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雄並起」,生兒育女
今年2月出版的《蘇格蘭醫學學報》,發表荷蘭伊拉斯謨大學醫學院教授甘賓士(E. J. Kompanje)的論文:《著褶襇短裙會提高生育力嗎?》(Real men wear kilts - The anecdotal evidence that wearing a Scottish kilt has influence on productive potential: How much is true? 可於smj.rsmjourals.com免費下載),答案是肯定的。傳統智慧認為男性穿蘇格蘭裙可令陰囊處於通爽環境之中,進而令精子質和量較高較多,因此傳宗接代機會相應提高,這種看法原來還有「科學根據」(傳說已被證實)——醫家不是認為職業司機終日穩坐不易生精因此不利生育嗎?穿「通風」的蘇格蘭裙有相反效果,因此信之者眾——事實亦不由你不信。甘賓士指出過去半個世紀,先進國家(工業世界)生育率下降已釀成人口萎縮危機,這與男性精蟲質、量俱降有關(一百多項在1934年至1996年進行的研究,大部分如是說),造成此種「衰退」的原因,除了環境污染,是生活習慣改變,而後者包括時興穿緊身內褲,可說是致命傷;醫家早已指出,如要生產適合生育的精蟲,陰囊的溫度應低於身體平均溫度三攝氏度,而影響陰囊溫度的因素有三——身體姿勢、體力勞動和衣著。顯而易見,長時間當值的職業司機,其陰囊溫度較高,遂有上述「傳統智慧」流傳。陰囊溫度較高不利生精,醫家是有憑據的,他們以粗布包裹公羊的陰囊八十天,結果發現其「管道閉塞精蟲消失」;這種發現與醫家認為「站立的裸男」生育力最強,互相呼應。穿蘇格蘭裙傳統不著內褲(Traditionally worn without any underwear;問蘇格蘭人則多半笑而不答),令下體比較通爽涼快,有利生育,可是,大概由於異相「不雅觀」,1746年英國敉平蘇格蘭叛變後,倫敦國會通過「英國服飾法案」(English Dress Act),禁止所有男人(當然是針對蘇格蘭人)著裙,蘇格蘭民怨甚盛,反對之聲此起彼伏,此法案遂於1782年取消,自此蘇格蘭裙成為蘇格蘭「法定民族服裝」,惟演變至十九世紀中葉,便趨式微,成為慶典禮服,且風笛手亦有著長褲的(香港警隊便如此);二十世紀以還,蘇格蘭曾發起數次「蘇格蘭裙便服化」運動,可惜皆收不到預期效果。據甘賓士的說法,著裙子(不是裙擺)可使「裙主」有與眾不同、無論何時何地都惹人投以注目禮的無形利益(有點飄飄然的感覺),而露出自膝蓋以下一截粗壯多毛的腿部,足顯「裙主」具吸引異性的「男子氣概」;不但如此,它且是民族象徵,此外,它還不像西裝恤衫是唯一未受女性「入侵」的純男性服裝……一句話,以蘇格蘭裙為便服,顯示「裙主」是體魄強健的「壯男」,因此較易成為女性求偶對象,這不正是大多數男生的夢想嗎?可是,蘇格蘭人穿裙子的趨勢仍無法復古,何以如此?答案很簡單,「時裝」遠較方便適體及廉宜之故。蘇格蘭男性是否比較「精力旺盛」,數項科學調查結論俱得出否定答案,其中一項在1951年至1973年對五百「蘇男」的調查,且顯示有「精力衰退」之象,進而令生育率下降;而1994年至2005年對四千八百三十二名「蘇男」的大規模調查,亦達致與上述調查相同的結果。為什麼會如此「反常」,原來是在上述這兩段時期,均為「蘇男」棄裙就褲(長褲及緊身內褲)高潮(期內只有慶典儀式才著裙),既然人人著褲,陰囊遂失去涼快生精的機會,導致生育率下降,自然不過。按照「常理」,蘇格蘭人口應有較高增長,但事實不然,1911年至2011年百年間,「蘇人」只增百分之十一至五百二十九萬五千多名。增幅緩慢,導因是經歷了二次大戰、棄裙就褲潮及外移者較內移者略多有以致之!換句話說,蘇格蘭人口增長甚緩,絕不足以推翻「穿短裙可促進生育說」。由於目前世界各「先進國家」皆有生育率下降(under the replacement level,即新生嬰兒數量無法取代老死數量)之痛,有關政府擔心福利供款不足(就業人口養不起退休人口)的一天很快來臨(也許已經到臨),因此莫不設法、立法刺激生育。以新加坡為例,早於1984年成立所謂「社會發展小組」(Social Development Unit),當年的李光耀總理擔憂智性水平較低的馬來裔女性生育率大大高於智性水平較高的華裔,遂通過該小組設計種種獎勵三孩家庭及對大學畢業生當母親有多項額外扣稅、子女就讀名校等優惠的辦法,而且還定下「國民之夜」(National Night),撮合符合優生條件的男女國人在該夜盡「愛國責任」交合生兒育女……然而,所有這一切均難收預期效果;新加坡政府才會在新世紀推出吸納高質移民法,希望引進高教育適婚男女,以提高該國人民的質素。但此法遭「土著」反對,是執政黨在上次補選中「失分」的原因之一。其他定下努力造嬰日的國家,所見還有韓國的「每月一個周三」為「家庭日」,而法國則有「主婦津貼」(The Housewife"s Allowance),皆定下種種優惠生育的辦法,可惜一樣無法達成多產的目的!自從1975年開始,所有西方發達(第一世界)國家的嬰兒出生率都低於老死的數量,這種情況一路未見改善。上世紀九十年代中筆者與友人在義大利鄉間閑逛,見小城報紙因「昨晚有嬰孩出生」而出號外!到了新世紀初,俄羅斯的低出生率嚴重化,普京遂鼓吹三孩家庭,2007年定「家庭接觸日」,在此日之後九個月出生的嬰兒,等於雙親為祖國盡責,可獲電視機甚至汽車的物質獎勵,而第二胎可得約合一萬美元現金獎,此外當然還有種種育嬰補助及入學優惠等,這令人想起斯大林時代把六孩之母封為「模範母親」,讓她可以享受多種福利的舊事。俄國苦寒,男人多酗酒,也許是長期出生率低迷的根本原因。可是,當局物質和非物質獎勵,無法刺激適齡男女生兒育女的興緻,看聯合國的數據,總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仍處於下降軌的國家多的是……在無法可想之下,當局似應在不願和無法生育之間作考慮,近數十年的低生育率,也許有除了經濟及厭世以外的生理因素,此際鼓勵適齡男性穿短裙,「裙雄並起」,以增加精蟲的質量和數量進而提高生育能力,加上現存的種種物質獎勵,也許是扭轉人口萎縮的好辦法!
推薦閱讀:
※推斷生兒育女的訣竅《海淵子平
※因長得漂亮,婆婆怕她出軌,故意找人算命說她命里要生仨娃
TAG:生兒育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