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法的要領與修行次第

濟群法師

(2006年7月23日上午於柏林禪寺文殊閣)

修行的目標是「舍凡夫心」——就是捨去凡人的生命的品質,成就佛菩薩的人格。我們用什麼方法才能夠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而且內容要完整。因為如是因,如是果,如果修行時你的心用錯了,儘管很努力,也有可能南轅北轍。比如說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如果繼續用凡夫心去修行,去做事,那麼我們成就的還是凡夫心。修行其實就是一種對我們內心信念的錘鍊。每個人在成長中,每天都在不斷訓練我們的內心,我們讀書、成家、做事、學習,每一種能力的具備、性格的形成,實際上就是代表了我們對內在信念成功的一種表現。比如說,有的人把自己訓練得虛榮心很大,有的人把自己訓練得自卑心很大,有的人把自己訓練得嗔恨心很大,有的人把自己訓練得貪心很大,這個心來自哪裡?事實上也是你自己修起來的。只是因為我們在一種不自覺、無意識的狀態中經常訓練,比如說你在貪痴,其實你在貪痴的過程中,同時也在強化、訓練、張揚你的這種貪痴;你喜歡發脾氣,你經常發脾氣,在對別人發脾氣的同時,事實上也在張揚你的這種嗔恨心。

同樣對於修行,我們現在已經意識到我們的內心給我們造成的禍患,所以我們希望有一種良好健康的心態,乃至像佛菩薩這樣的心態。佛菩薩的心是怎樣修起來的?佛教所有的法門都是在告訴我們如何才能訓練像佛菩薩一樣的心態。如果方法錯了,問題就大了,即使修鍊一百年、一千年都不會有結果的。因為你所做的很可能是南轅北轍。就像在牛的腳上擠牛奶一樣,永遠不會成功的。

另外一個方面,修行的內容還要完整,如果內容不完整,修行的成就是不圓滿的,甚至是沒有辦法成就的。要想達到圓滿,方法是什麼?就是我所提到的五個要素。佛法的三藏十二部典籍,八萬四千法門,其要領就在於此。抓住了這五個要素,也就抓住了一切佛法。這五個要素就是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之所以提出這五大要素,是我非常認真地對各個宗派修行考察所作的總結,不是隨隨便便的。我發現,在修行方法上,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條是解脫道,一條是菩薩道。解脫道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自己的解脫,通常我們把它稱為聲聞乘。菩薩道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要完成成佛。與解脫道不同的是,菩薩道不僅要完成自我解脫,還要引領六道一切眾生一起走向解脫。

為什麼需要五個要素全部具備?五要素的第一個就是皈依,何為皈依?因為要完成解脫的修行,就需要尋找一種能夠幫助我們完成解脫的方法,比如說我們錢多能不能解脫,地位高能不能解脫,還有其他宗教能否幫助我們真正完成解脫,世界上許多的哲學智慧能否幫助我們真正解脫。

信仰的過程、皈依的過程不是一種迷信,而是一種理智的選擇。我們為什麼要選擇三寶,需要我們用理性去審視。如果我們沒有理智的選擇,就不知道佛法到底好還是不好。如果我們不知道佛法的究竟處,雖然學了佛法,我們沒有真正認識佛法。這樣的話,學與不學就沒什麼兩樣。所以我們要確定佛法是否是能夠幫助我們究竟解脫生命的痛苦、煩惱、迷惑的方法。我們需要採取皈依的方法,皈依就是對解脫方法的信心。當然我們所皈依的不止是法,是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佛就是解脫的典範、目標。

解脫不是一種空洞的理論,是由很多人已經通過這種方法在這條解脫的道路上修行成就了的。還有不少歷代祖師大德前仆後繼的沿著這樣一種道路已經走上成就了的。所以我們對佛菩薩要尊敬,他們是我們在解脫道路上的典範。法就是方法,我們要相信這個方法。僧就是指導我們使用這個方法的老師,整個僧團是我們走向皈依的對象,但是要真正走向解脫還是要選擇很好的導師,尤其是僧團裡面的善知識。所以皈依是一種宣誓,是一種生命的誓言——就是宣誓我要以佛、法、僧三寶作為我生命的歸宿,作為我生命的依賴,要有發自內心的這樣一種誓言,整個皈依的儀式主要是在完成這樣一種誓言。我們這一份皈依之心是發自內在的,是真切的,這樣三寶在我們的內心就會有份量,就會有地位,佛法對我們的人生就能夠產生作用。否則佛法在我們的心中就比不上吃喝、家庭、工作等,如果這樣的話,真正對你生命產生作用的,不是佛法,而是衣食住行、貪、嗔、痴。所以皈依,就是對這種解脫的方法建立一種永久的信賴,這份信賴是很重要的。

有了這個信賴之後,我們要發心。發心其實就是一種生命的意願,就是要以解脫作為我生命的目標。當我們說到解脫的時候,你是否已真切地認識到輪迴是苦,你是否認識到生命的本質是苦的這個道理。當然生命的本質對於我們凡夫來說是苦的,對於佛菩薩來說是快樂的。我們要認識到輪迴是苦,因為我們真正認識到輪迴的本質是苦的,就會對輪迴不再有絲毫的期待之心,不再有絲毫的興趣,內心自然就是平靜的。因為我們已經把它看透。這樣才有可能生出真切的出離心,一旦我們真切的出離心升起,在修行上我們就成功了一半。因為我們所有的妄想、煩惱都是建立在對世俗的五欲六塵,也就是對輪迴的這種興趣上,我們對五欲六塵、對家庭工作兒女等有太多的在乎,對這些的在乎使得我們每天都有很多的妄想,對這個世界就會有很多的期待。我們需要知道,這個世界的環境真正能夠對我們產生影響的事情並不多。每天這個世界上要發生多少天災人禍,多少人死亡,可是對我們不會產生真正的影響。我們走在街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事情,但是你走過了,不會對你有多大的影響。可是如果發生在你生活中的事情,和你有關係的,如你曾經討厭過或是喜歡過的東西,對你就會有影響。真正能夠對我們產生影響的,一定是和我們的人生、生活有關係的事情。所有的環境能夠對我們產生影響就是我們內心裏面的一種相應的力量,一定是你在乎過的,你執著過的,所以真正能夠對你產生影響的事情,真正根源在於你的內心,不是環境的。所以修行要解脫的是你內心的煩惱。

解脫凡夫心、惑和業,就是要解脫無明、我執、貪、嗔、痴。很多人說我每天也在念經、拜佛,也看了不少書,可是我的煩惱怎麼還是這麼重?原因是因為你雖然看書、誦經,但並未掌握真正解脫的能力,真正解脫的能力在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內在。我們看書、誦經其實只是幫助我們獲得這種能力的一種增上緣。

我們的內心會製造很多煩惱,在無明我執的慫恿之下,會製造無量無邊的煩惱,會製造生死輪迴,心的功能很大,但是佛菩薩的功德也是我們內心製造出來的。所以我們的內心還有另外一面,除了製造煩惱以外,我們內心還有解脫的能力,還具有潛在的無限的力量。所以整個修行的過程主要是幫助我們去發現、認識、熟悉、使用這種解脫的能力。這種解脫能力是什麼?就是空性正見,就是無漏智慧。聲聞修行裡面有五種法行,就是戒、定、慧、解脫、正見。慧就是無漏智慧,就是解脫能力,禪宗講到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要見這種解脫能力。

我們需要了解心的本質,而不是陷在表面的一種迷茫的狀態裡面。這種迷惘的顯現代表我們每天都有很多念頭,我們的內心有各種各樣的力量,人的內心就如同一個雜草叢生的花園,有各種各樣的草和荊棘,我們的內心就是一大堆混亂的情緒、一大堆煩惱和錯誤的想法,這就是我們的凡夫心。有的力量強一點,有的力量弱一點。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現在是不能自己的,我們都是在每一個想法的推動下,不自覺地去做事情,一會想出去走走,一會想要去找一個朋友,要搞一點什麼吃的,或者生氣地去找人發一頓脾氣。看到人家買東西了,你就想去買。其實我們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麼,多數人都不知道。

人們的每一種需要都是自己建立起來的,並不是說生活一定就是必然的。哪怕是最原始的東西——我們說吃飯是一個人類的基本需要,但是人應該一天吃幾頓,人應該吃什麼,吃到什麼程度,其實也沒有一定。比如說,平常人一天吃三頓,但有的人還要吃夜宵、吃點心,可能要五六頓。也有修行人他只要吃兩頓或一頓,甚至還有的人可以不吃。每天的睡眠,可能有的人要八個小時,有的要六個小時。每一種生活方式都沒有必然性,我們大家要知道,都是我們自己建立起來的。我們在向外尋求的同時,也在建立我們內心的一種依賴。

凡夫心就是在不斷地建立需要,建立需要的過程中也在建立依賴。我們又會害怕失去這種依賴,所以我們就會不斷地去尋找這種依賴,所以我們會很累。我們的每一種心理其實都是在無明的慫恿下,在外界的誘惑下,逐漸地形成我們各種各樣的內心。每一個念頭都代表著一種心理需要,每一種心理需要都在向外攀緣。在向外攀緣的過程中,我們早就迷失了自己了。

我要告訴大家,其實生命是可以自足的。在這個空性的層面,它就沒有任何需要了。它本身就是解脫的,就是自在的,本身就是充滿著法喜,快樂無比的。我們只要會體驗這個心的層面,我們就會無時無處不能過得愉快。其實,每一種需要,你在滿足它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強化它的力量。它的力量只會越來越大。最後,使得你只能隨著這樣的心理力量不斷地輪迴。其實輪迴就是我們內心妄想的一種延續,輪迴就是一種生命的低級重複。所以,解脫道的修行會幫助我們去獲取這樣的一種能力。認識這樣的能力,使用這種能力,我們生命中的妄想、煩惱和痛苦統統都會解除的。

所以,戒定慧的修行,就在於幫我們完成解脫。比如,戒和定,都在完成一種內心的簡化。這要通過持戒的過程——我們不要去接觸不應該接觸的東西。我們凡夫的特點就是眼不見心不煩,很多東西你見不到,妄想自然也就少了。但是,我們是不是不要去接觸環境,我們就沒有妄想了呢?不是的,我們的第六意識會自己製造妄想,它不僅有外延,還能內在地製造妄想。所以,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方法,就算是關在房間里,他還是會不停打妄想。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需要修定。定就是把你的心安住在一個善的所緣境上。如果我們能夠把心定在一點上,我們就不會有妄想。我們做了很多的事情有負面的作用,所以,修行要選擇一個善的所緣,不要有負面的。有的人談戀愛,他也談得很專註的,進入戀愛三昧。可是戀愛三昧是一個產生煩惱的所緣境啊!他還是在培養一種不善的情緒啊!那不是一個好的所緣,所以修定要選擇一個沒有負面的所緣境。讓心得到安住,我們的內心的環境就會清凈。這個時候我們要見性,就變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我們講禪宗的見性、參禪,什麼是參啊?參就是尋找!尋找什麼?如果說這個環境非常的複雜,你要找個東西就很難。像如果這裡有一萬個人,而且這些人還在不停地動,我要找一個人,這很難。我現在怎麼樣才能在這一萬個人中找到一個人呢?首先,可以讓這些人不要亂動,把他們定住。還有一個辦法,把一萬個人簡化為三個人。或者說,我讓這之中的不相關的9997個人全躺下來,只有三個人站著,我再找這個人會容易得多。這種戒與定的修行,其實就是在作一個心靈環境簡化的工作。當心靈環境簡化了,再作空性的觀修,馬上就會進入空性了。所以,空性見就代表我們生命中的力量。

除了戒和定之外,我們要學習經教,要有正見。比如說,《阿含經》裡面講的無常的正見、無我的正見,唯識中講的唯識的中道見,中觀中講的緣起性空的正見。我們有了正見之後,我們才知道我們要找的是什麼,我們不需要的是什麼。首先,我們要能夠分得清楚,什麼是和什麼不是。就像你們到火車站去接一個人,如果說你根本不知道這個人長的什麼樣子,你怎麼去接啊?至少你要有個照片,你才知道你要接的是誰。所以這個正見就像這張照片一樣。我們在做觀修的時候,我們需要有這樣的一個模本。正見可以幫助我們判斷,還要有一個好的老師,他能夠帶領你怎麼樣去認識自己的內心,一步一步地走。

我們認識到大乘菩薩道的修行能夠幫助我們成佛,我們要針大乘菩薩道的方法生起信心,這就是皈依。佛就是大乘菩薩道的榜樣,說明這個大乘的菩薩道是可行的。我們今天如果按這個咱去走,過去無量無邊的諸佛都沿著這條路走向無上菩提了,我們一樣也可以抵達。我們要有這個目標,對這個目標生起信心。

法,就是大乘佛法,它可以幫助我們具備成佛的品質,我們要對這個方法生起信心。我們現在有了方法,有了榜樣,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完成呢?我們很可能根本就做不起來。因為世界上的教育都需要有老師,同樣的我們要學佛更需要有老師。所以我們要親近善知識,我們需要對僧中的善知識生起信心,生起皈依之心,所以要皈依僧。皈依就是一種宣誓一一我要以大乘的佛法僧三寶作為我生命的歸宿,作為我生命的依賴。

大乘菩薩道的修行儘管有種種法門,簡單地說就是關於慈悲和智慧的修行。大小乘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發菩提心。我們發出離心,就是要出離輪迴。如果你不想出離輪迴,沒有意識到輪迴的過患,那麼你的學佛是不會有深度的,你的學佛是不會真切的。如果你只能讓自己出離輪迴,這僅僅是聲聞乘的發心。菩薩的出離心就是要把這個出離心擴大到一切眾生的身上——當我想到出離的時候,我同時也想到在六道中有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在輪迴中受苦,我不忍心自己出離,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我要帶著他們一起出離啊!聲聞出離的所緣對象就是自己一個人,而菩薩的出離心的對象是一切眾生,這種出離心可以成就我們的慈悲。

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多少都會有悲憫之心。悲就是拔苦。這就是慈悲之心。我們每一個人多少都有這種心。我們這個心到底有多大呢?修慈悲就是從學會怎樣去理解別人開始,我們對別人的理解可以到什麼程度?我們對別人的同情又能到什麼程度?我們問問自己,在自己的心裡裝了幾個人?有些人可能只裝一個人,有些人可能裝了一個家庭,有些人可能還能多裝兩個,這說明什麼道理啊?我們的同情心、慈悲心是很有限的。我們看看觀音菩薩的慈悲心,是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一切眾生他都無條件地幫助,沒有親疏分別;同體——觀音菩薩把一切眾生看作是一體的,因為觀音菩薩已經體悟到眾生與十方諸佛在生命的某一個層面是相同的。因為他已經體會到這種一體要對這個方法生起信心。我們現在有了方法,有了榜樣,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完成呢?我們很可能根本就做不起來。因為世界上的教育都需要有老師,同樣的我們要學佛更需要有老師。所以我們要親近善知識,我們需要對僧中的善知識生起信心,生起皈依之心,所以要皈依僧。皈依就是一種宣誓一一我要以大乘的佛法僧三寶作為我生命的歸宿,作為我生命的依賴。

大乘菩薩道的修行儘管有種種法門,簡單地說就是關於慈悲和智慧的修行。大小乘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發菩提心。我們發出離心,就是要出離輪迴。如果你不想出離輪迴,沒有意識到輪迴的過患,那麼你的學佛是不會有深度的,你的學佛是不會真切的。如果你只能讓自己出離輪迴,這僅僅是聲聞乘的發心。菩薩的出離心就是要把這個出離心擴大到一切眾生的身上——當我想到出離的時候,我同時也想到在六道中有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在輪迴中受苦,我不忍心自己出離,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我要帶著他們一起出離啊!聲聞出離的所緣對象就是自己一個人,而菩薩的出離心的對象是一切眾生,這種出離心可以成就我們的慈悲。

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多少都會有悲憫之心。悲就是拔苦。這就是慈悲之心。我們每一個人多少都有這種心。我們這個心到底有多大呢?修慈悲就是從學會怎樣去理解別人開始,我們對別人的理解可以到什麼程度?我們對別人的同情又能到什麼程度?我們問問自己,在自己的心裡裝了幾個人?有些人可能只裝一個人,有些人可能裝了一個家庭,有些人可能還能多裝兩個,這說明什麼道理啊?我們的同情心、慈悲心是很有限的。我們看看觀音菩薩的慈悲心,是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一切眾生他都無條件地幫助,沒有親疏分別;同體——觀音菩薩把一切眾生看作是一體的,因為觀音菩薩已經體悟到眾生與十方諸佛在生命的某一個層面是相同的。因為他已經體會到這種一體的層面,所以他很自然地就能發起這種同體大悲之心。

慈悲心的修行,就是要擴大心量,擴大同情心。這個過程要通過修行,修菩提心。菩提心有兩種,第一種就是願菩提心,是利益一切眾生的願望。要幫助一切眾生走出輪迴,要給予一切眾生快樂。菩提心不是一種說法,真正的菩提心要把它變成一種發自內心的願望,我們就會對一切眾生升起慈悲心。現在我們對眾生的慈悲心之所以做不到,因為我們沒有這樣的心。我說要慈悲眾生,可是我對眾生不感興趣啊!所以我們要修菩提心,甚至還要修空性見,把我們這種由無明、我執所形成的種種不平等的、好惡情緒的心一點點地敲掉。如果把這些心都敲掉了,你的慈悲心就升起了,你自然就成觀音菩薩了。你對一切眾生都升起菩提心,你的慈悲心就圓滿了,成熟了,你就可以與三世諸佛平起平坐了。

(完)


推薦閱讀:

小乘佛法追求往生極樂嗎?
《金剛經》生活 - 第十四品
打坐的功夫等於修行的水平嗎?
聖嚴法師:論頓悟與漸悟

TAG:修行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