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陶繼新老師的《做有信仰的教育》

尊重人、發展人、化育人的信仰教育

——讀陶繼新老師的《做有信仰的教育》隨筆

含英花

陶繼新老師對話名校長系列之十五《做有信仰的教育》一文,比較全面而深入地解讀了山東大學附屬中學的辦學理念和教育特色。該校趙勇校長以信仰教育為核心,結合本校實際,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獨特的辦學、管理、家教理念,採取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學和管理措施,學校聲名鵲起。此文讀後,深有啟發。

一、尊重人:信仰教育的起點和基礎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各種社會活動中,人是最主要的和最關鍵的因素。「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和學校的發展,首要的是教師的發展;有了教師的發展,才會有學生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教育的發展。

趙校長提出了極具人文情懷的現代學校管理理念:始終把充分尊重「人」的價值、地位、尊嚴放在第一位。要求管理者做到自由寬容、樂於傾聽、作風民主、責任心強,讓每一位教職員工在學校里有歸屬感和尊嚴感。

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學校領導小心地呵護著每一位老師的思想和工作熱情,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支持性的服務。他們的具體做法是:

首先,成立促進教師成長發展的「教師發展委員會」,專門研究教師的成長規律和發展優勢,幫助教師確立四類發展方向:教學型、科研型、管理型和專家型。而老師的點評精闢致至,為他們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疏離浮躁,精心讀書,豐富自己的底蘊,才能有發展的後勁」;而要成為專家型教師,必須要有生命感悟,「需要生命磨礪,需要悲天憫人的情懷,需要大愛與崇高的責任」,這樣才能上升到「道」的層面。

其次,倡導建立自發的學術研究團隊,通過教師博客群組為教師創建自主發展、同伴互助的平台。由於本校的學術團隊是由志趣相投的老師自發形成的民間組織,少了功利性和強制性,多了學術性和主動性。這樣的組織開展的研究活動,更多的是為了解決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而非為檢查、評比而研究,更非為研究而研究,是一種草根式的、原生態的學術研究活動。在這一過程中,讀書和寫作不再是教師的一種被迫和無奈,而正是象老師所點評的那樣,「有相當一批教師已經將寫作視作了生命成長中的一部分。寫作,不但是一種生命收藏,也是提升自己教育教學水平甚至提升人格品位的有效途徑。」

三是聘請名師開設「大家講堂」。該校通過聘請山東大學的院士、博導、知名教授定期到學校開展系列講座,在「開闊師生視野,提升師生品位,啟迪人生智慧」的同時,也把高校濃厚的學術氛圍帶進了中學校園。這一舉措的確具有先進性和前瞻性。

二、發展人:信仰教育的目的和歸宿

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立人」和「達人」,是任何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學校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自立、自強、自達的前提條件。山東大學附屬中學確立「教師發展的沃土,學生成長的樂園」的辦學理念正是孔子「立人」、「達人」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該校強調「德育為先,育人為本」這一德育理念的依據。

趙校長把「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和「用心體驗生活的美好和科學的奇妙」作為發展人的重要抓手,樹立了三個觀念:一是尊重學生人格的學生觀;二是「行行出狀元」、 「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成才觀;三是「適當放手」、 「永不言棄」的教子觀。這三大觀念的確立,使學校有了多元化的辦學思路、教師和學生有了多元發展的途徑,於是,就出現了在學生會成員競選中,「全校1600多名學生中就有700多名報名參加競選」的壯觀的場景。

正如老師所說的那樣:「只要適合自己的發展且又取得成績者,都可以視為人才」; 「真正的人才,還應當是人生幸福者」; 「要關注孩子的習慣養成和人格發展;要適當放手,但永不言棄;要有足夠的耐心陪伴孩子共同成長」,只有將人才將人生幸福掛鉤,這樣的人才,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才,這樣的教育,才是回歸了教育的本真。

三、化育人:信仰教育的宗旨和根本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啟蒙教育教材之一《三字經》中的經典之語。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學校,家長是孩子最早的教師;家庭教育的成敗,直接關係到學校教育的成敗,關係到學生終身的發展。山東大學附中通過辦好「家長學校」這一陣地作為化育學生的重要手段方面作了許多有益的探索。

他們把自編的《家長手冊》作為家長學校的教材,明確教育的階段性要求和目標,使家教活動「有本可依」;他們舉辦「家長沙龍」,老師和家長通過漫談的方式,在民主、自由的氛圍中共同探討育人方法,從根本上轉變和提高了家長的思想觀念。他們家校合作的最大的亮點是,成立家長委員會,在學校老師的統一指導下,家庭和家庭之間結成對子,組成「家庭互助組」,為家長之間、孩子之間的交流搭建起平台。

家庭互助組利用周末或節假日自主開展活動,一起聚會、外出參觀、郊遊,增進孩子和父母的感情,讓孩子學會與他人相處與合作,鼓勵孩子相互學習;家長也可以在活動中更全面地了解、認識孩子,學習借鑒別人的教子經驗,互相解疑釋惑,交流教子體會。

可見,家庭互助組是素質教育和實施減負政策背景下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增進學生相互理解、溝通的的組織形式,也是彌補當今獨生子女教育空白的一種有效方式,應當進一步嘗試和探索。

總之,一名教師、一位校長、一所學校必須有理想和信仰;有了理想和信仰,才會有教育發展的正確方向和前進的精神動力,才會凸顯教師的尊嚴和教育的崇高。正如老師在全文總結時說的那樣:它(指信仰)像燈塔,給黑夜裡海上航行的水手照亮了前方的路。不管現實如何,教育始終應該堅守一種純凈和崇高,應該永遠是俗世中最美好的「象牙塔」。

2009年11月11日寫於江南湖水邊


推薦閱讀:

名人名言:理想的路總是為有信心的人預備著
很多人對因果沒有信心,因為他看不到因果的相
學中醫的要有信心(四)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塑化劑風波再起 五糧液等酒企稱對產品有信心

TAG:教育 | 信仰 | 有信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