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什麼時候能夠移民到外星球去

未來,人類移民外星,不是神話,未來人類將駕駛UFO進行星際移民 。那麼,距離人類移民到外星去,還需要多久呢?移民外星,還要多久

人類探測器終於登上了彗星!與電影《星際穿越》中宇航員登陸的兩個星球相比,這顆彗星彗核表面環境之惡劣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似乎從另一個側面表明了宇宙之殘酷險惡,人類探索之路將伴隨著艱辛和失敗。影片中描寫的諸如人員折損、能量耗減的困難將只多不少。「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中。」這是俄羅斯火箭專家、宇航理論先驅齊奧爾科夫斯基的名言。儘管困難重重,但人類探索宇宙的步伐並沒有停息,《國際太空》雜誌編審、中國宇航學會會員、航天專家龐之浩告訴記者,相比浩瀚的宇宙,人類所生存的地球只是滄海一粟,了解太空、探索地球起源及地外生命一直是人類不懈追求的目標,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認識宇宙的目光越來越遠,各項探索活動層出不窮。你是火星人,還是地球人如影片《星際穿越》所演,假如未來地球環境惡化,人類不得不遷移,那最有可能的遷徙地目前來看是地球最近的鄰居「火星」,龐之浩告訴記者,火星是地球軌道外最靠近地球的行星,離地球的距離僅次於金星,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最遠的石質行星,與地球最為相似。火星周圍有稀薄的大氣,上千條幹涸的河床。由於火星的特殊位置以及大小和環境與地球最相近,一直作為人類最佳的太空移民場所而備受關注。多年來,美國、日本、俄羅斯和歐空局共發起30多次火星探測計劃,其中的三分之二任務都以失敗告終,不過這些任務拍攝了大量的火星圖片,獲得了豐富的火星表面數據,為以後的火星軟著陸和人類登陸火星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一些樂觀的科學家看來,雖然目前火星表面的環境並不適合人類居住,但人類有信心對它進行「地球化」式改造。就像電影《星際穿越》中庫珀的女兒墨菲在破譯密碼後拯救地球帶領人類在太空中重新建設一個伊甸園,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就為大眾描繪了一番人類的火星生活圖景:火星在1000年或更多的時間裡歷經系統改造,火星顏色從紅色轉為綠色,最後終於成為與地球一樣的藍色星球,當然要順利實現這一奇蹟,對未來的人類有著嚴苛的要求,需要整個人類通力合作,不分彼此,共同為全人類找到一個未來的出路。經過前幾代火星移民的艱苦努力,火星人終於在火星上站穩腳跟,第一個「火星寶寶」可能會在移民成功的一兩個世紀內誕生,幾代之後的火星居民可能會在外觀,至少在身高上與地球人有明顯差異,假如火星人前往地球探望遠祖的故鄉,可能會出現強烈的不適反應,他們的心臟、骨骼和大腦都無法適應突然增加了將近兩倍的重力,在地球上長時間的超重狀態對火星人生理結構是很嚴重的負擔。所以火星居民很大程度是不可能再返回地球,未來人類可能會分為兩支:地球人和火星人,也許在更遙遠的未來,人類將成為整個太陽系的主宰。火星之外,我們還能去哪兒人類在完成大行星和它們衛星的先期探查之後,一些太陽系的小天體開始進入視野——太陽系除了這些「大個子」,還有無數的小行星和彗星。現在小行星和彗星探測已成為深空探測的重要內容之一。龐之浩告訴記者,小行星探測不僅有助於揭開太陽系和生命的起源、演化之謎,而且可促進地球防護、空間科學和空間技術應用的發展,能為更遠的深空探測關鍵技術提供驗證。近年來世界範圍內掀起了小行星探測的熱潮,對彗星的探索也從未停歇。彗星是太陽系中一種質量微小的天體,它沿著一定軌道圍繞太陽公轉。天文學家認為,彗星是自太陽系形成以來早期的遺迹,幾十億年內不受太陽熱和引力分解的影響,很少有變化,探測彗星能說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此外彗星撞擊地球會引起災變,地球上的水也可能來自彗星,探測彗星有助於揭開這些長期令人困惑不解的謎。探測彗星的本質及其組成成分還可了解太陽風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攜帶「菲萊」的「羅塞塔」探測器的目標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誕生於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初期,保存著最原始的物質,就像一個飛行的「冰箱」,因此對其進行研究有助於揭開太陽系形成的諸多奧秘。在彗星探測器中大都裝有攝像機、中子分析儀和離子質量分析儀等探測設備,用以探測彗尾中的等離子體密度、溫度和重離子特性等。它還裝有變軌發動機,用以改變探測器的軌道,以便攔截彗尾。外星人,真會歡迎我們嗎作為宇宙中孤獨的生命,人類一直以來在嘗試與外星生命取得聯繫。1972年3月和1973年4月「先驅者」10號和11號宇宙飛船在升空之前分別攜帶了一塊鍍金鋁板,上面繪有人類信息圖:一個裸體的男人和一個裸體女人站立在太空飛船前,男人做出問候的手勢。在圖案下方是太陽和九大行星的圖案,其中的第三顆行星「地球」正是這個太空船的家鄉。人體圖左側的放射狀圖案表示我們家園「地球」在銀河系裡的位置,且飛船的飛行軌跡是從地球出發,繞過第五顆行星——木星,向太陽系外飛去。通過一男一女和太空船的實際比例,可以讓撈獲這艘船的外星生物,知道人類的大小高矮。同時他們的身高也以氫的21厘米譜線波長為單位描述為二進位碼的形式。這張圖由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兩位博士設計,「我們要怎麼樣告訴外星人,我們在哪裡?我們不能說,你朝著銀河系的第三支漩渦臂過來,碰到天狼星右轉,走上20光年,看到了獵戶星雲左轉,再走上10光年就到了。因為宇宙里沒有上下左右,星星、星雲也沒有統一的名稱,所以想到了中子星——就是脈衝星,它發出有規律的脈衝電磁波,被譽為『宇宙的時鐘』,而脈衝星的精確周期是用二進位碼描述的,這樣它們可以被智慧生命識別。通過太陽周圍遠近不同的十四顆中子星,按距離的比例可連線到太陽系。如果外星生物看到了這個圖案,猜到這些是中子星,那它們馬上可以從這十四顆中子星的特定分布,找到它們在銀河系裡的位置,然後往中央連線,就知道太陽在哪裡了。」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上,旅行者1號值得大書特書一筆,它是由美國航空航天局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重815千克,於1977年9月5日發射,截止到2014年11月仍然正常運行。它是第一個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衛星詳細照片的探測器,也是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旅行者1號現時已經進入太陽系最外層邊界,目前處於太陽影響範圍與星際介質之間。作為旅行者1號的姊妹探測器,旅行者2號於1977年8月20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它曾接近土衛六「泰坦」,藉助其引力而產生的引力彈弓,繼續飛向天王星和海王星,於1986年經過天王星,於1989年經過海王星。探測器上的許多儀器已關閉,但它仍在繼續探測太陽系的環境。為了繼續與外星生物溝通,美國航空航天局以先驅者姊妹船的例子為基礎,為「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設計了更加複雜及詳細的訊息板——一套「地球之聲」的銅質鍍金唱片,這個唱片更像一個時間囊,它有12英寸厚,鍍金表面,內藏金剛石留聲機針,這意味著即使是十億年之後,這張唱片的音質依然和新的一樣,它的內容包括用55種人類語言錄製的問候語和各類音樂,55種人類語言中包括了古代美索不達米亞阿卡德語等非常冷僻的語言以及普通話、閩南語、粵語、吳語等四種中國的方言。不論是「先驅者」姊妹船的鍍金鋁板,還是「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銅質鍍金唱片,它們都像是地球的名片,希望有朝一日能被外星生物收到,不過迄今這個願望仍沒有實現。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曾警告不要努力去尋找外星人,應該盡量避免與它們接觸,否則有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在霍金看來,在宇宙的很多其他地方,外星人肯定存在,不只在行星里,還有可能存在於恆星的中心,甚至還可能漂浮在星際空間。外星人存在的理由非常簡單,他說,宇宙有1000億個星系,每個星系含有數億顆恆星,宇宙如此之大,地球不可能是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相信有外星生命的科學家還有很多,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告訴記者,地球不是最孤獨的那一個,未來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必將會有許多新的發現。
推薦閱讀:

人類至今為止發現的世界最大寶石都長啥樣?
環境療法突破生命絕症和人類癌症
沒有上帝粒子就沒有人類
原來,人類文明處於這個等級!意味著,你可能會遭遇這些外星人

TAG:人類 | 移民 | 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