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新書《易學原理與大六壬應用》之前言總論篇

各位同好,《易學原理與大六壬應用》即將付梓,該書主要有兩部分內容組成:一、易學以及預測的原理講解;二、六壬的原理以及應用篇講解。本書著眼於整個易學體系,對五行八卦,干支時空進行了詳細講解,綜合論述了象、數、理、氣和形、質、量、神的辯證關係,形象的講述了大六壬的原理模型和作用機制,相信對於六壬愛好者,本書定能提供另外一個視角,而對於非六壬的易學愛好者,本書也可以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

全書目錄如下:

前言

第一部分易學原理篇

第一章天文星象

第二章地理風水

第三章陰陽八卦

第四章河洛象數

第五章干支時空

第六章五行制化

第七章五運六氣

第二部分預測機理篇

第一章預測機理

第二章天地交融

第三章萬物生滅

第三部分六壬原理篇

第一章大六壬設式原理

第二章天盤

第三章地盤

第四章俯仰

第五章貴神

第六章旬空

第七章正時

第八章四課

第九章三傳

第十章神煞

第十一章附《神煞賦》及《大六壬披神帶煞賦》

第十二章制化

第四部分實踐應用篇

第一章壬學取象

第二章實踐應用

一、來意佔

二、旬空

三、人之運與事之運的辯證關係

四、行年

五、命宮

六、來龍去脈

七、三傳

八、成敗

九、應期

十、方位

十一、姓氏屬相

十二、六壬風水

十三、六壬化解

十四、流年

十五、年運與流月

十六、占此現彼

十七、擇日

參考書目:

易經

六壬大全清郭御青

大六壬指南明陳公獻

大六壬斷案宋邵彥和

大六壬說約清張江村

六壬辨疑清張官德

六壬瑣記清程樹勛

道家大六壬王鳳麟

管輅神書無名氏

大六壬思維邏輯伍建宏

葬書晉郭璞

靈城精義五代何溥

入地眼宋道靜

地理五訣清趙玉材

梅花易數宋邵康節

皇極經世宋邵康節

易與數理張延生

傷寒論講稿劉渡舟

開元占經唐瞿曇悉達

增刪卜易清野鶴老人

《易學原理與大六壬應用》前言

茫茫黑夜,億萬星辰閃耀在深邃的太空,每一顆星都充滿了神秘,引起人的無限遐想。宇宙從何而來呢?紀錄片《了解宇宙如何運行》揭示了宇宙的發展演變過程,也是現階段對宇宙最科學的認識。

在宇宙形成之初,沒有任何物質,是一種虛無的狀態;後來宇宙中出現了一些中性原子,越來越多,形成了原始的中性原子氣體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星雲,這時的宇宙是一種氣的狀態;宇宙中的氣體越來越多,原子間相互碰撞,氣體雲開始不穩定,星雲內部造成塌陷,恆星開始形成,恆星周圍的殘留物質也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圍繞恆星運轉的行星,這個時候的宇宙是形變的過程;當恆星形成,引導周圍行星穩定的運轉,這個恆星星系便獨立運行,星系中各個星體各司其職,有序運轉,這時的宇宙有了質的變化,形成了具有獨立功能的個體星系,但這時還沒有完全脫離原來氣體星雲的控制,星系內部還充斥著氣體雲,所以這時的宇宙是一種混沌狀態;當星系內氣體雲被完全消化吸收之後,個體星系完全形成,並按照一定規律獨立運行,進入了穩定期;但恆星也是有壽命的,當恆星發展到極限的時候,壽命終結,第一種情況是質量小的恆星變成暗淡無光的紅矮星;第二種情況是質量中等的恆星先變成紅巨星,然後把外層拋射出去變成星雲,核心部分由光亮的白矮星慢慢冷卻變成暗淡無光的黑矮星;第三種情況是質量大的恆星先變成紅超巨星,然後發生超新星爆發,其核心發生大塌縮,一種情況演化成中子星,另一種情況,核心會無限塌陷下去,形成黑洞,把周邊所有的物質吸收進去,最終又回到虛無的狀態。

由此可見,宇宙的運行過程就是從無到有,從氣到形,從形到質,又從有到無的演變過程,早在幾千年前,這個過程就被我們的祖先準確的描述了出來,列子曰: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無形埒,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變者,究也,乃復變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也。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沖和氣者為人;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又有《太素脈秘訣》中講:太極之前,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天地之道,不離乎五太。太者,泰也,太易者,清濁未分也;太初者,陰陽之初也;太始者,氣形之始也;太素者,天地之本也;太極者,萬物之極也。陰陽互生,物極則返,終而復始。太極者,無極而有極也;自無歸有,有必歸無,無能生有,有無相生,無有盡時。我們對照現代天文學,太易,宇宙形成之初,沒有任何物質;太初,發展到一定時期,充滿中性原子氣體雲;太始,氣體雲不穩定造成塌縮,星體開始形成;太素,星體基本形成,並趨於穩定狀態;太極,星系完全形成,並按一定規律運轉。

世間萬事萬物無一不是按照這個規律進行的,大到宇宙的形成,小到一個物品,一件事,都離不開這個過程。例如製作一個喝水的杯子,從沒有做杯子的想法到產生想法,就是無中生有的過程,有了想法就是氣在動了,下面就開始著手做,如果簡單的製作木質的杯子,就要準備木材,雕刻的過程就是成形的過程,雕刻完成,木材就變成水杯,有了質的變化,可以使用了,使用的過程就是太極的穩定狀態;如果製作陶瓷杯就要準備陶土,將陶土經過處理,再成型燒制,陶土變成了喝水杯,就完成了氣形質的變化。

在古代,「氣」字有三種寫法,空氣的氣就是我們現在用的這個「氣」字,代表氣體;中醫講的「氣」是水谷精微之氣,從「米」字,是消化糧食得來的氣;道家講的「炁」,是指人體內的先天元氣,或是煉精化氣形成的氣。這個「炁」字可以理解為「無」字下面四點,「無」就是沒有,四點代表四大,就是佛家講的地、水、風、火,這個「炁」就是四大皆空,是虛無之氣。俗話說「心想事成」,「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就說的是想法,想法就是一種意念,我們平時總說「意氣用事」,這裡的意就是氣,氣就是意,意念引動的氣是道家講的先天之「炁」。這個「炁」在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

還以製作喝水杯為例,假設沒有人想過製作杯子來喝水,沒有想法就沒有氣動產生,就無從談起後面的製作形成過程了。所以沒有氣動就沒有後面的形和質,這個氣動就是推動事物產生的根本動力,是萬事萬物發生的最根本點。氣無處不在,但靜止不動就不會產生變化,就是人們常說的「死氣沉沉」。只要有了想法,產生了氣動,就會推動後面形和質的出現,當然能否最終實現和想法一致的結果還有別的因素來制約,這就是數和理。

世間萬事萬物皆有象,有象必有數,有象數必然有理氣對應,象數為陽,理氣為陰,象與數互為陰陽,理與氣互為陰陽,則象為太陽,數為少陽,理為少陰,氣為太陰,陰陽四象相互聯繫又相互制約。還以製作喝水杯為例,有了想法就產生了氣動,下面要著手製作就要有理和數來制約,首先要合乎於理,喝水杯是用來盛水,必須是中空的,一個實心的圓球是沒辦法拿來喝水的;其次要確之有數,杯子不能太大,假如製作一個兩米高的水杯,那就是水缸了,無從下手拿來喝水了。有了理數的制約才能成象,象就是氣形質的最終表現形式。

所謂在天為氣,落地成形,象的形成是由氣形質發展而來,發展過程有理數來制約。所以氣動是占卜預測的先決條件。所謂不動不佔,有了動因,也就是事件的起因,再進行占卜推理預測,才能有的放矢,預測的準確性才能保證。占卜推理的過程就是研究氣的流動過程,研究氣在何時成形,何時質變,氣又在何時何時轉折,何時結束等。理和數是決定氣能否成象的制約要素。

氣動在占卜預測上還可以用來化解。例如某件不好的事情將要發生,我們在卦中找到氣動的方向和節點,提前用風水或道法改變氣動方向,來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風水化解的原理就是利用象數理氣的相互關係來改變氣動方向,或間接的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方位放上合適大小的物象,或直接的調整事物受氣的路線,那麼相應的「炁」就會隨之變化,改變了原來不利的方向,從而達到化解的目的;而道法化解的原理就是道家有一定修為的人直接用精神意念,或者符咒儀式等,直接調動相應的「炁」,改變氣動方向,快速而直接的達到化解的目的。由此可見,風水化解效果慢,並且有一定局限性,但是效果持久;道法化解快速直接,效果明顯,但道法化解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施法人的修為不夠,能力不足以調動相應的「炁」,還有可能會被「炁」所反噬,不但達不到化解的目的,甚至會變得更加兇險,所以更加需要小心謹慎。

講到道法化解,這裡多說一些,僅代表個人的一些觀點。道家講「炁」,講究的是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最終回到了宇宙原始的虛無狀態;佛法講無,修佛講戒定慧,需要打坐入定,入定就是讓精神直接進入到一念不生一塵不染四大皆空的境界,而最終也是回到宇宙之初的虛無狀態。由此可見,修鍊的過程和形成的過程恰好相反,修鍊的過程各有不同,但追求的結果都一樣,脫離氣形質的肉身,回歸原始的虛無。我們普通人講究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這只不過是通過鍛煉身體,或者用醫學手段及藥物來維持表面的象(物質的肉身),來達到數的變化(壽命的延長),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其效果可想而知。

從無中生有,到氣形質全,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發展的根本規律;用象數理氣來研究分析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是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的深入過程,有象必有數,所以數學是物質世界的根本法則,有象數必然有理氣,理氣就是整個宇宙時空的根本法則。占卜預測的方式多種多樣,只要掌握了這些規律和法則,就能把事物的來龍去脈搞清楚,占卜預測的準確率也就能得到保證了。

推薦閱讀:

三命通會·卷九·六壬日壬寅時斷
六壬三傳法詳解―昴星
歷代大六壬占驗匯選 卷二
大六壬720課(四)
大六壬入門(5)

TAG:易學 | 原理 | 大六壬 | 孔雀 | 六壬 | 新書 | 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