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療法 | 艾灸治療也要講究得氣
針灸包括針刺和艾灸,《醫學入門·針灸》說:「凡病,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灸法與針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艾灸是用艾葉製成的艾條或艾炷燃燒後產生的熱量刺激人體穴位,通過激發人體經氣來調整人體陰陽平衡,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療法。清·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亡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郁,調經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基本概括了艾灸具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昇陽舉陷、防病保健等作用。
在《黃帝內經》記載中,艾灸是和針刺、砭療、按摩導引、湯藥並列的治療手段之一,然而比較尷尬的是,現在各大醫院的中醫科或針灸科都普遍存在「重針輕灸」或「以灸輔針」的現象。究其原因,一方面艾灸的治療方式較為單一(目前普遍採用艾灸盒懸灸),不如針刺療法多;另一方面,針刺療法的酸、脹、麻等感覺更容易讓患者直接感受到,認同這就是針感(中醫謂之得氣),而艾灸沒有這個特點。事實上,艾灸也是可以得氣的,也是可以獲得「灸感」的!
何為得氣得氣,也稱「氣至」,一般指的是針感,多用於形容針刺後產生的經氣感應的現象,最早見於《黃帝內經》(《素問·離合真邪論篇》《靈樞·九針十二原》等)。《靈樞·九針十二原》特彆強調針刺一定要得氣:「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針刺得氣則效如桴鼓,若湯沃雪。《標幽賦》說:「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沉浮;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邃。」針刺得氣的感覺「如魚吞鉤」,施術者在針刺完鬆手後可以觀察到銀針一浮一沉地搏動,像魚兒咬鉤。
艾灸為什麼也追求得氣
追求得氣也就是追求療效。古人施灸更多的是用艾炷,艾炷大小如麥粒(一個稱為一壯),直接置於皮膚上燒灼。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提倡「隨年壯」(根據患者歲數來確定艾灸壯數)。宋·竇材《扁鵲心書》動輒三百壯、五百壯。這樣做雖然療效較好,但是一方面艾灸所需時間較長,另一方面容易對皮膚造成損傷,在愛美之風盛行的當代社會,這類療法已慢慢不為大眾所接受。而且目前各大醫院中醫門診基本飽和,為了省力省時,越來越多的中醫師傾向於藉助艾灸盒、艾灸筒等灸器,將艾條點燃後置於灸器中,任其自燃。這種方法並不能真正做到因人施治,所以療效參差不齊,從而導致艾灸療法成為針刺治療的輔助手段之一。
艾灸得氣是什麼感覺
艾灸得氣的感覺,我們不妨稱之為「灸感」。事實上,灸感並不僅僅是皮膚髮熱、潮紅,而是也可以像針刺那樣有「如魚吞鉤」感,同樣也可存在循經感傳的現象。這類灸感,不僅施灸者可以體會到,受術者同樣可以體會到。類似的報道散見於坊間,但尚未有系統論述者。
以筆者本人臨床經驗來看,灸感以「如魚吞鉤」更為多見。艾灸治療開始後,當氣至時,施灸者可明顯感覺到手上艾條末端如被磁鐵所吸(艾條雖輕,捏在指端卻重逾雞卵)。一般一個穴位持續吸引的灸感可存在5~15min(應該與患者的體質有關)。此時患者的感覺是介於痛與不痛之間,部分患者有循經感傳或局部有蟲蟻爬行感,也有少數患者有局部脹痛感或全身出汗感。當持續5~15 min後,施術者可明顯感覺到艾條末端的吸力逐漸減小,慢慢轉化為排斥力,無形之中好像有一股力量在阻止艾條靠近穴位。
操作方法
為了獲得灸感及療效,在施灸過程中一般要遵循尋氣、得氣、守氣、追氣4個階段。①尋氣:取一截艾條(約3寸長),捏於指端,點燃後置於穴位上方,平心靜氣,凝神於指,運用迴旋灸或雀啄灸的方式,逐漸探尋經氣。②得氣:在施行迴旋灸或雀啄灸手法時,若受術者產生感應,則施術者可感受到指端的艾條被吸附,此為氣至,也就是得氣。患者此時的感覺是介於痛與不痛之間,雖感灼熱,但仍可忍受。③守氣:得氣後,一般都要守氣,就是施術者在得氣的位置保持住,任由艾條與穴位互相吸引,此過程一般需要5~15 min,吸滿則不再吸引,甚至會互相排斥。此時患者會開始感覺到疼痛。④追氣:此過程不一定人人都有。有些患者在某個穴位上守氣到氣滿時,施術者指端所持的艾條會感到有一股力將其牽引往該穴位所屬經絡的上端或下端循行,並在另一個部位(甚至更多穴位)上重新獲得灸感,有時甚至可以循行到經絡末端。
這4個過程中,尋氣最關鍵,守氣最重要。守氣一定要守到氣滿為止,用通俗的講法就是要「灸透」。《醫宗金鑒》有言:「凡灸諸病,必火足氣到,始能求愈。」火候不到,療效必定會打折,這是很考驗施術者的一個過程。
臨床經驗艾灸一般多用於陽虛產生的虛寒證或痛證,選穴一般宜精不宜多,注重灸感,務必灸透,每日1次即可。《靈樞·刺節真邪》曰:「用針之類,在於調氣。」《靈樞·終始》曰:「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艾灸也是如此,在於調氣,氣調而止。
艾灸治療虛證或痛證,所選穴位一般以任脈(膻中、中脘、神闕、氣海、關元諸穴)、督脈(大椎、身柱、至陽、命門、腰陽關諸穴)或背俞穴為主,也可以選用足三里、太溪等常用保健穴或阿是穴。穴位取用不必糾結於標準定位,應視灸感有無、強弱而施治。
案例分享
(1)灸關元治夜尿頻多。一老年男性患者,患夜尿頻多數十年。自訴每夜起床5~6次,每日睡前不敢飲水,否則容易出現尿床,嚴重影響睡眠及生活質量,苦不堪言。曾在其他醫院就診,診斷為「前列腺增生」。服用藥物有時可緩解,但停葯容易反覆。也有西醫建議手術治療,考慮該患者年事已高,只求改善癥狀即可,故來求診。經四診合參後辨證為腎陽虛證,擬溫腎助陽,通陽化飲,予灸關元穴。初得氣時,患者自訴趾端有蟲蟻爬行感,守氣5min後,氣滿即止。每日1次,施治1周,患者夜尿逐日減少,基本維持在每晚1~2次,甚為滿意。
(2)灸太溪治療午後畏寒。2015年秋季接診一高三女生,患者自訴入秋後常自覺午後手腳發涼,惡風畏寒,喜歡穿厚衣服,也因此經常被同學取笑。該患者在西醫院檢查均未發現明顯異常,經人引薦就診於我處。辨為陽虛證,擬灸關元穴。該患者怕冷不願意暴露下腹,於是改灸腎經太溪穴。在揣穴時明顯摸到足部不溫,艾灸10餘秒得氣後守氣10min左右,氣滿時可感受到一股力量將艾條向照海穴牽引。在照海穴得氣後繼續守氣10min後又被牽引到然谷穴,灸透然谷穴後該無形之力消失。因該患者還要高考複習,囑自購艾附暖宮丸續服。後隨訪,已恢復如常。
本刊投稿網址:www.zgmjlf.cbpt.cnki.net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民間回憶 | 二舅的舊腦筋與新思維
※民間八字秘訣
※民間陰陽看風水之五十九
※民間八卦佔法,略舉一例
※安徽駱駝相法過三關民間高手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