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思義:拋棄中國模式是自殺

【按:7月29日,英國國際經濟關係專家、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思義先生做客觀察者網,與在座嘉賓暢談「中國模式」。羅思義先生通過各國經濟間的對比,結合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數據,分析了中國模式相對於西方模式的優越性。他指出:現在有人想要說服中國領導層拋棄這個經濟模式,但拋棄該模式將產生惡劣的影響,對中國來說這無異於自殺。觀察者網現刊發演講全文,供讀者討論。】

我要講的是幾個重要而根本的經濟問題:從理論的角度,分析中國經濟的特有模式,以及中國經濟模式和西方經濟模式的對比。

首先,我想介紹一下我是如何開始對中國模式感興趣的。

早在上世紀70年代起,我就開始對一些經濟理論產生興趣。我當時非常關注長期經濟的增長,特別研究了安格斯·麥迪森(Angus Maddison,英國著名經濟學家)收集的數據。研究長期經濟的最大好處,就是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經濟的主要走勢。而在當時,用數學建模來研究短期經濟也很發達了。但以哈佛大學的戴爾·喬根森(Dale Jorgenson,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等人為代表的,用數學模型研究短期經濟的方法在中國沒有得到很好的討論,這是個遺憾。

勞動分工與高投資的必然性

我在中國待了很長時間,發現中國大眾傳媒中流行的關於經濟的論述,很多都是過時的,甚至過時20年以上。不少中國經濟學家所秉持的觀點,對經濟的討論都有問題。而今天,我也想談一談這些影響很大的謬誤對中國產生的重大影響。

如果大家對經濟感興趣,可以參看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559830984),那裡有一篇我研究亞當·斯密古典經濟學理論的文章。許多研究經濟的人常犯一個錯誤:不讀經濟學家的原著,卻讀別人總結的課本。當年我也是先通過教科書了解到凱恩斯的理論,但讀了原著後卻發現和課本有很多不同,直到讀完第二遍原著我才確認,是教科書寫錯了。

其實許多人並未讀過《國富論》——亞當·斯密所著的經濟史上最重要的一本著作。他們一說到這本書就只記得一句「看不見的手」。我之所以提它,是因為這本書至今仍為理解經濟增長提供了最好的理論框架,這也是比知道「看不見的手」重要得多的事兒。該書第一句就奠定全書的基礎:經濟發展的根本在於勞動分工。記住,是勞動分工,而不是科技發展、企業家精神等等。但是他在勞動分工的基礎上也談論了科技發展。科技的進步產生於系統內部,勞動分工才是生產力提升的最重要的驅動力。

很重要的一點是,與直接投入相比,生產過程中的間接投入一直在增加。比如,如果我是個80年前的會計,可能需要紙筆算盤等很少的資料就能完成工作。但今天的會計則需要藉助計算機、軟體等各種科技手段。根本上,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緻,生產也變得越來越複雜。這造成的重要結果之一,就是投資在經濟中所佔的比例,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高。這也可以通過測試得到證實。在亞當·斯密寫這本書的時候,英國的不動產投資佔GDP的5%—7%,但也比其它國家高很多。由於當年缺乏獲取數據的方法,亞當·斯密無法用數據證明他的結論。但是今天,我們可以通過大量的數據來證明這個觀點。現在許多人認為中國經濟的投資水平太高,這個說法也站不住腳。未來許多國家投資佔GDP的比重將會增加得更高,遠高於今天的中國。

下面請看一下亞當·斯密的這個模型,我們用數據來證明一下。我們會看到每一個歷史時期中最領先的經濟體是如何增長的。

歷史上投資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上升

首先是最早的工業化國家——英國,我們來看一下它的投資佔GDP的百分比。在工業革命開始的時期,投資佔GDP的百分比大概是5%—7%,它產生了2%的經濟增長,也是當時歷史上最快的經濟增長。接下來是美國,它的投資佔GDP的比值大概為18%—20%,這帶來了平均每年3.5%的經濟增長,也使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然後是戰後德國,25%的投資帶來了5%的經濟年增長率。日本,1950—1972年間,投資佔GDP的30%左右,帶來了每年7%—8%的經濟增長。韓國,35%的投資,GDP增速為8%—9%。最後,中國,40%的投資帶來了9%—10%的GDP增速。這幅圖很明顯地表明,在過去300年間,每個新興的經濟領頭羊,其投資占經濟產值比一定高於過去的經濟大國。

我認為這種模型倒不是什麼中國特色,只是300年來一個持續的趨勢。亞當·斯密提出理論200年後的這份數據,也證明了他對經濟增長所做出的預測是正確的。在亞當·斯密之後,包括大衛·李嘉圖、馬克思和凱恩斯在內的很多大經濟學家都贊成他提出的這個理論。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很多中國人否認這個模型。高投資確實帶來高增長,這幅圖說明了這點。我認為,未來幾十年,可能還會有另外的國家投資更高,增長更快。比如印度在1960年後的投資就上升很快,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印度近年來經濟增長很快。我們再看這幅圖,它用不同的顏色說明了不同區域經濟增長和投資的關係,粉色部分的亞洲,28%用於投資,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亞洲經濟增長快。一些中國人在毫無數據證明下跳出來反對增加投資,要求降低投資,我認為這會帶來不可避免的經濟增速減緩。

為何亞洲經濟增長如此之快

全球勞動力分工的重要性

現在的數學建模,對短期的經濟波動和長期的經濟趨勢的區別是很明顯的,也易於我們區分研究和對待。這是哈佛大學的戴爾·喬根森關於美國經濟的研究,他的研究周期是10年甚至更短。首先我們看一下中間投入(intermediate input)。什麼是中間投入?它是某些行業的產出要投入到其他行業的生產過程。測量中間投入,實際是在測量經濟體中勞動分工的程度有多高。從數據可以看出,1977—2000年,美國中間投入的增長率是GDP的115%,每年比GDP增速快15%,這也再次確認了亞當·斯密關於勞動分工越來越精細的理論。這種分析框架一般比較難收集數據,通常只有小部分國家有條件來研究。能收集到數據的國家,比如日本、韓國、中國和美國,都可以得到一樣的結論:中間投入比GDP增長更快,也再次印證亞當·斯密關於勞動力分工的預測。

對於大多數國家,你無法獲得數據,因為勞動分工很難測量,有時候只能通過測量商貿往來這種間接的方式來測算,所以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要進一步地勞動分工就必須加入國際貿易,只有極少數大國才能不靠貿易而自足。我們從許多國家的經濟數據中看出,國際貿易規模大幅增加,這就是所謂的全球化。所以,雖然嚴格來說國際貿易不能證明勞動分工和經濟增長的關係,但它也是個重要的測量指標。我們可以觀察這些數據:在其他條件相當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在經濟中所佔的比例越高,經濟增長的速度就越快。這也反應了一種國際化趨勢:分工越來越龐雜和精細。很多小國家在國內無法實現如此精細分工,所以它們不得不投身於全球化浪潮。這也就在一個側面證明了,進口替代戰略(import substitution strategy)是行不通的。請記住,亞當·斯密認為最強大的力量是勞動分工,第二是投資所佔的比例。

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內,即使有很高比例的投資,經濟也可能無法得到很好的發展,因為勞動分工是更重要的因素。這也是為什麼採用了進口替代戰略的國家如前蘇聯、阿根廷、印度等,經濟走向了失敗。雖然他們投資佔比很高,但沒有發展他們的勞動分工。

這也可以在中國經濟歷史數據中得到證明。在1978年以前,中國也增加了投資在GDP中所佔的比例,但是沒有取得很好的經濟增速,因為當時的中國經濟還處於一個相對封閉的、自給自足的狀態。在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既參與了全球的勞動分工,又保持高投資,中國經濟就走向了騰飛。

投資越來越重要

從接下來這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經濟增長最快的部分就是中間投入(intermediate input),它的增速甚至比貿易的增長還要快。而第二重要的是資本投資,美國經濟增長的50%來自於投資。投資是僅次於勞動分工的經濟增長因素,比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增長和勞動人口(Labour)增長更加重要。我認為,當一個經濟體越來越發達,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就越來越大。對中國來說,未來投資所扮演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

如果我們把所有經濟體看做一個整體,約40%的經濟增長來自投資。這份數據是通過研究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的數據後得出的,基本包含了全世界GDP的95%。在發展中國家,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例是36%,略低。在發達國家,佔53%的GDP增長是由投資所驅動。這證明,兩百多年前的亞當·斯密對經濟增長趨勢的預測是非常正確的,同時也意味著,當中國越來越發達,投資也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關於美國經濟增長的細節

在下一幅圖中,紅色表示發達國家,投資驅動佔比最高;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即生產力的提升)對藍色表示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的驅動力,高於其對發達國家的作用,這或許是因為發展中國家正在科技方面奮起直追,所以占的比例會更大些。再下一幅圖是G7國家(發達國家),投資對經濟的驅動作用佔比都在50%-60%,和美國相似,說明發達國家的情況都一樣。

在不同經濟模式中一些因素的貢獻

以G7為例的分析

下面這幅圖是東亞的發展中國家,它們在全球發展中國家裡是最成功的。這些國家基本處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中間階段,中國也是其中之一。前面三個數據說明,類似中國這樣的東亞發展中國家,投資驅動所佔的比例(47%)比世界其它發展中國家高(37%),但比發達國家又低一點(52.9%)。所以,我們可以從邏輯和數據上反駁中國某些人所謂「投資太高經濟會走下坡路」的謬論。注意,時下流行的經濟觀點的支持者們往往不敢引用數據,因為一用就難以自圓其說。

東亞經濟: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

對於反對者的辯駁

那麼,讓我們再看看反對者怎麼說。

第一種反對聲是說,中國的投資很低效。

但這是錯誤的。所謂投資效率是指,需要何種程度的投資方能帶動GDP產生1%的增長。每產生1%的GDP增長,投資規模佔GDP百分比越低,投資效率越高。我們來看看中國和印度,每產生1%的經濟增長,約需佔GDP總量4%的投資。用國際標準來看,中印的投資效率是很高的。這也解釋了中國經濟為何快速增長:一方面投資比例高,另一方面投資效率也很高。我們再看看美國在金融危機前的效率圖,7%的GDP用於投資可以帶來1%的經濟增長,其投資效率比中國幾乎差一倍。而這幅圖的時間軸之所以截止到金融危機,是因為危機後,美國的投資效率更低,投資24%的GDP只帶來1%的經濟增長——已經在圖之外了。

中、美、印帶動GDP產生1%增長所需的投資占其GDP的百分比

再看看具體數據。印度,30%的固定資產投資除以GDP增長的速度,就是它的投資效率。我們可以看到中印都是4%。有人說中國的投資效率在降低,這一點倒是真的,但我們必須看到,自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所有國家的投資效率均有所下降。而中國相比其他國家,做得相當不錯,其投資效率雖然下降了,但仍然高於其他國家。

在2002至2007年間,中國的投資效率,3.4%的GDP投資帶動1%的GDP增長;而在2006至2011年間,這個比值變成了4.1%。我們也可以看到,美國的投資效率由7%變成24%,法國由9.7%變成43.6%。所以,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中國經濟投資效率確實沒有以前高,但在國際比較的視野下看,還是遠比大多數國家高效。

第二種反對聲:中國已經投資夠多了,不用再投資了。

請看兩個數據。第一個,美國的人均鐵軌長度幾乎為中國的10倍,我們不難發現中美兩國的交通系統效率存在巨大差距。同理,美國積累資本已經有200年了,而中國在現代經濟意義上的積累投資才30年,底子很薄。從這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2011年的投資大概佔GDP的47%,美國為15%。第二幅圖可以看出資本的積累,美國的人均物質資本積累至少是中國的8倍。中國投資的絕對數值和美國差不多,過去少些現在多些,但如果看人均值的話,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所以人均值是很小的。

中國資本額要趕上還需很久

關於「克強經濟學」的一些探討

接下來和有名的「克強經濟學」有關。

我無意跟總理唱反調,但我願意和總理的一些顧問就某些問題再商討一下。這裡需要強調,我所討論的「克強經濟學」,不是政府已經頒布的政策,而是指媒體上拉虎皮當大旗打著「克強經濟學」旗號的那些言論。

我們通過一些數據來跟美國進行一個比較。根據經濟學家於明姜(Khuong Minh Vu,音譯)尚未對外公布的研究數據,美國1990—2010年的GDP增長中,50%來自投資,29%來自勞動力,21%來自全要素生產率帶來的技術提高。這種構成是典型的發達國家結構。

按照對克強經濟學的一般理解,這一理論是說:降低投資所佔比例,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所佔的比例。我來說明為什麼行不通。如果投資部分從50%降到40%,那為了保持同樣的經濟增速,全要素生產率要從21%增加到31%,也就是增加50%。在任何經濟體中,生產效率提高50%都是非常困難的;而我們從前面的圖表也可以看出,中國的投資效率已排在世界前列,如果還要把效率提高50%,基本不可能。

很多推崇克強經濟學的人認為,投資和生產效率對經濟的貢獻應該大致相等,投資降低多少,生產率就需要提升多少,數據證明這行不通。

接下來我們通過商業周期來看一下這個情況。

這是我發表的另一篇比較凱恩斯和鄧小平的文章。之前我們看到的是投資如何對經濟的長期增長產生影響,現在看看投資如何對固定的商業周期帶來影響。凱恩斯接受了亞當·斯密對於投資的判斷,即隨著時間推移,投資在經濟中的比重會增高。在亞當·斯密的年代大概佔5%—7%,但在凱恩斯時代這個比例已經到了18%—20%。凱恩斯指出,隨著經濟體發達程度的提升,投資波動破壞經濟穩定的能力越來越大,也就是在過去5%—7%的投資中波動對經濟的影響,小於後來百分之十幾的投資的波動對經濟的影響。

這幅圖是美國最近的商業周期,看看2007年第四季度,也就是美國進入金融危機前經濟最好的時期,與2013年第一季度的數據比較。GDP仍處於增長當中;家庭消費(Household Consumption),凈出口(Net Exports)等領域都在復甦;但投資(Fixed Investment)仍然沒有恢復到上一個商業周期的峰值。投資減少,就是為什麼美國經濟目前仍然增長乏力的原因。

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增長仍然乏力的主要原因是投資不足

歐盟的情況也與美國類似。

金融危機後,歐盟投資暴跌,拖累經濟發展

如果畫一幅日本的圖,你會覺得日本的圖和前面兩個非常相似。

我們再看一下中國。與美國相反,投資的增長帶動中國的GDP高速增長。

中國在經濟危機後,投資依然強勁

全球經濟危機後,中國GDP保持高增長,而美歐日持續低迷,顯然投資是最主要的差異

我們可以看凱恩斯推薦的保持投資水平的方法。對於保持預算赤字,凱恩斯並未著墨過多,而現在保羅·克魯格曼和經濟學教科書都經常提到預算赤字。很多人認為凱恩斯主義的要旨在於預算赤字,可其實凱恩斯400多頁的原著中只有兩頁討論了預算赤字。許多學府在這部分理論的教學中存在很大的問題,他們把國內的需求分成三個部分:消費、投資、政府支出,但這是錯誤的。因為政府支出,要麼是投資要麼是消費,不存在獨立的「政府支出」。正確的公式應該是,總需求=私人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投資+政府消費。很有趣的是凱恩斯曾經大力鼓吹提高政府投資,後來凱恩斯的追隨者則剛好相反,他們要增加消費,降低投資。

所以,現在看一看西方經濟危機關於金融方面的問題。

一個很核心的問題是,很多公司不把收入用於投資,於是留有很多的現金節餘。如果這種模式持續下去,儲蓄餘額過高,但是沒有投資,經濟就會崩潰。在該情況下,政府應該把公司的現金結餘用於投資,比如通過發行債券獲取現金,防止需求出現暴跌,保證經濟的發展。但是政府沒有將現金用於投資,而是把這些本應用於私人投資的資金消費掉,於是造成經濟體投資整體水平下降。為什麼這些國家會做出這樣讓經濟減速的事?第一,因為意識形態上,很多國家反對政府對投資進行干預;第二,它們沒有專門的政府部門來做投資。但中國就沒有這些問題,因為直至今日,中國既不存在觀念上的障礙,也擁有政府機構來進行相關投資。所以套用鄧小平的白貓黑貓理論,不管私人投資還是政府投資,只要是好的投資就行。

現在一些人反對鄧小平的經濟理論,認為貓的顏色很重要。認為政府投資要不得,只能保留私人投資。如果真按這些人說的去做,不知中國會不會遭受今天西方的麻煩。在2008年金融危機來臨時,中國推出很大的政府投資項目,這正好是凱恩斯當年所支持的東西。中國當年這麼做並不一定是決策層受到凱恩斯的影響,但很有英雄所見略同的意思。中國所做的很好的一點,就是政府能對投資的總量進行宏觀控制,這也是凱恩斯當年很贊成的。從這點出發,我認為中國的經濟模式相對於西方模式有優越性。目前,西方更應該學習中國而不是相反。前面的圖已經清楚地顯示,在經濟危機的幾年中,中國經濟增長51.8%,美國3.6%,歐盟和日本則出現了負增長。

所以,回到開頭,我們可以得出這些結論:

首先,亞當·斯密非常聰明,200年前就得出了重要的正確的結論。他的預測經得起200年後的經濟實踐檢驗,證明了他預測的科學性,他是真正的科學家。

其次,中國經濟確實有自己的特色,但同時也完全符合通用的經濟法則。中國的改革開放意義非凡,因為開放使中國加入了國際勞動分工,而勞動分工是經濟發展的首要要素;第二大要素是高度的投資。

以上兩個要素保證了中國成為過去35年表現最好的經濟體,也解釋了中國經濟模式從結構上比西方經濟模式優越的原因。現在有人想要說服中國領導層拋棄這個經濟模式,但拋棄該模式將產生惡劣的影響。中國很強大,沒有任何外力能傷害,只可能是自殺。但中國會不會自殺,我也決定不了。請記住,這些技術和理論因素,對經濟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註:本文論點由羅思義先生根據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NIPA Table 1.3.3, Trading Economics and Eurostat;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1;OECD Quarterly National Account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Vu,K.M.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1995-2005)等數據及資料計算所得。

推薦閱讀:

「中國模式」是偽命題嗎?-中國選舉與治理網
新蒙昧主義的破產與中國模式的確立 [轉帖 2009-05-11 01:21:46]
中國模式再審視_
「中國模式」是什麼?
自信大膽地肯定「中國模式」

TAG:中國 | 自殺 | 模式 | 國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