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水鄉 文明之風浩蕩來      浙江日報

  湖州南潯「三城聯創」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楊斌英 李則名

  14萬家庭弘揚好家風傳遞正能量、純樸鄉風頻現感人故事、文明創建補齊短板提升城市品質……2017年以來,湖州市南潯區緊緊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省文明區」創建、「省示範文明城區」複評三大創建任務,開展「三城聯創」活動,通過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文明教化、豐富活動載體等措施,凝心聚力,全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詩畫江南」著稱的南潯,歷來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環境面貌不斷優化,城市管理更加規範,市民素質不斷提升,藍天綠水之間,文明正逐漸成為這座崇德向善、和諧宜居文明之城最動人的底色。

解決「老大難」 城市品質不斷提升

  樓道的垃圾不見了、牛皮癬小廣告減少了、環境越來越美了……在南潯鎮南林花苑小區,溫馨家園,你我共享,小區里還增加了善行義舉榜等一些文化小品,把整個小區點綴得有聲有色。「小區環境大變樣,我們的生活品質也提高了。」家住該小區的劉大媽感慨地說,這些變化讓她的獲得感越來越多,特別是自家所在樓道還增設了「樓長」,每天都要在樓道里巡查看看有沒有垃圾,鄰居的電瓶車是不是擋道,生活更加和諧有序了。

  南潯區作為湖州市的遠郊區、新建區,基礎設施薄弱帶來了交通擁堵、環境雜亂等一批城市管理老大難問題。「針對短板,我們將文明創建標準融入城市建設規劃方案,有的放矢提升城市品質。」南潯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南潯舉全區之力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針對創建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短板,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找准癥結,一項措施一項措施地抓好整改,市容環境、交通秩序、小區環境、文明旅遊、窗口單位、鎮村面貌等方面存在的數百個突出問題得到了有效整治。

  城市之改變,百姓看得見。在南潯鎮南林花園小區,順著樓梯上去,一幅幅由居民利用家裡廢棄材料自製的掛畫,讓人眼前一亮;在南潯鎮增山小區,家風家訓、樓道公約、「黨員5分鐘服務圈」、黨員公益活動等內容,把樓道裝飾得別具特色……目前,中心城區像這樣的美麗樓道共有2000多個,凈化美化樓道環境的同時,也營造了鄰里和諧的氛圍,被居民們稱為「家門口的新客廳」。

  同時,為了讓更廣泛的群眾享受到宜居的實惠,針對  塘南岸環境面貌陳舊、基礎設施不全、功能布局分散等問題,南潯區啟動了建區以來規模最大的舊城改造。通過土地徵收、片區業態改造、環境生態修復、城市功能完善、居民生活提質等措施,塑造水鄉人文景觀,修復城市生態體系,彰顯江南名鎮城市發展形態。

  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都是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據統計,南潯區通過組織開展環境衛生和車亂開道亂占攻堅行動,已累計整治道亂佔9759處、車亂開11705起、低小散259家、線亂拉18條街、環境衛生5596處、清除牛皮癬5.1萬平方米。眼下,該區「十線十景十小鎮」正加快推進,10條美麗鄉村景觀線全面啟動建設,將來,將有更多城鄉居民享受到文明創建帶來的成果。

弘揚「好家風」 價值引領代代傳承

  「勤儉持家、吃苦耐勞。」前不久,南潯區雙林鎮向陽村村民趙洪才召集家人來到主屋,搬了凳子掛上一張全家福和一幅裝裱好的趙家家訓,話語樸素,卻飽含著做人、治家的智慧。「留給子孫萬貫,不如良言一句。」趙洪才感慨地說。

  為了讓更多家庭重視家風家訓的培育和傳承,去年以來,南潯區廣泛開展「最美家風+」主題活動,以家風家訓挖掘、家風文化傳播、家風典型選樹等活動為突破口,有力推動了鄉風、企風、校風、政風、行風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

  家住菱湖鎮的吳麗彰,用了20年的時間抄寫完成《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四大名著,以自己獨特的堅持,鼓勵自己,教育子女,感染他人。良好的家風,是做人立身處事的指引,更是價值觀念的傳承。

  在和孚鎮荻港村文化禮堂舉行的「啟蒙禮」上,30對父母為自己即將入學的孩子準備了「慈孝仁愛」家訓錦囊。莊重典雅的儀式既陶冶了孩子們的情操,啟迪了他們的智慧,更讓現場的來賓感受到了古典文化的濃郁魅力。

  ……

  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圓家夢。如今,在南潯,這份培育和傳承又被賦予了新的生命。為了讓好家風發揮更大的正能量,該區還通過各企事業單位、行政村和社區,開展「尋找最美家風·家訓·家的故事」「特殊家信憶家風」「百姓家風大家談」徵集活動,提煉出優秀家訓家規800餘條、家風故事100餘個。

  以此為載體,該區同步推出「最美家風+」示範村評選、「最美工人」「最美班組」「南潯工匠」「最美家風揚校風」系列創建等主題活動,推動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斷提升。截至目前,全區14萬戶家庭參與其中,越來越多經過家風潤澤的「最美家庭」在南潯被廣為傳誦。

  「以十九大精神為引領,抓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環節。」南潯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更注重在傳承中下功夫、在培育中下功夫、在推廣中下功夫,不斷增強「最美家風+」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最美家風+」建設更具持久性和生命力。

營造「好民風」

全民參與德潤人心

  從一線的嵌線操作工到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從對電機一無所知的「門外漢」到令同行刮目相看的電機設計「土專家」,南潯人施文美,靠著勤學苦幹,先後創造了10多項國家和省市重大科技成果。去年11月8日在「發現最美浙江人」暨第五屆浙江省道德模範表彰活動上,獲得了第五屆省道德模範稱號。

  一個好人,就是一個榜樣;一個榜樣,就是一股向善的正能量。在南潯,這樣的力量正不斷凝聚匯合,形成了強大的感召力和推動力。

  女律師周桂珠,20多年無私幫助婦女兒童維權,把「家」的溫暖帶給他們。「作為一名律師,就意味著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這是周桂珠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她這麼多年來堅持從事公益事業的信念,她帶領著律師團隊向全區廣大婦女、兒童普及法律知識,提供專業的法律諮詢和法律調解服務,解決維權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足跡覆蓋數百個行政村和社區。

  救火英雄張順軒,危難時挺身,將鄰居做飯時不慎著火的煤氣罐,扔進了門口的池塘中,避免了嚴重意外的發生。儘管他的手腳因此被嚴重燒傷,但還一個勁表示:「人沒事就行。」

  春風化雨,點滴入心。美德善行,就像一場文明的洗禮,感染和熏陶著每個人。近年來,南潯區以各類文化陣地為載體,利用春節、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經常性地組織開展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的文藝活動,把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傳播主流價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如今,在南潯鎮,書畫藝術社的成員有社區幹部、學校老師、新居民等,一有空就聚在一起學習十九大精神;在菱湖鎮,凌波塘攝影文學社將鏡頭對準身邊的道德模範和感人故事,已有多幅作品在全市和全區的攝影大賽中獲獎;在舊館鎮,新興港村的農民畫家團隊將「二十四孝」故事等內容收入麥稈畫中,成為該鎮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該區各鎮及開發區都建起文藝隊和微舞台,成為了傳播精神文明的主陣地。

  信仰如塔,德潤人心。在不斷深化文明創建的過程中,紅臂章一帶,掃帚一拿,「紅馬甲」志願者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垃圾就清理,有不文明現象就勸導,不管颳風下雨,在大街小巷將文明的種子傳播到千家萬戶。

  據統計,截至目前,在堅持城鄉聯動,不斷深化文明創建,開展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村鎮等系列創建活動中,南潯區已建成市級以上文明鎮8個,建成各級文明村144個,文明單位306家,其中全國文明單位1家、省級文明單位22家、市級文明單位132家,提升城鄉文明整體素質,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良好環境,營造道德沃土。同時,該區221個行政村全部與各級文明單位牽手共建,發揮各自所長,培育好民風,宣揚正能量。據悉,全區各結對文明單位累計幫扶資金超637萬元,發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圖冊等4.35萬冊,幫助開發文體項目60餘個。

  如今,文明之花,遍開夢裡水鄉,一股蓬勃生長、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風在這座城市裡不斷涌動,浸潤千家萬戶。以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南潯區將繼續強化陣地意識,創新宣傳手段和方式,挖掘榜樣的力量,增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實效性,以道德建設助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推薦閱讀:

烏鎮自由行2日游攻略!這樣玩才不留遺憾!
融入發展大局 共享祖國榮光     浙江日報
江浙滬人民對民國會不會有特殊的情結?
孝歌: 梁山伯與祝英台(浙江版)
其元

TAG:浙江 | 文明 | 日報 | 水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