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好心臟保護心血管的七種好行為2
2
吃出健康的兩個重要原則
「民以食為天」。食物在人的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在中國的古代,食物還承擔著藥物的職能,正所謂葯食同源。譬如,我們的傳統美食——餃子。
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發明的。有一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於是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向窮人舍葯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里煮熬後切碎,然後用麵皮包成耳朵狀。在人們吃下「嬌耳」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吃了一段時間病就好了。張仲景舍葯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年初一早上吃。
的確,食物與健康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它不僅向人體提供日常活動所必需的能量和營養,更可以在人體發生病變時,發揮自身的藥用功效,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因此,在追逐健康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認識到良好的飲食習慣及合理的營養是保證身體健康、預防疾病的首要因素。每日攝入足夠的、比例合理的各種營養素,即平衡膳食,才能使我們保持健康,充滿生機。
那麼,怎樣做才能符合良好飲食習慣和合理營養呢?
第一,每日飲食中三大營養素成分所提供熱量最佳比例為:50%的熱量應來自碳水化合物,20%應來自蛋白質,30%應來自脂肪。
含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有新鮮水果、蔬菜、果汁、豆類、小麥及大米等穀類食品。需要提醒的是,全麥粉和粗糧要比精米白面更富有營養價值。因為前者含有更多的維生素和纖維素。
蛋白質食物主要是動物性食品包括禽肉類、水產品、奶及奶製品、雞蛋及豆類等。在選擇動物性食品時,最好選含脂肪少的食品,如魚類或家禽等。每日吃3~4兩動物性食品就足夠了。
盡量少吃油煎或油炸食品以及含熱量高的食品,多吃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因為,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不僅給機體增加多餘的熱量和膽固醇,還會增加結腸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險。動物實驗表明,將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由20%減少到10%可抑制腫瘤的形成。
第二,如果你想減體重,一日三餐熱量的最佳分配是:早餐佔全天熱量的25%,午餐佔50%,晚餐佔25%。換句話說,全天熱量的75%在中午一點鐘前吃完,體重就不會超重。
假如你現在的體重並不超重,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很可能會越來越胖。因此,我們建議你在飲食方面盡量將早餐和午餐所佔的熱量比例大一些,晚餐占的比例小一些。因為一般人晚餐之後活動較少,攝入過多的熱量就會在體內轉變成脂肪儲存起來,這樣你就會越來越胖。
如果你的體重很理想並想保持不變,那麼三餐最佳熱量的分配是:早餐佔全天熱量的25%,午餐佔30%,晚餐佔45%。也就是說,你最好在早餐和午餐吃掉全天熱量的55%,這樣你的體重就會保持不變。
推薦閱讀:
※製做優秀網頁博客6個好習慣
※和你一起終身學習--消防工程師 第25天
※好習慣: 為孩子創造一個思考的氛圍
※格局:那些顛覆認知的簡單道理
※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1~5) - 然然媽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