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 (22)第19節 唐朝b
清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屬潁州。隋末,屬汝陰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屬信州。武德六年,改屬潁州。貞觀元年撤,併入汝陰縣,仍治今阜陽市區東28公里口孜鎮北古城孜清邱村。 永安縣:唐武德四年置,位今阜陽市區西南70公里汝水北岸(今屬阜陽市永集附近),為美詞,屬信州。六年,改屬潁州,撤入汝陰縣。 高唐縣:唐武德四年置,屬信州。武德六年,併入汝陰縣。 潁陽縣:隋開皇十八年改名,仍治今太和縣舊縣鎮。唐武德四年,改屬信州。六年,改屬潁州。貞觀元年撤,併入汝陰縣。 永樂縣:唐武德四年置,以吉利語名縣,屬信州。六年,廢信州,撤永樂縣,併入汝陰縣。 〔亳州〕 隋譙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為亳州,系復北周舊名,仍治譙城,領譙、城父、谷陽、鹿邑,酇5個縣,在安徽境內設2個縣。五年,置亳州總管府,領譙、亳、宋、北荊、潁、沈6個州。七年,改為都督府。貞觀元年,置都督府,仍為亳州。十七年,廢譙州,以所領臨渙、永城、山桑3個縣改屬亳州,仍治譙,領8個縣,在安徽境內設4個縣。 譙縣:隋大業三年(607年)複名,仍治今亳州市區。 城父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複名,仍治今亳州市城父鎮。 臨渙縣:隋末僑置譙州,治臨渙。貞觀十七年(643年),撤銷譙州,臨渙縣改屬亳州,仍治今濉溪縣臨渙鎮。 山桑縣:隋大業二年,改肥水縣為山桑縣,治今蒙城縣城關鎮渦河北岸香山鄉姜樓劉寨村。隋末,屬譙州。唐貞觀十七年,改屬亳州。此山桑縣延漢及以後今蒙城縣壇城鎮舊名,但已非舊治。 唐亳州在安徽境內4個縣範圍內先後廢成、文、譙3個州,葯城、文城2個縣。 〔成州〕 又作「城州」,王世充置,治城父(今亳州市城父鎮),以城父縣首字為名,簡寫成「成州」,領城父縣。武德四年五月,平王世充,廢城州,留城父縣,改屬亳州。 〔文州〕 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魯丘堡,並置葯城縣,屬文州。四年,廢州,改葯城縣為文城縣,以故州治為名。七年撤,併入城父縣,故治位今利辛縣西張村鋪集西高處。 〔譙州〕 隋末,群雄僑置。此州僑於臨渙(今濉溪縣臨渙鎮),領臨渙、永城、山桑、蘄4個縣,在安徽境內設3個縣。貞觀十七年,廢譙州,以臨渙、永城、山桑3個縣改屬亳州;蘄縣改屬徐州。 葯城縣:唐武德三年置,治文州治魯丘堡。縣名緣境內草藥豐富,集散地為葯城而名。武德四年,廢文州,改為文成縣,以文州城為名。七年,撤銷文成縣,併入城父縣,均位今利辛縣西部地區的張村鋪集西高處。 〔宋州〕 本梁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復置宋州,系復隋舊名,治宋城(今河南商丘南),領宋城、寧陵、柘城、谷熟,下邑、碭山、虞城7個縣。歷經變動,領碭山、下邑、谷熟、單父、楚丘、柘城、宋城、襄邑、寧陵、虞城10個縣,在安徽境內僅設1個縣。 碭山縣:隋開皇十八年,改安陽縣為碭山縣,仍治今碭山縣城東1.5公里,今碭山第一中學一帶。 〔徐州〕 隋彭城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徐州總管府,治彭城(今徐州市),領徐、邳、泗、鄫、沂、仁6個州,在安徽境內設縣僅有徐、仁2個州。其中,徐州治彭城,領彭城、蕭、沛、豐、滕、符離、諸陽7個縣,其中蕭、符離、諸陽3個縣在安徽境內;仁州治夏丘(今泗縣城關鎮東),領夏丘、谷陽、虹、龍亢4個縣,全在安徽境內。六年,撤銷夏丘縣。貞觀元年,廢諸陽縣,併入符離縣。二年,撤銷鄫、邳2個州,以譙州來屬。七年,以沂州屬海州都督。八年,廢仁州入譙州,置徐州都督府,管徐、泗、譙3個州。十七年,罷都督府,以廢譙州的蘄縣來屬。徐州仍治彭城,領彭城、蕭、豐、沛、滕、宿預(遷)、符離、虹(後改屬泗州)、蘄8個縣,在安徽境內設3個縣。
蕭縣:隋大業二年(606年),改臨沛縣為蕭縣,治今蕭縣城龍城鎮。 符離縣:隋大業二年,移治朝斛城(今宿州市解集鄉解集)。 蘄縣:隋末,改屬北譙州。貞觀十七年(643年),改屬徐州,仍治今固鎮縣仁和集。唐顯慶間(656~660年),遷回今宿州市蘄縣鎮。 〔泗州〕 隋下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泗州,治宿預,領3個縣,均在今江蘇境內。歷經變動,加上貞觀八年廢仁州,以虹縣改屬泗州,領6個縣,仍治宿豫(預),在安徽境內僅設1個縣。 虹縣:漢舊縣,原治今五河縣故虹城(今五河縣雙廟鄉董嘴村西南),東晉亂廢。後復,旋廢。唐武德四年,復置仁州及虹縣,虹縣仍治虹故城。六年,廢夏丘縣。貞觀八年,廢仁州,虹縣改屬泗州。貞觀十三年,虹縣遷治故夏丘城(今泗縣城關鎮),取代夏丘故名。《舊唐書·地理一》說:「貞觀八年,廢仁州,以虹縣屬泗州,移治夏丘故城。」定遷治於貞觀八年。姑錄備考。 唐初,在徐州及泗州境內先後廢省的有仁、譙(北譙,重複出現一次)州及夏丘、諸陽、谷陽、龍亢4個縣。 〔仁州〕 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復置仁州,領夏丘、谷陽2個縣,治夏丘;又析夏丘置虹及龍亢2個縣,計領4個縣,均在安徽境內。六年,撤銷夏丘縣。貞觀八年,廢仁州及龍亢縣,虹縣改屬泗州;谷陽縣改屬北譙州(初名譙州)。 〔譙州(北譙州)〕 唐武德四年,以臨渙、永城、山桑、蘄4個縣置北譙州(有的史書寫成「譙州」),治臨渙,在安徽境內設3個縣。貞觀八年,增領谷陽縣。十七年,廢州,以臨渙、永城、山桑3個縣改屬亳州;谷陽、蘄縣改屬徐州。 夏丘縣:隋復,仍治今泗縣城關鎮東。唐武德四年,以夏丘、谷陽縣置仁州,兼州治,又析置虹、龍亢縣。六年,撤銷夏丘縣。 諸陽縣:唐武德四年,析符離縣置,位今濉溪縣趙集鄉山西村東北山西坡,為東魏南濟陰郡定陶縣故地,位定陶山,後改名諸陽山下。貞觀元年撤銷,併入符離縣。 谷陽縣:漢舊縣。北齊復置,仍治今固鎮縣谷陽鄉。唐武德四年,改屬仁州。貞觀八年,改屬北譙州。十七年,改屬徐州。顯慶元年(656年)撤銷,併入蘄縣,並將蘄縣遷回今宿州市蘄縣鎮。 龍亢縣:唐武德四年,分夏丘縣復置,仍治今懷遠縣龍亢集,屬仁州。貞觀八年,與仁州同時撤銷。 淮南道,區域位於淮河南岸至長江北岸廣大地區,包括今江蘇、安徽江淮地區及河南、湖北江淮地區東部,東臨海,西抵漢(今湖北省應山、漢陽一帶),南據長江,北濱淮河。貞觀元年劃,以州、縣位於淮河以南而名。唐初,先後在域內置32個州,後經貞觀改革,領揚、楚、和、滁、濠、壽、廬、舒、蘄、黃、沔、安、申、光14個州,53個縣,在安徽江淮地區設22個縣,涉及6個州,先後廢棄20個縣,涉及7個州。 〔濠州〕 「濠」字初作「豪」,後改「濠」。《新唐書·地理二》劃入河南道;《舊唐書·地理三》劃入淮南道。今按以所領區域位淮河之南,故改歸淮南道這個地理區域。隋開皇間,先後為豪、濠州;大業間,改為鍾離郡。唐武德三年(620年),改為濠州,復舊名。又改臨濠縣為定遠縣,化明縣為招義縣,治鍾離,領鍾離、塗山、定遠、招義4個縣,全在安徽境內。武德四年,撤銷塗山縣,併入鍾離縣,領3個縣。 鍾離縣:秦舊縣,東晉亂廢。北齊復置,仍治今鳳陽縣臨淮鎮北李二庄鄉小卞莊西。唐武德三年恢復,改鍾離郡為濠州,因城介濠、淮間,多水災,改建三牛城,置三石牛以鎮之,改建州縣城於今臨淮鎮西南1公里。武德七年,撤銷塗山縣,併入鍾離縣。 定遠縣:秦東城縣,梁置定遠縣,屬臨濠郡。隋開皇三年(583年),改屬濠州,仍治故東城(今定遠縣故朱馬鄉下馬鋪)。大業三年(607年)四月,改屬鍾離郡。唐武德三年,復改屬濠州。
推薦閱讀:
※安徽唯一的佛教石窟里500尊佛像,為啥499尊被古人割掉頭部!
※解讀《安徽省水路運輸條例》:保障水路運輸業健康發展
※安徽淮北是一所怎樣的城市?
※安徽6條美麗古道,你走過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