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這裡面能有真愛嗎?

心理引言:相親的雙方並非簡單挑揀彼此,婚姻是目的,但前提是自己滿意。放開你的心,消除焦慮,大膽展示自信而真實的你。 ——心靈咖啡網

相親的雙方並非簡單挑揀彼此,婚姻是目的,但前提是自己滿意。放開你的心,消除焦慮,大膽展示自信而真實的你。

相親,這裡面能有真愛嗎?

我27歲了,談過幾次戀愛,但都無疾而終。身邊的朋友同事陸續進入婚姻殿堂,我還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爸爸媽媽已經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今年春節回家,除了大年三十吃年夜飯之外,初一到初六都變成了「相親日」,老媽帶著一幫愛管閑事的姑姑、阿姨全部出動,把她們能弄來的未婚男子排成一個表格,讓我按順序會面。我抓狂,堅決反對,可架不住老媽動用「眼淚攻勢」,我只能投降。

雖然我已不再相信白馬王子的愛情童話,但我的結婚對象怎麼可能在相親大隊里?一個陌生的男人和一個陌生的女人抱著赤裸裸的婚姻目的坐在一起,摧毀了愛情的浪漫和婚姻的神聖。

六天的「相親日」,我見了16個男人。我傻不拉嘰地坐在咖啡廳的角落,被陌生的眼光打量探究,我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做什麼,只能機械地回答對方的問題,「在哪兒工作?」「工資多少?」「平時喜歡做什麼?」「談過幾次戀愛,為什麼分手?」……回答完問題,兩個人面面相覷,熬到介紹人再次出現,替我們收場。

春節假期結束回到工作所在的地方,老媽打來的電話還是以相親為主題,她認定了這是我能結婚的唯一途徑。春節見過的16個人,還有5個繼續和我聯繫著,我一直在思忖,這裡面能有真愛嗎?

「相」令人焦慮


擋住女孩的愛情的,並不是相親,而是她心底的「被評價焦慮」。

相過親的人,此時都可以捫心自問。到底你是真的反感相親這種形式呢?還是在害怕被別人「相」的這個過程?很多人都和女孩一樣,為「厭煩相親」找了很多理由,比如目的性太強,靠譜的人太少,走馬觀花根本無法短時間內彼此了解……

其實,這些都是借口。根本原因是,你害怕被別人審查,害怕被別人選擇,害怕被別人評價。

每個人對自己的外貌,都會有自卑的地方;而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己想要隱藏的地方。所以「被評價」多少會害怕,會緊張。這是正常的。但比起用反向形成的「裝強」,或用「抗拒」來逃避,面對這種「焦慮」更能讓自己坦然一些。如果總是介意被看,無論相多少次,都只是去拼「自尊」而已。

目的越強焦慮越強


女孩說「相親是一個陌生的男人和一個陌生的女人抱著赤裸裸的婚姻目的互相打量」,正因為很多人都是這樣看待相親的。所以不知不覺也讓自己充滿了目的性。很多人的目的和女孩一樣,並不是直接找一個人結婚,他們有更「高遠」的目的——「找到真愛」。殊不知這個比「以結婚為目的」還可怕。因為成為愛情的條件,其實比婚姻更多,而且僅是一些「看不到、摸不著」的標準。想找愛情的動機,是更強烈的一種目的性。目的一強烈,「被評價焦慮」就會更強烈,二者是正比的關係。

這就好像,抱定尋找「白馬王子」的心,就很擔心自己沒有公主的美貌,越是期待王子,就越是嫌棄自己,越是怕被王子看到。

其實相親,找的是適合一起成長的人,不是來比條件的,一切從談得來開始,這才是相親真正的目的。

相親特有的浪漫


會對相親害怕和防範,是因為我們誤解它了。「相上相不上」,並不用來評價一個人優秀不優秀,而是看雙方的適合度。

相親特有的浪漫,不是在日常生活里無目的地遇到一個人,然後日久生情的那種慢熱的浪漫;也不是特別時刻人海相遇一見鍾情那種激情的浪漫。而是當下,我們懷抱著了解另一個人的開放之心,看看別人世界的模樣,一種侃侃而談的氣氛。在這個過程中真正使人產生浪漫體驗的不是轉角撞個滿懷的偶像劇,而是雙方放開內心時的相互吸引。

想在相親中獲得真愛,首先要放下「被評價的焦慮」,減弱自己的目的動機,讓自己保持一種開放的生活態度,樂意去認識各種各樣與你不同成長模式的人,抱著感興趣的心去迎接陌生人。

你的心越開放,就越不怕被評價,你越懂得自己,就越自信,離真愛也就更近一步。

學點心理學:被評價焦慮

是指一旦被別人審視和評價,就會感到焦慮。很怕坐在別人的目光下,讓別人挑選或考核。「考試焦慮」是來自隱形的「被評價焦慮」。越是害怕讓別人看,就越容易產生一些焦慮反應,比如手心冒汗、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植物性神經系統紊亂等。這種焦慮往往會「幫倒忙」,讓自己對他人充滿阻抗,想要逃跑,本來可以成功的事情,也會搞砸。


推薦閱讀:

當一個男人對你甜言蜜語時,其實他還不是真愛你!
如果是真愛 茫茫人海我願為你等待
真愛一世情
安東の內心OS(二)

TAG:相親 | 真愛 | 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