公元一三六八年至一九一一年)。


推薦閱讀:

丞相、宰相、相國,有什麼區別?
陵、墓、冢、墳的區別
窮人與富人的7個區別,不想當窮人的都來看看
大玄空和玄空的區別?
淺談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

TAG: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