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中國的民主建設應打破西方的話語霸權
張翔:中國的民主建設應打破西方的話語霸權 (2012-08-03)
● 張翔 中國聚焦 從世界歷史的角度上看,必須承認,民主政治是政治現代化的基本方向。長期以來,民主政治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成熟,使西方發達國家壟斷了民主政治的話語權。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將民主定義為,選票決定政策的「票決民主」。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又進一步將民主的定義加入了「競爭式選舉」的內涵。羅伯特·達爾(Robert Dahl)歸納了民主政治的若干特徵,但主要還是集中於競爭式選舉與自由權利的保護。威亞爾達(Howard Wiarda)雖然批判地分析了西方一元論的政治發展觀,但依然將西方發達國家的民主政治作為發展中國家前進的方向。阿爾蒙德(Gabriel Almond)的結構功能主義也無法突破以美國政治體系的功能為典範的理論樊籬。可見,在西方話語佔主導地位的理論研究中,中西學界都不可避免地將發達國家的基本經驗作為民主政治的「典範」,並賦之以排他性的道德意義。而西方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就是多黨制的競爭式選舉,以及政治的分權與制衡。 但是,從現實來看,西方世界對民主政治的話語壟斷,並未給發展中國家的民主政治帶來福音。無論是蘇東劇變後的自由民主化,還是巴西引進美國的民主體制,都引來了一系列嚴重的政治與社會問題。即使是被譽為「民主櫥窗」的菲律賓也在學習西方民主的過程中,陷入貧富差距與政治腐敗等社會問題難以自拔。 「政策民主」更適合中國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用三十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發達國家兩三百年完成的現代化。在當前社會中,中國所面臨的社會問題遠比前蘇聯、巴西、菲律賓更加複雜。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以西方的民主為模板,走一條「民主大躍進」的道路顯然只能重複上述國家的悲劇。在中國,作為國家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是維繫國家統一與推進現化代的核心力量,因此,不應該迷信西方發達國家那種以政治層面的權力分割為核心的民主政治。就中國目前的國情而方,應該打破西方世界關於民主的話語霸權,探索一條以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為核心的民主建設道路。即在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中,對這些公共政策的民主意義予以足夠重視,通過讓民眾參與到政策的決策過程中,使公共政策的結果反映民眾的利益訴求與意志。可以將這種民主歸納為「政策民主」。相較而言,「政策民主」更加適合中國的社會發展現狀。 首先,「政策民主」能夠實現「民主政治」與「強政府」統一。隨著社會發展,民間社會對於政府供給公共服務的能力有了更好的要求。這意味著,政府職能必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將有所擴張,這也是現代化進程中政府發展不可避免的現象。然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強調的競爭式選舉與權力制衡,無疑將壓縮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的提升空間。而「政策民主」則將民主建設從不必要的政治紛爭與權力鬥爭中解脫出來,在提高政府能力的前提下,讓民眾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度過程,使「強政府」最大限度地為民眾的利益服務。對於中國而言,這樣的民主模式反而更有利於政府對於民意的回應,更符合民主的內在價值。 其次,「政策民主」有利於規避「民主化代價」。雖然,西方世界對自己的民主政治抱有樂觀主義情緒,但是,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具有客觀的局限性,被西方學者有意無意地隱匿起來。一方面,民主政治具有其內生的不確定性,它只能將政治過程的結果交由既定的政治力量之間的博弈;另一方面,民主化進程往往帶來政治權力結構內部的劇烈變動,容易引起政治權力結構的碎片化與社會結構的裂化。從經驗層面來看,民主政治這兩個方面的天然缺陷構成了發展中國家民主政治改革的代價,菲律賓、巴西、台灣地區的民主政治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陷入社會混亂、政治權力離散的困境,付出了沉重的「民主化代價」。 民主政治是歷史發展的產物 當前中國恰好處在社會結構的轉型時期,民主建設不能漠視「政治民主」的改革成本。否則,民主建設所帶來的政治權力結構的劇烈變動將容易打破當前相對平衡的政治生態,削弱政府推進改革的能力。這種結果不僅無益於有效解決中國目前的社會政治問題,還可能給政治體制改革與民主建設帶來新的負擔。相較而言,通過「政策民主」,提高政府對社會訴求的反應能力,加強政府向社會民眾供給公共服務的能力,是避免「政治民主」改革成本的有效途徑。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可以調整公共政策的決策機制,通過加大民眾參與政策決策與政府績效評估的力度,使民眾參與政府決策過程的實踐中逐漸樹立公民意識,從而營造有利於政治體制改革的共識氛圍。這種推進方式,不僅有利於政治體制改革在一個更為圓融、充分的空間進行變革,也有助於中國在實現政治民主化的進程中避開不必要的改革代價。 民主政治是一個歷史發展的產物,民主建設也應該符合不同國家客觀的社會歷史文化環境。民主改革更不應該是西方政治話語霸權下的「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應該本著「多元思維,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各國的現代化進程與特點進行探索。經過三十年的經濟改革,中國已經逐漸形成了「政策民主」的民主改革導向,這一點在地方政府的許多改革中也有所表現,因此,有必要對一些較為成功的民主改革進行理論上的歸納與總結,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探索一條「中國製造」的道路。作者是天津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 |
推薦閱讀:
※中國嚴打假酒犯罪 獵手戰役查獲20億元假冒包材
※中國佛學66句震撼世界的禪語(六)
※美帝為什麼把肢解中國和蘇聯作為國家的根本戰略
※中國歷代紀元表(下)
※中國十大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