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格律詩詞
詩詞知識講座(劉洪戰)
第一講 什麼是格律詩詞
第一節
古典詩詞,按其起源、體式、語言、結構等的不同,大致可以劃分為詩、詞、曲三大類。 從格律上,詩又可劃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泛指唐代以前出現的各種詩體。唐及之後的人們模仿這類詩體所寫的詩,也稱之為古體詩。
古體詩按其每句的字數可以分為四言詩、五言詩、六言詩、七言詩、雜言詩等。有些書籍把雜言詩並不單列,而是劃歸到七言古詩中。所謂雜言詩就是每句的字數不定,可以任意自由發揮。雜言詩多以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為主,偶然也用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李白的《蜀道難》就是雜言詩。所謂四言詩就是每句都是由四個字構成的詩,五言詩就是每句都是由五個字構成的詩,七言詩每句都是七個字,其它類推。四言詩在唐以後就比較少見了,唐以後的詩多以五言或七言為主,六言詩、雜言詩也有一些,但不是很多。五言古體詩又簡稱為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為七古。四句的五言或七言古體詩人們一般習慣稱它們為絕句(古絕)。還有一種六句的律詩,初唐的人寫過不少,出名的不多,孟郊的《遊子吟》一共六句,並不是有的專家說的少寫了兩句或者遺失了兩句。後人把小律後來歸為古風。五古或者七古也叫古風。
需要指出的是:唐代及以後有一些人寫了一些入律的古風,雖然這些作品平仄大致符合近體詩的規定,但由於或用韻或粘對或對仗等方面並不符合近體詩要求,因此也只當是古體詩看待。格律是明清人總結得出的規律,所以並不能約束唐宋的詩人,我們不能按照後人總結的格律去評論唐宋詩詞的對與否。
近體詩也就是唐宋詩詞,由於是明清人總結的格律規律,他們叫做近體詩,是因為他們離唐宋的年代較近。我們延用了這種叫法,對於我們來說算是古詩了。近體詩是在唐代完成的一種講究音律、平仄、粘對、對仗的嚴謹格律的新式詩體,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它以五、七言律詩為代表,此外還包括律絕和排律。所謂近體詩或今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的,其實就現在來說已經既不「今」也不「近」了,只是古人這麼叫,我們現在也跟著這麼叫,繼續沿用這個名稱而已。唐之後模仿這種近體詩體式所寫的詩,也稱為近體詩。
當然,近體詩屬於我們中國人用自己民族語言的發音規律創造的詩體。他和歐洲的古體詩十四行詩是一樣的。它只屬於本民族,用其他民族的語言就不能夠充分表達創作者的原意。這就是歐美人永遠無法理解中華文化的美,我們也永遠理解不了歐美的文化的原因。所謂的理解,只能算是自己強迫自己或者為了某種利益去模仿其他民族而已。
大家已經閱讀了大量的外國詩,其實外國詩的意境和哲理在我們的古代詩詞里已經無數次的被詮釋過。只是我們已經忘記了國學而已。
一個拋棄和忘記自己祖先的文化的民族是不能長久的民族。
近體詩從句子的字數上來說,只有五言和七言兩種。無論什麼形式的近體詩,都由偶數的句子構成。
四句構成的近體詩也稱絕句。為了與古絕有所區分,人們又習慣稱它為律絕。律絕,對於每句用字的平仄有相對嚴格的規定,用韻也比之古絕嚴謹。由於近體絕句類似於截取了律詩的其中四句而成,所以有的人也把它稱之為截句。絕句分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五言絕句又簡稱為五絕,四句二十字;七言絕句又簡稱為七絕,四句二十八字。
每首由八句構成的近體詩稱為律詩。五言律詩簡稱五律,四十字;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五十六字。五律和七律,不僅每句有嚴格的平仄、用韻要求,而且還對句子的對仗有一定要求。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長律,也叫排律。排律與五、七言律詩一樣,不僅有平仄、用韻等嚴格要求,而且對粘對、對仗等也有嚴格規定。排律的句數也只能是偶數。
還有一種六句的律詩,古人稱為小律。由於作品比較少,就不多說了。現在,對於小律的詩,一般情況下被劃歸入律的古風了。
推薦閱讀:
※情景·意境·風景——淺談詩詞寫作
※【秋霜詩詞】第一百四十八期
※熊孩子想穿越到詩詞里,羨慕嫉妒古時小朋友的玩法??
※十年煙火氣,夢裡不歸人|蝶兒小築詩詞欣賞(下)
※詩詞開頭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