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普濟方卷四百十五 針灸門 腧穴 背腧部

普濟方卷四百十五 針灸門 腧穴 背腧部   第二行四十四穴(外督兪二穴。氣海兪二穴。關元兪二穴)   大杼二穴 在項後第一椎下兩傍。相去各寸半陷中。針五分。可灸七壯(甲乙經同)。明堂經雲。禁灸。下經雲。灸五壯(素問同。難<鋶-釒>骨會大杼。骨病治此)。銅人經雲。甲乙經足太陽手少陽之會。療瘧。頸項強痛。不可俛仰。左右不可顧。頭痛振寒。癲疾瘈瘲。氣實脅滿。傷寒汗不出。脊強喉痹。煩滿風勞。氣急咳嗽。胸中鬱郁。身熱目眩。腹痛卧不安席。西方子云。又名本神。不灸(膀胱)。資生經雲。明堂經禁灸。而銅人經雲可灸七壯。必有說也。要非大急。不必灸。   風門二穴 一名熱府。在二椎下兩傍。相去各寸半。針五分。留七呼。若頻刺。洩諸陽熱氣。背永不發癰疽。灸五壯。銅人經雲。督脈足太陽之會。治傷寒頸項強。目瞑多嚏。鼻鼽。出清涕。風勞。嘔逆上氣。胸背痛。喘氣卧不安。西方子云。療風眩頭痛。鼻衄。窒喘息不通。咳逆。   肺兪二穴 在三椎下兩傍。各寸半。針三分。留七呼。得氣即瀉(出甲乙經)。甄權針經雲。在三椎下兩傍。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當中指末是穴。針五分。留七呼。灸百壯。明堂下經雲。三壯(千金雲。肺兪。對乳引繩度之)。銅人經雲。足太陽脈氣所發。治上氣嘔吐。支滿不嗜食。汗不出。腰背強痛。寒熱喘滿。虛煩口乾。傳屍。骨蒸勞。肺痿咳嗽。療胸中氣滿。背僂如龜。頭目眩。令人失顏色。又雲。理癲癎。癭氣。肉痛皮癢。明堂經雲。在第三椎下兩傍。各一寸宛宛中。主肺寒肺熱唾血。西方子云。主吐逆。脊強。喘嗽。少氣。胸中痛。及百病。   厥陰兪二穴 在四椎下兩傍。各寸半。針三分。灸七壯(千金扁鵲雲。名關兪)。銅人經雲。治逆氣嘔吐。心痛。留結胸中。煩悶。牙痛。西方子云。灸五壯(出山眺經)。   心兪二穴 在五椎下兩傍。各寸半。針三分。留七呼。得氣即瀉。不可灸。明堂下經雲。灸五壯(千金第七節對心橫三間)。銅人經雲。治心中風。狂走發癎。亂語。悲泣。心胸悶亂。煩滿汗不出。結積寒熱。嘔吐不下食。飡食即吐。咳嗽。唾血。目痛。明堂經雲。主心痛。背相引咳嗽。不得息。煩心多涎。胃中弱。目目□巟目□巟淚出。悲傷也。資生經雲。銅人載。心兪不可灸。可針入三分。世醫因此遂謂心兪禁灸。但可針爾。殊不知刺中心一日死。乃素問之所戒。豈可妄針耶。千金言。風中心。急灸心兪百壯。服續命湯。又當權其緩急可也。豈可泥不可灸之說。而坐受斃耶。   督兪二穴 一名高蓋。在六椎下兩傍。各寸半。禁針通灸。銅人經雲。主理寒熱。腹中痛。雷鳴。氣逆心痛。灸三壯。資生經雲。銅人經缺此穴。明堂經有之。今依明堂入在此。恐銅人本不全也。   膈兪二穴 在七椎下兩傍。各寸半。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下經雲。五壯(難疏。血會鬲兪。血有病治此)。銅人經雲。治咳而嘔逆。膈胃寒痰。食飲不下。胸滿支腫。兩脅痛。腹脹。胃脘暴痛。熱病汗不出。喉痹。腹中積癖。默默嗜卧。四肢怠惰。不欲動。身常濕不能食。食則心痛。周痹身皆痛。又雲。治寒熱骨痛。虛脹支滿。痰瘧。□□玄癖氣塊。膈上痛。西方子云。主胸脅相引。不得傾側。肩背寒痓。痰飲。吐逆。汗出。哽噎。咽腫不得消。食飲不下。主吐食。明堂經雲。治胃弱食少。資生經雲。八椎下兩傍。銅人明堂。並缺兪穴。   肝兪二穴 在九椎下兩傍。各寸半陷者中。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明堂經下雲。七壯。素問雲。刺中肝。五日死。又雲。主咳逆。兩脅滿悶。肋中痛。目中白翳。氣短唾血。目上視。多怒狂衄。目目□巟目□巟遠視也。銅人經雲。主咳引兩脅急痛。不得息。轉側難。撅脅下與脊相引痛。而反折目上視。目眩循眉頭痛。咳引胸中痛。寒疝少腹痛。又雲。理口乾。中風。支滿。短氣。不食。食不消。吐血。目不明閉塞。腰痛肩寒。西方子云。主熱病瘥後食五辛。多患眼闇如雀目。鼻中酸。吐血。嘔血。筋急。手相引痛筋寒熱痓。   膽兪二穴 在十椎下兩傍。各寸半。正坐取之。灸三壯。針五分。明堂經雲。三分。下經雲。灸五壯。又素問雲。刺中膽一日半死。銅人經雲。治心腹脹滿。嘔則食無所出。口苦舌乾。咽中痛。食飲不下。目黃。胸脅支滿。不能轉側。頭痛振寒。汗不出。腋下腫。又雲。足太陽脈氣所發。主理心脹滿。吐逆。短氣。痰寒悶。食難下不消。針入三分。   脾兪二穴 在十一椎下兩傍。各寸半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下經雲。五壯。素問雲。刺中脾。十日死。銅人經雲。主腹脹引胸背痛。食飲倍多。身漸羸瘦。黃疸。善欠。脅下滿。洩利。體腫。四肢不收。痰喘。□□玄癖。積聚腹痛。不嗜食。痰瘧。寒熱。又雲。理腰身黃脹滿邪氣。西方子云。主腰脊強急。熱痓引骨痛。食不生肌膚。欲吐身重。不欲動。明堂經雲。主飲食多咽。四肢煩熱。嗜卧怠惰。   胃兪二穴 在十二椎下兩傍。各一寸半。針三分。留七呼。灸隨年為壯。明堂經雲。三壯。下經雲。七壯。銅人經雲。治胃中寒腹脹不嗜食。羸瘦。腸鳴腹痛。胸脅支滿。脊痛筋攣急。又雲。理煩滿吐食。針二分。灸三壯。西方子云。主食多。嘔吐食不下。   三焦兪二穴 在十三椎下兩傍。各一寸半。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經雲。針三分。下經雲。灸五壯。銅人經雲。治腸鳴腹脹。腰痛。水谷不化。腹中痛欲瀉注。目眩頭痛。吐逆飲食不下。肩背拘急。腰脊強。不得俛仰。又雲。足太陽脈氣所發。西方子云。主腹積聚如石。灸三壯。明堂經雲。正坐取陷中。灸五壯。主背痛身熱。   腎兪二穴 在十四椎下兩傍。各寸半。與臍平。針三分。留七呼。灸以年為壯。明堂經雲。三壯。下經雲。五壯。素問雲刺中腎六日死。又雲。主腰疼不可俛仰。轉側難。身寒熱。飲食倍多。身羸瘦。面黃黑。目目□巟目□巟然。主丈夫婦人久積冷氣。變成勞疾。銅人經雲。治虛勞。耳聾。腎虛。水藏久冷。心腹月□真脹。兩脅滿引少腹急痛。少氣溺血。小便濁出精。陰中疼。五勞七傷虛憊。腳膝拘急。足寒如冰。頭重身熱振栗。腰中四支淫濼。洞泄食不化。身腫如水。又雲。主冷嘔。好獨卧。西方子云。主腰痛。小腹痛。嘔吐。寒中洞泄。小便難。赤濁。骨寒熱。兩脅引滿。目不明。惡風寒。面赤熱。心痛如懸。慎如前法。   氣海兪二穴 在十五椎下兩傍。各寸半。通灸。銅人經雲。理腰痛。痔病瀉血。灸三壯。資生經雲。按明堂經有氣海兪。而銅人經無之。恐銅人本不全。故依明堂附入於此。   大腸兪二穴 在十六椎下兩傍。各寸半。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銅人經雲。治腰痛腸鳴。腹脹滿。繞臍切痛。大小便不利。或有洞瀉。食不化。脊骨強。不得俛仰。針入三分。灸三壯。西方子云。主大小便不利。腹月□真腫。暴瀉食不下。喜飲。忌生冷。酒面等物。   關元兪二穴 在十七椎下兩傍。各寸半。針三分。銅人經雲。理風勞。腰痛。瀉利。虛脹。小便難。婦人瘕聚諸疾。資生經雲。按明堂經有關元兪。而銅人經無之。恐銅人本不全。故依明堂附入於此。   小腸兪二穴 在十八椎下兩傍。各寸半。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銅人經雲。治小便赤澀。淋瀝煩熱。少腹□□□痛。腳腫。短氣不嗜食。大便膿血出。五痔疼痛。婦人帶下。西方子云。主大小便難。淋瀝。小便黃赤。瀉痢膿血。五色重下腫痛。腰脊疝痛。及腰脊急強。   膀胱兪二穴 在十九椎下兩傍。各寸半。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明堂下經雲。七壯。又雲。主腰脊急強。腰下酸重。勞損不仁。腹中痛。大便難也。銅人經雲。足太陽脈氣所發。治風勞腰脊痛。瀉利。大便難。小便赤澀。遺溺。陰生瘡。少氣。足骨□行寒。拘急不得屈伸。女子瘕聚。腳膝無力。西方子云。主瀉利腸痛。煩滿汗不出。小便赤黃。堅結積聚。足清不仁。主熱痓引骨痛。明堂經雲。各二寸半陷中。   中膂內兪二穴 一名脊內兪。在二十椎下兩傍。各寸半。俠脊起肉。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下經雲。主腰痛。夾脊膂痛。上下按之應者。從項後至此穴。痛皆灸之。立愈。銅人經雲。治腸冷赤白痢。腎虛。消渴。汗不出。腰脊不得俛仰。腹脹脅痛。西方子云。主腰疝。寒熱痓反折。   白環兪二穴 在二十一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甲乙經雲。針如腰兪法同。挺腹地。端身兩手相重支額。縱息令皮膚俱緩。乃取其穴。針八分。得氣即瀉。瀉訖多補之。不宜灸。明堂下經雲。灸三壯。又雲。主腰脊急強痛。不能俯仰。起坐難。手足不仁。小便黃。腰尻重。不舉也。銅人經雲。足太陽脈氣所發。治大小便不利。及治腰髖疼痛。腳膝不遂。溫瘧。腰脊冷疼。不得安卧。勞損。風虛。不宜灸。忌房勞。不得舉重。   上髎二穴 在第一空腰髁下俠脊陷中。針三分。灸七壯。千金雲。腰髁下一寸。銅人經雲。足太陽少陽絡。治腰膝冷痛。嘔逆。鼻衄。寒熱瘧。婦人絕嗣。陰挺出不禁。白瀝。西方子云。在腰髁下一寸。俠脊兩傍。灸三壯。主腰痛痓反折。大小便不利。   次髎二穴 一名次窌。在第二空俠脊陷中。可灸七壯。針三分。銅人經雲。治疝氣下墜。腰脊疼痛。不得轉搖。急引陰器痛不可忍。腰以下至足不仁。背腠寒。小便赤淋。心下堅脹。西方子云。灸三壯。主腰脊痛。惡寒。婦人赤白瀝下。腰痛不可俛仰。足清不仁。大小便不利。   中髎二穴 在第三空俠脊陷中。針二分。留十呼。灸三壯。銅人經雲。足厥陰少陽所結。治丈夫五勞七傷六極。腰疼痛。大便難。腹脹。下利。小便淋澀。飧洩。婦人絕子。帶下。月事不調。西方子云。主婦人赤淫時白氣癃。月事少。大小便不利。   下髎二穴 在第四空俠脊陷中。針二分。留十呼。灸三壯。銅人經雲。足太陽厥陰所結。治腰痛不得轉側。女子下蒼汁不禁。陰中痛引少腹急疼。大便下血。寒濕內傷。赤瀝。陰中癢痛引小腹控月□少不可俛仰。大小便不利。腸鳴腹脹欲瀉注。   會陽二穴 一名利機。在陰尾骨兩傍。針八分。灸五壯。銅人經雲。督脈氣所發。治腹中冷氣。瀉利不止。久痔。陽氣虛乏。陰汗濕。西方子云。主腹中有寒。瀉注。腸澼便血。千金。八窌在腰目下三寸。俠脊相去四寸(兩邊四穴。故名八窌)。其曰俠脊四寸。是除脊各寸半也。凡大杼下穴。皆當除脊各一寸半。   背腧部第三行左右二十八穴   附分二穴 在第二椎下附項內廉兩傍。相去俠脊各三寸。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雲。手足太陽之會。正坐取之。治肩背拘急。風冷客於腠。頸項強痛。不得回顧。風勞臂肘不仁。西方子云。主背痛引頷引頸。   魄戶二穴 在三椎下兩傍。各三寸。正坐取之。針五分。得氣即瀉。又宜灸。留針。日灸七壯。止百壯。明堂經雲。日七壯。至二百壯。下經雲。魄戶在三椎下兩傍。各三寸。灸三壯。又雲。魄戶在三椎下兩傍。各三寸。灸五壯。明堂經雲。主肩膊間急痛。背氣不能引顧。咳逆上喘。素問注云。魄戶上直附分。銅人經雲。宛宛中正坐取之。足太陽脈氣所發。治背膊痛。咳逆上氣。嘔吐煩滿。虛勞肺痿。五屍走疰。項強胸背連痛。不得回顧。西方子云。主肺寒熱。呼吸不得卧。嘔沫喘氣相追逐。背胛悶無力。勞損萎黃。忌豬魚酒面生冷等物。資生經雲。銅人經有魄戶穴。明堂上經亦同。而下經既有魄戶穴又有魄戶穴。皆雲在三椎下。若謂誤寫魄字。則不應兩出魄戶穴也。考之下經。既有懸鐘矣。後又有懸鐘。既有天突矣。其治小兒又有天突。意者。魄戶即鬼戶。誤作魄。而兩出之。不然。何其穴皆在三椎旁歟。   膏肓兪二穴 在四椎下(明堂經雲。近五椎)。兩傍各三寸。無所不療。羸瘦虛損。夢中失精。上氣咳逆。發狂健忘(明堂經雲。狂感症誤)。取穴之法。令人正坐。曲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正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令臂勿得動搖也。從胛上角。摸索至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灸中間。從胛骨之裹去胛。容側指許。摩胠去表肋間空處。按之自覺牽引於肩中。灸兩胛中一處。至百壯。多至五百(明堂經雲六百壯。多至千壯)。當覺下礱礱然似流水之狀。亦當有所下出。若得停痰宿疾。則無所不下也。如病人已困。不能正坐。當令側卧。挽上臂。令取穴灸之。凡取。以右手從左肩上住。指頭所不及者。是穴也。右取亦然。乃以前法灸之。若不能久坐。當伸兩臂。令人挽兩胛骨。使相離。不爾。即胛骨覆其穴灸之。無驗(明堂經雲。不爾。肘骨覆穴。不可得也。所伏衣襆當令大小有常足。不爾。則失其穴也)。此穴灸訖後。令人陽氣益盛。當消息以自補養。當取身體平復。論曰。昔在和緩。不救晉侯之疾。以其在膏之上。肓之下。針葯所不能及。即此穴是也。時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病難遣。若能用心方便。求之得穴。灸之無疾不愈(出千金外台)。西方子云。其取穴法。有孫思邈王惟一右用之葉善琪僧仲之或用鉤股。或抱栲栳。或坐或卧。或正坐或斜立。或起手曲肘。或坐而伸臂。或揣椎骨定高下。或量臍心。或量命門。或坐點坐灸。各有所長。然而終未明大法。以予平昔用此數十。取十百取百一無差者。各各取之按其穴。須得病人中指麻木。則灸無不取效。其要法。在第四椎下。第五椎上。各去脊三寸宛宛中。資生經雲。灸膏肓功效。諸經例能言之。而取穴則未也。千金等方之外。庄綽論之最詳。然繁而無統。不能定於一。王氏雲。予嘗以意取之。令病人兩手交在兩膊上(灸時亦然)。胛骨遂開。其穴立見。以手指膜索第四椎下兩傍。各三寸四肋三間之中間。按之痠疼是穴。灸之千百壯。少亦七七壯。當依千金立點立灸。坐點坐灸。卧點卧灸雲(若只合爪在兩膝頭中點穴。亦得)。   神堂二穴 在五椎下兩傍。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針三分。灸五壯。明堂下經雲。三壯。素問注云。上直魄戶。銅人經雲。足太陽脈氣所發。治肩痛連胸背痛。不能俛仰。腹滿。洒淅寒熱。腰脊強急。明堂經雲。主逆氣上攻。時復噎也。   言□意譆二穴 在肩膊內廉。在六椎下兩傍。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以手痛按之。病者言言□意譆。針三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二七壯。止百壯。明堂下經雲。五壯。又雲。主瘧久不愈者。背氣滿悶。胸中氣噎。勞損虛乏。不得睡也。銅人經雲。足太陽脈氣所發。治腋拘攣暴脈。急引脅痛。熱病汗不出。溫瘧寒瘧。肩背痛。目眩。鼻衄。喘逆。腹脹。肩膊內廉痛。不得俛仰。又雲。其穴抱肘取之。主肩背寒痓。風瘧。西方子云。治小兒食晦頭痛。及五心熱瘧久不愈。及咳逆上氣。忌莧菜白酒。   膈關二穴 在七椎下兩傍。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針五分。灸五壯。銅人經雲。足太陽脈氣所發。治背痛惡寒。脊強俛仰難。食飲不下。嘔噦多涎唾。胸中噎悶。   魄門二穴 在九椎下兩傍。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灸三壯。針五分。銅人經雲。足太陽脈氣所發。治食飲不下。腹中雷鳴。大便不節。小便赤黃。又治嘔吐不住多涎。   陽綱二穴 在十椎下兩傍。各三寸陷中。正坐闊肩取之(亦作微俯取之)。針五分。灸三壯。明堂下經雲。七壯。主飲食不下。腹中雷鳴。腹滿虛脹。大便瀉。消渴。身熱目黃。不嗜食怠惰也。銅人經雲。足太陽脈氣所發。治小便赤澀。西方子云。主大小便不節。黃水。小便黃。腸鳴瀉注面黃。   意舍二穴 在十一椎下兩傍。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針五分。灸五十壯。至百壯。明堂經雲。五十壯。至百二十壯。甲乙經雲。三壯。針五分。下經雲。灸七壯。明堂經雲。第九椎下兩傍。各三寸。主脅脹滿。背痛惡寒。食飲不下。嘔吐不留住也。素問雲。灸二壯。銅人經雲。足太陽脈氣所發。治腹滿虛脹。大便滑瀉。消渴。面目黃赤。不嗜食。   胃倉二穴 在十二椎下兩傍。各三寸。針五分。灸五十壯。明堂經雲。五十壯。甲乙經雲。三壯。銅人經雲。足太陽脈氣所發。治腹內虛脹。水腫。食飲不下。惡寒。背脊不得俛仰。針三分。灸五壯。西方子云。治水腫虛脹。水食不消。   肓門二穴 在十三椎下兩傍。各三寸叉肋間。異經雲。與鳩尾相直。灸十壯。針五分。銅人經雲。治心下肓大堅。婦人乳有瘀疾。   志室二穴 在十四椎下兩傍。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針五分。灸三壯。明堂下經雲。兩傍各三寸半。灸七壯。又雲。微俛而取之。主腰痛脊急。兩脅脹滿。大便難。食飲不下。背氣俯仰不得也。銅人經雲。足太陽脈氣所發。治腰脊強痛。食飲不消。腹中堅急。陰痛下腫。失精。小便淋瀝。資生經雲。明堂上經作兩傍各三寸。與銅人經同。而下經乃作三寸半。必是分外半字也。   胞肓二穴 在十九椎下兩傍。各三寸陷中。伏而取之。灸五七壯。針五分。明堂經雲。灸五七壯。至五十壯。甲乙經雲。三壯。下經雲。五壯。主腰痛不可忍。俛仰難。惡寒小便澀也。銅人經雲。足太陽脈氣所發。治腰痛惡寒。少腹堅急。癃閉下腫。不得小便。又雲。治腰背卒痛急。食不消。腹中堅急。陰痛下腫。療惡氣。   秩邊二穴 在二十椎下兩傍。各三寸陷中。伏而取之。灸三壯。針五分。忌同。明堂經雲。在二十椎下兩傍。各三寸。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雲。足太陽脈氣所發。治腰痛不能俛仰。小便黃赤澀。腰尻重。不能舉。五痔發腫。慎如前法。資生經雲。素問氣府論注曰。秩邊在二十一椎下兩傍。上直胞肓。與銅人經明堂經二十椎下不同。未知其孰是。姑兩存之。以上二十八穴。當準千金方除脊三寸取穴。   側頸項部左右十八穴   天容二穴 在耳下曲頰後。灸三壯。銅人經雲。手太陽脈氣所發。主頸項癰。不能言。頸腫項痛。不可顧。耳嘈嘈若蟬鳴。咳逆嘔沫。上氣喘息。齒噤喉痹。寒熱。咽如鯁。又雲。針入一寸。西方子云。又名大容(小腸)。   天牖二穴 在頸筋缺盆上。天容後。天柱前。完骨下。髮際上(明堂雲。髮際上一寸。陷中)。針一寸。留七呼。不宜補。亦不宜灸。若灸面腫眼合。先取言□意譆。後針天牖風池。即差。若不先針言□意譆。即難療。明堂經雲。針五分。得氣即瀉。瀉盡更留三呼。瀉三吸。下經雲。灸三壯。西方子云。髮際上一寸。不灸。又雲。髮際宛宛中。主瘰癧寒熱。頸有積氣。暴聾。肩中痛。頭風目眩。鼻塞不聞香臭。銅人經雲。手少陽脈氣所發。治頭風面腫。項強不得回顧。夜夢顛倒。面青無顏色。針入五分。不宜灸(三焦)。資生經雲。銅人經明堂上經皆雲。不宜灸。下經素問注乃雲。灸三壯。恐凡禁穴許灸一壯至三壯也已。   天窗二穴 一名窗龍。在頸大筋前。曲頰下。扶突後。動脈應手陷中。灸三壯。針三分。明堂經雲。主耳鳴聾。無所聞。頰腫喉中痛。暴喑不能言。及肩痛引項不得顧。銅人經雲。手太陽脈氣所發。西方子云。治耳痛及痔漏頸痛(小腸)。   天鼎(一名天頂)二穴 在頸缺盆直扶突後一寸。灸三壯。針三分。忌同。明堂下經雲。在項缺盆直扶突氣舍後一寸陷中。灸十壯。素問氣府注云。在頸缺盆上。直扶突氣舍同身寸之半。按甲乙經作寸半。銅人經雲。手陽明脈氣所發。治暴喑氣哽。喉痹咽腫。不得息。飲食不下。喉中鳴。西方子云。在曲頰下一寸。人迎後(大腸)。   扶突二穴 一名水穴。在人迎後寸半。灸三壯。針三分。素問注云。在頸當曲頰一寸。人迎後。仰而取之。銅人經雲。在氣舍後一寸半。灸三壯。主舌本出。咳逆上氣。咽中鳴喘。多唾喘飲。喉中如水雞鳴。又雲。手陽明脈氣所發(又)。   缺盆二穴 一名天蓋。在肩下橫骨陷中。灸三壯。針三分。素問雲。針二分。不宜刺太深。使人逆息也。明堂經雲。肩上橫骨陷中(素問同)。肩上是穴。銅人經雲。治寒熱瘰癧。缺盆中腫。外潰則生。胸中熱滿。腹大水氣。缺盆中痛。汗出。喉痹咳嗽。西方子云。主哽噎。胸熱息賁。脅下氣上沖。銅人經雲。在肩下橫骨陷中。明堂乃雲。在肩上橫骨陷中。又雲。肩上是穴。恐銅人誤下字也(胃)。   人迎二穴 一名五會。在頸大脈。動脈應手。俠結喉旁。仰而取之。以候五藏氣。足陽明脈氣所發。禁灸。灸之不幸傷人。針四分。銅人經雲。治吐逆霍亂。腦滿。喘呼不得息。項氣悶腫。食不下(又)。   水突二穴 一名水門。在頸大筋前。直人迎下。氣舍上。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治咳逆上氣。咽喉癰腫。呼吸短氣。喘息不卧(又)。   氣舍二穴 在頸直人迎俠天突陷中。針三分。灸三壯。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治咳逆上氣。瘤癭。喉痹咽腫。頸強不得回顧。西方子云。主肩腫。哽咽食不下也(又)。   膺腧部中行七穴   天突一穴 在結喉下一寸。宛宛中(一作陷者中)。針五分。留三呼。得氣即瀉。灸亦得。但不及針。其下針宜直橫下。不得低手。低手即傷五藏之氣。傷人短壽。明堂下經雲。一穴在項結喉下五分。中央宛宛中。灸五壯。素問氣穴注云。在頸結喉下四寸中央宛宛中。刺一寸。灸三壯。甲乙經雲。在結喉下五寸。明堂下經。灸小兒雲。結喉下三寸兩骨間。千金名天瞿。資生經校勘。在結喉下五寸是穴。明堂下經雲。主咳逆氣喘。暴喑不能言。身寒頸腫。喉中鳴翕翕。胸中氣哽哽。西方子云。主頰舌縫脈青。暴恡氣哽。喉痹咽乾。咳逆喘息。肩背痛。及漏頸痛。銅人經雲。陰維任脈氣之會。治咳嗽上氣。胸中氣噎。喉中狀如水雞聲。肺壅咯唾膿血。氣壅不通。咽乾。舌上急。喉中生熱瘡。不得下食。慎如葯法。及辛酸等物(任)。   璇璣一穴 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灸五壯。針入三分。明堂經雲。灸三壯。主胸脅支滿。咳逆上喘。喉中鳴也。銅人經雲。任脈氣所發。治胸支滿痛。喉痹咽腫。水漿不下。又雲。主喉癰。   華蓋一穴 在璇璣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針三分。灸五壯。明堂下經雲。三壯(本雲五壯)。又雲。主胸脅支滿。咳逆上氣。喘不能言也。銅人經雲。任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痛引胸中。   紫宮一穴 在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仰頭取之。灸五壯。針三分。明堂下經雲。在華蓋下一寸。灸七壯。銅人經雲。任脈氣所發。治胸脅支痛。胸膺骨疼。痹痛。痰飲食不下。嘔逆上氣。煩心吐血。及唾如白膠。   玉堂一穴 一名玉英。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中。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雲。任脈氣所發。主胸滿不得喘息。痹痛。胸膺骨疼。嘔逆上氣。煩心及吐寒痰。又雲。可灸三壯。   膻中一穴 一名元兒。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橫直兩乳間陷中。仰卧取之。灸七七壯。禁針。不幸令人夭。明堂經雲。日灸七壯。止七七壯。禁針。不幸令人死。甲乙經雲。針三分。明堂下經雲。灸三壯。千金雲。鳩尾上一寸。銅人經雲。任脈氣所發。治肺氣咳嗽。上喘唾膿。不得下食。胸中氣滿如塞。可灸二七壯。及療膈氣嘔逆吐涎沫。婦人乳汁少及乳不下。又雲。主肺癰。明堂經雲。主胸膈滿悶。氣短。喉中鳴。灸五壯立愈。岐伯曰。治積氣乾噎。慎豬魚酒面等物。資生經雲。靈蘭秘典雲。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說者曰。膻中為氣之海。然心主為君。以敷宣教令。膻中主氣。以氣有陰陽。氣和志適。則喜樂由生。分布陰陽。故官為臣使也。然則亶中者。乃十二藏之一。臣使之官。為氣之海。分布陰陽。非其他穴比者。或患氣噎膈氣。肺氣上喘。不得下食。胸中如塞等疾。宜灸此(難疏雲。氣會三焦。外筋直兩乳間。氣痛治此)。   中庭一穴 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灸五壯。針三分。明堂經雲。針二分。下經雲。膻中下一寸。灸三壯。又雲。膻中下一寸宛宛中。主食飲不下。嘔逆食下還出也。銅人經雲。任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噎塞心下滿。   膺腧部第二行左右十二穴   腧府(素問作前)二穴 在巨骨下。璇璣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明堂經雲。仰卧取之)。針三分。灸五壯。明堂下經雲。灸三壯。又雲。主咳逆上氣。喘急嘔逆。不下飲食。胸中痛也。銅人經雲。足太陽脈氣所發(又雲。足少陽脈氣所發)。主喘逆嘔吐。胸滿不得食(腎)。   彧中二穴 在腧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面取之(明堂經雲。仰卧取之)。針四分。灸五壯。明堂下經雲。腧府下一寸。灸三壯。又雲。主咳嗽上喘。不能食也。銅人經雲。足少陽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咳嗽喘逆不得息。嘔吐。上氣涎出多。胸滿不得食。喘悸。坐不安席(又雲。足少陰脈氣所發)。   靈墟二穴 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銅人經雲。足少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引胸不得息。咳逆嘔吐。胸滿不嗜食。又雲。足少陽脈氣所發。   神封二穴 在靈墟下一寸六分。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雲。足少陰脈氣所發。治胸滿不得食。咳逆乳癰。洒淅惡寒。西方子云。主胸滿不得息。   步廊二穴 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銅人經雲。足少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鼻塞不通。呼吸少氣。喘息。不得舉臂。   神藏二穴 在彧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雲。足少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咳嗽喘逆。不得息。嘔吐胸滿不得食(又雲。足少陽脈氣所發)。   膺腧部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氣戶二穴 在巨骨下兪府兩傍。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喘逆上氣。呼吸胸背急。不得息。食不知味(胃)。   庫房二穴 在氣戶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明堂經雲。在陷者宛宛中。主胸脅支滿。咳逆上氣。呼吸不得息。及肺寒咳嗽。多唾膿血濁沫。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   屋翳二穴 在庫房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治咳逆上氣。呼吸多唾濁沫膿血。身體腫。皮膚痛不可近衣。淫濼瘈瘲不仁。   膺窗二穴 在屋翳下一寸六分陷中。灸五壯。針四分。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治胸滿短氣。唇腫乳癰。寒熱睡卧不安。西方子云。主胸塞癰腫。及腸鳴泄注也。   乳中二穴 當乳是。足陽明脈氣所發。禁灸。灸不幸生蝕瘡。瘡中有清汁膿血可治。瘡中有瘜肉若蝕瘡者死。微刺三分。西方子云。禁不灸。   乳根二穴 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明堂經雲。主胸下滿悶。痛膺臂腫。及乳痛也。明堂經雲。主隔氣不下食。噎病。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治胸下滿痛。臂腫乳癰。凄慘寒痛。不可俛仰。西方子云。主胸中滿痛。   以上十二穴。去膺中行各四寸。遞相去一寸六分。   膺腧部第四行左右十二穴   雲門二穴 在巨骨下。俠氣戶旁各二寸陷中。灸五壯。針三分。刺深使人氣逆。不宜深刺。明堂經雲。雲門在巨骨下。氣戶兩旁各二寸陷中。動脈應手。舉臂取之。山眺經雲。在人迎下第二骨間。相去二寸三分。通灸。禁針。甲乙經雲。灸五壯。針七分。若深。令人氣逆。西方子云。主嘔逆上氣。胸脅徹骨痛。主喉痹胸中煩滿。咳喘不得息。不得舉臂。胸脅短氣。氣上衝心。肩痛。銅人經雲。手太陰脈氣所發。針入二分。又雲。足太陰脈氣所發。理肺同葯療之(肺)。   中府二穴 一名膺中。兪肺之募。在雲門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間。針三分。留五呼。灸五壯。素問注云。在胸中行兩旁。相去六寸。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陷中。仰而取之。明堂經雲。主肺急。胸中滿。喘逆。唾濁善噎。皮膚痛也。銅人經雲。主喉痹胸滿。寒熱胸中滿。腹痛。面腹腫。及膈寒食不下。嘔吐還出。及肺系急。咳輙胸痛。主上氣咳唾濁涕。肩背痛。風汗出。腹脹食飲不下。悚悚膽熱。又雲。足太陰之會。主膚骨痛寒熱(又)。   周榮二穴 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四分。明堂經雲。灸五壯。主胸脅支滿。不得俛仰。咳唾稠膿也。銅人經雲。足太陰脈氣所發。主咳逆上氣。呼吸多唾濁沫膿血。飲食不下(脾)。   胸鄉二穴 在周榮下一寸六分陷者宛宛中。仰而取之。針四分。灸五壯。銅人經雲。足太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引胸背痛。卧不得轉側(又)。   天溪二穴 在胸鄉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四分。灸五壯。銅人經雲。足太陰脈氣所發。治胸中滿痛。咳逆上氣。喉中作聲。乳腫癰潰。賁膺(又)。   食竇二穴 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中。舉臂取之。針四分。灸五壯。銅人經雲。足太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膈間雷鳴。陸陸常有水聲。以上十二穴去膺中行各六寸六分。   側脅部左右凡八穴   淵液二穴 在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得之。禁灸。灸之不幸令人生腫蝕馬瘍。內潰者死。寒熱生馬瘍可治。針三分。銅人經雲。治胸無力。臂不舉。西方子云。又名泉液也(膽)。   輙筋二穴 在腋下三寸復前一寸脅首。灸三壯。針六分。銅人經雲。足少陽脈氣所發。治胸中暴滿。不得卧喘息也(又)。   天池二穴 一名天會。在乳後一寸腋下三寸。著脅直腋撅肋間。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雲。手心主足少陽脈之會。治寒熱胸膈煩滿。頭痛。四支不舉。腋下腫。上氣咳嗽。胸中有聲。喉中鳴。明堂經雲。主寒熱痎瘧。熱病汗不出(心)。   大包二穴 在淵液下三寸。脾之大絡。布胸脅中。出九肋間。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雲。治腹有大氣。不得息。胸脅中痛。內實則其身盡寒。虛則百節皆縱(脾)。   腹部中行十五穴   鳩尾一穴 一名尾翳。一名骨□曷骭。在胸前蔽骨下五分。不可灸。灸即令人畢世少心力。此穴大難針。大好手方可下針。不然。取氣多。令人夭。針三分。留三呼。瀉五吸。肥人倍之。明堂經雲。在蔽骨下五分陷者中。灸三壯。主心驚悸。神氣耗散。癲癎病狂。不擇言也。素問注云。不可灸刺。人無蔽骨者。從歧骨際下行一寸。銅人經雲。治心風驚癎發癲。狀如鳥鳴。破心吐血。心中氣悶。不喜聞人語。心腹脹滿胸中滿。咳逆數噫。喘息。喉痹咽壅。水漿不下。忌如前法。西方子云。禁灸(任)。   巨關一穴 心之募。在鳩尾下一寸。鳩尾巨者。少令強一寸中取穴。針六分。留七呼。得氣即瀉。可灸七壯。止七七壯。明堂經雲。在鳩尾下一寸陷者中。主心痛不可忍。嘔血。煩心。膈中不利。胸脅支滿。霍亂吐痢不止。困頓不知人。銅人經雲。任脈氣所發。治心中煩滿。熱病。胸中痰飲。腹脹暴痛。恍惚不知人。息賁時唾血。蛔蟲心痛。蠱毒霍亂。發狂不識人。驚悸少氣。又雲。主熱風癎。西方子云。主風癲浪言。或作鳥鳴聲。不能食。無心力。凡心痛有數種。冷痛。蛔蟲心痛。蠱毒。霍亂不識人。及腹中滿暴痛。汗出及手清臂不舉。忌同。   上脘(一作管)一穴 在巨闕下一寸。當一寸五分去蔽骨一寸(明堂經雲去巨骨三寸)。針入八分。先補後瀉。神驗。如風癎熱病。宜先瀉後補。立愈。日灸二七壯。至百壯。未愈。倍之。忌同。明堂下經雲。灸三壯。銅人經雲。任脈足陽明手太陽之會。治心中熱煩。賁豚氣脹滿不能食。霍亂吐利。身熱汗不出。三焦多涎。心常驚悸。心痛不可忍。伏梁氣狀如覆杯。林又雲主霍亂心痛不可眠卧。心中悶發噦。西方子云。去鳩尾三寸。明堂經雲。主嘔吐食飲不下。胸脹氣滿。心忪驚悸。時吐嘔血。腹內刺痛。   中腕一穴 一名太倉。胃之募。在上腕下一寸。上紀者。中腕也。針八分。留七呼。瀉五吸。疾出針。灸二七壯。止百壯。忌同。明堂經雲。日灸二七壯。止四百壯(千金。一名胃募。在心下四寸。胃管下一寸)。銅人經雲。手太陽足陽明所發。任脈之會。治心下脹滿。傷飽食不化。霍亂。吐瀉。不自知。心痛。溫瘧。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因讀書得賁豚氣上攻。伏梁心下悶狀如覆杯。寒癖結氣。忌豬魚生冷酒面等物。西方子云。主心匿不能食。反胃霍亂。心痛。熱瘟。痎瘧。天行。傷寒。腹中熱。喜渴涎出是蛔。以手聚而按之堅持。及腹脹不通。大便堅。憂思損傷。氣積聚。及腹中痛甚作膿腫。往來上下。脅下堅痛。鼻間焦臭頭熱。鼻齀衄。傷寒傷飽。食飲不化。目黃振寒。及沖疝胃痛。死不知人。及治背與心相按而痛。資生經雲。王氏雲。按氣穴論注云。中腕居心蔽骨與臍之中。刺入一寸二分。與銅人經稍異。宜從銅人為穩。其曰。胃之募。蓋飲食蓄積於此也。予嘗苦脾痛。嘗灸此穴覺冷氣從兩脅下而上至灸處即散。此灸之功也。自後頻灸此穴。亦每教人灸此。凡脾疼不可忍。飲食全不進者。皆宜灸之(難經疏。府會太倉。府病治此。在心下三寸)。   建里一穴 在中腕下一寸。針五分。留十呼。灸五壯。銅人經雲。治心下痛。不欲食。嘔逆上氣。腹脹身腫。又雲。治腸中疼痛。針入一寸二分。灸亦良。西方子云。在中脘下一寸二分。不可灸。   下脘一穴 在建里下一寸。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二七壯。止二百壯。銅人經雲。在足太陰任脈之會。治腹痛。六腑之氣寒。穀食不轉。不嗜食。小便赤。腹堅硬。癖塊。臍上脈厥氣動。日漸羸瘦。針入八分。灸亦佳。又雲。治腹胃不調。腹內痛不能食。腸堅腹胃脹。   水分一穴 在下脘下一寸。臍上一寸。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若水病。灸大良。可灸七壯。止百壯。禁針。針水盡即斃(一雲。陷者中)。明堂經雲。水分穴若水病灸大良。日灸七壯。止四百壯。針五分。留三呼(又雲。水氣難得針。針水分穴。水盡即死。又雲可針。今莫若以不針為是)。又雲。主水氣浮腫。鼓脹。腸鳴如雷。鼓聲時上衝心。日灸三壯。四日止。銅人經雲。任脈氣之所發。治腹堅如鼓。水腫腸鳴。胃虛脹。不嗜食。繞臍痛沖胸不得息。又雲。一名分水。主腹痛不能食。腸堅腹腫。胃管不調。堅硬。資生經雲。明堂經雲。若是水病。灸之大良。針入五分。而銅人經雲。若是水病。灸之大良。禁不可針。針水盡即斃。是又不可針矣。恐人但知明堂經之可針。不知銅人經之不可針也。於是書之以示世醫雲。按水分穴。仍以不進針為是。   神闕一穴 一名氣合。當臍中灸百壯。禁針。忌同。素問注云。禁刺。刺之使人臍中惡。腸潰矢出者死。不可治。灸三壯。銅人經雲。治瀉利不止。小兒奶利不絕。腹大繞臍痛。水腫鼓脹。腸中鳴。狀如流水聲。久冷傷憊。可灸百壯。禁不可針。慎如常法。西方子云。小兒灸五壯。止七壯。資生經雲。臍中。千金等經不言禁灸。只言禁針。銅人經雲。宜灸百壯。近世名醫。遇人中風不省。急灸臍中皆效。徐伻。卒中不省得桃源簿為灸臍中。百壯始蘇。更數月。乃不起。鄭糾雲。有一親。卒中風。醫者為灸五百壯而蘇。後年餘八十。向使徐伻灸至三百壯。安知其不永年耶(論神闕穴多灸極是)。   陰交一穴 一名橫戶。素問雲。在臍下一寸。針八分。得氣即瀉。灸百壯止。明堂經雲。灸不及針。日三七壯。止百壯。西方子云。明堂經雲。日灸三七壯。止七百壯。主臍下熱。小便赤。氣痛。狀如刀攪。作塊狀。如覆杯。婦人月脈斷絕。月事不調。帶下崩中。因產後惡露不止。繞臍冷痛。如藏腑游氣。及臍下□□□痛。銅人經雲。任脈氣所發。治寒疝。引少腹痛。腰膝拘攣。腹滿。女人月事不絕。針入八分。得氣即瀉。瀉後宜補。灸亦得。然不及針。   氣海一穴 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半宛宛中。針八分。得氣即瀉。瀉後宜補之。灸百壯。今附氣海者。是男子生氣之海也。治藏氣虛憊。賁氣不足。一切氣疾。久不差皆灸之。明堂經雲。灸七壯。主冷病面黑。肌體羸瘦。四肢力弱。小腹氣積聚賁豚。腹堅。脫陽欲死。不知人。五臟氣逆上攻也。西方子云。主少腹疝氣。遊行五藏。腹中切痛。及驚不得卧。主冷氣衝心。婦人惡露不止。繞臍痛。氣結成塊。狀如覆杯。小便赤澀。銅人經雲。任脈氣所發。治臍下冷痛。及婦人月事不調。帶下崩中。慎如常法。資生經雲。此經以氣海為生氣之海。難經疏。以為元氣之海。則氣海者。蓋人之元氣所生也。故柳公度曰。吾養生氣無他術。但不使元氣作喜怒。使氣海常溫爾。今人既不能不以元氣作喜怒矣。若能時。灸氣海使溫。亦其次也。王氏曰。余舊多病。常苦氣短。醫者教灸氣海。氣遂不促。自是每歲須一二次灸之。則以氣怯故也。   石門一穴 一名利機。一名精露。在臍下二寸。灸亦良。可灸二七壯。止百壯。婦人不可針。針之終身無子。甲乙經雲。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門。針八分。留三呼。得氣即瀉。下經雲。灸七壯。千金雲。灸絕孕。刺五分。明堂經雲。在臍下二寸陷者中。主腹大堅。氣淋小便黃。身寒熱。咳逆上氣。嘔血。卒疝繞臍痛。賁豚氣上沖。甄權雲。主婦人因產惡露不止。西方子云。又名端田。女子不灸。主腹脹痛。堅硬。婦人惡露不止。遂成結塊。崩中漏下。斷續灸亦良。大便難。並大便閉塞。氣結心堅滿。及小腹堅痛。引陰中不得小便。並小腹中拘急。及腹中滿。暴痛。汗出。並水脹水氣行皮中。小腹皮敦敦然。小便黃。氣滿不欲食。谷入不化。及嘔吐並賁豚上氣。小腹疝氣遊行五藏。疝繞臍沖胸。不得息。疝積及二丸騫痛。銅人經雲。三焦之募。任脈氣所發。治腹堅肢滿。資生經雲。臍下二寸名石門。明堂經載甲乙經雲。一名丹田。千金素問注。亦謂丹田。在膝下二寸。世醫因是遂以石門為丹田。誤以丹田乃在臍下三寸。難經疏論之詳而有據。當以難經疏為正。銅人經雲。針之絕子。千金雲。灸之絕孕。要之。婦人不必針灸此穴(論丹田穴。當以臍下二寸為是也)。   關元一穴 一名次門。在臍下三寸。小腸之募。足太陰少陰厥陰三陰任脈之會。下紀者。關元也。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百壯。止三百壯。明堂經雲。若懷胎必不宜針。若針而落胎。胎多不出。而針外崑崙立出。灸亦良。然不及針。灸三十壯。下經雲。五壯。岐伯雲。但是積冷處。皆宜灸。明堂經雲。在臍下三寸陷者中。主賁豚。寒氣入小腸。時欲嘔。溺血。小便黃。腹漏不止。卒疝小腹痛。轉胞不得小便。西方子云。主臍下□□□痛。小便赤澀。不覺遺瀝。小便處痛。狀如疝。尿如血色。臍下結血狀如覆杯。婦人帶下。因產惡露不止。月脈斷絕。產道冷。及脅下脹。小腹熱而偏痛。寒氣入腹。及石淋。臍下三十六疾。不得小便。及腸中尿血。胞轉氣淋。又主小便數及泄痢不止。小腹滿。石淋及賁豚氣入小腹。暴疝痛。身熱頭痛。進退往來。銅人經雲。及治婦人帶下瘕聚。月脈斷絕。帶下經冷。慎如常法。資生經雲。關元乃丹田也。諸經不言。惟難經疏雲。丹田在臍下三寸。方圓四寸。著脊樑。兩腎間中央赤是也。左青右白。上黃下黑。三寸法三光。四寸法四時。五色法五行。兩腎間名大海。而貯其血氣。亦名大中。極言取人身之上下四向。最為中也。老醫與人灸。皆從此說。多者千餘壯。少者三二百壯。不知全活者幾何人。然亦宜頻灸。故曰若要安丹田。三里不曾乾。   中極一穴 一名玉泉。一名氣原。在關元下一寸。針八分。留十呼。得氣即瀉。灸百壯至三百壯。明堂經雲。主婦人月事斷絕。四度針(銅人經作一度針)。針即有子。故即時任針也。灸不及針日。三七壯。下經雲。五壯。又雲。在臍下四寸陷者中。灸五壯。至屍厥不知人。冷氣積聚。時上衝心。飢不能食。小腹痛積聚。堅硬如石。小便不利。失精絕子。面黑□干也。西方子云。主淋。小便赤。尿道痛。臍下結塊如覆杯。婦人因產後惡露不止。遂成疝瘕。或因月事不調。血結成塊。拘攣腹疝。月水不下。乳食疾絕子。陰癢。子門不端。小腸若寒。賁豚搶心。飢不能食。腹脹經閉。不通。小便不利。失精。及主恍惚屍厥。煩痛。銅人經雲。膀胱之募。是三陰任脈之會。治五淋。及陽氣虛憊。疝瘕水腫。賁豚搶心。甚則不得息。   曲骨一穴 在橫骨上毛際陷中。灸七壯。至七七壯。針二寸。明堂下經雲。橫骨上中極下一寸毛際陷中。千金雲。臍下五寸。明堂經雲。主五淋小便黃。水病脹滿。婦人帶下赤白。惡合陰陽。小便閉澀不通。但是虛乏冷極者。皆宜灸之。西方子云。又名屈骨。主小便脹。血癃。小便難。主癲疝。小腹痛。婦人赤白帶下。銅人經雲。動脈應手。任脈足厥陰之會。治少腹脹滿。小便淋瀝不通。灸同。針一二寸。   會陰一穴 一名屏翳。在兩陰間。任脈別絡。夾督脈衝脈之會灸三壯。西方子云。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間。主陰頭寒。主痔與陰相通者死。陰中諸病。前後相引痛。不得大小便。女子經不通。男子陰端寒衝心。銅人經雲。治小便難。竅中熱。皮疼痛。穀道搔癢。   腹部第二行左右二十二穴   幽門二穴 俠巨闕兩旁各五分。灸五壯。針五分。明堂經雲。在巨闕旁各一寸半陷中。千金雲。幽門俠巨闕各一寸。明堂經雲。一名幽關。銅人經雲。沖脈足少陰之會。治胸中引痛。心下煩悶逆。氣里急支滿。不嗜食。數咳。健忘。瀉利膿血。少腹脹滿。嘔沫吐涎喜唾。女子心痛。逆氣善吐。食飲不下。乾噦。西方子云。在巨闕旁半寸陷中。資生經雲。銅人經雲。在幽門俠巨闕。肓兪夾臍傍各五寸。相去一寸。明堂乃雲幽門在巨闕旁一寸半。通谷夾上脘旁相去三寸。按千金四滿(第二行穴)。在丹田(今石門)。兩邊各一寸半。與明堂經合。始知銅人經誤雲(腎)。   通谷二穴 在幽門下一寸。針五分。灸五壯。明堂經雲。夾上脘兩旁。相去三寸。下經雲。灸三壯。又雲。在幽關下一寸陷者中。灸三壯。主失欠口。及嘔。暴啞不能言也。西方子云。主頭痛寒熱。汗出不惡寒。主項如拔不可左右顧。目目□巟目□巟不明。風寒及鼻出清涕。結積留飲。□□玄癖。癖囊胸滿支飲。主喜嘔。及心中憤憤。數欠。癲癎。心下悸。咽中澹澹恐生食喜嘔。銅人經雲。沖脈足少陰之會。主乾嘔。又無所出。又治勞食。欲膈結。   陰都二穴 一名食宮。在通谷一寸。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雲。沖脈足少陰之會。治身寒熱。瘧病。心下煩滿。氣逆。西方子云。主多唾嘔沫。大便難。及婦人無子。藏有惡血。腹厥痛絞刺。不可忍。及腸鳴。明堂經雲。在通谷下一寸。陷者中。主□□皆瘧病。心恍惚。   石關二穴 在陰都下一寸。灸三壯。針一寸。明堂經雲。在陰都下一寸宛宛中。主多唾嘔沫。大便難。婦人無子。藏有惡血。腹厥內逆。滿痛絞刺。不可忍者。西方子云。又名石門。灸五壯。主脊強。下關大便閉塞氣結心堅滿。及脊痓反折。銅人經雲。沖脈足少陰之會。療婦人惡血上沖腹中。溺痛不可忍。灸三壯。針一分。   商曲二穴 在石關下一寸。灸五壯。針一寸。銅人經雲。沖脈足少陰之會。治腹中積聚。腸中切痛。不嗜食。   肓兪二穴 在商曲下一寸臍旁各五分。灸五壯。針一寸。銅人經雲。沖脈足少陰之會。治大便乾燥。腹中切痛。及大腹寒疝。小腹有熱可灸五壯。針入一寸。   中注二穴 在肓腧下一寸。灸五壯。針一寸。銅人經雲。沖脈足少陰之會。治小腹有熱。大便堅燥不利。西方子云。在肓腧下五分。   四滿二穴 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針三分。灸三壯(千金雲。丹田旁各一寸半。即心下。八寸。臍下橫為一寸半。即心下文是。令人校勘。四滿二穴。千金雲在丹田旁各一寸半。即心下八寸。臍下橫文是。凡證得丹田在二寸)。銅人經雲。沖脈足少陰之會。治臍下積聚。疝瘕腸澼。切痛振寒。大腹石水小腹切。切痛及奔<犭屯>豚上下。西方子云。主婦女臟中或胞中有惡血。內逆滿痛疝。及諸血□□□痛。   氣穴二穴 一名胞門。一名子戶。在四滿下一寸。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雲。沖脈足少陰之會。治婦人月事不調。洩利不止。賁氣上下。引腰脊痛。西方子云。在關元左邊三寸是。右三寸名子戶。主月水不通。   大赫二穴 一名陰維。一名陰關。在氣穴下一寸。灸五壯。針入三分。銅人經雲。沖脈足少陰之會。治男子陰器結縮。女子赤帶。西方子云。千金腎藏雲。在屈骨端三寸(又名陰維)。主男子虛勞失精。陰上縮。莖中痛。灸三十壯。及主女子赤淫。   橫骨二穴 在大赫下一寸。灸三壯(千金雲。名屈骨端。在陰上橫骨中。宛曲如卻月中央是也)。西方子云。又名曲骨。主精五藏虛竭。治腹脹小便難。陰器下縱引痛。銅人經雲。此穴諸經闕療病法。   以上二十二穴。去腹中行皆當為一寸半。說見幽門。   腹部第三行左右二十四穴   不容二穴 在幽門兩旁各一寸半。灸五壯。針五分。明堂經雲。在上脘兩旁各一寸。灸三壯(素問注。在第四肋端)。又雲。主腹內弦急。不得食。腹痛如刀刺。兩脅積氣膨膨然。西方子云。去任脈二寸。直兩肋端相去四寸。主胸背相引痛。嘔吐喘咳。口乾。痰癖脅下痛。重肋疝瘕。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治腹滿□□玄癖不嗜食。腹虛鳴。資生經雲。素問雲。夾鳩尾外。當乳下三寸。夾胃脘各一寸五分。不容至太乙也。夾臍廣三寸各三。滑肉門。天樞。外陵也。下臍二寸夾臍各三。大巨。水道。歸來也。皆腹第三行穴也。甲乙經雲。天樞在臍旁各二寸。與諸書同。特此經為異。信若是。則其穴不當在乳下也。如此。乳下則廣三寸之說為當(胃)。   承滿二穴 在不容下一寸。針三分。灸五壯。明堂經雲。三壯。千金雲。夾巨闕兩旁一寸半。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治腸鳴腹脹。上氣喘逆。膈氣。食飲不下。肩息唾血。可灸五壯。針二分。西方子云。主脅下堅痛。   梁門二穴 在承滿下一寸。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治胸脅下積氣。食飲不思。大腸滑洩。完谷不化。   關門二穴 在梁門下一寸。針八分。灸五壯。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治遺溺上滿。及身腹重。主積氣腸鳴。卒痛。洩利。不欲食。腹中氣遊走。夾臍急。痰瘧。振寒。   太乙二穴 在關門下一寸。灸五壯。針八分。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治癲疾狂走心煩。吐舌。   滑肉門二穴 在太乙下一寸。灸五壯。針八分(下一寸至天樞)。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治癲疾狂走。吐舌。嘔逆。   天樞二穴 一名長溪。一名谷門。大腸之募。去肓兪一寸半。夾臍旁各二寸陷中。灸五壯。針五分。留十呼(千金雲。魂魄之舍。不可針。合臍相去可三寸)。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療夾臍切痛。時上衝心。煩滿嘔吐。霍亂寒瘧。洩利食不化。女子月事不時。血結成塊。腸鳴腹痛。不嗜食。可灸百壯。針入五分。留七呼。西方子云。亦名長谷。循際。主久積冷氣繞臍切痛。女子漏下。赤白。腹大堅急。面色蒼蒼。主冬月重感於寒則泄。腸胃間游氣。面浮腫。唾血吐血。熱甚。狂言語。   外陵二穴 在天樞下一寸。灸五壯。針三分。西方子云。在天樞下半寸。灸五壯。主腹中疼痛。心如懸。下引臍腹痛。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   大巨二穴 在長溪下二寸。灸五壯。針五分(長溪。天樞也。千金雲。在臍下二寸。兩旁各二寸)。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治少腹脹滿。煩渴。□□貴疝。偏枯。四肢不舉。西方子云。主小便難。陰下縱。喜驚。   水道二穴 在大巨下三寸。灸五壯。針三寸半。西方子云。主三焦結熱。大小便不利。肩背痛。小腹滿。引陰中痛。腰背強急。膀胱寒。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二寸五分。   歸來二穴 在水道下二寸。灸五壯。針八分(外台雲。在水道下三寸。今校勘歸來二穴。在水道下二寸為是)。銅人經雲。治小腹奔豚。卵縮上。引莖中痛。婦人血藏積冷。   氣沖二穴 一名氣街。在歸來下。鼠鼷上一寸動脈應手宛宛中。禁針。灸七壯。立愈。炷如大麥。明堂下經雲。灸五壯。素問注云。在腹臍下。橫骨兩端。鼠鼷上。針三分。千金雲。歸來下一寸。明堂經雲。鼠鼷上一寸。灸三壯。主腹有大氣。腹脹。臍下堅。□□貴疝。陰腫。亦主婦人月水不通。無子。西方子云。素問刺熱論注云。主<疒頹>疝。陰腫痛。陰痿。莖中痛。兩丸騫痛。不可仰卧。及大腹石水。及腹中滿。熱淋。閉不得尿。主腹中大熱不安。大氣上攻心。暴腹脹滿。癃淫濼。婦人月水暴閉。塞乳。難子。上搶心。若胞不出。眾氣盡亂。絞痛不得反息。及氣沖腰痛不得俛仰。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所發。治腸中大熱。不得安卧。腹有逆氣。月水不利。身熱。腹中痛。   以上二十四穴。去腹中行當各三寸。   腹部第四行左右十四穴   期門二穴 肝之募。在不容旁一寸半。直兩乳第二肋端。針四分。灸五壯(千金雲。直兩乳下第二肋端旁一寸半。又雲乳直下一寸半)。銅人經雲。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治胸中煩熱。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洩利。腹堅硬。大喘不得安卧。脅下積氣。女子產余疾。食飲不下。胸脅支滿。心中切痛。善噫。若傷寒過經不解。當針期門。使經不傳。西方子云。主脅下脹。心痛。氣短。喜障酸腹大堅。不得息。脹痹滿。少腹尤大。及小腹滿。小便難。陰下縱。傷食腹滿(脾)。   日月二穴 膽之募。在期門下五分陷中。灸五壯。針五分(千金雲。一名神光。一名膽募)。明堂經雲。主悲不樂。欲走多唾。言語不正。四肢不收。銅人經雲。足太陰少陽陽維之會。治太息善悲。小腹熱。可灸五壯。針入七分(膽)。   腹哀二穴 在日月下一寸半。針三分。銅人經雲。在日月下一寸三分。足太陰陰維之會。治大便膿血。寒中食不化。腹中疼痛。西方子云。此穴不灸(脾)。   大橫二穴 在腹哀下三寸半。直臍旁。灸三壯。針七分。銅人經雲。足太陰陰維之會。療大風逆氣。多寒善悲。可灸五壯。西方子云。在腹哀下二寸。主腹熱。欲走太息。四肢不可動。多汗。洞利。資生經雲。肓腧去臍旁當一寸半。天樞去臍當三寸。大橫去臍當四寸半。其去章門合為六寸。難經疏乃雲。章門在臍上二寸。兩旁九寸。為可疑焉耳。   腹結二穴 一名腸窟。又名臨窟。在大橫下三分。針七分。灸五壯。銅人經雲。治繞臍痛。上沖搶心。腹寒洩利。咳逆。西方子云。在大橫下二寸三分。   府舍二穴 在腹結下三寸。足太陰厥陰陰維之交會。此三脈上下三入腹絡肝脾結心肺。從脅上至肩。此太陰郄三陰陽明之別。針七分。灸五壯。銅人經雲。治疝痛。脾中急痛。循脅上下搶心。腹滿積聚。厥氣霍亂。   沖門二穴 一名慈宮。上去大橫五寸。府舍下橫骨兩端約中動脈。針入七分。灸五壯。銅人經雲。足太陰厥陰之會。治腹寒氣滿積聚疼痛。淫濼陰疝難乳。子上衝心。不得息。以上十四穴去腹中行各當為四寸半。   前脅部左右十二穴(外脅堂二穴)   章門二穴 一名長平。一名脅髎。脾之募。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側卧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針六分。灸百壯。明堂經雲。七壯。止五百壯(難經疏。藏會季脅章門也。藏病治此。是脅骨下短脅。在臍上二寸。兩旁九寸)。銅人經雲。足厥陰少陰之會。治腸鳴盈盈然。食飲不化。脅痛不得卧。煩熱口乾不嗜食。胸脅支滿喘息。心痛腰不得轉側。傷飽身黃羸瘦。賁豚腹腫脊強。四肢懈惰。善恐少氣厥逆。肩臂不舉。忌如常法。又雲。一名脅髎。主膀胱氣癖疝瘕。膀胱氣痛。狀如雷聲積聚氣。針入六分。灸亦良。明堂經雲。灸七壯。主腰背肋間痛。腹中膨脹。兩脅積氣如卵石也。西方子云。主咳逆吐食噦噫。食入還出。熱中苦吞。而聞食臭。寒中洞泄不化。胸滿嘔吐。無所出。身瞤石水身腫。諸漏。灸百壯(肝)。   京門二穴 一名氣腧。一名氣府。腎之募。在監骨腰中季脅本俠脊。灸三壯。針三分。留七呼。銅人經雲。治腰痛不得俛仰。寒熱月□真脹。引背不得息。水道不利。溺黃。少腹急腫痛。腸鳴洞洩。髀樞引痛。西方子云。主肩背寒痓。肩甲內廉痛。脊痓及折體痛(膽)。   帶脈二穴 在季脅下一寸八分陷中(一雲宛宛中)。針六分。灸五壯。明堂下經雲。灸七壯。如帶繞身管束諸經脈(千金雲。在季脅端)。又雲。主兩脅下氣轉背痛。不可忍也。銅人經雲。治婦人少腹堅痛。月事不調。帶下赤白。里急瘈瘲也。   五樞二穴 在帶脈下三寸。一雲在水道傍一寸五分陷中。針一寸。灸五壯。明堂下經雲。三壯。銅人經雲。治男子寒疝。陰卵上入小腹痛。明堂經雲。在帶脈下二寸。主膀胱氣。攻兩脅也。西方子云。在水道下一寸半。主婦人赤白。里急瘈瘲(膽)。   維道二穴 在章門下五寸三分。針八分。灸三壯。銅人經雲。足少陽帶脈之會。治嘔逆不止。三焦不調。水腫。不嗜飲食。及咳逆不止。   居髎二穴 在章門下八寸三分。監骨上陷中。灸三壯。針八分。銅人經雲。在章門下一寸三分。陽蹻足少陽之會。治腰引少腹痛。肩引胸臂攣急。手臂不得舉而至肩。   脅堂二穴 在腋下二骨間陷中。舉腋取之。灸五壯。明堂下經雲。脅堂主胸脅。氣滿。噫噦喘逆。目黃。遠視目□巟目□巟不明銅人經無之。故附入於此。

卷四百十六 針灸門

  普濟方卷四百十六 針灸門 腧穴 手太陰肺經   左右十八穴   少商二穴 木也。在手大指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明堂雲。白肉際宛宛中。又雲陷者中)。以三棱針。刺之微出血。洩諸臟熱湊。不宜灸。昔成君綽忽腮頷腫大如升。喉中閉塞。水粒不下。甄權針之立愈。明堂經雲。針一分。留三呼。瀉五吸。宜針宜灸。以三棱針刺之。令血出勝氣。針所以勝氣者。此脈脹腮之候。腮中有氣。人不能食。故刺出血以宣諸臟腠也。忌冷熱食。下經雲。灸三壯(甲乙經作一壯)。銅人經雲。手太陰之脈所出也。為井。治心煩善噦。心下滿。汗出而寒。咳逆痎瘧。振寒腹滿。唾沫唇乾。引飲不下膨膨。手攣指痛。寒慄鼓頷。喉中鳴。又雲。主不能食。腹中氣滿。吃食無味。西方子云。主嘔吐手不仁。振栗咳逆喘。及主脅下脹。耳前痛。   魚際二穴 火也。在手大指本節後。內側散脈中。針一分。留二呼。素問注。針二分。灸三壯。銅人經雲。手太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洒淅惡風寒。虛熱舌上黃。身熱頭痛。咳逆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煩心。少氣腹痛。不下食。肘攣支滿。喉中乾燥。寒慄鼓頷。咳引尻痛。溺出。嘔血。心痹悲恐。針入二分。留三呼。又雲。主虛熱洒洒毛豎。惡風寒。喘痹。少氣不足。下濕陰癢。喉中乾渴。痓上氣。熱病腹滿。陰痿也。色不變。肺心痛。膈中虛。食慾嘔。身熱汗出。重嘔吐血。目泣出短氣。逆氣。任陽胃氣逆也。西方子云。主胃逆霍亂。唾血吐血。又主痓逆氣。失喑不能言。及狂言。   太淵二穴 土也。在掌後陷中。灸三壯。針一分。素問注二分。明堂下經雲。太泉在手中掌後橫文頭陷中。灸五壯(難經雲。掌後魚際下。脈會太淵。脈病治此)。又雲。主胸中氣滿不得卧。肺脹滿。膨膨然。目中白翳。掌中熱。胃氣上逆。吐血及狂言。肘中痛。銅人經雲。主胸痹逆氣。寒厥。善噦嘔。飲水咳嗽。煩怨不得卧。肺脹滿膨膨。臂內痛。目生白翳。眼眥赤筋。缺盆中引痛。掌中熱。數欠。喘不得息。噫氣上逆。心痛唾血。振寒咽乾。狂言口口□辟。又手太陰脈之所注也。銅人經曰。太淵明堂太泉疑是二穴也。千金方注云。太泉。即太淵。避唐主名改之。於是書之以示世醫雲。   經渠二穴 金也。在寸口陷中。針二分。留三呼。禁灸。灸傷人神。銅人經雲。手太陰脈之所行也。為經。治瘧寒熱。胸背拘急痛。胸滿膨膨。喉痹掌中熱。咳嗽上氣。數欠。及熱病汗不出。暴癉喘逆。心痛欲嘔吐。針三分。 西方子云。此穴不灸。   列缺二穴 在腕側上一寸半(明堂下經雲。腕上一寸)。以手交叉。食指末兩筋兩骨罅中。針二分。留二呼。瀉五吸。灸七壯。明堂經雲。針三分。日灸七壯。若患偏風。灸至百壯。若患腕勞。灸七七壯。下經雲。三壯。素問注云。腕上一寸半。明堂經雲。在腕上一寸筋骨罅間宛宛中。灸三壯。主偏風半身不舉。口。腕勞。肘臂痛。及□□皆瘧面色不定。銅人經雲。手太陰絡。別走陽明。療偏風口。手腕無力。半身不遂。咳嗽掌中熱。口噤不開。寒瘧。嘔沫善笑。瘈瘲唇口。健忘。針二分。留三呼。瀉五吸。可灸七壯。慎酒面生冷等物。西方子云。主汗出。四肢腫。小便熱痛。主手臂身熱。肩背寒慄。少氣不足以息。寒厥。交兩手而鶩。凡實。則肩背汗出。四肢暴腫。虛則肩寒慄。氣不足以息。四肢厥。喜笑。身濕搖。時時寒。主熱癎驚而有所見。主熱病煩心。心悶。先手臂身熱。瘈瘲唇口。聚鼻張目。汗出如珠。寒熱。掌中熱。主瘧寒熱。及喉痹。咳嗽不止。及瘧甚熱。口噤不開。   孔最二穴 在腕上七寸(明堂下經雲。陷者宛宛中)。手太陽治熱病汗不出。此穴可灸三壯即汗出。咳逆臂厥痛。針三分。灸五壯。又雲灸三壯。明堂經雲。主肘臂厥痛。屈伸難。手不及頭不握也。銅人經雲。手太陰郄。治吐血失音。腫痛惡血。   尺澤二穴 水也。在肘中約紋動脈中。針三分。灸五壯。明堂經雲。肘中約紋上兩筋動脈中。甄權雲。在臂屈伸橫紋中。筋骨罅陷中。不宜灸。主癲病。手臂不舉。不得上頭。素問刺禁雲。刺肘中內陷。氣歸之為不屈伸。注云。肘中謂肘屈折之中。尺澤穴中也。刺過陷脈。惡氣歸之。氣閉關節。故不屈伸(難經<鋶-釒>言。尺之一寸外。為尺澤也。言尺脈如澤如水入大澤也)。銅人經雲。手太陰脈之所入也。為合。治風痹肘攣。手臂不得舉。喉痹。喉上氣口乾。咳嗽唾濁。四肢暴腫。臂寒短氣。西方子云。灸三壯。小兒慢驚。灸一壯。主舌乾脅痛。心煩腹脹喘。振栗。主嘔泄下上出。兩脅下痛。主咳逆上氣。呼吸多唾濁沫膿血。主掣痛。手不可伸。主肘痛時寒。肩背寒痓。肩胛內廉痛。氣隔喜嘔。鼓頷不得汗。煩心。身痛。四肢暴腫。銅人經雲。灸五壯。明堂乃雲。不宜灸。主癲病。手臂不舉。不得上頭。既曰不宜灸矣。乃曰主癲病。是又可灸也。此必有誤。且從銅人灸五壯。明堂亦云。禁穴許灸一壯至三壯故也。   俠白二穴 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動脈中。針三分。灸五壯。西方子云。主咳乾嘔煩滿。主心痛氣短。   天府二穴 在腋下三寸動脈中(一雲宛宛中)。以鼻取之。禁灸。使人逆氣。今附刺鼻衄血不止。針四分。留三呼。又雲。針四分。留七呼。灸二七壯。不除。至有百壯者。出明堂經。其甲乙經禁灸。銅人經雲。治逆氣喘不得息。目眩。遠視目□巟目□巟。卒中惡鬼疰。不得安卧。禁不可灸。又雲。手太陰脈氣所發。主頭眩目瞑。西方子云。灸五壯。主身脹逆息。不得卧。風汗身腫。喘息多唾。主上氣喘息。呼吸喘息。不知食味。卒中惡風邪氣。飛屍惡鬼語。遁屍瘧病。瘤癭氣咽腫。泣出善忘。   甲乙經銅人經皆雲。禁灸。明堂乃雲。灸二七壯至百壯。亦甚不同矣。要非大急。不必灸。   手陽明大腸經左右二十八穴   商陽二穴 金也。一名絕陽。在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灸三壯。針一分。留一呼。銅人經雲。手陽明脈之所出也。為井。治胸中氣滿。喘咳支腫。熱病汗不出。耳鳴耳聾。寒熱痎瘧。口乾頤頷蛀齒痛。惡寒肩背急。相引缺盆痛。目青盲。可灸三壯。右取左。左取右。如頃食立已。 西方子云。及主胸脅柱滿。   二間二穴 水也。一名間谷。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前。內側陷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銅人經雲。手陽明脈之所流也。為滎。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鼻鼽。衄血。多驚。口眼斜。又雲。主多卧喜睡。肩髃痛。喉痹。咽如鯁物傷。忽振寒。及傷寒寒熱。   三間二穴 木也。一名少谷。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後內側陷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銅人經雲。手陽明脈之所注也。為腧。主喉痹咽如鯁(齒齲痛。多卧喜睡。胸滿病腹鳴。瘧寒熱。唇焦口乾。身熱喘息。目眥急痛)。腸鳴洞洩。又雲。針入二分。 西方子云。主目上插。頭熱鼻鼽衄血。吐舌戾頸。喜驚氣熱瘧病。   合谷二穴 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間陷中(明堂雲。手大指兩骨罅間宛宛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七壯。今附。若婦人妊娠。不可刺。刺之損胎氣(針經雲。手食指大指虎口兩骨間)。明堂經雲。主痎瘧寒熱。熱病汗不出。目不明。生白翳。支膚痂疥。遍身風疹。銅人經雲。手陽明脈之所過也。為原。療鼻鼽衄。頭痛齒齲。喉痹臂痿。面腫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禁不開。西方子云。主風。頭熱鼻清涕出。   陽溪二穴 火也。一名中魁。在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二壯。銅人經雲。手陽明脈之所行也。為經。治狂言喜笑見鬼。熱病煩心。目風赤爛有翳。厥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寒熱瘧疾。喉痹。耳鳴齒痛。驚掣。肘臂不舉。痂疥。可灸三壯。慎如前法。西方子明堂經雲。主目痛耳痛鳴聾。咽如鯁。吐舌戾頸。妄言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漫淫煩滿。及主舌本痛。   溫溜二穴 一名逆注。一名池頭。在腕後大上三寸。小上六寸。針三分。灸三壯。明堂經雲。在腕後五寸六寸間動脈中是穴。主寒熱頭痛。喜噦衄。肩不舉。癲癎病。吐舌。鼓頷狂言。及喉痹不能言。銅人經雲。一名蛇頭。在腕後大上五寸。小上六寸。手陽明。治口腸鳴腹痛。傷寒身熱。頭痛噦逆。肩不得舉。癲疾吐涎。狂言見鬼。喉痹面虛腫。西方子云。在腕後大上五寸。小上六寸。主狂仆。主瘧面赤腫。   下廉二穴 在輔骨下。去上廉一寸輔兌肉。分外。斜針五分。留二呼。灸三壯。銅人經雲。治頭風臂肘喘痛溺黃。針入五分。留五呼。西方子云。主腸鳴相追逐。灸五壯。資生經雲。此有下廉。足陽明亦有下廉。蓋在足者。乃下巨虛也。   上廉二穴 在三里下一寸。其分獨抵陽明之會。外斜針五分。灸五壯。銅人經雲。治腦風頭痛。小便難。黃赤。腸鳴氣走。疰痛。此有上廉。足陽明亦有上廉。蓋在足者。及上巨虛也。   三里二穴 在曲池下三寸(手陽明穴。一雲二寸)。按之肉起兌肉之端。灸三壯。針二分。明堂經雲。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主肘臂痠重。屈伸難。秦承祖雲。主五癆虛乏。四支羸瘦。銅人經雲。治手臂不仁。肘攣不伸。齒痛頰頜腫。瘰癧。資生經雲。三里有二。有手三里。有足三里。此手三里也。故明堂雲。一名手三里是也。銅人經雲。三里在曲池下三寸。明堂乃雲二寸。在手陽明穴亦云二寸。恐銅人本誤。二字作三字也。   偏歷二穴 手陽明絡有腕。後三寸別走太陽。針二分。留三呼。灸三壯。明堂下經雲。五壯。 銅人經雲。治寒熱瘧風。汗不出。目視目□巟目□巟。癲疾多言。耳鳴口。齒齲。喉痹。嗌乾。鼻齀衄血。針入三分。明堂經雲。在腕後三寸陷者中。灸五壯。主瘧久不愈。手不及頭。臂膊肘腕痠痛。難屈伸。   曲池二穴 土也。在肘外輔骨屈肘曲骨中。以手拱胸取之。針七分。得氣先瀉後補之。灸大良。可三壯。明堂雲。曲池土也。在肘外輔骨屈肘橫文頭陷中(一雲宛宛中)。日灸七壯。至二百壯。且停十餘日。更下火至二百壯罷。忌同。下經雲。在肘外輔。屈肘曲骨中紋頭。素問注。肘外輔屈肘兩骨中。千金雲。肘外曲頭陷中。明堂經雲。主肘中痛。屈伸難。手不得舉。偏風半身不遂。捉物不得。挽弓不開。肘臂偏細。秦承祖明堂雲。主大人小兒遍身風□□軫。皮膚茄疥也。銅人經雲。手陽明脈之所入也。為合。治喉痹不能言。胸中煩滿。筋緩。刺風疹隱痛。及傷寒餘熱不盡。皮膚乾燥。又雲。灸亦良。但令斷風抽氣而已。西方子云。主肘寒風。臂肘細而無力。及耳痛。手不可舉重。腕急肘節痹痠重。腋急痛。腕外側痛脫如拔。肩重痛不舉。身濕搖。時時寒。瘈瘲癲疾。寒熱渴。   肘髎二穴 在肘大骨外廉陷中。灸三壯。針三分。明堂經雲。一作肘聊。主肘臂痠重。麻痹不仁。灸五壯。銅人經雲。主肘節風痹。臂痛不可舉。屈伸攣急。灸二壯。西方子云。灸三壯。   五里二穴 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脈中央。灸十壯。禁針。素問氣穴諭雲。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注云。謂五里穴也。謂之大禁者。禁不可刺也。又曰。五里者。尺澤之後五里。與此文同。銅人經雲。治風勞驚恐吐血。肘臂痛。嗜卧。四肢不得動搖。寒熱瘰癧。咳嗽。目視目□巟目□巟。痎瘧。心下脹滿。面痛上氣。資生經雲。五里有二。其一在足厥陰肝經部。與此穴為二。此當為手五里也。素問所謂在天府下者。指此五里也。注云。尺澤之後五里。亦指此五里也。尺澤穴。在手太陰是也。   臂臑二穴 在肘上七寸腘肉端。手陽明絡。灸三壯。針三分。明堂雲。在肩髃下一夫。兩筋間兩骨罅陷宛宛中。平手取之。不得挐手令急其穴即閉。宜灸不宜針。日七壯。至百壯。若針不得過三五。過多恐惡。忌同。千金名頭沖。髎局(在肩髎部)。銅人經雲。治寒熱頸項拘急。瘰癧。肩背痛不得舉。又雲。療癆癭臂細無力。手不得向頭。   手少陰心經左右十八穴   少沖二穴 木也。一名經始。在小指內廉端(名下作則)。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灸三壯。明堂雲。灸一壯。又雲。灸三壯。主煩心。上氣卒心痛。悲恐畏人。善驚喜言。手拳不得伸。掌中熱痛也。秦承祖明堂雲。兼主驚癎吐舌沫出也。千金楊女操同。銅人經雲。手少陰脈之所出也。為井。治熱病煩滿。痰冷少氣。胸中痛。口中熱。咽中酸。乍寒乍熱。手攣不伸。掌痛引肘腋痛。西方子云。主熱病。心悶而汗不出。及主身熱如火。浸淫煩滿。舌本痛。咽酸太息。   少府二穴 火也。在手小指本節後陷中。直勞宮(勞宮在手中)。針二分。灸七壯。明堂雲。三壯。銅人經雲。手少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煩滿少氣。悲恐畏人。臂痠。掌中熱。肘腋攣急。胸中痛。手拳不得伸。西方子云。在手小指大節後陷者中。直勞宮。主嗌中。有氣如息肉狀。主小便不利。便癃。主數噫恐悸。氣不足。主陰痛。實時梃長。寒熱。陰暴痛。遺尿偏虛則暴癢氣逆。明堂雲。主□□皆瘧久不愈。   神門二穴 土也。一名兌沖。在掌後兌骨端陷中。灸七壯。炷如小麥。針二分。留七呼。銅人經雲。手少陰脈之所注也。為腧。治瘧心煩甚。欲得飲冷。惡寒則欲處溫。咽乾不嗜食。心痛數噫恐悸。少氣不足。臂寒。喘逆。身熱狂悲哭。嘔血少氣遺溺。大人小兒五癎。西方子云。笑若狂手掣攣攣。主喉痹。   陰郄二穴 在掌後脈中。去腕五分。針三分。灸七壯。銅人經雲。治失音不能言。洒淅振寒。厥逆心痛。霍亂胸中滿。衄血。驚恐。西方子云。在掌後動脈中。主氣驚。   通里二穴 在腕後一寸陷中。針三分。灸三壯。明堂雲。灸七壯。主頭目眩痛。悲恐畏人。肘腕痠重。及暴喑不能言語。銅人經雲。主熱病。卒心中懊憹。數欠頻伸。悲恐。目眩頭痛。面赤而熱。心悸。肘臑臂痛。實則皮腫。虛則不能言。苦嘔喉痹。少氣遺溺。西方子云。主熱病先不樂數日煩心。   靈道二穴 金也。去掌後一寸半。或一寸。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雲。手少陰脈之所行也。為經。治心痛悲恐。相引瘈瘲。肘攣柱滿。暴喑不能言。   少海二穴 水也。一名曲節。在肘內廉節後。又雲。肘內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肘得之。針三分。灸三壯。甄權雲。屈手向頭取之。治齒寒。腦風頭痛。不宜灸。針五分。明堂雲。在肘內橫紋頭。屈手向頭取之陷者宛宛中。甲乙經雲。穴在肘內廉節後陷中動脈應手。針二分。留三呼。瀉五吸。不宜灸。下經雲。灸五壯。素注云。五壯。銅人經雲。手少陰脈之所入也。為合。治寒熱齒齲痛。目眩發狂。嘔吐涎沫。項不得回顧。肘攣。腋脅下痛。四肢不得舉。又雲。療腋下瘰癧痹痛。屈伸不得。風痹疼疰病。西方子云。主頭痛汗出。寒熱。不惡寒。及主肩臂不舉。不能帶衣。項強急痛。不可以顧。主氣逆。呼吸噫。嘔噦。羊癲疾。羊癎吐舌沫出。羊鳴戾頸。主手臂攣。主瘧振寒。項痛引肘腋痛。引小腹中及目黃脅痛。銅人經雲。灸三壯。明堂下經素問注。皆雲。灸五壯。上經甄權皆雲。不宜灸。亦可疑矣。非大急。亦不必灸。   青靈二穴 在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灸七壯。明堂下經雲。灸三壯。銅人經雲。治肩臂不舉。不能帶衣。頭痛振寒。目黃脅痛。   極泉二穴 在腋下筋間。動脈入胸。灸七壯。針三分。銅人經雲。治心痛乾嘔。四肢不收。咽乾煩渴。臂肘厥寒。目黃脅下滿痛。   手太陽小腸經左右十六穴   少澤二穴 金也。一名小吉。在手小指端外側。去爪甲下一分陷中。灸一壯。針一分。銅人經雲。一名少吉。手太陽脈之所出。為井也。主瘧寒熱。汗不出。喉痹舌強。口乾心煩。臂痛瘈瘲頭痛咳嗽。頸項急不可顧。目生膚翳覆瞳子。西方子云。主口熱口乾。咽中乾。口中熱唾如膠。主振寒。小指不用。   前谷二穴 水也。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針一分。灸一壯。明堂雲。灸三壯。銅人經雲。手太陽脈之所流也。為滎。治熱病汗不出。痎瘧癲疾耳鳴。頷腫喉痹。咳嗽衄血。頸項痛。鼻塞不利。目中白翳。臂不得舉。又雲。主目眩淫淫。轉甲小指痛。西方子云。主目泣出急痛吸咽偏腫不可以咽。臂腫痛。肘攣。痎瘧。寒熱。目上插。小便赤。   後溪二穴 木也。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灸一壯。針一分。明堂經雲。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灸三壯。主□□皆瘧寒熱。目生白瞖。肘臂腕重。難屈伸。五指盡痛。不可掣。銅人經雲。手太陽脈之所注也。為腧。治目赤。鼻衄。耳聾胸滿。頸項強。不得回顧。癲疾。肘臂攣急。西方子云。主目淚出。眥爛有翳。耳鳴鼻窒。喘息不通。肩臑痛。臂肘攣急。風眩身寒。泣出而驚。熱病不出汗。身熱惡寒。   腕骨二穴 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灸三壯。針二分。留三呼。銅人經雲。手太陽脈之所過也。為原。治熱病汗不出。脅下痛不得息。頸頷腫。寒熱。耳鳴。目冷淚生瞖。狂陽偏枯。臂肘不得屈伸。痎瘧。頭痛。煩悶。驚風瘈瘲。五指掣不可屈伸。西方子云。主頸項痛不可顧。目泣出。頷痛。引耳嘈嘈無所聞。肘節痹。臂痠重腋急。臂腕急。外側痛如脫。煩滿狂言。臂肩疼。瘧乍寒乍熱。   陽谷二穴 火也。在手外側腕中。公□兒(素問作兌)骨下陷中。灸二壯。針二分。留二呼。銅人經雲。手太陽脈之所行為經也。主癲疾狂走。熱病汗不出。脅痛。頸頷腫。寒熱。耳聾耳鳴。上下牙齒(齲齒)痛。臂腕外側痛不舉。戾頸。妄言吐舌。不得左右顧俛。瘈瘲。頭目眩痛。西方子云。主項強急痛。目痛赤。頷痛引耳嘈嘈無所聞。自嚙唇。肘痛時寒。熱病。振栗鼓頷。腹滿陰痿色不變。乍寒乍熱。主瘧。若笑若狂。痔痛。腋下腫。   養老二穴 在手踝骨上空一寸陷中。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雲。手太陽郄。主肩欲折。臂如拔。手臂疼不能自上下。目視不明。   支正二穴 在腕後五寸。別走少陰。灸三壯。針三分。明堂雲。在手太陽腕後五寸。去養老穴四寸陷中。灸五壯。主驚恐悲愁。肘臂攣。難屈伸。手不握。十指盡痛也。秦承祖雲。兼治五勞。四肢力弱虛乏等病。銅人經雲。治寒熱頷腫肘攣。頭痛目眩。風虛驚恐。狂惕生肬目。西方子云。主頸腫項痛不可顧。狂言熱病。先腰脛痠。喜渴數飲食。身熱項痛而強。振寒寒熱。   小海二穴 土也。在肘內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甄權雲。屈手向頭取之。灸三壯。針二分。銅人經雲。手太陽脈之所入也。為合。治寒熱齲齒齗腫。風眩頸項痛。瘍腫。振寒。肘腋腫。少腹痛。四肢不舉。西方子云。灸五壯。主項強急痛不可顧。癎發。瘈瘲狂走。不得卧。心中煩。癲疾。羊癎吐舌。羊鳴戾頸。瘧背振寒。及風瘧頭痛。寒熱汗不出惡寒。   手厥陰心主經左右十六穴   中沖二穴 木也。在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葉陷中。針一分。明堂雲。灸一壯。主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身熱如火。頭痛如破。煩滿舌本痛。秦承祖雲。兼主神氣不足失志也。銅人經雲。手厥陰心主脈之所出也。為井。西方子云。主肘中痛。掌中心熱。心痛浸淫。   勞宮二穴 火也。一名五里。在掌中央橫文動脈中。屈無名指著處是。灸三壯。明堂經雲。針二分。得氣即瀉。只一度針。過兩度令人虛。不得灸。灸令生息肉。日加忌同。素注云。灸三壯(一名掌中)。銅人經雲。手厥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中風喜怒。悲笑不休。手痹。熱病三日汗不出。怵惕。胸脅痛不可轉側。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氣逆嘔噦煩渴。食飲不下。大小人口中腥臭。胸脅支滿。黃疸目黃。又雲。主手掌後□□裙痹手痹。白屑起。西方子云。主喉嗌痛。主嘔吐。主風熱。心中悲喜思慕歔郄。喜笑不止。及口中爛。掌中熱。主熱痔。咳溺溺血。資生經雲。趙岐釋孟子云。無名之指第四指也。今日屈無名指著處是穴。蓋屈第四指也(無名指。當屈中指為是。今說屈第四指。非也)。   大陵二穴 土也。在掌後兩筋間陷中。針五分。灸三壯。銅人經雲。手厥陰脈之所注也。為腧。治熱病汗不出。臂攣腋腫。善笑不休。心懸若飢。喜悲泣驚恐。目赤。小便如血。嘔逆狂言不樂。喉痹口乾。身熱頭痛。短氣胸脅痛。西方子云。主心痛。咳逆寒熱發。手掣手攣。及主風熱善怒。心中悲喜。思慕歔欷。喜笑不止。主心下澹澹。主掌中熱。身熱如火。浸淫煩滿。舌本痛。主瘧乍寒乍熱。主咳喘。主嘔血。主胸中痛。主痂疥。   內關二穴 在掌後去腕二寸。別走少陽。針五分。灸三壯。西方子云。主面赤熱。主目目□巟目□巟。昏夜無所見。主目赤支滿。中風肘攣。實則心暴痛。虛則心煩惕惕。   間使二穴 金也。在掌後三寸兩筋間陷中。針三分。灸五壯。明堂下經雲。七壯(千金雲。腕後三寸。或雲掌後陷中)。又雲。主卒狂驚悸。臂中腫痛。屈伸難。岐伯雲。主鬼神邪也。銅人經雲。手厥陰脈之所行也為經。治心懸如飢。卒狂。胸中澹澹惡風寒。嘔吐怵惕。寒中少氣。掌中熱。腋腫肘攣。卒心痛多驚。喑不得語。咽中如鯁。西方子云。灸七壯。主心胸痹背相引。主嗌中如扼。主肘內廉痛。主熱病煩心。喜噦喜動為熱。   郄門二穴 去腕五寸。手厥陰郄。針三分。灸五壯。銅人經雲。治心痛衄血。嘔噦。驚恐畏人。神氣不足。及嘔血。西方子云。在掌後去腕五寸。   曲澤二穴 水也。在肘內廉陷中。屈肘取之。灸三壯。針三分。留七呼。素問注云。內廉下。銅人經雲。厥陰心主脈之所入也。為合。治心痛善驚。身熱。煩渴口乾。逆氣嘔血。風胗。臂肘手腕善動搖。又雲。主心下澹澹。時瘈瘲喜搖頭。顏清汗出不過肩。傷寒病溫溫身熱。西方子云。主嘔涎或血。掣痛手不可伸。   天泉二穴 一名天濕。在曲腋下二寸。舉臂取之。針六分。灸三壯。銅人經雲。治心病胸脅支滿。咳逆。膺背胛間臂內廉痛。   手少陽三焦經左右二十四穴   關沖二穴 金也。在手小指次指端。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灸一壯。忌同。素問注云。三壯(一雲。握拳取之)。銅人經雲。手少陽脈之所出也。為井。治喉痹。舌卷口乾。頭痛。霍亂。胸中氣噎不嗜食。臂肘痛不可舉。目生翳膜。視物不明。慎豬魚酒面生冷之物。西方子云。在手小指端。主風眩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左取左右取右。主肘疼不能自帶衣。主肩臂痠重。面黑渴風。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如火。浸淫煩滿。舌本痛。寒熱凄索。氣上不得卧。霍亂肩中熱。頭不可以顧。   液門二穴 水也。在手小指次指間陷中。針二分。灸三壯(一雲握拳取之)。明堂經雲。主肘痛不能上下。□□皆瘧寒熱。目澀目□巟目□巟。頭痛泣出也(一作腋門)。銅人經雲。手少陽脈之所流為滎。治驚悸妄言。咽外腫。寒厥手臂痛。不能自上下。痎瘧寒熱。目眩頭痛。暴得耳聾。目赤澀。齒齲痛。西方子云。主呼吸短氣。咽如息肉狀。面赤熱。病先不樂。面熱無汗。風寒熱。耳痛鳴聾。   中渚二穴 木也。在手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中。針三分。灸三壯。明堂經雲。灸二壯。主目目□巟目□巟無所見。肘臂痠痛。手五指不握盡痛也。銅人經雲。手少陽脈之所注也。為腧。治熱病汗不出。目眩頭痛。耳聾。目生翳膜。久瘧咽腫。西方子云。主頭目重額顱熱痛。面赤目不明。惡風寒。嗌痛寒熱。耳痛嘈嘈。手五指不得屈伸。   陽池二穴 一名別陽。在手錶腕上陷中。針三分。留三呼。不可灸。忌同。素問注云。灸三壯。銅人經雲。手少陽脈之所過。為原。治寒熱瘧。或因折傷。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得舉。慎生冷物等。西方子云。主熱病汗不出。   外關二穴 手少陽絡。在腕後二寸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二壯。明堂經雲。三壯。又雲。在腕後二寸陷者宛宛中。主肘腕痠重。屈伸難。手十指盡痛。不得握。兼主耳淳淳渾渾。聾無所聞也。銅人經雲。手少陽絡。西方子云。主臂痿不仁。臂不及頭。   支溝二穴 火也。在腕後三寸。兩骨間陷中。針二分。灸七壯。忌同。明堂經雲。五壯。素問注云。二壯。千金雲。腕後臂外三寸。明堂經雲。主熱病汗不出。肩背痠重。脅腋急痛。四肢不舉。口噤不開。暴啞不能言也。銅人經雲。手少陽脈之所行也。為經。治霍亂嘔吐。慎酒面生冷豬魚物。西方子云。主心痛如錐刺。甚者手足寒至節不息者死。主咳。面赤而熱。肘節痹。腋熱馬刀腫瘺。主漏。主痂疥。女人脊急。目赤嗌痛。   會宗二穴 在腕後三寸空中一寸。針三分。灸三壯。銅人經雲。治肌膚痛。耳聾風癎。西方子云。主耳渾渾淳淳。聾無所聞。   三陽絡二穴 在臂上大交脈(明堂雲。肘前五寸外廉陷中)。支溝上一寸。禁針。灸七壯。明堂經雲。五壯。銅人經雲。治嗜卧。身體不欲動搖。耳卒聾。齒齲。暴瘂不能言。   天井二穴 土也。在肘外大骨後肘上(明堂作後)。一寸兩筋間陷中。屈肘取之。甄權雲。曲肘後一寸。叉手按膝頭取之兩筋骨罅。針三分。灸三壯。忌同。明堂雲。五壯。素問注。刺一寸。千金雲。肘後兩筋間。明堂經雲。主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頸項及肩背痛。臂痿不仁。驚悸悲傷。癎病羊鳴吐舌也。銅人經雲。手少陽脈之所入也。為合。治心胸痛。咳嗽上氣。唾膿。不嗜食。驚悸瘈瘲。風痹。臂肘痛。捉物不得。慎如常法。西方子云。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悲傷不樂。悲愁恍惚。瘧食時發心痛。主癲疾。驚掣羊癎戾頸。肩肉髍木。   四瀆二穴 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灸三壯。針六分。留七呼。銅人經雲。治暴氣耳聾。齒齲痛。西方子云。主呼吸短氣。咽中如息肉狀。   清冷淵二穴 在肘上二寸。伸肘舉臂取之。灸三壯。針三分。西方子云。一名清冷泉。在肘後三寸。又名青靈。主濡從肩不舉。不能帶衣。頭痛振寒。目黃脅痛。   消濼二穴 在肩下臂外腋斜肘分下行。針一分。灸二壯。明堂雲。在肩下臂外腋斜肘分下行。針六分。灸三壯。素問注云。肩下臂外關腋。銅人經雲。治寒熱風痹。項痛肩急。西方子云。主頭痛項如拔。不可左右顧。頸有大氣。   足厥陰肝經左右二十二穴   大敦二穴 木也。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如韭葉。及三毛中。灸三壯。針三分。留六呼。千金雲。足大指聚毛中。銅人經雲。足厥陰脈之所出也。為井。治卒疝。小便數遺溺。陰頭中痛。心痛汗出。陰跳上入腹。陰偏大。腹臍中痛。悒悒不樂。病左取右。右取左。腹脹腫滿。少腹痛。中熱喜寐。屍蹷狀如死。及婦人血崩不止。西方子云。一名大訓。主目不欲視。太息。五淋不得尿。噦噫。   行間二穴 火也。在足大指間動脈應手陷中。灸三壯。針六分。留十呼。銅人經雲。足厥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溺難。又白濁寒疝。少腹腫。咳逆嘔血。腰痛不可俛仰。腹中脹。心痛。面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息。口。四肢逆冷。嗌乾煩渴。瞑不欲視。目中淚出。太息癲疾。短氣不閉。西方子云。主莖中痛。胸背痛。心悲不樂數欠。及主婦人月事不利。見赤白而有身反敗。陰寒振寒溲白。尿難痛。   太沖二穴 土也。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或一寸半陷中。令附見診太沖脈。可訣男子病死生。針三分。留十呼。灸三壯。明堂雲。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骨罅間陷中。灸五壯。素問注云。在足大指間本節後二寸。動脈應手。刺腰痛。又雲。在大指本節後內間二寸。明堂經雲。主卒疝小腹痛。小便不利。如淋狀。及月水不通。銅人經雲。足厥陰脈之所注也。為腧。治腰引少腹痛。小便不利。狀如淋。□□貴疝。小腹腫。溏洩遺溺。陰痛。面目蒼色。胸脅支滿。足寒大便難。嘔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兒卒疝。嘔逆。發寒。嗌乾。肘腫內踝前痛。淫濼骨□行痠。腋下腫。馬刀瘍瘺唇腫。西方子云。主善渴喉中鳴不得尿。陰上痛。溏泄。泄血面陳黑。   中封二穴 金也。在足踝前一寸。仰足取之陷中。伸足乃得之。針四分。留七呼。灸三壯。素問注云。內踝前一寸半。甲乙經雲。一寸。又雲。內踝前一寸斜行小脈。一名懸泉。銅人經雲。足厥陰脈之所行也。為經。治痎瘧。色蒼蒼振寒。少腹腫。食怏怏繞臍痛。足逆冷不嗜食。身體不仁。寒疝相引腰中痛。或身微熱。西方子云。主小腹痛振寒。溲白。尿難痛。嗌乾善渴。身黃有微熱。少氣身重濕。內踝前痛。膝腫瘈厥身體不仁。痛疝癃暴痛。痿厥咽偏腫。不可以咽。   蠡溝二穴 在足內踝上五寸。別走少陽。針二分。留三呼。灸三壯(又雲交儀在內踝上五寸陷者中。恐即蠡溝穴。但別出蠡溝。故不同曉。蠡溝亦名交儀)。銅人經雲。足厥陰絡。治卒疝少腹腫。時少腹暴痛。小便不利如癃閉。數噫恐悸。少氣不足。腹中痛。悒悒不樂。咽中悶如有瘜肉壯。背拘急不可俛仰。西方子云。主女子赤白淫下。時多時少。腹暴刺痛。明堂雲。治卒疝小腹痛。及婦人漏下赤白。月水不調。臍下積氣如卵石。足寒脛痠。屈伸難也。又雲。灸七壯。   中都二穴 一名中郄。在內踝上七寸。骨□行骨中與少陰相直。針三分。灸五壯。銅人經雲。治腸澼□□貴疝。少腹痛。婦人崩中。因產惡露不絕。西方子云。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   膝關二穴 在犢鼻下二寸陷中。針四分。灸五壯(犢鼻在足陽明)。治風痹膝內痛。引臏不可屈伸。咽中痛(銅人經)。   曲泉二穴 水也。在膝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取之。又雲。正膝屈內外兩筋間宛宛中。又在膝曲橫紋頭。針六分。灸三壯。銅人經雲。足厥陰脈之所入也。為合。治女子血瘕。按之如湯浸股內。少腹腫陰梃出。丈夫□□貴疝。陰股痛。小便難。腹脅支滿。癃閉少氣洩利。四肢不舉。實即身熱目眩痛。汗不出目目□巟目□巟。膝痛筋攣。不可屈伸。發狂衄血喘呼。少腹痛引喉咽。及治風勞失精。身體極痛。洩水下利膿血。陰腫骨□行痛。針入六分。留十呼。   陰包二穴 在膝上四寸股內廉兩筋間。足厥陰別走。治腰尻引少腹痛。遺溺不禁。針六分。灸三壯。明堂雲。七壯。主腰痛連小腹腫。小便不利。月水不調。   五里二穴 在氣衝下三寸。陰股內動脈。灸五壯。針六分。治腸中滿。熱閉不得溺(氣沖在腹部第三行。陰廉穴氣沖同)。西方子云。主嗜卧。四肢不得動搖。王氏雲。五里有二里。其一。在手陽明肘上三寸。其一在此當為足五里也。   陰廉二穴 在羊矢下。去氣沖二寸動脈中。灸三壯。針八分。留七呼。銅人經雲。治婦人絕產。若未經生產者。灸即有子。   足少陽膽經左右三十穴   竅陰二穴 金也。在足小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葉。灸三壯。針一分。銅人經雲。足少陽脈之所出也。為井。治脅痛。咳逆不得息。手足煩熱。汗不出。轉筋。癰疽。頭痛心煩。喉痹舌強口乾。肘不可舉。卒聾不聞人語。王氏雲。竅陰有二。其一在此。其一在側頭部。此當為足竅陰也。   俠溪二穴 水也。在足小指次指岐骨間。本節前陷中。灸三壯。針三分。明堂雲。臨泣去俠溪一寸半。銅人經雲。足少陽脈之所流也。為滎。治胸脅支滿。寒熱汗不出。目外眥赤。目眩煩額腫。耳聾胸中痛。不可轉側。痛無常處。西方子云。主目系急。目上插。背痛逆寒泣出。目癢頷痛。引耳嘈嘈無所聞。瘧足痛。腋下腫。馬刀瘺。婦人小腹堅痛。月水不通。乳腫潰。胸中寒如風狀。頭眩兩頰痛。明堂經雲。主耳鳴聾。   地五會二穴 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陷中。去俠溪一寸。針一分。不可灸。灸使人羸瘦。不出三年卒。銅人經雲。治傷內唾血。足外皮膚不澤。乳腫。針三分。   臨泣二穴 木也。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中。去俠溪一寸半。灸三壯。針二分。明堂經雲。主胸膈滿悶。腋下腫。善自嚙頰。並瘧病。日西發者。銅人經雲。足少陽脈之所注也。為腧。治胸中滿。缺盆中及腋下腫。馬刀瘍瘺。天牖中腫。淫濼骨□行痠。目眩枕骨合顱痛。洒淅振寒。婦人月事不利。季脅支滿。乳癰心痛。周痹痛無常處。厥逆氣喘不能行。西方子云。主枕骨頷厭懸足痛。大風目痛。髀中痛不得行。足外使痛。身痹洒淅振寒。及小兒驚癎反視。王氏雲。偃伏第三行。既有臨泣穴矣。此亦有臨泣穴。蓋足臨泣也。   丘墟二穴 在外踝下如前陷中。去臨泣三寸。灸三壯。針五分。留七呼。銅人經雲。足少陽脈之所過也。為原。治胸脅滿痛不得息。久瘧振寒。腋下腫。痿厥坐不能起。髀樞中痛。目生翳膜。腿骨□行痠轉筋。卒疝少腹堅。寒熱頸腫。西方子云。主瘧振寒。腕不收。目不明。明堂經雲。主胸脅痛。善太息。胸滿膨膨然。足脛偏細。   懸鐘二穴 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一名宛宛中。針六分。留七呼。灸五壯。千金雲。一名絕骨(外踝上三寸。又雲四寸)。明堂經雲。主心腹脹滿。胃中熱。不嗜食。膝胻連脛痛。筋攣急。足收履坐不能起。銅人經雲。足三陽之大絡。按之陽明脈絕乃取之。西方子云。主五淋。濕痹流腫。筋急瘈瘲脛痛。小兒腹滿不能食飲。四肢不舉。風勞身重。明堂經雲。主腹滿。中焦客熱不嗜食。並腿胯連膝脛痹麻屈伸難也。   陽輔二穴 火也。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去丘墟七寸。灸三壯。針五分。留七呼。千金雲。外踝上骨□行輔骨前。銅人經雲。足少陽脈之所行也。為經。治腰溶溶如坐水中。膝下膚腫。筋攣。諸節盡痛。痛無常處。腋下腫瘺。馬刀喉痹。膝骨□行痠。風痹不仁。西方子云。主腰痛不可以顧。腰痛如錘居中。腫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諸節寒熱脅痛。   光明二穴 在足踝上五寸陷中。針六分。留七呼。灸五壯。明堂下經雲。七壯。治骨□行疼不能久立。與陽輔療病同。又雲。在膝脛痠痹不仁。手足偏小。坐不能也。銅人經雲。別走厥陰足少陽絡。治身解寒。淫濼及熱病汗不出。卒狂。虛則痿痹。坐不能起。實則足骨□行熱。膝痛身體不仁。善嚙頰。西方子云。主脛痠不能久立。腹足清寒。熱膝痛脛熱不能行。手足偏小。   外丘二穴 在足外踝上七寸。針三分。灸三壯。銅人經雲。少陽所生。治膚痛痿痹。胸脅脹滿。頸項痛。惡風寒癲疾。今附猘犬所傷。毒不出。發寒熱。速以三壯。又可灸所嚙之處。立愈。   陽交二穴 一名別陽。在外踝上七寸。斜屬三陽分肉之間。灸三壯。針六分。留七呼。千金雲。一名足窌。在外踝上七寸(一雲三寸)。銅人經雲。陽維郄。治寒厥驚狂。喉痹胸滿面腫。寒痹膝骨□行不收。寒熱。   陽陵泉二穴 土也。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針六分。得氣即瀉。又宜久留針。灸七壯。至七七壯即止。明堂下經雲。一壯。素問注云。三壯。千金雲。膝下外尖骨前。難<鋶-釒>。脛骨中微側少許。筋會陽陵泉。筋病治此。銅人經雲。足少陽脈之所入也為合。治膝伸不得屈。冷痹腳不仁。偏風半身不遂。腳冷無血色。又以蹲坐取之。灸亦良。可灸七壯。至七七壯即止。西方子云。在外踝上七寸。主頭痛寒熱。口苦嗌中介介。頭面腫。胸脅柱滿。心中怵惕驚。恐人將捕。明堂經雲。主膝腹內外廉痛不仁。屈伸難。及喉中鳴。   陽關二穴 在陽陵泉上三寸。犢鼻外陷中。針五分。不可灸。千金雲。陽關(一名關陵)。銅人經雲。治膝外痛不可屈伸。身風痹不仁。   中瀆二穴 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間陷中。灸五壯。針五分。留七呼。銅人經雲。足少陽絡。治寒氣入於分肉之間。痛攻上下。筋痹不仁。西方子云。不可灸。   環跳二穴 髀樞中側。卧伸下足屈上足取之。灸五十壯。針一寸。留十呼。忌同。明堂下經雲。在硯子骨宛宛中。灸三壯。甲乙經雲五壯。明堂經雲。主冷痹風濕。偏風半身不遂。腰胯疼痛。不得轉側。岐伯雲。睡卧伸縮迴轉不得也。西方子云。治風濕痹。風胗。及胸脅痛無常處。腰脅相引急痛。髀樞中痛不可伸屈。脛痹不仁。髀不仁。銅人經雲。忌熱面。豬魚生冷物等。   風市二穴 在膝外兩筋間。立舒下兩手。著腿當中指頭陷中。療冷痹腳膝麻。腿痠痛。腰尻重。起坐難。明堂經雲。陷者宛宛中。灸三壯。王氏雲。予冬月當風市處。多冷痹。急擦熱手溫之。略止。日或兩三痹。偶謬刺以溫針遂愈。信乎能治冷痹也。亦屢灸此。不特治冷痹。亦治風之要穴。銅人乃不載。豈名或不同。將其本不全耶。   足太陰脾經左右二十二穴   隱白二穴 木也。在足大指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宛宛中。針三分。今附婦人月事過時不止。刺立愈。明堂雲。針一分。留三呼。灸三壯。銅人經雲。足大陰脈之所出也。為井。治腹脹喘滿。不得安卧。膈中嘔吐食不下。暴洩衄血不止。足寒不能溫。又雲。治腹中脹逆氣滿。胸中熱。身體疼痛。西方子云。主腹痛滿。及腹中寒冷氣。主飲渴。主脛中寒熱。主卒屍厥不知人。脈動如故。及胸中痛。   大都二穴 火也。在足大指本節後陷中。灸三壯。針三分。千金注云。本節內側白肉際。明堂經雲。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目眩煩心。四肢腫病。銅人經雲。足太陰脈之所流。為滎。治熱悶吐逆。西方子云。主目眩。暴泄。心痛腹脹。熱病汗不出。面清厥逆。霍亂目上插。   太白二穴 土也。在足內側核骨下陷中。灸三壯。針三分。千金雲。足大指內側。銅人經雲。足太陰脈之所注也。為腧。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氣脹腹鳴嘔吐洩有膿血腰痛大便難氣逆霍亂腹中切痛西方子云。主頭痛寒熱。汗出不惡寒。胸脅滿脹痛。腰痛不可俛仰。熱病頭重。項痛煩悶。身熱熱爭。   公孫二穴 在足大指本節後一寸。灸三壯。針四分。銅人經雲。別走陽明太陰絡。治寒瘧不嗜食。卒面腫。煩心狂言。腹虛脹如鼓。西方子云。主頭面腫。腹內氣大滿。   商丘二穴 金也。在足內踝下微前陷中。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雲。足太陰脈之所行也。為經。治腹脹腸中鳴不便。脾虛冷人不樂。身寒善太息。心悲氣逆。痔疾骨疽蝕。絕子魘夢。西方子云。主心下有寒痹疼。脾熱脾虛。腹脹滿不得息。善嘔心煩滿。骨痹。癲疾癎病。寒瘧。腹中痛。痎瘧。主痔血泄後重。陰股內痛。氣癰狐疝走上下。引小腹痛。不可俛仰。小腹堅痛。下引陰中。   三陰交二穴 在內踝上三寸骨下陷中。明堂雲。內踝上八寸陷中。千金方雲。內踝上八寸骨下。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雲。足太陰厥陰之交會。治□□玄癖腹中寒。膝股內痛。氣逆小便不利。脾病身重。四肢不舉。腹脹腸鳴。溏洩食不化。女子漏下不止。西方子云。主膝內廉痛。足痿不能行。資生經雲。昔宋太子善醫術。出苑逢一妊婦。太子診曰。女。令徐文伯診。曰。一男一女。針之。瀉三陰交。補合谷。應針而落。果如文伯言。故妊娠不可刺。   漏谷二穴 一名太陰絡。在內踝上六寸骨下陷中。針三分。明堂雲。灸三壯。又雲。在足外踝上六寸陷者中。主足熱痛。腿冷疼不能久立也。銅人經雲。治□□玄癖冷氣。心腹脹滿。食飲不為肌膚。濕痹。西方子云。主腸鳴強欠。心悲氣逆。腹脹滿急。小便不利。失精。久濕痹不能行。麻痹不仁。   地機二穴 亦名脾舍。足太陰郄。別走上一寸空在膝下五寸。灸三壯。針三分。明堂雲。膝內側轉骨下陷中。伸足取之。主腰痛不可俛仰。足痹病屈伸難也。銅人經雲。治女子血瘕。按之如湯沃股內至膝皆痛。丈夫溏洩。腹脅氣脹。水腫。腹堅不嗜食。小便不利。西方子云。治溏瘕腹中痛。臟痹<疒頹>疝。精不足。   陰陵泉二穴 水也。在膝下內側輔骨下陷中。伸足取之。針五分。當屈膝取之。銅人經雲。足太陰脈之所入也。為合。治腹中寒。不嗜食。膈下滿。水脹腹堅。喘逆不得卧。腰痛不得俛仰。霍亂疝瘕。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節。西方子云。灸三壯。主心下滿。寒中脅下滿。腹中盛。足痹痛。失禁遺尿。胸中熱暴泄。脹滿不得息。腎病氣癃尿黃。婦人疝瘕。按之如以湯沃股膝。飱飱陰痛。小腹堅急重下濕。不嗜食。腰痛。   血海二穴 在膝臏上內廉白肉際二寸中。一作一寸中。灸三壯。針五分。千金雲。白肉際二寸半。素問注云。一作三寸。銅人經雲。治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逆氣腹脹。西方子云。灸五壯。主漏下若血閉不通。月水不調。   箕門二穴 在魚腹上越筋間動脈應手。在陰股內。一雲股上起筋間。灸三壯。銅人經雲。治淋遺溺。鼠鼷腫痛。小便不通。西方子云。主陰跳。   足陽明胃經左右三十二穴   厲兌二穴 金也。在足大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葉。針一分。灸一壯。明堂經雲。主屍厥如死。不知人。多睡善驚。西方子云。面上浮腫也。銅人經雲。足陽明脈之所出也。為井。治屍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心腹脹滿。熱病汗不出。寒熱瘧。不嗜食。面腫足骨□行寒。喉痹齒齲。惡風鼻不利。西方子云。主鼻不利。涕黃哽咽不得卧。惡寒心痛。脹滿不得息。吐舌戾頸。   內庭二穴 水也。足大指次指外間陷中。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雲。足陽明脈之所流也。為滎。治四肢厥逆。腹脹滿數欠。惡聞人聲。振寒咽中引痛。口齒齲痛。瘧不嗜食。西方子云。主厥逆僻禁。腹脹滿不得食。喜頻伸數欠。   陷谷二穴 木也。在足大指次指外間本節後陷中。去內庭二寸。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雲。一名陷骨。主卒疝小腹痛。頭面虛腫。及痎瘧發寒熱也。銅人經雲。足陽明脈之所注也。為腧。治面目浮腫。及水病。善咽腸鳴腹痛。熱病汗不出。振寒瘧疾。西方子云。主胸脅支滿。腸大滿。善噫癰腫。   沖陽二穴 在足跗上去陷谷三寸。針五分。灸三壯。素問注。跗上五寸骨間動脈。刺三分。千金雲。跗上五寸骨間。去陷谷三寸(一雲二寸)。銅人經雲。足陽明脈之所過也。為原。治偏風口眼斜。肘腫齒齲痛。發寒熱。腹堅大不嗜食。振寒久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足緩履不收。西方子云。穴在足跗上五寸骨間。去陷谷一寸。主面浮腫。足痿又主熱病汗不出。振寒而戰欠。先寒洗浙甚久。面熱。熱去。汗去之。痛從足起腹大。   解溪二穴 火也。在沖陽後寸半。腕上陷中。明堂下經雲。在系鞋處。針五分。灸三壯。素問注。在沖陽後二寸半。刺瘧。注作三寸半。二注不同。當從甲乙經作寸半。明堂經雲。主上氣喘。嗽咳息急。腹中積氣。上下不行及目生白翳也。銅人經雲。足陽明脈之所行也。為經。治風面浮腫。顏黑。厥氣上沖。腹脹大便下重。瘈驚。膝股骨□行腫。轉盼目眩頭痛。癲疾煩心。悲泣霍亂。頭風面目赤。西方子云。治口齒痛。胻痠。轉筋濕痹。腹大下腫。風水面胕腫。刺瘧。口痛嚙舌。   豐隆二穴 在外踝上八寸下廉。骨□行外廉陷中。針三分。灸三壯。明堂下經雲。七壯。明堂經雲。主四肢不收。身體倦怠。膝腿痠痹。屈伸難。銅人經雲。別走太陰。治厥逆胸痛如刺。腹中切痛。大小便難澀。厥頭痛面浮腫。風逆。四肢腫。身熱。喉痹不能言。西方子云。主頭痛。寒熱汗出不惡寒。大小便澀難。不能食。狂妄言。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厥逆手足青。痛如刺。煩心狂見鬼。好笑。   下廉二穴 一名下巨虛。在上廉下三寸。當舉足取穴。針八分。灸三壯。明堂雲。上廉下三寸兩筋兩骨罅陷宛宛中。蹲地坐取之。針六分。得氣即瀉。甲乙雲。針三分。灸三壯。主小腸氣不足。面無顏色。偏風熱風。冷痹不遂。風濕痹。灸亦良。日七七壯。不及針。灸瘡差。冷痹則已。素問注云。足陽明與小腸合。在上廉下三寸。針三分。銅人經雲。治少腹痛。飱洩。次指間痛。唇乾涎出不覺。不得汗出。毛髮焦脫。肉少氣胃中熱。不嗜飲食。洩膿血。胸脅少腹痛。暴驚。狂言非常。女子乳癰喉痹。骨□行腫痛。足跗不收。針入八分。可灸三壯。西方子云。治寒濕下注。小便難黃。資生經雲。手陽明亦有下廉。此乃足下廉也。   條口二穴 在下廉上一寸。舉足取之。針五分。明堂雲。在上廉下一寸。針八分。灸三壯。銅人經雲。治膝骨□行寒痠痛。足緩失履不收。濕痹。針五分。又雲。陽明脈氣所發。主脛寒不得卧。足下熱。不能久立。   上廉二穴 一名上巨虛。在三里下三寸。當舉足取之。灸三壯。針三分。甄權雲。治臟氣不足。偏風腲腿。手足不仁。灸隨年為壯。明堂雲。巨虛上廉。在三里下三寸。兩筋兩骨罅陷宛宛中。針八分。得氣即瀉。灸大良。日七壯。明堂下經雲。灸三壯。素問注。在三里下三寸。又雲在膝犢鼻下骨□行外廉六寸。明堂雲。三里穴下三寸。骨□行骨外大筋內筋骨之間。主腳脛痠痛。屈伸難。不能久立。銅人經雲。治飱洩。腹脅支滿。走俠臍腹痛食不化。喘息不能行。可灸三壯。針入三分。又雲。足陽明與太陽合。主大腸氣不足。偏風膝腿不隨。腳不得履地。腳氣刺風痶風。腳冷寒瘧。灸之大良。西方子云。主小便難。黃風水膝腫。資生經雲。手陽明亦有上廉。此乃足上廉也。   三里二穴 土也。在膝下三寸。骨□行外廉兩筋間(一雲骨□行骨外大筋內骨之間。一雲陷者宛宛中)。當舉足取之。秦承祖雲。諸病皆治。食氣水氣。蠱毒□□玄癖。四肢腫滿。膝骨□行痠痛。目不明。華佗雲。療五勞羸瘦七傷。虛乏。胸中瘀血。乳癰。大小人熱。皆調三里。外台明堂雲。人年三十已上。若不灸三里。令氣上沖目。所以三里下氣也(明同)。灸三壯。針五分。明堂經雲。針腹背每須去三里穴。針八分。留十呼。瀉七吸。日灸七壯。止百壯。素問注。刺一寸。在膝下三寸。骨□行骨外廉兩筋肉分間(指雲。深則足扶陽脈不見。集雲。按之太沖脈不動)。明堂雲。主臟腹久積冷氣。心腹脹滿。胃氣不足。聞食則腸鳴腹痛。灸三壯。銅人經雲。足陽明脈之所入也。為合。主胃中寒。腰滿堅塊。不能食。反胃。胸脅積氣。腳弱。針入八分。灸亦良。又雲。主胸中氣不足。西方子云。灸三壯。主喉痹不能言。胸中暴逆不得息。咳嗽多唾。主肘痛。時寒。腰痛不可以顧。足痿失履不收。足下熱不能久立。主瘧少氣腸鳴腹痛。胸腹中瘀血。水腫腹脹。陰氣不足。小腹堅。熱病汗不出。喜嘔口苦壯熱。身反折。口噤鼓頷。腰痛。視而有所見。喜悲上下求之。口僻乳腫。目不明。久瀉利食不化。脅下注滿。膝痿寒熱。中消谷苦飢。腹熱身煩。狂言乳癰。狂歌妄笑。恐怒大罵。霍亂。遺尿失氣。陽厥。凄凄惡寒。頭眩小便不利。凡此等疾。皆灸之多至五百壯。少至二三百壯。資生經雲。手有三里。此亦曰三里。蓋足三里也。銅人經雲。在膝下三寸。明堂素問注皆同。人多不能求其穴。每以大拇指次指圍其膝蓋。以中指住處為穴。或以最小指住處為穴。皆不得真穴所在也。予按明堂。有膝眼四穴。蓋在膝頭骨下兩旁陷中也。又按銅人等經。有犢鼻穴。蓋在膝臏下骭俠罅大筋中也。又按銅人有膝關二穴。蓋在犢鼻下二寸陷中也。素問注。巨虛上廉雲。三里在犢鼻下三寸。則是犢鼻之下三寸方是三里。不可便從膝頭下去三寸為三里穴也。若如今人之取穴。恐失之太高矣(千金雲。灸至五百壯。少至一二百壯)。   犢鼻二穴 在膝臏下骭俠解(明堂作罅)大筋中。治膝中痛不仁。難跪起。蓋膝臏腫潰者不可治。不潰者可療。若犢鼻堅硬。勿便攻。先以洗熨。即微刺之愈。明堂雲。針三分。灸三壯。銅人經雲。治膝下疼痛不仁。難跪起。膝臏癰腫潰者。不可治。不潰者可療。若犢鼻堅硬。勿便攻先。以洗熨去之。即微刺之愈。又雲。足陽明脈氣所發。主犢鼻腫。洗熨去之。其久堅勿攻。攻者死。資生經雲。按素問刺禁雲。刺膝臏出液為跛。犢鼻在膝臏下骭。用針者。不可輕也。   梁丘二穴 在膝上二寸(明堂雲三寸)。兩筋間。灸三壯。針三分。明堂雲。五分。明堂作三寸。銅人千金皆作二寸。千金注謂。或雲三寸。銅人經雲。治大驚脛痛。寒痹膝不能屈伸。又雲。足陽明卻治脛膝痛。西方子云。灸三壯。主筋攣不得屈伸。不可以行。   陰市二穴 一名陰鼎。在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又雲宛宛中)。拜而取之。針三分。不可灸。明堂下經雲。灸三壯。千金注。二十捲雲。在膝上當伏兔下行二寸。臨膝取之(又雲。膝內輔骨後大筋下小筋上。屈膝得之)。明堂經雲。灸五壯。主卒疝。小腹痛。力痿氣少。伏兔中寒。腰如冷水。銅人經雲。足陽明脈氣之所發。主寒疝下至腰。腳冷如水。小腸諸疝。按之在膝上伏兔下。針入三分。灸三壯。西方子云。主腹中脹滿。痿厥少氣。腰痛不可以顧。主膝上伏兔中寒。資生經雲。銅人云。不可灸。明堂乃雲。灸三壯。豈以禁穴許灸一壯至三壯耶。   伏兔二穴 在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坐取之。一雲膝蓋上七寸。針五分。不可灸。明堂雲。婦人八部諸病。通針三分。銅人經雲。治勞氣逆。膝冷不得溫。針入五分。又雲。足陽明脈氣所發。治風勞痹逆狂邪。手節攣縮。身癮□□軫腹脹。少氣。婦人八部諸病。西方子云。不灸。   髀關二穴 在膝上伏兔後交分中。針六分。明堂雲。灸三壯。銅人經雲。治膝寒不仁痿厥。股內筋絡急不能屈伸。又雲。針入三分。西方子云。主黃疸。   膝眼四穴 在膝頭骨下兩筋旁陷中。銅人云。宛宛中。主膝冷疼痛不已。針五分。留三呼。瀉五吸。禁灸(有人膝腫甚。人為灸此穴。遂至不救。蓋犯其所禁也)。資生經雲。銅人無此四穴。明堂有之。故附入於此。   足少陰腎經左右二十穴   湧泉二穴 木也。一名地沖。在足心陷中。屈足卷指宛宛中。灸三壯。針五分。無令出血。淳于意雲。漢濟北王阿母。患足下熱喘滿。謂曰熱厥也。當刺足心。立刺足心立愈。明堂經雲。灸不及針。若灸廢人行動。明堂下經雲。在腳心底宛中白肉際。灸三壯。素問注。刺三分。千金注。肝臟捲雲。在腳心大指下大筋(史記濟北王阿母足熱而蒲□心淳于意曰。熱厥也。刺足心各三所按之無出血病已。病得之飲酒大醉)。明堂經雲。主心痛不嗜食。婦人無子。咳嗽氣短。喉閉身熱。胸脅滿悶。頸痛目眩。男子如蠱。女子如妊孕。足指盡疼。不得踐地也。銅人經雲。足少陰脈之所出也。為井。治腰痛大便難。風疹。又雲。主小便不利。心中結熱。腳底白肉際不得履地。刺風脈風癎。灸亦得。西方子云。治足五指端痛。引入腹中痛。喉痹哽噎。寒熱。咽中痛不可食。脊脅相引忽忽喜忘。衄血不止。   然谷二穴 火也。一名龍淵。在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中。灸三壯。針三分。不宜見血。素問注。刺三分。刺此多見血。令人立飢飲食。千金注。婦人方雲。在內踝前直下一寸。銅人經雲。足少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咽內腫。心恐懼。如人將捕。涎出喘呼。少氣足跗腫。不得履地。寒疝少腹脹。上搶胸脅。咳嗽唾血。喉痹淋瀝。女子不孕。男子精溢。骨□行痠不能久立。足一寒一熱。舌縱煩滿。消渴。初生小兒臍風。口噤痿厥洞洩。西方子云。主胸中寒脈代。時不至。溫瘧汗出。陰上縮內腫氣。咽喉而不能言。舌下腫難言。不嗜食。   太溪二穴 土也。在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灸三壯。針三分。明堂經雲。主咳瘧。咳逆煩心。不得卧。小便黃。脛寒唾血。及鼻衄不止也。銅人經雲。足少陰脈之所注也。為腧。治心痛如錐刺。其心。手足寒至節。喘息者死。嘔吐口中如膠。善噫寒疝。熱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黃消癉。大便難。咽腫。今附□□玄癖寒熱咳嗽不嗜食。腹脅痛瘐脊。手足厥冷。西方子云。治大疝瘕積聚。與陰相通。及足清不仁。熱病多汗。黃癉。多熱少寒。腹中腫脹。   大鐘二穴 在足跟後沖中。灸三壯。針二分。留七呼。銅人經雲。足太陽足少陰絡。治實則小便淋閉。洒洒腰脊強痛。大便秘澀嗜卧。口中熱。虛則嘔逆多。寒欲閉戶而處。少氣不足。胸脹喘息。舌乾咽中。食噎不得下。善驚恐。不樂。喉中鳴。咳唾血。西方子云。主腹滿便難。多寒少熱。   水泉二穴 去太溪下一寸。在內踝下。灸五壯。針四分。銅人經雲。少陰郄。治月事不來即多。心下悶痛。目目□巟目□巟不能遠視。陰挺出小便淋瀝。腹中痛。   照海二穴 陰蹻脈所生。在內踝下。針三分。灸七壯(千金雲。在內踝下四分)。明堂下經雲。陰蹻二穴。在內踝下陷宛宛中。針三分。灸三壯。明堂下經雲。陰蹻二穴。在內踝下陷中。灸三壯。一作外踝下。千金雲。內踝下客爪甲。銅人經雲。治溢乾。四肢懈惰。善悲不樂。久瘧卒疝。少腹痛。嘔吐嗜卧。怠惰大風。偏枯半身不遂。不能行履。小便難。及女子淋瀝陰挺出。又雲。主卒疝小腹熱。而偏痛。病者。左取右。右取左。立已。女子月水不調。如墮墜汗出面黑。病飢不欲食。四肢淫濼。心悶暴瘧。及諸淋。目痛大風暴不知人卧驚。視如見星。尿如黃水。小腹熱咽乾也。西方子云。治大風默默不治所痛。視如不明。資生經雲。明堂上下經。有陰蹻穴。而銅人無之。惟有照海穴。亦在內踝下與陰蹻同。而未知其故。予按素問氣穴論。陰陽蹻穴在內踝下。是謂照海。陰蹻所生。則與銅人照海穴合矣。則是陰蹻。即照海也。故附陰蹻於照海之末。   復溜二穴 金也。一名昌陽。一名伏白。在內踝上三寸動脈陷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五壯。明堂雲。灸七壯。主女子赤白漏下。銅人經雲。足少陰脈之所行也。為經。治腰脊內引痛。不得俛仰。起坐。目視目□巟目□巟。善怒多言。舌乾涎自出。足痿不收履。骨□行寒不自溫。腹中雷鳴。腹脹如鼓。四肢腫。十水病溺青赤黃白黑。青取井。赤取滎。黃取腧。白取經。黑取合。血痔洩後腫。五淋小便如散火。骨寒熱。汗注不止。西方子云。主腰脊十分痛。目視不明。腳後廉急不可前卻。足跗上痛。風逆四肢廢。   交信二穴 在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廉。前肋骨間月□耑。灸三壯。針三分。留五呼。明堂下經雲。內踝上二寸。後廉筋骨陷中。素問氣穴論。踝上橫二穴。注云。內踝上者。交信穴也。又雲。主氣淋卒疝。大小便難。及膝脛內廉痛也。銅人經雲。足陰蹻之郄。治風淋□□貴疝。陰急股引月□耑內廉骨痛。又洩痢赤白。女子漏血不止。資生經雲。按素問氣府論陰蹻穴。注云。謂交信也。在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筋骨間。陰蹻之郄。竊意陰蹻即交信也。至氣穴論陰陽蹻穴。注乃雲陰蹻穴在內踝下。是謂照海。陰蹻所生則是陰蹻。乃照海非交信矣。故明堂下經。既有交信穴。在內踝上。又出陰蹻穴在內踝。下上不同。蓋二穴也。但不知素問之注。何故前後自異。學者毋信其一注。而不考其又有一注也。   築賓二穴 在內踝上月□耑分中。灸五壯。針三分。明堂雲。在內踝上。灸三壯。又雲。主小兒胎癲病吐舌。及嘔吐不利也。銅人經雲。治小兒胎疝痛不得乳。癲疾。狂言。吐沫。足月□耑痛。明堂雲。在足外踝上。   陰谷二穴 水也。在膝內輔骨後。大筋下。小筋上。按之應手。屈膝乃得之。灸三壯。針四分。留七呼。銅人經雲。少陰脈之所入也。為合。治膝痛如錐。不得屈伸久立。舌縱涎下。煩逆溺難。少腹引急陰痛。股內廉痛。婦人漏血不止。腹脹滿不得息。小便黃。男子如蠱。女子如妊娠。西方子云。寒熱腹偏腫。陰痿。   足太陽膀胱經左右三十六穴   至陰二穴 金也。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一雲宛宛中。針二分。灸三壯。明堂雲。主瘧發寒熱。頭重心煩。目翳目□巟目□巟。鼻塞不通。小便淋瀝失精。銅人經雲。足太陽脈之所出也。為井。治目生翳。鼻塞頭重。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帶胸脅痛無常處。轉筋。寒瘧。汗不出煩心。足下熱。小便不利。失精。針入二分。可灸三壯。西方子云。主鼻鼽清涕出。及主耳聾鳴。腰脅相引急痛。   通谷二穴 水也。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灸三壯。針二分。銅人經雲。足太陽脈之所流。為滎。治頭重目眩。善驚引鼽衄。頸項痛。目目□巟目□巟。甄權雲。結積留飲癖。胸滿食不化。西方子云。主頭痛寒熱。汗出不惡寒。項如拔。不可左右顧。目不明。惡風寒。胸脅支滿。心中憤憒數欠。癲心下悸。咽中澹澹恐。主心痛鼻鼽清涕。   束骨二穴 木也。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灸三壯。針三分。明堂雲。主驚癎狂癲。身寒熱。頭痛目眩。秦承祖雲。主風赤胎赤。兩目皆爛。銅人經雲。足太陽脈之所注也。為腧。治腰如折。月□耑如結。耳聾惡風寒。目眩項不可回顧。目內皆赤爛。又雲。主身熱肌肉動。西方子云。主腸澼泄。癲疾互引。善驚。羊鳴。頭痛狂易。多言不休。瘧從腳骨□行起。髀樞中痛不可舉。   京骨二穴 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按而得之。針三分。灸三壯。明堂雲。五壯。素問注三壯。明堂雲。灸五壯。主寒瘧苦熱。驚悸不欲食。腿膝痿。腳攣不得伸。癲病狂走痰髀樞痛。及脛膝寒也。銅人經雲。足太陽脈之所過也。為原。治膝痛不得屈伸。目內皆赤爛。發瘧寒熱。善驚。頸項強。筋攣足骨□行痠。腰背不可俛仰。鼽衄血不止。目眩。西方子云。主目中白翳。目反白。從內皆始主頭熱鼻不利涕。黃淋瀝。自嚙唇。背惡寒痛。腳攣足寒。脊痙反折狂仆。   申脈二穴 陽蹻脈所出。在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際。針三分。千金雲。申脈在外踝下陷中。明堂雲。陽蹻二穴。在外踝前一寸陷宛中。針三分。素問氣穴注。陽蹻穴是謂申脈。陽蹻所在外踝下陷中。按刺腰痛篇注。在外踝下五分。繆刺論注外踝下半寸容爪甲。銅人經雲。治腰痛不能舉。體足骨□行寒。不能久立。坐若下舟車中。癲疾。又雲。治腳氣腎氣。婦人血氣。西方子云。主目反上視。若赤痛從內眥始。脛中寒熱。腠氣。鼻衄血不止。資生經雲。明堂上經有陽蹻穴。而銅人無此穴。惟申脈二穴。陽蹻脈所出。在外踝下陷中。與陽蹻穴同。而未知其故。予按素問氣穴論。陰陽蹻穴注。雲陽蹻是謂申脈陽蹻所出。在外踝下陷中。則與銅人申脈穴合。是則陽蹻即申脈也。故附明堂陽蹻於申脈之後。   金門二穴 一名關梁。在足外踝下(一雲陷中)。灸三壯。炷如小麥。針一分。銅人經雲。足太陽郄。陽維所別屬也。治霍亂轉筋。膝骨□行痠。身戰不能久立。癲癎屍厥。暴疝小兒發癎。張口搖頭。身反折。西方子云。主馬癎及暴死。   仆參二穴 一名安邪。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針二分。灸七壯。明堂雲。三壯。銅人經雲。治足跟痛不得履地。腳痿轉筋。屍厥如中惡狀。霍亂吐逆。癲癎狂言見鬼。針入三分。明堂雲。主腰痛不可舉足。承山下重。西方子云。主足跟下跟後痛。足痿失履不收。癲疾馬癎。吐舌鼓額。恍惚煩痛。小兒馬癎。張口搖頭。身反折馬鳴。   崑崙二穴 火也。在外踝後跟骨上陷中。素問注。細脈動應手。灸三壯。炷如小麥。針三分。明堂雲。上崑崙針五分。下崑崙外跟下一寸大筋下。一雲。在大筋後內陷骨宛宛中。蹲地旁引取之。又雲。主寒熱癲疾。目目□巟目□巟鼻衄血多涕。腰尻重不欲起。俛仰難。惡聞人音。女子絕產也。銅人經雲。足太陽脈之所行也。為經。治腰尻痛。足月□耑腫不得履地。鼽衄。腳如結。踝如裂。頭痛肩背拘急。咳喘暴滿。陰腫痛。小兒發癎。瘈瘲。又雲。上崑崙治惡血風氣腫痛腳腫。又雲下崑崙主刺風疹風熱。風冷痹腰疼。偏風半身不遂。腳重疼不履地。針四分。灸亦良。百壯止。西方子云。灸十壯。主目眩不明。目如脫。目目□巟目□巟不明。惡風寒。目急痛赤腫。頭熱鼻鼽衄。腹痛滿。暴喘。腹脹滿不得息。不得大便。洞泄。體痛。霍亂尻腰腫。月□耑跟腫。狂易大風癎瘈。口閉不得開。瘧多汗。瘧寒。小兒陰腫。頭眩痛。腳痿。轉筋。屍厥中惡。吐逆。咳喘暴痛。資生經雲。明堂有上崑崙。又有下崑崙。銅人只雲。崑崙而不載下崑崙。豈銅人不全耶。抑名不同。未可知也。但上經雲。內崑崙在外踝下一寸。下經雲。內崑崙在內踝後五分。未知其孰是。予謂。既雲內崑崙。則當在內踝矣。下經之穴。為通上崑崙在外踝故也。   附陽二穴 在外踝上三寸(足太陽穴同。千金亦同)。陽蹻郄。太陽前。少陽後。筋骨間。陽蹻之郄。灸三壯。針五分。留七呼。明堂雲。付陽在外踝上二寸(二字當作三)。後筋骨間宛宛中。灸五壯。素問氣府論。陰陽蹻各一。注云。陽蹻謂附陽穴在外踝上三寸。太陽前少陰後筋骨間。陽蹻之郄。明堂雲。陷者中。主腰痛不能久立。腿膝脛痠重筋急。屈伸難。坐不能起。及四肢不舉。銅人經雲。治痿厥風痹。頭重頤痛。髀樞股骨□行痛。瘈瘲。風痹不仁。時有寒慄(一作寒熱)。西方子云。月□耑外廉骨痛。資生經雲。按素問氣府論。陽蹻穴注云。謂附陽穴也。在外踝上三寸。竊意陽蹻即附陽也。及考氣穴論陰陽蹻四穴注云。陽蹻穴是謂申脈。陽蹻所出。則是陽蹻乃申脈。非附陽矣。故明堂下經。既有附陽在外踝上二寸。上經又有陽蹻在外踝前一寸。一寸二寸既異。是附陽陽蹻是一穴也。但不知素問之注。何故前後相背耶。   飛揚二穴 一名厥陽。在外踝上九寸(明堂千金。並雲七寸)。針三分。灸三壯。明堂雲。五壯。又雲。外踝上七寸陷者中。主體重。起坐不能步。失履不收。腳月□耑痠重。戰慄不能久立。銅人經雲。一名厥陰。足太陽絡。別走少陰。在外踝上七寸。治野雞痔。癧節風。足指不得屈伸。頭目眩。逆氣鼽衄。癲疾寒瘧。又雲。主頭眩目痛。西方子云。主頸項疼。汗出腰痛如折。月□耑中痛吐舌。下部寒熱。汗不出。體重狂瘧痓。脊反折。痔傷痛。逆氣。頭熱足痿。   承山二穴 一名魚腹。一名肉柱。一名腸山。在銳月□耑腸下分肉間陷中。灸一壯。針七分。明堂雲。八分。得氣即瀉。速出針。灸不及針。止七七壯。明堂下經雲。五壯(一雲。在腿肚下分肉間)。銅人經雲。治腰背肩腕月□耑重。戰慄。不能立。腳氣膝下腫。霍亂轉筋。大便難。久痔腫痛。又雲。定腹取之。主腳弱無力。腳重偏不遂。灸亦得。西方子云。主頭熱鼻鼽衄。大便難。腳攣脛痠急。跟痛腳筋急痛兢兢。足下熱不能久立。寒熱癲疾。腳月□耑疼痛。膝腰月□耑重。起坐難。小腹疝氣遊行。五臟腹內切痛。明堂雲。主筋攣急。不可屈伸。   承筋二穴 一名月□耑腸。一名直腸。在月□耑腸中央陷中。灸三壯禁針。明堂雲。在脛後從腳跟後到上七寸。月□耑中央陷中。針三分。千金雲從腳跟上七寸月□耑中央不刺。銅人經雲。治寒痹轉筋。肢重。大便難。腳月□耑痠重。引少腹痛。鼻鼽衄。腰背拘急。霍亂。 又雲足太陽脈氣所發。治風勞熱。足煩腫痛。轉筋急痛。身癮疹。大小便不止。西方子云。主頭痛寒熱。汗不出。惡寒支腫。大便難。腳攣腳脛痠。腳急跟痛。腳筋急痛兢兢。足下熱不能久立。脛痹不仁。瘈瘲腳痠。腳痛如折。腳月□耑痠痛。重引小腹。及腰脊痛。惡寒痔痛。指下腫。鼻鼽衄。資生經雲。銅人千金皆雲禁針。明堂乃雲針三分。亦可疑矣。不針可也。   合陽二穴 在膝約中央下二寸(作三寸)。針六分。灸五壯。銅人經雲。治腰脊強。引腹痛。陰腫成癰。筋疾重。履步難。寒疝<疒頹>疾陰偏痛。女子崩中。西方子云。主膝股熱。脛痠重。腹下痛。腸澼陰偏暴腫痛。   委中二穴 土也。腘中央約文中動脈。今附委中者。血郄也。熱病汗不出。足熱厥逆。滿膝不得屈伸。取其經血立愈。明堂雲。甄權雲。在曲□□伏內兩筋兩骨中宛宛是。令人面挺腹地而取之。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甲乙雲。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素問注云。在足膝後屈處腘中央約文中。又骨空論雲。在膝解後。屈腳中背面取之。明堂經雲。令病人合面卧。舒挺兩腳取之。灸三壯。主腳弱無力。腰尻重。曲踿中筋急。半身不遂。銅人經雲。足太陽脈之所入也。為合。治腰俠脊沉沉然遺溺。腰重不能舉體。風痹髀樞痛。可出血。痼疹皆愈。西方子云。凡風濕痹。腰腳重痛。於此刺血。久痼宿疹亦皆立已。主小腹熱而偏痛。陰跳遺溺。小便難。尿赤難。衄血劇不止。腰痛俠脊至頭皆痛。筋急身熱。痔痛。腋下痛腫。少腹堅腫。脊強反折。瘈瘲。癲疾頭痛。熱病汗不出。足熱厥逆滿。膝不得屈伸。   委陽二穴 三焦下輔腧也。在足太陽之後。出於腘中外廉兩筋間。屈伸取之。承扶下六寸。灸三壯。針七分。素問注云。在足腘中外廉兩筋間。千金雲。足太陽前。少陽後。銅人經雲。足太陽脈之中。治腋下腫痛。胸滿腸虛。筋急身熱。風痹不仁。小便淋瀝。西方子云。主陰跳。及小便難。小腹堅痛。引陰中不得小便。腰痛不可俛仰。脊強反折。瘈瘲癲疾。頭痛筋急膨脹。飛屍遁注。痿厥不仁。   浮郄二穴 在委陽上一寸。展膝得之。灸三壯。針五分。西方子云。主小腹熱。大便堅。太陽膀胱經大腸結。股外經筋急。髀樞乏。   殷門二穴 在肉郄下六寸。針七分。西方子云。主腰脊不可俛仰。舉重惡血注之。股外腫。   扶承二穴 一名肉郄。一名陰關。一名皮部。在尻臀下。股陰衝上文中。針七分。明堂經雲。灸三壯。千金雲。在尻臀下股陰下文中(一雲尻臀下橫文中)。又雲。主腰脊尻臀股陰寒痛。五種痔疾。瀉鮮血。尻椎中腫。大便難。小便不利。西方子云。主小便不利。失精。腋下腫。尻下腫。大便宜出。及陰胞有寒。腰脊相引如解。尻腋腫。大便難。資生經雲。以上諸穴。皆依銅人經次第而編。明堂上下經有穴。而銅人不載。亦或附入。惟有其穴。而無其名者。無慮數十穴不編。當各依本經所說。而針灸之。不可泥此經之無穴名。而不針灸也。又雲。扁鵲灸鬼邪。凡十三穴。與同人明堂同。而其名卻異。故不編入。許希針經之穴。既與諸經不同。其名又異。如興龍穴之類是已。亦不附入者。不欲以一人之私名。亂諸經之舊穴。以滋後學者惑也。又雲。右諸經穴。以銅人為次。凡三百六十。其明堂上下千金等方。有穴銅人不載。數穴既附入之。其未附入。更數十穴。如眉沖(眉兩頭直髮際上)。明堂(鼻直上入髮際明下)。當陽(當瞳人直上入髮際一寸明下)。胸堂(兩乳間。見咳逆上氣)。頭沖。一名頸沖(見癭瘤)。氣沖。一名氣堂(見諼)。口注市。在兩乳邊邪下(見屍厥)。身交。在臍下橫文中。胞門。在關元左邊二寸。氣門。在關元旁三寸(並見無子)。氣穴(見月事)。水原。玉泉門(並見無子)。沖門(見難產)。九曲(見血塊)。中都(陰谷)。合陽(見血崩)。天瞿(見癭瘤)。窮骨。百勞穴(見產後余疾)。故載之卷末。其扁鵲灸鬼邪十餘穴不載雲。   呂細穴 足太陽膀胱經。資生等經不載。出濟生拔粹方。及流注通玄指要賦。治牙齒痛。   灸膏肓穴法   庄季裕編灸膏肓腧穴法   孫真人千金方論曰。膏肓腧穴。無所不治。主羸瘦虛損。夢中失精。上氣咳逆。狂惑忘誤。取穴法。令人正坐。曲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正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動搖。從胛骨上角摸索胛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灸中間。依胛骨之里肋間空處。去胛骨容側指許。摩月□呂肉之表筋間空處。按之自覺牽引肩戶中。灸兩胛中各一壯。至六百壯。多至千壯。當覺氣下礱礱然。如流水狀。亦當有所不出。若無停痰宿疾。則無所下也。若病久已困不能正坐。當令側卧。挽一臂令前求取穴灸之也。又求穴大較以右手從右肩上住指頭表所不及者是也。左手亦然。乃以前法灸之。若不能久正坐。常伸兩臂者亦可伏衣襆上。伸兩臂。令人挽兩胛骨使相離。不爾。胛骨覆穴。不可得也。所伏衣襆。當令大小常定。不爾。則失其穴也。此灸訖後。令人陽氣康盛。當消息以自補養。取身體平復。其穴近第五椎。相准望取之。四椎下兩傍。相去各三寸。   論曰。昔秦緩不救晉侯之疾。以其在膏之上。肓之下。針葯所不及。即此穴是也。時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痾難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無疾不愈矣。王惟一明堂銅人灸經雲。膏肓腧二穴。在第四顧下兩旁各相去三寸。主無所不療。羸瘦虛損。夢中失精。上氣咳逆。發狂健忘。又取穴之法。令人正坐。曲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正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勿令臂動搖也。從胛骨上角摸索至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灸中間。從胛骨之里。去胛容側指許。摩月□呂去表肋間空處。按之自覺牽引於肩中。灸兩胛中各一處。至百壯。多至五百壯。當覺氣下礱礱似流水之狀。亦當有所不出。若得痰疾。則無所不下也。如病人已困。不能正坐。當令側卧挽上臂。令前取穴灸之。又以右手從左肩上住。指頭所不及者。是穴也。左取亦然。乃以前法灸之。若不能久坐。當伸兩臂令人挽兩骨□甲骨使相離。不爾。即胛骨覆其穴。灸之無驗。此灸訖後。令人陽氣康盛。當消息以自補養。   量同身寸法第一   千金方雲。尺寸之法。依古者八寸為尺。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節為一寸。亦有長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節橫度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外台方亦同上法。又一雲。三寸者。盡一中指也。聖惠方雲。今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節。內度兩橫文相去為一寸。自依此法療病多愈。今以此為定穴。取寸石藏用亦用聖惠方為準。以蠟紙條子。或薄篾。量患人男左女右中指中節。橫文上下相去長短為一寸。謂之同身寸(若曲指節旁取背腹中節上下兩交角相去遠近為一寸。若伸指即正取中指自上節下橫文至中節中從上第二條橫文長者相去遠近為一寸。與曲指一寸長短。亦相符合。然此人之身手指。或有異者。至於指文。亦各不同。更在曲意詳度之也)。此摺紙與同身寸相等為六寸。逐寸以墨界之。勿令長短。有所出入不同。截斷收之。俟以此量灸穴自脊中第四椎下停分兩旁各三寸。為膏肓腧。足太陽膀胱經脈氣之所發也。   正坐伸臂法第二   令患人用塾椅正坐。兩足平蹋至地。膝與髀股高下俱平。兩足相併。足指前齊。盡脫去上身衣服(若不盡脫。則衣袖束臂不能得脾骨相離。取穴不得。若氣怯畏寒。則反著衣。以臂穿袖。令領在胸前領下。以襟交覆腰間。候點定穴。灸時更穿袖令著背心以帶束近穴處。勿令與坐炷下火相礙)。曲脊伸臂。以兩手按膝上。令中指當膝蓋中。兩大指緊相併。指頭與膝蓋骨前齊。微用力直舉。腕中。勿令斜屈動搖(段彥聰仲謀大夫雲。石藏用謂以左手按右膝。右手按左膝。則胛骨開。嘗試用其說。則兩手相交。腕有高下。脾骨亦隨之偏側。當止如舊法。以左手按左膝為是)。   揣隹□頁骨定穴高下法第三   令患人正坐。曲脊伸臂。以指揣項後脊骨。自第一隹□頁至第五隹□頁。逐隹□頁以墨點記之。令上下端直分明(墨點訖。便以蛤粉浥乾。即免有擦動)。自第四隹□頁至第五隹□頁。更以蠟紙或篾比量兩隹□頁上下相去遠近。摺為三分。亦以墨界脊上隹□頁間。取第四隹□頁下二分微多。第五隹□頁上一分微少。用濃墨圈定。此是灸穴。相去六寸之中。以為兩穴高下遠近之准。更墨兩隹□頁。相去則同身一寸三分七厘微縮。有無大段。長短不同。以參合甲乙經。自大隹□頁至脊骨□氐並二十一隹□頁。共長三尺之法。若隹□頁骨分明。縱有不同。亦以隹□頁數為定。   若以大隹□頁至尾骨□氐骨一尺法校之。則令其人平身正立。用勁直杖子。從地比度至臍中心截斷。回杖子於背上當脊骨中杖子盡處。即是第十四隹□頁下。第十五隹□頁上。當中命門穴也。又自命門穴上以同身寸量一尺三寸五分。即是第四隹□頁下。九分七厘。第五隹□頁上四分。其兩旁各三寸。乃膏肓腧穴也。若自第一隹□頁比向下。則當同身寸五寸一分。有餘是也。然人身上下停。長短各自不同。大概當以隹□頁骨為定也。王冰注素問雲。脊節為隹□頁。脊窮為骨□氐。   定穴相去遠近法第四   用先截量下同身六寸蠟紙或篾。橫置脊骨第五隹□頁上中央。墨圈定處。令寸數界盡當墨圈中心兩頭。平直各三寸。勿使展縮。於紙篾兩頭盡處。以墨圈之。令圈大小直徑三分(千金方雲。黃帝曰。灸不三分。是謂徒灸。小謂冤炷務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以意商度之。小謂小兒。弱謂虛弱之人也)。一半在紙篾頭內。一半在紙篾頭外。令與脊中第五隹□頁上墨圈定高下處。三圈相直。以為兩穴相去遠近之准。   鉤股按穴取平法第五   又用前量同身寸紙篾。自脊中第五隹□頁上中央。墨所圈處。照脊骨端直向下。比量四寸。至第七隹□頁。以墨點記。自墨點卻兩邊向上斜量至灸穴圈中心。使各恰當同身寸之五寸。以為兩穴高下平直之准。   參驗求穴法第六   令患人平身正坐。自以右手從右肩上住附項。伸指直搭背上。以墨記其中指指頭所及處。左手亦然記之。又從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其四肋自胛骨橫排至脊骨上。用力案摩。如覺隱指。是筋而非骨。千金方謂。筋間空處。疑四肋肋字為誤。而王惟一於銅人灸經中。又並改筋間為肋間。及以右手從右肩上住亦同。千金翼改為左肩上住。若以右手搭左肩。則指之所及已在第五隹□頁下。去穴甚遠。皆非是。當以千金方為正也)。灸穴當三間之中。依胛骨下容側指許。摩月□呂肉之表。於筋間空處穴上按之。自覺牽引胸肩中(千金翼雲。牽引肩中。石藏用又用篦子或筋頭按穴欲其堅實。令患人易覺也)。及照所圈灸穴。在先記患人指所及處之下。或傍側指不可及處。以驗穴之是非。然指有短長。膚有豐瘦。若相合固善。如不合。即不可以此一端。遂廢余法。亦有人胛骨去脊骨相遠。過同身寸三寸以上者。即難用脊隹□頁兩傍各三寸之法。但求四肋三間之中。依胛骨下容側指許為穴可也。   坐點坐灸法第七   坐炷下火時。令患人一依點穴時。正坐伸臂。頭項肩背手足腕膝不得少有欹側。伸縮改易。即臂中舉按用力輕重。亦常令勻。若一事稍異於前。胛骨便輒相近。覆背灸穴艾炷。即在骨上。或胛骨開而相遠。動爭寸余。火氣不入穴中。徒受苦楚。無所益也。若不失其穴。灸至數壯。覺胛骨中通熱而不甚痛。意自快暢。至數十壯後。或若腕中痠辛。若以幾支。或用軟帛於肘上腕中。連束二臂。令緩急得所。亦能少助。蓋手欲按而臂欲舉。故腕中費力。或少休頃刻亦無害。但要安頓身體四肢一如前耳。如日灸五十壯。累至數百為佳。千金方雲。灸六百壯。至千壯。當覺氣下礱礱然。如流水狀。亦當有所下。其治疾之效甚眾且敏(有上氣喘滿。即時平減者。有婦人經候不通已八月。灸兩日而下者。如此之數甚多)。穴在上而最能下氣。非他穴藥石之比。而又無所不治。有疾者宜留意焉。   石用之取穴別法第八   石藏用。字用之。京師大醫也。其治療方術一從古法。亦多為人灸此穴。其取穴法。令患人床榻上盤膝正坐。隨人之肥瘠大小。置栲栳或塾枕之類。以衾絮冒之。令兩臂相交。平伏其上。余亦相同。仍用千金方不能久坐伸臂使伏衣襆上之意也。其用堅物雲。欲大小高下常定勝於衣襆。但臂之伸屈。與古異耳。其治皆效。蓋醫者意也。隨事增損。初無定方。孫真人笑秦緩之拙。不能求得此穴。但知針葯之不及。不知火氣之能徹。則求之浸巧。是不為過也。紹興己未歲。余守武昌時。總領邵戶部玉雲。少時病瘵得泉州僧為灸膏肓。令伏於栲栳上。僧以指節極力按尋其穴。令病者覺中指麻乃是穴。若指不麻。或雖麻而非中指者。皆非也。已而求得之。遂一灸而愈。壬戌四月。增記於此。   葉潘等取穴別法第九   葉餘慶。字元善。平江人。自雲。嘗病瘵疾。其居對橋。而行不能度。有僧為之灸膏肓穴。得百壯。後二日。即能行數里。登降皆不倦。自是康強。其取穴法。但並足垂手正身直立。勿令俯仰。取第四椎下兩傍同身寸各三寸。灸時。以軟物枕頭覆面卧。垂手附身。或臨時置身。取安便而已。其轉為人灸。亦用此法。雲皆有功。然於昔人取穴之法甚略。又與千金方立點則立灸之說不合。歐陽興世行之。陳了翁瑩中壻也。了翁得無為張濟針術。其求穴尤妙。嘗為行之灸膏肓腧。故痕可見。以葉所言。校之葉穴微下。蓋脊有曲直之殊。不能無少異也。又常熟縣醫潘琪雲。渠傳之於師。取穴之法。正坐曲脊。並足而仰兩手。令大指與臍屈肘當髀股上亦自是。其說雖與千金方伸臂令正直之法不同。然此立點則近古矣。又衢州開化縣。普鑒院僧仲開。得取穴三法。其一法。正坐豎立兩膝當乳。以兩臂環抱。屈手向膝。以左手頭指以指捏左膝眼。右手指亦然。於背上數椎骨量穴。依此坐灸。又法。正坐立膝。同上以臂貼膝外。直伸向足。豎兩手相背。以頭指向身。手捏兩足大指頭岐間。余亦如上。其比同身寸。只用伸指法。似亦可用。今俱存之。不特以備見聞之博。且使後人較其短長知所適從。不為異端之所惑也。   灸訖補養法第十   孫真人云。此穴灸訖。令人陽氣康勝。當消息以自補養。取身體平復。其補養之道。宜食溫軟羹飯。勿令太飽。及飲啖生冷油膩黏滑。雞豬魚蝦筍蕨。其他動氣發風之物。並觸冒風寒暑濕。勿以陽氣乍盛輙犯房室。如覺氣壅。可灸臍下氣海。丹田。關元。中極四穴中一穴。又當灸足三里。引火氣以實下。隨病深淺。加以歲月將息。自可保平復。不然。是猶倚一木。以支大廈之傾。又發而去之其終從晉候之歸。非灸之罪也。余自許昌遭金狄之難。憂勞危難。沖冒寒暑。避地東下。丁未八月。抵泗濱。感痎瘧。既至琴川。為醫妄治。榮衛衰耗。明年春末。尚苦胕腫腹脹。氣促不能食。而大便利。身重足痿杖而後起。得陳了翁家傳為灸膏肓穴。自丁亥至癸巳。積三百壯。灸之次日。即胸中氣平。腫脹俱損。利止而食進。甲午已能肩輿出謁。後再報之。仍得百壯。自是疾證浸減。以至康寧。時親舊間見此殊功。灸者數人。宿痾皆除。孫真人謂。若能用心方便。求得其穴而灸之。無疾不愈。信不虛也。因考醫經同異。參以諸家之說。及所親試。自量寸以至補養之法。分為十篇。令覽之者。易解而無徒冤之失。亦使真人求穴濟眾之仁。益廣於天下也。建炎二年二月十二日。庄綽記。   明堂應驗小兒灸穴附論   夫小兒之患詳悉幽玄。默而抱疾。自不能言也。或即胎中受病。或是生後傷風。動發無時。寒溫各異。且據諸家方論。醫藥多門。葯既無痊。全憑灸法。散在諸經。文繁至甚。其說不同。既點穴以差訛。則治病全然繆。按諸家明堂之內。精選到小兒應驗七十餘穴。並是曾經使用累驗神功。今錄於後。   正人形第一   頂上旋毛中(及耳後青絡脈。灸各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驚癎。先驚悸啼叫。後乃發也)。   鼻柱上髮際(宛宛中。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風癎。先屈手指如數物乃發也)。   尺澤二穴(在肘中橫文約上動脈中。灸各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緩驚風)。   手大指次指間(後一寸五分陷者中。灸各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二三歲。忽發兩眼大小皆俱赤)。   臍上臍下(各五分。二穴灸各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顖門不合。灸瘡未發。顖門先合)。   中沖穴(在中指甲後一分。灸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夜啼。上燈啼雞鳴止者)。   正人形第二   璇璣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者中。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喉中鳴咽乳不利)。   巨闕穴(在鳩尾下一寸陷者中。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豬癎。病如屍厥。口噦吐沫癎病者。小兒惡疾也。呼吸之間。不及求師至困者不少。諺雲。國無良醫。枉死者半)。   屈肘橫文中上三分。各灸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睡中驚。目不合。   勞宮二穴。在手心中。以無名指屈指頭勞宮著處是也。各灸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口有瘡蝕。齦爛臭穢氣沖人。   手少陰(在掌後去腕半寸陷者中。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雞癎善驚。及掣自搖)。   內庭穴(在足大指次指外間陷者中。灸各一壯。炷中如小麥大。治小兒瘧久不愈)。   正人形第三   鼻上入髮際三分。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身強。角弓反張。次灸大椎下節間三壯。   兩乳前各一寸半。上兩行三骨罅間(六處。灸各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龜胸。緣肺熱脹滿攻胸膈所生。又緣乳母食熱面。五辛。轉更胸起高也。凡春夏從下灸上。秋冬從上灸下。若不依此法。則十患不愈一二也)。   合谷二穴(在手大指次指兩骨間陷者中。各灸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疳瘡)。   臍下二寸三寸間(動脈中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秋深冷痢不止)。   正人形第四   鬼祿穴(在上唇內中央弦上灸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驚癎。用鋼刀決斷更佳)。   水分穴(在臍上一寸。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水氣盡腫及腹大)。   手中指本節頭(名拳尖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熱毒風盛。眼裡疼痛)。   肺兪二穴(在三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灸各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龜背生時被客風拍著脊骨風達於髓也所致如是)。   心兪二穴(在五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灸各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同肺兪二穴)。   膈兪二穴(在七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灸各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同肺兪二穴)。   腰對臍骨節間(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臍腫)。   正人形第五   前頂一穴(在百會前一寸。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急驚風。若不愈。須灸兩肩頭。及鼻下人中一穴)。   率谷穴(在耳上入髮際一寸五分。嚼而取之。灸小兒。但是風癎疾。諸般醫治不瘥者)。   中庭一穴(在亶中穴下一寸陷者中。灸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嘔吐奶汁)。   中渚二穴(在手小指次指本節後陷者中。灸各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目澀怕明。狀如青盲)。   手大指甲後一寸。內廉橫文頭白肉際(灸各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雀目。夜不見物)。   足大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葉。灸各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睡中驚掣)。   正人形第六   顖會一穴(在上星一寸。直鼻灸二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多涕。是腦門被風吹著及肺寒也)。   天突穴(在項結喉下三寸兩骨間。灸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急喉痹)。   鳩尾上五分(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食癎者。先寒熱洒淅乃發也)。   鳩尾一穴(在胸蔽骨下五分陷者中。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牛癎。目脹直視。腹脹乃發也)。   仆參二穴(在足跟骨下。白肉際陷者中。拱足取之。灸各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馬癎。張口搖頭。身反折馬鳴也)。   內崑崙二穴(在內踝後五分。筋骨陷者中。灸各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陰腫)。   背人形第一   百會一穴(在頭中心陷者是也。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脫肛瀉血。每廁臟腑攝痛不可忍者)。   承將一穴(在下唇棱下宛宛中是也。灸七壯。炷如雀屎大。治小兒初生三四日。二七日內者口噤不吮奶多啼者。是客風中於臍。循流至心脾二經。遂使舌強唇脛痙嗍。奶得斯疾。所使方葯。不有十全。大抵以去風無過灸此穴次穴頰車)。   頰車二穴(在耳下曲頰骨後。灸各七壯。炷如雀屎大。治證同前)。   言□意譆二穴(在第六椎下兩傍各三寸宛宛中。灸各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食口□每頭痛。及五心熱者)。   九椎上(灸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三五歲。兩眼每至春秋忽生白翳遮瞳子。疼痛不可忍者)。   背人形第二   心兪穴(在五椎下兩傍各一寸半陷者中。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五六歲不語者。心氣不足。舌本無力。發聲轉難)。   接脊穴(在十二椎下節間。灸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痢下赤白。秋末脫肛。每□□則肛疼不可忍者。聖惠方作腹痛)。   翠尾骨上三寸骨陷間(灸三壯。炷如小麥大。療小兒疳痢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悴。諸般醫治不差者。岐伯雲。兼三伏內。用桃柳水浴孩子。午正時當日灸之。後用清帛子拭。兼有似見疳蟲子隨汗出也。此法神效不可量)。   龜尾(即脊端窮骨也。灸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脫肛瀉血。秋深不愈)。   背人形第三   大杼二穴(在項後第一椎下。兩傍各一寸半陷者中。灸各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班瘡入眼)。   肩中兪二穴(在肩甲內廉。去脊二寸陷者中。灸各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奶癖目不明)。   第九椎下節間(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羊癎。目瞪吐舌羊鳴也)。   陽剛二穴(在十四椎下兩傍。各一寸陷者中。灸各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飲水不歇。面目黃者)。   囊後縫十字文(當上灸三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胎產疝卵偏腫重者。春灸夏效。夏灸秋效。秋灸冬效。冬灸春效)。   胃兪二穴(在十二椎下兩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灸各一壯。炷如小麥大。治小兒羸瘦。食飲少。不生飢膚)。   全嬰方灸法   凡點灸法。皆須平直四肢。無使傾倒。灸時。孔穴不正。無益於事。若卧點則卧灸。立點則立灸。坐點則坐灸。反此者。不得其穴矣。   凡灸。若遇冷霧風雪猛雨大暑雷電虹霓。暫時且停。候清明再灸。灸時。不可大飢大飽。見一切不祥之事。   凡新生男女。七日已上。周歲已還。不過七壯。如雀糞大。頭面手足胸前諸穴。不可灸。有疾不過七壯。背不過二七壯。又雲。小兒艾炷如小麥大許。但三五壯而止。又雲。夫病至極。服藥無效者。可以求療尺寸之法。古者。以人中指第二節。內度兩橫文為一寸。其間有身長手短者。是以不可一概論也。今人不辨長短。但以灸之。多不應效。通真子云。身手平等者。以中指第二節為一寸。身長手短者。大拇指第一節為一寸。宜依此行。取患者男左女右手為一寸。即無疑礙矣。又雲。大人小兒男左手女右手。比量中指第一節為一寸。千金翼雲。灸節指根。

卷四百十七 針灸門

  普濟方卷四百十七 針灸門 諸風附論   凡諸百邪之病。源起多塗。其有種種形相。示表癲邪之端。而見其病。或有默默而不聲。或復多言而言□<曰罒方>說。或歌或哭。或吟或笑。或眠坐溝渠。啖食糞穢。或裸形露體。或晝夜遊走。或嗔罵無度。或是蜚蠱精靈。手亂目急。如斯種類。癲狂之人。今針灸與夫方葯。並主治之。凡占風之家。亦以風為鬼斷之。扁鵲曰。百邪所病者。針有十三穴也。凡針之體。先從鬼宮起。次針鬼信。便至鬼壘。又至鬼心。未必須並針。止五六穴。即可知矣。若是邪蠱之精。便自言說論其由來去。驗有實。立得精靈。未必須盡其命。求去與之。男從左起針。女從右起針。若數處不言。便遍穴針也。依訣而行。針灸等處。並備主之。仍須依掌訣捻目治之。萬不失一。黃帝掌訣。別是術家秘要。縛鬼禁劫。五嶽四瀆。山精鬼魅。並悉禁之。有目在人兩手中十指節間。第一針人中。名鬼宮。從左邊下針。右邊出。第二針手大指爪甲下。名鬼信。入肉三分。第三針足大趾爪甲下。名鬼壘。入肉二分。第四針掌後橫文。名鬼心。入半寸。即太淵穴也。第五針外踝下白肉際。足太陽名鬼路。火針七鋥。鋥三下。即申脈穴也。第六針大椎。上入髮際一寸。名鬼枕。火針七鋥。鋥三下。第七針耳前髮際宛宛中。耳垂下五分。名鬼床。火針七鋥。鋥三下。第八針承漿。名鬼市。從左出右。第九針手橫文上三寸兩筋間。名鬼路。即勞宮穴也。第十針直鼻上入髮際一寸。名鬼堂。火針七鋥。鋥三下。即上星穴也。第十一針陰下縫。灸三壯。女人即玉門頭。名鬼藏。第十二針尺澤橫文外頭。接白肉際。名鬼巨。火針七鋥。鋥三下。此即曲池穴。第十三針舌頭一寸。當舌下縫刺貫出舌上。名鬼封。仍以一板橫口吻安針頭。令舌不得動。已前若是手足皆相對。針兩穴。若是孤穴。即單針之。   岐伯曰。中風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風痱。三曰風懿。四曰風痹。夫諸急卒病。多是風。初得輕微。人所不悟。宜速與續命湯。依兪穴灸之。夫風者。百病之長。岐伯所言四者。說其最重也。   經驗方雲。凡覺心中憒亂。神思不怡。或兼手足麻木。此是風將中之候。不問是風與氣。宜速灸百會風池大椎肩井曲池間使足三里七穴。兩邊依次序自上及下灸之。如灸稍遲。氣塞涎上。或失音將欲絕者。便可依此次序灸之。艾炷如蒼耳大。各灸三壯。足三里灸五壯。輪日以次灸之。至隨年壯乃止。大凡每遇春秋二時。可於此七穴時復灸之。以泄風氣。如體中素有風氣者。尤須留意此灸法。可保無虞。此法可灸卒死。醫書雲。凡民風發強忍怕痛不肯灸。忽然卒死者。是何病。謂入藏故也。有風病者不可不知此灸法。又雲。先賢論曰。風中脈則口眼邪。風中腑則肢體廢。中臟。則性命危。凡治中風。古方雖用續命防風等湯。然此只可扶助疾病。若要救危急收全功。必須火艾灼灸為良。又雲。凡向左者。謂左邊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左。凡向右者。謂右邊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右。其艾蛀大如麥粒。各灸二七壯。宜頻灸之。以取盡風氣口眼正為度。又雲。凡覺手足或痛或麻良久乃已者。是風將中腑之候。宜灸百會等七穴。病在右即灸右病。在左即灸左病。如因循失灸。手足已廢者。春較秋灸。秋較春灸。以取盡風氣手足輕安為度。   凡風多從背五臟兪入諸臟受病。肺病最急。肺主氣息。又冒諸臟故也。   中風   治肺中風者。其人偃卧而胸滿短氣。冒悶。汗出者。肺風之證。視目下鼻上兩邊。下行至口。色白者。尚可治。   肺兪急灸百壯。服續命湯。小兒減之。   詩曰:肺氣喘促滿胸堂。偃卧執□水執□水燥異常。口鼻之間須要白。尋衣肺壞色憂黃。   資生經。王氏雲。若急黃者。此為肺已傷。化為血。不可復治。若為急風邪所中。便迷漠恍惚。妄言狂語。或少氣惙惙。不能復言。若不求師即治。宿夕而死。即覺。便灸肺兪及膈兪肝兪數十壯。急服續命湯可救。若涎唾出不收者。即灸當立與湯也。諸陽受風亦恍惚妄言。與肺病相似。然若緩。可經久而死。   治肝中風者。其人但踞坐。不得低頭。繞兩目。連額上色微有青者。肝風之證。若唇色青面黃尚可治。   肝兪急灸百壯。服續命湯。   詩曰:肝家踞恕不低頭。左脅偏疼筋急搜。額目唇青為可療。目黃目白使人愁。   治心中風者。其人但得偃卧。不得傾側。悶亂冒絕汗出者。心風之證。若唇正赤。尚可治。   心兪急灸百壯。服續命湯。   詩曰:心風偃卧熱而喑。唇赤其身有汗青。白黑青黃唇上見。停停時悚扁醫驚。   治脾中風者。其人但踞坐而腹滿身通黃。吐咸汗出者尚可治。   脾兪急灸百壯。服續命湯。   詩曰:脾中風兮肌肉瞤。踞而腹滿吐咸酸。唇並肢體通黃疾。手足眸青療已難。   治腎中風者。其人踞坐而腰痛。視脅左右。現有黃色。如餅粢大者尚可治。   腎兪急灸百壯。服續命湯。   詩曰:腎中踞而腰脊痛。面浮耳黑賊風生。脅無黃跡能痊癒。直發泥容旦暮傾。   治胃中風者。腹滿填脹。隔塞不通。張口喘息。額上多汗。孫地仙所謂新食竟取為胃氣是也。或曰。風中諸臟。不關諸府。是亦一說。然胃為水谷之海。五臟皆取氣於胃。故並存之。   胃兪急灸百壯。服續命湯。   詩曰:胃病根源飲食來。擡肩喘息氣難開。口張額汗腹中滿。浮診雙開脈大哉。   治大腸中風者。卧而腸鳴不止。   大腸兪灸百壯。可服續命湯。   治中風眼戴上。及不能語者。   第二椎上。及第五椎上。灸各十壯。齊下火柱如半棗核大。立瘥。   治中風半身不遂。資生經雲。黃帝問於岐伯曰。中風半身不遂。如何灸。答曰。凡人未中風。一兩月前。或三五月前。非時足脛上忽酸重頑痹。良久方解。此將中風之候。急灸三里絕骨四處三壯。後用蔥薄荷桃柳葉煎湯淋洗。以驅逐風氣於瘡口出。灸瘡。春較秋灸。秋較春灸。常令兩腳有瘡為妙。   治飲食不節。酒色過度。忽中風言語蹇澀。半身不遂。宜七處齊下火。各三壯。風在左灸右。右灸左。   穴百會 耳前髮際 肩井 風市 三里 絕骨 曲池七穴神效。不能具錄。依法灸。無不愈。   治風中府。手足不隨。其狀覺手足或麻或痛。良久乃已。此將中府之候。病左灸右。病右灸左。因循失灸者廢。灸瘡。春較秋灸。秋較春灸。取盡風氣集效。   穴百會 曲鬢(一作髮際) 肩髃 曲池 風市 足三里 絕骨。   治風中藏。氣塞涎上不語極危者。下火立效。其狀。覺心中憒亂。神思不怡。或手足麻。此將中藏之候。不問風與氣。但依次自上及下各灸五壯。日別灸隨年壯。凡遇春秋。常灸以泄風氣。素有風人。可保無虞。此能灸暴卒。   穴百會 風池 大椎 肩井 曲池 間使 足三里   集效方雲。治風莫如續命防風排風湯之類。此可扶助疾病。若救危急。必火艾為良。此論亦當。   資生經雲。范子默自壬午年五月間。口眼斜。灸聽會等三穴即正。右手足麻無力。灸百會髮際等七穴得愈。癸未年八月間。氣塞涎上。不能語。金虎丹加膩粉服至四丸半。氣不通。涎不下。葯從鼻中出。魂魄飛揚。如墜江湖。中頃欲絕。灸百會風池等左右共十二穴。氣遂通。吐幾一碗許。繼又下十餘行。伏枕半月余遂平。爾後。不覺意思少異於常。心中憒亂。即便灸百會風池等穴立效。   本事方雲。十二穴者。謂聽會。頰車。地倉。百會。肩髃。曲池。風市。足三里。絕骨。髮際。大椎。風池也。依而用之立效。   凡氣塞涎上不能語。心中風候也。巢氏病源常論之。古方雖謂但得偃卧悶絕汗出者。心中風之候。恐未盡也。范公灸得氣通。蓋灸百會之力。其吐幾一碗。下十行者。豈服金虎丹加膩粉所致耶。   治大患風者。先補後瀉。少可患。以經取之。 穴風池   治中風支滿。短氣不食。食不消。吐血。目不明。閉塞。 穴肝兪   治偏枯不能行。大風暴不知人。卧驚。視如見星。 穴陰蹻   治卒中風不識人。 穴臨泣   治風面浮腫顏黑。厥氣上沖。腹脹。大便下重瘈驚。膝股骨□行腫轉筋。目眩頭痛。 穴解溪   治中風善恐。悲笑不休。手痹。 穴勞宮   治中風肘攣。實則心暴痛。虛則心煩惕惕。頭風耳後痛煩心。足不收失履。口眼僻。頭項瘈痛。牙車急。 穴內關 完骨   治心中風。語悲泣。 穴心兪   治風癎中風。角弓反張。或多哭言。發覺不自覺。或滿口吐沫。心驚。煩健忘。 穴百會   治狂易大風。 穴崑崙   治風腲腿腳不隨。 灸巨虛上廉二穴。各灸三壯。   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視如見星。 穴照海   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悲傷不樂。 穴天井   治青風心風。 穴百會   治偏風熱風。 穴肩髃   治肝風占喉。其口不能言。 穴鼻下人中大椎。肝兪灸五十壯。余處隨年壯(眼暗人灸之得明。二三百壯良)。   治心風寒。 穴心兪。灸各五十壯。   治心風。 穴心兪兩邊各一寸二分。灸各五七壯。   治心風。食脹滿。食不消化。吐血酸痛。四肢羸露。不欲食飲。鼻血。目視目□巟目□巟不明。肩頭脅下痛。小便急。 穴肝兪二穴。灸二三百壯。差即止。一雲灸心兪。   治卒中惡風心悶煩毒欲死。 穴足大指下橫文。急灸隨年壯立愈。   內踝筋急不能行者。 內踝上。急灸四十壯。   外踝筋急不能行者。 外踝上。急灸三十壯。立愈。   眼戴精上插。 目兩眥後。灸二七壯。   不能語。 第三椎上。灸百壯。   不識人。 季肋頭。灸七壯。   眼反口噤。腹中切痛。 陰囊下第一橫理。灸十四壯。灸卒死。亦良。   治大風卒風。緩急諸風。卒發動不自覺知。或心腹脹滿。或半身不遂。或口噤不言。涎唾自出。目閉耳聾。或舉身冷直。或煩悶恍惚。喜怒無節。或唇青口白。戴眼。角弓反張。始覺發動。 穴神庭灸七壯 次曲差 次上關 次下關 次頰車 次廉泉 次顖會 次百會 次本神次天柱 次陶道 次風門 次心兪 次肝兪 次腎兪 次膀胱兪 次曲池 次肩髃 次支溝 次合谷 次間使 次陽陵泉 次陽輔 次崑崙(已上各七壯)。   治風。 穴上星灸二百壯。前項二百四十壯。百會二百壯。腦戶風府各三百壯。   治百種風。 腦後項大椎平處。兩箱量二寸三分。須取病人指寸量兩箱。各灸百壯。得瘥。   治風耳鳴。 從耳後量八分半里許有孔。灸一切風得差。狂者亦差。兩耳門前後各百壯。   治卒病惡風欲死。不能語。及肉痹不知人。 第五椎名曰藏兪。灸百五十壯。三百壯便愈。   治風。 腹中雷鳴。腸澼泄利。食不消化。小腹絞痛。腰脊疼僵。或大小便難。不能飲食。 穴大腸兪。灸百壯。三日一報。   治風。 穴液門灸五十壯。   治風。 身重心煩。足脛疼。 穴絕骨。灸百壯。   治惡風邪氣泣出。喜妄。 穴百會 天府 曲池 列缺   治風入腹中。 穴湧泉   治耳中風生。 穴商陽   治大風目痛。及目外眥疼。 穴臨泣   治面黑濕風。 穴關沖   治風。從頭至足。面目赤。 穴解溪   治風寒熱。 穴液門   治手中風熱。穴內關   治頭身風熱。 穴間使   治風。身寒。 穴後溪   治胸中寒如風。壯及治。頭眩兩頰痛。 穴俠溪   治肺寒。 穴肺兪。灸百壯。   治腎寒。 穴腎兪。灸百壯。   治大風逆氣多寒。 穴大橫   王氏雲。鄉里有人。忽覺心腹中熱甚急。投藥鋪說其狀。鋪家以為此中風之候。與治風葯而風不作。予中心藏之。至夷陵。見一太守。中夏忽患熱甚。不免以水灑地。設簟卧其上。令人扇之。次日忽中風。數日而殂。人皆咎其卧冰簟而用扇也。暨到澧陽。見一老婦人。夏中亦患熱。夜卧廳上。次日中風。遇其子預合得小續命湯服。更召醫調理。數日愈。始知人之中風。心腹中多大熱而後作。而小續命湯。不可不服也。王令患風。醫以青州白丸子。排風湯。續命湯。四物湯。黃耆建中湯。術附湯。嘉禾散。合為一處。同和分數服。每服水一碗。棗三枚。生薑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自後與人服皆效。周戶傳三湯四散子。用四君子。排風。續命湯。嘉禾急風正氣勻氣散。一切風疾。無不差。又雲。凡中風用續命排風等湯。神精丹茵芋酒更加灸必愈。   治熱風。兩乳頭各灸一七壯。足外踝後一寸。各灸三壯。頂中旋毛灸一七壯。   治風。頭耳後痛煩心。及足不收失履。口僻。頭項搖瘈痛。牙車急。 穴完骨。   治風身熱。 穴後溪   治風。十指筋攣不行屈伸。 兩手踝骨上。各灸一七壯。   治大風。單服煉成松脂癩風葯。服半月後。 兩腰眼各灸七壯。   治中風。手足不隨。 穴百會 肩髃 聽會 曲池 三里 懸鐘 風市等七穴。左治右。右治左。以取盡風氣輕安為度。   治繞踝風。 刺曲池二穴。如繞外踝痛。兼刺絲絡二穴。如繞內踝痛。兼刺大都二穴。針入三分。如月□定前痛。兼刺行間二穴。針入六分   中風不語   治脾風占候。聲不出。或上下手。 當灸手十指頭。次灸人中。次大椎。次兩耳門前脈。去耳門上下行一寸是。次兩大指節上下。各七壯。   治脾風。 穴脾兪。脊兩邊灸各五十壯。凡人脾兪無定所。隨四季月應病。即灸藏兪。是脾穴。此法甚妙。   治脾風者。總忽為八風猥腿風。半身不遂。失音不語者。 穴百會灸五百壯。次本神。次承漿。次風府。次肩髃。次心兪。次手五里。次手髓孔。次手少陽。次足五里。次足髓孔。次足陽明。各灸五百壯。   治中風。失喑不能言語。緩縱不隨。及風痱不能語。手足不隨。卒病欲死。不能語。肺中風不能言。 穴天窗。先灸五十壯(息火)。百會仍移灸五十壯畢。天窗還灸五十壯。若發先灸百會。則風氣不得泄。內攻五臟喜閉伏。仍失音也。所以先灸天窗。次百會佳。一灸五十壯。悉泄火勢。復灸之。視病輕重。重者。一處三百壯大效。凡中風服藥益劇者。但是風穴。悉皆灸三壯。無不愈。神良。決定勿疑。不至心者勿浪為灸。   巢氏雲。脾脈絡胃夾咽。連舌本。散舌下。心之別。脈系舌本。心脾受風邪。故舌強不語。三陽之經並絡入額頰。夾於口。諸陽為風寒所客。則筋急。故口噤不得開。   治卒中風口噤不得開。 機關(千金翼名頰車)二穴。各灸五壯即得語。又灸隨年壯。僻者逐僻左右灸。   治卒中風口。 <韋>筒長五寸。以一頭刺耳孔中。四畔以面蜜塞。勿令泄氣。一頭內大豆一顆。並燒艾令燃灸七壯。差。右灸左。左灸右。千金不傳。耳病亦灸之。   治中風口。 手交脈灸三壯。左灸右。右灸左。炷如鼠屎形。橫安兩頭下火。   治口。穴刺承泣。   治風中脈。口眼斜(若久不治。亦傳入臟。慎不可忽)。 穴聽會 頰車 地倉   經驗方雲。自崇寧壬午年五月間。忽口眼斜。灸聽會等三穴即正。後右手足麻無力。灸百會髮際等七穴得愈。癸未年八月間。氣塞涎上不能語。取金虎丹加膩粉服至四十丸半。氣不通。涎不下。葯從鼻中出。魂魄飛揚。如墜江湖中。頃刻欲絕。灸百會風池等。左右共十二穴。氣遂通。吐涎幾一碗許。繼又下十餘行。伏枕半月余。遂平復。方覺意思惺快。每遇心中憒亂。即灸百會風池等穴。無不立效。回知灸有神聖之功。非葯所能及也。甲申十月既望。正思識。   治風口。 穴列缺。二穴別走陽明者。灸三壯。患左灸右。患右灸左。   治風失音不語。 穴合谷。各灸三壯。   治不能言。 穴通里   治中風口僻。口吻口橫紋間灸。覺大熱便去艾即愈。勿盡艾。則太過。若口左僻灸右吻。右僻灸左吻。又手中指節上灸一炷。   治口斜。耳垂下麥粒大。艾灸三壯。左灸右。右灸左。   治風寒之氣客於臟間。滯而不能發。故喑不能言。及喉痹失音。皆風邪所為也。入臟皆能殺人。 穴百會。灸百壯。針入三分。補之。   治中風卒失聲。聲噎不出。 穴大椎旁一寸五分。又刺其下。停針之。   治風痱不能語。手足不遂。 度病者。手小指內岐間。至指端為度。以置臍上直望心下。以丹注度上端畢。又作兩度。續所註上合其下。開其上。取其本。度橫置其開上。令三合其壯。如到作某字形。男度左。女度右。手嫌不分了。故上丹注三處。同時起火灸之。各一百壯愈。   治中風口噤。牙關不開。 刺水溝針入四分。次針頰車。令人側卧。張口取之。針入四分。得氣即瀉。   治中風不能語。 第二椎或第五椎上。灸五十壯。   治風入臟。使人喑啞。卒口眼相引。牙車急。舌不轉。僻者。口吻邊橫紋赤白際。逐左右灸。隨年壯報之。至三日不差。更報之。   治中風。氣塞涎上。不語昏危者。穴百會 風池 大椎 肩井 曲池 間使 三里等七穴。左治右。右治左。以取盡風氣。神清為度。其病並依穴針灸或有不愈者。一則不中穴。二則雖中穴。刺之不及其分。三則雖及其分。氣不至出針。四則雖氣至。不明補瀉。故其病或有隨針而卒者。一則不知刺禁。假令刺中心即死之類是也。二則不明脈候。假令下痢。其脈忽大者。死不可刺之。凡針灸者。先須詳審脈候。觀察病證。然後知其刺禁。辨其經絡穴道遠近。氣候息數。深淺分寸。然後知其病刺之。獲時而愈矣。不可一途而取。不可一理而推之。   治中風失音。刺任脈天突一穴。在結喉下一寸宛宛中。陰維之會。針入五分。次針手少陰經神門二穴。在掌後兌骨之端陷中。針入三分。次針手少陽經支溝二穴。在腕後三寸兩骨之間陷中。針入三分。次針足少陽經湧泉二穴。在足心屈足卷指宛宛中。針入五分。如舌急不語。刺瘂門一穴。在後頂中央入髮際五分宛宛中。仰頭取之。針入二分。如舌緩不語。刺風府一穴在頂髮際上一寸大筋內宛宛中。針入三分。   偏風   治偏風口。手腕無力。半身不遂。咳嗽掌中熱。口噤不開。 穴列缺   治偏風口目。牙車脫臼。 穴下關   治偏風口眼。耳中如蟬聲。 穴上關   治偏風口面。頸項痛。不得顧。小便赤黃。喉痹。頰腫。穴完骨   治偏風口面腫。 穴承漿   治偏風口。 穴沖陽 地倉   治偏風口。面癢浮腫。風動葉葉狀如蟲行。或唇腫痛。 穴迎香   治冷風濕痹。風疹。偏風半身不遂。腰胯痛不得轉。 穴環跳   治偏風半身不遂。熱風癮疹。手臂攣急。捉物不得。挽弓不開。臂細無力。筋骨酸痛。又治手不得向頭。穴肩髃(若灸偏風。可七七壯。不宜多)。   治偏風半身不遂。刺風疹疼痛冷緩。捉物不得。挽弓不開。屈身難。隱脈風。臂肘細無力。 穴曲池   治偏風半身不遂。 穴陽陵泉 環跳 曲池   治大風偏枯。半身不遂。 穴照海   治偏風。腰腿手足不仁。 穴上廉   治半身不遂。 穴下崑崙 委中   治偏風。 穴地倉 承山 上廉 下廉   治手足偏枯。 穴陰蹻   治猥腿風。半身不遂。失音。 穴灸百會   半身不遂。男女皆有此患。但男尤忌左。女忌右爾。若得此疾後。風葯不宜暫闕。常令身上灸瘡可也。最忌房室。或能如釋道修養。方能保其無他。若灸。則當先百會。顖會。次風池。肩髃。曲池。合谷。環跳。風市。三里。絕骨。不必拘舊經。病左灸右病。右灸左之說。但按痠疼處灸之。若兩邊灸亦佳。但當自上而下灸之。   治偏枯。手足不能伸。 穴刺委中   試效方雲。陝帥郭巨濟病偏枯。二指著足底不能伸。迎先師於京師治之。至則以長針刺委中。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一二升。其色如黑。又且膠。刺之如是者六七次。服藥三月。病良愈。   治偏風。宜針下項七處。灸亦得。 穴風池 肩髃 曲池 支溝 五樞 陽陵泉 巨虛 下廉   治風。腰腳不隨。不能跪起。 穴上髎 環跳 陽陵泉 巨虛下廉   風勞   治風勞氣咳嗽。胸中鬱郁。身熱目眩。 穴大杼   治風勞食氣。 穴大椎   治風勞。嘔逆上氣。胸背痛。喘氣卧不安。 穴風門   治風勞。腰脊痛。 穴膀胱兪   治風勞。臂肘不仁。 穴附分   治風勞。驚恐吐血。肘臂痛。嗜卧。四肢不得動。 穴五里   治風勞失精。身體極痛。洩水下痢膿血。陰腫骨□行痛。 穴曲泉   治風勞腰痛。 穴膀胱兪 關元   治風勞痹逆。狂邪。膝冷。手節攣縮。身癮疹。腹脹少氣。頭重風勞。 穴伏兔。灸腦戶五壯。針三分。補之。   治風勞發背癰疽。   用麻繩一條。蠟過從手中指第二節。量至心坎骨截斷。須直伸臂折過。自前項下取中。纏至後心相對令齊閉口。量兩吻闊狹以此為則。對灸七壯。神效。   風痙   治風痙。 穴顱顖   治風痙口噤牙疼。頰腫惡寒。舌強不能言。 穴大迎   治寒熱風痙。脊強反折。瘈瘲。 穴瘂門   治癲疾風痙。牙齗腫。善驚。 穴天沖   治熱痙引骨痛。 穴脾兪 膀胱兪   治瘈瘲沫出。寒熱。痙引骨痛。 穴上關   治寒熱痙反折。 穴腎兪 中膂兪 長強   治筋寒熱痙。筋急手相引。 穴肝兪   治痙上氣失音不能言。 穴魚際   治反折。 穴腰兪   治角弓反張。 穴百會   治脊強反折。 穴上窌 腰兪   風眩   治風眩項痛。頭強寒熱。 穴完骨   治卒不識人。風眩鼻塞。 穴當陽 臨泣   治風眩。 穴後頂 玉枕 頷厭   治風眩驚手卷(甲乙。手卷作手腕痛)。泄風汗出腰項急 穴陽谷   治風眩頭痛。嘔吐心煩。 穴承光   治坐如在舟車中。 穴申脈   治風頭眩。 穴神庭 上星 顖會   治風眩。 穴天牖 前頂   治頭目風眩。 穴攢竹   王氏雲。千金方載。徐嗣之言曰。風眩之病。起於心氣不足。胸上蓄熱。實痰與熱相感而動風。風心相亂則悶瞀。故謂之風眩瞀。大人曰癲。小兒曰癎。則是風眩癲癎。本一疾也。不知後人何為折而三之。予因分為三門。且從為之辭。以釋世醫之疑雲。   治醉酒風熱發。兩目眩痛。及治不能飲。煩備嘔吐。 穴率谷   治風眩。 穴天柱   治風眩。心中恍惚不定。   以繩橫度口至兩邊。即得口寸數。便以其繩一頭。度鼻盡其兩邊兩孔間。得鼻寸數。中屈之取半合。於口之全度中屈之。先覓頭上回發。當回發灸之。以度四邊左右前後。當繩端灸之前。以面為正。並依年壯多少。一年凡三灸。皆須瘡瘥又灸。壯數如前。若數處回發。則灸其近當鼻者。或回發近額亦宜灸。   治諸風眩暈。 穴顖會。灸七壯。真頭痛者。其痛上穿風府。陷入干泥丸宮。不可以葯愈。夕發旦死。旦發夕死。蓋頭中人之根根。氣先絕也。   風痹   治驚悸瘈瘲。風痹。臂肘痛。捉物不得。 穴天井   治風痹。手臂不舉。肩中熱痛。 穴肩貞   治風痹肘攣。手臂不舉。 穴尺澤   治寒熱風痹。項痛背肩急。頭痛。 穴消濼   治風痹膝內痛。引臏不可屈伸。喉咽痛。 穴膝關   治痿厥風痹。頭重<出頁>痛。髀樞股骨□行痛。瘈瘲。風痹不仁。時有寒熱。四肢不舉。 穴附陽   治風痹不仁。 穴陽輔 陽關   治風痹。 穴委中   治風痹。 穴少海   治風濕痹。 穴委中 下廉   治冷風濕痹。及治卒病肉痹。不知人。 穴環跳   岐伯曰。中風大法有四。四曰風痹。巢氏曰。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風多者為風痹。風痹之狀。肌膚盡痛而復手足不隨也。醫治當以此求之。速與續命湯依兪穴灸之雲。   治周身痹大風。穴膈兪二穴。各灸五壯。   風癎   治癲風不識人。羊鳴。 穴神庭。   治風癎。青風心風。角弓反張。羊鳴多哭。言語不擇。發時即死。吐沫。心熱悶。頭風多睡。心煩驚悸。無心力。忘前失後。食無味。頭重。飲酒面赤。鼻塞。及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角弓反張。羊癎吐舌。穴百會   治風癎。中風角弓反張。或多哭。言語不擇。發即無時。盛即吐沫。心煩驚悸。穴百會。   治風癎目戴上不識人。 穴神庭 絲竹空   治心中煩悶。熱風風癎。浪言或作鳥聲。不能食。無心力。 穴巨關。   治肌膚痛。耳聾。風癎。 穴會宗   治風癎。 穴脊中 湧泉   治風癎。 穴前頂   治風癎熱痛。可瀉而後補。 穴上脘   治風癎癲邪。 穴脊兪   治風癎。 穴湧泉 神聰 強間   治癎病。羊鳴吐舌。 穴天井   治馬癎。張口搖頭。馬鳴欲反折。 穴項風府 臍中。灸三壯。   治牛癎。目正直視。腹脹。 穴鳩尾骨 大椎各灸三壯。   治羊癎。喜揚目吐舌。穴大椎。灸三壯。   治豬癎。喜吐沫。 穴完骨兩旁各一寸。灸七壯。   治犬癎。手屈拳攣。 穴兩手心 足太陽 肋戶各一壯。   治雞癎。搖頭反折。喜驚自搖。 穴足諸陽。灸各三壯。   治風癎。 穴神庭 脊兪   徐嗣曰。風眩之病。起於心氣不足。胸上蓄熱。實痰熱相感而動風。風心相亂則悶瞀。故為之風眩瞀。大人曰癲。小兒曰癎。此方為治。萬無不愈。困急時。但度灸穴。使大針針之。無不差者。初得針竟便灸最良。餘業之以來。三十餘年。所救活者。數千百人。病此而死不逢嗣故也(續命湯。主眩發頓悶無知。口沫出血。體角弓目反上。口噤不得言。竹瀝一升二合。生地黃汁一升。龍齒末生薑防風麻黃去節各四兩。防己附子炮三兩。石膏十兩。桂二兩。右十味。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有氣加附子一兩。紫蘇五合。橘皮半兩)。其論風眩癲癎。甚有理。故並其方附於此(更有竟純湯詳見千金方)。但小兒癎。非心氣不足爾。千金有風食驚癎三種。本事有陰陽癲慢脾風三證(慢脾即食癎。宜醒脾沖人蔘散)。古方有三癎丸治小兒百二十種驚癎(荊芥穗一兩。礬一兩半。生半枯為末。麵糊丸。黍米大。硃砂衣。薑湯下二十丸)。吾謂慢驚用來複丹。急驚三癎丸。食癎醒脾丸可也。   治癲疾馬癎。 穴金門 仆參   治目五般癎。頭痛鼻塞。 穴眉沖   治風癎。熱病。心風。驚悸。霍亂吐痢。伏梁。氣壯如覆柸。 穴上脘(一穴)三里(二穴)   凡灸癎病。當先下使虛。乃乘虛而灸之。未嘗有實而灸者。氣逼前後不通殺人。若身體不甚熱。心腹不脹滿。便可灸之。若壯熱滿者。須先下後灸。   癲癎   治卒暴癎眩。足不任身。 穴天柱   治癎發。瘈瘲狂走不得卧。心中煩。 穴攢竹 小海 後頂 強間   治風癲癎疾。涎沫狂煩滿。 穴絲竹空 通谷   治癲癎。 陰囊下穀道正門當中門。灸隨年壯。   治癲疾。羊癎吐舌。羊鳴戾頸。 穴天井 小海   治癲疾。互善驚羊鳴。 穴懸厘 束骨   治驚癎。狂走癲疾。 穴筋縮 曲骨 陰谷 行間   治熱癎。驚而有所見。 穴列缺   治失笑無時。癲癎。語不識尊卑。乍喜乍哭。牙關不開。 穴水溝   治發癎悲泣。 穴心兪   治驚癎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上垂。 穴筋縮   治癲癎。 穴仆參 金門   治風癲癎邪。 穴脊中   治大人小兒五癎。 穴神門   治風癎癲邪 穴脊兪   治腫氣風癎癲風。不識人。羊鳴。角弓反張。披髮而上歌下哭。多學人語。驚悸不安寢。 穴神庭   治癲癎。吐舌沫出。羊鳴。 穴少海   治癲癎。 穴肺兪 仆參   治狂癎風癎。吐舌。穴胃脘。灸百壯。不針。   治狂癎不識人。癲眩亂。 穴百會。灸九壯。   難經疏雲。狂病之後。不愛眠卧。不肯飲食。自言賢智。歌樂行走。此是陽氣盛之所為。故經言。重陽者狂。今世以此為癲病。謬矣。癲病發即僵仆倒地。故有癲蹶之言。陰氣大盛。故不得行立而倒也。今世以為癎病者。誤也。其剖析癲狂之病。曉然如此。而人終不信。豈亦傳習之誤。難以改歟。   凡發狂則欲走。或自高貴稱神聖。皆須備諸火灸之。乃得求差。悲泣呻吟。此則為邪。非狂也。自依邪方法治。   治驚風癲癎。痓病發搐。神昏不語。穴百會。灸七壯。至七七壯。量輕重。加減艾壯數。又兩足外踝下赤白肉際陷中。金門穴。灸七壯。至七七壯。   癲疾   治癲疾。煩心悲泣。 穴解溪   治癲疾頭重。 穴瘂門   治癲疾。頭面浮腫。齒齲。 穴完骨   治頭痛癲疾。風痙。牙齗腫。善驚。 穴天沖   心癲疾。脊強。 穴筋縮   治癲疾。 穴申脈 後溪 前谷   治癲疾。嘔逆吐舌。 穴滑肉門   治癲疾吐沫。 穴本神 兌端   治癲疾寒痛。 穴飛揚   治寒熱癲疾。 穴承山 崑崙   治癲病。手不可向上手臂不得上頭。 穴尺澤   治癲疾。 穴解溪 陽蹻   治癲疾嘔。 穴神庭 上星 百會 聽會 聽宮 偏歷 攢竹 本神 築賓 陽溪 後項 強間 腦戶 絡卻 玉枕   治癲疾嘔沫。寒熱痙互引。穴兌端 齗交 承漿 大迎 絲竹空   顖會 天柱 商丘   治寒熱凄厥。鼓頷癲痙口噤。 穴承漿 大迎   治癲疾膝氣。 穴臑會 申脈   治癲疾。手臂不得上頭。 穴尺澤 然谷   治癲疾多言。耳鳴口僻。 穴偏歷   治癲疾。大瘦頭痛。 穴腦腔 束骨   治癲疾。互引善驚。羊鳴。 穴懸厘 束骨   治頭痛癲疾。互引數驚。 穴天沖   治心中憒憒數欠癲。心下懼恐。咽中澹澹。 穴通谷   治寒熱癲癲仆。 穴風池 聽會 復溜   治癲疾。僵仆狂瘧。 穴完骨   治癲疾。 穴曲池   治狂癲。 穴灸胃脘。 或灸巨陽   王氏雲。有人患癎疾。發則僵仆在地。久之方蘇。予意其用心所致。為灸百會。又疑是痰厥致僵仆。為灸中脘。其疾稍減。未除根也。後閱脈訣後。通真子有愛養小兒。謹護風池之說。人來覓灸癎疾。必為之按風池穴。皆應手痠疼。使灸之而愈(小兒癎悲。可加灸此)。   治卒癲疾。 兩乳頭灸三壯。足大指本叢毛中。灸七壯。 足小指本節。 灸七壯。   治狂癲癎疾。 穴足少陽。灸隨年壯。   治癲。 背第二椎及下窮骨兩處。以繩度中折繩端一處。是脊骨上也。凡三處畢。復斷繩。作三折。令各等而參合。如某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俠脊兩邊。凡五處。各一百壯。削竹皮為度。勝於繩。足大指上聚毛中。又灸七壯。 陰囊下縫。又灸二七壯。 兩乳頭。又灸三壯。 督脈。又灸三十壯。三報。 天窗又灸至三百壯。 炷惟小作。 百會又灸至三百壯。 耳上髮際。又灸各五壯。   驚癎   治驚癎戴目。上不識人。 穴顖會   治驚癎破心吐血。 穴巨骨   治心驚癎發。狀如鳥鳴。破心吐血。中氣悶不喜聞人語。心痛腹脹。穴鳩尾   治驚癎吐舌沫出。 穴少沖   治驚癎癲狂。身寒熱。頭痛目眩。 穴束骨   治驚癎狂走。癎病多言。脊強兩目轉上。及目瞪。 穴筋縮   治狂邪驚癎。及驚狂走。 穴承命。灸三十壯。   治狂癲驚風。厥逆心煩。 穴巨陽。灸五十壯。   治驚癎。 穴行間   治驚風。 穴完骨   風癲狂附論   黃帝問曰。人生而病癲疾者。安所得之。岐伯對曰。此得之在腹中。時其母有所數大驚也。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癲疾。病在諸陽脈。且寒且熱。諸分且寒且熱名曰狂。刺之虛脈視分盡熱病已止。病癲初發。歲一發不治。月一發不治。四五日一發。名曰癲疾。刺諸分。其脈尤寒者。以針補之。病已止。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直視舉目赤。其作極已而煩心候之於顏。取手太陽陽明。太陰血變而癲疾始發。而反強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陽陽明太陰手太陽血變而已。癲疾始作。而引口啼呼者候之手。陽明太陽右強者攻其左。左強者。攻其右。血變而止。治癲疾者。常與之居。察其所當取。之處病至視之有過者。即瀉之。置其血於瓠壺之中。至其發時。血獨動矣。不動灸窮骨二十壯。窮骨者。尾骨□氐也。筋癲疾者。身拳攣急脈大。刺項大經之本。嘔多涎沫氣下泄。不□□樂癲疾者。暴仆。四肢脈皆脹。而從滿脈盡刺之出血。不滿。俠頂灸太陽。又灸帶脈於腰相去三寸諸分肉本腧。嘔多涎沫。氣泄不□□樂。   治癲狂吐舌。 穴飛揚 太一 滑肉門   治風狂。   先以錢五枚內頭髻中。以器盛之水新布覆之。橫大口於上。乃矜莊呼視其人。其人必欲起走。慎勿聽。因取水一噴之。一呵視。三次。乃熟拭去水。指彈額上。近髮際間。欲愈乎。其人必不肯答。如此三七彈。乃答。仗針刺鼻下人中。近孔內側空。停針。刺兩耳根前宛宛動脈中。停針。又刺鼻直上入髮際一寸。橫刺。又刺鼻直上醒悟乃止。   治狂易多言不休。 穴風府 崑崙 束骨   治風癲。 兩乳頭灸各三壯。 足大指甲後聚毛中。灸各七壯。   治狂仆。 穴溫溜 液門 京骨   治笑若狂。 穴神門 陽谷   治風熱善怒。心中悲喜。思慕歔欷。喜笑不止。 穴勞宮 大陵   治癲疾。吐舌鼓頷。狂言見鬼。 穴溫溜 仆參   治癲發如狂。麵皮敦敦者不治。及療癲狂。 穴長強   治狂走欲自殺。及目注視。 穴風府 肺兪   治驚癎。狂走癲疾。 穴筋縮 曲骨 陰谷 行間   治狂走瘈瘲。恍惚不樂。 穴絡卻 聽會 身柱   治癎發瘈瘲。狂走不得卧。 穴攢竹 小海 後頂 強間   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棄衣而走。 穴沖陽 豐隆   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穴天柱 臨泣   治狂言。 穴支正 魚際 合谷 少海 曲池 腕骨   治狂言非常。 穴下廉 丘墟   治狂易妄言怒罵。 穴巨闕 築賓   治吐舌戾頸妄言。 穴陽溪 陽谷   治驚狂善悲。面赤目黃。喑不言。 穴間使   治驚癎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上垂。 穴筋縮   治癲疾強走。 穴陽谷 身柱 腦空 京骨   治狂走欲自殺。目反妄視。 穴風府   治癲狂。 穴束骨   治屍厥癲邪。神狂鬼魅。 穴攢竹   治久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 穴沖陽   治卒狂。 穴光明   治卒狂。胸中澹澹。惡風寒。嘔吐怵惕。寒中少氣。掌熱腋腫。肘攣。及療卒狂驚悸。 穴間使   治小腹熱欲走。 穴日月   治發狂味吐涎沫。 穴絲竹空   治癲疾狂走。心煩吐舌。 穴大杼   治癲疾狂走。 穴陽谷   治心中風狂走發。癎語悲泣。心胸悶亂。煩滿汗不出。結積寒熱。嘔吐不下食。咳唾血。 穴心兪   治狂易。 穴完骨   治發狂不識人。驚悸少氣。 穴巨闕   治發狂。 穴曲泉 膏肓   治身熱狂悲哭。 穴神門   治寒厥驚狂。 穴陽交   治目眩發狂。嘔吐涎沫。煩不得顧。 穴少海   治風虛狂惕。 穴支正   治狂言不樂。 穴大陵   治妄言左右顧。瘈瘲目眩。 穴陽谷   治狂言。 喜笑見鬼。 穴陽溪   治癲癎狂言見鬼。 穴仆參   治癲疾多言。 穴偏歷   治癲疾吐涎。狂言見鬼。又治癲癎吐舌。鼓頷狂言。 穴溫溜   治狂言。 穴下廉   治癲疾狂言。又治小兒癲病吐舌。 穴築賓   治卒面腫。煩心狂言。 穴公孫   治狂言口僻。 穴太淵   治驚悸妄言。 穴液門   治吐舌戾頸妄言。不得左右顧。瘈瘲頭痛目眩。 穴陽谷   治癎病多言。 穴筋縮   治癲癎狂歌不擇言。 穴鴆尾   治鬼邪魅及癲狂。語不擇尊卑。灸上唇裡面中央肉弦上一壯。炷如小麥。又用鋼刀決斷更佳。   治語不識尊卑。 穴水溝   治狂妄言。 穴液門   治狂言恍惚。 穴天樞。灸百壯。   治狂邪發無常。披頭大喚欲殺人。不避水火。及狂言妄語。驚恐歌哭。 穴間使。灸三十壯。   治狂癲鬼語。 穴足太陽。灸四十壯。   治狂癲驚走風恍惚。嗔喜罵笑歌哭鬼語。 穴腦戶 風池 手陽明太陽 太陰 足陽明 陽蹻 少陽 少陰 陰蹻 足跟悉灸。皆隨年壯。   治狂走刺人。或欲自死。罵詈不息。稱神鬼語。 灸口吻頭赤白際一壯。又兩肘內屈中五壯。又背胛中間三壯報灸之。倉公法。神效。   治卒狂言鬼語。以甑帶急合縛兩手大指。便灸左右脅下。對屈肋頭兩處。火俱起各七壯。須臾鬼自道姓名乞去。徐徐問之。乃解其手。   治卒狂鬼語。針其足大拇指爪甲下。入少許。即止。   治邪病語不止。及諸雜候。 穴人中。凡人中惡。先掏鼻下是也。   治邪鬼妄言。穴懸命。灸十四壯。穴用口唇里中央弦。用鋼刀決斷佳。   治肺中風狂言狂邪鬼語 穴灸天窗 伏兔   治悲泣鬼語。 穴灸天府 慈門   王氏雲。有士人妄語異常。且欲打人。病數月矣。予意其是心疾。為灸百會。百會治心疾故也。又疑是鬼邪。用秦承祖灸鬼邪法。並兩手大拇指。用軟帛繩。急縛定當肉甲相接處。灸七壯。四處皆著火。而後愈。更有二貴人子。亦有此患。有醫僧亦為灸此穴愈。   治狂走掣瘲。 穴玉枕上三寸。灸百壯。一法項後一寸。灸百壯。   治狂走癲疾。 穴項後二寸。灸百壯。   治狂走驚癎。 穴河口。灸五十壯。   治狂走癲疾。 穴大幽灸百壯。   治狂走癲癎。 穴季肋端。灸三十壯。   治狂走喜怒悲泣。 穴巨闕。灸隨年壯。   治狂走驚恍惚。 穴足陽明。灸三十壯。   治狂走易罵。 穴百會。灸隨年壯。   治狂走。 穴筋縮   治邪病大喚罵走遠。 穴三里   治狂走癲厥如死人。 穴足大指聚毛中。灸九壯。   治狂走易氣。 穴灸絕骨   凡鬼語狂走。當依法灸之。若傷寒鬼語癲狂。惟宜用四物湯加黃耆等。分七八錢重作一服。水一碗。煎七分。服滓即用水一碗。煎半碗。連服嘗屢用之。神效。故附著於此。   治卒發癲狂病。陰莖上宛宛中。灸三壯。得小便通則愈。陰囊下縫。灸二七壯。   治風狂罵打人。名熱陽風。灸口兩吻邊燕口處。赤白際各一壯。又陰囊縫二十壯。仍勿近前中卵核。恐害陽氣也。   癲邪   治神邪鬼魅。穴灸間使。治神邪鬼魅。穴攢竹。   治狐魅神邪。及癲狂病。醫治不瘥者。並兩手大指。用軟絲繩急縛。灸三壯。艾炷著四處。半在甲上。半在肉上。四處盡燒。一處不燒。其疾必愈。神效。小兒胎癎。奶癎。依此灸一壯。炷如麥。   治狂言見鬼。 穴陽溪 仆參 溫留   治狂邪鬼語。 穴天窗。灸九壯。或伏兔百壯。   治悲泣鬼語。 穴天府。灸五十壯。   治悲泣邪語。鬼忙歌哭。 穴顖門灸五十壯。   治卒中邪魅。恍惚振噤。灸鼻下人中。及兩手足大指爪甲本節。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壯。不止。十四壯。炷如雀屎。   治風邪。穴間使。灸隨年壯。承漿又灸七壯。心兪又灸七壯。三里又灸七壯。   治鬼魅。灸入發一寸百壯。間使手心。又各灸五十壯。   治狐魅。合手大指縛指。合灸。又間使三七壯。當狐鳴即瘥。   治邪病卧瞑瞑。不自知。 穴風府   治邪病鬼癲。四肢腫。 穴顖門   治邪病。四肢腫痛諸雜候。 穴尺澤   治狂癎哭泣。穴手逆。炷艾三十壯。   癲癎瘈瘲   治瘈瘲。里急腰腹相引痛。 穴命門   治瘈瘲氣實脅滿。 穴大椎   治瘈瘲不仁。 穴屋翳   治瘈瘲。 穴陽谷   治肘瘈瘲。 穴曲澤   治瘈瘲。 穴少澤   治瘈瘲。腳酸。 穴承筋   治瘈瘲癲疾。 穴少澤 曲池   治癲疾瘈瘲。怒欲殺人。身熱狂走。言□嚴言見鬼。 穴身柱   治癎瘈。 穴商丘   治癎發瘈瘲。狂走。 穴攢行 小海 後頂 強間   治癎瘈。口閉不開。 穴崑崙 天井   治驚瘲。 穴陽溪 天井   治瘈瘲而驚。 穴解溪   治瘈瘲沫出。寒熱。痙引骨痛。 穴上關   治瘈瘲。引臍腹短氣。 穴巨闕 照海   治骨酸。眩狂。瘈瘲。口噤喉鳴沫出。喑不能言。 穴腦戶 聽會 聽宮 風府 翳風   治脊強反折瘈瘲。癲疾頭痛。 穴五處 身柱 委中 委陽 崑崙   治狂走瘈瘲。恍惚不樂。 穴絡卻 聽會 身柱   治寒熱風痙。脊強反折。瘈瘲。癲疾頭重。 穴瘂門   治頭風。目眩瘈瘲。目戴上不識人。 穴五處   治瘈瘲口。 穴巨髎   治瘈瘲口沫出。目眩。牙車不開。口噤。 穴上關   治臂痛瘈瘲。咳嗽。頸項急不可顧。 穴少澤   治瘈瘲。 穴跗陽 天井   治驚風瘈瘲五指掣。 穴腕骨   治癲病瘈瘲。身熱目眩項急。卧不安。 穴大椎   治癲癎瘈瘲。 穴陽蹻。晝發者灸二七壯。陰蹻夜發者。灸二七壯。   風疹   治風疹臂肘腕善動搖。 穴曲澤   治熱風癮疹。及刺風風虛。 穴肩髃   治風癮疹。舉體癢如蟲行。搔之成瘡。 穴曲池隨年壯灸。   治風疹。 穴湧泉 環跳   治刺風疹熱風冷痹。 穴下崑崙   治刺風疹疼痛。 穴曲池   治癮疹。 穴伏兔   治大小人偏身風疹。 穴合谷 曲池   資生經雲。人有風疹。多必眼暗。先攻其風。其暗自差。然則人之目暗。亦有因風疹多而得者。風疹可不先治乎。   治風熱赤疹。癢搔之。逐手作瘡。   以一條艾蒿長者。以兩手極意尋之。著壁立。兩手並蒿竿拓著壁。伸十指當中指頭。以大艾炷灸蒿竿上。令蒿竿斷即止灸。十壯。差。差後重發。更依法灸。永差。   治癮疹。 穴曲池。灸隨年壯。   治頭痛癮疹。穴天窗。灸七壯。   治大風癩病。 穴曲池二穴。各灸隨年壯。發即灸之。神良。又兩手中指約文中左右。及手足指兩虎口中。各灸隨年壯。一雲各灸三壯。   歷節風   治歷節汗出。 穴後頂 飛揚 湧泉 頷厭   治歷節風足指不得屈伸。頭目眩。逆氣。 穴飛揚   資生經雲。麝香丸尤治白虎歷節諸風。疼痛遊走無定。狀如蟲行。晝靜夜劇。許叔微在歙川。有一貴家婦人。遍身走注疼痛。至夜則發。如蟲嚙其肌。多作鬼邪治。許氏曰。此正歷節病也。三服愈。   治體痛癢如蟲嚙。搔之皮便脫作瘡。 穴曲池。灸七壯。又隨年壯。王氏雲。良方服治癩葯半月。兩膝眼灸二七壯。丞相長安公。醫人無數麻風惡疾。千金諸方葯甚多。或效或不效。惟兼絲葉細末。地暴米糊丸。梧子大。日二三服。每服四五十丸。茶湯下。調葯末服。尤效速。只難服爾。病去後。亦宜服。屢施與人神效。若更灸曲池、合谷、三里、絕骨等穴。尤佳。予與人按此等穴。皆痠疼故也。   治白虎病。凡丈夫婦人。皆有此病。婦人因產犯之。丈夫眠卧犯之。其病口噤而手拳。氣不出。灸臍中。七壯。

卷四百十八 針灸門

  普濟方卷四百十八 針灸門 傷寒   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身清。清則項痛而寒且酸。足熱不欲言。頭痛顛顛然。   先取湧泉及太陽井滎。熱中少氣厥寒。灸之熱去。灸湧泉三壯。煩心不嗜食。灸湧泉熱去。四逆喘氣。偏風身汗出而清。皆取俠溪。   治溫病身熱五日以上。汗不出。   刺大泉留針一時取針。若未滿五日者。禁針。   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喜嘔。嘔已乃衰。即取公孫井兪。實則腸中切痛。厥頭面腫。起煩心狂。多飲。不嗜卧。虛則鼓脹。腹中氣大滿。熱痛不嗜食。霍亂。公孫主之。   治熱病煩心。足寒清。多汗。   先取然谷後取太溪(皆先補之)   資生經雲。凡溫病可針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六百五十有五。其三十六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為災。   治溫病。 穴顳需□頁   灸陰毒傷寒法。其狀不躁。不渴。唇青。腰背重。咽喉及目睛痛。心腹煩疼。舌縮面青。吃噫氣喘。嘔逆冷汗。向暗不語。   以生蔥約十餘莖。去根粗皮。顛倒紙卷。徑闊二寸。勿令緊。欲通氣。以快刀切。每一餅子高半寸。安在臍心。用熨斗火熨蔥。軟易之。不過十餘次。患人即蘇。後服正氣葯。   灸結胸傷寒法。其狀胸滿短氣。按之即痛。或吐逆滿悶。或大便不通。諸葯不能救者。   以巴豆七粒和皮。肥黃連七寸。去須。同搗爛作一丸。安在臍心上。以手按之。稍實。捻艾皂子大於葯上灸。甚者。不過三五壯立愈。續用補藥一二日。若病半月。微有氣皆療。   治氣虛陽脫。體冷無脈。氣息欲絕。不省人事。及傷寒陰厥。百葯不效蔥熨法。   以蔥用索纏如盞許大。切去根及葉。惟存白。長二寸許。如大餅餤。先以火火□劦。一面令通熱艾。勿令灼人。及以熱處。搭病人臍連臍下。其上。以熨斗滿貯火熨之。令蔥餅中熱氣。熨入肌肉中。須預作三四餅。一餅壞不可熨。又易一餅。良久。病人當漸醒。手足溫。有汗則差。更服四逆湯輩。溫其內。萬萬無憂。王氏雲。予伯兄病傷寒。冥冥不知人八日。四體堅冷如石。葯不復可入。用此遂差。集賢校理胡全夫。用此拯人之危。不可勝數。   初得病。或先頭痛身寒熱。或澀澀欲守火。或腰背強直。面目如飲酒狀。此傷寒初得一二日。但烈火灸心下三處。 穴巨闕 上脘 胃脘   各灸五十壯。大人可五十壯。小兒可三壯。亦隨其年灸之。大小以意酌量。   治傷寒若病者。三四日以上。   宜先灸胸上二十壯。又灸顳需□頁二穴。又灸風池二穴。又灸太沖三十壯。神驗。又灸肝愈百壯。余處各二十壯。又以繩度鼻正。上盡髮際。中屈繩斷去半。便從髮際入發中。灸繩頭。名曰天聰。   資生經雲。凡傷寒惟陰證可灸。余皆當針。故千金方惟雲。刺取。而素問亦云病甚者。為五十九刺。所以瀉諸陽胸中胃中四肢五臟之熱也。若溫病身熱五日以上。汗不出。可刺太泉。未滿五日。禁針。然而千金於頭痛身寒熱病。乃灸巨闕上中脘三處。豈亦是陰證耶。其狀蓋雲。或澀澀欲守火是也。醫者當辨之。   治熱病。卒心中懊憹。數欠頻伸。悲恐。目眩頭痛。面赤而熱。心悸肘臂臑痛。實則支腫。虛者不能言。若咽喉痹。少氣遺溺。穴通里   療天行傷寒。 穴中脘   治傷寒嗜卧。怠惰不欲動搖。身常濕。不能食。 穴膈兪   治熱病煩滿。上氣心痛。痰冷少氣。悲恐善(一作喜)驚及掌熱。胸痛。口熱咽酸。乍寒乍熱。手攣不伸。引眼痛。 穴少沖   治傷寒余疾。皮膚乾燥。 穴曲池   治熱病先不樂數日。 穴通里   治熱病。振栗。鼓頷。腹滿。陰痿色不變。 穴魚際 陽谷   治氣膈善嘔。鼓頷不得汗。 穴尺澤   治頭身熱赤。振栗。腰中四肢淫濼。欲嘔。 穴腎兪   治氣熱身熱。氣喘寒熱口乾。身熱喘息。目急痛。善驚。 穴三間   治熱病。寒慄。鼓頷。腹滿。陰痿色不變。 穴魚際   治熱病煩心。悶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如火。舌本痛。 穴中沖 少沖 關沖 勞宮 大陵 陽溪 天髎 間使   治熱病。煩心喜噦。胸中澹澹。喜動而熱。 穴間使   治煩心喜嘔。 穴巨闕   治傷寒溫病身熱。煩心口乾。 穴曲澤   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食。身熱項強痛。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生疣。小者如疥。 穴支正 少海   治振寒頸項痛。 穴天井   治熱病挾脊痛。 穴委中   治傷寒頸項強。目瞑多噎。鼻鼽出清涕。 穴風門   王氏雲。陰毒沉困。藥餌難為工。但灸臍中三百壯。艾如半棗。手足不暖。不可治也。或心迷耳聾叫不應。因食冷得疾者。予以理中湯。救數人矣。若復渴。則煎五苓散與服。或煎人蔘湯。服皆效。又雲。傷寒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矣。未有溫服。而不消也。   治傷寒結胸。 穴支溝 間使 行間   治傷寒在表。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無汗。尺寸俱浮。 穴合谷   治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心下痛不可忍。 穴中脘 氣海   治傷寒小腹上有氣沖者。 穴天樞 氣沖 三里 三陰交   治傷寒手足逆冷。 穴大都 內庭 太溪 行間   治傷寒交汗不出。 穴風池 俠溪 魚際 經渠 內庭   治傷寒胸中熱不已。 穴大杼 風門 中府 缺盆   治傷寒胃中熱不已。 穴中脘 三里 上廉 下廉 氣沖   治傷寒四肢熱不已。 穴雲門 肩髃 委中 腰腧   治急食不通。並傷寒水結。 穴三間 合谷 承山   治陰證傷寒。四肢厥冷。腹痛吐利。身強煩躁自汗。脈沉細。或面赤。   凡三陰中寒皆灸之。穴陷谷。灸三七壯。體溫脈通汗出效。不爾。再灸加艾倍之。   治卒得食病似傷寒。其人但欲卧。七日不療。殺人。又按其脊兩邊。當有陷處。正灸陷處兩頭各七壯。則愈。   治傷寒始得一二日。   右便可灸頂三壯。又灸大椎三壯。各加至五炷益良。用之驗。大椎平肩斜齊。高大者是也。仍不得侵項分取之則非也。上接項骨。下齊肩。在椎骨節上是。余穴盡在節下。凡灸刺不得失之毫釐。今崔氏不定高下。是以言之。出黃帝針灸經。   治斷溫病。令不相染著。及治時氣瘴疫。   右用蜜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壯。不得令知之。佳也。   治陰毒傷寒灸法。   用乾艾葉搗熟去灰。作艾炷。灸臍下一寸三分。名氣海。二寸丹田。三寸關元。五十壯至二三百壯。以手足漸溫。人事稍蘇為可治。   治陰證傷寒灸法。   於臍下一寸半氣海穴。二七壯。小作艾炷於臍心。以鹽填實。灸七壯立效。二寸丹田。三寸關元。皆可灸。   治熱病後發豌豆瘡。 灸兩手腕硯子骨尖上三炷。男左女右。   治傷寒熱盛煩嘔。 穴大椎   治熱病偏頭痛。引目外眥。 穴懸厘 鳩尾   治時氣病起。諸復勞灸法。   男初覺。便灸陰三七壯。若已盡。甚至百壯即愈。眼無妨。陰道瘡復常。   治傷寒熱甚五十九刺。五十九刺者。為頭上五行。以克越諸陽之熱也。 穴大杼 膺兪 缺盆 腎兪(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氣沖 三里 巨虛 上下廉(此八者。瀉胃中熱也)雲門 巨骨 委中 腦空(此八者以瀉四肢熱也)五臟兪傍五(此十者。以瀉臟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背之左右。故病甚者。當刺之。凡刺之法。吸則納針。得氣則瀉。勿令遲緩。起似發機。故針經曰。熱者疾之。   刺熱病汗不出。夫傷寒熱病汗不出者。榮衛不交。陰陽不和。故汗不出。當刺腹結。腹舍通其經絡。和其陰陽。令汗得出。   手陽明有商陽、合谷。手太陽有腕骨、陽谷。足少陽有俠溪。足陽明有厲兌。手厥陰有勞宮。   凡此七穴。皆刺熱病汗不出。隨經辨脈。調其陰陽。合其榮衛。令得汗出。又十二經之榮。皆治身熱。為主身熱皆南方火。故經曰。榮主身熱。皆可刺也。   刺傷寒結胸痞氣。   傷寒下後結胸痞氣者。皆足三陰之終。手三陰之始。胸中結痞。過在足少陰腎。手厥陰包絡。刺兩經之井原。以瀉胸中之氣。心中結痞。過在足太陰脾。手少陰心。刺兩經之井原。以瀉心中之氣。胃中結痞。過在足厥陰肝。手太陰肺。刺兩經之井原。以瀉胃中之氣。或上腕中腕下腕。應痞結而瀉之。   治傷寒三陽頭痛法。傷寒三陽頭痛。何法刺之。答曰。手之三陽。足之三陽。皆會於頭者。謂諸陽之會。其受邪伏留而不去。故曰。三陽頭痛。視其色脈。知在何經而取之。   如脈浮而頭痛。過在手足太陽。刺 穴腕骨 京骨   如脈浮而長。過在手足陽明。刺 穴合谷 沖陽   如脈浮而弦。 過在手足少陽。刺 穴陽池 丘墟 風府 風池 以上數穴。刺三陽之頭痛法也。   治傷寒三陰腹痛法。傷寒邪在三陰內。不得交通。故為腹痛。手足之經。皆會於腹。隨經取之。   如脈弦而腹痛。過在足厥陰肝。手太陰肺。刺 穴太沖 太淵 大陵   如脈沉而腹痛。過在足少陰腎。手厥陰心胞。刺 穴太溪 大陵   如脈細沉。而腹痛。過在足太陰脾。手少陰心。刺 穴太白 神門三陰交   以上數穴。刺三陰腹痛之法也。   灸少陰原救脈法。   治傷寒陰病脈欲絕。當灸太溪穴。太溪者。足少陰腎之原。少陰病屬水。陰氣太盛。陽氣不得營。故瀉陰補陽。陰毒傷寒。體沉四肢俱重。腹痛脈微遲。當灸氣海。或關元。脈屬少陰。故同法瀉陰補陽也。   辨傷寒葯附針灸法。   傷寒經與表合。針與葯自汗出。遂漏不止。刺風府風池。卻與桂枝湯。傷寒經與里合。灸太溪七壯。與通脈四逆湯。此太陽少陰表裡之法。故表可針太陽也。里可灸少陰也。   傷寒刺期門。   太陽病頭痛眩冒。心下痞者。刺肺兪肝兪。不可發汗。發汗則言□嚴語不止。當刺期門穴。頭痛冒眩。太陽經病。可發汗。心下痞滿。邪傳里也。不可發汗。刺肺兪奪其邪氣。二穴皆在太陽經也。是高下之刺也。妄發其汗。內亡津液。傳屬陽明。故言□嚴語不止。未太實者。當瀉肝經。刺期門。恐傳入於脾胃也。   傷寒腹滿言□嚴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從刺期門。腹滿言□嚴語。太陰陽明經也。脈浮而緊。肝脈也。故夫乘妻名曰從。當刺期門。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發熱。嗇嗇惡寒者。肺病也。大渴者。上焦有熱也。自汗者。表虛也。小便利者。里和也。妻來乘夫。名曰橫。當刺期門。   灸傷寒咳逆法。   十便良方雲。有患霍亂吐痢者。垂困。忽發咳逆。半日之間。遂至困。始有人云。有灸咳逆法。凡傷寒及患疾得咳逆。皆為惡候。投藥皆不效者。灸之必愈。予遂令灸之。火至。咳逆已定。其法。乳下一指許正與乳相直骨間陷中。婦人即屈乳頭度之。乳頭齊處是穴。艾炷如小豆許。灸三壯。男灸左。女灸右。只一處。火到當即瘥。若不瘥。則多不救矣。   治脈微細不見。一時無脈者。   以圓利針。刺足少陰經復溜二穴。在內踝上二寸陷中。針至骨順針往下刺之。候回陽脈生大。乃出針。   治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 穴中脘   治熱病身痹。洒淅振寒。季脅支滿痛。 穴刺陷谷。足先寒上至膝。乃出針。   治傷寒氣熱身熱喘。 穴三間   治傷寒過經不解。刺足厥陰經期門二穴。使經不傳。凡治傷寒。辨其足三陰三陽經。審而刺之。仲景傷寒傳足經不傳手經。此之謂也。   傷寒頭痛   治傷寒寒熱頭痛。噦衄肩不舉。 穴溫溜   治熱病頭痛。身熱引目外眥而急。煩滿汗不出。引頷齒面赤皮痛。 穴懸顱   治熱病偏頭痛。引目外眥。 穴懸厘   治振寒。小指不用。頭痛。 穴少澤   治身熱頭痛。進退往來。 穴神道 關元   治頭痛食不下。 穴三焦兪   治熱病先頭重項痛。煩悶。心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俛仰。又熱病滿悶不得卧。身重骨痛不相知。 穴太白   治傷寒身熱頭痛噦逆。肩不得舉。 穴溫溜   治痛頭。 穴魚際 液門 中渚 通里   治頭痛。 穴天池   治頭眩痛。 穴支正   治頭痛顛顛然。 穴通里   治頭痛汗不出。 穴魚際   資生經雲。治傷寒頭痛葯多矣。惟濃煎五苓散服。必效。不必針灸。予屢與人。皆效故也。   治頭痛。 穴風池   傷寒寒熱   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身熱。項強。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生疣痂。 穴少海 支正   治傷寒溫病。身熱煩心。口乾心澹善驚。手清。逆氣嘔唾。肘瘈善搖。頭顏清。汗不過肩。 穴曲澤   治氣熱身熱。寒熱。口乾。喘息口急痛。善驚。 穴三間   治寒熱項適歷。耳鳴無聞。引缺盆肩中熱痛。麻木不舉。 穴肩貞   治傷寒餘熱不盡。 穴曲池   治寒熱好嘔。 穴商丘   治寒熱皮肉骨痛。少氣不得卧。 穴中府 膈兪(又雲。膈兪主嗜卧怠惰不欲動搖。身當濕。不能飲食)   治寒熱凄索。氣上不得卧。 穴支滿 肩井 關沖   治寒熱掌中熱。 穴列缺   治傷寒振寒。頸項痛。 穴天井   治振寒而欠。 穴沖陽   治身熱惡寒。 穴後溪   治傷寒熱盛煩嘔。 穴大椎   寒熱   治骨寒熱。汗注不止。 穴復溜   治寒熱解散。淫濼頸酸。四肢重痛。少氣難言。 穴至陽   治身解寒淫濼。骨□行痠不能久立。 穴光明   治寒熱風痙。脊強反折。 穴瘂門   治洒淅寒氣。 穴陶道 神堂 風池   治洒淅畏寒。厥逆。 穴陰郄   治洒淅惡風寒。虛熱。舌黃身熱。頭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 穴魚際   治發寒熱。 穴浮白   治頭重身熱。 穴腎兪   治身熱頭重。脅痛。不得轉側。 穴顱顖   治身熱。 穴太白 陽綱   治身體煩熱。 穴曲差   治勞疾羸瘦。體熱。 穴腦空   治寒熱喘滿。 穴肺兪   治寒熱胸膈滿。 穴天池   治乍寒乍熱。 穴少沖   治寒熱。 穴神道 少海   治振寒。 穴膽兪   治洒淅振寒。 穴臨泣   治虛熱洒淅。毛豎惡風寒。舌上黃。身熱咳嗽喘。痹走胸背。不得息。頭痛甚。汗不出。熱煩心。少氣不足。 穴魚際   治寒熱骨痛。 穴膈兪   治身寒熱。 穴天突   治身寒熱。引項強急。 穴腦空   治寒熱。 穴飛揚 光明   治臟腑積聚。心腹滿。腰背痛。飲食不消。吐逆。寒熱往來。小便不利。羸瘦少氣。 穴三焦兪。隨年壯。又胃脘穴灸百壯。乃灸至千壯止。   治四肢寒熱。腰疼不得俛仰。身黃。腹滿。食嘔。舌根直。 穴脾兪。並椎三穴。各灸七壯。   治盜汗。寒熱惡寒。 穴肺兪(隨年壯。針五分)。陰都百壯。   治多汗寒熱。 穴玉枕。五十壯。   治三焦寒熱。 穴小腸兪。灸隨年壯。   治膀胱三焦津涎下。大小腸寒熱。赤洩。洞痢。腰脊痛。小便不利。婦人帶下。 穴三焦兪。灸五十壯。   治身體腰脊如解。及治寒熱。   先灸項大椎。以年為壯數。次灸撅骨尾竅骨也。以年為壯數。視背椎陷者灸之。舉背肩上陷者灸之(骨□曷髃穴也)。兩季脅之間灸之(章門穴也)。外踝上絕骨之端灸之(陽輔穴也)。足小指次指間灸之(俠溪穴也)。缺盆骨上。切之堅痛如筋者。灸之(經闕其名)。月□耑下陷脈灸之(承筋穴也)。外踝後灸之(崑崙穴也)。膺中陷骨間灸之(天突穴也)。掌束骨下灸之(陽池穴也)。臍下三寸灸之(關元穴也)。灸毛際動脈灸之(氣沖穴也)。膝下三寸分間灸之(三里穴也)。足陽明跗上動脈灸之(沖陽穴也)。巔上一寸灸之(百會穴也)。   治身體腰脊如解。 穴湧泉   傷寒熱氣   治腹痛而熱。 穴行間   治腹中熱。 穴中極   治五臟熱。及身體熱。脈弦急。   灸第十四椎與臍相當。五十壯。老少增損之。若虛寒至百壯。橫間三寸灸之。   治身體熱腹痛。 穴氣沖   治腹中熱。喜渴涎出。是蛔也。手持之物令得移。 穴刺中脘穴。亦不可容易針   治腹中大熱不安。 穴氣沖   治寒熱入腹。 穴關元   治久冷。 穴天樞灸百壯。   治腹寒。 穴陰陵泉 三陰交   治腹中寒熱。 穴隱白   療熱風冷痹。 穴下廉   治寒熱。 穴上關   治寒熱。亦主下部寒熱。 穴飛揚   治寒熱。 穴瘂門   治乍寒乍熱。 穴少沖   治但是積冷虛乏病。 穴宜灸關元。   治臟腑久積冷氣。心腹脹滿。 穴三里   治久積冷氣。繞臍切痛。時上衝心。 穴天樞   治冷氣。 穴中極   治冷氣。 穴漏谷 會陽   治六腑氣寒。不嗜食。 穴下脘   治冷氣上衝心。 穴氣海   治腹中寒。冷氣脹滿。 穴隱白   治上氣冷發。腹中雷鳴。 穴太沖   治結氣寒冷。 穴太倉。灸百壯。   治臍下絞痛。流入陰中。發作無時。此冷氣也。穴關元。灸百壯。   治心下寒。 穴商丘   治心寒冷氣上。 穴鳩尾。少沖商丘龍頷灸百壯。   治寒厥驚狂。 穴陽交   治腹寒氣滿。 穴沖門   資生經雲。五勞六極。復生七傷。變生七氣。積聚堅牢如杯。留在腹內。心痛煩冤。不能飲食。時來時去。發作無常。寒氣為病。則吐逆心滿。熱氣為病。則恍惚悶亂。長如眩冒。又復失精。宜服和劑局方七氣湯。若冷氣忽作。葯灸不及。只用大針。微刺諸穴與疼處。須臾即定。神效。   治胃中熱。 穴三里。灸三十壯。   治三焦膀胱腎中熱氣。 穴水道。灸隨年壯。   身寒痹   治身常濕。 穴鬲兪   治身濕。 穴豐隆   治身濕。搖時時寒。 穴曲池 列缺   治卒痹病。引臏下節。 穴曲泉   治膝股重。 穴合陽   治身濕痹不能行。 穴漏谷   治濕痹支腫。髀筋急瘈。頸痛。 穴懸鐘   治髀樞痛。膝脛骨搖。酸痹不仁。筋縮。諸節酸折。 穴絕骨   治身痹淅淅振寒。 穴臨泣   治骨痹煩滿。 穴商丘   治身體不仁。 先取京骨。後取中封絕骨。皆瀉之。   治痿厥。身體不仁。少氣濕腫膝腫。 穴中封   治緩縱痿痹。月□耑腸疼冷不仁。 穴風市   治寒氣在分肉間。痛苦痹不仁。 穴中瀆   治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脛痹不仁。 穴陽關   治酸痹不仁。身重。 穴絕骨   治冷風濕痹。 穴環跳   治濕痹。 穴條口   治寒濕內傷。 穴下髎   治風濕痹。 穴委中   治偏風熱風。冷痹不遂。風濕痹。 穴下廉。灸瘡差。冷痹即己。   治痹走胸背。 穴魚際   治冷痹。脛膝疼。腰腳攣急。足冷氣上。不能久立。有時厭厭嗜卧。手足沉重。日覺羸瘦。名復連病。令人急無情。常愁不樂。徤忘。嗔喜。有如此候。即當穴灸懸鐘、絕骨。隨年壯。一灸即愈。不得再灸也。若年月久更發。依法更灸。若意便欲多者。七日外。更七壯。   資生經曰。虛損論雲。疾之所起。生自五勞。五勞既用。二臟先損。心腎受邪。即生六極。一曰氣極。氣極令人內虛。五臟不足。外受邪氣。多寒濕痹。又曰五勞六極七傷。七氣積聚。變為病者。甚則令人得大風緩急。濕痹不仁。偏枯筋縮。四肢拘攣。令人無子。   治骨痹。舉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取三陰之經補之。厥痹者。厥氣上攻腹。取陽之絡。視主病者。瀉陽補陰經也。 穴會陰 太淵消濼 照海   治足大指搏傷。下車挃地。適臂指端傷。為筋痹。 穴解溪   治痹脛重。足跗不收。跟痛。 穴巨虛 下廉   治脛疼。足緩失履。濕痹。足下熱。不能久立。 穴條口   治膝寒。痹不仁。痿不屈伸。 穴髀關   治膚痛痿痹。 穴外丘   治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 穴陽陵泉   治腰脅相引痛。髀筋瘈。脛痛不可屈伸。痹不仁。 穴環跳   治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帶胸脅痛無常處。 穴至陰   治足下熱。脛痛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 穴三陰交   治胸痹引背時寒。 穴間使   治痹心痛。 穴天井   治胸痹心痛。不得息。痛無常處。 穴臨泣   治胸痹心痛。 穴膻中忌針   治胸痹滿痛。 穴期門   自汗   治多汗。 穴玉枕   治汗出。 穴膈兪   治多汗。四肢不舉。少力。穴曲肘橫文灸五十壯。長平灸五十壯。   治頭項痛。歷節汗出。 穴飛揚 湧泉 頷厭 後頂   治瘧多汗。 穴崑崙   治溫瘧汗出。 穴然谷   治骨寒熱。汗注不止。 穴復溜   治心痛汗出。 穴大敦   治汗出。 穴缺盆   治風汗出。 穴中府   治汗出而寒。 穴少商   治汗出。 穴沖陽   治熱病煩心。心悶。先手臂身熱。瘈瘲唇口聚。鼻張。目下。汗出如珠。 穴列缺 曲池   治汗出寒熱。 穴五處 攢竹 正營 上脘 缺盆 中府   治汗出衄血不止。 穴承漿   治汗出而嘔痓。 穴百會   治熱病汗出。目厥足清。又治汗不出。厥。手足清。 穴大都   治寒熱無所安。汗出不止。風逆。四肢腫。 穴復溜   治熱病煩心。足寒清。多汗。 先取然谷。後取太溪。大指間動脈皆先補之。   治汗出。 穴列缺 肺兪 心兪   治多汗瘧病。 穴言□意譆。灸五十壯。   汗不出   治胸滿短氣不得汗。 皆針補手太陰。以汗出。   治瘧寒汗不出。 穴少澤 復溜 崑崙   治風瘧。汗不出。 穴偏歷   治瘧寒熱。汗不出。 穴少澤   治痎瘧振寒熱。汗不出。 穴上星   治頭痛風汗不出。 穴瘂門   治心中煩滿。汗不出。 穴心兪 曲差   治洒淅寒熱。脊強汗不出。 穴陶道   治振寒汗不出。 穴膽兪   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 穴命門   治身熱汗不出。 穴上脘   治汗不出。 穴至陰 魚際 曲泉 俠溪 中膂兪   治風汗不出。 穴偏歷   治手足煩熱。汗不出轉筋。 穴竅陰   治汗不出。 穴命門。肺兪   治汗不出過肩。 穴曲澤   治汗不出不過眉。 穴曲澤   治汗不出。 穴魚際   治熱病汗不出。腹中積癖。默默嗜卧。四肢怠惰。不欲動。身常濕。不能食。食則心痛。周痹身皆痛。 穴鬲兪   傷寒無汗   療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目眩煩心。四肢腫。 穴大都   治熱病三日以往。不得汗。怵惕。又雲。及主熱病。煩滿欲嘔噦。胸脅不可反側。咳滿溺赤。小便血衄不止。嘔吐血。氣逆。噫不止。嗌中痛食不下。喜渴。口中爛。掌中熱。欲嘔。 穴勞宮   治臂厥熱痛。汗不出。 穴孔最(皆灸刺之。此穴可出汗)   治熱病汗不出。 穴經渠 陽池 陽谷 合谷 前谷 內庭 後溪 腕骨 支溝 厲兌 沖陽 解溪   治熱病汗不出。 穴中沖   治煩滿汗不出。 穴命門 膀胱兪 上脘 曲差 上星 陶道 天柱 上窌 懸厘 風池   治下部寒熱。汗不出。體重。 穴飛揚   治汗不出。凄厥惡寒。 穴玉枕 大杼 肝兪 心兪 鬲兪 陶道   治腹足清。寒熱。汗不出。 穴光明   治身熱頭痛汗不出。 穴曲泉   治頭痛甚不出汗。 穴魚際   治氣鬲喜嘔。鼓頷不得汗。煩心身痛。 穴尺澤   治熱病。先不樂。頭痛面熱無汗。 穴液門 中渚 通里   治傷寒溫病善搖頭。顏青汗不過眉。 穴曲澤   治熱病汗不出。取其經血立愈。 穴委中   治熱病汗不出。 穴孔最可(灸三壯。即汗出)   治熱病汗不出。 穴陷谷 厲兌 鬲兪 中渚 大都 支溝 陽谷 腕骨 前谷   治熱病煩滿汗不出。頭偏痛。煩心不欲食。 穴懸顱   治熱病汗不出。頭偏頭。煩心不欲食。 穴懸厘   治熱病汗不出。 穴言□意譆   治傷寒。汗不出脊強。 穴大杼   治熱病汗不出。暴痹喘逆。心痛嘔吐。 穴經渠   治熱病汗不出。 穴商陽   治熱病汗不出。掌熱。身如火。心痛。煩滿。舌強。頭痛如破。 穴中沖   治熱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黃。消癉。大便難。 穴太溪   治溫病汗不出。目眩苦頭痛。 穴風池   治熱病汗不出。臂膊腋腫。喜笑不休。心懸若飢。喜悲泣驚恐。目赤。小便如血。嘔逆。狂言不樂。 穴大陵   治熱病汗不出。卒狂。虛則痿痹。坐不能起。實則足骨□行熱。膝痛。身體不仁。善嚙頰。 穴光明   治熱病汗不出。胸滿頸痛。四肢不舉。腋下腫。上氣。胸中有聲。喉喝。 穴天池   治熱病汗不出。 穴言□意譆 天牖 風池 上星   治熱病汗不出。而苦嘔煩心。 穴承光   治熱病汗不出。 穴天柱 風池 商陽 關沖 液門   治熱病。胸中澹澹。腹滿暴痛。恍惚不知人。手清小腹滿。瘈瘲。心疝滿不得息。 穴巨闕   治熱病汗不出。脅痛不得息。頸頷腫。寒熱。耳鳴聾無所聞。 穴陽谷   治熱病汗不出。善噫。腹脹滿。胃氣譫言。 穴解溪   傷寒嘔噦   治傷寒煩心。喜嘔。心腹脹噫。煩熱。鬲中不利。 穴巨闕   治熱病煩心。喜嘔。胸中澹澹。 穴間使   治傷寒。寒熱頭痛嘔衄。 穴溫溜   治汗出而嘔痙。 穴百會   治寒熱好嘔。 穴商丘   治傷寒熱盛。煩嘔。 穴大椎   治頭身熱赤欲嘔。 穴腎兪   治熱病煩滿嘔噦。 穴勞宮   治傷寒逆氣嘔吐。 穴曲澤   治傷寒嘔逆。噫噦。鬲中氣閉塞。 穴溫溜(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壯)   治傷寒嘔逆。若氣自腹中起。上築咽喉。逆氣連屬不能出或至數十聲上下不得喘息。此由寒傷胃脘。腎氣先虛。逆氣上乘於胃。與氣相侔。不止者難治。謂之噦。   穴灸中脘關元百壯。未止。灸腎兪百壯。宜茱萸丸。此用方論。噦者。俗雲。咳逆也。針灸者。當以此求之。   瘧論附論   治瘧病灸刺法論曰。足太陽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熱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足少陽瘧。令人身體解□□亦。寒不甚。熱不甚惡。惡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刺足少陽。足陽明瘧。令人先寒。洒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腳趺上。足太陰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飲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嘔。嘔已乃衰。即取之。足少陰瘧。令人吐嘔甚。久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而處。其病難已。足厥陰瘧。令人腰痛。小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小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陰。   治溫瘧寒瘧。療瘧久不愈。 穴言□意譆。   治溫瘧痎瘧。 穴腰兪 中脘   治痎瘧。 穴鬲兪 命門 太溪   治暴瘧。 穴陰蹻   治寒瘧。 穴上廉   治瘧寒熱。唇口乾。身熱喘。目急痛。 穴三間   治瘧發寒熱。頭重煩心。 穴至陰   治寒熱□□皆瘧。 穴液門 合谷 陷谷 天池   治發寒熱。瘧久不愈。目視目□巟目□巟。 穴偏歷   治□□皆瘧久不愈。 穴大椎   治痎瘧久不愈者。煩滿少氣。悲恐畏人。臂酸掌熱。手握不伸。穴少府   治痎瘧寒熱洒淅。 穴陶道   治寒熱痎瘧。腰腹相引痛。 穴命門   治瘧日西發(又雲治瘧日發)。 穴足臨泣   治久瘧。 穴太溪 照海 中渚   治久瘧振寒。及腋下腫。 穴丘墟   治瘧。 穴陷谷   治痎瘧色蒼蒼振寒。小腹腫。食怏怏。繞臍痛。足逆冷。不嗜食。身體不仁。太息。 穴中封   治痎瘧寒熱。目眩頭痛。暴得耳聾。 穴液門   治痎瘧頭痛煩悶。 穴腕骨   治寒熱痎瘧口乾。 穴商陽   治溫瘧。 穴言□意譆 中腕 白環兪   治寒熱瘧。 穴上髎 偏歷   治寒瘧。唇焦口乾。氣喘。 穴三間   治痎瘧寒熱。 穴脾兪   資生經雲。有人患久瘧。諸葯不效。或教之以灸脾兪即愈。更一人亦久患瘧聞之。亦灸此穴而愈。蓋瘧多因飲食得之。故灸脾兪自效。   治寒瘧不嗜食。 穴內庭 厲兌 公孫   治瘧寒熱。喜驚不欲食。 穴京骨   治瘧心煩。甚欲得飲冷。惡寒則欲處溫中。咽乾不嗜食。 穴神門   治身寒熱瘧病。心下煩滿。氣逆。穴合谷 陽溪 後溪 陽池 陰都   治寒瘧。 穴天樞   治寒瘧嘔沫。喜笑縱唇口。 穴列缺   治痎瘧振寒。腹滿煩心。善噦唾味。唇乾。引飲不下。膨脹。手攣指痛。寒慄鼓頷。喉鳴。 穴少商   治瘧寒熱。胸背拘急。胸滿膨脹。 穴經渠   治溫瘧痎瘧。 穴大椎 腰兪   治瘧。頭項強不可俛仰。頭痛振寒。 穴大杼   治痎瘧。 穴百會 前谷 風池 神道   治痎瘧振寒。熱汗不出。 穴上星   治風瘧汗不出。 穴偏歷   治瘧寒汗不出。 穴少澤 復溜 崑崙   治瘧先寒。洒淅甚久而熱。熱去汗出。 穴沖陽   治瘧多汗。又雲。主瘧多汗。腰痛不可俛仰。目如脫。項似拔。 穴然谷 崑崙   治瘧寒熱。 穴列缺(又雲。主瘧甚熱)後溪 少澤 前谷   治瘧咳逆心煩不得卧。寒熱。 穴太泉 太溪 經渠   治乍寒乍熱瘧。 穴大陵 腕骨 陽谷 少沖   治瘧振寒。熱盛狂言。 穴天樞   治瘧多寒少熱。又治瘧悶嘔甚。熱多寒少。欲閉戶而處。寒厥足熱。 穴大鐘   治寒瘧腹痛。 穴商丘   治瘧背振寒。項痛。引肘掖腰痛少腹痛。四肢不舉。 穴少海   治瘧甚苦寒。咳嘔沫。 穴陽溪   治瘧不嗜食。惡寒。 穴厲兌 內庭   治瘧振寒。寒慄鼓頷。 穴小商   治痎瘧熱。 穴商丘 神庭 上星 百會 完骨 風池 神道 液門 前谷 光明 至陰 大杼   治瘧身熱。 穴陰都 少海 商陽 三間 中渚   治瘧身熱。 穴列缺   治瘧脅痛不得息。 穴陽谷   治瘧足痛。 穴俠溪   治瘧從腳胻起。 穴沖陽 束骨   治狂瘧頭眩。痛痙反折。 穴飛揚   治瘧面赤腫。 穴溫溜   治瘧食時發。心痛悲傷不樂。 穴天井   治瘧病。 穴天府   治風瘧。 穴言□意譆 支正 少海   治痎瘧少氣。 穴三里 陷谷 俠溪 飛揚   王氏雲。夫瘧皆生於風。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素問雲。□□皆猶老也。亦瘦也。楊上善雲。二日一發為□□皆瘧。其說與素問千金異)。瘧有數名。先寒後熱。曰寒瘧。先熱後寒。曰溫瘧。熱而不寒曰癉瘧。多寒曰壯瘧。久不瘥曰勞瘧。久不斷曰老瘧。時行後變成瘧。曰瘴瘧。病結為症瘕曰瘧母。以至肝肺脾腎心胃亦皆有瘧。或每日發。或間日發。或作稍益晏。或作日益早。素問千金等方。論之詳矣。治瘧之方甚多。惟小金丹最佳。予嘗以與人。皆效。然人豈得皆有此葯哉。此灸之所以不可廢也。鄉居。人用旱蓮草捶碎。宜用手掌大(四指闊也)。當兩脅中。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泡。謂之天灸。尚能愈瘧。況於灸乎。故詳著之。   治諸瘧而脈不見者。刺十指間出血。及看兩舌下有紫腫紅筋。亦須針去血。效。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   治肝瘧。 穴刺足厥陰見血。   治心瘧。 穴刺手少陰。   治脾瘧。 穴刺足太陰。   治肺瘧。 穴刺手太陰陽明。   治胃瘧。 穴刺足太陰陽明橫脈出血。   治腎瘧。 穴刺足少陰太陽。   治五臟瘧。 尺澤二穴。各灸三壯。發時灸。   凡灸瘧者。必先問其病之所未發者。先灸之。從頭項發者。於未發前。預灸大椎尖頭。漸灸過時止。從腰脊發者。灸腎兪百壯。從手臂發者。灸三間。又灸上星。及大椎。至發時令滿百壯。灸艾炷和黍米粒。若覺小異。即灸百會三壯。若後更發。又七壯。極難愈者。不過三灸。以足踏地。以線圍足一匝。中折從大椎向百會灸線頭三七壯。炷如小豆。又灸風池二穴三壯。又正頭仰卧。以線量兩乳間。中起從乳向下灸度。隨年壯。男左女右。   治痎瘧。 穴上星主之。灸七壯。先取言□意譆。從取天牖風池。瘧日西而發者。臨泣主之。灸七壯。   治瘧。實則腰背痛。虛則鼽衄。 穴飛揚。灸七壯。   治瘧多汗。腰痛不得俛仰。目如脫。項如拔。穴崑崙。灸三壯。又大開口。度上下唇。以繩度心頭。灸此度下頭百壯。又灸脊中央五十壯。遇發時灸二十壯。   治熱多寒少。又雲。瘧悶嘔甚。欲閉戶而處。寒厥足熱。 穴太溪   治瘧。 穴刺足少陰血出愈。   治瘧寒熱。 穴合谷 陽池 俠溪 京骨   治瘧病。醫不能救者。以繩量病人腳。圍繞足跟。及五指匝訖。截斷繩不用。所量得繩。置項上。著反向背上。當繩頭處。中脊骨上灸。三十壯則定候。看復惡寒。急灸三十壯則定。此至過發一炊久候之。雖飢。勿與食盡日。此法神驗。男左足。女右足。   治瘴瘧服藥後。穴灸大椎三四十壯。無不斷。若先寒者。將欲寒者。預前以炭火安床下。令背暖。並取鱉甲末一方寸匕。暖酒和服。至發時。令得三服被覆。過時無不斷。此是陶氏法。比欲寒時但以火灸其背。亦乃即差者。縱發亦輕。效驗。   治瘧。從手發者。灸三間。三年痎瘧欲發。慘慘則下火。從腰發者。灸腎兪百壯。   治瘧疾久不愈。 不問男女。於大椎中第一骨節盡處。先針後灸三七壯。立效。或灸第三骨節亦可。   治瘧疾。 穴灸大椎百會。各隨年壯。   黃疸   治黃疸。 穴脾兪 胃脘 太溪   治黃疸一足寒。一足熱。喜渴。及舌縱煩滿。 穴然谷   治黃疸熱中喜渴。 穴太沖   治身黃。時有微熱。不嗜食。少氣。身體重。膝內廉內踝前痛。 穴中封 五里   治黃疸腹滿不能食。 穴脊中   治黃疸喜欠。不下食。脅下滿欲吐。身重不欲動。 穴脾兪   治黃疸目黃。 穴勞宮   治目黃振寒。 穴中脘 大陵   治黃疸。 穴脾兪   療腰身黃。脹滿。腹肚瀉痢身重。四肢不收。黃疸。邪氣積聚。腹痛寒熱。 穴脾兪   療身黃羸瘦。 穴章門   治馬黃。黃疸等病。 穴黃門穴(從鼻頭直入髮際。度取通繩分為三斷繩。取一分入髮際。當繩頭針是穴)   治馬黃。黃疸。 上齗里穴。正當人中及唇。針三鋥。   治馬黃。黃疸。四時等病。 上齶穴。入口裡邊。在上縫赤白脈是。針三鋥。   治黃疸。舌下穴。俠舌兩邊針。   治馬黃黃疸。寒暑瘟疫。 唇里穴。正當承漿裡邊。逼齒齗。針三鋥。   治四時寒暑所苦。疸氣溫病。 穴顳需□頁。針灸。   治馬黃黃疸疫通身。並黃語。音已不轉者。俠人中穴。火針。   治馬黃急疫。 俠承漿穴。   治馬黃黃疸急疫等病。 穴巨闕。灸穴七壯。   治馬黃黃疸。 穴上脘。灸七壯。   治馬黃黃疸。 男陰縫穴。拔陰反向上灸。若女人玉門是穴。男女針灸無怪。   治頭中百病。馬黃黃疸。 穴風府。針灸之。   治馬黃黃疸。熱府穴在第二節下兩傍。相去各一寸五分。   治馬黃黃疸。寒暑諸毒。 穴心兪 肝兪 脾兪 腎兪 腳後跟穴。在白肉後際。針灸隨便。   治黃疸。通治百毒。 穴肺兪(灸)   治馬黃。黃疸寒暑疫毒。 耳中穴。在耳門孔上橫樑是。針灸之。   治馬黃黃疸。寒暑溫疫。頰里穴。從口吻邊入往對頰里去口一寸。針頰兩邊同法。   治馬黃黃疸。 月□辟石子頭穴(還取病人手。自提臂從腕中太淵絞向上一尺接白肉際。灸七壯)   治黃疸。 乳孔穴。度乳至臍中屈筋頭骨是。灸百壯。   治馬黃瘟疫。 穴太沖。針灸隨便。   治傷泡身黃。 穴章門   治三十六黃確應用兪穴處。 穴肝兪 心兪 脾兪 肺兪 腎兪膽兪 小腸兪 胃兪 大腸兪 膀胱兪 風門 百會 接脊一穴。在背當中心。天窗 明堂 神庭 風府 風池 玉枕 承漿 太陽 鳩尾 巨闕 上脘 中脘 下脘 胃脘 陰倍二穴。在胃兩傍各一寸半。章門 手太陽 手陽明 勞宮 三里 上廉 下廉 承山 絕骨 足陽明 太沖 伏兔 氣海 丹田 關元 曲骨 魂舍 玉泉。   治黃疸。 穴手太陽。灸隨年壯。   資生經雲。五苓散治疸病發渴立效。瘀熱在里。身黃腫。煎茵陳湯下。服此不效。方可針灸。   治黃疸。 穴魚際。灸七壯。   治癉善噦。氣走咽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難。嗌中腫痛。吐血。口中熱唾如膠。 穴太溪

卷四百十九 針灸門

  普濟方卷四百十九 針灸門 頭風   療頭風。 穴百會 腦空 天柱   療頭風。目眩。狂亂風癎。左主如花。右主如果。 穴神聰   療頭風熱痛。頭腫風癎。 穴前頂   療風眩目目□巟目□巟。額顱上痛。 穴後頂   療頭風目眩。 穴上星   治頭風目眩。面赤腫。 穴前頂   治頭風。 穴下廉 五處 神庭   治風頭眩。善嘔煩滿。 穴神庭   治風頭眩頭痛。 穴天牖 風門 崑崙 關元 關沖   治風眩。偏頭痛。 穴前頂 後頂 頷厭   治風頭眩。顏清。引頷痛。 穴上星   治風頭眩。頭痛顏清。 穴顖會   治風頭耳後痛。煩心。 穴完骨   治痿厥風。頭重痛。 穴跗陽   治胸中寒如風狀。頭眩兩頰痛。 穴俠溪   治風頭痛。 穴腎兪 攢竹 承光 絲竹空 瘈脈 和窌   治頭眩風悶。 穴五處   治風頭熱。 穴合谷 五處   療頭風面腫。目眩。項強不得轉。 穴天牖   治頭風生白屑。多睡。 穴顖會 針佳。以油鹽揩髮根。頭風永除。   治頭風腫癢。 穴眉沖(針)   療頭目眩痛。 穴通理 百會   療頭眩。 穴陽谷   王氏雲。論頭痛本於大寒。內至骨髓。則頭風者。亦本於風寒入腦也。本氏方論。婦人患頭風者。十居其半。或者婦人無巾以御風寒焉耳。男子間有患之者。非頭上少發。必其顖會前頂之發禿也。欲灸頭風。先宜顖會。百會。前頂等穴。其頭風連目痛者。當灸上星。神聰。後頂等穴。予嘗自灸。驗效。教人灸亦驗雲。   治頭風。灸後頂穴。在百會後一寸五分。強間穴前一寸五分。灸五壯。兼治癲疾。並搖頭口者。風瘙身體癮疹。灸曲池二穴。甲乙經雲穴。在肘外輔骨。屈肘曲骨之中。手陽明脈之所入也。各灸三壯。   治頭風面腫。項強不得回顧。刺手少陽經天牖二穴。在頸筋缺盆上。天容後。天柱前。完骨下。髮際上。針入五分。留七呼。不宜補。亦不宜灸。若灸之。面腫眼合。取足太陽經言□意譆二穴。在背兪部第三行。肩髆內廉。俠第六顧下。兩傍相去各三寸。正坐取之。足太陽脈之所發也。針入六分。留三呼。瀉五吸。後針天牖風池。其病即瘥。若不先針言□意譆。即難廖其疾也。此皆久病流注之法。今舉此為例。學者宜須審詳。   治頭風面虛腫。 穴上星   治目黃頭腫。 穴腦戶   頭痛   治風眩頭痛。嘔吐心煩。 穴解溪 承光   治頭痛振寒。汗不出。 穴膽兪   治頭痛振寒。 穴大杼   治頭痛風寒汗不出。 穴瘂門   治頭痛。 穴合谷 天池 絲竹空 魚際 四白 天沖 三焦兪 風池。   治寒熱頭痛。進退痎瘧。恍惚悲愁。健忘驚悸。 穴神道   治厥逆頭痛。胸滿不得息。 穴陽溪   治厥頭痛。面浮腫。風逆四肢腫身濕。 穴豐隆   治頭重鼻塞。風寒從足小指起。脾上下帶胸脅痛無常。轉筋寒熱。汗不出。煩心。 穴至陰   治頭痛振寒。目黃脅痛。 穴青靈   治腦旋目運。頭痛不可忍。煩心嘔吐涎沫。發無時。項強不可顧。 穴強間。   治頭痛肩背急。 穴崑崙   治頭痛頸項急。不得顧。目眩。 穴風府   治頭痛項痛。 穴曲池   療身熱頭痛。不可反側。 穴顱息   療頭痛甚。汗不出。 穴魚際   療頭痛。 穴腦戶   療頭目眩痛。 穴百會 通里   療頭痛如破。身熱如火。 穴命門 中沖   療寒熱頭痛。善噦。衄血。肩不舉。 穴溫溜   療醉後酒風發。頭重皮膚腫。兩角眩痛。 穴率谷   治頭痛。 穴天柱 陶道 大杼 孔最 後溪(一作本神)   治頭腫痛。 穴腦戶 腦空 通天   治頭痛如破。目痛如脫。喘逆煩滿。嘔吐汗出。 穴大陵 頭維   治頭痛如錐刺。不可動搖。 穴竅陰 強間   治頭痛寒熱。汗不出。惡寒。 穴目窗 中渚 完骨 命門 豐隆 太白 外丘 通谷 京骨 臨泣 小海 承筋 陽陵泉   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 穴神庭 水溝   治寒熱痹頭痛。 穴消濼   治頭痛。 穴五處   治頭痛筋攣。骨重少氣。噦噫滿。時驚。不嗜卧。咳嗽煩冤。其脈舉之則弦。按之石堅。由腎氣不足。而內著其氣。逆而上行。謂之腎厥。宜灸關元百壯。服玉真丸。   治頭痛連齒。時發時止。連年不已。此由風寒留於骨髓。髓以腦為主。腦逆。故頭痛。齒亦痛。 穴曲鬢七壯。左痛灸左。右痛灸右。宜白附子散。   治頭痛頭風。耳後痛。腦空等。 穴小海 完骨   治癲疾頭痛。 穴天沖   素問嘗論。有數歲頭痛不已者。大寒內至骨髓。髓以腦為主。腦逆。故頭痛。齒亦痛。名曰厥逆頭痛。亦有腎厥。肝厥頭痛者。如本事方所謂。下虛者。腎虛也。腎厥則頭痛。上虛者。肝虛也。肝厥則頭暈是也。皆可隨證治之。若真頭痛。則朝發夕死。夕發朝死矣。人而患此亦末如之何。要之亦有所自。其在根本不固耶。若欲著艾。須先百會顖會等穴。而丹田氣海等穴。尤所當灸。以補養之。毋使至於此極也。   治風眩。偏頭痛。 穴前頂   治風痰頭痛。 穴豐隆   治頭偏痛。引目外眥。 穴懸厘   治頭風目眩無所見。偏頭痛引目外眥急。耳鳴。好嚏。頸痛。 穴頷厭   治頭偏痛。 穴後頂   治頭半寒痛。頭眩目痛。 穴玉枕   治頭項偏痛。 穴正營   治熱病頭痛汗不出。頭偏痛。引目外眥赤。身熱齒痛。 穴懸顱   治頭偏痛。煩心不欲食。 穴懸厘   治偏正頭痛。 穴絲竹空 風池 合谷   治眉攢頭痛不可忍者。 穴解溪   治頭眩痛。 穴崑崙 解溪 曲泉 飛揚 前谷 少澤 通里   腦痛   治腦旋(資生經)。 穴強間   治頭旋腦痛。頭風。腦重目如脫。項如拔。項強痛不顧。 穴天柱   治腦風疼不可忍。 穴玉枕   治腦風頭痛惡風寒。 穴承靈   治腦風頭痛不可忍。目瞑心悸。發即為癲風。引目眇。 穴腦空   治腦風頭痛。 穴上廉   治腦兩角強痛。 穴率谷   療頭風腦疼。 穴瘂門   療腦疼。 穴風池   治腦風。 穴少海   治口鼻出血不止。名腦衄。 穴上星。灸五十壯。   治腦熱疼甚。 穴顖會 強間   王氏雲。患腦熱疼。甚則自床投下。以腦柱地上。或得冷水。粗得而疼。終不已。服諸葯不效。人教灸顖會而愈。熱疼且可灸。況冷疼乎。凡腦痛腦旋腦瀉。先宜灸顖會。而強間等穴。蓋其次也。   頭旋   治忽頭旋(資生經)。 穴目窗   治頭旋耳鳴。 穴絡卻   治頭旋腦重。 穴大杼   治坐如在船車中。 穴中脈   王氏雲。隨母赴任。為江風所吹。自覺頭搖動。如坐舟車上。如是半年。乃大吐痰。遍服痰葯。並灸頭風諸穴。方愈。   治頭風搖動。 灸腦後玉枕中間。七壯。   治失枕頭重如石。 穴玉枕   治頭重。 穴百會   治腦重鼻塞。頭目眩疼。 穴百會   治頭重目眩運。 穴陶道   治頭重。 穴率谷 至陰 腎兪   治頭重痛。 穴跗陽 腦戶   治頭重。 穴至陰   治頭重不能起。 灸腦戶下一寸半。   治頭重腦重。 穴瘂門 通天 跗陽   治頭重。 穴腎兪   治頭重風勞。 穴腦戶。灸五壯。   頭腫   治頭腫(資生經)。 穴腦戶   療頭風熱痛。頭腫大腫極。即以三棱針刺之繞寸已下。其頭痛腫立瘥。 穴前頂   療頭風頭腫。皮腫面虛。鼻塞頭痛。 穴上星   治頭皮腫。生白屑。 穴顖會   治頂痛。 穴曲池   治頭面腫。 穴公孫   治頭面氣腫。 穴完骨   頸項強   治頸項腫寒熱(資生經)。 穴腕骨 陽谷   治頸腫寒熱。 穴丘墟   治寒熱頸痛瘰癧。 穴大迎   治項痛。 穴竅陰 消濼   治項腫不可俛仰。頰腫引耳後。 穴完骨   治頸項強不可俛仰。 穴大杼 京骨   治頸項不得顧。 穴肩井 魄戶   治項強不得顧。 穴天牖 後溪   治頸項痛。 穴完骨 頷厭   治頸項強痛。 穴本神   治痎瘧。頸項痛不得顧。 穴風池   治頸項轉側難。 穴通天   治頸項強不得顧。 穴頰車 大椎 氣舍 腦戶   治頸項筋急不得顧。 穴天柱   治項氣悶腫。食不下。 穴人迎   治頸項痛惡風寒。 穴後頂 外丘   治頸項急不得顧。 穴齗交 風府   治頸項強。 穴臂臑 強間   治項強急痛不可顧。 穴少澤 前谷 後溪 陽谷 完骨 崑崙 小海 攢竹   治項如拔。不可左右顧。 穴消濼 本神 通天 強間 風府 瘂門天柱 風池 齗交 天沖 陶道 外丘 通谷 玉枕   療項如拔。 穴強間   治項如拔。 穴天柱   治頸腫項痛不可顧。 穴天容 前谷 角孫 腕骨 支正   治頸項癰腫不能言。 穴天容   治頸項疼。歷節汗出。 穴飛揚 湧泉 頷厭 後頂   主頸項柱滿。 穴角孫   治頸項癰腫不能言。及癭。肩不舉。 穴浮白   療心煩滿。汗不出。頭項痛。身熱目視不明。 穴曲差   治頭痛重。暫起僵仆。 穴通天   治項強不得顧。 穴瘂門   治項痛。 穴玉枕 完骨   療頭痛。及項急不可傾側。 穴風府   療脅痛。頸腫寒熱。 穴陽谷   療身寒熱。頸腫。喉中鳴翕翕。胸中氣鯁鯁。 穴天突   療頸項及肩背痛。 穴天井   療頸項強不得顧。引牙齒痛。口噤不能言。 穴曲鬢   面腫   治面惡風寒。頰腫痛(資生經)。 穴巨窌   治頭風面虛腫。 穴上星 天牖   治目眩面腫。及治面赤暴腫。 穴顖會   治面赤腫 穴前頂   治頭面浮腫。痛引目外眥上赤痛。 穴目窗   治頭面浮腫。 穴完骨   治面腫唇動。狀如蟲行。 穴水溝(風水四腫。針此穴出水盡頓愈)   治面癢腫。 穴迎香   治風壅面浮腫。目不得閉。唇吻瞤動不止。 穴大迎針之頓愈。   治面浮腫。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開。 穴合谷   治面虛腫。 穴溫溜   治面腫。 穴豐隆 承漿 陽交   治寒瘧面腫足骨□行寒。 穴厲兌   治面目浮腫。 穴陷谷   治飲酒面赤。 穴百會   治頭風面赤。 穴解溪   治面赤腫頭痛。 穴腦戶   療面浮腫。 穴厲兌   療面腫。 穴水溝 天牖   療頭面虛腫。 穴陷谷   療肺風面赤。目視目□巟目□巟。項強不得顧。面腫皮軟。腦疼。 穴風池   治面赤腫。 穴上星 顖會 前頂 腦戶 風池   治卒面腫。 穴陷谷 上星 顖會 前頂 公孫   治面腫。 穴陷谷 陽陵泉 天樞 中府 解溪   有人因入水得水腫。四肢皆腫。面亦腫。人為灸水分。並氣海。翌朝視其面如削矣。恐面腫亦可灸水分雲。   面痛   主面赤頰中痛(資生經)。 穴攢竹 齗交 玉枕   治顳需□頁痛。頷顱熱痛面赤。 穴中渚   治麵皮赤痛。 穴懸厘   治面赤熱。 穴腎兪 內關   治麵皮熱。 穴天窗 天突   治面赤目黃。 穴腦戶   治面膚赤腫。 穴懸顱   治面倉黑。 穴行間   治面塵黑。 穴太沖   治面赤。 穴支溝 間使 液門   治面赤。 穴解溪   療冷病面黑。 穴氣海   療面黃黑。 穴腎兪   治面黑。 穴關沖   治目眩面腫。 穴顖會   治目眩。面赤腫。小兒頂腫。 穴前頂   目痛   治目瞳子痛癢(資生經)。 穴陽白   治下眥痛。 穴太沖   治目急痛赤腫。 穴太沖 陽谷 崑崙   治目赤腫痛。 穴曲泉   治目痛赤。 穴陽溪 陽谷   治目外眥赤痛。逆寒泣出。目癢。 穴俠溪   治目眥傷。 穴三間   治目痛不能視。先取言□意譆。後取天牖風池。 穴風池 腦戶 玉枕 風府 上星   治目痛視如見星。 穴照海   治目如脫。 穴天柱 陶道 崑崙   治目痛如脫。 穴太陵 頭維   治目急痛。 穴前谷 三間   治面目痛目眵。 穴陽白   治頭面浮腫。痛引目外眥上赤痛。忽頭旋目目□巟目□巟視不明。 穴目窗   治目睛痛。不能遠視。 穴上星 腦戶   治目痛不能視。目痛如脫。 穴玉枕   療頭風目如脫。 穴天柱   療目痛。 穴心兪 陰蹻   療頭眩眼痛。 穴飛揚 陽谷   療目內攣系急痛。失枕頭重。項痛。風眩目痛。頭寒多汗。耳聾鼻塞。 穴玉枕   治目痛僻戾。目不明。 穴四白   治目痛不明。 穴齗交   治眼痛。 穴下廉   治眼疼不可忍。 刺足少陽經風池二穴。手陽明合谷二穴。立愈。   治目痛。 穴前谷   治頭目風癢赤痛。 穴人中 鼻柱灸二壯。   療頭目風癢赤痛。 穴通里 百會 後頂   治目如拔。 穴崑崙   治頭重目眩。 穴陶道   治目瞑視。 穴天柱   治頭風目瞑。腦風頭痛 穴腦空   治頭眩目瞑。遠視目□巟目□巟。 穴天府   治目瞑身汗出。 穴承漿   治目微澀痛。或兩傍生小米珠。頻去其睫自愈。不必針灸。   治目不得閉。 穴大迎   治目瞑。遠視目□巟目□巟。 穴目窗   治雀目目□巟目□巟。 穴偏歷   夫眼生倒睫拳毛者。兩目緊急皮縮之所致也。蓋內有熱。致陰氣外行。當去其內熱併火邪。眼皮緩則眼毛立出。翳膜亦退。用手法攀出內瞼向外。   刺以三棱針出血。以左手爪甲迎其針鋒立愈。   治目眶歲久赤爛。俗呼為瞎是也。 當以三棱針。刺目眶外。以瀉熱立愈。   治雀目目□巟目□巟少氣。 灸五里。右取左。左取右。   治乾勞邪氣眼赤。 灸當陽二穴百壯。   治眼急痛。不可遠視。 灸當陽。   治傷寒目瞑。 穴風門   目上視   治目反上視。若赤痛從內眥始(資生經)。 穴申脈   治目系急。目上插。 穴陽白 上星 本神 天牖 曲泉 俠溪 三間 前谷 攢竹 玉枕   治目上插憎風寒。 穴絲竹空 前頂   治目上不識人。 穴神庭 顖會   治目上視。 穴肝兪   療目轉上。及目瞪下垂。 穴筋縮   治目瞤動與項口相引。甲乙雲。目瞤動。與頭口參相引僻。口不能言。 穴承泣。   治口面赤。目黃眼瞤動不止。<出頁>腫齒痛。 穴顴髎   治眼瞤動不止。目不得閉。 穴地倉   治眼瞼瞤動。 穴攢竹   治眼目不明。淚出。目眩。瞢腫癢。遠視目□巟目□巟。昏夜無見。目瞤動。 刺承泣   治眼戴睛。上插眼。反戴眼。 穴筋縮   目淚出   治目泣出(資生經)。 穴液門 前谷 後溪 腕骨 神庭 百會 天柱 風池 心兪 天牖   治目淚多眵目□蔑。 穴肝兪   治淚出目癢。 穴俠溪   治目淚出。 穴承泣   治目淚出。 穴行間 神庭   治多淚。 穴臨泣   治目淚眵汁。內眥赤癢。痛生白翳。 穴齗交   治目淚出欠氣多。 穴風池   治氣眼冷淚。 穴睛明   治目瞤冷淚。 穴承泣   治風淚出。 穴頭維   治目冷淚生翳。 穴腕骨   療目泣出。 穴行間 魚際   療目目□巟目□巟淚出。 穴心兪   治目遠視不明。惡風。目淚出。憎寒。頭痛目眩瞢。內眥赤痛。遠視目□巟目□巟無見。眥癢痛。淫膚白翳。 穴睛明   治目淚出。 穴行間   治目痛泣出。甚者如脫。 穴前谷   目眩   治頭重。目眩。善驚。引鼽衄。頸項痛。目目□巟目□巟(資生經)。 穴通谷   治目眩。 穴神庭 上關 湧泉 言□意譆 束骨 魚際 大都   治目眩頸項強急。胸脅相引不得轉側。 穴本神   治頭目眩。 穴飛揚 肺兪   治目眩循眉痛。 穴肝兪   治目眩。頭痛目赤。視物目□巟目□巟。風癎。目戴上不識人。眼睫毛倒。發狂吐涎沫。發即無時。 穴絲竹空   治目眩。遠視目□巟目□巟。 穴天府   治目眩頭痛。 穴支正 三焦兪   治目眩。 穴風池   治身熱目眩。 穴風門   治頭風目眩。淚出。 穴神庭   治目眩睛痛。不能遠視。 穴上星   治頭風目眩。戴上。 穴前頂 五處   治目眩鼻塞。目生白翳。 穴臨泣   治頭痛目眩。眼生白翳。微風目瞤動不息。 穴四白   治風頭赤眼頭痛。目眩澀。 穴前谷   治頭痛。目眩身熱。肌肉動。 穴束骨   治目眩淫淫。 穴前谷   治頭痛目眩。 穴四白 湧泉 大杼   治頭目風眩。眉頭痛。鼽衄。目目□巟目□巟無遠見。 穴攢竹   治頭目眩。 穴顖會   岐伯灸頭旋目眩。及偏頭痛不可忍。牽引目□巟目□巟。不能遠視。灸兩眼小眥上髮際各一壯。立瘥。   治酒醉風熱發。兩目眩痛。 穴率谷   治目眩。 穴大都   治目眩瞑。 穴承漿 前頂 天柱 腦空 目窗   治目眩目如脫。又雲瘧多汗。目如脫。項如拔。 穴天柱 陶道 崑崙   治目不欲視。太息。 穴大敦   治頭痛目不可視。 穴水溝 神庭   治目眩。 穴承泣   治頭目眩疼。 穴通理 百會   治目眩痛。 穴後頂   治目眩。 穴臨泣 中渚   治目眩。 穴頷厭   治目眩。枕骨頭顱痛。惡寒。 穴臨泣   治頭痛頸項急。目眩。 穴風府   目不明   治目目□巟目□巟(資生經)。 穴腎兪 偏歷 後頂   治目目□巟目□巟。視物不明。眼中赤痛。及瞼瞤動。又雲。三度以細棱針刺之。目大明。 穴攢竹   治目視不明。 穴養老 合谷 曲差   治寒熱。目視不明。 穴肩中兪   治目不明。 穴風池 五處   治昏頭旋目。目□巟目□巟遠視不明。又雲。三度刺目不明。 穴目窗   治起則目目□巟目□巟。 穴復溜 肝兪   治偏痛。目視物不明。 穴頭維   治目不明。 穴三里(人年三十以上不灸三里。令氣上沖目。又雲。令氣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氣也)   療目無所見。偏頭痛。引目外眥而急。 穴頷厭   療目目□巟目□巟。 穴攢竹 腎兪 崑崙   療目不明。惡風寒。頭目眩痛。 穴後頂   療目生白翳。氣短唾血。目上視。多怒。狂衄。目目□巟目□巟。 穴肝兪   療目黃。遠視目□巟目□巟。 穴脅堂   治目不明。 穴天牖   治目眩。目不明。目如脫。 穴天柱 陶道 崑崙   治目不明。淚出目眩瞢。瞳子癢。遠視目□巟目□巟。昏夜無見。 穴承泣   治目瞳子痛癢。遠視目□巟目□巟。昏夜無見。 穴陽白   治目目□巟目□巟不明。惡風寒。 穴腎兪 胃兪 心兪 百會 內關 復溜 湧泉 腕骨 中渚 攢竹 睛明 委中 崑崙 天柱 本神 大杼 頷厭 通谷 曲泉 後頂 絲竹空   治目痛不能視。 穴風池   治肝虛目不明。肝兪二百壯。小兒斟酌可灸一二七壯。   資生經雲成人喪明之由。生食五辛。積熱食飲。刺頭出血過多。極目遠視。夜讀注書。久處煙火。博奕不休。日沒後。讀書飲酒不已。熱飡麵食。抄寫多年。雕鏤細作。泣淚過多。房室不節。數向日月轉看。月下讀書。夜視星月。極目瞻視山川草木(一十八件)。又有馳騁田獵。冒涉風霜。迎風追獸。日夜不息者。並是傷目之由也。其讀書博奕等過度患目者。名肝勞。若欲治之。非三年閉目不視。不可得差。徒自瀉肝及作諸治。終是無效。又雲。讀書之苦。傷肝損目。誠然。晉范甯嘗苦目痛。就張湛求方。湛戲之曰。指讀書一減思慮。二專內視。三減外觀。四旦早起。五更早眠。六凡六物熱。熬以神火。下以氣簁。蘊於胸中。七日然後納諸方寸修之。一時近能數其目睫。遠視尺垂之餘。長服不已。洞見牆壁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審如是而行之。非可謂之嘲戲。亦奇方也。以其勸解人有理。姑備載之。以示後人。   治眼暗。 大椎數節第十。當脊中安灸二百壯。以多為佳最驗。又雲。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氣上沖目。   千金雲。讀書博奕等過度患目者。名肝勞。若欲治之。非三年閉目不視不可得差。徒自瀉肝。及作諸治。終是無效。則是目者不可使之勞也。古人蓋有養之之法。如彭真人龜年。常患目疾。不計晝夜。瞪目注視以去昏暗。閉之少頃。依法再行。積功而視秋毫。徐真人甲。嘗患目疾。暗室正坐。運睛旋還八十一數。閉目集神。再運不數而神光自現。狀如金輪。永除昏暗。施真人自記歌亦云。運睛除目暗(此見抱朴子)。皆養之之法也。若用藥。則地黃丸。羊肝丸等。與用當歸芍藥黃連等分為末。以雪水煎濃汁。乘熱頻洗之最佳。   治癲風引目眇。 穴腦空   目翳膜   治目翳。 穴至陰   治目翳。瞳子不見。視不明了。 穴丘墟   治目眥爛有翳。又治目赤有翳。 穴後溪   治目中白翳。 穴前谷 京骨   治目反白。白翳從內眥始。 穴京骨   治目淚出多目□蔑眵。內眥赤痛。癢生白膚翳。 穴肝兪 上星 風池 睛明 齗交 承泣 四白 巨窌 瞳子窌   治目生白膜。 穴承光   治目生白膜多淚。又治目眩生白翳。 穴臨泣   治攀睛。翳膜覆瞳子。惡風淚出。目內眥癢。小兒雀目。疳眼。大人氣眼令淚目□遺目。視物不明。大眥努肉侵睛。及治膚翳白膜覆瞳子。眼暗雀目疼。 穴睛明   治白翳覆瞳子。 穴巨髎   治白膚翳覆瞳子。 穴少澤   治目中翳膜。 穴丘墟 瞳子髎   治目眩生翳膜。 穴中渚   治目生白翳。 穴臨泣 腕骨 齗交 肝兪 四白 關沖 前谷   治睫目目□巟目□巟。 穴上關 偏歷   治目生白翳。眼眥赤筋。缺盆中引痛。 穴太淵   治目風赤爛有翳。 穴陽溪   治目生膚翳。 穴角孫   療目翳目□巟目□巟。 穴至陰   療目不明。生白翳。 穴合谷   張仲文療風眼。卒生翳膜。兩目痛不可忍。灸手中指本節頭節間尖上三壯。炷如麥。左灸右。右灸左。   治目中白翳。 穴前谷   治白膜覆珠子無所見。 穴解溪   治目卒生翳。 灸大指節橫文三壯。左灸右。右灸左。   療目生白翳。 穴肝兪 解溪   治睊目。 穴水溝   王氏曰。予遊學會稽。絕早觀書。辰牌方食。久之。患目澀。倦遊而歸。同舍遺以鹽精。數次揩目而疾除。鹽精且爾。則青鹽之能治目故也。古方蓋用青鹽揩牙。因掬在手洗目而明矣。鹽精乃鹽倉地下之精英。   目赤   治目內眥赤痛(資生經)。 穴懸厘   治眼赤痛。 穴攢竹   治目內眥赤痛。氣發耳塞。目不明。 穴風池   治目赤。 穴崑崙 太淵 陽溪   治目外眥赤。目眩。 穴俠溪   治目赤澀暴痛。 穴液門   治目赤支滿。 穴內關   治目赤。 穴目窗 大陵   治目內眥赤痛癢。 穴上星 肝兪   治目赤腫痛。 穴申脈 太沖 曲泉 陽溪   治目眥赤爛。 穴束骨 京骨   療風赤眼。 穴前谷   治目赤痛。從目眥始。 穴陰蹻   治目赤。 穴睛明 後溪 目窗 瞳子髎   治肝勞。邪氣赤眼。 穴當陽。灸百壯。   治目癢赤。 灸人中   治目黃。 穴腦戶 膽兪 意舍 陽綱   治目黃振寒。 穴大陵 中脘   治黃疸目黃。 穴勞宮   治目青而嘔。 穴期門   治目中白睛青。 穴湧泉   治目黃。 穴青靈   治目赤黃。 穴顴髎 內關   治眥爛赤。 穴束骨   青盲   治青盲無所見(資生經)。 穴商陽 巨窌 上關 瞳子髎 絡卻 承光   治目青。 穴湧泉 期門   治青風內障。目無所見。 穴絡卻   治青盲目無見。遠視目□巟目□巟。白翳覆瞳子。 穴巨髎   治青盲目無見。遠視目□巟目□巟。目中翳膜。頭痛。目外眥赤痛。 穴瞳子髎   治青盲。 穴商陽 左灸右。右灸左。   治疳眼。 穴睛明   治熱病瘥後。食五辛多患眼闇。雀目冷淚。 穴肝兪   耳鳴   治耳鳴聾(資生經)。 穴上關 下關 四白 百會 顱息 翳風 耳門 頷厭 天窗 陽溪 關沖 液門 中渚   治耳聾嘈嘈若蟬鳴。 穴天容 聽會 聽宮 中渚   治頷痛引耳嘈嘈。耳鳴無所聞。 穴腕骨 陽谷 肩貞 竅陰 俠溪   治耳鳴。 穴前谷 後溪 偏歷 大陵   治耳中聾鳴。刺一分。留一呼。灸三壯。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 穴偏歷 太陵 商陽   治耳鳴耳聾。 穴百會   治頭旋耳鳴。 穴絡卻   治耳鳴嘈嘈無所聞。 穴浮白   治耳中嘈嘈。 穴和髎   治耳中如蟬鳴。 穴上關   治耳中如蟬聲。 穴耳門   治耳鳴蟬聲。 穴聽會 聽宮   治頭風耳鳴。 穴瘈脈   治耳鳴。 穴偏歷 陽溪 商陽 絡卻 腕骨 前谷   治耳鳴。 穴頷厭   治耳鳴無聞。 穴肩貞   人之耳鳴。醫者皆以為腎虛所致。是則然矣。然亦有因氣而得者。用心而得者。不可一概論也。若欲無此患。蓋亦不使腎至於虛。且不使氣不用心可也。或微微耳鳴。只用蔥管寘其耳中。令氣透。自不鳴矣。   耳痛   治耳痛(資生經)。 穴上關 下關 四白 百會 顱息 翳風 耳門 曲池 頷厭 天窗 陽溪 關沖 液門 中渚   治耳前痛。 穴少商   治頭風。耳後痛。 穴瘈脈 完骨   治耳痛。 穴曲池   耳聾   治耳暴聾(資生經)。 穴天牖 四瀆   治耳渾渾淳淳。聲無所聞。 穴外關 會宗   治耳中風聾鳴。 穴商陽   治耳不聰。暴聾。 穴天牖   治耳鳴耳聾。狀如蟬聲。 穴上關   治耳鳴耳聾。 穴商陽 陽谷 百會   治耳聾。 穴束骨 翳風 上關 後溪 顱顖   治耳塞。 穴風池   治耳聾腎虛。 穴腎兪   治耳聾。耳中如蟬聲。無所聞。 穴聽會   治耳聾。如物填塞無所聞。耳中嘈嘈。 穴聽宮   治耳鳴聾無所聞。 穴外關 天窗   治卒耳不聞人語。 穴竅陰   治耳暴聾。 穴三陽絡 液門   治暴氣耳聾。 穴四瀆   治頭痛耳聾。兩顳需□頁痛。 穴中渚   治耳聾。 穴會宗   治頰頷腫。耳聾。胸痛不可轉側。無常處。耳鳴聾。 穴俠溪   治耳聾嘈嘈無所聞。 穴浮白   治耳聾。 穴玉枕   治耳鳴聾。 穴耳門 翳風 腦空   治耳淳淳渾渾無所聞。 穴聽會。外關。葦筒灸耳病(見中風不語)。   治耳聾。 穴肩貞   治耳聾。 刺足少陰。   治耳暴聾。 穴天牖   耳聾有因氣得者。快則通。傷寒用衣被擁塞得者。病去漸愈。鄉人劄耳草取汁滴。用新羅白草煮粥食亦驗雲。   治耳病。   作泥餅子厚半分。覆耳上四邊。勿泄氣。以筯刺泥餅。作一小孔。以艾灸百壯。候耳中痛不可忍。即側耳候傾黃水出盡即瘥。若泥乾。數易之。又截箭簳二寸內耳中。以面擁四畔。勿令泄氣。灸簳筒上七壯。又搗豉作餅。填耳內。以地黃長五寸。削一頭。令尖內耳中。與豉餅底齊。餅上著荷葉蓋之。剜一孔。如筯頭。透餅於上。灸三壯。   治耳聾耳鳴。 刺手少陽經翳風二穴。次針足少陽經聽會二穴。   聤耳   治聤耳有膿汁出(資生經)。 穴下關   治耳塞。 穴風池   治耳如物塞。 穴聽宮   治聤耳膿出。 穴上關。日灸三壯。至二百壯。   治耳有膿汁出。生瘡耳□窒耳。聤耳。耳鳴如蟬聲。重聽無所聞。 穴耳門   鼻塞不利   治鼻窒。喘息不利。鼻僻。多涕。鼽衄有瘡(資生經)。 穴風府 曲差 上星 迎香 素窌 水溝 齗交 通天 禾窌   主鼻窒。喘息不通。 穴承靈   主鼻不利。涕黃。 穴前谷 厲兌 京骨   治息肉不利。 穴齗交   治不知香臭。 穴天柱   治鼻聞焦臭。 穴中脘   療頭疼鼻塞。 穴眉沖   療鼻塞。 穴玉枕 百會 明堂 當陽 臨泣   療鼻息不聞香臭。 穴迎香   療鼻不得息。 穴風府   療鼻塞不聞香臭。 穴天牖   治鼻塞。 穴至陰   治鼻塞不聞香臭。 穴顖會(若是鼻塞。灸顖會日七壯。至四日漸退。五日頓愈)上星 百會 承光   治鼻塞悶。 穴通天 臨泣   治鼻塞不通。 穴步廊   治目眩鼻塞。 穴臨泣   治鼻塞不利。 穴前谷 齗交   治鼻衄息不利。 穴承靈   治鼻塞。息肉不消。多涕成瘡。 穴素髎   銅人云。素髎穴。諸方闕治療法。千金治鼻塞。息肉不消。多涕生瘡。而今之千金。只雲主鼻僻多涕。鼽衄有瘡。又雲。主鼻窒喘息不利。與此文稍異。豈古今本不同耶。   治惡風鼻不利。 穴厲兌   主不知香臭。 穴水溝   鼻有息肉   治鼻中息肉不利。鼻頭額頞中痛。鼻中有瘡。 穴齗交   治鼻臭。 穴腦空   治鼻息肉。 穴上星。灸二百壯。又灸俠上星兩旁。相去二寸各百壯。   治鼻有息肉。不聞香臭。衄血。 穴迎香   治鼻中息肉蝕瘡。 穴齗交   治息肉不消。多涕成瘡。 穴素髎   治鼻中息肉。 穴顖會。灸七壯。 又通天灸七壯。左臭灸右。右臭灸左。左右臭皆灸之。曾用此法。灸數人。皆於鼻中去臭積一塊。如杇骨臭不可言。去此全愈。   鼻涕出   療頭風多鼻涕。鼻塞。 穴明堂   療鼻窒口癖。鼻多清涕。出不可止。鼽衄有瘡。 穴禾窌   療鼻衄多涕。 穴崑崙   療鼻衄不止。鼻垂清涕。 穴風門   治鼻洞涕生瘡。 穴禾髎   治鼻鼽出清涕。 穴風門   治口。鼻生清涕。 穴通天 承光   治頭風目眩。鼻出清涕。目淚出。 穴神庭   治鼻鼽清涕出。 穴通谷 神庭 攢竹 迎香 風門 合谷 至陰   治鼻僻多涕。 穴曲差   治多嚏。 穴風門   主鼻不收涕。不知香臭。 穴天牖 水溝   主涕黃。 穴前谷 厲兌 京骨   治多涕。 穴素髎   治鼻中乾。鼻衄等。凡二十二病。 穴絕骨。皆灸五十壯。   王氏曰。母氏久病鼻乾。有冷氣。問諸醫者。醫者亦不曉。但云。病去自愈。既而病去。亦不愈也。後因灸絕骨而漸愈矣。予亦嘗患此。偶絕骨微疼而著艾。鼻乾亦失去。初不知是灸絕骨之力。後閱千金方有此證。始知鼻乾之去。因絕骨也。若鼻涕多。宜灸顖會前頂。大人小兒之病。初無以異焉耳。   治時時嚏不已。 穴風門 五處   療好嚏。 穴頷厭   鼻痛   主鼻管疸發為癘鼻。 穴腦空 竅陰   治涎出鼻中痛。 穴復溜   治面風寒。鼻<出頁>上腫。壅痛。 穴巨髎   治鼻中酸。 穴肝兪   治額頞中痛。 穴齗交   療鼻準上腫癰痛。 穴巨窌   療鬼擊鼻出血。 穴人中 水分 陰交(灸)   鼻衄   治鼻鼽。 穴神庭   治鼻衄有瘡。 穴曲差   治鼻衄。窒喘息不通。 穴承靈 風池 風門 言□意譆 後溪   治頭熱鼽衄。 穴中脘(又雲中脘主鼻間焦臭)三間 偏歷 厲兌 承筋 京骨 崑崙 承山 飛揚 隱白   治鼻中衄血不止。淋濼。 穴京骨 申脈   主衄血嘔吐。 穴郄門   治衄血劇不止。 穴隱白   治衄不止。 穴湧泉   主鼻不得息。及衄不止。 穴水溝 天牖   治衄血不止。 穴天府針四分。   治鼻衄。 穴上髎 後溪 風府   治諸陽熱氣盛。衄血不止。 穴瘂門   治衄血頭重。 穴通天   治衄血不止。 穴禾髎 兌端 勞宮   治衄血。 穴曲泉 隱白 言□意譆 陰郄 迎香   治衄血。 穴偏歷 合谷 二間 崑崙 通谷   治衄血喘呼。小腹痛。攻咽喉。 穴曲泉   療衄血不止。 穴太溪 隱白 風門 兌端 腦空   療鼽血有瘡。 穴禾窌   療鼽衄。 穴攢竹   治鼻出血不止。名腦衄。 穴上星(灸五十壯)   徐德佔教患衄者。急灸項後髮際兩筋間宛宛中三壯。立定。蓋血自此入腦。注鼻中。常人以綿勒頸後。尚可止衄、止血。灸決效無疑。   治腦衄。 穴上星(灸五十壯)   王氏雲。母忽患鼻衄。急取葯與服。凡平昔與人服有效者。皆不效。因閱集效方雲。口鼻出血不止。名腦衄。灸上星五十壯。尚疑頭上不宜多灸。只灸七壯而止。如復作。再灸十四壯而愈。有人鼻常出膿血。後以予教灸顖會亦愈。則知顖會上星皆治鼻衄雲。   治鼻衄。 穴絕骨   治衄血。 穴前谷   治溫瘧。肩背痛。目眩鼻衄。喘逆腹脹。肩膊內廉。痛不可俛仰。 穴言□意譆   治鼻鼽。 穴風門   治衄時痒痒不止。 灸足大指節。橫理三毛中十壯。劇者百壯。衄不止。灸之差。並治陰卵腫。又灸風府一穴四壯。不止。又灸或湧泉二穴。各一百壯。又以弓張弦向上。病人仰卧枕弦上。四體如常卧法。   治衄而下血。血流。取足太陽。大衄血。取手太陽。不已。刺腕骨下。不已。刺腘中出血。   治鼻衄不止。 穴合谷 內庭 瘂門   治鼻衄漏血不止。項後髮際兩筋間陷者中。三壯止(又雲灸髮際一穴。五七壯。麥粒大)。   治卒鼻衄。灸手大指端骨七壯。隨衄左右。療此壯數外。則立瘥。   治脈浮大。鼻中燥。如此必去血鼻衄。灸兩臂中脈取止。取臂脈法。以鼻嗅臂。點其鼻所著處是穴。兩臂皆爾。   口緩   治唇吻不收(資生經)。 穴合谷 水溝   治失欠頰車蹉。 背第五椎一日灸二七壯。滿三日未瘥。灸氣沖二百壯。胸前喉下甲骨中是。亦名氣堂。又灸三陰交百壯。三報之。   治數欠頻伸。 穴通里   治口失欠。下牙齒痛。 穴下關 大迎 翳風   治喜頻伸數欠。惡聞人音。 穴內庭   治強欠。 穴漏谷   治數欠不得息。 穴太淵   治數欠。 穴經渠   治目淚出欠氣多。 穴風池   治口緩不收。不能言。 穴地倉 大迎   治失欠。 穴翳風 通谷   治舌緩。 穴風府   治舌緩。 穴瘂門   治口閉。 穴崑崙   治不能言。 穴翳風   治失欠。 穴完骨   治數欠。 穴通里二穴。甲乙經雲。手少陰絡在腕後一寸。走手太陽。各灸五壯。炷如半棗核大。又灸足內踝上三寸宛宛中。或三寸五分。百壯三報。此三陰交穴也。   口喑瘂   治喑(資生經)。 穴合谷 水溝   治不能言。 穴承泣 地倉 大迎 魚際 通里   治喑不能言。 穴腦戶   療失音。 穴孔最 瘂門   療喑不能言。 穴風府 承漿   治失音。 穴聽宮   治暴喑不能言。 穴翳風 通里   療失喑。 穴頰車   治失音不能言。 穴陰郄   治喑不能言。 穴間使 合谷   治暴喑氣哽。又雲。暴喑咽腫。食不下喉鳴。 穴天鼎   治暴喑不能言。口噤。 穴靈道 天突 天窗   治暴瘂。 穴支溝 通谷 三陽絡   治牙關不開。口噤不語。失音。牙關痛。頷頰腫。 穴頰車   治言語不正。 穴日月   治舌下腫難言。舌瘲涎出。 穴廉泉 然谷 陰谷   治舌緩。喑不能言。舌急語難。 穴風府   治暴喑不能言。 穴支溝 天窗 扶突 曲鬢 靈道   治舌卷不能言。 穴復溜   治不能言。 穴通里   治痙。上氣失喑不能言。舌急。 穴魚際   治頸項強。舌緩不能言。失音不能言。舌急。 穴瘂門。瘂門一名舌本。一名舌厭。督脈陽維之會。入系舌本。則是穴也。其舌本所系歟。凡舌緩不能言者。宜治此。   治舌下腫難言。舌縱。涎出。咳逆上氣。喘息嘔沫。口噤舌根急縮。下食難。 穴廉泉。廉泉一名舌本。蓋舌之根本也。故能舌下腫難言。舌縱涎出。根急縮諸病。與千金方所療略同。凡有此等疾者。宜針灸此穴。   治舌強不能言。 穴大迎   口眼   治口僻。不能言(資生經)。 穴承泣 四白 巨髎 上關 大迎 顴髎 強間 風池 迎香 水溝 禾髎   治口僻痛。惡風寒。不可嚼。 穴頰車 顴髎   治口噤不能進水漿。僻。 穴水溝 齗交   治頭風。耳後痛。煩心。足失履。口僻。 穴完骨   治偏風口目。 穴上關 下關   治口鼻多清涕。風眩頭痛。 穴承光   治口鼻多清涕衄血頭重。 穴通天   治口面。 穴完骨 列缺   治口眼斜。失欠脫頷。口噤不開食。不能言。頰腫牙車痛。 穴翳風。   治偏風口。 穴承漿   治瘈瘲口。 穴巨髎   治口眼瞤動。 穴顴髎   治口眼斜。目瞤面葉葉動牽口眼。目視目□巟目□巟。冷淚眼眥赤痛。 穴承泣。   治偏風口。目不得閉。失音不語。飲食不收。水漿漏落。眼瞤動不止。病右治左。左治右。 穴地倉 承漿(艾如粗釵腳大。若口轉。卻灸七壯愈)   治口。四肢逆冷。嗌乾。煩渴。瞑不欲視。目淚出。太息。 穴行間   治失欠口。食飲善嘔。暴瘂不能言。 穴通谷   治口。 穴溫溜 偏歷 二間 內庭   治偏風口眼。肘腫齒齲痛。寒熱。 穴沖陽   治口僻。 穴和髎   治口僻。 穴太淵   治口。 穴列缺 地倉   治口僻面風寒。鼻準上腫癰痛。招搖視瞻。瘈瘲。 穴巨髎   治偏風口。失音不言。不得飲水。食漏落。目瞤動。 穴地倉大迎   治風中脈口眼斜。其狀向右者。謂左邊脈中風。宜灸左左灸右。炷如麥粒。各二七壯。頻灸取盡風氣。 穴聽會。頰車。地倉各二穴。   治喜嚙頰。 穴光明 臨泣   治自嚙頰唇。 穴京骨 陽谷   治口瘡。舌下腫難言。舌縱涎出。舌根急縮。穴廉泉。灸三壯。次針湧泉二穴。   治口中下齒痛。惡寒頰腫。 穴商陽   治口僻。 穴偏歷   治口齒痛。 穴溫溜   治口舌生瘡。失欠。頰車蹉。及治咽喉腫痛。灸背第五椎。一日二七壯。滿三日未差。灸氣沖二百壯。胸前喉下甲骨中。是亦名氣堂。又灸足內踝上三寸宛宛中。或三寸五分。百壯。三報。此三陰交穴也。   口舌乾苦   治口舌乾食飲不下(資生經)。 穴膽兪 商陽 小腸兪   治口熱。口乾。口爛。 穴勞宮 少澤 三間 太沖   治咽乾口熱。唾如膠。 穴少澤 太溪   治口乾。 穴曲澤 章門   治舌卷口乾。 穴少陰   治口苦嗌乾。介介然。 穴陽陵泉   治舌卷口乾。心煩悶。 穴關沖   治身熱。煩渴口乾。 穴曲澤   治口乾。 穴三間 肺兪 不容 章門 商陽 竅陰 兌端   治口苦舌乾。又治食不下。口舌乾。 穴膽兪   治舌乾。 穴復溜 大鐘 尺澤   治唇乾。涎出不覺。 穴下廉   治口中熱。 穴少沖 大鐘   治口乾。 穴肝兪 少澤 曲澤   治大人小兒。口中腥臭。腹脅支滿。又主老小口中腫腥臭。及療小兒齦爛臭。 穴勞宮   治口熱咽酸。 穴少沖   治口乾。 穴曲澤   口齒疳瘡   治口齒疳蝕生瘡(資生經)。 穴承漿   治牙齦腫。 穴天沖   治牙齗腫。小兒疳濕瘡。 穴角孫   史記齊大夫病齵齒。太倉公灸其左太陽陽明脈。即為苦參湯。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風。及卧開口食而不漱。   治牙車急。 穴完骨   治牙車痛。 穴翳風   治牙車脫。 穴下關   治牙關不開。 穴水溝 上關 頰車   治牙車引急頭重痛。耳中嘈嘈。頷頰腫。 穴和髎   治牙車脫臼。相離三寸。及治牙車急痛。不得嚼食。 穴聽會   唇頰腫痛   主唇吻不收(資生經)。 穴合谷   治緊唇不能開合。 灸虎口。男左女右。又灸承漿三壯。   療唇口乾。 穴三間   治唇乾涎出。 穴下廉   治喜嚙頰。 穴光明 足臨泣   治頰腫痛。 穴巨髎 天窗   主自嚙唇。 穴京骨 陽谷   治頷痛。 穴腕骨   治唇腫痛。 穴迎香   治牙痛唇吻急強。 穴正營   治唇吻強。 穴上關 兌端   治唇吻瞤動。 穴大迎   治唇腫。 穴膺窗 太沖   治頷頰腫。 穴俠溪 和髎 頰車   治頷頰腫。引牙車不得開。急痛口噤不能言。 穴曲鬢   治頰腫。 穴完骨   治頰頷腫。 穴大迎   治脫頷頰腫。 穴翳風   治頸項腫。寒熱。 穴腕骨 陽谷   治頷腫。 穴支正   治頰頷腫瘰癧。 穴手三里   治腮頷腫。 穴少商   治頤頷腫。齒痛惡寒。肩背急。相引缺盆痛。目青盲。 穴商陽。灸三壯。右取左。左取右。食頃立已。   治頰腫痛。 穴天窗   治頰痛。 穴攢竹   治頸頷注滿。 穴角孫   治胸膈滿悶。腋下腫。善嚙頰。 穴足臨泣   治面腫唇動。葉葉肺氣。狀如蟲行。及治不能言。口噤不開。 穴水溝   資生經雲。李襲興稱武德中出鎮潞州。甄權以新撰明堂示予。時有刺史成君綽。忽頸腫如數升。喉中閉塞。水粒不下三日矣。余屈權救之。針其右手次指之端。如食頃。氣息即通。明日飲啖如故。按銅人云。少商穴在手大指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成君綽。腮頷腫大如升。甄權針之立愈。病狀少異。功效實同。但李雲次指端。銅人云。大指端。未知其孰是。果針少商。當在大指端也。姑兩存之。以俟識者。   舌強   治舌強。 穴中沖   治舌縱涎下。煩逆溺難。小腹急引陰痛。股內廉痛。 穴陰谷   治舌下急。 穴天突   治舌縱。 穴然谷   治口痛嚙舌。 穴解溪   治俠舌縫脈青。 穴天突   治舌上黃身熱。 穴魚際   治舌強。 穴竅陰   療吐舌戾頸。小兒吐舌。舌強嗍奶不得。 穴陽谷   療吐舌。 穴滑肉門 少海 溫溜   治舌強。 穴大迎   治吐舌。 穴曲鬢 太一   治舌卷。 穴關沖   治吐舌。 穴陽溪 二間 飛揚 溫溜   治舌強。 穴瘂門   治舌急。 穴風府   治舌縱。 穴陰谷   治舌本出血。 穴扶突 大鐘 竅陰   治舌乾脅痛。 穴曲澤   治舌本痛。 穴中沖   治舌緩涎下。煩悶。 取足少陰   治重舌。 刺舌柱以金□非針   治重舌。 穴行間。灸隨年壯。   治重舌極證。右用指去爪。先從舌下筋上擦至根。漸深深擦入。如此三次。又用指蘸水。取項後燕窠。小坑中筋膜。自上趕下至小窟。深深擦入。亦三次。小兒若飲乳勝前。則病去矣。   治舌上出血如簪孔者。 以錢掩臍下。灸錢下際五十壯。   治舌卒腫滿口。嗌乾。如吹豬胞。氣息不得通。須臾不治殺人。急以指刮破舌兩邊。去汁即愈。亦可鈹刃決兩邊破之。以瘡膏傅之。   治舌卒腫。 刺舌下兩邊。大脈血出。勿使刺著舌下中央。脈血出不止殺人。如上治不愈。或血出數升。則燒鐵篦令赤。熨瘡數過。以絕血也。   牙痛   治齒痛惡寒。 穴曲池 大迎 顴髎 聽會   治牙齒痛不能言。 穴浮白   治上牙齒痛。 穴陽谷 正營   治下牙齒痛。 穴四瀆 陽谷 液門 商陽 二間   治牙齒不能嚼。 穴頰車 角孫   治風齒疼痛。外踝上。高骨前交脈灸三壯(或七壯驗)。又以線。量手中指下掌後橫文。析為四分。量橫文後。當臂中灸二壯。愈。隨左右。   王氏雲。有老婦人。舊患牙疼。人教將兩手掌交叉。以中指頭盡處為穴。灸七壯。永不疼。恐是外關穴也。穴在手少陽去腕後二寸陷中。泉司梢子妻。舊亦苦牙痛。人為灸手外踝穴近前些。子妻遂永不痛。但不知千金所謂外踝上者。指足外踝耶。手外踝耶。識者當辨之。   治牙車痛。 穴翳風   治牙痛頰頷腫。 穴大迎   治頰頷腫引牙車不得開。 穴曲鬢   治牙齒痛。唇吻急強。齒齲痛。 穴正營   治齒痛。 穴陽溪 懸顱 手三里   治齒痛惡寒。 穴商陽   治齒齦痛。 穴兌端   治寒熱齒齦腫。風眩。頸項痛。 穴小海   治風牙疼。牙車不開。口噤。嚼物鳴。 穴上關   治牙痛。 穴厥陰兪   灸牙疼法。隨左右所患肩尖。微近後骨縫中。小舉臂取之。當骨解陷中。灸五壯。   王氏雲。予親灸數人皆愈。灸畢。項大痛。良久乃定。永不發。予親病齒痛。百方治不驗。用此法瘥。又辛帥舊患傷寒方愈。食青梅。既而牙疼甚。有道人為之灸屈手大指本節後陷者中。灸三壯。初灸覺病牙癢。再灸覺牙有聲。三壯疼止。今二十年矣。恐陽溪穴也。又雲。治齒痛。手陽明脈入齒縫中。左痛灸右。右痛灸左。   治牙齒疼(危氏方)。灸兩手中指背。第一節前有陷處七壯。下火立愈。   治牙疼。 穴合谷   治蛀牙方。 凡蛀牙疼。必須出之。若無妙手。其痛不可忍也。無問上下。但隨左右於牙關齦車骨尖相時近里。以指捻之。覺痛處是穴。以艾火灸七壯。瘡斂。蛀牙自落。其驗如神。又火灸脂索如錐。以內蟲孔中。便緣脂出。   治牙疼。針內庭二穴。如蟲食疼者。傅葯而愈。又分男左女右。在肩頭上穴口中。灸轉三遭。左疼灸右。右疼灸左。   治唇吻強。齒齦痛。 穴兌端   治骨槽風。 於疼處耳中梗上灸。   治齒疼。 灸肩髃七壯。隨左右。又法。灸耳垂下牙疼骨上三壯。未效加壯數。   治牙齒疼痛。先以稻藁心。量中指中節。若手長。卻將手掌下量及臂上兩段。以艾灸之七五壯。若左邊牙疼灸右邊。右邊牙疼灸左邊。   治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   齒齲   療牙齒不嚼物。齲痛腫(資生經)。 穴角孫   療齒齲。 穴耳門   治齒齲痛。 穴三間 陽谷 沖陽 內庭 厲兌 四瀆 液門 上關   治齒齲痛。 穴三間 大迎 正營   治齒齲痛。又治齒寒腦風頭痛。 穴少海   治齒齲。 穴合谷 偏歷 三陽絡 耳門   治齒齲。 穴完骨   治齒齲痛。唇吻強上。 穴兌端 目窗 正營 耳門   治齒齲。 穴厲兌 三間 沖陽 偏歷 小海 合谷 內庭 復溜   治齒齲。 穴曲鬢   療牙齒齲痛。 穴下關 大迎 翳風 完骨   傳曰。唇亡齒寒。謂前齒。非牙也。說文雲。齲齒蠹也。謂齒蠹而痛也。其不因齒蠹而痛者。蓋風寒入腦髓爾。素問謂大寒入至骨髓。故頭痛齒亦痛。當以此治之。   治齒齲。 穴曲鬢 沖陽   治上齒齲腫。 穴目窗   治上齒齲痛。惡寒。 穴正營   治齒痛惡清。 穴三間   齒噤   治咳逆上氣。喘息嘔沫。齒噤(資生經)。 穴天容 廉泉 魄戶 氣舍 言□意譆 扶突   治口噤不能言。 穴曲鬢   治口噤。 穴天窗 翳風   治口噤舌根縮。 穴廉泉   治口噤不開。 穴合谷 列缺 頰車 禾髎   治風痙口噤。 穴大迎   治口噤不開。暴瘂不能言。 穴支溝   治僻噤。 穴外關 內庭 三里 商丘 湧泉   治口噤不開。引鼻中。 穴齗交 三間 大迎 翳風   治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開。 穴合谷 水溝   治口噤不開。 穴曲鬢 商丘   療面風口不開。口生瘡。又治口噤。 穴承漿   療口噤。 穴廉泉   療口噤鼓頷。 穴兌端   療口噤不開。 穴翳風   療口不可開及屍厥。 穴禾髎   咽喉腫痛   治咽喉痛(資生經)。 穴風府   治咽痛食不下。 穴膽兪   治喉嗌痛。 穴風府 天窗 勞宮   治嗌痛。 穴中渚 支溝 內庭   治咽中痛。不可內食。 穴湧泉 大鐘   治咽中如扼。 穴間使   治喉咽痛。 穴膝關   治喉痛。 穴天窗   治喉咽腫。 穴水突   治嗌偏腫不可咽。 穴前谷 照海 中封   治喉腫。 穴中封   治嗌內腫。氣走咽喉。不能言。 穴然谷 太溪   治咽喉癰腫。 穴大迎   治咽腫。 穴太溪 中渚   治喉痹咽癰腫。水漿不下。 穴璇璣   治咽外腫。寒厥。背痛不能上下。 穴液門   治咽內腫。 穴然谷   治咽腫。 穴水突 氣舍   治喉中生瘡。不得下食。 穴天突   治頷腫如升。喉中閉塞。水粒不下。 穴少商。以三棱針。刺微出血。洩諸陽臟熱。次針陽谷二穴而愈。   治喉腫。胸脅支滿。 穴尺澤。灸百壯。   治喉腫厥逆。五臟所苦。鼓脹。 灸下脘各五十壯。老人加之。小兒隨年壯。   治咽腫難言。 穴天柱   治男子婦人。喉閉腫痛不能言者。刺少商穴出血立愈。如不愈。以溫白湯。口中含漱。是以熱導熱也。   咽喉鳴   主喉鳴。暴忤氣哽(資生經)。 穴扶突 天突 太溪   主喉中鳴。 穴少商 太沖 經渠   治喉中焦乾。 穴魚際   治喉中如水雞聲。 穴天突 扶突   治喉中作聲。 穴天突   治喉鳴。 穴大鐘 大包   治喉中鳴翕翕。 穴天突   療喉鳴。 穴陽陵泉 天池 亶中   主呼吸短氣。咽中如息肉狀。 穴液門 四瀆   主嗌中有氣如息肉狀。 穴蠡溝 少府   主嗌內腫。氣走咽喉。 穴然谷 太溪   治咽喉僂引項攣不收。 穴風池   治咽冷聲破。 穴天窗。灸五十壯。   咽喉乾   治咽喉乾(資生經)。 穴極泉 太淵 偏歷 太沖 天突   治喉乾燥。寒慄鼓頷。咳引尻痛。溺出嘔血。 穴魚際   治喉乾煩渴。 穴行間   治咽乾不嗜食。 穴神門   治嗌乾。四肢惰善悲不樂。 穴照海   治咽酸。 穴少沖   治咽乾。 穴少澤 太溪   主嗌乾。 穴復溜 照海 太沖 中封   喉痹   治喉痹脅中暴逆(資生經)。先取沖脈。後取三里雲門。各瀉之。又刺手小指端出血。立已。   治喉痹不能言。 穴三里 溫溜 曲池 中渚 豐隆   治喉痹。 穴神門 合谷 風池   治喉痹頸項腫。不可俛仰。頰腫引項後。 穴完骨 天牖 前谷   治喉痹咽腫。水漿不下。 穴璇璣 鳩尾   治喉痹哽噎。咽腫不得消。食飲不下。 穴天鼎 氣舍 鬲兪   治喉痹哽咽寒熱。 穴湧泉 然谷   治喉痹胸滿塞。寒熱。 穴中府 陽交   治喉痹哽咽寒熱。 穴天容 缺盆 大杼 鬲兪 雲門 尺澤 二間 厲兌 湧泉 然谷   治喉痹咽如哽。 穴三間 陽溪   治喉痹咽乾急。 穴天突   治喉痹嗌乾。 穴大陵 偏歷   治喉痹舌卷口乾。 穴關沖 竅陰 少澤   治喉痹。 穴陽輔 陽交 厲兌 下廉 然谷 經渠 完骨 鬲兪 缺盆 氣舍 雲門 陽溪 合谷 溫溜 中府 浮白   治喉痹煩滿。 穴大杼   治喉痹寒熱。咽中如鯁。 穴天容   治喉痹咽腫不得食。飲食不下。喉鳴。 穴天鼎   治頷腫喉痹。 穴前谷   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 穴二間   治喉痹不能言。 穴曲池   治喉痹。舌強口乾。肘不舉。 穴竅陰   治喉痹。舌強口乾心煩。 穴少澤   治喉痹。口乾身熱。頭痛短氣。胸脅痛。 穴大陵   療寒熱喉痹。 穴浮白   療喉痹。 穴鬲兪 經渠   療喉痹咽如有物傷。忍振寒。又治喉痹咽腫。多卧善睡。 穴二間   治喉痹氣逆。咳嗽口中涎唾。灸肺兪七壯。亦可隨年壯。至百壯。   治急喉閉纏喉風。灸三里穴二七壯。三七壯。有人嘗苦喉痹。雖水亦不能下咽。灸三里而愈。又隨腫一邊。於大指外邊指甲下與根齊。針之。不問男女左右。只用人家常使針。血出即效。如大段危急。兩大指都針尤妙。   治喉痹。 以砭針刺腫處。出血立效。   治咽喉病。 刺手小指爪文中出三豆大許血。逐左右刺。皆須慎酒面毒物。   治咽喉諸證。及毒氣歸心等項惡證。並皆治之。無有不效。 第一穴風府穴。腦後入髮際一寸。針入四分。穴高主暈。恐傷人。不可不知。須令人扶護乃針。第二穴少商穴。在手大指近虎口一邊。指甲與根齊。離爪如韭葉許。針入二分。病甚則入五分。第三穴合骨穴。治口緩治牙關不開。則陽靈穴。應針各刺一刺出血。入二分。關竅即閉。又有一證潮熱者。有作寒者。於合谷穴用針左轉發寒。右轉發熱。第四穴是上星穴。在頂前入髮際一寸。治頰腫及纏喉風等證。又氣急者實熱。針足三里。虛熱灸足三里。以手約膝。取手指稍盡處是穴。根腳咽喉常發者耳垂珠下半寸近腮骨灸七壯。二七尤妙。及灸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骨□行骨外。   治喉痹。 穴豐隆 湧泉 關沖   如病甚。以小三棱針。藏於筆頭中。誑以點葯於喉中痹上。急刺之。則有紫血頓出。效。如不藏針。恐患人難以刺之。   治喉痹及毒氣。 穴尺澤。灸百壯。

卷四百二十 針灸門

  普濟方卷四百二十 針灸門 心氣   治心氣亂(資生經)。 穴心兪   治中風心煩。驚悸健忘。 穴百會   治健忘。 穴神道 幽門 列缺 膏肓兪   主惡風邪氣。泣出喜忘。 穴百會 天府 曲池 列缺   主健忘。 穴刺足少陰。   主心悸少力。 穴大橫。灸五十壯。   療無心力。 穴百會 巨闕   療心中悶。 穴上脘   治失志。 穴委陽   療神氣不足。失志。 穴中沖   主失志。 穴內關   主心中憒憒。 穴通谷   療心中氣悶。不喜聞人語。 穴鳩尾   治無心力。忘前失後。 穴百會   王氏雲。予舊患心氣。凡思慮過多。心下怔忡。或至自悲感慨。必灸百會。則以百會有治無心力忘前失後證故也(兼服鎮心丹)。   心痛   凡心實者。則心中暴痛。虛則心煩。惕然不能動。失智(資生經)。 穴內關   治卒心痛汗出。 穴大敦。刺出血立已。   治心痛。 穴心兪 膻中 通谷 巨闕 太倉 神府 郄門 曲澤 大陵   治心痛氣短。 穴期門 長強 天突 俠白 中沖   治心痛彭彭然。心煩亂悶。少氣不足以息。 穴尺澤   治心如懸。少氣不足以息。 穴然谷   治心悶痛。上氣牽引小腸。 穴巨闕灸二七壯。   治心痛如懸。 穴腎兪 復留 大陵 雲門   治心懸如飢。 穴間使   治心痛如錐刺。甚者。手足寒至節不息者死(保命集)。 穴支溝 太溪 然谷   治心痛色蒼蒼然。如死灰狀。終日不得太息。 穴行間   治心寒脹滿不得食。息賁唾血。厥心痛。善噦。心疝太息。 穴鳩尾   治胸脾心痛。不得反側。及不得息。痛無常處。 穴臨泣   治心痛難俯仰。及治身寒心疝沖冒。死不知人。 穴中脘   治痛搶心。 穴腹結 行間   治卒痛煩心。心中懊憹。數欠頻伸。心下悸悲。 穴通理   治心痛悲恐相引瘈瘲。 穴靈道   治心痛上搶心。不欲食。及身腫。 穴建里   治心痛而嘔。 穴章門   治心痛肺脹。胃氣上逆。 穴湧泉   治心寒脹滿不得食。 穴鳩尾   治暴泄。心痛腹脹。心痛尤甚(保命集)。 穴大都 太白   治心痛有三蟲。多涎不得反側。 穴上脘   治心切痛。喜噫酸。 穴不容 期門   治心痛而寒。 穴少沖   治心下有寒痛。又治脾虛令人病不樂。好太息。 穴商丘   治胸痹心痛。 穴天井 臨泣 膻中或灸百壯。   治胸心痛。心腹諸病心痛。 穴膻中 天井 灸太倉 肝兪   治心腹胸滿。痞痛。 灸肝兪。   治心痛。 穴中脘   治心痛。 穴建里   治心痛周痹。 穴膈兪   治心痛周痹。痛無常處。 穴臨泣   治心痹。 穴魚際   王氏雲。妻嘗侍親疾。累日不食。因得心脾疼。發則攻心腹。後心痛亦應之。至不可忍。則與兒女別。以葯飲之。疼反甚。若灸。則遍身不勝灸矣。勉令兒女以火針微刺之。不拘心腹。須臾痛定。即欲起矣。神哉。   治心痛悲恐相引。瘈瘲肘攣。暴喑不能言。 穴靈道   治心痛乾嘔煩滿。 穴俠白   治心痛乾嘔。 穴極泉   治心痛唾血。振寒咽乾。狂言口僻。 穴太淵   治心痛煩滿。舌強。 穴陰郄 中沖   治心痛。 穴厥陰兪 神門   治面赤心煩痛。 穴齗交   治心胸痛。 穴天井   治心痛不可忍。及不得卧。 穴下脘   治心如懸下痛。 穴大陵   治心痛不可忍。 穴上脘 大陵   治喘息心痛。 穴章門   治心下痛。不欲飲食。及心痛有涎。 穴建里 湧泉   治凡心痛有數種。冷痛。蛔蟲心痛。蠱毒。霍亂不識人。及治蛔蟲心痛。蠱毒。 穴巨闕   治心痛不能食。反胃。霍亂心痛。 穴中脘   治心痛。 穴曲澤 督兪 鬲兪   治心痛不嗜食。 穴湧泉   治卒心痛。 穴少沖   治寒熱心痛。背相引痛。胸滿悶。咳嗽不得息。煩心多涎。 穴心兪   治心痛不可忍。嘔血煩心。 穴巨闕   療卒心痛不可忍。吐冷酸水。及無臟氣。灸足大指次指內橫文中各一壯。炷如小麥。立愈。   治心懊憹微痛。煩逆。 穴心兪。灸百壯。   治心痛如錐刀刺。氣結。 穴鬲兪。灸七壯。   治心痛冷氣上。 穴龍頷。灸百壯。   治心痛惡氣上脅急痛。 穴通谷。灸五十壯。   治心痛暴絞。急絕欲死。 穴神府。灸百壯。在鳩尾正心有忌。   治心暴痛惡氣。 穴巨闕。灸百壯。   治心痛堅急氣結。 穴太倉。灸百壯。   治心痛。 灸臂腕橫文三七壯。又灸兩虎口白肉際七壯。   治腎心痛。 先取京骨崑崙。髮針。不已。取然谷。   治胃心痛。 取大都 太白。   治脾心痛。 取然谷 太溪。   治肝心痛。色蒼蒼然如死灰狀。終日不得休息(保命集)。取行間。太沖。   治肝心痛。 取魚際。太淵。   治心痛不可按。煩心。 穴巨闕   主心痛有三蟲。多涎不得反側(危氏方)。 穴上脘   主心痛身寒。難以俯仰。心疝沖胃。死不知人。 穴中脘   主心痛如錐針刺。 穴然谷 太溪   主心腹中卒痛。 穴石門   主心痛。 穴陰郄 行間   治卒心痛多驚。喑不得語。咽中如鯁。 穴間使   治心痛善驚。 穴曲澤   治心痛衄血嘔噦。驚恐畏人。神氣不足。 穴郄門   治心痛胸脅支滿。咳嗽。膺痹。臂內廉痛。 穴天泉   治久瘧咳逆。心痛如錐刺。手足寒過節。喘息者死。 穴太溪   心痛內九種乃心脾痛。而非真心痛。真心痛。則朝發夕死。夕發朝死。如難經<鋶-釒>所載是已。然此疾亦有所自產。論嘗謂產後心痛。若誤以為有所傷療之。則虛極而心絡寒甚。傳心之正經則變為真心痛。此一說也。巫臣以夏姬之故。怨子反曰。余必使汝疲於奔命以死。子反於是一歲也七奔命。遂遇心疾而卒。則又因用心而成疾矣。然則如之何。平居當養其心。使之和平。疾自不作。其次當服鎮心丹之類。補養可也。若疾將作而針灸。抑亦可以為次矣。   治心腹冷痛。   王氏玉抱肚法。針砂四兩。炒似煙出。入礬半兩。硇砂粉霜各半錢。新水拌勻。微濕。以皮紙貼安懷中。候熱發。寘臍中。氣海。石門。關元。大補本元。或寘其他冷處。汗出立瘥。予自用驗。此葯燥則不熱。再以新水拌再熱。可用十餘次。如藥力盡卻。曝乾。再入礬等。依舊熱。舍弟叔浩傳一方。只用針砂。泥礬。功效亦同。豈以硇砂粉霜。價不廉而不用耶。   王氏雲。予舊患心痹。發則疼不可忍。急用瓦片置炭火中。燒令通紅。取出投米醋中。漉出。以紙三二重裹之。置疼處。稍止。冷即易。耆舊所傳也。後閱千金方有雲。凡心腹冷痛。熬鹽一半熨。或熬蠶砂燒磚石蒸熨。取其里溫痛止。或蒸土亦大佳。始知予家所用。蓋出千金方也。他日心痛甚。急灸中脘數壯。覺小腹兩邊有冷氣。自下而上。至灸處即散。此灸之功也。本事方載。王思和論心忪。非心忪也。胃之大絡。名曰建里。絡胸膈及兩乳間。虛而有痰則動。更須臾發一陣熱。是其證也。審若是。又宜灸建里矣。但不若中脘為要穴雲。   治心疼及治小兒心疼。 足大拇指中節上。灸三壯即止。男左女右。其有蛔蟲鑽心疼甚。醫者不明其證。但服此止疼等葯大相遠也。如是蟲痛。作時面必青黑。仰身撲手。悶亂欲絕止。而口吐清水者是也。   治心痛。足心亂文中。以麥粒大艾炷。灸三壯。男左女右。每遇痛盛時。灸。   治真心痛。論手足青至節。心痛甚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療心痛及已死(保命集)。   右高其枕。拄其膝。欲令腹皮蹙柔。灸其臍上三寸胃脘。有頃。其人患痛短氣。欲令人舉手者。小舉手間痛差緩。   治蛔心痛。 以手按而堅持之。勿令得移。以大針刺之。後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心下不事刺中有成聚不可取於輸。腸中有蛔蟲咬皆不取以小針。   治心痛引腰脊欲嘔。及不得息(保命集)。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陰。   治心痛腹脹。嗇嗇然大便不利(保命集)。 刺足太陰。   治心痛引小腹滿。上下無常處。便溺難(保命集)。 刺足厥陰。   治心痛。但短氣不足以息(保命集)。 刺手太陰。   治瀉熱厥心痛(保命集)。 太溪灸三壯。或五七壯。   治瀉熱厥痛(保命集)。 崑崙灸三壯。或五七壯。   治心痛與背相接。善恐。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保命集)。先刺京骨崑崙。不已。刺合谷。   治心痛久卧。若徒居間動作。痛益甚者。其色不變。此肺心痛也(保命集)。刺魚際太淵。宣通氣行。無所礙滯則病癒。   治卒心痛不可忍。刺任脈上脘。針入八分。先補後瀉之。其穴下針。令患人覺針下氣行如滾雞子。入腹為度。次針氣海二穴。足少陰湧泉二穴。無積者。刺之如食頃而已。有積者。先飲利葯。後刺之立愈。如不已。刺間使二穴。針支溝二穴。次針三里二穴。如灸冷心痛。燔針斜針任脈巨闕穴。如五臟氣相干心痛者。刺之無不愈。有小腸氣□□玄癖。膀胱氣脅痛等疾。皆痛至心。宜審諦。不可執一而刺之。如汗出。刺大敦出血。立已。   治腹有逆氣。上攻心腹脹滿。上搶心痛不得息。氣沖腰痛不得俛仰。氣沖各灸七壯。炷如大麥。禁針。次針三里二穴而愈。   治心痛周痹。 穴鬲愈 臨泣   治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哭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用數。此為可治。春當刺中沖。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治心疝暴痛。 取足太陰。   治卒心痛(肘後方)。手中央長指端。灸三壯。又橫度病人口。折之以度心厭下度頭。灸三壯。   治心疝激痛難忍(肘後方)。巨闕及左右一寸。並灸百壯。又以繩度頸。及度脊。如之令正相對。凡灸六處。   治卒心腹滿痛(肘後方)。乳下一寸灸七壯。 又兩手大拇指肉邊爪後第一紋頭。各灸一壯。 又兩手中央長指爪下。各灸一壯。愈。   治心腹疼痛不可忍。   足大拇指甲頭。當中肉甲之間。男左女右。灸五壯。艾炷如麥粒大。 經驗方雲。景齊芳為省倉日。一婢病此。痛不可忍。同官郭魯望傳是法。立愈。   治心腹痛嘔逆。 中脘灸三百壯。   治心腹絞刺。痛不可忍。 陰郄二穴。灸三百壯。   心恍惚   治悲愁恍惚(資生經)。 穴心兪 天井 神道   治狂驚恍惚。 灸足陽明。   治狂癲恍惚。 灸腦戶。   治狂言恍惚。 灸天樞。   治卒中邪魅。恍惚。左寸關後尺中陰實者。腎實也。若心恍惚健忘。目視目□巟目□巟。耳聾。悵悵善鳴。 刺足少陰至陰。   治恍惚不知人。 穴巨闕   療少力望前失後。心神恍惚。 穴百會   療心恍惚。 穴陰都   心驚悸   治心痛善驚(資生經)。 穴曲澤   治悲恐。 穴靈道   治暴驚。 穴下廉   治心痹悲恐。 穴魚際   治悲恐善驚。 穴少沖   治心風驚悸。 穴上脘   治悲恐畏人。 穴少府   治驚悸少氣。 穴神門 蠡溝 巨闕   治大驚亂痛。 穴梁丘   治多驚。 穴陰郄 間使 二間 厲兌   療驚悸。 穴間使   治驚恐。 穴五里   治善驚恐。 穴京骨 大鐘 大陵   治驚悸。 穴百會 神道 天井 液門   治善恐。 穴通谷 章門   治癲疾風。牙腫善驚。 穴天沖   治風虛驚恐狂惕。又療驚恐悲愁。 穴支正   治驚恐畏人。 穴郄門   治驚悸不得安寢。 穴神庭   治腦風。頭疼。目瞑心悸。 穴腦空   主吐舌戾頸善驚。 穴三間 合谷 厲兌   主心下澹澹善驚。 穴曲澤 大陵   主心下悸。 又療悲恐畏人。 穴通里   主心下惕。恐人將捕之。 穴然谷 陽陵泉   主驚恐畏人。神氣不足。 穴大鐘 郄門   主善驚。 穴大巨   主驚不得卧。 穴氣海 陰交 大巨   主多卧好驚。 穴厲兌   主善驚妄言面赤。 穴掖門   主數噫恐悸。氣不足。 穴少府   主數噫。恐悸不足。 穴神門   主驚悸少氣。 穴巨闕   主卧驚視如見鬼。 穴陰蹻   主瘈瘲而驚。 穴解溪   主太息煩滿。少氣悲驚。 穴少沖   治心痛數驚。心悲不樂。 穴行間   主氣驚心痛。 穴手少陰 陰郄   療悲恐。畏人善驚。 穴少沖   療驚不安寢。 穴神庭   療善驚。 穴曲澤   療大驚。 穴梁丘   療多悲恐驚悸。 穴風府   療心驚悸。神氣耗散。 穴鳩尾   治驚怖。心忪少力。 穴大橫。 灸五十壯。   治驚悸。 穴上脘   治驚悸。 穴天井   治善驚。 穴厲兌   治悸坐不安。 穴彧中   心喜笑   主喜笑若狂(資生經)。 穴神門 陽谷   主喜笑不止。 穴勞宮 大陵   主喜笑。 穴列缺   治喜笑不休。 穴大陵   治悲笑。 穴勞宮   治狂言。喜笑見鬼。 穴陽溪   治失笑無時節。 穴水溝   治善怒。 穴復溜 勞宮   療心痹悲怒。 穴魚際   療多怒。 穴肝兪   主怒欲殺人。 穴身柱   心憂悲   主心悲(資生經)。 穴漏谷   治心悲。 穴商丘   治悲恐。 穴靈道   治恍惚悲愁。 穴神道   主悲愁恍惚。悲傷不樂。 穴天井 心兪 神道   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悲傷不樂。又療驚悸悲傷。 穴天井   治大風逆氣。多寒善悲。 穴大橫   治善悲不樂。 穴照海   治太息善悲。小腹熱。欲走。多唾。言語不正。四肢不收。 穴日月   治悲恐善驚。 穴少沖   療驚恐悲愁。 穴支正   治煩滿少氣。悲恐畏人。掌熱腹腋攣急。胸痛。手倦。不伸。 穴少府   治悲笑。 穴勞宮   治善悲泣。 穴心兪 神門 解溪 大陵   主善悲。 穴間使   主悸悲。 穴通理   主心悲。 穴行間 勞宮   主泣出。 穴百會   治憂主心。 穴絕骨   治乍哭。 穴水溝   王氏雲。母氏久病。忽泣涕不可禁。知是心病也。灸百會而愈。予凡遇憂愁凄愴。亦必灸此。有此疾者。不可不之信也。   治泣出而驚。 穴後溪   心煩悶   治瘧心煩甚。欲得飲冷。惡寒則欲處溫中。咽乾不嗜食。心痛。數噫。恐悸。少氣不足。手臂寒。喘逆。身熱。狂悲哭。嘔血遺溺(資生經)。 穴神門   治心中熱煩。 穴上腕   治心中煩滿。 穴陰都 巨闕   治煩心。 穴玉堂   治頭痛煩心。 穴魚際 少商 公孫 解溪 至陰 完骨   治熱病煩心。 穴陽溪   治煩心。 穴百會 強間 承光   治心中煩滿。汗不出。 穴曲差   主頭風。耳後痛。煩心。 穴完骨   主舌卷口乾。心煩悶。 穴關沖   治心煩悶。 穴幽門   療胸脅支滿。痹痛骨疼。食不下。嘔逆上氣煩心。 穴紫宮   療胸滿不得喘息。膺痛骨疼。嘔逆上氣煩心。 穴玉堂   主煩心。 穴公孫   主心煩。 穴尺澤 少澤   凡心虛則心煩。 穴內關   主煩心。 穴通里   療煩心。 穴巨闕 心兪   治心煩。 穴太一   治心風驚悸。不能食。心中悶。發噦。 穴上脘   治心熱悶。心煩。 穴百會   治心中煩悶。 穴巨闕   治心悶。 穴中脘   治心煩。 穴紫宮   治心痛出血。則心下澹澹善驚身熱。煩心口乾。逆氣唾血。肘瘈瘲。   喜搖頭。清汗出不過肩。 穴曲澤   治心煩。 穴曲差   主心悶痛。 穴巨闕。灸二七壯。   治頭風。心煩。 穴絕骨   治煩滿驚。 穴腕骨   治心悶不已。刺支溝。三里各二穴。   膽虛   治膽熱。嘔逆上氣。 穴中府   治膽虛。 穴三陰交。灸各三十壯。   嘆息   主太息煩滿。少氣悲驚(資生經)。 穴少沖   主不得太息。 穴行間   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喜嘔。嘔已乃衰。 穴取公孫。井兪。實則腸中切痛。厥頭面腫。起煩心狂。多飲不嗜卧。虛則鼓脹。腹中氣滿。熱痛不嗜食。霍亂。公孫主之。   治太息善悲。 穴日月 商丘   治太息。 穴行間   療胸脅痛。 善太息。胸滿膨膨。 穴丘墟   嗜卧   治多睡(資生經)。 穴顖會 百會   治嗜卧。 穴陰蹻 鬲兪   治好獨卧。 穴腎兪   治多卧喜睡。 穴二間 三間   治多睡善驚。 穴厲兌   治四肢煩熱。嗜卧怠惰。四肢不欲動。 穴脾兪   治嗜卧身不欲動。 穴三陽絡   治嗜卧。 穴五里 太溪 大鐘 照海 二間   治傷寒嗜卧。 穴鬲兪   治喜寐。 穴厲兌 大敦   治嗜卧。 穴天井   王氏雲。千金謂食多身瘦。名曰食晦。先取脾兪。後取季脅。又雲。凡身重不得食。無味喜卧。皆針胃脘太倉。服建中湯。平胃丸。今人嗜卧。與夫食罷則脾困。欲卧縱不能。針豈可不灸。予與人灸中脘膏肓。遂皆不困。故既言之。   不卧   治驚悸不得安寢(資生經)。 穴神庭   治不得卧。 穴氣沖 章門   治大喘不得卧。 穴期門   治咳嗽煩怒不得卧。 穴太淵   治腰脊冷痛。不得卧。 穴白環兪   治不得卧。 穴隱白 天府 陰陵泉   治風癎驚悸。不得安寢。 穴神庭   治不可卧。 穴太淵 肺兪 上脘 條口 隱白   治卧伸縮迴轉不得。 穴噫嘻 環跳   治卧不安。 穴大椎   治驚不得卧。 穴氣海 陰交 大巨   治不得卧。 穴公孫   治不得卧。 穴攢竹   王氏雲。人不得卧。亦有因心氣使然。宜服兪山人鎮心丹。此葯以酸棗仁微炒過。則令人得睡故也。指迷雲。若頭痛筋攣。驚不嗜卧。謂之腎厥頭痛。宜灸關元百壯。服玉真丸。   夢魘   治魘夢。及治喜魘夢(資生經)。 穴商丘   治夜夢顛倒。面青黃無顏色。 穴天牖   凡治手關後尺中陰絕者。無腎脈也。若足逆冷。上搶胸痛。夢入水見鬼。善魘寐。黑色物來掩人。上刺足太陽治陽。   凡魘死不得著燈火照。亦不得近前急喚。多殺人。但痛咬其足跟。及灸足拇指甲邊。並多唾其面即活。又灸足大指聚毛中三七壯集效(千金翼雲。凡魘不覺。灸兩足大指聚毛中。三十五壯)。   王氏雲。有婦人夜多魘。蓋因少年侍親疾。用心所致也。後服定志丸。遂不常魘。灸固不可廢葯。亦不可不服也。   治卒魘方。以繒帶縛其肘後。男左女右。用力急絞之。又縛其腳乃急問其故。約敕解之。令一人坐頭旁。一人於戶內呼病人姓名。坐人應曰。諾在。便蘇。   腹滿   治腹滿便難(資生經)。 穴大鐘   治腹滿及治小兒腹滿不食。 穴陷谷 懸鐘   治腹中滿。痿厥少氣。 穴陰市   治腹滿積聚。 穴陰郄   治寒氣腹滿。腹中積聚痛。 穴沖門   治腹滿喜嘔。 穴隱白   治腹月□真滿。 穴三里 行間 曲泉   治腹中滿向向然。不便。心下有寒痛。 穴商丘   治腹鳴強欠。心悲氣逆。腹腫滿急。 穴漏谷   治傷食腹滿。 穴期門   治結積留飲癖。 穴通谷   治心堅滿。 穴石關   治心滿。氣逆。腸鳴。 穴陰都   治心腹滿。 穴聽宮   治腹寒氣滿。 穴沖門   治腹滿喜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及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 穴大都   治心腹脹滿。 穴厲兌 漏谷   治腹滿。 穴巨闕   治腹暴滿。 穴崑崙   治腹大滿。 穴太白   治腹滿。 穴三里 言□意譆   治心下脹滿。傷飽。食不化。霍亂吐泄不自知。心痛。 穴中脘   治心腹諸病心痛。 灸太倉   治心腹痞痛。 灸肝兪   治心脹滿。 穴膽兪   治腹滿。 穴府舍   治大腹有水。 穴四滿   治胸腹滿。 穴神堂   治腹滿。 穴魚際   治腹滿疝疾。 穴石門   治腹腫不能食。 穴水分   治腹滿虛脹。 穴意舍   王氏雲。人有心腹滿脹者。予多以厚朴與之。令每服細銼七八錢重。幼小量減。用生薑七片。水一小碗。煎至七分服。滓再煎服。不過五六服。脹滿脫去。針灸之效。未必如此速也。因識於此。   治腹滿。 灸絕骨。   治小腹積聚堅如石。小腹滿。 穴中極   治小腹滿。 穴肝兪 肓兪   治腹大滿喜噫。 穴陷谷   治羸瘦。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 穴太沖   治腹滿痛不得息。 穴氣沖   治腹滿。 穴懸鐘   胸滿   治胸滿短氣。不得汗(資生經)。皆針補手太陰以出汗。   治胸腹滿。 穴神堂   治胸滿腸鳴。 穴三間   治胸中滿。 穴神堂 人迎 神道 章門 中府 臨泣 天池 璇璣 兪府   治胸滿不得息。 穴天容 陽溪   治胸滿腫。 穴陽交   治胸滿咳逆。 穴鳩尾   治胸滿叫呼膺痛。 穴水泉   治胸中淡淡。 穴巨闕 間使   治胸下積氣。 穴梁門   治胸中熱。息賁。脅下氣上。 穴期門 缺盆   治胸中暴逆。 穴雲門   治胸中寒脈代。時不可止。寸口小。腹脹上搶心。咳唾有血。 穴然谷   治胸中鬱郁。 穴大杼 心兪   治胸脅滿。 穴期門   療胸滿腹鳴。 穴三間   療胸中氣滿。如寒胸脾心痛。 穴膻中   療胸下滿悶。 穴乳根   治胸滿。 穴陽交 臨泣   治胸滿。 穴兪府   療胸滿膨膨。 穴委陽   治胸滿痛。胸脅支滿。 穴璇璣   治胸中氣滿。喘咳支腫。 穴商陽   治胸中噎悶。 穴鬲關   治胸滿不得息。咳逆。 穴陽溪 神封   治胸中氣滿。背僂如龜。腰強頭目眩。令人失顏色。 穴肺兪   治胸中暴滿。不得卧。喘息。 穴輙筋   治胸滿支腫。 穴鬲兪   治胸脅支滿。 穴胃兪   治胸滿腹滿。 穴湧泉 神堂   治胸脅支滿。噎塞。食不下。嘔吐食還出。 穴中庭   治胸煩滿。氣上衝心。喉痹。咳嗽喘不得息。胸脅短氣。肩痛不得舉臂。 穴雲門   治胸中有氣。 穴天池   治胸中煩滿。 穴曲池   治胸脅滿。引胸背痛。不得轉側。 穴胸鄉   治胸脅滿。不得俛仰。食不下。咳唾稠膿。 穴周榮   治胸脅支滿。咳逆。喘不能食。 穴彧中   治胸脅支滿。咳逆。喘不得息。嘔吐胸滿不嗜食。 穴神藏   治胸脅支滿。喘逆上氣。胸背急不得息。不知食味。 穴氣戶   治胸脅支滿。膈間雷鳴。常有水聲。 穴食竇   治胸脅支滿痛引胸。不得息。咳逆嘔吐。胸滿不嗜食。 穴靈墟   治胸脅支滿。鼻塞不通呼吸。少氣喘息。不得舉臂。 穴步廊   治胸脅支滿。 穴章門   治胸脅脹滿。 穴外丘   治胸脅支滿。咳逆上氣。多唾濁沫膿血。 穴庫房   治胸脅支滿。寒熱汗不出。 穴俠溪   療胸脅徹背痛。 穴雲門   療胸脅滿痛引胸。 穴華蓋   治胸脅支滿。 穴紫宮 中庭 湧泉 通谷 章門 曲泉 鬲兪 期門 食竇 陷谷 石門   治胸脅支柱滿。 穴胃兪 三里 紫宮 華蓋 中庭 神藏 靈墟 俠溪 步廊 商陽 上廉 氣戶 周榮 上脘 勞宮 湧泉 陽陵泉   治脅痛不得卧。胸滿嘔無所出。 穴膽兪 章門   治咳而胸滿。陽氣逆上滿胸。 穴天容 前谷   治胸滿。 穴肺兪 巨闕   治胸脅支滿。 穴大泉   治胸中煩悶。 穴天髎   療兩脅滿。 穴肝兪   療胸滿。 穴浮白   療胸腹兩脅滿。 穴庫房   治寒熱。胸膈煩滿。頭痛。四肢不舉。腋下腫。上氣。胸中有聲。喉鳴。 穴天池   治胸滿短氣。胸脅癰腫。 穴膺窗   治胸背痛。 穴魂門   治胸下積氣。 穴梁門   治胸脅支滿。頭目癰腫。 穴陷谷。刺出血。立已。   治胸滿。心腹積聚痞痛。 穴肝兪。灸百壯。三報。   腹脹   治腹脹(資生經)。穴鬲兪   治腹中氣脹引脊痛。食飲多而身羸瘦。 穴大腸兪 脾兪   治寒中腹脹。 穴中極   治心下堅。積聚冷脹。 穴上脘   治腹脹不通。逆息。又主腹中寒。冷氣脹喘。 穴隱白   治腹脹喘振栗。 穴尺澤   治腹脹氣沖胸。 穴天樞   治腹脹不通。大便堅。憂思損傷氣積聚腹中甚痛作膿腫往來上下。 穴中脘   治腹中脹腫。 穴太溪   治寒熱月□真脹。 穴京門   治腹脹滿。不得息。 穴三里 章門 京門 厲兌 內庭 陰谷 絡卻 崑崙 商丘 陰陵泉 曲泉   治腹中大熱不安。腹有大氣。腹暴脹。臍下堅滿癃淫濼。 穴氣沖   治腹大堅不得息。脹痹滿。小腹尤大。 穴期門   治腹脹心腹滿。 穴巨闕 上脘   治心下脹滿而痛。上氣。 穴五里   治腹脹食不化。鼓脹。腹中氣大滿。 穴公孫 太白   治腹中脹不嗜食。脅下滿。腹中盛水脹逆。不得卧。 穴陰陵泉   治大腸有熱。腸鳴腹滿。腫挾臍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 灸巨虛上廉。   治胸喘息脹。 穴大鐘   治脅下脹。 穴關元 期門 少商   治腹脹堅硬。水腫支滿。 穴石門   治腹脹。 穴解溪 血海 商丘   治心腹脹滿。嘔則食無所出。口苦舌乾。咽痛食不下。 穴膽兪   治腹脹。 穴鬲兪 噫嘻 中膂兪   治腹脹引胸背痛。食飲倍多。身漸羸瘦。黃疸。善欠。脅滿洩利。體重四肢不收。□□玄癖。腹痛不嗜食。 穴脾兪   治胃寒。腹脹不嗜食。羸瘦。腸鳴腹痛。胸脅支滿。脊痛筋攣。穴胃兪   治腸鳴腹脹。水谷不化。腹痛欲洩注。目眩頭痛。吐逆。飲食不下。 穴三焦兪   治心腹膨脹。 穴腎兪   治心腹脹滿。 穴三里 懸鐘   治腹脹繞臍切痛。大小便不利。洞洩。食不化。脊強不得俛仰。 穴大腸兪   治腹脹下痢。 穴中髎   治腹脹滿。大便洩痢。小便赤澀。身熱目黃。 穴陽綱   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嘔吐洩膿血。 穴太白   治腹滿虛脹。大便滑洩。背痛惡風寒。食飲不下。嘔吐。消渴。目黃。 穴大腸兪   治腹虛脹。水腫。食飲不下。惡寒。背脊不得俯仰。 穴胃倉   治腹脹食不下。 穴中府   治脹滿氣如水腫狀。小腹堅如石。 穴膀胱募。灸百壯。   治腹脹滿不得息。小便黃。男如蠱。女如妊娠。 穴陰谷   治腸鳴腹脹。上喘氣逆。食飲不下。肩息唾血。 穴承滿   治腹脹滿。 穴大敦   治脾病身腫四肢不舉。腹脹腸鳴。溏洩食不化。 穴三陰交   治腹脹喘滿不得卧。嘔吐不食。暴洩。 穴隱白   治腹中有寒熱起。氣喘衄血不止。腹中脹逆。脛寒熱不得卧。氣滿胸中。熱暴洩。膈中嘔吐。不欲食。 穴隱白   治腹脹。 穴上脘   治腹脹胸腹滿。 穴鬲兪。灸百壯。三報。   治肺氣痿絕。四肢滿脹。喘逆胸滿。 灸肺兪各二壯。   治脹滿水腫。 穴脾兪。灸隨年壯。三報。   治腹中氣脹。引脊痛。飲食多。身羸瘦。名曰食晦。 先取脾兪。後取季肋。   治臟腑積聚。脹滿。羸瘦。不能飲食。吐逆。寒熱往來。小便不利。少氣。 穴三焦兪灸隨年壯。   治脹滿雷鳴酒沸。 穴大腸兪。灸百壯。三報。   治脹滿氣聚寒冷。 穴胃脘。灸百壯。三報。   治腹脹滿。繞臍結痛堅。不能食(危氏方)。 穴中極。灸百壯。   治脹滿瘕聚。滯下疼(危氏方)。 穴氣海。灸百壯。忌針。   治脹滿腎冷。瘕聚洩利。 穴天樞。灸百壯。   治腹暴脹。按之不下。 刺任脈中脘。氣海二穴。次針足陽明經三里二穴。   治小腹脹滿。痛引陰中。 穴水道   治腹中膨脹不消。 灸大腸兪四十九壯。   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思飲食。腸鳴腹痛。食不化。 刺三里三陰交。   凡刺腹痛諸兪穴。須針三里穴。下氣良。   治腹脹腸鳴。氣上沖胸。不能久立。腹中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泄。當臍而痛。腸胃間游氣切痛。食不化。不嗜食。身腫(一作俠臍重)。急。 穴天樞   治寒中傷飽。食飲不化。五臟月□真脹。心腹胸脅支滿。脈虛則生百病。 穴上脘   治心腹諸病堅滿煩痛。憂思結氣。寒冷霍亂。心痛。吐下食不消。腸鳴洩利。 穴太倉 中脘灸百壯。   治寒氣入腹。 穴關元   治五臟游氣。 穴陰交   治腹中熱。喜渴涎出。是蛔也。刺中脘。久持之。以手聚而按之。   治腹滿。痛不得息。 穴氣沖   治肺脹。氣搶脅下熱痛。 穴陰都。灸隨年壯。   治肺脹脅滿。嘔吐上氣等病。 灸大椎並兩乳上第三脅間。各止七壯。   心腹堅大   治小腹脹滿。煩渴。□□貴疝。偏枯。四肢不舉(資生經)。 穴大巨   治小腹脹滿。小便淋澀不通。□□貴疝。小腹痛。 穴曲骨   治腹堅大。不嗜食。振寒。 穴沖陽   治腹堅硬。 穴期門   治心下堅脹。 穴次膠   治腹堅硬。 穴石門   治心下大堅。 穴肓門   治腹堅如鼓。 穴水分   治腹堅硬。 穴陰陵泉 地機 下脘   治腹堅急。 穴志室   治心下堅。積聚。冷熱腹脹。 穴上脘   治大疝腹堅。 穴丘墟   治堅結積聚。 穴膀胱兪   治腹大脹。 穴期門   治腹大不嗜食。 穴沖陽   治腹大下腫。又主厥氣。上柱腹大。 穴解溪   治腹堅大。 穴天樞   治腹滿堅塊不能食。胃氣不足。反胃。胸脅腹積氣。 穴三里   治腹痛。胃脹堅硬。 穴水分   治心堅滿積如盤。 穴石關   治小腹腫。 穴委中   治小腹積聚。堅大如盤。腹脹食飲不消。 穴胃脘 三焦兪   小腹脹滿   治小腹脹滿。煩渴。□□貴疝。偏枯。四肢不舉(資生經)。 穴大巨   治小腹脹滿。小便淋澀不通。□□貴疝小腹痛。 穴曲骨   治小腹脹。 穴然谷   治小腹脹滿。嘔沫吐涎。喜唾。 穴幽門   治小腹脹。 穴京門 蠡溝 中封   治小腹堅急。 穴胞肓   治小腹滿。引陰中痛。腰背強急。膀胱有寒。三焦結熱。小便不利。 穴水道   治小腹痛。中熱。喜寐。小便不利。小腹脹滿虛乏。 穴大敦。灸小腸兪。隨年壯。   治五臟虛勞。小腹弦急脹熱。灸腎兪五十壯。老小損之。若虛冷可百壯。   治小腹堅腫。 穴委中。銅人云。小腸兪治小便赤澀淋瀝。小腹痛。千金亦云。治小腹脹滿。此治小腹脹痛要穴也。若及不效。方灸其他穴雲。   治小腹熱欲走太息。 穴日月 大橫   鼓脹   治腹堅如鼓。小腹腫鳴。胃虛脹不嗜食。繞臍痛沖不息(資生經)。 穴水分   治腹虛脹如鼓。 穴公孫 神闕   治鼓脹並水腫。 穴中封。灸二百壯。   治腹中雷鳴。腹脹如鼓。四肢腫五種水病。 穴復溜   治身黃羸瘦。四肢怠惰。腹脹如鼓。兩脅積氣如卵石。 穴章門   治鼓脹。 穴中封 四滿   治腹鼓脹。腹中氣大滿。 穴太白 公孫   治水脹。小腹皮敦敦然。 穴陰交 石門   治鼓脹腸鳴。 穴水分   水腫   黃帝治水之兪。五十七處。尻上五行。行五。謂腎兪五十七穴。積陰之所聚也。水所從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腎兪。故水病下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卧者。標本俱病。故肺為喘呼。腎為逆不得卧。分為相輸俱受者。水氣之所留也。伏菟上上五行行五者。此腎之街也。三陰之所交結於腳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腎脈之下行也。名曰太沖。凡五十七穴者。腎臟之陰絡。水之所客也。   治水道腫(資生經)。足第二指上一寸。灸隨年壯。又兩手大指縫頭灸七壯。   治虛勞浮腫。並水氣身滿。 穴太沖。灸百壯。 又灸腎兪。   治頭目癰腫。留飲。胸脅支滿及水腫。 穴陷谷。刺出血立已。   治面目癰腫。 穴陷谷 列缺   治頭面腫。 穴陽陵泉 公孫   治頭面氣胕腫。 穴完骨 巨髎   治面浮腫。 穴天樞 豐隆 厲兌 陷谷 沖陽   治面浮腫。 穴中府 間使 合谷   治風。面水胕腫。顏黑。 穴解溪   治肩腫不得顧。 穴氣舍   治水腹脹皮腫。 穴三里   治腹腫。 穴曲泉   治寒熱。腹偏腫。 穴陰谷   治大腹腫脹。臍腹悒悒。 穴大敦   治水脹。水氣行皮中。小腹皮敦敦然。小便黃。氣滿。 穴陰交 石門   治身腫皮痛。不可近手。 穴屋翳   治身脹逆息不得卧。風汗。身腫。喘息多唾。 穴天府   治身腫身重。 穴關門   治水氣遍身腫。 穴水溝 若是水氣。唯得針此。若針余穴。水盡即死。   治水腫。 穴胃倉   治水氣。 穴缺盆   治身體腫。皮膚痛不可近衣。淫濼。瘈瘲不仁。 穴屋翳   治身腫。 穴腎兪   治腹脹身腫。 穴建里   治身腫鼓脹。腸鳴如流水聲。 穴神闕   治水腫。 穴中極 石門   治大腹有水。 穴四滿   治腹腫脊強。四肢傷惰。 穴章門   治男子如蠱。女子如妊娠。五指端盡痛。足不得踐地。 穴湧泉陰谷   治水腫。 穴三里   治水分病。 穴復溜   治水腫不嗜食。 穴維道   治丈夫溏洩。腹脅脹。水腫腹堅。不嗜食。小便不利。 穴地機   治腹中寒。不嗜食。鬲下滿。水腫腹堅。喘逆不得卧。腰臍痛難俛仰。 穴陰陵泉   治面目浮腫及水病善噫腸鳴腹痛。 穴陷谷   治腹腫不能食。及療水病。腹腫繞臍痛。沖胸不得息。並水氣浮腫。鼓脹腸鳴如雷聲。時上衝心。及胃虛脹。 穴水分(灸七壯。若是水病。灸大良。三因方雲。可灸三陰交穴。及風門穴。明堂經雲。灸二壯。主小便不利。身腫足痿)   治水病脹滿。 穴曲骨   治水腫腹脹。食飲不下。惡寒。 穴胃倉   治水腫。人中盡滿唇。及死。 穴水溝   治身潤。石水身腫。 穴章門   治小腹滿石水。 穴關元   治大腹石水。 穴四滿 然谷   治大氣石水。 穴氣沖   治四腫身濕腫。 穴豐隆   治汗出四肢腫。 穴列缺   治四肢腫。 穴復溜   王氏曰。水腫。惟得針水溝。若針余穴。水盡即死。此明堂銅人所戒也。庸醫多為人針水分。殺人多矣。若其他穴。亦有針得差者。特幸焉耳。不可為法也。或用藥。則禹餘糧丸為第一。予屢見人服驗。故書於此。然灸水分。則取為要穴也。有里醫為李生治水腫。以葯飲之。久之不效。以受其延待之勤。一日忽然灸水分與氣海穴。翌早觀面如削矣。信乎。水分之能治水腫也。明堂固雲。若是水腫。灸大良。蓋以此穴。能分水不使妄行焉耳。但不知明堂又雲。針四分者。豈治其他病。當針四分耶。   治百病水腫。 穴腎兪灸百壯。 胃倉灸隨年壯。   治水腫。 穴陷谷。灸隨年壯。   治水腫上下。 穴陰交。灸百壯。   治水腫。 穴曲骨。灸百壯。   治風。四肢腫。 穴豐隆 復溜   治大腹。 穴陰市。灸隨年壯。   治人中滿唇腫。及水腫大水。 穴臍中。石門。各灸百壯。   治風水。 穴上廉。各灸隨年壯。   治水腫不得卧。 穴陰陵泉。灸百壯。   治石水。 灸然谷 氣沖 四滿 章門   治水腫。腹滿不能食。堅硬。 穴水分灸七壯。至四百止。此穴忌針。針水盡即死。   治水腫大。臍平。 灸臍中。腹無紋理者。不治。   治水脹腹大。及水氣行皮中。 穴石門   治石水腫痛。引脅下脹。頭眩痛。身盡熱。 穴關元   治石水。 穴刺氣沖   治石水。 穴章門 然谷   治水病。 穴天泉   治風水膝腫。 穴巨虛 上廉   治面胕腫。 穴上星。先取言□意譆。後取天牖風池。   治風水面胕腫。 灸沖陽   治脹滿水腫。 灸脾兪隨年壯。三報。   治卒腫滿。身面皆洪大。 灸足內踝下白肉際。三壯。   治氣熱水身面腫。 灸丹田穴三壯。女子禁灸。   治水腫如鼓。   用大蒜切作錢片。安臍心。次用甘遂為末。同作艾炷灸蒜上。熱即易之。每日頻灸。其水自下。忌一切毒物。並鹽一年。   治五水灸法。青水灸肝井。赤水灸心榮。黃水灸脾兪。白水灸肺經。黑水灸腎合。   脾疼   治脾本虛。令人不樂。 穴商丘   治脾病身重。 穴陰交   王氏雲。灸患脾疼。服治脾葯。反膨脹。不得已。依考城方。用面裹火炮蓬莪廿□術末。水與酒醋煎服。立愈。已而告人。人亦曰。高良薑末米飲調服。亦作效。後鄭教授傳一方雲。草菓。延胡索。五苓脂。並沒藥酒調三兩錢一似手拈卻草菓子五苓脂四味等分為末。此亦平穩葯也。有此疾者。宜服之。或不吐不瀉。心中疼。甚日輕夜重者。用乾鹽梅並茶煎服神效。若灸者。宜上脘。中脘。下脘。脾兪。三陰交等穴。   治疝癖。脾中急痛。循脅上下搶心。腹痛積聚厥氣兩乳。 穴府舍   胃痛   治胃氣逆。 穴魚際   治胃脹不調。胃虛不嗜食。 穴水分   治胃脘暴痛。 穴鬲兪   治腸胃不調。腹痛。 穴下脘   治胃寒脹。 穴腎兪   治胃中寒。 穴胃兪   治胃虛脹。 穴水分   治胃中寒。心腹脹滿。胃氣不足。惡聞食臭。腸鳴腹痛。食不化。 穴三里。   治胃熱不嗜食。 穴下廉 懸鐘   治胃中弱。食不下。 穴心兪   治胃氣上逆。唾血。 穴太淵   治胃弱補胃。 穴胃兪。灸百壯。   治胃寒不能食。食多身瘦。腸鳴腹滿。胃脹胃熱。 穴三里。三十壯。   反胃   治食飲不化。入腹還出。 穴先取下脘。後取三里。瀉之。   治食飲不化。入腹還出。 穴章門   治鬲寒。食不下。嘔逆。吐食。不得出。 穴中庭 中府   治吐食。 穴胃兪   治胸脅支滿。心下滿。食不下。嘔逆。吐食。入腹還出。 穴中庭   治胃氣不足。反胃。 穴三里   治吐食不留住。 穴意舍   治吐逆。食不住。 穴胃脘。灸百壯。   治嘔逆不得下食。今日食。明日吐。 穴鬲兪。灸百壯。   王氏雲。有人久患反胃。予與鎮靈丹服之。更令服七氣湯。遂立能食。若加以炷艾。尤為佳也。老婦人患反胃。飲食至晚即吐出。見其氣繞臍而轉。予為點水分氣海。並俠臍邊兩穴。他婦只灸水分氣海即愈。神效。   治反胃食即噎氣 灸兩乳下各一寸(以差為期)。又臍上一寸一十壯。又內踝下二指稍斜向前穴三壯(一雲一指)。中脘一穴。在臍上四寸。足三里二穴在臍下三寸。各灸七壯或九壯。其效尤著。   食不下   治飲食不下。腹中雷鳴。 穴魂門   治吐逆。飲食不下。 穴三焦兪   治飲食不下。 穴胃倉 意舍 鬲關   治嘔吐筋攣。食不下。 穴胃兪   治食不下。喜飲。 穴大腸兪 周榮   治鬲氣食不下。 穴中庭 中府   治飲食不下。 穴鬲關。 期門 少商 勞宮   治胃弱。食飲不下。 穴心兪   治鬲寒。食飲不下。腹脅滿。胃弱少食。嗜卧。怠惰不欲動。身溫不能食。又雲主吐食。 穴鬲兪   治食不下。腹中雷鳴。大小便下黃水。 穴陽綱   治飲食不下。 穴紫宮 中庭 膽兪   治完谷不化。 穴三里 大腸兪 三陰交 下脘 三焦兪 懸樞 梁門   治食不化。 穴天樞 志室 腎兪   治寒中食不化。 穴腹哀   治水谷不消。腹脹腰痛。吐逆。 穴三焦兪   治食不化。 穴腹哀 太白   治不欲食。谷入食不化。 穴石門   治食不化。不嗜食。夾臍痛。 穴天樞 厲兌 內庭   治食飲不化。 穴章門   治寒中傷飽。食飲不化。 穴上脘 中脘   治胸脅滿。食不下。 穴中庭   治小腹積聚。堅大如盤。胃脹食不消。 穴胃脘 三焦兪   治食不下。 穴志室   治食不化。 穴太白 公孫   治食不下。 穴中府 胃倉 承滿 魚際 周榮   治食不化。 穴中脘 三陰交   不能食   治腦痛不能食(資生經)。 穴然谷   治不能食。 穴豐隆   治飢不能食。 穴中極   治嘔吐筋攣。食不下。不能食。 穴胃兪   治三焦有水氣。不能食。 穴維道   治不欲食。谷入不化。 穴石門   治醉酒風。熱發不能飲食。嘔吐。 穴率谷   治不能食。腹中氣滿。吃食無味。 穴少商   治不能食。 穴水分   治煩滿吐食。腹脹不能食。 穴胃兪   治胃中寒。氣不能食。胸脅滿。身瘦。鬲上逆氣悶熱。 穴大腸兪。灸二七壯。小兒減之。   治腹滿不能食。胃氣不足。反胃不能飲食。腸癖。臟腑積聚。及飲食不消。寒熱。 穴三里   治不能食。胸中滿。膈上逆氣悶熱。 灸心兪二七壯。小兒減之。   不嗜食   治不嗜食(資生經)。刺然谷多見血。使人立飢。   治不嗜食。 穴隱白 然谷 脾兪 內庭   治食不化。不嗜食。挾臍急。 穴天樞 厲兌 內庭   治身黃有微熱。不嗜食。 穴中封   治飲食不化。入腹還出。熱中不嗜食。若吞而聞食臭。傷飽。身黃。酸疼羸瘦。 穴章門   治上氣嘔吐。支滿不嗜食。 穴肺兪   治腹痛不嗜食。 穴胃兪 脾兪   治不嗜食。 穴地機 陰陵泉 水分 幽門 小腸兪   治六腑氣寒。不嗜食。 穴下脘   治胃熱不嗜食。 穴下廉 懸鐘   治病飢不欲食。 穴陰交   治腹滿。中焦客熱不嗜食。心腹脹滿。胃熱不嗜食。 穴懸鐘   治不嗜食。 穴陽綱   治胃虛脹不嗜食。 穴水分   資生經雲。不嗜食有數端。有三焦客熱不嗜食。有胃熱不嗜食。有胃寒不嗜食。有六腑氣寒不嗜食。宜隨證用藥治之。而針灸者。亦當知補瀉之法可也。史記。楊虛侯病甚。眾醫皆以為蹷。太倉公診脈。以為痹根。左右脅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氣。不能食。病得之內。即以火臍。粥且飲。六日氣下。即令更服圓葯。出入六日。病已。然則人之不能食。亦有患痹而得者。概曰。胃有寒熱。則不可也。   扁鵲治心風腹脹滿。食不消化。四肢羸露。不欲食。 穴灸心兪 肝兪   治心痛不嗜食。 穴曲泉   治心痛不嗜食。通身浮腫。男子如蠱。女子如妊娠。五指端盡痛。足不得履地。宜灸針。千金雲。忽忽喜忘。身體腰脊如解。大便難。小便不利。足冷至膝。咽中痛。不可納食。喑不能言。衄不止。 穴湧泉   治食多。身瘦。洩利。體重。四肢不收。腹痛不嗜食。 穴脾兪   治胃寒。腹脹不嗜食。羸瘦。 穴胃兪   食氣   治食氣惡聞食臭。 穴三里   治食氣。 穴大杼   治吃食無味。 穴百會 少商   治身重不得食。食無味。心下虛滿。時時欲下。喜卧。 穴針胃脘 太倉(又服建中湯及平胃丸良)   食多   治食飲多身瘦。 穴脾兪   治食多身瘦。 穴腎兪   治胃中寒脹。食多身瘦。 穴胃兪 腎兪   治食多身瘦。 穴脾兪 大腸兪

卷四百二十一 針灸門

  普濟方卷四百二十一 針灸門 虛損   治臟腑虛乏。下元冷憊等疾(資生經)。穴灸丹田。人有常言。七七之數。是旁太歲壓本命。六十有一。是太歲壓本命。人值此年。多有不能避者。是固然矣。然傳不雲。吉人吉其凶者乎。嘗觀素問。以六八之數。為精髓竭之年。是當節其欲矣(千金雲。年五十者。一月一泄。要之至四十八便當依此)。   千金載素女論。年六十者。閉精勿泄。是欲當絕矣。宜節不知節。宜絕不能絕。坐此而喪生。蓋自取之。豈歲之罪哉。人無罪。歲則雖有孽。猶可違矣。所謂吉其凶者如此。雖不灸丹田可也(丹田可灸七七壯。或三五百壯)。   治陽氣虛憊。失精絕子。灸中極。中極一名氣原。蓋氣之原也。人之陽氣虛憊者。可不灸此以實其氣耶(按難經雲。丹田一名中極。言丹田取人之身上下四旁最為中間也。故名為極。此亦曰中極。其去丹田只一寸。雖未居丹田之最中。然不中不遠矣)。   治胃寒。心腹脹滿。胃氣不足。惡聞食臭。腸鳴腹痛。食不能化。   秦承祖雲。諸疾皆治。華佗雲。療五勞羸瘦。七傷虛乏。胸中瘀血。乳癰。明堂雲。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沖目。千金雲。治陰氣不足。小腹堅。熱病汗不出。口苦壯熱。身反折。口噤。腰痛。不可顧。胃氣不足。久泄利。食不化。脅下支滿。不能久立。狂言狂歌妄笑。恐怒大罵。霍亂遺尿。失氣陽厥。凄凄惡寒。 穴三里。   凡此等疾。皆刺灸之。多至五百壯。少至二三百壯。   資生經雲。小品雲。四肢但去風邪。不宜多灸。七壯至七七壯止。不得過隨年數。故銅人於三里穴。止雲灸三壯。針五分而已。明堂上經乃曰。日灸七壯。至百壯。亦未為多也。至千金方則雲。多至五百壯。少至二三百壯。何其多也。要之。日灸七壯。或灸炷甚小。可至二七壯。數日灸至七七壯止。灸瘡既乾。則又報灸之。以合乎若要安丹田。三里不曾乾之說可也。必如千金之壯數。恐犯小品之所戒也。予向有腳氣疾。遇春則足浮腫。夏秋尤甚。至冬。則腫漸消。偶夏間依素問注所說穴之所在。以溫針微刺之。翌日腫消。其神效有如此者。繆刺且爾。況於灸乎。有此疾者。不可不知。此。不止治足腫。諸疾皆治之。   治久冷傷憊臟腑。洩利不止。中風不省人事等疾。灸神闕。   王氏雲。舊傳有人年老而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一壯故也。予嘗患溏利。一夕灸三七壯。則一夕不如廁。連灸數夕。則數夕不如廁。足見經言主洩利不止之驗也。又予年踰壯。覺左手足無力。偶灸此穴而愈。後見同官說。中風人多灸此穴。或百壯。或三五百壯皆愈。而經又言主中風。此也。   治臟氣虛憊。真氣不足。一切氣疾。久不瘥者。灸氣海。   人身有四海。氣海。血海。髓海。水谷之海。是也。而氣海為第一。氣海者。元氣之海也。人以元氣為本。元氣不傷。雖疾不害。一傷元氣。無疾而死矣。宜頻灸此穴。以壯元陽。若必待疾作而後灸。恐失之晚也。   治男子臟氣虛憊。真氣不足。一切氣疾久不瘥。不思飲食。全無氣力。燔針。針任脈氣海一穴。針入五分。可灸百壯。次以毫針。針足陽明經三里二穴。   治虛勞喘嗽。 灸脊骨從上第五椎下間。神庭穴百壯。   治虛勞羸瘦。腎虛。水臟久冷。小便濁出精。陰中痛。五勞七傷。虛憊。足寒如冰。身腫如水。 穴腎兪   難經疏雲。夾脊骨有二腎。在左為腎兪。在右為命門。言命門者。性命之根本也。其穴與臍平。凡灸腎兪者。在平處立。以杖子約量至臍。又以此杖子當背脊骨上量之。知是與臍平處也。然後相去各寸半取其穴。則是腎兪穴也。更以手按其陷中。而後灸之。則不失穴所在矣。凡灸以隨年為壯。灸固有功。然亦在人涵養之如何耳。人當愛護丹田。吾既於既效方論之詳矣。而妻妾之戕害。蓋未之及也。君子偕老之序曰。夫人淫亂。失事君子之道。故陳人君之德。服飾之盛。宜與君子偕老也。宜偕老而不至偕老。夫人之罪多矣。故詩人以是刺之。意可見矣。至於士大夫志得意滿。不期驕而驕。至侍妾數十人。少亦三五輩。淫言褻語。不絕於耳。不能自克。而淫縱其欲者。多矣。為內子者。恬不之怪。人問之。則曰。自母言之。則為賢母。自我言之。未免乃為妒婦人也。人或以此多之。即其夫亦稱其賢而不妒。又孰知其不妒。乃所以為禍之階歟。雖然二南之化。至於無妒心而止。今而言此。豈求異於詩人耶。是不然。古人十日一御。男子彼之不妒者。蓋使媵妾得備十日一御之數耳。不妒則同。其所以不妒則異。吾故表而出之。以為夫婦之戒。固非故求異於詩也。   治失精五臟虛竭(但是虛乏冷極。皆宜灸)。穴曲骨。灸五十壯。   治骨髓冷疼。 穴上廉灸七十壯。   難經疏八會曰。府會中脘。治府之病。臟會章門。臟病治此。筋會陽陵泉。筋病治此。髓會絕骨。髓病治此。血會鬲兪。血病治此。骨會大杼(禁灸)。骨病治此。脈會太淵。脈病治此。氣會亶中。氣病治此。然則骨髓有病。當先大杼絕骨而後上廉可也。   治膀胱三焦津液少。大小腸寒熱。或三焦寒熱。 穴小腸兪。灸五十壯。   治三焦膀胱腎中熱氣。 穴水道。灸隨年壯。   治羸瘦虛損。夢中失精。上氣咳逆。發狂健忘等疾。 穴膏肓兪。   膏肓兪無所不療。而古人不能求其穴。是以晉景公有疾。秦醫曰緩者視之曰。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至焉。不可為也。晉侯以為良醫。而孫真人乃笑其拙。為不能尋其穴而灸之也。若李子豫之赤龍丹。又能治其膏肓上。五音下之鬼。無待於灸也。是緩非特拙於不能灸。亦並無殺鬼葯矣。其亦技止於此哉。   治五臟虛勞。小腹弦急脹熱。及五臟痼冷。腎風虛寒。失精。小便濁難。 穴灸腎兪五十壯。老小損之。若虛冷者。可至百壯。橫三間寸灸之。   治虛勞。陰中疼痛。溺血。泄精。 穴灸列缺五十壯。又灸橫骨五十壯。又雲。治五臟虛竭。又灸大赫三十壯。   治虛勞失精。筋攣陰縮入腹。相引痛。灸中封。五十壯。   治顏色焦枯。勞氣失精。肩臂痛不得上頭。 灸肩髃。百壯。   治失精筋攣。陰縮入腹。相引痛。 穴灸四滿各五十壯。大人加之。小兒隨年壯。此二穴。喉腫厥逆。五臟所苦。鼓脹並主之。   治虛勞腰脊冷疼。溺多白濁。 穴灸脾募百壯。又灸三焦兪百壯。又灸章門百壯。   治怯勞傷等疾。   先以蠟打線一條。於患人頭匝轉以兩眉心為則。截斷。用銅錢一個。穿上套於頸上。取咽喉為中。轉錢向背。錢眼中正突用墨點。卻以蠟閉門。合口橫絞為則寸截斷分中墨點兩旁是穴。灸二七壯。須以病人兩腳取齊。以蠟線從腳後跟圍過。至兩腳大拇指截斷。以錢一文。穿上。亦行套於頸上。取咽喉為中。轉錢向背脊錢眼。取中。   治諸虛勞。少腹堅。絞痛難忍。及陰縮困篤欲死。及陰陽易。療丈夫得婦人陰易之病。若兩房室者。 穴灸陰頭一百壯便瘥。可至三百壯。皆愈。其良無此比。後生子如故。無妨。又男子初覺。便灸陰頭三七壯(若已盡。甚至百壯即愈。眼息無妨陰道瘡復如常)。   治腦虛冷腦衄。風寒入腦。久遠頭疼等疾。 穴宜灸顖會。   王氏雲。年踰壯。寒夜觀書。每覺腦冷。飲酒過量。腦亦疼甚。後因灸此穴而愈。有兵士患鼻衄不已。予教令灸此穴即愈。有人久患頭風。亦令灸此穴即愈。又雲。主鼻塞不聞香臭等疾。故予書此。以補其治療之闕。然以腦戶不宜針。觀之顖會。亦不宜針。針經止雲八歲以下不宜針。恐未盡也。   治飲食不息。心腹膨脹。面色萎黃。世謂之脾腎病者。穴宜灸中脘。   資生經雲。諸葛亮夙興夜寐。罰至二十皆親覽。而所啖食不至升。司馬仲達知其將死。既而亮卒。仲達追之。楊儀反旗鳴鼓。若將拒焉。仲達乃退不敢偪。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仲達聞之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其曰料生。蓋料其事多。而食不如前。死之兆也。食不如前。仲達且知孔明之且死。今人飲食減少。是胃氣將絕。不可久生矣。方且常食服丹石。使愈難克化。服峻補藥。使脾胃反熱。愈不能食矣。初不知灸中脘等穴。以壯脾胃。亦惑之甚也(難經雲人以胃氣為本。釋旨雲。言五臟。皆以胃氣為本。胃者。水谷之府。人須養胃氣則生也。然則欲全生者。宜灸胃脘)。   腎虛   治腎虛水臟久冷(資生經)。 穴腎兪   治腎虛消渴。 穴中膂腎兪   治腎氣。穴陽蹻   治小腸氣不足。面無顏色。 穴下廉   治小腸氣。□□玄癖氣發時。腹痛若刀刺。不可忍者。並婦女本臟氣血癖走疰刺痛。或坐卧不得。或大小便不通。不思飲食(一雲治寒疝。小腸氣發牽連外腎大痛。腫硬如石)。於左右腳下第二指。第一節曲紋中。灸十壯。艾炷如赤豆大。甚驗。   資生經雲。治小腸氣方甚多。未必皆效。成方奪命散。良方倉猝散。皆已試之有效者。有一兵患小腸氣。依此方灸足第二指下文五壯略效。而再發。恐壯數未多也。予嘗以鎮靈丹十粒與之。令早晚服五粒而愈。灸固善於葯。若灸不得穴。又不如葯相當者見效之速。且灸且葯。方為當爾。近傳一粒聖散。用乾全蠍七枚。縮砂仁二七枚。炒茴香一錢。為末。分三服。熱酒調下。和滓空心服。此疾是小腸受熱。蘊積不散。久而成疾。服此立效。雖未試用。以其說有理。故附於此。有士人年少覓灸夢遺。為取腎兪令灸而愈。則不拘老少。腎皆虛也。古人云。百病皆生於心。又雲。百病皆生於腎。心勞生百病。人皆知之矣。腎虛亦生百病。人未知也。蓋天一生水。地二生火。腎水不上升。則心火不下降。茲病所由生也。人不可不養心不愛護腎乎。   勞瘵   治丈夫五勞七傷六極。腰痛。大便難。小便淋瀝。腹脹下利食洩(資生經)。 穴中髎   治五勞羸瘦。七傷乏力(明堂雲。五勞虛乏。四肢羸瘦)。 穴三里   治五勞七傷。 穴肩井   治五勞七傷。溫瘧痎瘧疰背膊急。脛項強。風勞食氣。 穴大椎   治寒熱喘滿。虛煩口乾。傳屍。骨蒸勞熱。肺痿咳嗽。 穴肺兪   治虛勞肺痿。勞損痿黃。五屍走注。項強及療勞損虛乏。 穴魄戶   治五勞。四肢力弱虛乏(秦承祖法)。 穴支正   治勞損虛乏不得睡。 穴言□意譆   治背痛身熱。 穴下焦兪   治但是虛乏冷極。 灸曲泉   治冷病面黑。肌體羸瘦。四肢力弱。小腹氣積聚。賁豚腹弱。繞腸欲死不知人。五臟氣逆上攻。 穴氣海   治羸瘦虛損。夢中失精。無所不療。 穴膏肓兪   治虛勞羸瘦。耳聾腎虛。水臟久冷。腰疼。心腹膨脹。脅滿引小腹痛。目視目□巟目□巟。少氣溺血。溲濁出精。陰痛五勞七傷。虛憊。腳膝拘急。好獨卧。足寒如冰。頭重身熱。振栗。腰中四肢淫濼。洞洩。食不化。身腫如水。又療身寒熱。食多身羸瘦。面黃黑。目目□巟目□巟。及女人久積冷氣成勞。 穴腎兪   治勞疾羸瘦體熱。頸項強。 穴腦空   治傷飽。身黃羸瘦。 穴章門   治食不為肌膚。 穴漏谷   治日見羸瘦。 穴下脘   治羸瘦。 穴下脘 胃兪 脾兪 下廉   治久勞怯。手足心壯熱。多盜汗。精神困頓。骨節寒疼。咳嗽漸吐膿血。肌瘦面黃。減食少力。   令身正直。用草一條。男左女右。自腳中指尖。量過腳心下。向上至曲月□秋大橫紋處截斷。卻將此草。自鼻尖量從頭正中。須分開頭心發貼肉量至脊。以草盡處。用墨點記。別用草一條。令病人自捻合量口闊狹截斷。卻將此草於墨點上平摺兩頭盡處是穴。灸隨年多灸一壯(如年三十。則當灸三十一壯。屢效)。   人患羸瘦。固瘵疾自有寒熱等證。宜隨證醫治。若素來清癯者。非有疾也。惟病後瘦甚。久不復常。謂之形脫。與夫平昔充肥忽爾羸瘦。飲食減少者。或有他疾乘之。則難救療。須辨之早而著艾可也。然仲景論六極。必曰。精極令人氣少無力。漸漸內虛。身無潤澤。翕翕羸瘦。眼無精光。且雲。八味腎氣差六極而差五勞。則是八味丸所當服腎兪等穴。尤所當灸也。   治腹中氣脹。引脊痛。食多身羸瘦。名曰食晦。先取脾兪。後取季肋。 穴脾兪。 大腸兪   治五臟六腑心腹滿。腰背痛。飲食吐逆。寒熱往來。小便不利。羸瘦少氣。 穴三焦兪。灸隨年壯。   治勞瘵。癸亥夜更六神皆聚之時。解去上體衣服。於腰下兩旁微陷處。謂之腰眼。直身平立。用筆點定。然後上床合面而卧。每灼小艾炷七壯。蟲或吐出。或瀉下即安。又法。膏肓肺兪穴。每穴各灸九壯。乃依前蟲醉日。各穴兪多灸為妙。後百日忌煎火□尃生冷熱物毒食。仍戒房事。避風寒。減喜怒。安心靜處。將息若一月後。猶覺未瘥於初穴上再灸。   治傳屍伏連殗殢。骨蒸□□玄癖。鬼氣惡寒。或如瘧狀。宜灸大椎上一穴。又灸大椎兩旁近下少許。對椎節間各相去一寸五分二穴。又灸兩脅下二穴。名章門。又灸當心脊骨上兩旁。各相去一寸二穴。以上七穴。日別灸。皆取正午時灸。各七壯。滿百壯漸差。至五百壯。病除。   治骨蒸□□玄癖。灸兩肩井二穴。若人面熱帶赤色者。灸之即差。取穴之法。坐以手三指。從膊骨罅。向項筋上捺之中指下節是也。上廉二穴在膝外下三寸是。一雲。三里下三寸是。下臁二穴。在上臁下三寸是。當心脊骨上平立。以物柱地。當心點記。回量脊上點即是穴。以上七穴。灸之如前法。   治骨蒸□□玄癖。 令患者於板上平身正立。以杖柱板向上。度當臍點。杖記之。又回杖量脊中點之。又令患人合口別以物橫口。兩吻當中折之。以折處點灸。又兩乳一大肋間二穴。總六穴灸之。並如前法。凡量。皆取病者男左女右。無名指中節屈之為寸。又法。取男左女右手中指以物從指本量至指端。仍將此度於腳趺上系鞋處。橫紋當脛面上。量一度是穴。   治傳屍殗殢喜魘夢。 穴商丘。二穴灸七壯。差乃止。厲兌二穴。灸一壯。大良。二間二穴。灸三壯。以上六穴。商丘療多卧。 厲兌療嗜卧怠惰。章門療賁豚氣脹。   治二十種骨蒸。 崔知悌曰。骨蒸病者。亦名傳屍。亦謂殗歹□□。亦稱復連。亦曰無辜。丈夫以精為根。女人以血為本。無問老少。多染此疾。凡取四花穴。以稻稈心量口縫如何闊。斷其長多少。以如此長裁紙四方。當中剪小孔。別用長稻稈踏腳下。前取腳大指為止。後取腳曲月□秋橫紋中為止。斷了卻環在結喉下垂向背後。看桿止處。即以前小孔紙。當中安分為四花。蓋灸紙四角也。又一醫傳一法。先橫量口吻取長短。以所量草。向背上三椎骨下直量至草盡處。兩頭用筆點。再量中指長短為準。卻將量中指草。橫直量兩頭。用筆圈四角。其圈者是穴。不圈不是穴。可灸七七壯止。王氏雲。三十日灸活十三人。前後瘥者數踰二百。非止單攻骨蒸。又別療氣風。或瘴或勞。或邪或癖。病狀既廣。灸活者不可具錄。灸後。宜服治勞地黃丸良。   衛生寶鑒方雲。昔按察副使奧屯周卿子。年二十三歲。至元戊寅三月間。病發熱。肌肉消瘦。四肢睏倦。嗜卧盜汗。大便溏洩。腸鳴。不思飲食。舌不知味。懶於語言。時來時去。約半載余。請予治之。診其脈浮數。按之無力。正應王叔和浮脈歌雲。臟中積冷榮中熱。欲得生精要補虛。先灸中脘乃胃之紀也。引清氣上行肥腠理。又灸氣海穴。乃生髮元氣。滋榮百脈。長養肌肉。又灸三里。乃胃之合穴。亦助胃氣。散上熱使下達於陰分。以甘寒之劑瀉熱火。佐以甘溫。養其中氣。又食粳米羊肉之類。固其胃氣。戒以慎言語。節飲食。懲忿窒欲。病氣日減。數月氣得平復。逮二年肥盛倍常。或者曰。世醫治虛勞病。多用苦寒之劑。君用甘寒之葯。羊肉治發熱。人皆忌之。今食羊肉粳米之類。請詳析之。予曰。內經有云。火位之主。其瀉以甘。藏氣法時論曰。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甘以瀉之。瀉熱補氣。非甘寒不可。若以苦寒。以瀉其土。使脾土愈虛。火邪愈盛。又雲。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勞者溫之。損者益之。十劑雲。補可以去弱。人蔘羊肉之屬是也。先師亦云。人蔘能補氣虛。羊肉能補血虛。虛損之病。食羊肉之類。何不可之有哉。或者嘆曰。潔古之學。有自來矣。   治五勞七傷。及山嵐瘴氣。背膊煩重。心痛注忤氣羸。食不生肌膚。寒熱邪氣。頸項強。面色黑黃。精神昏倦。積年淋瀝。積癖鬼氣。傳屍骨蒸等疾。 穴胃兪。二穴灸七壯止。或至一百壯。量病輕重加灸。又穴腎兪。二穴灸七七壯。病深者。日灸七壯。至百壯佳。 又章門二穴可灸七壯。日灸漸至七七壯。同前法。 又太沖二穴。灸五壯。漸加日灸如前法。   凡取膏肓二穴。令病人坐。曲背伸兩臂著膝。令直手大指抵膝齊。以物抵肘勿令臂動。從膊骨上角摩捺至膊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灸中間。依轉膊骨之里。去膊骨容側指許。摩膂肉之表肋間灸處捺之。自覺牽引胸肩中。灸兩膊骨內各一處。五百壯。多至千壯。氣下如水。若無停痰宿水。必有所下也。灸法無所不治。若病困。即令側卧。挽臂令前取穴。或正坐伸臂。令人挽之使兩臂骨相遠。不爾。膊骨覆穴即難取也。其穴近五椎。相望求之。又肝兪二穴。在第六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日灸七壯。病深者至百壯佳。又神堂穴。在第五椎下兩傍各三寸陷中。正坐取穴。宜灸七壯。至七七壯。如前法。以上七名。總灸四穴。若不能遍灸。當取緊者灸之。其緊者。即膏肓。胃兪。章門。腎兪。太沖是也。若能依次第灸之。各滿百壯尤妙。凡量穴法。不拘病人肥瘦長短。取病人男左女右。手中指度兩橫紋為寸。是為同身寸也。凡灸皆取正午時佳。若早起空腹灸。即傷人氣。又令人血虛。若至晚食後灸。則病氣難去。若治至卒病風氣。即不在此例。   夢遺失精   治虛勞尿精夢泄(資生經)。 灸第七椎兩旁。各三十壯。曲泉百壯。   治虛勞白濁泄精。 穴脾兪。三焦兪。腎兪。章門各百壯。   治夢遺失精小便濁難。 穴腎兪灸百壯。   治夢泄精。及治失精陰縮。 穴中封。灸百壯。   治男子夢與女子交。泄精。 穴三陰交。灸五十壯。   治陰痛。溺血精出 穴列缺。灸五十壯。   治失精。五臟虛竭。 穴曲骨端。灸五十壯。   治失精。陰縮莖痛。 穴大赫。灸三十壯。   治失精膝脛痛冷。 穴曲泉。灸百壯。   治腰脊冷疼。溺濁。 穴脾募。灸百壯。   治白濁漏精。 灸大椎骨龜尾骨。並中間共三穴。以繩量大椎至龜尾骨。折中取中間穴。   治精不足。 穴太沖 中封 地機   治失精。及小便不利。 穴中極 蠡溝 漏谷 承扶 至陰   治失精。小便淋瀝。 穴志室   治失精。骨□行痠不能久立。足一寒一熱 穴然谷   治溺難。白濁。寒疝小腹腫。 穴行間   治溺血。便濁出精。 穴腎兪   治夢失精。 穴膏肓兪   治失精。 穴至陰 曲泉 中極   治下腫失精。 穴志室   治虛勞尿精泄精。 穴陽陵泉 陰陵泉隨年壯。或十椎或十九椎。旁三十壯。   治失精及耳聾。腰痛。食少。膝以下清冷。 穴京門。灸五十壯。又十四椎百壯。   治失精。 穴中極   治失精泄精。 穴三陰交。二七壯。夢斷。神良(一雲。各二十一壯。夢斷百日。復灸五十壯。一年無復有洩)。資生經雲五臟論曰。心有三孔。藏精汁三合。則人之遺漏。其因於心乎。心動則遺漏從之。而欲免此患。要養其心。使不動可也。其次則邪念或起。必須蚤抑之。至游居士雲。不愁念起。只恐覺遲是也。服藥針灸。斯為下矣。然猶愈於不治也。   消渴   治煩中渴(資生經)。 穴商丘   治消渴。身熱面目黃。 穴意舍   治消渴嗜飲。 穴然谷   治飲渴。 穴隱白   治苦渴食不下。 穴勞宮   治寒熱渴。 穴曲池   治嗌乾善渴。 穴太沖 行間   治小便黃。舌乾消渴。 穴兌端   治腎虛消渴。汗不出。腰脊不得俛仰。腹脹脅痛。 穴中膂兪。意舍。   治舌縱。煩滿消渴。 穴然谷   治消渴。飲水無度。 穴水溝   治消渴。 穴陽綱   治消渴嗜飲。 穴承漿 意舍 關沖 然谷   治消渴飲病。兼身體疼痛。 穴隱白   治消渴。咽喉乾。 灸胃脘下兪三穴。各百壯。穴在背第八椎下。橫三寸間灸之。又灸胸堂五十壯。足太陽五十壯。   治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兪百壯。   治消渴咳逆。 灸手厥陰。隨年壯。   治消渴。口乾煩悶。灸足厥陰百壯又灸陽池十壯。   治消渴。小便數。 灸兩手小指頭。及兩足小指頭。並灸項椎佳。又灸當脊樑中央解間一處。與腰眼上兩處。凡三處。又灸背上脾兪下四寸。當夾脊樑灸之兩處。皆隨年壯。又灸腎兪三處。又灸腰目在腎兪下三寸。亦夾脊骨兩傍各一寸半左右。以指按取關元一處。又兩傍各二寸二處。陰市二處。在膝上當伏兔上行三寸。臨膝取之。或三二列灸相去一寸。名曰腎系者(黃帝內經雲。伏兔下一寸)。曲泉。陰谷。陰陵泉。復溜。此諸穴斷小便最佳。不損陽氣。亦云治遺溺也。太溪。中封。然谷。太白。大都。趺陽。行間。大敦。隱白。湧泉。凡此諸穴。各一百壯。腹背兩腳。凡四十七處。其腎兪。腰目。關元。水道。此可灸三十壯。五日一報之。各得一百五十壯佳。湧泉一處。可灸十壯。大敦隱白行間此處可灸三壯。余者悉七壯。皆五日一報之。滿三灸止。若灸諸陰而不愈。宜灸諸陽。在腳表。並灸肺兪募。按流注孔穴壯數。如灸陰家法。   治男子婦人血結胸。面赤大燥。口乾消渴。胸中疼痛不可忍者。刺足厥陰經之期門二穴。次針任脈關元一穴。若妊娠。不得刺關元穴。若刺之。胎死不出。子母俱亡。切須慎之。   王氏雲。凡消渴經百日以上。不得灸刺。灸刺則於瘡上漏膿不歇。遂致癰疽羸瘦而死。亦忌誤針。若誤針。則所飲之水。皆於瘡中變成膿水而出。若水出不止者。必死。慎之慎之。初得患者。可如方刺之。   諸氣類   咳逆上氣   治咳逆上氣。喘息嘔沫(資生經)。 穴天容   治肺寒熱。呼吸不得卧。咳逆上氣。嘔沫。喘氣相追逐。 穴魄戶 中府   治咳逆上氣。喘暴不能言。 穴天突 華蓋   治咳逆上氣。喘不得息。 穴兪府 神臟   治咳逆上氣。喘急。掌中熱。 穴經渠   治咳逆上氣。咽中鳴喘。及咽喉鳴喝喘息。 穴扶突   治咳喘。又主卒咳逆上氣。 穴曲澤。出血立已   治咳逆上氣。心煩。 穴紫宮 玉堂 太溪   治咳逆上氣。涎出多唾。 穴彧中 石門   治咳逆上氣。涎出多唾。呼吸喘悸。坐不中席。 穴彧中 雲門   治咳逆上氣。呼吸多唾濁沫膿血。 穴庫房 中府 周榮 尺澤   治咳逆上氣。瘤癭。喉痹咽腫。頸項強。 穴氣舍   治咳逆上氣。咽喉壅塞。呼吸短氣。喘息不得。 穴水突   治逆氣喘吐。心痛留結。胸中煩悶。 穴厥陰兪   治背膊痛。咳逆上氣。嘔吐煩滿。 穴魄戶   治咳逆上氣。喘息。喉如水雞鳴。 穴扶突   治上氣咳逆。 穴庫房 屋翳 膏肓兪   治吐逆上氣。 穴太溪 中府   治咳逆上氣。胸中噎喉。中如水雞聲。胸中氣鯁鯁。 穴天突   治一切氣。及療五臟氣逆上攻。 穴氣海   治咳嗽上氣。數欠。 穴經渠   治逆氣數咳。 穴幽門   治短氣。心痹。悲怒逆氣。狂惕。胃氣逆。 穴魚際   治嘔吐上氣。心痛身腫。 穴建里   治逆氣嘔逆。牙痛。留結胸滿。 穴厥陰兪   治身寒熱。咳逆上氣。嘔吐血。 穴石門   治胸脅滿。咳逆上氣。呼吸不得息。 穴庫房   治嘔逆上氣 穴建里   治喘逆上氣。 穴氣戶(凡上氣。多有服吐葯得瘥。亦有針灸得除者。宜深體悟之)。   治上氣。咳嗽短氣。氣滿食不下。 穴肺募。灸五十壯。   治上氣。咳逆短氣。風勞百病。 穴肩井。灸二百壯。   治上氣短氣咳逆。胸背痛。 穴風門。灸百壯。   治上氣。咳逆短氣。胸滿多唾。惡冷痰。 穴肺兪。灸五十壯。   治上氣。氣閉咳逆。咽冷聲破。喉腫痛。 穴天突。灸五十壯。   治上氣胸滿。短氣咳逆。 穴雲門。灸五十壯。   治上氣咳逆。胸痹背痛。 穴胸堂。灸百壯。不宜針。   治上氣咳逆。 穴膻中。灸五十壯(又雲灸三壯)。   治上氣咳逆。胸滿短氣。牽背痛。 穴巨闕 期門灸各五十壯。   治逆氣。虛勞寒損。憂恚。筋骨攣痛。心中咳逆。泄注。腹滿。喉痹。頸項強。腸痔。逆氣。痔血。陰急。鼻衄。骨痛。大小便澀。鼻中乾。煩滿。狂走。易氣。凡二十二病。 穴絕骨。皆灸五十壯。   治上氣。冷發。腹中雷鳴。轉叫。嘔逆不食。 穴太沖。灸不限壯數。從痛至不痛。從不痛至痛止。   治上氣厥逆。 穴胸堂。灸百壯。   治嘔吐上氣。 穴尺澤。灸七壯。   治上氣。 穴肩兪   治上氣喘不得息。 穴天府   治上氣喉鳴。陽氣大逆。上滿於胸中。月□真脹肩息。 穴天池 天容   治大氣逆上。喘鳴。坐卧不得息。 穴天容   治上氣胸滿。 穴廉泉   治咳嗽上氣。 穴天井   治咳嗽上氣。喘息嘔沫。 穴廉泉   治嘔逆上氣。 穴風門   治上氣嘔吐。支滿脊強。寒熱不嗜食。汗不出。 穴肺兪   治上氣。 穴玉堂   治上氣衝心。 穴雲門   治上氣嘔吐。腸中大熱。不得安卧。腹有逆氣上攻。心腹脹滿。淫濼。 穴氣沖   治嘔逆。氣上胸脅徹背痛。 穴雲門   治咳嗽上氣。 穴天突 膻中 天池 解溪 肩中兪   治不能食。胸中滿。膈上逆氣悶熱。 穴心兪。灸二七壯。小兒減之。   治咳逆上氣。喘息嘔沫。齒噤。 穴天容 廉泉 魄戶 氣舍 言□意譆 扶突   治咳逆上氣。及喘逆。卧不安席。胸脅積聚。 穴期門   治逆氣腹中雷鳴。相遂食不化。 穴太倉灸七壯。   治上氣 穴三里。二穴各灸三壯。   外台秘要雲。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穴。令人氣上。兩眼昏暗。三里所以下氣也。   治熱勞上氣喘滿。腰背強痛。 穴刺肺兪二穴(針入五分。留七呼。可灸百壯即止)。次針尺澤二穴。   治咳逆上氣(資生經)。 穴魄戶 氣舍 言□意譆 期門   少氣   治喘呼少氣(資生經)。 穴然谷   治臟氣不足。 穴上廉   治胃氣不足。 穴三里   治臟氣虛憊。真氣不足。一切氣疾不差者。皆灸之。 穴氣海   治膀胱氣。 穴少府   治少氣。 穴少沖 步廊 間使 腎兪 大鐘   治少氣難言。 穴至陰   治少氣不足。 穴神門   治短氣。 穴小腸兪。魚際。大陵。肝兪   治胸滿短氣。 穴膺窗   治癲疾短氣。 穴行間   治胸滿短氣。不得汗。 穴手太陰。皆針補以出汗。   治短氣。 穴湧泉   治短氣不得息。不能言。 穴膻中。 華蓋   治膈。上下不通。呼吸少氣喘息。 穴步廊 陰都   治大氣不得息。 穴大包   治咳嗽少氣。喘息嘔沫。噤齒。 穴廉泉   治氣短不安。 穴風門   治短氣不食。 穴肝兪   治腹脹少氣。 穴三里伏兔。   治短氣。 穴肝兪   治短氣。 穴肩井。灸二百壯。   治短氣不得語。 穴天井。灸百壯。大椎或灸隨年壯。肺兪。肝兪。尺澤。或各灸百壯。手小指第四指間交脈上。或灸七壯。或手十指頭各十壯。   治少年房事多。短氣。 穴鳩尾頭。灸五十壯。 又鹽灸臍孔中二七壯。   治乏氣。 穴第五椎下。灸隨年壯。   治短氣。 穴灸巨闕   治短氣。 穴雲門 風門 熱府 肺募 巨闕 期門   治少氣。 穴巨闕 解溪 然谷 尺澤   治少氣。 穴巨闕   治心腹滿。吐逆短氣。痰悶食難下。不消。 穴膽兪   治心痛如錐刀刺。氣結。 穴膈兪。灸七壯   治氣結。 穴太倉。灸百壯。   治結聚留飲。 穴通谷   治心腹諸病。堅滿煩痛。憂鬱結氣。寒冷霍亂。心痛吐下。食不消。腸鳴泄利。 穴太倉。灸百壯。   治結氣囊里。針葯所不及。 穴肓募。灸隨年壯。   治五臟六腑。心腹滿。腰背痛。飲食吐逆。寒熱往來。小便不利。羸瘦少氣。 穴三焦兪。灸隨年壯。   治卒乏氣。氣不復報。肩息。 穴右度手拇指。折度心下。灸三壯瘥。   治寒中少氣。 穴間使   咳逆   治咳逆(資生經)。 穴然谷 天泉 陷谷 胸堂 章門 曲泉 天突 雲門 肺兪 臨泣 肩井 風門 行間   治咳逆不止。 穴維道   治咳逆寒熱發。 穴太陵   治咳逆喘。 穴太陵 少商   治咳逆胸滿。喘不得息。 穴太淵   治咳逆多吐。 穴三里   治肺系急。咳輒胸痛。 穴中府   治咳而胸滿。 穴前谷   治喜咳。 穴經渠 行間   治咳。乾嘔煩滿。 穴俠白   治咳面赤而熱 穴支溝   治咳唾善噫。咳氣無所出。 穴三里 太白 章門 孔最 天泉 太溪 行間 兪府 神封 腹結 少商   治咳逆。 穴浮白   治咳引兩脅。急痛不得息。轉側難。撅脅下與脊相引而反折目上視。目眩循眉頭痛。驚狂鼻衄。起則目目□巟目□巟。目生白翳。咳引胸中痛。寒疝。小腹痛。唾血短氣。及治咳逆兩脅滿悶。 穴肝兪   治咳引尻痛。 穴魚際   治脅痛。咳逆不得息。 穴竅陰   治咳逆疝積。胸滿不得喘息。 穴浮白   治咳逆煩心。不得卧。 穴太淵   治咳逆。 穴乳下一指許。與乳相直骨間陷中。婦人即屈乳頭度之。乳頭盡處是穴。炷如小豆許。灸三壯。男左女右。只一處。火到肌即瘥。良方雲。族中有霍亂吐利。垂困忽發咳逆。遂至危殆。與鄜延陳中裕。病傷寒咳逆氣甚之屬。皆一灸而愈。故凡傷寒及久病。得咳逆皆為惡候。投藥不效者。灸之必瘥。若不瘥。則多不救。   王氏雲。咳病有十。曰風咳。寒咳。支咳。膽咳。厥陰咳。與五臟咳。千金載其刺法詳矣。而傷寒咳為惡證。施秘監尊人。患傷寒咳甚。醫告技窮。施撿灸經。於結喉下灸三壯即瘥。蓋天突穴也。神哉神哉。   治一切咳逆不止(濟生拔粹方)。男左女右。乳下黑盡處。一韭葉許。灸三壯。甚者二七壯。   治咳而胸滿。喘息。卒咳逆逆氣。 穴曲澤。出血立已。   賁豚氣   治賁豚腹腫(資生經)。 穴章門。灸百壯。   治賁豚(又雲卒厥逆上氣。氣攻兩脅。心下痛滿。奄奄欲死。此為賁豚氣走急。作湯浸兩手足。頻頻易之)。 穴氣海。期門。關元。各灸百壯。   治賁豚搶心。不得息。 穴中極。灸五十壯。   治賁豚上下。腹中與腰相引痛 穴中府。灸百壯。   治賁豚。 穴期門 陰交 石門   治賁豚上下。 穴四滿。灸二七壯。   治賁豚腹腫。 穴章門   治賁豚氣上。腹脹痛莖腫。先引腰。後引小腹腰臗小腹堅痛。下引陰中。不得小便。兩丸騫。 穴石門   治賁豚上氣。腹脹肩痛。引陰中不得小便。兩丸騫。 穴陰交   治賁豚上氣。 穴章門 石門 陰交   治賁豚脹疝。 穴天樞   治賁豚。卵上入引縮莖痛。 穴歸來   治氣疝煩嘔。面腫賁豚。 穴天樞   治心中煩。賁豚氣脹滿。不能食。 穴上脘   治賁豚氣脹不能食。 穴巨闕   治因讀書得賁豚氣。上攻伏梁。心下狀如覆杯。寒癖結氣。 穴中脘。   治小腹賁豚。 穴歸來   治賁豚搶心。甚則不得息。恍惚屍厥。 穴中極   治賁豚寒氣入小腹。時欲嘔。溺血小便黃。腹洩不止。 穴關元   治賁豚腹堅。 穴氣海   治賁豚。 穴期門   治賁豚上下引脊痛。 穴氣海   治伏梁氣。狀如覆杯。 穴上脘   治伏梁氣。 穴中脘   治息賁(肺之積曰息賁。在右脅之下。大如杯)。 穴期門 缺盆 鳩尾   膀胱氣   治膀胱氣。癖疝瘕氣。膀胱氣痛狀如雷聲。積聚(資生經)。穴章門   岐伯治膀胱氣攻沖兩脅時。臍下鳴。陰卵入腹。灸臍下六寸。兩傍各寸六分。三七壯。   治膀胱氣攻兩脅。及膀胱冷。灸之如腎虛法。 穴五樞   治膀胱三焦津液少。大小腸寒熱。或三焦寒熱。 穴灸小腸兪。五十壯。   治三焦膀胱寒熱。灸水道。隨年壯。   治小腹滿。引陰中痛。腰背及膀胱有寒。三焦結熱。小便不利。穴水道。   千金雲。氣沖主<疒頹>。明堂雲。氣沖療□□貴疝。是□□貴疝。即<疒頹>也必用方雲。治水<疒頹>。偏大上下不定。疼不可忍。俗呼為膀胱氣。是膀胱氣。即<疒頹>疝也。然太倉公診命婦人云。疝氣客於膀胱。難於前後。洩而溺赤。亦不可便認膀胱氣。為疝氣矣。   腹痛   治腹脹胃脘暴痛。及腹積聚。肌肉痛(資生經)。 穴膈兪 陰谷   治腹中積聚。時切痛。 穴商曲   治寒氣脹滿。腹中積痛。癃。淫濼。 穴沖門   治腹癖切痛。 穴四滿   治腹中盡痛。 穴天樞 外陵   治腹痛喘暴滿。 穴崑崙   治腹厥痛。 穴復留   治腹中滿。暴痛汗出。 穴巨闕 上脘 石門 陰蹻   治腹中相引痛。 穴太溪   治胸痛如刺。腹若刀切痛。 穴豐隆   治腹皮痛搔癢。 穴鳩尾   治腹切痛。 穴肓兪   治身熱腹痛。 穴氣沖   治腹中熱痛。 穴中極   治腹痛而熱。上注心。心下脹滿。 穴行間   治腹腫不能食。腸堅腹痛。胃脹不調。大便堅硬。 穴水分   治腹腫。 穴大杼   治寒熱腹痛。雷鳴氣逆。心痛。 穴腎兪   治腹強急不得食。腹痛如刀刺。兩脅積氣膨膨。 穴不容   治腹□□□刺痛。 穴上脘   治腹痛。 穴太白 溫溜 三里 陷谷   治大便膿血。寒中。食不化。腹中痛。 穴腹哀   治腹痛。不下食。 穴魚際   治大腹寒疝。大便燥。腹切痛。 穴肓兪   治腹脅氣脹。 穴地機   治腹痛心如懸。下引臍腹痛。 穴外陵   治腹痛。六腑之氣寒。谷不轉。不嗜食。小便赤。腹堅硬。癖塊。臍上厥氣動。日漸瘦。 穴下脘   治腹痛不嗜食。 穴脾兪   治腹痛欲洩。 穴三焦兪   治腹痛不嗜食。 穴膀胱兪   治腹痛。 穴胃兪   治腹中甚痛作膿。 穴中脘   治腹有逆氣。上攻心腹脹滿。上搶心痛。不得息。氣沖腰痛不得俛仰。 穴氣沖。灸七壯。炷如大麥。禁針。次針三里二穴而愈。   治小腹疝氣遊方行五臟。腹中切痛(資生經)。 穴氣海   小腹痛   治小腹偏痛。嘔逆嗜卧(資生經)。 穴陰蹻   治小腹痛。積聚堅如石。小便不利。失精絕子。面黑□干。 穴中極   治小腹痛。 穴腎兪 復溜 中封 承筋 承山 大敦 陰包   治小腹堅痛。下引陰中。 穴石門 商丘   治小腹拘急痛。 穴石門 水分   治風入腹中小腹痛。 穴湧泉   治小腹熱而偏痛。 穴太溪   治小腹痛。 穴肝兪 小腸兪 蠡溝 照海 下廉 丘墟 中都   治腰引小腹痛。 穴太沖   治小腹痛。 穴五樞   治小腹疝氣痛。 穴臍中   治小腹痛。 穴復留 中封 腎兪 承筋 大敦   治小腹熱而偏痛。 穴關元 委中 照海 太溪   治小腹疼痛不可忍者。 穴刺任脈關元一穴。次針足陽明經三里二穴   臍痛   治臍下塊如覆杯(資生經)。 穴中極   治臍下□□□痛。小便澀赤。不覺遺瀝。小便處痛狀如散火。溺血。暴疝痛。臍下結血。狀如覆杯。轉胞不得。 穴關元   治臍下□□□痛。 穴陰交   治繞臍痛。 穴中封 水分 神闕   治痛引臍中。 穴曲泉   王氏雲。舊苦臍中痛。則欲溏瀉。常以手中指按之少止。或正瀉下。亦按之則不痛。他日灸臍中。遂不痛矣。後又嘗溏痢不已。灸之則止。   治凡臍痛者。 灸神闕   治氣遊走夾臍急。 穴關門   治臍下厥氣動。 穴下脘   治臍下冷氣上衝心。血結成塊狀。如覆杯。小便赤澀。 穴氣海   治繞臍腹痛。上搶心腹。寒熱洩利。咳逆。 穴腹結   治夾臍切痛。時上衝心。煩滿。嘔吐霍亂。冷氣臍痛。冬感寒臍痛。穴天樞   治心如懸。下引臍腹痛。 穴外陵   治夾臍腹痛。 穴上廉   治臍下切痛。 穴四滿   治水腫。繞臍腹痛。 穴水分   治繞臍攪痛。 穴天樞灸百壯。   治臍下絞痛。 穴關元。灸百壯。   治疝繞臍。 穴臍中 石門   治疝繞臍痛。 穴臍中 石門 天樞   治臍中積氣。 穴蠡溝   治男子元髒髮動。臍下痛不可忍。 穴刺任脈氣海一穴。次針足太陰經三陰交二穴立愈。   膺痛   治胸脅滿膺痛。 穴玉堂   治胸膺骨疼。 穴玉堂 紫宮   治乳腫賁膺。 穴太溪   胸脅痛   治胸脅相引。不得傾側(資生經)。 穴本神 顱息   治胸脅脹切痛。 穴太白   治胸脅痛。 穴陽輔   治胸脅痛無常處。腰脅相引急痛。 穴環跳 至陰   治胸脅中痛。 穴大包   治胸痛如刺。 穴豐隆 丘墟   治胸脅滿心痛。 穴期門。灸隨年壯   治胸下滿痛。 穴乳根 亶中灸百壯   治胸痹心痛。 穴天井   治胸膺痛。 穴太淵   治胸中痛。 穴肺兪 雲門 中府 隱白 期門 魂門 大陵   治胸痛口熱。胸中痛引腰背。心下嘔逆。面無滋潤。 穴期門灸隨年壯。少沖。   治胸背急。胸中膨膨。 穴經渠 丘墟   治胸滿痛。乳腫賁膺。咳逆上氣。喉中作聲。 穴太溪   治咳引胸痛。 穴肝兪   治胸痛。 穴少沖 中府   治胸脅支滿。痛引胸中。咳逆上氣。喉中作聲。喘不能言。 穴華蓋   治胸脅支滿。胸膺骨疼。飲食不下。嘔逆上氣煩心。 穴紫宮   治胸滿不得喘息。胸膺骨疼。嘔吐寒痰。上氣煩心。 穴玉堂   治胸中引痛。及心下煩悶。逆氣里急。及支滿不嗜食。並數咳健忘。 穴幽門   治厥逆。胸痛如刺。腹切痛。氣刺不可忍。 穴豐隆   治胸痹逆氣。寒厥善噦嘔。飲水咳嗽。煩怒不得卧。 穴太淵   治胸痹引背時寒。 穴間使   治胸脅支滿不得息。 穴臨泣   治痹走背胸不得息。 穴魚際   治胸滿背痛。 穴浮白   治胸中痛。 穴兪府   治胸痹心痛不得息。痛無常處。 穴臨泣   治胸痛。 穴廉泉 中府   治胸脅不能轉側。及胸脅滿。 穴膽兪   治胸脅滿痛不得息。 穴丘墟   治胸脅小腹痛。 穴下廉   治胸脅痛。 穴大包   治兩脅急痛。 穴肝兪 脾兪 志室   治脅支急痛。 穴支溝   治脅下堅痛。 穴中脘 承滿   治脅痛不得息。 穴腕骨 陽谷   治脅痛不得卧。胸滿喘無所出。 穴膽兪 章門   治脅痛咳逆。 穴竅陰   治短氣。脅痛心煩。 穴尺澤 少澤   治脅下脹。 穴關元 期門 少商   治脅下滿痛。 穴極泉   治脅痛。 穴膈兪 中膂兪 竅陰 陽谷 顱顖   治兩脅急痛。 穴肝兪   治脅下痛不得息。 穴腕骨   治脅滿引小腹痛。 穴腎兪   治飱泄。腹脅痛滿。狂走。夾臍腹痛。食不化。喘息不能行。 穴上廉   治腹脅痛連脊。手足厥冷。 穴太溪   療胸脅徹背痛。 穴雲門   治脅膈痛。 穴三里   治胸脅痛。 穴華蓋   治胸中痰病。 穴束骨。灸隨年壯。   治脅卒痛如打(出肘後方)。 穴以繩橫度兩乳中間。屈繩從乳。橫度以趨痛脅下。灸繩下屈處三十壯。便愈。   治兩脅引痛。 穴腎兪   治胸痹。 灸胸堂   治胸下滿痛。膺腫。 穴乳根   治胸脅痛不可忍。 穴刺期門(針入四分可灸七壯)。次針章門(針入六分。可灸七壯。至七七壯)。行間。丘墟。湧泉。   膈痛   療膈氣(資生經)。 穴承滿 乳根   療胸膈悶。咳嗽氣短。喉鳴。 穴亶中   療膈痛。 穴膈兪   療胸膈氣滿。 穴商陽   療胸膈滿悶。 穴臨泣(足臨泣)   療胸中膈。氣聚痛好吐。 穴厥陰兪 灸隨年壯。   治膈中不利。 穴隱白 巨闕   治腹中雷鳴。察察隱隱。常有水聲。 穴食竇   治胸膈中氣。 穴闕兪 灸隨年壯。   治胸膈煩滿。 穴天池   治膈氣嘔吐涎沫。 穴亶中   治膈胃寒痰。 穴率谷 膈兪   治氣哽。 穴扶突   療氣鯁鯁。 穴天突   療噎。 穴章門   治胸脅支滿噎塞。 穴中庭   治食噎不下。胸喘息脹。 穴大鐘   治胸中氣噎。 穴關沖 天突   治胸中如塞。及聚氣成乾噎。 穴亶中   治膈氣不下食。噎病。 穴乳根   療久瘧。背氣滿悶。胸中氣噎。 穴言□意譆   療善噎。 穴神堂 中府   治膈中不利。 穴巨闕   治五噎。   黃帝問岐伯曰。凡人患噎疾。百味珍饌不能食者。灸何穴而立得其愈。岐伯答曰。夫人噎病有五般。一曰氣噎。二曰憂噎。三曰食噎。四曰勞噎。五曰思噎。此皆由陰陽不和。三焦膈絕。津液不利。故令氣膈不調。成噎疾。   治氣噎。 灸亶中   治憂噎。 灸心兪   治食噎。 灸乳根   治勞噎。 灸膈兪   治思噎。 灸天府   治五噎。黃癉。醋心多唾。嘔吐不止。刺任脈天突一穴。在結喉下一寸宛宛中。陰維任脈之會。針入五分。留三呼。得氣即瀉。次針足少陰經通關二穴。在中脘穴兩傍。同身寸之相去各五分。用長針針入八分。左捻針。能進飲食。右捻針。能和脾胃。許氏雲。此穴一針四效。凡下針後良久。先脾磨食。覺針動為一效。次針破病根。腸中作聲為二效。次覺流入膀胱為三效。然後覺氣流行入腰後腎堂間。為四效矣。   治五膈氣喘息不止。刺任脈中脘一穴。一名太倉。胃之募也。經雲。腑會太倉。在上脘穴下一寸。當臍上蔽骨下當中是也。手太陽足陽明所生。任脈之會。上紀者。中脘也。用毫針針入八分。次針足厥陰經期門二穴。凡刺腹部諸兪穴。氣虛人內息大七八口。下入丹田。閉氣刺之。   治結氣胸中膈氣。扁鵲曰。第四椎下兩傍各一寸半。名厥陰兪。灸隨年壯。   背痛   治胸背急。及胸中膨膨(資生經)。 穴經渠 丘墟   治背痛引頭。 穴附分   治脊強。背尻骨重。 穴崑崙   治背惡寒痛。脊強。難俯仰。 穴膈關 秩邊 京骨   治背痛惡寒。脊強俯仰難。食飲不下。嘔噦多涎唾胸噎悶。 穴膈兪。   治胸背痛。惡風寒。食不下嘔吐。及胸脅脹滿。 穴意舍   治背膊痛。胸中瘀血。肩背不得屈伸而痛。 穴巨骨   治背膊痛。 穴魄戶   治背脊強急。 穴神堂   治胸背急。 穴氣戶   治氣注背髆拘急。 穴大椎   治胸背拘急。 穴承筋   治胸背相引痛。 穴不容   治胸背拘急。胸滿膨膨。 穴經渠   治痹走胸背痛。 穴魚際   治背痹悶。肩膊間急痛。背氣不能引顧。咳逆上喘。 穴魄戶   治背中氣上下行。脊背腹痛。 穴胃兪   治背痛俯仰不得。 穴志室   治背痛。 穴巨闕(灸) 胸堂(灸)   治背僂如龜背。生時被客風拍著脊骨。達於髓所致。 穴肺兪 心兪 膈兪(各灸三壯)   治溫瘧寒瘧。背悶氣滿。腹脹氣眩。及胸中痛引腰背。 穴言□意譆   治胸背寒慄。 穴列缺   治胸脅徹背痛。 穴雲門   王氏雲。背疼。因作勞所致。技藝之人。與士女刻苦者。多有此患(士之書學。女之針指。皆刻苦而成背痛矣)。色勞者。亦患之。晉之景公是也。惟膏肓為要穴。予嘗於膏肓之側。去脊骨四寸半。隱隱微痛。按之則痛甚。謾以小艾灸三壯即不疼。他日復連肩上疼。卻灸肩疼處而愈。方知千金方之阿是穴猶信雲(予每遇熱膏肓穴。所多出冷汗數年矣。因灸而愈)。   治肩臂急痛手不上頭。灸肩外頭。近後以手按之宛宛凹處。灸七壯便愈(此是勞家病。宜檢風條中)。   肩背酸痛   治肩背不舉(資生經)。 穴浮白   療肩背連胸痛。不可俛仰 穴神堂   治肩背急。引缺盆痛 穴商陽   治溫瘧肩背痛。 穴言□意譆   治肩背痛。 穴中府   治肩背急。 穴附分   治肩痛胸腹滿。洒淅寒熱。肩背急。 穴神堂   治肩背急。腰脊強不得俛仰。 穴三焦兪   治肩背頸項痛。 穴湧泉   治肩背痛。 穴天牖 缺盆 神道 大杼 天突 水道 巨骨   治肩背寒痙。肩胛內廉痛。 穴膈兪 噫嘻 京門 尺澤   治肩背痛欲折 穴天柱   療肩痛 穴肝兪   治肩痛周痹氣注肩膊拘急疼悶痛 穴曲垣   治肩背熱痛。而寒至肘。又療肩痛發寒熱。引項強。 穴肩井   治頸項不得顧。肩膊悶。兩手不得向頭。或因撲傷。 穴肩外兪   治肩痛不能舉。 穴雲門 秉風   治肩中熱痛。 穴肩貞   治肩胛痛。 穴天宗   治肩痛。引項不得顧。 穴天窗   療膊胛小指痛。 穴前谷   療肩欲折。 穴養老   療肩不舉。不能衣帶。 穴青靈   療肩重不舉。 穴肩窌   治肩痛欲折。 穴養老 天柱   治肩痛不可屈伸。 穴天井   治肩重痛不舉。 穴曲池 天窌   治肩痛不能搖動。 穴巨骨   治肩胛痛。而寒至肘。 穴肩外兪   治肩腋前痛。與胸相引。 穴前腋   治肩臑痛。 穴後溪   治肩肘痛引頸項急。寒熱。缺盆中痛。汗不出。胸中煩悶。 穴天髎   治厥逆肩臂不舉。 穴章門   治肩重不能舉臂肘。 穴肩髎   治肩背不得屈伸。 穴巨骨   治肩引胸臂急。 穴居髎   治寒熱肩腫。引胛中痛。臂痠無力。 穴臑腧   療肩臂痠重。 穴支溝   治肩臂痠重。 穴關沖   治肩臂疼。 穴腕骨   治肩重臂痛。 穴天宗   治肩背寒慄。少氣不足以息。寒厥。交兩手而驚。凡實則肩背熱。背汗出。四肢暴腫。虛則肩寒慄。氣不足以息 穴列缺   治頸項及肩背痛。 穴天井   治腰背痛。 灸三焦兪   治背膊急。 穴大椎   治背痛身熱。 穴下焦兪   治肩腫不得顧。 穴氣舍   王氏雲。肩背痠疼。諸家針灸論之詳矣。當隨病證針灸之。或背上先疼。遂牽引肩上疼者。乃是膏肓為患。千金外台固雲。按之自覺牽引於肩中是也。當灸膏肓兪。則肩背自不疼矣。予嘗患肩背痛。已。灸膏肓兪。其痛猶未已。遂灸肩井三壯而愈。以此知雖灸膏肓。而他處亦不可不灸雲。   肩痹痛   治肩痛痿痹不仁。不能屈伸。肩肉麻木(資生經)。 穴天井   治肩胛周痹。 穴曲垣   治肩中熱痛。頭不可顧。 穴肩貞 肩髎 關沖   治肩重痛不舉。 穴曲池 天窌   治肩不舉。不得衣帶。 穴清冷淵 陽谷   治肘痛引肩。不得屈伸。 穴天井   治肩痹。 穴肩外兪   王氏雲。兩肩頭冷痛。尤不可忽。予屢見將中風人臂骨脫臼。不與肩相連接。多有治不愈者。要之。才覺肩上冷疼。必先灸肩髃等穴。毋使至於此極可也。予中年每遇寒月。肩上多冷。常以手心撫摩之。夜卧則多以被擁之。僅能不冷。後灸肩髃方免此患。蓋肩髃系兩手之安否。環跳系兩足之安否。不可不灸也。   臂痛   治肘臂偏細(資生經)。 穴曲池   治臂細無力痠疼。臂冷而緩。 穴肩髃   澹寮方雲。唐甄權以母病與弟立言習醫。隋開皇初為秘書正字。後除魯州刺史。庫狄欽苦患風。手不得引。諸醫莫能療。權曰。但將弓箭向垛。一針可以射矣。針其肩髃一穴。應時而愈。唐貞觀中。一百三歲。太宗幸其家。視其飲食。訪以藥性。因授朝散大夫。賜几杖衣服。其修撰脈經針法。明堂銅人圖一卷。至今行用焉(唐史)。   治臂腫痛。屈伸難。 穴間使   治肩重不舉。臂痛。 穴肩窌   治肩中熱。指臂痛。 穴扁骨即肩髃   治臂腫。 穴乳根   治臂內廉痛。 穴太淵   治腰引小腹痛。肩引胸臂攣急。手臂不得舉至肩背。 穴居髎   治臂痛不得舉。 穴臂臑 肘髎   治臂痛。 穴聽宮   治臂厥痛。 穴孔最可針   治臂腕外側痛不舉。 穴陽谷   治臂不得舉。 穴液門 前谷   治因折傷。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舉。 穴陽池   治臂肘厥寒。 穴極泉   治臑縱。肩臂不舉。不得帶衣。 穴清冷淵   治肩欲折。臂如拔。臂痛不能自上下。 穴養老   治臂痠無力。 穴臑腧   治厥逆肩臂不舉。 穴章門   治肩臂不能屈伸而痛。 穴巨骨   治臂痛不得舉。氣腫痙痛。 穴臑會   治手臂攣急。 穴肩髃   治風痹手臂不舉。 穴尺澤 肩貞   治痿臂 穴合谷   治臂不舉。 穴陽谷   治臂痛。 穴天宗 五里   治臂急。 穴後溪   治臂不伸。 穴竅陰 腕骨   治臂不仁。 穴附分   治臂不舉。 穴巨骨 前谷   治臂不及頭。 穴尺澤 關沖 外關 竅陰   治臂攣急手不上舉。 穴前腋   治臂攣顏色焦枯。勞氣失精。肩臂痛不得上頭。 穴肩髃(百壯) 少海 神門。   治臂痛手痛。 穴液門   治臂痛。 穴肩髃 天宗 陽谷   治臂重痛肘攣。 穴前谷 後溪 陽谷   治臂內廉痛。 穴太淵 經渠   治臂腕急。腕外側痛。腕如拔。 穴腕骨 曲池 前谷 陽谷   治肩臂痛。 穴腕骨 天宗   治手臂身熱。 穴列缺   治臂痛 穴後溪 手三里 曲池   治肩膊疼痛不可忍。刺足少陽經肩井穴。手陽明經肩髃穴。次曲池穴。得氣先瀉後補之。灸亦大良。可三壯。   治臂細無力。手不得向頭。 穴臂臑 肩髃   治臂痛。 穴少海 乳根 聽宮   治肘臂痠疼。 穴中渚 孔最 支正 肘窌   治臂痿不仁。 穴天井 外關 曲池   腋痛   治胸滿。缺盆中及腋下腫。馬刀。陽痿善嚙唇。天牖中腫。淫濼骨□行痠。目眩。枕骨合顱痛。洒淅振寒(資生經)。 穴足臨泣   治腋拘攣。暴脈急引脅痛。 穴言□意譆   治股腋攣急。 穴少府   治肘腋腫。小腹痛。 穴少海   治肩臂痠重。脅腋痛。四肢不舉。 穴支溝   治肘攣。腋脅下痛。四肢不舉。 穴支溝   治腋下腫。 穴天池 膽兪 委陽 陽輔   治掌中熱。腋腫肘攣。 穴間使   治腋下腫。 穴地五會 陽輔 申脈 委陽 天池 臨泣 俠溪   治肘攣腋腫。 穴太陵   治腋下腫。胸中滿。 穴臨泣   治腋下腫。痿厥。坐不能起。髀樞中痛。目生翳膜。腿骨□行痠。轉筋卒疝。小腹堅。寒熱頸腫 穴丘墟   治腋下腫。寒熱頸腫。 穴丘墟 陽蹻   治腋腫。 穴承筋   王氏雲。腋下腫痛。最不可忽。予屢見患瘡癤人。腋下或發瘡有至於不可救者。可不早治之乎。   治腋下臭(出海上方)。先以炭煤擦之。卻洗去。有黑點處。乃孔也。以艾灸之去根。   肘痛   治肘攣(資生經)。 穴前谷 後溪 陽谷 魚際 靈道   治肘攣腋腫。柱滿。 穴大陵   治腋攣。 穴中膂兪 言□意譆   治肘中疼。 穴曲池   治肘節痹。臂痠重。腋急痛。肘難屈伸。 穴曲池 腕骨 臑會 支溝 肘窌   治肘痛。 穴中沖   治肘疼不能自帶衣。 穴關沖   治肘內廉痛。 穴間使   治肘痛時寒。 穴曲池 三里 關沖 中渚 陽谷 尺澤。   治肘寒。 穴肩外兪   治臂肘外後廉痛。 穴天宗   治肩肘痛。 穴天髎   治肘節風痹。臂痛不可屈伸。攣急。肘臂痠重。麻痹不仁。 穴肘髎   治肘攣支滿。 穴魚際   治肘攣。 穴靈道 尺澤 少海   治驚掣肘臂不舉。 穴支正 內關 陽溪   治臂肘厥寒。 穴極泉   治手臂肘攣急。不伸。 穴竅陰 手三里   治臂肘不仁。 穴附分   治偏枯。臂肘不得屈伸。 穴腕骨   治臂肘攣急。 穴後溪   治臂肘痛。 穴五里 天井 下廉   治肘中痛。 穴沖陽 曲池   治肘攣支滿。喉中焦乾渴。頸上氣。 穴魚際   治肘臂痠重。屈伸難。 穴偏歷 三里   治肘臂痠痛。 穴中渚   治肘痛。 穴太淵。   治肘痛。屈伸難。手不得舉。偏風半身不遂。捉物不得。挽弓不得開。肘臂偏細。 穴曲池   療肘臂厥痛。屈伸難。手不及頭。不握手。十指盡痛 穴孔最   療肘臂攣。難屈伸。手不握。十指盡痛。 穴支正   療肘臂痠重。不可屈伸。麻痹不仁。 穴肘窌   療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頸項及肩背痛。臂痿不仁。 穴天井   療肘痛不能上下。 穴列缺   治肘痛。 穴液門五里   甲乙經雲。五里在肘上三寸大脈中。玉篇說。肘雲。臂節也。此臂之下節也。宓子賤使吏書吏書而掣其肘。蓋其臂節也。當以此求之。   治肘攣柱滿。 穴魚際 靈道   腳膝痛   治膝不得屈伸。取其經血立愈(資生經)。 穴委中   治腿腳拘急。足寒如水。 穴腎兪   治筋骨攣痛。 灸絕骨   治膝中痛不仁。難跪起。 穴犢鼻   療膝寒不仁。痹痿不屈伸。 穴髀關   療脛痛冷痹。膝痛不能屈伸。 穴梁丘   療腿膝連膝脛麻痹。屈伸難。膝脛連腰痛。筋攣急。足不收履。坐不能起。 穴懸鐘   療足寒脛痠。屈伸難。 穴蠡溝   療腳脛痠痛。屈伸難。不能久立。甄權雲。主大氣不足。偏風腲腿腳不相隨。 穴巨虛   療脛麻膝痛。 穴風市   療四肢腫滿。腿膝痠痛。 穴三里   療膝內廉痛。小便不利。身重。足痿不能行。 穴三陰交   療腿膝脛痿。腳攣不得伸。癲病狂走。自嚙。膝脛寒。 穴京骨   療腿膝脛痠。 穴附陽   療腳痠膝重。 穴承山   療膝股內外廉痛不仁。屈伸難。 穴陽陵泉   主兩膝攣痛。引脅拘急。痿躄。或青或焦。或枯或黧如腐木。 穴風市   治膝脛骨搖。痠痹不仁。 穴絕骨   治膝寒不仁。痿痹不得屈伸。 穴髀關   治痿痹坐不能起。膝脛痠痹不仁。手足偏。小坐不能久。 穴光明   治膝內廉痛引臏。不可屈伸。 穴膝關   治膝不可屈伸。 穴曲泉   治筋攣。膝不得屈伸。不可行。 穴曲泉 梁丘 陽關   治膝股腫骨□行痠。轉筋。 穴解溪 條口 丘墟 太白   治風水膝腫。 穴上廉   治膝腫。少氣身重。膝腫內踝前痛。 穴中封   治膝股骨□行腫。 穴解溪   治腳後廉急不可前卻。 穴復留   治腳脛急痛。腳脛酸。腳及跟痛。 穴承山 承筋   治腳如結。踝如別。 穴崑崙   治腳攣。 穴京骨 承山 承筋 商丘   治拘急。 穴膀胱兪   治月□耑外廉骨痛。 穴附陽   膝痛   治膝骨□行痠痛(資生經)。 穴三里   治喉痹面腫。寒痹。膝骨□行不收。 穴陽交   治膝骨□行寒痠痛。足緩不收。濕痹足下熱。 穴條口   治膝痛如錐。不得屈伸。 穴陰谷   治腳膝無力。 穴膀胱兪   治膝股痛。 穴合陽   治腰膝拘攣。 穴陰交   治膝寒不仁。痿厥。股內筋絡急。 穴脾關   治腳膝伸不得屈伸。腳冷不仁。偏風半身不遂。腳冷無血色。 穴陽陵泉   治膝痛不得屈伸。 穴京骨   治寒痹。膝不能屈伸。 穴梁丘   治膝外痛不可屈伸。風痹不仁。 穴陽關   治膝中痛不仁。難跪起。膝臏癰腫不潰可治。潰者不治。 穴犢鼻   治膝股內痛。 穴三陰交   治膝脛內廉痛。 穴交信   治膝內痛。 穴曲泉 膝關   治心腹脹滿。胃熱不嗜食。膝骨□行痛筋攣。手足不收履。坐不能久。 穴懸鐘。   療膝冷痛不已。 穴膝眼   療膝冷。 穴伏兔   療腿膝痠痹。 穴豐隆   治膝外廉痛。 穴俠溪 陽關   主膝內廉痛。 引臏不可屈伸。連腹引喉痛。 穴膝關   治膝腫。內踝前痛。 穴中封   治膝內踝前痛。 穴太沖   治膝中痛不仁。 穴犢鼻   治膝痛。脛熱不能行。手足偏小。膝脛痠痹不仁。 穴光明   療膝痛痿。 穴三里   療膝痠。 穴風市   療膝重。 穴承山   王氏雲。有弟行一二里路。膝必痠痛不可行。須坐定以手撫摩之。而後能行。後因多服附子而愈。予冬月膝亦痠疼。灸犢鼻而愈。以此見葯與灸不可偏廢也。若灸膝關。三里亦得。但按其穴痠痛即是受病處。灸之不拘。   腰腳痛   治腰腳腫痛。久困宿疹。亦皆立已(資生經)。 穴委中。刺出血。   治腰下至足不仁。 穴次窌   療腰腳如冷冰。 穴陰市   治腰背痛。腳月□耑重。戰慄不能立。腳氣膝下腫。 穴承山   治腰痛不能舉體。足骨□行寒不能久立。坐如在舟車中。 穴申脈   治腰尻痛。足月□耑腫不得履地。 穴崑崙   療腰疼。偏風半身不遂。腳腫疼。不得履地。 穴崑崙   療腰腳不仁。 穴膀胱兪   療腳痛不可舉。下重腳痿。 穴仆參 承山   療腰痛不可俛仰。足痹痛。屈伸難。 穴地機   療冷痹。腳脛麻。腿膝痠痛。腰尻腫。起坐難。 穴風市   療腳月□耑痠疼。不能久立。腰膝重起坐難。筋攣急不可屈伸。 穴承山   張仲文療腰重不可轉。起坐難。及冷痹腳筋攣不可屈伸。灸曲月□秋兩文頭左右。腳四處各三壯。每灸一腳二火齊下。燒才到肉。初覺痛。便用二人兩邊齊吹至火滅。午時著艾。至人定亥時。自行動臟腑。一兩回。或臟腑轉如雷鳴立愈。神效。   治腰腿手足不仁。 穴上廉。   治腰溶溶如坐水中。膝下膚腫筋攣。諸節盡痛無常處。腋腫。痿癖馬刀。喉痹。膝骨□行痠。風痹不仁。 穴陽輔   治腰膝拘攣。 穴陰交   治患腳。 穴環跳 陽陵泉 巨虛 下廉 陽輔   治患風。腰腳不隨。不得跪起。 穴上窌 環跳 陽陵泉 巨虛 下廉   治冷痹脛膝疼。腳足攣急。足冷氣上不能久立。手足沉重。日覺羸瘦。此名復連病宜灸此穴。即愈。能跪起。 穴懸鐘 下廉   治足踒躄不能行。 穴地倉 太泉   腰痛附論   凡腰痛之病。皆本於腎。蓋腎繫於腰脊也。諸經各有腰痛不同。當隨證治之。凡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者。病在足太陽脈也。刺其郄中正經出血。春毋見血(委中穴也)。腰痛如以針刺不可俛仰。不可以顧者。刺少陽成骨之端少出血。夏毋見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腰痛不可以顧顧。如有見善悲者。病在陽明也刺陽明於骨□行前三痏上下刺之出血。秋毋見血(三里穴也)。腰痛引脊內廉者。屬少陰。刺內踝上二痏出血。春毋見血。出血太多。則不可復(復溜穴也)。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者。屬厥陰。刺月□耑踵魚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蠡溝穴也)。腰痛引肩目目□巟目□巟然。時遺溲者。病在解脈。刺膝筋內分肉間。郄之外廉出血。血變而止(亦太陽之穴也)。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善恐者。亦解脈病也。刺郄中結絡如黍粟。刺之血射。以見黑血而止(委中穴也)。腰痛如以小錐居其中。怫然腫者。病在同陰之脈。刺絕骨之端。為三痏(陽輔穴也)。腰痛怫然腫者。屬陽明之脈刺月□耑下去地一尺所(承山穴也)。腰痛不可以俛仰。仰則恐仆。得之舉重傷腰。沖絡絕血歸之。刺郄陽筋之間上郄數寸衡居。為二痏(委陽穴也)。腰痛上累累然汗出。汗乾令人慾飲。飲已欲走者。屬會陰之脈。刺蹻上郄下五寸橫居。視其盛者出血(承筋穴也)。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則悲與恐者。病屬飛揚之脈也。刺內踝上五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復溜及築賓穴)。腰痛痛引膺。目目□巟目□巟然。甚則反折舌不能言者。病在昌陽之脈。刺內踝上大筋前。太陰後。上踝二寸所(交信穴也)。腰痛而熱。熱甚生煩。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溲者。病在散脈。刺膝前骨肉分間絡外廉束脈三痏(地機穴也)。腰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者。病在肉里之脈。刺太陽外少陽絕骨之後為二痏(分肉穴也)。腰痛脊亦痛。頸几几然。目目□巟目□巟欲僵仆。刺郄中出血。腰痛上寒。刺足太陽陽明。上熱。刺足厥陰。中熱而喘。刺足少陰。刺郄中出血。腰痛上寒不可顧。刺足陽明。大便難。刺足少陰。少腹滿。刺足厥陰。如折不可俛仰。不可舉。刺足太陽明。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兩踝胛上。以月死生為痏數。髮針立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治腰痛之法也。眾穴之外。又有遺法者。附之於後。   [法]   治腰引小腹痛。 穴居髎   治腰痛惡寒。小腹堅結。癃閉不得小便。泄利。腰背卒痛。 穴胞肓   治腰痛不能俛仰。小便赤澀。腰尻重不能舉。 穴秩邊   治腰重不能舉體。 穴委中   治腰髖疼。腳膝不遂。 穴白環兪   治因撲傷腰髖疼。 穴肩井   治腰髖疼脊強。 不得轉。 穴腰兪   治腰腹相引痛。 穴命門   治腰背強痛。 穴肺兪   治腰痛。 穴陰陵泉 大腸兪   治腰痛不得轉側。 穴下髎   治腰如坐水中。 穴陽輔   治腰痛大便難。 穴湧泉   治腰痛不得俛仰。寒熱腹脹引背不得息。 穴京門   療腰痛肩寒。 穴肝兪   療腰痛。 穴腎兪 氣海兪 中膂兪   療風勞腰痛。 穴關元兪 膀胱兪   療惡氣。腰背卒痛。又雲。腰痛不可忍。俛仰難。惡寒。小便澀。 穴胞肓   療腰尻重。不欲起。俛仰難。惡聞人聲。 穴崑崙   治腰尻重。起難。 穴風市   療腰痛不可俛仰。轉側難。 穴腎兪   療腰痛不能久立。腰已下至足不仁。坐起難。腰脊急強。不可俛仰。腰重如石。難舉動。 穴腰兪   治四肢寒熱。腰疼不得俛仰。身黃腹滿。食嘔。舌根直。 灸第十一椎上。及左右各一寸五分三處。各七壯。   治腰痛。 穴腰兪 膀胱兪 長強 氣沖 上窌 下窌 居髎   治腰痛不可顧。 穴三里 陰市 陽輔 蠡溝   治腰痛如錘居中。腫痛不可咳。咳則筋縮急。諸節痛上下無常。寒熱。 穴陽輔   治腰痛不能舉。 穴申脈 太沖 陽蹻   治腰痛不可俛仰。又治腰痛得俛不得仰。 穴委陽 殷門 太白 陰陵泉 行間   治腰痛得俛不得仰。 穴委陽 殷門   治腰痛如折。 穴束骨 飛陽 承筋   治腰痛大便難。 穴湧泉   治腰痛不可久立。 穴京門   治腰痛不得俛仰。 穴氣沖   治腰背痛。 穴宜針決膝腰勾畫中青赤絡脈出血。便差。   治腰痛不得俛仰者。 令患人正立。於竹柱地度至臍。斷竹乃以度背脊。灸竹上頭處。隨年壯。灸訖。藏竹勿令人得知。   治腰痛。 灸腳根上橫文中白肉際。十壯良。 又灸足巨陽七壯。又灸腰目窌七壯。在尻上約左右是。又灸八窌。及外踝上骨約中。   治腰卒痛。 灸窮骨上一寸七壯。左右一寸各灸七壯。   治腰脊痛。 灸小腸兪。五十壯。   治腰背痛。 灸三焦兪。隨年壯。   王氏雲。有婦人久病而腰甚疼。腰眼既灸。醫以針寘火中令熱。謬刺痛處。初不深入。既而痛止。則知火不負人之說猶信雲。   昔許知可因淮南大水。忽腹中如水吼。調治得愈。自此腰痛不可屈伸。思之此必腎經感水氣而得。灸腎兪三七壯。服鹿茸丸愈。王氏雲。予謂腰痛不可屈伸。灸腎兪自效。不服鹿茸丸亦可。   王氏雲。舍弟腰痛。出入甚艱。予用火針微微頻刺腎兪。則步履如故。初不灸也。屢有人腰背傴僂。來覓點灸。予意其是筋病使然。為點陽陵泉。令歸灸。既愈。筋會陽陵泉也。然則腰疼。又不可專泥腎兪。而不灸其他穴也。   治腰傴僂引項筋。無力不收。 穴風池   治腰強。 穴肺兪   治腰如折。月□耑如結。耳聾。惡風寒。目眩項不可顧。目內眥赤爛。 穴束骨   治腰脊攣痛。 穴白環兪   治腰痛不得反側。 穴章門   治腰痛不得已者。 灸白環兪二穴又灸腰目窌七壯。   治腰痛控睾。少腹及股卒不得俛仰。 刺氣沖   治忽然氣滯。腰痛不可俛仰。 刺足太陽絡神道二穴。次針足厥陰經行間二穴   治久虛人腰痛。刺而複發者。腰重不能舉體。取經血而愈。 刺足太陽經委中二穴   治凡腰痛。刺之不已者。 刺八髎穴而愈。   治腰背俱疼不可忍。刺足少陽經風池二穴。次針手陽明經合谷二穴。次針足太陽經崑崙二穴。   治腎虛腰痛久不已。刺足少陽經肩井二穴。次針足太陽經腎愈二穴。   治腰脊內引痛不得屈伸。近上痛者。 刺手陽明經合谷二穴。   治腰脊內引痛。不得屈伸。近下痛者。 刺足太陽經崑崙二穴。又刺足少陰經復溜穴。   治脊強反折。 刺督脈瘂門一穴。應時立愈。   治腰胯疼痛。不得轉側。 刺足少陽經環跳二穴。次針丘墟二穴   治閃著腰疼。錯出氣腰疼。及本臟氣虛。刺任脈氣海一穴。以圓利針。刺肥人針入一寸。瘦人針入五分。三補三瀉。令人覺臍上或臍下滿腹生痛停針。候二十五息。左手重按其穴。右手進針三息。又停針二十五息。依前進針。令人覺從外腎熱氣上入小腹滿肚。出針神效   治腰疼寸步難移者。端正齊足立地。以杖子一條。當前就地量至肚臍住。以杖子再量至脊背後。杖盡住。當脊兩邊約一寸三處。齊灸。每處三下。除根也。   治反腰有血痛。既□月腰者。猶如反腰。忽轉而倇之。灸腰眼中七壯。   治腰痛不可俛仰。轉側難。身寒熱。食倍多。身羸瘦。面黃黑。目目□巟目□巟。及治丈夫婦人積冷氣勞病。 穴腎兪。   治腰痛不可俛仰。夾脊膂痛上下按之應者。從項後至此穴。皆灸之立愈也。 穴中膂兪。   澹寮方雲。徐熙字秋夫。不知何郡人。時為射陽令。少善醫方。名聞海內。嘗夜聞有鬼呻吟聲。甚凄苦。秋夫曰。汝是鬼。何所泣。答曰。我姓解名斯。家在東陽。患腰痛而死。雖為鬼。而疼痛不可忍。聞君善術。願相救濟。秋夫曰。汝是鬼而無形容。何可措治。鬼曰。君但縛芻為人。索孔穴針之。秋夫如其言。為針腰眼四處。又針肩井二處。設祭而埋之。明旦。一人來謝曰。蒙君醫療。復為設祭。病除飢解。感惠實深。忽然不見。當代稱其通靈。長子道度。次子叔向。皆精其術焉。   治腰尻引小腹痛。遺尿不禁。 穴陰包   治腰如冷水。 穴陰市   治腰尻腫。月□耑跟腫。 穴崑崙   治腹疾腰痛。膀胱寒澼飲。注下。 灸下極兪。遂年壯。   腰脊痛   治腰痛夾脊至頭。几几然。凡腰腳重痛。於此刺出血。久痼宿疹。亦皆立已(資生經)。 穴委中   治腰脊痛。 穴大鐘   治腰脊疝痛。 穴小腸兪 中膂兪 白環兪   治腰脊痛惡寒。腰下至足不仁。 穴次窌 胞肓 承筋   治腰脊痛引腹。 穴合陽   治腰脊尻臀股。陰寒痛。 穴扶承   治腰脊相引如解。及腰痛大便難。 穴湧泉   治腰痛脊急。 穴志室 京門   治腰脊急強。 穴脾兪。小腸兪 膀胱兪 腰兪 神道 脊中 長強大杼 膈關 水分   療腰髖疼。腰脊強不得轉。 穴腰兪   治腰脊攣痛。大小便不利。百病髖疼不遂。腰中冷不識眠睡。又雲。治腰脊急強不能俛仰。起坐難。手足不仁。小便黃。腰尻重。 穴白環兪   療腰脊痛。急食不消。腹堅急。 穴志室 胞肓   療脊急強。腰至足痠重。 穴膀胱兪   療腰脊急強。逆氣上攻。時噎。 穴神堂   治腰脊強痛。 穴大鐘   治腰脊強痛。食飲不消。腹堅急。 穴志室   治腰脊不得俛仰。腰痛夾脊膂痛。上下按之應者。從項後至此穴。皆灸之立愈。 穴京骨 中膂兪   治腰脊內引。痛不得俛仰起坐。目目□巟目□巟。善怒多言。舌乾涎自出。足痿不收履。骨□行寒不自溫。 穴復溜   治筋攣骨□行痠。髀樞痛。頸項強。腰不可俛仰。 穴京骨   治腰腳脊沉沉然。遺溺。腰重不能舉體。風痹。髀樞痛。可出血。痼痢疾皆愈。又雲。熱病汗不出。足熱。厥逆滿。膝不得屈伸。取其經血立愈。 穴委中   治腰脊強。引腹痛。陰股熱。膝骨□行痠重。步履難。 穴合陽   治腰脊相引如解。及療腰脊尻臀腹冷痛。 穴扶承   治腰脊不可俛仰。舉量惡血注之股外。股腫。 穴殷門   治腰脊痛不得轉。 穴章門 次髎   治腰脊強。不得屈伸。 穴懸樞   治肩背急。腰脊強。不得俛仰。 穴三焦兪   治腰脊痛 穴膀胱兪   治腰脊攣痛。大小便不利。腰髖疼。腳膝不遂。溫痛腰脊冷疼不得卧。勞損風虛。 穴白環兪   史記太倉公告宋建曰。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腰脅痛。不可俯仰。又不得小溲。不亟治。病即入濡腎。及其未舍五臟。急治之。即今病方客腎濡。此所謂腎痹也。宋建曰。建故有腰脊痛。往四五日弄石不能起。即復置之。暮腰脊痛不得溺。至今不愈。建病所謂腎痹也。其病得之好持重。即為坐湯使服之。十八日而病癒。然則腰脊傷持重得病而入腎。灸腎兪可也。   治腰清脊強。四肢懈惰。善怒咳嗽少氣。鬱郁然不得息。厥逆。肩不可舉。馬刀。強身瞤。 穴章門   治背惡寒痛。脊強。難以俛仰。 穴膈關 秩邊 京骨   治腰背不便。筋攣痹縮。虛熱閉塞。 灸第二十一椎兩邊相去各一寸半。灸隨年壯。   脊痛   治脊強反折。瘈瘲癲疾(資生經)。 穴五處 身柱 委中 委陽 崑崙   治脊強。 穴膈關   治脊強背尻骨重。 穴崑崙   治脊痓反折。 穴京門 石關   治脊內廉痛。 穴陰谷   治脊急強。 穴至陽   治脊強不能俛仰。 穴章門 膈兪 胃倉 大腸兪   治脊痛。 穴胃兪   治腹中氣脹引脊痛。食多身瘦。名曰食晦。先取脾兪。後取季脅。 穴脾兪 大腸兪   療脊急強。 穴膀胱兪   治赤白洞利。腰脊痛。 穴小腸兪。五十壯。   治賁氣上下。引腰脊痛。 穴氣海   治腎虛消渴。腰脊不得俯仰。夾脊膂痛。上下按之應者。從項後至此穴。灸之立愈。 穴中膂兪   骨疼   療骨疼(資生經)。 穴膈兪 紫宮 玉堂   治骨疼。 穴上關   治骨痛。 穴絕骨。五十壯。   治骨痹煩悶。 穴商丘   治皮肉骨痛。 穴膈兪   治骨痛。 穴太白   治骨寒熱。 穴復溜   治骨髓冷疼痛。 穴上廉。七十一壯。骨會大杼(禁灸)。骨病治此。髓會絕骨。髓病治此。   此病在骨髓。秦越人以為司命無奈之何者。骨髓有病亦惙矣。八十一難經<鋶-釒>乃雲。骨會大杼。骨病治此。髓會絕骨。髓病治此。是尚有針灸法也。可不針灸乎。但明堂上經雲。大杼禁灸。而銅人云。可灸七壯。明堂下經雲。可灸五壯。素問諸經既同。惟明堂獨異。灸之可也。況明堂經固雲。禁穴許灸三壯乎。艾炷若小。一二壯亦可。更灸上廉絕骨等穴尤佳。   腠理痛   治肩背急。風冷客於腠理。頸項強痛。不得顧(資生經)。 穴附分   治背腠寒慄。重衣不得溫。 穴陽白   治腠中痛。 穴肝兪   治背腠寒。 穴次髎   治腰下至足不仁。背腠寒。小便赤淋。心下堅脹。 穴次髎   史記扁鵲之言曰。疾居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也。夫疾之在骨髓。蓋始於居腠理也。使居腠理而能治。雖不如聖人之治於無病。亦如賢者之治將病也。齊桓侯乃以醫為好利。欲治不疾以為功。而卒至於不可救。不特齊侯為然。人皆然也。吾故志扁鵲之言於腠理之末。以戒之。亦使醫者。當治人於將病焉耳。   腸痛   治腸痛(資生經)。 穴太白   治腸痛。 穴陷谷   治腸切痛。 穴商曲   治腸中疼。嘔逆上氣。心痛身腫。 穴建里   治腸中大熱。 穴氣沖   腸痛亦多端。若疼甚者。乃腸癰。急宜服十全大補散等葯。其他宜隨證灸之。有老嫗。大腸中常若里急後重。甚苦。自言。我必無痊日。此奇疾也。為按其大腸兪疼甚。令歸灸之而愈。   治腸癰為病。小腸重。小便數似淋。或繞臍生瘡。或膿從臍出。或從大便出膿血。 穴屈兩肘正。灸肘頭銳骨各百壯。則下膿血立瘥。

卷四百二十二 針灸門

  普濟方卷四百二十二 針灸門 喘   治咳喘暴滿(資生經)。 穴崑崙   治氣喘。 穴三間   治喘逆。 穴神門 言□意譆   治喘咳。 穴不容   治咳喘支腫。胸膈氣滿。喘息。 穴商陽   治胸脹喘息 穴大鐘   治大喘不得卧。 穴期門   治咳逆上氣。嘔吐。胸滿。不得食。 穴兪府   治咳逆喘不能食。 穴彧中   治咳逆氣喘不得息。 穴天府   治咳逆氣喘不得息。 穴雲門 人迎 神藏   治喘逆上氣。 穴氣戶   治喘息不得舉臂。 穴步廊   治喘。 穴足臨泣   治喘氣相追逐。 穴魄戶 中府   治暴喘。 穴華蓋 天突   治喘不得息。 穴兪府 神藏   治喘息嘔沫。 穴天容   治咳喘。 穴曲澤   治咳逆上喘。 穴魄戶   治喘不得息。 穴浮白   治掌中熱生。嗽逆上氣。喘數欠。熱病汗不出。暴癉喘逆。心痛欲嘔。 穴經渠   治喘逆。 穴中府 魄戶 脅堂   治咳逆上喘喉鳴。 穴璇璣   治喘逆卧不安席。咳。脅下積聚 穴期門   治咳逆氣喘。 穴天突   治肺喘。 穴肺兪   治喘息急。 穴解溪   治呼吸喘。 穴彧中   治氣逆喘鳴。 穴天容   治喘息不能行。 穴上廉   治喘。 穴經渠   治喘。 穴大陵   治喘不得息。 穴天府   治喘息。 穴廉泉   治喘。 穴魚際   王氏雲。有貴人久患喘。夜卧不得而起行。夏月亦衣夾背心。予知是膏肓病也。令灸膏肓而愈。亦有暴喘者。予知是痰為害。令細銼厚朴七八錢重。以姜七片。水一小碗。煎七分。服滓再煎服。不過數服。愈。若不因痰而喘者。當灸肺兪。凡有喘與哮者。按肺兪無不痠疼。皆為謬刺肺兪。令灸而愈。亦有隻謬刺不灸而愈者。此病有深淺也。舍弟登山為雨所搏。一夕氣悶幾不救。見昆弟必泣。有欲別之意。予疑其心悲。為刺百會不效。按其肺兪雲。其疼如錐刺。以火針微刺之。即愈。因此與人治哮喘。只謬刺肺兪。不必謬刺他穴。惟按肺兪不痠疼者。然後點其他穴也。   治大腸有熱。腸鳴腹滿。俠臍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 灸巨虛上廉。   治喘逆上氣。呼吸肩息。不知食味。 穴氣戶 雲門 天府 神門   治腹痛喘暴滿。 穴崑崙   治咳逆。 穴魚際   治咳嗽上喘。 穴膻中   治喘息不得。 穴水突   治喘息如水雞鳴。 穴扶突   治喘逆煩滿。嘔沫流汗。 穴頭維   治咳喘少氣百病。 穴肺兪 腎兪 兪府   治咳喘。 穴曲澤。出血立已。   治咽中鳴喘。 穴扶突   治咳逆上氣。喘。掌中熱。 穴經渠   治咳逆喘。 穴少商 大陵   治咳逆胸滿。喘不得息。 穴大陵   咳嗽附論   灸刺法論曰。內經治咳之法。治臟者治其腧。治腑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以穴考之。各有定處。諸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者。太淵主之。浮腫者。治在經渠。咳而兩脅下痛。不可轉者。太沖主之。浮腫則治在中封。咳而右脅下痛。隱隱引肩背痛甚則不可動者。太白主之。浮腫則治在商丘。咳而腰背相引痛甚者。咳涎者。太溪主之。浮腫則治在復溜。咳而心痛。喉中介介如鯁。甚則咽腫喉痹者。神門主之。浮腫則治在靈道。咳而失血者。曲池主之。浮腫。則治在陽溪。咳而失氣者。小海主之。浮腫則治在陽谷。咳而遺溺者。委中主之。浮腫則治在崑崙。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者。三里主之。浮腫則治在解溪。咳而嘔苦汁者。陽陵泉主之。浮腫則治在陽輔。久咳不已。咳而腹滿者。天井主之。浮腫則治在支溝。凡此五臟六腑之咳。治之常法也。腧合之外。別有遺法。附之於後雲。   治久喘嗽。咯膿血。有痰不愈者。   右用白表紙數重摺之。於涼水內浸濕了。然後燃艾炷。仍蘸些許雄黃末同燃。或艾炷子安在紙上。用火點著。隨即放在舌頭上正中為妙。下手灸人。拿著一個銅匙頭於患人口內。上脬膈住艾煙。呼吸令患人如常。灸畢。令患人吃蒸餅一小塊。壓下。仍用秫米粥飲之。其灸炷數。隨年壯多少灸之為良。   治咳嗽多喘(資生經)。 穴三里   治咳嗽。 穴缺盆 膻中 巨闕   治咳嗽喘。又療肺心痛。咳引尻溺出。 穴魚際   治肺嗽。 穴肺兪   治咳嗽。 穴少澤 心兪 庫房   治咳嗽上氣。噎。胸中氣喉內。如水雞聲。 穴天突   治咳嗽少氣。 穴廉泉   治咳嗽上氣氣短。 穴膻中   治咳逆上氣。 穴經渠   治上氣咳嗽。胸中氣滿喉鳴。四肢不舉。腋下腫。 穴天池   治上氣咳嗽。喘息。及腹中鳴。積氣上下行。 穴解溪   治咳嗽。 穴魚際 列缺 少澤 缺盆   治咳嗽喘渴。 穴尺澤   治咳嗽上氣唾血。 穴肩中兪   治風勞氣咳嗽。 穴大杼   治喘氣卧不安。 穴風門   治肺痿咳嗽。 穴肺兪   治肺氣咳嗽。 穴膻中   治咳嗽衄血項頸痛。 穴前谷   治□□玄癖咳嗽。不嗜食。上氣咳嗽。 穴肺募。灸五十壯。   治嗽。 手屈臂中有橫紋之外骨頭捻得痛處。灸十四壯良。又灸兩乳下黑白際。各百壯即瘥。又以繩當乳頭周匝圍身。令前後正平。當脊骨解中灸十壯。   治咳嗽。 穴廉泉 天井 太淵   王氏雲。久嗽最宜灸膏肓穴。其次則宜灸肺兪等穴。各隨證治之。若暴嗽。則不必灸也。有男子忽氣出不絕聲。病數日矣。以手按其膻中穴而應。微以冷針頻頻刺之而愈。初不之灸。何其神也。   治十二種風。入肺則咳逆氣短。肝咳刺足太沖。心咳刺神門。脾咳刺太白。肺咳刺太淵。腎咳刺太溪。膽咳刺陽陵泉。又脊骨第五節下。第六節上。穴中間。隨年壯灸。主上氣。   治喘嗽(出危氏方)。 穴肺兪。灸各十一壯。 穴天突。灸七壯。立效。   治嗽。 穴胸前對乳一處灸隨年壯。 又用繩橫量乳中。折繩從脊。灸繩兩頭。各八十壯。三報之。三日畢。   治咳嗽。 穴心兪。灸五壯。 炷如半棗核大。   肺氣   治肺張氣搶。脅下熱痛(資生經)。 穴陰都。灸隨年壯。   治肺脹脅滿。嘔吐上氣等病。 穴大椎。並兩乳上。第三肋間灸各止七壯。肺與大腸俱實也。   治肺寒熱。 穴中府   治肺氣咳嗽上喘。唾膿。不得下食。胸中如塞。 穴膻中   治肺癰。咳唾膿血。咽乾。舌下急。喉生瘡。 穴天突   治肺系急。胸痛。悚悚喘。寒熱。嘔逆上氣。咳唾濁涕。肩背痛風汗出。腹脹食不下。及治肺急胸滿。喘逆。唾濁。善噎。皮痛。 穴中府   治肺張滿膨脹。及療胸中氣滿不得卧。 穴太淵   治肺寒熱。肺痿上喘。咳嗽。嗽血。胸脅氣滿不得卧。不嗜食。汗不出。及背急強。 穴肺兪   治肺風氣痿絕。 四肢腫脹。喘逆胸滿。 穴肺兪。灸各二壯。   治面腫唇動葉葉。狀如蟲行。 穴水溝   治肺風。 穴風池   唾血   治內損吐血。外無膏澤(資生經)。 穴地五會。刺入三分。特忌灸。   治唾血。 瀉魚際 補尺澤。   治咳唾有血。 穴然谷   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 穴太淵 神門   治唾血吐血。 穴胸堂 手心主 間使 脾兪 胃脘 天樞 肝兪 魚際 勞宮 肩兪 太溪   治咳唾血。 穴心兪 肝兪 缺盆 巨闕 鳩尾   治嘔血。 咳逆上氣。呼吸多。唾濁沫膿血。 穴庫房 中府 周榮尺澤   治嘔血。 穴上脘 不容 太陵   治嘔血衄血。 穴郄門   治短氣嘔血。胸背痛。 穴行間   治面唇色白。時時嘔血。女子漏血。 穴太沖   治吐血。 穴手少陰陰郄   治胸中瘀血搘滿。脅膈痛不能久立。膝痿寒。 穴三里   治心膈下嘔血。 穴上脘   治嘔血肩脅痛。口乾。心痛。與背相引。不可咳。咳引脅痛。 穴不容   治唾血。振寒。嗌乾。 穴太淵   治嘔血。 穴大陵 郄門   治嘔血上氣。 穴神門   治虛勞吐血。及治勞喘逆。少食即飽。多睡(一作多唾)。百病。 穴胃脘。灸三百壯。   治吐血。 穴胸堂灸百壯。不針。   治吐血。腹痛雷鳴。 穴天樞灸百壯。   治吐血唾血。上氣咳逆。 穴肺兪。灸隨年壯。   治吐血瘦削。 穴肝兪灸百壯。   治吐血嘔逆。 穴手心主。灸五十壯(大陵是)。   治口鼻出血不止。名腦衄。 穴上星。灸五十壯。   治唾膿。 穴膻中   治唾血。 穴肝兪 承滿 肩中兪   治咳唾血。 穴大鐘 然谷 心兪   治咳唾膿血。 穴天突   治多唾濁沫膿血。 穴庫房   治多唾濁沫膿血。 穴屋醫   治息賁時唾血。又嘔血煩心。 穴巨闕   治嘔血。 穴太淵 神門 行間 太沖 魚際   治逆氣嘔血。 穴曲泉   治吐血。 穴五里   治咽腫唾血。及治衄血不止。 穴太溪   治驚癎破心吐血。 穴巨骨   治吐血唾血。 穴魚際   治吐血。 穴肝兪 紫宮 石門   治唾血。 穴肺兪   治膈氣吐血。 穴承滿   治吐血失音。腫痛。 穴孔最   治心痛出血。嘔血。 穴曲澤   治唾血。 穴庫房灸一七壯   治嘔血兼心痛出血。 穴曲澤。灸七壯   治吐血。 穴巨闕。灸七壯。炷不必大。筯頭為之。   治上氣唾膿血。 穴兩乳下黑白際。灸各一百壯良。   唾   治咳唾濁涕(資生經)。 穴中府   治多唾濁沫膿血。 穴庫房   治咳唾稠膿。 穴周榮   治腹滿唾沫。 穴少商   治唾沫。 穴百會   治多唾嘔沫。 穴石關   治肺寒咳嗽唾膿。 穴庫房   治嘔沫吐涎喜唾 穴幽門   治脊強不開多唾。 穴石關   治多唾。 穴日月   治心胸痛。咳嗽上氣。唾膿。不嗜食。 穴天井   治吐血及唾如白膠。 穴紫宮   資生經雲。積主臟病。聚主腑病。積者。是飲食包結不散。聚者。是伏痰結而不化。痰伏在上膈。主頭目眩痛。多自涎唾。或致潮熱。用平胃散。烏金丸治之。其論有理。故並載之(出名醫賈祐錄雲)。   痰涎   治熱病。胸中痰飲。腹脹暴痛。恍惚不知人(資生經)。 穴巨闕   治結積留飲。胸滿。食不化。 穴通谷   治痰癖。 穴不容   治痰冷。 穴少沖   治痰沫胸中痛。不得喘息。 穴浮白   治鬲胃寒痰。傷酒。酒風發腦。兩角強痛。不能飲食。煩滿吐不止。 穴率谷   治癲疾吐涎沫。 穴本神   治涎沫。 穴絲竹空   治涎出。 穴然谷 復溜   治涎不止。 穴陰谷   治痰飲吐逆。汗出。寒熱骨痛。虛脹支滿。痰瘧。 穴膈兪   治痰悶。 穴膽兪   治痰多吐涎。 穴上脘   治結積留飲。 穴通谷。灸。   治涎出不覺。 穴下廉   治吐沫。 穴少海 兌端 本神   治嘔沫。 穴絲竹空 通谷 商丘   治嘔沫。 穴兌端   治吐涎。 穴溫溜   治沫出。 穴上關   治涎出多唾。 穴彧中 雲門   治多唾濁沫。 穴庫房   治嘔沫喘息。 穴廉泉   王氏雲。痰涎等證。不一而足。惟勞瘵有痰。為最難治。宜灸膏肓穴。壯數既多。當有所下。龍□口龍□口然如流水之狀。蓋痰下也。余當隨證治之。凡人患水疰。口中涌水。經謂之肺來。乘腎食後吐水。可灸肺兪。又灸三陰交。期門。瀉肺補腎也。各隨年壯。然則痰涎有類此者。又當以此法灸之。   治胸中痰飲。蠱毒。霍亂。驚悸。腹脹暴痛。恍惚不止。吐逆不食。刺巨闕。用毫針針入六分即止。此穴化氣除涎大妙。次針足陽明經三里二穴。應時立愈。   治唾沫。 穴天容   治痰涎壅塞。 聲如牽鋸。服藥不效。 灸關元。丹田。   水飲不消   治溢飲脅下堅痛。 穴中脘   治溢飲水道不通。溺黃。少腹痛。里急後重。洞泄體痛。髀痛引背。 穴京門   治飲渴。身體痛多唾。 穴隱白   治水漬入胃。名曰溢飲。滑泄渴能飲水。水下復泄。泄而大渴。此無葯證(出衛生寶鑒)。 穴大椎   霍亂吐瀉   治霍亂遺矢。矢氣(資生經)。 穴三里   治霍亂泄注。 穴期門   治嘔泄上下出。脅下痛。 穴尺澤   治腹脹食不化。喜嘔。泄利膿血。 穴太白   治霍亂。胸中氣噎。不嗜食。臂肘痛不舉。 穴關沖   治吐逆霍亂。胸滿。喘呼不得息。 穴人迎   治胸中煩熱。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泄利。腹堅硬大。喘不得卧。脅下積氣。 穴期門   治霍亂吐痢。身熱。汗不出。 穴上脘   治吐洩。 穴隱白   治霍亂吐泄不自知。 穴中脘   治嘔吐霍亂。 穴支溝 天樞   治氣逆。霍亂腹痛。又吐洩膿血。 穴太白   治心痛。霍亂胸滿。 穴陰郄   治霍亂心痛不可卧。吐痢。 穴上脘   治胸脅滿。霍亂。吐痢不止。困頓不知人。 穴巨闕   治吐逆。霍亂吐血。 穴手心主。灸五十壯。   治霍亂先心痛及先吐。 穴巨闕。灸七壯。   治先腹痛。 穴太倉。灸二七壯(即中脘)。   治先下痢。 穴灸大腸募(臍傍二寸)。男左女右。又灸谷門。   治吐下不禁。兩手脈疾數。 灸蔽骨下三寸。又臍下三寸。各灸七十壯。   治霍亂下不止。 穴大都。灸七壯。   治泄利傷煩欲死。 穴慈宮灸二七壯(即沖門穴)。   霍亂吐瀉。尤當速治。宜服來複丹。鎮靈丹等葯。以多為貴。尤宜灸上脘。中脘。神闕。關元等穴。若水分穴。尤不可緩。蓋水谷不分。而後泄瀉。此穴一名分水。以能分水谷故也。或兼灸中脘穴。須先中脘。而後水分可也。   治霍亂乾嘔。 穴間使。灸各七壯。不差。更灸如前數。   治霍亂而吐。若不止。而痢不止者。 穴臍一大約中。灸七壯。又雲臍下一寸灸二七壯。   治霍亂若死者。 穴手腕第一約紋中。灸七壯。名心主。當中指。   治霍亂煩悶。 穴心厭下三寸。灸七壯。又以鹽納臍中。鹽上灸二七壯。   治霍亂繞臍痛。 穴關元。灸三七壯。   治霍亂欲死者。 以物橫度病人人中。屈之從心鳩尾度以下灸。先灸中央畢。更橫灸左右又灸脊上。以物圍令正當心厭。又灸夾脊左右一寸。各七壯。是腹背各灸三處也。   治霍亂危困。諸治不瘥者。捧病人腹卧之。伸臂相對。以繩度量兩頭肘尖。依繩下夾背間脊大骨肉中。去脊各一寸。灸之百壯。如未愈者。可灸肘椎。灸畢即起。   凡灸霍亂。或雖未能立瘥。終無死憂。但不可逆灸。或但先腹痛。或先下後吐。當隨病狀灸之。   治霍亂泄出。不自知。 穴先取太溪。後取太倉之原。   治嘔泄。上下出。兩脅下痛。 穴尺澤   治霍亂吐痢。 穴灸兩乳。連黑外。近腹白肉際。各七壯。亦可至二七壯。   治霍亂手足逆冷。 穴三陰交。灸各七壯。不愈。加壯數。   霍亂轉筋   治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氣不得息。 穴人迎   治霍亂不識人。 穴巨闕   治霍亂。 穴關沖 支溝 公孫 陰陵泉 巨闕   治厥逆霍亂。 穴足太陰 大都 金門 仆參   治霍亂逆氣。 穴太白   治胃逆霍亂。 穴魚際   治霍亂脛不仁。 穴承筋   治霍亂。 穴承筋 仆參 解溪 陰陵泉   治轉筋霍亂。 穴金門 仆參 承山 承筋   治霍亂轉筋。大便難。 穴承山   治筋攣。 穴曲泉 懸鐘 陽輔 京骨 胃兪   治轉筋。 穴仆參 竅陰 至陰 解溪 丘墟   治筋絡急。 穴髀關   治大小腸熱。大腸結。股外經筋急。髀樞不仁。 穴浮郄   治筋緩。捉物不得。挽弓不開。屈伸難。偏風。臂肘細無力。 穴曲池   治眼青。轉筋。乍寒乍熱。缺盆中相引痛。 穴大泉   治寒氣客於分肉間。痛攻上下。筋痹不仁。 穴中瀆   治寒搏轉筋。支腫。大便難。腳月□耑痠重。引小腹痛。 穴承筋   治筋急。及治腳筋急。 穴委中 輔陽 承山   岐伯治腳氣轉筋。發不可忍者。 穴灸腳踝上一壯。肉筋急。灸內外筋。急灸外。   治膝腫。腳轉筋。濕痹。 穴解溪   治四肢轉筋。 穴竅陰   治腳急腫痛。戰掉不能久立。附筋足攣。 穴丘墟   治筋急身熱。 穴委中 委陽   治筋寒熱痙。筋急。手相引。 穴肝兪   治筋急。手相引。轉筋入腹痛欲死者。 穴心兪。肝兪。又臍上一寸十四壯。使四人捉手足。灸臍左邊二寸。十四壯。   治轉筋。 穴灸湧泉。六七壯。   治轉筋四厥。 穴乳根黑白際一壯。   治手足厥冷。 穴三陰交。二七壯。   治霍亂已死。有暖氣者。 穴承筋七壯。能起死人。又鹽納臍中。灸二七壯。   治腰背不便。轉筋急痹。筋攣。 穴二十一椎。灸隨年壯。   治轉筋。在兩臂及胸中。 穴灸手掌白肉際。七壯。又灸膻中。中府。巨闕。胃脘。尺澤。並治筋拘頭足。皆愈。   治腹脹轉筋。 穴臍上一寸。灸二七壯。   治有人身屈不可。亦有膝上腫疼動不得。灸陽陵泉皆愈。   王氏雲。已救百餘人矣。神效無比。   治吐瀉轉筋者。 穴水分。灸即止。   治轉筋十指攣急。不得屈伸。 穴灸腳外踝骨上七壯。   治轉筋。脛骨痛不可忍。 穴灸屈膝下廉。橫筋三壯。   治轉筋急。 穴仆參二穴。各灸七壯。   治走哺轉筋。 穴踵踝白肉際。各灸三七壯。又灸小腹下橫骨中央。隨年壯。   治轉筋不止。 穴足踵聚筋上白肉際。灸七壯立愈。   治轉筋入腹痛欲死。 四人持手足。於臍上一寸灸十四壯。自不動。勿復持之。 又灸股內大筋去陰一寸。   治霍亂轉筋。 穴灸大指爪甲際。七壯。   治霍亂轉筋。 令病人合面正卧。伸兩手著身。以繩橫量兩肘尖頭。依繩下俠脊骨兩邊。相去各一寸半。灸一百壯。無不瘥(肘後方雲。此華佗法)。   治腳轉筋。 穴灸兩大拇指。爪甲後連肉處。當中央三壯。   治轉筋入腹痛。 穴灸腳心下。當拇指上七壯。又灸足大拇指下。約中一壯。   嘔吐   治嘔吐筋攣食不下(資生經)。 穴胃兪   治脾虛。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多寒熱。喜嘔。 穴商丘   治喜嘔。 穴商丘 幽門 通谷   治嘔宿食。心下澹澹。 穴陽陵泉   治咳逆嘔沫。 穴天容   治逆氣嘔涎。 穴曲澤   治嘔逆不止。 穴維道   治煩心滿嘔。 穴大鐘 太溪   治病熱欲嘔。 穴絕骨   治嘔吐胸滿。 穴兪府 靈墟 巨闕 率谷 神藏   治嘔吐。 穴胃兪 腎門 石門 中庭 少商 勞宮   治膈中嘔吐。不欲食。 穴隱白   治嘔吐不住多涎。 穴魂門 陽關   治吐食。 穴巨闕 胸堂   治吐食。 穴膈兪 章門(灸) 胃管(灸)   治膈虛食慾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穴胃管 魚際   治嘔吐。 穴中庭   治嘔逆。 穴雲門   治嘔吐胸滿。 穴神藏 靈墟   治嘔吐。 穴承光 大都   治嘔逆發寒。 穴太沖   治嘔逆多寒。 穴大鐘   治氣逆嘔噦。 穴勞宮   治嘔逆不止。三焦不調。水腫。不嗜食。 穴維道   治嘔逆。 穴上髎   治嘔噦多涎唾。 穴鬲關   治嘔吐不止。 穴率谷   治上氣嘔吐。 穴肺兪   治嘔吐寒痰。上氣。 穴玉堂   治嘔吐氣逆。不得下食。 穴心兪。灸百壯。   治嘔吐。 穴中庭 兪府 意舍   治嘔則食。無所出。 穴膽兪   治嘔吐煩滿。 穴魄戶   治咳逆嘔逆。膈胃寒痰。食飲不下。胸滿支腫。脅痛腹脹。胃脘暴痛。 穴膈兪   治吐涎。 穴膻中   治嘔吐。口中如膠。善噫。 穴太溪   治嘔吐涎沫。 穴築賓 少海   治喘息嘔沫。 穴廉泉   治嘔吐不止。 穴築賓   噫   治數噫恐悸。氣不足。腹中悒悒(資生經)。 穴蠡溝   治腹大滿。喜噫。 穴陷谷   治噫喘。胸滿咳嘔。 穴鳩尾   治氣逆。呼吸噫。噦嘔。 穴少海   治氣逆噫不止。 穴勞宮   治咳唾噫。善噫。氣無所出。 先取三里。後取太白、章門。   治噦噫。 穴大敦 石關(灸)   治善噫。 穴太溪   治數噫。 穴蠡溝   治數噫。恐悸。 穴神門   治噫氣上逆。 穴太淵   治善噦嘔。 穴太淵   治煩心善噦。心下滿。汗出而寒。咳逆。 穴少商   噦   治噦。 穴少商。灸三壯。   治噦噫。膈中氣閉寒。 灸腋下聚毛。附肋宛宛中。五十壯。   治噦噫嘔逆。 穴石關。灸百壯。   治噦。 穴承漿。灸七壯。 又臍下四指。灸七壯。   治嘔口□宛。 灸心主各七壯。在掌腕上約中。吐不止。更灸如前數。   治嘔噦而手足厥冷者。 灸三陰交七壯。未瘥者。更灸如前數。   治一切噦逆不止。 男左女右。乳下黑根盡處韭葉許。三壯立止。   治乾噦。 穴幽門   治卒噦。 穴膻中 中府 胃管(灸數十壯) 尺澤 巨闕(各灸七壯)   積聚   治積聚(資生經)。 穴膈兪 陰谷   治心下堅。積聚冷脹。 穴上脘(一雲灸百壯。三報之)   治腹中積聚上下行。 穴懸樞   治腹中積聚。 穴商曲   治腹滿積聚。 穴陰郄   治堅結積聚。 穴膀胱兪   治積聚堅滿。 穴脾募(灸百壯)   治腹中積聚疼痛。 穴沖門   治積聚堅大如盤。冷脹。 穴胃脘(灸二百壯。三報之)   治腹滿積聚。 穴沖門 府舍   治積聚。上下不行。水谷不化。下利腹中留積。腹中盡痛。 穴懸樞   治積聚。 穴脾兪   治腹中積聚。腸中切痛。不嗜食。 穴商曲   治臍下積聚。疝瘕。腸癖切痛。振寒。大腸有水。 穴四滿   治結積留飲。 穴通谷   治積聚氣。 穴章門   治冷氣積聚。時上衝心。飢不能食。 穴中極   治積聚。 穴中管   治積聚。 穴灸肺兪。或三焦兪。   治黃疸積聚。 穴脾兪   治臟腑積聚。脹滿。羸瘦不能食。 灸三焦兪   治心腹積聚。 灸肝兪   治喘逆卧不安席。咳逆。脅下積聚。 穴期門   積氣   治脅下積氣。食飲不思。大腸滑洩。水谷不化(資生經)。穴梁門   治積氣上下行。 穴解溪 懸樞   治積氣腸鳴。卒痛洩利。不欲食。腹中氣遊走。夾臍急。 穴幽門   治氣結成塊狀如覆杯。 穴氣海   治氣痛如刀攪。作塊如覆杯。 穴陰交   治積氣成噎。 穴膻中   治積氣。 穴三里 不容   治積氣如石。 穴章門   治胸中積氣。 穴梁門   治五臟積聚氣。 穴中脘。灸一七壯。結氣囊里。針葯所不及。灸肓募。隨年壯。下氣。灸肺兪百壯。又灸太沖五十壯。凡臍下□□□痛流入陰中。發作無時。此冷氣也。灸關元百壯。又鹽灸臍孔中二七壯。   □□玄癖   治□□玄癖氣塊膈痛(資生經)。 穴膈兪   治□□玄癖。腹寒。膝股內痛逆。小便不利。 穴三陰交   治□□玄癖積聚。 穴脾兪   治寒癖結氣。 穴中脘   治癖塊腹堅硬。及脈厥厥動。 穴下脘   治腹滿。□□玄癖。不嗜食。腹虛鳴。嘔吐。胸背相引痛。喘咳。口乾。痰癖。脅下痛。重肋疝瘕。 穴不容   治□□玄癖冷氣。心腹脹滿。食飲不為肌膚。 穴漏谷   治□□玄癖。 穴大溪 三里   治癖聚。 穴灸氣海灸。 天樞各百壯。   治□□玄癖。小腸。膀胱。腎兪。疝氣等疾。 刺任脈氣海一穴。次針五樞二穴。在氣海兩旁相去各三寸三分。一併三穴燔針刺五分。可灸百壯即止。次以毫針刺足陽明經三里二穴。足太陰經三陰交二穴。   治□□玄氣。 從乳下即數至第三肋下。共乳上下。相當稍似近內接腰骨外取穴即是灸處。兩處俱灸。初下火。各灸三壯。明日四壯。每日加一壯至七壯。還從三壯起。至三十日即罷。以上兩種灸法。若點穴時拳腳。則灸時亦拳腳。點時舒腳。則灸時亦舒腳。   治瘕聚。 穴關元   症癖   治症癖。 穴內踝後宛中。隨年壯。氣海百壯。   治久冷。及婦人症瘕。腸鳴泄利。繞臍絞痛。 穴天樞。灸百壯。三報之。勿針。   治溏瘕。 穴地機   治疝瘕。 穴陰陵泉 太溪 陰郄   治疝瘕。 穴不容 中極   治小腹堅大如盤。胸腹脹滿。飲食不消。婦人瘕聚瘦瘠。三焦兪。灸百壯。內踝後宛宛中。隨年壯。氣海百壯。   治瘕癖左右相隨。 患左灸左。患右灸右。第一屈肋頭。近第二肋下是灸處。第二肋頭。近第三肋頭下。向肉翅前。亦是灸處。初日灸三壯。次日五壯。後七壯至十壯止。周而復始(忌大蒜)。又關元五十壯。臍下四指五十壯。   治積聚堅滿痛。 穴章門。灸百壯。   治症。 穴三焦腧   治結積留飲。癖囊。胸滿。飲食不消。 穴通谷。灸五十壯。   治症癖閃癖。 令患人平坐。取麻線一條。繞項。向前垂線頭至鳩尾。橫截斷。即回線向後當脊取線盡頭。即點記。又別橫度口吻外截。卻即取度吻線中摺。於脊骨點處中心。上下分之。各點小兩頭通前合灸三處。其所灸處。日別灸至七壯以上。十壯以下。滿十日。即停。看患人食稍得味。即去線一二分亦可。若患人未去。可停二十日外。還依前灸之。仍灸季肋頭二百壯。其灸季肋之早晚。與灸脊上同時下火也。   治閃癖。 其癖有根。其根有著背者。有著膊上者。遣所患人平坐。熟看癖頭。仍將手從癖頭向上按之。當有脈築築然向上。細細尋至膊上。至築築頭當膊下。即下火還與前壯數無別。王丞雲。背上恐不得過多下火。只可細細。日別七炷。   疝瘕   治疝瘕。小便不利。氣淋。及主婦人疝瘕。按之如以湯沃股內至腰。飱泄。陰痛。小腹痛堅急。下濕。不嗜食。 穴陰陵泉   治胞中有火。疝瘕積聚。與陰相引。 穴太溪   治疝瘕陰疝。 穴沖門 陰郄   治臍下疝積。 穴四滿   治腹滿疝積。 穴石門   治疝瘕。 穴四滿 中極   治疝瘕。 穴府舍   治大疝腹堅。 穴丘墟   治卒疝。小腹痛。小便不利如淋。 穴太沖   <疒頹>疝   治<疒頹>疝。陰丸痛引臍中。不尿。陰痿(一雲痛引莖中)。 穴曲泉   治<疒頹>疝。 穴中都 合陽 中郄 關元 大巨 交信 中封 太沖 地機   治<疒頹>疝癃閉。暴痛。痿厥。身體不仁。 穴中封   治陰痛。實時挺長。寒熱。陰暴痛。遺尿。虛則暴癢。氣逆。卒疝。小便不利。 穴少府   治陰股內痛氣癰。孤疝走上下引小腹痛。不可俛仰。 穴商丘   治狐疝。 穴巨闕   治狐疝嘔厥。 穴太沖   治偏<疒頹>。 穴肩井旁肩解與臂相接處。   治<疒頹>陰腫痛。 穴氣沖   治沖疝。冒死不知人。 穴中脘   治氣癃。<疒頹>疝。陰急。股樞膊內廉痛。 穴交信   治小腹疝氣。遊行五臟。疝繞臍。沖胸不得息。 穴氣海 臍中 石門 天樞   治臍疝。繞臍痛。沖胸不得息。 穴灸臍中   治臍疝。繞臍痛。 穴石門   治臍疝。繞臍痛。時止。又主氣疝。煩嘔。面腫。賁豚。 穴天樞   治<疒頹>疝。陰腫痛。陰痿。莖中痛。兩丸騫痛。不可仰卧。 穴氣沖   治陰疝。兩丸上入小腹痛。 穴五樞   治兩丸騫痛。 穴陰交 石門 太沖   治<疒頹>疝。 交穴信 中都 大巨 曲骨   治丈夫<疒頹>疝。陰股痛。小便難。腹脅支滿。癃閉。少氣。洩利。四肢不舉。實即身熱目眩痛。汗不出。目目□巟目□巟。膝痛筋攣。不可屈伸。穴曲泉   治<疒頹>疝有四種。腸<疒頹>卵脹難灸。氣<疒頹>水<疒頹>針灸易治。卵偏大。上入腹。 穴三陰交。灸隨年壯。   治卵偏大<疒頹>疝。 穴關元灸百壯。大敦隨年壯。橫骨邊二七壯(夾莖是)。   治疝。 穴石門 陰交   治寒疝。下至腰腳。如冷水。水傷諸疝。按之在膝上。狀如伏兔。下寒痛。腹脹滿厥。少氣。及卒疝小腹痛。內痿氣少。腰如冷水。小腹脹。腰以下伏兔上。寒如冷水。 穴陰市 肝兪   治寒疝。陰偏腫痛。 穴合陽   治寒疝。小腹脹。上搶胸脅。 穴然谷   治疝氣下墜。腰脊痛不得轉搖。急引陰器。痛不可忍。腰下至足不仁。背腠寒。小便赤澀淋。心下堅脹。 穴次髎   治寒疝。 穴太溪 行間 肓兪 肝兪   治寒疝。引小腹痛。腰膝拘攣。 穴陰交   治卒疝。小腹痛。 穴陷谷   治寒疝。引腰中痛。或身微熱。 穴中封   治寒疝。陰莖挺出。 穴大敦   王氏雲。有舍弟少戲舉重。得偏墜之疾。有客人為當關元兩旁相去各三寸青脈上。灸七壯即愈。王彥賓。患小腸氣。亦如此灸之愈。   治暴疝痛。 穴金門 丘墟   治卒疝。小便數。遺溺。陰頭中痛。心痛汗出。陰上入腹。陰偏大。腹臍中痛。悒悒不樂。 穴大敦。病左取右。病右取左。   治卒疝。小腹腫。時小腹暴痛。小便不利如癃閉。數噫恐悸。少氣不足。腹痛悒悒不樂。咽中悶。如有息肉。背拘急。不可俛仰。 穴蠡溝   治卒疝。小腹痛。轉胞不得小便。 穴關元   治卒疝。小腹痛。嘔吐。不嗜食。 穴照海。左取右。右取左。立已。   治卒疝股脛寒。小便不利。臍下積氣如卵石。足寒。脛酸。屈伸難。 穴蠡溝。兼刺陰蹻經照海二穴。左取右。右取左。刺之立已。   治小腸氣。 以毫針刺足厥陰經行間二穴。 次針足陽明經三里二穴。 刺足少陰經復溜二穴(脈微細不見。或時無脈者。刺復溜。順針往下刺之。候脈生乃出針)。   治小腸氣痛。 灸足底中指中紋七壯。立愈。   治一切<疒頹>疝(千金論曰。男<疒頹>。有腸<疒頹>。卵<疒頹>。水<疒頹>。氣<疒頹>四種。腸<疒頹>卵<疒頹>難差。氣<疒頹>水<疒頹>針灸易差)。 當騎碓軸。以莖伸置軸上。齊陰莖頭前。灸軸木上。隨年壯。   治陰卵大<疒頹>疝。 灸大敦穴。隨年壯。又灸足大拇指內側。去端一寸赤白肉際。隨年壯。雙灸之。又灸橫骨兩邊(夾莖是)。二七壯。又灸足太陽五十壯。三報。又灸足太陰五十壯。   治陰<疒頹>。 灸足大指下理中十壯。隨腫邊灸之(肘後方雲。灸足大指第二節下橫文正中央五壯。姚氏雲。足大指本節三壯)。   治陰卵偏大<疒頹>疝。 灸陰陵泉百壯。三報(在橫骨邊)。   治陰卒腫者。 令並足合兩拇指。以一艾丸灸兩爪甲端方角處。每爪甲角各半丸。一七壯愈。   治卵偏大上入腹。灸三陰交。隨年壯。   治卵偏大<疒頹>疝。灸肩井。隨年壯。又灸手季指端七壯。病在右灸左。在左灸右。又灸關元百壯。又灸玉泉百壯。三報之。又灸足太陽五十壯。三報之。又男<疒頹>。灸手小指端七壯。病在左灸左。在右灸右。良效。   治疝氣偏墜(危氏方)。以凈草一條。麥桿尤妙。度患人口兩角為一則。截斷。如此三則。摺成三角。如ㄙ字樣。以一角安臍中心。兩角在臍之下兩旁尖盡處是穴。若患在左即灸右。在右即灸左。兩邊俱患。即兩穴皆灸。艾炷如麥粒大。灸十四壯。或二十一壯即安也。   治疝氣。 於左右足下第二指下中節橫紋絞中。各灸七壯。至三七壯止。艾炷不須大。如麥粒大而緊實為上。若炷大。恐瘡難將息旬日半月間。不可多步履。仍不妨自服他葯。   治腎氣外腎腫。小腸氣痛。腹內虛鳴(危氏方)。灸風市穴五七壯。又灸氣海穴七壯。又灸臍左右各去一寸半。兩穴各灸七壯。立效(名外陵穴)。   治卒<疒頹>。以蒲橫度口。如廣折之一倍。增之布。著小腹橫紋中央。上當臍。勿使偏僻。灸度頭及中央合二處。隨年壯。好自養。勿舉重。大語言。大怒。大笑。又牽陰頭正上。灸莖頭所極。又牽下向穀道。灸所極。又牽向左右髀直行。灸莖所極。各隨年壯。又灸足厥陰。在右灸右。在左灸左。三壯。   治<疒頹>疝。 穴關元   治<疒頹>疝。 穴天樞   治疝暴痛。 取足太陰   治<疒頹>卒疝暴痛。及陰腫痛。 穴大敦。男左女右。灸三壯。立已。   治心疝。灸兩足大指甲肉之際。甲肉各半炷。隨年壯。良。   治<疒頹>心疝。發時心腹痛欲死。 灸足心。及足大指甲後橫理節上。及大指岐間黑白肉際。百壯則止(足心者。在足下偏近大指本節之際。非足心中央也)。   治諸氣心腹痛。小腸氣外腎吊痛。疝氣。小腹急痛不可忍(危氏方)。灸足大拇指次指下中節橫紋當中央。灸五壯。男左女右極妙。艾炷如黑豆大。灸偏墜。左灸右足。右灸左足。其效如神。   治疝法。 於疝邊豎紋。左右交互灸七壯。   治<疒頹>。 但灸其上。或灸莖上。又灸小腹脈上。及灸腳大指正中各一壯。又灸腳小指頭。隨<疒頹>左右。著灸。   治卒疝。 穴交信   華佗治卒陰卵偏大。 取足大指去甲五分內側白肉際。灸三壯。炷如半棗核大。左取右。右取左。   治四肢淫濼。身悶陰暴起疝。 穴照海   治卒疝暴痛。陰跳上入腹。寒疝。陰挺出。偏大腫臍。腹中悒悒不樂。 穴大敦。灸刺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治<疒頹>疝偏枯。 穴大巨   治<疒頹>疝精不足。 穴太沖 中封 地機   治男卒疝。小腹痛不可忍。 刺足厥陰經大敦二穴。刺足陽明經陰市二穴。   手痹   治手不仁。 穴少商   治手麻不舉。 穴肩貞   治四肢厥手足悶。 穴內庭   治四肢厥。喜笑。 穴列缺   治節痹。 穴曲池 支溝 臑會 腕骨 肘髎   治臂痿不仁。 穴曲池 天井 外關   療手足不仁。 穴白環兪   治手不舉。又主手不可舉重。腕急肘中痛。難屈伸。 穴曲池   治手痛。 穴間使   治臂腕外側。痛不能舉。 穴陽溪   治手掌熱。肘中痛。 穴中沖 少沖 勞宮 太淵 經渠 列缺   療手掌厚瘡痹。手皮白屑起。 穴勞宮   治手痹。 穴勞宮   治手臂不仁。 穴附分   足寒熱   治風寒從足小指起。 麻痹上下(資生經)。 穴至陰   治足寒。 穴腎兪 京骨 然谷   治膝上伏兔中寒。 穴陰市   治足下厥熱。 穴行間   治足下熱。 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 穴中都   治足下熱不能久立。 穴三里 條口 承山 承筋   治足熱厥逆滿。取其經血立愈。 穴委中   治足下熱喘滿。乃熱厥也。 穴湧泉(資生經雲。昔有人患此。針之立愈)。   治足下熱。 穴至陰   治足下一寒一熱。 穴然谷   治手足逆冷。 穴大都   治足寒。 穴隱白 太沖   治足逆冷。 穴中封   治足冷無血色。 穴陽陵泉   治骨□行寒不能自溫。 穴復溜   治足熱腿冷疼不能久立。麻痹不仁。 穴漏谷   史記。濟北王阿母。足熱而憊。太倉公曰。熱厥也。刺其足心各三所。按之無出血。病旋已。此病得之飲酒大醉。   足雜病   治足跟痛。不得履地。腳痿轉筋(資生經)。 穴仆參   治腳股筋急。髀樞不仁。 穴浮郄   治髀樞股骨□行痛。 穴附陽   治足指不能屈伸。 穴飛揚   治足心痛。 穴經渠   治足月□耑痛。 穴築賓   治腳月□耑痠。 穴承筋   療心中結熱。腳底白肉際。不得履地。又治足指盡疼。不得踐地。 穴湧泉   治五指盡疼。足不履地。 穴湧泉 然谷   治足痿不能行。 穴三陰交   治腳重不得履地。 穴上廉   治腳重踹痛不得履地。 穴崑崙   治足跗腫不得履地。 穴然谷   治脛寒。 穴中都   治風。身重脛寒。 穴絕骨。灸百壯。   治脛寒。 穴條口   治大驚。脛痛冷痹。膝痛不能屈伸。 穴梁丘。難經疏雲。足脛寒者。腎主骨。腎病。先脛冷也。當以此求之。   治足不能安。脛酸不能久立。 穴然谷   治脛痠。 穴湧泉 太沖   治脛痛。四肢重。少氣難言。 穴至陽   治腳脛痠。腳跟痛。腳筋急痛。 穴承山 承筋   治脛痛不可屈伸。 穴環跳 內庭   治脛痹不仁。 穴陽關   治筋痠。 穴至陽   治脛寒拘急。不得屈伸。 穴膀胱兪   治足腕不收。足脛偏細。 穴丘墟   治脛寒。 穴復溜   治髀樞中痛不可舉。 穴環跳 束骨 交信 陰交 陰市   治髀中痛不得行。 足外皮痛 穴臨泣 三陰交 凡髀樞中痛。不可舉。以毫針寒而留之。以月生死為數。立已。   治髀樞腳痛。 穴丘墟   治髀樞不仁。 穴陽輔   膝以上病。宜灸環跳風市。膝以下病。宜灸犢鼻、膝關、三里、陽陵泉。足踝以上病。宜灸三陰交、絕骨、崑崙。足踝以下病。宜灸照海、申脈。然須按其穴痠痛處。灸之方效。   治脛寒不得卧。 穴厲兌 條口 三陰交   治人腳無冬夏裂。 灸指頭七壯。立愈。   四肢厥   治四肢厥逆。 腹脹數欠(資生經)。 穴內庭   治四肢重痛。 穴至陽   治厥逆。四肢惰。 穴章門   治四肢怠惰。 穴鬲兪   治四肢不收。 穴極泉 日月 脾兪   治四肢不舉。 穴支溝 少海 附陽 天池 三陰交   治偏枯四肢不舉。 穴大巨   治腰中四肢淫濼。 穴腎兪   治四肢暴腫。臂寒短氣。 穴尺澤   治四肢腫滿。 穴三里   治手足逆冷四肢腫。 穴大都   療厥逆胸痛不可忍。腹中如刀刺。大小便難。四肢不收。身體怠惰。腿膝痠痹。屈伸難。 穴豐隆   主四肢厥。手足悶。 穴內庭   主手足寒至節。 穴大溪   主四肢厥手足悶者。久持之。厥熱腦痛。腹脹皮痛者。使人久持之。 穴內庭   主四肢厥喜笑。 穴列缺   主四肢懈惰喜怒。 穴章門   主四肢淫濼。 穴照海   主四肢不舉。 穴曲泉 附陽 天池 大巨 少海 支溝 絕骨 前谷   主嗜卧。四肢不欲動搖。 穴五里 三陽絡 三間 厲兌 天井   主四肢逆冷。 穴行間   治手足厥冷。 穴太溪   治手足逆冷。 穴大都   王氏雲。有人患陰證傷寒。手足冷甚。以火溫之。亦不暖。王氏與理中湯服。即得汗。手足自溫而愈。若其他手足厥者。當隨證灸之。   治四逆。 穴俠溪   治四厥脈沉細乾嘔。四厥起死法。 穴間使 乳根。各灸隨年壯。   人病狂痴。 手足厥。作狂病治不效。名醫錄曰。此驚恐憂思所得。大驚傷心。大恐傷腎。大憂思傷神志。神不足則狂痴。志不足則恐怖。恐怖則腎氣留。足不收。亦因積驚恐。氣傷腎也。   治風逆四肢腫。 穴復溜 豐隆 大都   治四肢寒熱。腰疼不得俛仰。身黃。腹滿。食嘔吐。舌根直。灸第十一椎上。及左右各一寸五分三處。各七壯。   治四肢冷。 穴行間   治脈不出。 穴不容   治厥逆。 穴內庭 章門

推薦閱讀:

針灸治病三要
《千金翼方》 > 卷第二十六·針灸上取孔穴法第一
針灸好處知多少?
想學針灸的進來
今日學習董氏奇穴

TAG: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