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拳斷想

太極拳斷想(轉載)(練太極拳指導性文章)(2013-07-31 21:01:58)太極拳的理想境界是自然,即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而這種自然並非河流山川的客觀自然,它是指遵循規律順應法則的自然,從某種意義上說,俗語所說「習慣成自然」也是對宗奉自然的最好詮釋。拳的基礎理論或者說思想原則是「無為無不為」,「無為」是其手段,「無不為」是其結果。拳的戰略思想是「不爭」,即不主動進攻或退讓,而是捨己從人,老子所說:「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它的戰術思想是「柔弱勝剛強」,認同「物極必反」的道理;它體現的效果是「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因而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所以太極拳又稱為「神拳」,何謂神?易經講「陰陽不測謂之神」,即變化萬端而人不知則謂之神。太極拳因這種獨特的方法由「藝」而進乎「道」,它已經不僅僅是了,而是通過表現出的大道。太極拳就是用個人的身體和心靈來體驗「道」——古人哲理——的一種途徑和載體,因此這種體驗很難用語言文字準確表達,只能依靠代代武術家的言傳身教和自己細心體悟才得以傳承。作如是理解,太極拳就是一個按照東方傳統哲學思想指導下復歸自然的體育活動。太極拳既然是「道」的體現,則應該是大道自然(順應規律)、大道至簡(不繁衍縟雜)、大道至易(不故弄玄虛),因此,太極拳不需苦練,也無秘籍,但需要在明師的引導下心悟體證。現在習練太極拳者眾多,許多人愛拳一生而樂此不疲,總覺得自己有很大的收穫和體會,這是太極拳博大精深的反映,是令人欣喜的現象。但是,卻容易出現淺嘗輒止、固步自封和以訛傳訛的後果。由於太極拳基本上沒有任何副作用,無論是做對做錯,對人體基本上沒有損害,只要在練習時自我感覺良好,至少收到了體育活動的效果。但如果把追求或者希望速成因而想出其它違反原則的方法來過度訓練,則有可能不得其益,反受其害,最為普遍最為典型的是膝關節受傷。其次是太極拳一層樓有一層樓的風景,無論功夫高低都有一定的領悟和體會,所以人們在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就認為收到了效果,因而有所滿足而止步不前,影響了對太極拳終極目標的追求。太極拳的運動方式與日常理解的方式不同,它要求「極柔軟」才能極堅剛。而能做到柔軟至極,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在短期內達得到的。它要求習練者在訓練中學習、摸索、領悟出一種回歸人的本質的方法,拋棄後天所獲得的經驗,不知不覺的脫胎換骨。這種「得來不覺費功夫」所獲得的功夫,才是太極拳的純正功夫。因此,選擇練習太極拳,一定要有終生追求最高境界和目標的決心和信心,何況「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因此練太極拳不要淺嘗輒止,一定要把太極拳真諦弄清楚,要準備花一輩子來學習,求真而不是求勝。當然,還有一部分太極拳追求者花了數年甚至數十年「純功」,卻不能運化者,儘管並非彼彼皆是,也不在少數,他們收穫更多的卻是矛盾、糾結和痛苦,這是一批尚有希望的人,但若不遇「明師」指點,自作聰明,即使練到終老,也將落得「枉費功夫遺嘆息」的結果.「斯技旁門甚多」,引誘人虛耗光陰,浪費生命,這又是太極拳極端殘忍的一面,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剛柔相濟是許多雜手為自己的外家手法提出的最好理由,活生生把太極拳的大松大軟變成了所謂可剛可柔的雜拳,失去了太極拳最本質的屬性。中國古人把大道比喻為水,於是,後人了解到水的直觀屬性可以由液體的水變為固體的冰,也就是說從水中找到了剛和柔的統一體。因此,理直氣壯的為自己的剛性屬性辯護。其實這是很容易欺騙人的錯誤觀點,要知道極柔軟的水之所以有巨大的剛性能量,不僅是它固化為冰的原因,而是它整體能量集中爆發的結果。正如巨浪、海潮、乃至海嘯,爆發出來的能量威力無比,但它沒有改變水的液體屬性,仍然是柔軟的水的屬性。另外,剛柔相濟特彆強調的是「相濟」,如果說的是水與冰的形體改變,就不可能相濟,而是相對了,因為液體與固體畢競是完全不同的物理形態。極柔軟是對太極拳形體的要求,也是形成整體爆發力量的前提基礎。太極拳在技擊中體現的「極堅剛」,只能是「極柔軟」所產生出來的效果。老論所言,「斯技旁門甚多,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明確指出了太極拳「旁門」的基本特點,即力量大的勝力量小的,速度快的贏速度慢的,這種因先天之力造成的差別,老論是不足為取的。由於太極拳反映出的是擊人丈外的效果,所以人們對剛性的感受特別明顯,因而過分強調了這種堅剛效果的追求,錯誤的把普通人容易理解的堅剛成為了追求的目標和方法,那就與太極拳追求「極柔軟」的目標和方法背道而馳了。太極拳習練既久,會形成一種無堅不摧的罡氣,這是一個人整體力量的反映,是從極柔軟中出來的,所以應該把「極柔軟」的提法強調到非常徹底的程度。物極才必反,凡是有了堅剛的意念,就容易摻雜而不純粹了。雅軒大師反覆說他是追求「大松大軟」並堅信這樣才能夠對付各種硬手。但是,極柔軟是怎麼練出來的,依照書本是絕對練不懂的,這必須老師口傳身授,學生身證體悟才能掌握,尤其是要遇到高手讓你有所體會才行。台灣葉金山先生堅持大松大軟的練功方向,(他甚至認為雅翁大師還沒有他松得徹底,但從他的推手錄像看,他的功夫也不敢恭唯。)葉先生說過,你遇到一個人把他的手舉過頭頂而不感覺到他手的重量,那你馬上就給他錢,因為他認為這就是有太極拳功夫的人。他的這個話說明,東方大道包括中國的太極拳是感悟性和體驗性的,它要求你必須親身用心去感受和用身體去領悟,如果你沒有遇到這樣的大師給你這種體驗,僅從書本上或錄像來學習是不容易得到要領的,因為你不可能體會「松」的真正意義,自以為懂了,其實還是隔靴搔癢,並沒有理解和落實。「入門引路需口授,功夫不息法自修」,還是老論上的話,已經基本上把如何學習太極拳指明了條件,如果不具備條件,我建議就等待機會或者尋找明師,否則學拳容易改拳難,積重難返。太極拳是需要哲學思想來指導,依靠智慧來領悟,運用身體來體驗的內家拳。所以要與其它外家武術的訓練方法有所區別。學習太極拳首先要明理,其次要得法,最後還要用功。現在不少人都以「拳練萬遍神理自現」來激勵自己,「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勞其筋骨」苦其皮肉,往往最終結果卻是「太極十年不出門」,所以古人也有「窮畢生精力卻代不數人」的感慨。之所以如此,不是太極拳的無能,而是把太極拳當成外家拳來練了,太極拳要是像外家功夫一樣苦練,吃苦受累卻收效甚微甚慢,又何苦非要練太極拳呢。花這麼多時間吃這麼多苦不如直接學習其它運動或練其它功夫,效果還快速顯著得多。從另一種意義上講,無論內家外家,包括所有的體育運動,都是在追求身體的靈活與反映的靈敏,這是所有運動的目標和方向。就武術而言,所謂內家外家的區別,只在於實現這目標的路徑不同。外家拳是以物理性運動為主要方式,以提高力量速度技巧等外「動」的方法來獲得,內家拳則是以穩靜心性,鬆柔肌肉、延伸關節等內「靜」的方法來實現。因此,以為勤奮苦練要衝破人的生理極限的苦練就能成功,恐怕是南轅北轍罷。當然,若用外家拳的方法如刻苦訓練、講求手法技巧、積累經驗教訓等外動為主的方法來練太極拳,肯定可以獲得功夫甚至高功夫的,但無論如何難以稱之為純正的太極拳功夫,因為它們仍然是「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異於太極拳的「旁門」。殊不信此,為什麼老論所言「靜中觸動動猶靜」,始終強調的仍然是一「靜」字。道家是以「靜」為其根本的修養方法,其特點是排除人為的慾望和知識,體驗心中之「道」即「德」,莊子特別關注於體驗,其著名的「坐忘」法,就是靜中體驗「道」的境界,即所謂「同於大通」。因此,只有堅持以「靜」的思想原則來練習太極拳才是學拳正道,太極拳是需要哲學思想來指導,依靠智慧來領悟,運用身體來體驗的內家拳。所以要與其它外家武術的訓練方法有所區別。學習太極拳首先要明理,其次要得法,最後還要用功。現在不少人都以「拳練萬遍神理自現」來激勵自己,「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勞其筋骨」苦其皮肉,往往最終結果卻是「太極十年不出門」,所以古人也有「窮畢生精力卻代不數人」的感慨。之所以如此,不是太極拳的無能,而是把太極拳當成外家拳來練了,太極拳要是像外家功夫一樣苦練,吃苦受累卻收效甚微甚慢,又何苦非要練太極拳呢。花這麼多時間吃這麼多苦不如直接學習其它運動或練其它功夫,效果還快速顯著得多。從另一種意義上講,無論內家外家,包括所有的體育運動,都是在追求身體的靈活與反映的靈敏,這是所有運動的目標和方向。就武術而言,所謂內家外家的區別,只在於實現這目標的路徑不同。外家拳是以物理性運動為主要方式,以提高力量速度技巧等外「動」的方法來獲得,內家拳則是以穩靜心性,鬆柔肌肉、延伸關節等內「靜」的方法來實現。因此,以為勤奮苦練要衝破人的生理極限的苦練就能成功,恐怕是南轅北轍罷。當然,若用外家拳的方法如刻苦訓練、講求手法技巧、積累經驗教訓等外動為主的方法來練太極拳,肯定可以獲得功夫甚至高功夫的,但無論如何難以稱之為純正的太極拳功夫,因為它們仍然是「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異於太極拳的「旁門」。殊不信此,為什麼老論所言「靜中觸動動猶靜」,始終強調的仍然是一「靜」字。道家是以「靜」為其根本的修養方法,其特點是排除人為的慾望和知識,體驗心中之「道」即「德」,莊子特別關注於體驗,其著名的「坐忘」法,就是靜中體驗「道」的境界,即所謂「同於大通」。因此,只有堅持以「靜」的思想原則來練習太極拳才是學拳正道。由此提出了太極拳練什麼和怎麼練的問題,即太極拳練習的具體方向和目的究竟是什麼?每一種體育運動的練習方向和目的決定了這種運動練習的具體方法。比如說舉重是練力量,球類和跑步是練速度,體操、摔跤、外家拳等是練手法技巧,或者說它們都是增強力量、加快速度、豐富技巧兼練的運動。但太極拳既不需要練力量——用意不用力,也不講速度——運行緩慢,更不求技巧——無欲無為。那麼太極拳練自己身體上的什麼呢?老拳論不看重「壯欺弱,慢讓快」的「先天自然之能」的勝人之術,因為這些都「非關學力而為也」。那麼太極拳的「學力」是什麼,怎樣學習才能體現「四兩撥千斤」和「耄耋能御眾」從而「英雄所向無敵」呢?任何對抗性運動,都不能缺少力量、速度、技巧和功力的較量,太極拳如何體現這四種基本要素?即「練自己身上的什麼」這個必須解決的本源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才能體現太極拳與眾不同的獨特方法和神奇功夫。如何理解太極拳這種對抗性四要素呢?我以為,首先從力量來講,太極拳是避實擊虛,攻其無備,小力擊大力是完全可能的,何況長期的鬆柔訓練,太極拳也會積累內勁,強其罡氣,其整體的爆發威力無比。其二速度問題,人與人對抗時的速度不是指物體位移速度的快慢,而是指瞬間反映的快慢,這恰恰是太極拳訓練的優勢,因為太極拳特別注重神明的反應,它要求「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第三技巧問題,即招式手法。任何招式手法都有窮盡,而太極拳則以不變應萬變,無法應萬法,所謂太極無法,動即是法,捨己從人,順勢變招,「因敵變化示神奇」。第四不需要「功力」,所謂不需要功力,即指太極拳的動作要求不需要通過特別的訓練即可達到,沒有要求超出常人所具備的基本條件,不論男女老少都可以練好太極拳。我們從「耄耋御眾」中可見,甚至於連路都難以走動的八、九十歲的老拳師,仍然能夠輕鬆的擊人丈外,他們的身體條件,恐怕也難以談得上所謂的「功力」了。以上四點,是我堅持相信太極拳能獲得武術效果的理由。再談談自然,中國道家是以「自然」為最高境界,這個自然不是與人相對的自然界,也不是機械論的必然性或因果律之類,它就是自然而然,沒有任何目的或意志,不僅沒有目的性,也沒有任何規定性。按照這個自然的概念,太極拳所說的自然,主要是指行為動作決不能預設目的,而是內通外順,隨曲就伸,上若行雲,無心以出岫,下如流水,隨意而下灘。另是指太極拳的各項技法要求,不僅要合乎道(老子哲學思想之道)合乎理(古典拳論之理),更要合乎人們日常生活的自然習慣,如走路散步以及一些手工勞作等經常性的活動,俗語「習慣成自然」最簡捷明了的說明了這個概念的自然的道理。因此,在練拳時自己自然不自然,就與這些日常動作相比較,主要要求是否在心境上一致,如果心境一致就是自然,否則就是不自然,那就需要慢慢調理自己身心,使自己在練太極拳的任何動作時都能自然而然,所謂「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太極拳特別要求的是心態要自然,如果抱著我開始練拳了的想法去練拳,就不容易自然了,而那些抱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甚而「報仇雪恨」的目的練拳,就更與太極拳的本質路徑相背離,很容易就南轅北轍了。另外有些拳師甚至於非常成名的大師,為保持名譽或者財利,也容易兼習雜門手法以顯示自己的功夫,這也是不自然,日久天長,與太極拳道也離得遠了。「練拳時,身勢應如載重之船行於江河之中」。此是雅翁原話,由於注重「沉」,學習者往往容易理解為「壓」。四川重慶兩地練楊式太極拳者,受這種影響深重,都重視腿腳沉實,身勢下壓,以求腳下樁功的穩定。這樣容易造成膝蓋受傷,許多練拳者多年後往往就是這種結果。「身勢如載重之船」,但此論很難從文字上理解正確,需要明師以身示範方能明白,所謂「入門引路需口授」是也。此是其一。其二老論有言曰: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其中一定要包括腳、腿俱要輕靈。而其他學習者卻把身勢的松沉錯誤理解為身勢朝腿腳的沉壓,這就違反了俱要輕靈的要求。雅翁強調的的身勢,即全身虛靈後身勢的自然下墜,是旁觀者的感覺印象,自身的感覺體悟切切不可有沉重之感。還有就是雅翁強調要有虛無的氣勢,這也容易理解偏,氣勢是虛無的,是功夫到了爐火純青時的自然流露,它只是旁觀者的感覺印象,非習練者虛張聲勢,更非瞪眼豎眉,咬牙切齒所能形成的。雅翁拳照的確氣勢磅礴,要知道雅翁時代是強調武功的時代,雅翁也是以武立身揚名之人,因而他對「虛無的氣勢」的追求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從中國哲學思想體系的極端理論上討論,是追求沖和之氣,中庸之道,和諧之境,按這個標準,也可以看成「過」了,與道的境界還有些許距離。余以為,神氣內斂、威不外現,正大莊嚴、靜穆祥和才是太極拳顯示的大道真身。再談談靜。「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古人修身養性的主要目標和方法:「吾教子從下等工夫做起去。古來成仙得道者,靜以養心,明以見性,慧以觀神,定以長氣,寡慾以生精,致虛以立意,此要訣也。靜則無為故心清,明則不昏故性見,慧則能照故神全,定則常存故氣舒,寡慾則一元固故精生,致虛則萬緣空故意實,此要訣中之要訣也。」但是,儒釋道三家採用的靜,都是從「心靜」的角度來理解的。而太極拳乃動靜相兼之術,所以這種靜乃動中之靜,雖動尤靜,故拳論有「靜中觸動動尤靜」之說。如果把靜字僅僅理解為「心靜」之靜,不受外界干擾之「靜」,我認為這只是太極拳「靜」的一個方面或者說較高的一種功法境界,僅管它是最本質的方面,畢竟不全面。而且不容易落實到具體的練拳上。近代李亦畲《五字訣》也把「心靜」列為練好太極拳的第一要訣,可見「心靜」是較高層次的功夫。心平而氣和、心安則理得,心靜容易理解,但是不容易做到。要做到心靜,首先要做到「身靜」,但「身靜」絕不是停止,更不是獃滯。正如宇宙銀河、太陽系的結構一樣,星體的運動是永恆的、快速的,但我們感覺到的宇宙星空卻是靜止不動的,正如我們人類在地球上「坐地日行八萬里」,絲毫不感覺其動一樣。因此身靜需要以「中定」為本,守中恆定,才能感受到四肢百骸在運動中之「靜態」。始終保持中定,才能保持穩靜的姿態,因此「中定」又是練習太極拳的基本方法。只有做到中定,而身靜才有可能,做到身靜,則心靜才有前提,做不到身靜,所謂「心靜」就不能真正落實。傳統拳經多次提出靜的要求,有「身雖動,心貴靜」、「視動猶靜,視靜猶動」、「靜中觸動動猶靜」、「神舒體靜,刻刻存心」等。但是,靜不是死寂無象,而是靜中生動,所以靜中參動是太極拳的入門法則。所謂「靜中參動是大般若,忙裡偷閒是三菩提」,這明清清言小品句中,「靜中參動」四字,蓋說盡太極拳之玄機也。拳論曰: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一般拳家均以此句作競技上的解釋,捨己從人,以靜待動;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養生功法,*bq*己先動等等,總之不先下手為強,重視因敵變化、順應規律、後發制人的方面。但極少有拳家在自身練習中,即在練拳中強調靜中生動這一方面。余認為這才是最為重要的,而要悟到此處,尤其難也。既已悟到此處,又何其快哉。所謂練拳之靜,即在演練拳時,全身始終保持中正不偏,向前退後,有起沉開合之意,無前俯後仰之心,在心意保持不動的無為狀態中,頭懸定不動,身脊懸定不動,尤其是要保持手、足的安靜不動,整套拳,身勢始終保持一種穩定狀態,兩手始終保持一種懸墜狀態,身手隨著脊柱的旋轉而起沉開合,手足在保持不動的感覺中去完成姿勢的要求,實現拳勢的目的。即李雅軒先生所言:大松大軟,各得其位者也。李雅軒先生也特彆強調動和靜的關係,他說:「太極拳的功夫,不外乎是動靜開合而已。它雖是靜,但靜中藏動機;雖是動,但動中存靜意。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其特點是靜中之動,雖動尤靜。」這種說法非常精當,但後來李師又把動靜分開來說了:「動,所以活氣血,靜,所以養腦力。動靜結合,身心皆練,內外一體,剛柔相濟。」此話誠然不錯,但我覺得動和靜始終是一體的,是互為其根的,身體在不同狀況下感受的兩個方面,可以說既是動,又是靜,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身心不可分開講,因此不僅僅是「動以活氣血,靜以養腦力」。可以說以靜為主或者以動為主,是區分內家拳與外家拳的本質差別。感悟靜只是太極功法的一個階段,聽說下一個階段可能就是感悟「虛」和「空」了。即讓四肢百骸、五臟六腑進入虛空的狀態。這僅是我的猜想,到此,可能是太極功法的較高境界罷,也就是進入道的概念上「無」的層次了。總的來說,太極拳之靜乃動靜相兼之靜,即身體既在運動之中,卻又始終保持相對的穩靜,即四肢百骸無所不動,但又都不主動,不多動,不妄動,更不能亂動,讓頭、身、四肢都在保持穩靜的狀態下完成這套拳的所有動作,否則即是散亂。所以,身穩心靜應是太極拳的練功方向。我為什麼強調靜,因為靜則無所不應,靜,蘊含著動的無限可能性。太極拳既是務實的功夫,更是一種觀念或者說一種思想方法,它是古人依據老子的自然主義宇宙觀和無為主義的政治哲學對生命領悟的一種思想模式,所謂「拳與道合」正是體現著這種回歸。所以老子超越了一般人的態度,要人致虛守靜、專氣致柔、歸於復命。太極拳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將剛猛、速疾、偏重力量和招術技巧的傳統武術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動靜融為一體,攻防集於一身,使之符合「無為無不為」和「柔弱勝剛強」的道理。古人之所以「窮畢生精力」鑽研,正是希望藉助太極拳這個載體,通過對拳理的實證並完成對「道」的追求。因此,學習太極拳就必須理解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並用這獨特的東方智慧來指導和檢驗自己的行功走架與推手實踐。基於此,吾輩練拳,不僅僅是外練筋骨皮,內練精氣神,而是通過訓練找尋並獲得一種認知太極思想的方法,從而啟發觀念的改變,達到智慧的提高,這就是所謂「修道」罷。金庸先生在給吳公藻的《太極拳講義》寫的跋中說:「太極拳練的主要不是拳腳功夫,而頭腦中、心靈中的功夫。如果說「以智勝力」,恐怕還是說得淺了,最高境界的太極拳,甚至不求發展頭腦中的『智』,而是修養一種沖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剛』,而是根本不求『克』。頭腦中時時存著一個『克制對手』的念頭,恐怕練不到太極拳的上乘境界,甚至於存在著一個練到上乘境界的念頭去練拳,也就不能達到這境界罷」。金庸先生雖然不是武術家,由於他有很高的傳統文化造詣,他從哲學的高度領會了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所以我們理解了楊露禪從學陳式太極拳並帶到北京後,不是為了迎合王公貴族怕苦怕累的簡化,他對太極拳進行的改革恰恰是太極拳更近於「道」的發展。以後楊澄甫所定型的楊式大架,也有助於進一步練就太極功夫。歷代大師們都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李雅軒大師從學澄甫公十多年,寓居四川受到道家清虛無為思想的深入影響,晚年把「大松大軟」的要求推崇到極致,這是雅翁的重大發現和巨大貢獻。澄甫公手重如綿裹鐵,無堅不摧,而雅翁推手則輕虛飄渺,令人捕風捉影,不知所以。他晚年有更純粹的太極拳領悟,就是摒棄一切外家雜門功夫的理念和方法,通過「虛靜」的修鍊,「練虛以還道」,從而「無為而無不為」。修鍊成功,如果換成佛教的說法,亦即「覺悟」。而覺悟又有「漸修」和「頓悟」之別,中國禪學就提倡「頓悟成佛」,最有名的故事深有意味。相傳五祖宏忍欲傳衣缽,要求徒弟們寫心得體會。神秀以「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獲得眾僧的讚賞。神秀的謁語是主張「漸悟」,認為人應努力修行,不可絲毫懈怠,使自己最終達到開悟的目的。而六祖惠能則主張「頓悟」,故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比神秀的謁語更見本性,顯然更高一籌。因此宏忍認為慧能比神秀更有慧根,就將衣缽傳給了他,稱為六祖。如果把這兩種境界看做兩種修行方法的話,我覺得太極拳功夫也應有「漸修」與「頓悟」之別,漸修的方法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所謂「拳練萬遍,神理自現」,就是傳統教學中苦練功夫的辦法,即習拳者時時通過鍛煉反省逐漸去掉後天的「力」的意識,反覆對筋、骨、皮有意識的鬆弛而達柔韌,獲得太極拳沉實松靈的功夫。(這種功夫外家拳和其它運動同樣可以獲得,只不過外家拳是用強力拉伸筋、骨、皮而獲得柔韌的結果。)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漸修法,勤修苦練數年或者數十年,也會有可能獲得太極拳功夫。而慧能的「頓悟」法,認為不須累世修行,只憑自己的靈知,剎那間領悟,便達到成佛的境地。作為農業文明時代產物的太極拳,進入現代社會,能不能像六祖惠能開啟的禪宗一樣,把佛門修行簡化呢?前人「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勞其筋骨」的苦練,結果卻太極拳「十年不出門」(事實上一輩子出不了門的人比比皆是)。古人尚且窮畢生精力而成功者代不數人,現代人又哪有這麼多的時間和精神呢?太極拳的修鍊方法中,「頓悟」修鍊法還是應該有的。太極拳功夫通過「漸修」的積累可以獲得,通過思想的「頓悟」即直覺領悟的方法,一步登天,頓悟成佛,也應該成功,這是我目前的猜想。說到頓悟,不要理解為又是一種玄談奇論,它實際上就是一種學習方法。所謂方法,實際上是指用什麼途徑、通過什麼步驟來實現目標。目標的一致絕非等同於方法的一致,外家拳術與內家功夫在武術上的追求目標是一致的,但在實現方法上卻有「動」與「靜」本質方法的不同。太極拳之所以分這麼多門派,也是因為實現目標的方法各異其趣形成的。儘管目前坊間關於如何練好太極拳的書籍汗牛充棟,似乎已經把各種方法都說到了,但我總覺得越說越玄遠,讓人越來越糊塗。人是千差萬別的,學習方法也是非常個人化的,所以,把大師們的個人方法用於普世的方法,再結合個人具體條件選擇「適合」的方法,就是吾輩努力的方向。我崇敬李雅軒先生,是他就拳而談拳,不把人引向玄學,儘管他的拳論隨筆中融會貫通了儒釋道三家的思想。因為太極拳老師用宗教、玄學的概念來解釋太極拳是非常準確和簡單的,但是,對於現代人來講,用過時的語言、陳舊的概念來引路學拳,反而不容易入門。由此我擔憂太極拳在現代社會的存在價值,繼續按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話,投入產出效能太差,不符合現代快速社會的要求。現代社會做任何事都要「急於求成」,太極拳如果繼續以「十年不出門」來高標自己,肯定會被時代淘汰的,因此,太極拳也要與時俱進。太極拳的成就歷代大師們已經登峰造極,但這種功夫還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方法以求儘快實現。巴甫洛夫說過:「科學隨著方法學上獲得成就而不斷躍進。方法學每前進一步,我們便彷彿上了一級階梯,於是我們就展開更廣闊的視野,看見從未見過的事物。」西方的自然科學如此,東方的哲學智慧也是如此,太極拳也不會例外。所以,我不認為前輩太極拳家把太極拳已經推到了後人不可企及的高峰,恰恰是後人在不斷研究太極拳中獲得了新的教學和練習方法,從而使太極拳「長江後浪推前浪」地不斷提升。太極拳是一個相當實踐的功夫,不通過紮實的身體柔韌訓練,是很難達到高水平的。但是,我並不滿足目前這種結論,應該是要思想認識到什麼程度,功夫也就應該達到一個什麼境界。否則,在現代社會,練這種「十年不出門」的東西幹什麼?當前太極拳的時代課題是,讓太極拳走下神壇,走出玄學,用現代觀念探尋一條現代道路,在訓練和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讓學習者儘快體悟太極拳這朵奇花異卉。這樣的太極拳才能在現代社會中站住腳,立住跟,才有存在的價值。(9)再談談松。先談松的兩個誤區。「松」在人們的印象中,好像已經成為太極拳區別於其它運動的獨有特性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通過放鬆讓身體變得柔軟的運動多的是,可以說人類的所有活動,不論體育運動也好,生產勞動也好,日常生活行為也好,都要求人們身心放鬆。比如瑜珈,這個印度傳入的當代時尚運動,另如人人都熟悉的體操、舞蹈、雜技、外家拳等等,都有各自的放鬆要求,各有特點和優點。而在生產活動的手工勞作中,如木匠、石匠等手工技藝,也無不要求放鬆。另外,人們的日常生活行為,如走路散步、挑擔用筷,人們都是不自覺的非常習慣的在放鬆,如若不信,想想外國人學用筷子的情形,那種緊張狀態和我們中國人的運用自如相比較,就清楚什麼是松,什麼是緊了。由此可知,太極拳的「松」與其它運動和活動的要求幾無區別。另外,「松」同時也是所有動物的自然特性,最典型者如貓如猴。松也是人初生時的基本特性,故《道德經》第10章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嬰兒的自然狀態最為鬆柔。可見,以為「松」是太極拳獨有的特性是認識上的第一個誤區。這個誤區只須指出就可理解,勿需多說。松的第二個誤區是練習太極拳者,把「練松」作為追求的目標,以為松是練出來的,這個誤區很難解釋清楚。「松」之一字,無論是《老子》以來的中國古典哲學著作或太極拳經典拳論中都無此明確要求。自從楊澄甫把「松」列為太極拳《十要》之中,松字才從以壓倒一切之勢作為了太極拳的入門之階或進升之途,此後楊氏後人無不以松字作為練拳秘訣。如鄭曼青在《鄭子太極——十二訣》中反覆強調:「『松』之一字,最為難能。如真能松凈,余皆末事耳!」。「澄師每日必重言十餘次:『要松,要松,要松凈!』。反此則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鄭曼青在其晚年談及練拳的體會時稱:「我學太極拳五十年了,到了前年才悟到其中道理。為什麼「松」有這麼大的好處?當時只曉得講松、松、松,但究竟什麼叫做松;怎麼能松得很乾凈,這句話很難講明白。前年悟通(頌之按:注意「悟通」這個用詞)這個道理,我才想到我老師楊澄甫先生所講的。他不大會講話,一天到晚坐在那兒,可以不發一言,不問他他絕不講話;但這個「松」字,每天總要講個幾百回,我甚至連耳朵都灌滿了。他還講了一句話,更是奇怪,就是「不跟你講這句話,你三輩子學不到的」,我就懷疑,難道講一個「松」字,我就三輩子學不到嗎?現在想起來,不但三輩子,也許六輩子還學不到。」李雅軒先生臨終前也曾感嘆過「若天假以年,我在松字上還要找出一些東西來」。可見,如何是松,鄭曼青大師是練了48年之後才「悟通」的,李雅軒大師臨終前對松字還認為有許多待解之謎。可以肯定的說,大師們說的松絕不是我們常人理解的松。這個意義可以用我們都熟悉的青原惟信禪師關於山水的三種不同境界的描述來理解,在惟信禪師的眼中,經過三十年的修鍊,同樣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顯然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同理,我們理解的「松」與大師們獲得的「松」也許真是兩個本質不同的概念。所以,那種一般常識性的「松」,以為甩手搖腰,踢腿蹬腳,晃身搖頭等物理運動即外部運動的方式就能把身體「練松」了的想法,是太極拳的又一個誤區。「松」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概念,它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過程,也是結果。首先,「松」是實現太極拳功夫的手段即具體方法,在練習太極拳時,一要肌肉筋腱放鬆,不要有紊力,即不使拙力或感覺多餘的用力。二要全身所有關節放鬆,即延伸關節點,使其運轉自如若萬向輪。三要心意放鬆,即內、外均松,不僅要求四肢百骸外形放鬆,更要求內「心」即精神思想情緒的放鬆。「松」同時又是目的和結果,那些訓練有素太極拳家,「身柔百折若無骨」,身體狀態如嬰兒般無比柔韌,「如嬰兒乎」就是顯現的結果。柔弱勝剛強是太極拳技擊的指導思想,《道德經》第43章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積松成柔的武術目的正如太極拳老論要求的「人剛我柔」「因敵變化顯神奇」。可見「松」既是太極拳入門要訣,也是基本法則。但如何是「松」,怎樣才「松」,這是練太極拳者終身追求的目的,也是不斷研究的課題。但是,從這兩個對「松」理解的誤區和實踐的誤區中,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呢?從第一個誤區中,我們要體味太極拳的松與其它運動或活動「松」 的區別,太極拳的松是整體的、內外一致的、永無止境的松,因而也是最為徹底的「松」;第二個誤區中,要審視實現「松」的方法,太極拳的「松」與其它運動或活動的「松」,它們實現目標的路徑相反,方法迥然不同,太極拳不需要強制或超越身體承受能力極限的「鍛煉」,而是通過虛靜的修鍊,在舒適享受中達到「致柔」的目標,即投入較小的身體能量,獲得最大的訓練效果。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始終堅持以「松」為基本原則,以「松」為具體方法,以「松」為檢驗標準。突出一個「松」字,讓「松」字來解決行拳走架,推手較技的所有問題。只要堅持李雅軒先生指引的「大松大軟」清虛無為的方向,篤信到底,終會有效果的。希望這不是危言聳聽,但願能讓你震聾發饋。信者自信,疑者自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10)回歸本性,是老子以來的中國道家內丹學修鍊的主要思想。太極拳思想淵源於此,它也是要求通過修鍊,從而回歸人的本性,「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所謂「拳與道合」,就是這個意思。原始道家認為,道是一種渾然一體的還未分化的存在,它先於天地而生,由這個渾然一體的道創生一,一創生二,二創生三,三創生天地萬物。這是道創生萬物的過程。萬物要回歸於道,是一個三歸二,二歸一的逆向過程,當無極而晉入太極,陰陽已判,則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此乃生萬物。人的成長也是這樣,隨著人的誕生成長,後天附帶了許多知識,積累了許多經驗,因而離開人原有的本性就越來越遠了。也就是說天生俱有永恆不變的人的本性,被後天的經驗知識屏蔽了,禪宗的「浮雲遮日」之喻,也是這個意思。所以佛、道兩家的修練方法,都是努力把遮蔽的東西慢慢去掉,所謂「撥雲見日」的功夫就是指此。因此它不是修鍊出一個太陽,而是要把後天的經驗「浮雲」去掉,露出原本的太陽即人的本性。這種「順則凡,逆則仙」的修鍊方式,體現了古人對生命領悟的一種思想模式。太極拳之所以異於其它運動,就與它從丹道家結合武術格鬥中發展出來的緣由有關,因而,太極拳的基本思維或本質特點必須與丹道家的修鍊方式「逆修」之法相合。在「知」的問題上,道的「靜觀」與佛的「空觀」,都主張通過排除人為的慾望和經驗知識而實現超越。「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則無不為」,(48章)老子非常明確的判別了「為學」與「為道」的根本不同,他的這個論斷不是後人所誤解的對具體的經驗性事物及其規律認識的否定。「為學」是探求經驗的物性之知,需要日積月累;「為道」是探求萬事萬物所以存在、發展的根本依據,進而以「道」而為。「為道日損」,指需要放棄有限的認知方法,超越具體的認知對象,不斷的「損之又損」,超脫「有為」世界的浸染,返樸歸真,清靜無為。所以為道的方法只能是「損」,「損」在這裡又具有超越與放棄、滌除兩重意義,放棄的是有為世界中「為學」的具體方法,超越的是具體的認知對象。我贊同這樣的理解來認識太極拳,所以,太極拳先驗的決定了人們必須用有別於正常理解的方式去領會它,只能以介入的態度才能真正理解它。這種回歸本性「為道日損」的方式就是要求太極拳也必須「逆向」修鍊,目的是找回人本身天賦的能力,返樸歸真,清靜無為。因此太極拳的修為不是做加法,而是做減法。即把後天積累的力量、知識、經驗慢慢去掉,做這種減法,首先是鬆開關節,鬆弛肌肉,去掉慾念,平和心意,努力回歸到生命肢體的原始狀態和對生命本體的感悟。回復到老子要求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的身體狀態和思想狀態。太極拳的練功方法和境界目標正是體現著「拳與道合」的這種回歸瑜伽 顯然,它與奧運精神的「更高更快更強」的現代體育觀念走著完全不同的道路。做減法的思維方式在西方藝術家頭腦中,依然存在。據說有人問法國雕塑家羅丹為什麼他的雕塑做得這樣好,羅丹回答:把多餘的去掉。太極拳是實踐功夫,不是玄想功夫,它不是越修鍊越複雜越高深,而是越修鍊越簡單越平實,可能「大道至簡」也是這個意思罷。把回歸本性的思想作為指導,把做減法的方法用來切身體驗,堅持李雅軒先生的「大松大軟輕虛無為」的方向毫不動搖,用這個標準檢驗我們的方法和目標,不需很久,就會「得來不覺費工夫」的。(11)太極拳「道」,包括「理、法、功、技」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都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顯示太極拳的功夫。一般而論,太極拳首先是通過「技」的展現而吸引世人的。倒過來說,世人眼中的太極拳,先看到的是太極拳的神乎其「技」,(其實有些技是雜耍甚至於是魔術。)其次是「功」,(那種與體操、舞蹈、雜技基本相同的即通過苦練而獲得的特殊技能)。可以說「技」是滲透在每個運動領域裡的,是必須具備的各自獨特的「技術」,即在各運動形式內,用經濟的、簡化的操作手法,以同一方式機械地解決所有對象的能力。「技」的明確性、簡單性和有效性,很容易成為令人嚮往不已夢寐以求的秘技絕招。而「功」則是通過長期訓練積累出來的特殊技能,是顯示功夫的廣告招牌。所以歷來老拳師都特彆強調練「功」以提高技能。由於這種「技」與「功」與其它運動的「技」與「功」本質上幾無區別,人們就容易相信太極拳「技」的神奇與「功」的展現。因此,太極拳初學者的學習重點就偏重於「技」的掌握和「功」的積累,於是乎不斷地對所謂的秘技絕招異術探尋研習以求得「技」的豐富;或者「三更燈火五更雞」的苦練所謂「拳練萬遍,神理自現」以獲得「功」力的增長。有的人甚至於藉助其它運動的修鍊辦法來練「功」,或者利用某些器具來輔助練「功」。招法手法有千百萬種,功法也是千奇百怪,這些複雜的手法和繁難的功法,顯然違背了太極拳「大道至簡」的原則。總之,這種把「技」與「功」列為學習太極拳主要方面的認識,把學習的主要精力放在這兩個方向上的努力,我以為是本末倒置,弄不好甚至可能與太極拳功夫南轅北轍。太極拳深受莊子《養生主》所說:「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也」的影響,因為從道家哲學的觀點來看,任何技藝特別是太極拳,只有由技術的層面上升於道的層面,才能達到技藝的最高境界,超越「技」的層面,才是真正吸引人們研習太極拳的理由,只不過急於求成和急功近利的想法慢慢把我們最初的動機屏蔽了。太極拳從技術來講,是講求「無為」的,它不重視招法手法,更不編排更多的套路花樣,其姿勢也較簡明單純,沒有複雜高難的動作。要在這單純的套路中練出高深的功夫來,就不是按照常規的運動方式能夠實現的了。太極拳即使在推手較技中,其招術手法也不是專門訓練出來的,而是通過長期的鬆柔訓練,達到了身體的外順內通,出現所謂「太極無法,動即是法」的變化,(這個法指的是「技」,即招術手法)。也不需要預設一個的目即手法去套招,因為實戰變化莫測,不可能以招套招,以式破式,如果執著於平日修練的所謂絕招,又不能深刻地體會拳理,正如古人所說:「未忘法而用劍者,臨戰鬥而死於劍。」這就是拘泥於固定招法的危害,所以高明的拳手,都是「教劍者有法,及其能劍,忘其法並忘其劍。」固定的招術手法,真正的行家是不取的,但「功」卻受到各派別拳家的高度重視。趙道新先生認為:「我們的拳師總喜歡在招數和打法上尋求獨創和隱秘。其實,真正獨特的、能保密得住的是訓練,俗稱功法。訓練方法決定著拳術的優劣。而中國現存的傳統功法基本上是低效的。表現為「功夫上身」所花費的時間太長,即使有了「功夫」也不完全在某種格鬥中頂用,並易出現傷害、勞損和疾病。訓練是一門龐大的綜合學問,決不是幾十年如一日、起三更、練三九就能成功的。」李雅軒就警告:「太極拳的功夫,不是只吃些苦操練,叫筋骨皮肉受些痛苦,就會學好功夫的」。但無奇不有的「功」卻導致的流弊值得注意,鄭曼青的高徒吳國忠老先生曾在報告中講:「老人家(鄭曼青)說:學了太極拳,任何時間可以練,在車上也可以練。我在公車上怎麼練呢?一腳放鬆,一腳彎一點,手吊在那裡,不是虛實分清嗎?……開始腳要換三次才能到了台北,為了吃苦,以後一個左腳我可以站上五十五分鐘一個小時,就那麼執著,練完以後,晚上回家下班還要練,上床時腳要兩手抱大腿提起來,覺得要吃苦嘛,把這話跟老師一講,我老師罵了我一頓,他講:你這樣練拳的啊?我講你教我虛實分清嘛,叫我練我就練啊,我講我多練一點啊,練多功夫進步快一點,他罵我:你這個傻孩子,太極拳不是這樣的啊?他說:太極拳要自然舒服,你把腳練僵了,哪是松呢?白練!還挨一頓罵。罵得我昏頭昏轉的,還不懂,那時是不懂。」「法」即具體的方法,一般來說包括兩個層次,一是起到提綱挈領作用的基本原則,如在武學上太極拳是強調的基本方法是柔弱勝剛強、四兩撥千斤,「不爭」而善勝,這是太極拳根本方法或者說是原則方法。這個方法是不能違背的,反此就是「旁門」。第二個方法層次,即可被用以操作實踐的具體方法,如楊澄甫的《十要》、李亦余的《五字訣》等具體方法。這個層次的「法」,根據個人的秉性和學識,以及師承源流,往往對「法」有著不同的理解而體現出的風格不同,由此呈現出太極拳的各大門派特色。「理」亘古不變,所謂「理為一貫」,但「法無定法」,「法」則因時代和傳承者的不同,會顯示出各自的優劣,換句話說,「法」是可以繼承的,法也是在發展中的,同時,在新的時代必將是創新的。兩者一總一分,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結合成太極拳的方法論的體系。而「理」則是太極拳的源頭,即《道德經》中清虛無為的思想,「不爭」的智慧。太極拳傳統稱被為「文人拳,秀才拳」,講究「思想、哲理」,太極拳的進步就需要在落實「哲理」上下功夫,「拳與道合」,「拳拳服膺」,就是這個「無為無不為」的「理」。這個「理」就是太極拳的內在智慧,而智慧無須苦練,它只能用心去體驗和感悟。若一味的苦行修身,是永遠無法進入太極拳法門了。「無為而無不為」這個「理」可以抽象的把握,但要把它「物化」出來,就需要「功」的積累,而功的深淺,又要看「法」的正誤。理、法、功,功、理、法,互相糾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先解決「理」或是先解決「功」?也就是「嘴巴上念(練)」,或「筋骨上練」。前者是重「理」空談而誤己誤人(一朝交手空洞無物),後者是求「功」務實而難以脫俗(俗指沒體現太極特色)。因此,我覺得太極拳在初步明「理」之後,要落實在「法」的研究上,通過正確的方法,減少那種「三更燈火五更雞」「勞其筋骨」徙勞而無「功」的訓練,通過對「理」的審悟,逐步對自身有透徹的了解,即逐漸對自身的每一個關節、每一塊肌肉,都有所感覺並契合拳「理」之後,再反過來,用這種整體思維的方式,來指導自身的運動。因此,太極拳的理、法、功、技都應該認真探討,各有側重。「技」不是不重要,它是太極拳功夫的具體體現,但如果偏重於「技」,則易流入旁門左道,不如直接修鍊外家拳了。而「功」只要肯花時間,笨人也可修為,但憑「功」勝人則無法體現太極拳的獨特高妙。明「理」看似容易而實際太難,非大智慧不可得,因「理」太抽象而難以捉摸,難以理清。而「法」則是聯接抽象與具象,或者說是體現「理」的最重要的媒介,求法的過程也就是明理的過程,也是提高練功效能的具體方法。因此習練太極拳,首要階段是明「理」,明「理」以鑒「法」,其次是得「法」,得法以省「功」,所謂「事半而功倍」。積「功」而成「技」,所謂「階級神明」也。顯「技」以彰「理」,所謂宏其道也。我認為學習太極拳,一是要明理,二是要得法,三是要用功。「理」不明則「法」不清,合「法」則可以省「功」,積「功」可以獲「技」,顯「技」則可彰「理」。但是,只有合「理」與合「法」的才是純粹的太極拳功夫。(12)必須談談簡化太極拳以及由此發端的「競賽式」套路太極拳,它們不僅遍及全國,更是流傳海外,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中國太極拳的基本形像。「一個大西瓜,從中分兩半,你一半,我一半……」,這帶有戲謔性但也準確地刻畫出了這種太極拳的大致狀況。據說,1955年,國家體委武術處毛伯浩、李天驥、唐豪、吳高明等專家,決定以流傳面和適應性最廣泛的楊式太極拳為基礎,保留太極拳的風貌,重新編排,突出太極拳的群眾性和健身性,產生了新中國第一部由國家體育主管部門編審的統一武術教材——簡化太極拳,由於其全套共有24個動作,故又稱24式簡化太極拳。這套拳在套路創編時,還參考了蘇聯體操專家的意見。所以我們現在普遍看到的是展示和表演給別人觀賞的講究唯美的舞蹈式、體操式的太極拳。在重新編纂簡化太極拳時,毛伯浩曾徵求過李雅軒的意見。李雅軒對此還是支持態度,並寫了幾點意見,願貢獻出來。他說「為了此事,我還是費了些腦筋」,並提醒「蓋今日之事是為了將吾祖國幾千年來先輩長期經驗創造發明遺留下來的太極拳武術體育整理出來,使其永久保存不變質味,並且更好地往其優良處發展,所以值得吾們詳加審慎」;雅翁已經充分估計到國家推動的力量,再三強調要慎重考慮:「因為中央的太極拳趟子一出來,必定風行全國,所以吾們不得不慎重其事」,但李雅軒的意見沒有受到採納,只好無奈作罷,「但重編的簡化太極拳已經付印了,事已成為過去,當然我的意見作為罷論。」其實李雅軒已經預感到太極拳的危機,在1956年3月四川省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第二次會議上就提出議案,議案第一條就是:「鑒於當時之太極拳教師大都練硬拳出身,以致用意用勁混雜不純,長此以往,必致以誤傳誤,不到數十年,就要將幾千年來先輩長期經驗發明創造出來的太極拳真味失傳的可能。」並在該議案第六條中再次強調了他的擔憂:「恐不到數十年,吾們的先輩苦心發明創造出來的太極拳體育就要經吾輩們的手將他失掉了,豈不可惜。」試看今日之太極拳,李老先生的悲哀,不幸而言中。這個結果不管是不是創編者的初衷,卻是全民健身、集體表演,要求整齊化一的發展方向必然結果。但更大的無妄之災是,由24式太極拳發端的競賽標準卻主導了中國當代太極拳的發展方向。現在無論是24式簡化太極拳,或者48式甚至傳統楊式太極拳的套路,都在這個觀念的影響下採用了許許多多的外在標準,如腿要多高,手要多長,時間均勻,高矮一致,整齊劃一,甚至於添加些高難動作和舞蹈動作,使之更具有觀賞性和表演性。現在所謂推手比賽,如同摔跤頂牛,可以說是太極拳「旁門」的大雜燴。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往往是從其它體育項目中選拔來的,他們集中幾個月時間,學點規則,習點方法,就上場比賽,不外乎強欺弱快打慢,根本反映不出太極拳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獨特功夫。五十多年來,這個變異了的太極拳在國家意志的推動下,確實普及全國,而且流傳海外,終於把富有深厚韻味和個人藝術風格的傳統太極拳改革成了太極操、太極舞,扭曲了人們對太極拳的認識,從根本上混淆了太極拳的視聽,破壞了傳統太極拳的本質形象。嚴格說來,現在廣泛流傳、短期培訓出來的國家標準太極拳,與師承清晰的民間傳統太極拳是兩種不同的運動,或者說是兩種互不相干的體系,因為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常用中國書法與現代廣告牌字體的區別與之比較,傳統太極拳相當於名家書法作品,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有內在的精神韻味和藝術價值。而以國家名義推廣的太極拳就像廣告字體,外在形式的要求非常嚴格,基本無可挑剔,也許它太注重外在的表演性了,正如徒具形式卻沒有內涵的廣告字體一樣,永遠達不到書法作品的藝術高度和價值高度。太極拳文則可以調氣養心,延年益壽;武則可以防身禦侮,克敵制勝,可謂是一種文武兼修的藝術。太極拳極平實無奇,且至精至微,差之毫厘,即失之千里,不要以為學會了多少式的拳架就懂了太極拳,只有進一步領悟其內在的精神實質,才說得上太極拳的修為。有人說過,「只有那些敢於畢生求真求道,追求永恆極致的人,才有可能探尋到太極拳的無盡玄機神奧。人人愛太極拳——但太極拳只苛愛極少數的人。」(13)昔有「國學大師、楚辭泰斗」文懷沙先生用「正、清、和」三字概括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並注釋:「孔子尚正氣,老子尚清氣,釋迦尚和氣。東方大道其在貫通並宏揚斯三氣也。」老先生對此歸納甚為得意:「正清和」三個字是我晚年創造的哲學。是我寫的最短的文章,也叫《文子三十三字箴言》,全文正文僅3個字,加上解釋共33個字。」自李輝就文懷沙年齡、經歷、學識「三疑」之後,文懷沙勉強回應時也不忘記他的三十三字真經,並與其一億四千萬言的著作等量齊觀:「自揆平生碌碌,泰半荒度。堪留贈後賢及我不認識之子孫,已公開刊布者有:「正清和」三十三字真經及《四部文明》二百卷(約近一億四千萬言)。知我,罪我,有書為證,烏足道?「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如是而已。」現在我們大可不必可憐九秩老翁被學術打假後的音訊渺無,也姑且不論「三氣」歸納得是否準確精當,吾輩以不因人廢言之原則,細審「正清和」三字,至少在淺層次上把中國傳統文化歸納一統也還說得過去。竊以為,此三氣若再加一「靜」氣,則更全面了。因古人對「靜」字特別講究,余曾在《太極拳斷想(7)》專題論述過,不再贅言。想「正、靜、清、和」四字亦可來概括太極拳:一無所偏則為正,一念不起則為靜,一塵不染則為清,一視同仁則為和。簡言之:身正、心靜、神清、氣和。正者中也,中則恆定;靜者安也,安則神聚,清者輕也,輕則靈虛;和者勻也,勻則諧順。再言之:正則「致中和」,恃中則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所謂莊嚴自有也;靜則「守靜篤」,靜則無所不應,所謂我獨知人也;清則「致虛極」,虛則無所不容,所謂人不知我也;和則「不爭」,尚和者「不爭而善勝」,所謂「無為無不為」也。余以為,太極拳參透「正、靜、清、和」四字精神,正是實踐貫通並宏揚太極拳之大道捷徑。儘管有儒、釋、道三家歸一之說,但太極拳畢競主要受道家學說影響甚深,因此,由道家修身養性發端的太極拳,必須在《道德經》五千言中尋根找據。老子《道德經》博大精深,既是處世之道,治國之術,兵家之計,亦是修身之學。「清靜自正,無為自化」是老氏的基本精神。老氏貴「和」:「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太極拳的「和」:即無過不及,和諧順隨,人我同一。老氏崇「無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太極拳的「無為」,即不拼力鬥智,不較技比法,「為而不恃」,應接自然,「無為無不為」也。老氏重「不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太極拳的「不爭」,即不掄先佔勢,不抵抗避讓,逆來順受,所謂「江海所以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老氏尚「柔弱」,「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剛」,太極拳專氣致柔,即不使力用勁,不引逼用招,要「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四兩撥千斤」。老氏本「虛靜」,「致虛極,守靜篤」,太極拳的虛靜,是神靜如山,體虛若無,靜如山嶽,動如江河,四肢百骸「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老氏主張「損之而益」:「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太極拳的「損」即是做減法,把自己的力、勁、氣、意等逐漸損減到「無」的境界,減少被人攻擊的目標,擯棄後天的經驗知識,恢復人的自然本性,這是太極拳與其它運動最本質的區別。老氏效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太極拳以自然為最高境界。所謂自然,即放棄主觀,順應客觀,不預設目的,不故弄玄虛,「復歸於無極」。以上所謂「太極合老」說。若學者嫌麻煩,自然亦可從俗語「習慣成自然」中感悟,把我們練拳時的感覺與我們日常習慣活動相比較,若一致,也可以理解為自然了。附:「太極拳惟講心態平和自然,既是入門之道,又是出門之法。拳中本無氣,亦不無氣,氣不氣,不氣而氣。氣乃人體能量客觀存在的反映,是松靜狀態下內在的、實在的感知。表現為精力充沛,內勁盈足,氣勢旺盛。然氣不可求,亦不可追,求之而不得,追之而無門。氣由靜而觀,由松而來,由養而得,惟求松靜平和。可練之法乃調息、調身、調心而已。心靜身鬆氣騰然,所謂煉「」是也。氣無需沉,無需貫,亦無需運。意決不能跟氣走,本末倒置。惟松靜,氣自沉丹田,氣自貫丹田,小腹自沉實鼓盪。松靜氣自通,一通百通,精白化氣,氣白化神,神自還虛。氣聚氣散任自由,聚為蓄,散為用。何需周天搬運、畫蛇添足。心機動氣遍身軀,發之則出,收之則合。陳鑫太極真訣只有一個「心」字,乃真言也。太極心法實乃道家虛無丹法,稱之為無為大法、自然大法,上上心法,無尚心法。心法乃最高功法。
推薦閱讀:

[轉載]胡耀貞的子路太極拳
支燮棠 太極拳講稿
談太極拳技擊中的「捨己從人」
陳式心意混元24式太極拳(一)
初學太極拳的三大調息方法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