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盦的美拍: 塗黑 鉛筆打稿直接刻
壹品彙
yipinhui
本期平台隆重推出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專業委員,吉林省書協副主席,吉林省美術館副館長,吉林省政協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吉林省政協書畫院副院長韓戾軍先生藝術人生與作品展示。
戾軍先生以其高邁超標的書法藝術,孜孜不倦的從學精神,低調內斂的處世哲學,明凈高瞻的藝術修養贏得了省內外書法家的一致推崇和認可。他是中國最具增值潛力的百位書法家之一,更是吉林省中青年一代書法家的領軍人物。
戾軍先生行書《柳如是詞》已經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是戾軍先生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讀其作品可見韓戾軍先生草法二王、旁及粟米,功力之深令人感嘆。而在韓先生的另一些作品中,隱隱間又暗含張玉圖的勁爽和沈增植的飄逸。韓戾軍的小行楷有苓菊特色,溫婉典雅、含蓄內斂,似的近代大家章士釗之神,很有些謙謙君子之風和濃濃的書卷之氣。
用心、用情、用生命的真實秉筆寫字的韓戾軍,對世俗的熱鬧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在依戀獨對古人領悟舊年書跡的時光里感受時間和審美的力量,小心翼翼地破解著書法藝術的秘密。其小楷行草已無可非議地成為當下的藝術存在,清簡、高邁、通脫、俊逸的風格得到了廣泛認同與喜愛。行草取法魏晉,化外為內,化無為有,充分反應出內心世界的澄明與優雅,於放鬆狀態中顯示出十足活力。
戾軍先生書法作品強調形式和內容在格調上的高度統一,充分表現了其深厚的學養和藝術稟賦。在與古為徒的同時,戾軍先生又能不斷取其精華,為己所用,跳出技術視野,不把寫字作為終極目標,而是上升為自我心性的完整表達,最終實現文化的寫真。其書作揀拾現代氣息之變,彰顯古典厚重之美。恰似一位隱士,時而閑庭信步,時而駐足沉思,時而低低地吟唱著田園小詩,盡情地表現著其生命的淡定與從容。
——主編壹品君推薦語
韓戾軍,本名韓歷君,號散如,惲成弟、慕桐、孝威等,1968年11月出生於吉林省樺甸縣(市)。1983年,受張萬才先生啟蒙涉足書法,並師從張運成先生學習書法;1989年在首都師範大學進修書法專業,師從歐陽中石等。現任吉林省美術館副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吉林省政協委員;吉林省第十二屆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書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書法大展評審委員;吉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長春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成多實祿研究會副會長;吉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長春市文藝理論研究委員會委員。
書法獲全國第一屆正書大展最高獎;第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二等獎;江南翁同和書法獎;首屆吉林市人民政府「松花湖文藝獎」;第六、八、九屆吉林省人民政府長白山文藝獎;第二、三屆東北亞國際書畫攝影展銀獎;第三屆國際文化交流賽克勒杯書法競賽三等獎;第四屆中國書法、篆刻電視大賽二等獎;風雲榜入圍獎;2010—2011書法報年度選蘭亭諸子提名獎;入選第六、七屆全國展;第四、七、八屆全國中青展,中日自詠詩書法展覽及楹聯展、扇面展、行草展、蘭亭雅集、我與經典當代行書展、若行若舞當代行書名家作品展、翰墨石鼓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和諧寧馨銀海翰墨全國書法名家作品展;墨寶園唐詩宋詞碑林;2011年中國書畫報、中國國際書畫研究會當代中青年代表書家提名等;並出任潞安環能杯全國第二屆職工書法美術大展、烏海杯全國書法大賽、全國首屆臨帖大展、雲峰獎全國書法大展評委;第二、三屆中國藝術市場書畫年度排行榜最具升值潛質百名書法家。
作品被中南海、中國文字博物館、常熟美術館等多家博物館美術館收藏;《滄海閱盡興亡》等多篇文章、專題、作品發表於《書法報》《書法》《中國書法》《中國書畫》等多家專業報刊。出版《韓戾軍書法作品精選》(榮寶齋出版社);)、《韓戾軍行書柳如是詞》(人民美術出版社)、《韓戾軍書法集》(華夏文藝出版社)、文集《書境文心》(吉林美術出版社)、《手卷100卷欣賞》(上海書畫出版社)、《若行若舞 當代中國行書名家作品集·韓戾軍卷》(中國文化藝術出版社)、《庋唐心畫》(中國文聯出版社)。
韓戾軍
散如懷抱
撰文/許宏泉(著名畫家、鑒定家、批評家)
有人說韓戾軍的書法是極儒雅的,我想,這雅可以當作書卷氣看;儒乃是一種樸厚的大度,是個性的自然外化。
今人書法,所涉之廣,技術之精巧,似不遜前人,然而究其筆墨,卻索然寡味。說白了,還是沒有味道。那麼,這味道究竟是什麼呢?如果只說是書卷氣似乎太局限了,我想,猶如美人之氣質,是由內而外的一種真實地流露,美人之內秀,即書法之內美也。
韓戾軍的字,一見怡然,再視儼然,味之愈久,愈覺雋永。如果只以雅秀目之,顯然囿於表面。雖然他的字總是顯得端莊古淡,文靜瀟洒,但他的字卻是有脾氣的,儒雅的骨子裡是執拗和堅守。或曰唐人之質,晉人之韻,乃至漢魏碑版雄健之風骨,如鹽溶之於水,蘊藉有味。而戾軍更關註明清以來野逸文人書法,其間散淡恣肆之性情,隱約於溫文爾雅之表,如春雲秋水,令人遠思。因有古意而能質樸,獨具性情而能生動,是謂「接地氣」的書法。
戾軍擅作詩箋,雅逸雋朗,筆致生動,濃厚而罨潤。古色新香,天趣盎然。戾軍亦善作楷書長聯,筆意豐腴,而能雄健舒展,典麗勁秀而能樸素散逸,固以筆筆中鋒,故能字字挺秀,或以長跋襯托,彷彿奇峰聳秀,溪澗流美,是學人之書,方能臻至此境。
戾軍素不刻意求新,亦不刻意覓奇。對雅緻的古典情懷之嚮往,可能與他多年來收藏、研究學人翰墨的經驗有關,他亦不追隨時尚與流行,葆守讀書人獨立自由的審美情趣。寫字,對他來說總是愉悅的。在他的微信里,時常可見到他秉燭臨池的消息,數葉詩箋,一副楹聯,友人之索,樂而應之。朋友圈裡,戾軍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人如其書,散如懷抱,是性情之人,作性情之書也。
彩筆新題芳蘭句
——談韓戾軍書法
撰文/胡傳海(《書法》雜誌主編、評論家)
其實,書法界很需要像韓戾軍這樣的書法家,人在博物館、美術館工作,大量地接觸古代書畫作品,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中使自己具有了良好的藝術修養和對藝術品極高的品鑒能力,同時還有了自己獨特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對公共性質的崗位,諸如書法家協會的職務等,也不是十分和特別的在意,順其自然,顯得很低調有品味,流露出古代知識分子的一種特質。同時,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在書法作品表現中具有自己個性的特質。迥異時趣,特立獨行,他們無論在人格還是藝術上始終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標杆。這是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對韓戾軍抱有敬意。
韓戾軍的書法是屬於婉約風格的樣式,這種風格的作品的表現其資源來源於宋詞的意境,很注重趣味的把握,理念的到位,心境的傳達以及筆墨的鮮活,比如他們在用筆的表現上相當的細膩。起筆收筆都是以回鋒入紙,轉折處以圓轉居多。線條的運行中有一種明顯的節奏感,以乾淨內斂的筆墨形式,極具趣味的章法構造,為我們營造出一種古舊旖旎的,淺斟低唱式的藝術傳達。
如果我們將韓戾軍的作品和李清照的詞相映照,便可發現兩者即便相隔千年,然而,在心裡卻是那麼地感應和相通,彷彿能觸摸到彼此脈搏的跳動。好的藝術作品往往是這樣,就是我們能看見作品內在的靈魂的存在。我們和作品能夠彼此對話。李清照「綠肥紅瘦」式的細膩觀察,在韓戾軍作品中我們也能感覺到這種趣味在紙面上的瀰漫。
韓戾軍作品很注重形式感,加之一些獨特的筆墨紙硯和很好的謀篇布局,往往使得他的作品在傳達著一種濃郁的傳統文化的氣息。我們彷彿看見在山月秋明,天朗氣清的時刻。韓戾軍在沾毫濡墨,吟詩寫字的情景,充滿情感,鬱郁勃發。即便他寫的帶北碑風格的大字,在雄強的張力中依然有著一種趣味和嫵媚。而不是像很多人寫大字是一味擺弄肌肉,展現力量。
我特別欣賞的是他寫的帶有小圖案或者是彩箋的作品,相當有味道,彷彿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小溪在流淌。你可以靜聽,靜看,靜賞,雖然不是大浪大濤,然而其中傳遞的美感信息卻是十分的豐富。這也就是婉約作品感人的地方之所在。韓戾軍的這種藝術表現方式,特別是他的結字、選材、布局有著高人一籌的地方,這就是智慧,就是內涵,就是無限的體味和美感。一種對藝術和生命的深刻認識。
我可能太喜歡懷舊的緣故,所以,也就特別喜歡韓戾軍的作品。看他的作品讓我彷彿看到一輪明月、一壺清茶、一曲清音、一支禿筆,這也造就了無上清涼的意境,在這種環境中抒寫塗抹,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快樂和人生的感喟。
韓戾軍作品很注重形式感,加之一些獨特的筆墨和很好的謀篇布局,往往使他的作品在傳達著一種濃郁的傳統文化的氣息……在其作品中,我們彷彿看見山月秋明,天朗氣清的時刻,即便他寫的帶北魏風格的大字,在雄強的張力中依然有著一種趣味和嫵媚。
我的東坡情節
撰文/韓戾軍
1982年秋,我因偏頭痛休學在家,務農之餘,仍不忘留心書法。偶翻吉林日報,看到吉林市七中歷史教師劉剛捐獻蘇軾墨跡《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賦》給吉林省博物館的消息,依稀記得報上的墨跡圖片。後來又陸續得知國內大鑒定家徐邦達先生等來長春鑒賞二賦,心中煞是羨慕,真想一睹這件巨跡的風采。只可惜那時我的家境,不要說去省城,就是生出這樣一個想法都是奢侈的。
我喜愛蘇東坡,他不可救藥的樂天性格尤其可愛。許多畫家都以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為題材畫《大江圖》,把他畫得類似豪傑的樣子,我認為這不是蘇東坡。我以為張大千筆下的《東坡居士笠屐圖》《東坡居士吟望圖》,最接近真實的蘇東坡,蕭然塵外,杖履翩然,那樣從容,那樣飄逸,「側身天地更懷古,獨立蒼茫自詠詩」。這才是真正的蘇東坡。他在世間卻懷著出世的理想,無論進退榮辱都處之泰然,達則心懷憂懼,窮則曠放樂觀。
那唯美的散文,那豪宕的倚聲……上中學的時候就在公社的供銷社買得《蘇軾及其作品》《三蘇文選》,功課之餘,誦讀不已。那篇《游沙湖》中的詞作《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每每衝口而出。
後來讀師範,做家庭教師教書法,帶學生到長春參加少兒書法大賽,在古籍書店購得一本《二賦》。彩印、硬精裝,底兒偏紅,字跡邊緣線不很清晰,泛著朦朧的紅色,雖然欣喜,但當時只覺得平淡無奇,並非想像那般瑰麗。
忽然有一天,這卷心儀已久的巨跡就擺在我面前,而且由我自己展開觀瞻(有幸調入吉林省博物院工作),這是否就是所謂的夙緣。通觀細察,宋紙皮料,光滑細膩,宋墨蒼潤,古香猶聞。一點一畫,瑩潔發亮,閃著離合的神光,使人怦然心動。
雖遠隔近千載,那縱橫絕塵的揮運彷彿剛剛結束,那時我頗疑是黃州赤壁的波光月影灑落在這裡。這次「猶憐跡未乾」的審美體驗,使我深信是黃州赤壁的水與月啟迪了東坡的才性,或許先生一生都在追尋這「逝者如斯」、「盈虛者如彼」的水月之夢。
此後親近《二賦》的機會便多了,一次有一次的感受,終於悟得從前的感受是愛妍薄質,而此卷書法的特質在於一「藏」字,藏巧於拙,藏針於棉……所以看似樸素,實則內美,看似「墨豬」,實則細筋入骨。果真是「更於平淡見天真(王文治詩句)」,此語最可玩味。老輩嘗說:「要寫成蘇氣,不要寫成俗氣」或許也是這個意思吧!蠲除側媚,方是真雅,順乎自然,天真浪漫,方能如山谷所云:「雖其病處,乃自成妍」。
東坡頗善寫卷,留傳至今的手卷佳作較多:《赤壁賦》允稱能品,為友人求文而親書,多難畏事的心情,使其內斂才情,中鋒作楷,筆致飽滿欲流;墨氣湛湛發亮,凝結了一生揮之不去的水月夢痕。字勢飄逸飛動,章法鸞鶴游翔,體現了「真書難於飛揚」的審美理想;《榿木詩》堪稱妙品,寫杜詩並自題款識,「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寫杜詩書法剛健端莊,題款字跡流麗婀娜,二者相映成趣,舒捲自然;《黃州寒食詩》乃是神品,大筆側鋒,傾情揮運,挾天風海濤,蘊彌滿真力,是坡翁生平第一佳作;《李太白仙詩卷》則是逸品,系丹元道士口誦,東坡錄寫,前後兩紙接裱,兩詩書法,字跡由小而大,點畫由細而粗,速度由徐而疾,書體由行楷而行草,無意於佳,逸勢飛翔,類其文章,「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答謝民師書》、《次韻三舍人詩帖》等亦精彩絕倫,不可端倪……
《赤壁賦》卷首殘缺,有文徵明補書三十餘字,雖極意逼真,略得形似,但懸隔太遠。東坡論書法說:「神、氣、骨、肉、血缺一不能成書,其書法也骨血駿宕,神完氣足。」與東坡墨跡相比,文徵明補書點畫單薄,神情拘滯,缺少坡翁書法那種點畫質厚,風姿翩然。文徵明作書,尚功力而乏才情,補寫趙孟頫小楷《汲黯傳》還差強人意,補寫坡翁《赤壁賦》殘損的三十多字,只能是慰情了勝無吧?
後世習蘇字的,成功者鮮見。文徵明之子文彭有《臨宋四家書法卷》,其中以所臨蘇字最佳,但也不能擺脫他老子的習氣,多取形似,用筆扁薄,缺少蘇字血肉充盈、圓融自然的風采。然而此卷中臨蘇字駿快從容,較之乃父似略勝一籌。明人學蘇字,大率如此,吳寬擬蘇字頗有聲名,看他的書跡,也不能超越文氏父子。
被譽為「濃墨丞相」的清代書法家劉墉,是擅學蘇字者。他不著眼於形似,而是取坡翁「藏巧於拙,如棉裹鐵」的用筆,化為己用。他的雜書卷,由小楷、行書、草書分段組成,但不論小楷、行書、抑或草書,其點畫的圓厚腴潤、似柔實剛,都透露出他對蘇字的神解。其人天資狡獪,學書從趙、董入手,上追蘇、顏乃至鍾繇,蘊靈秀於樸厚,是清代帖學的殿軍。雜書卷隨意舒捲,揚揚洒洒,行氣,章法也得坡老作風,書卷氣尤濃。姚鼐論書詩說:」論書莫取形模似,教外傳方作祖師」。看來學書不能停留於規模形似,發揮自我性靈方能得到真諦。
巧合的是我留師範學校任教,恰好教到劉剛的女兒劉大為,她說小時候住平房,《二賦》卷隨便放在家裡,無聊賴時,她便和哥哥扔傳《二賦》卷以嬉戲。火炕上,卷子在小哥倆兒手中傳來傳去……我曾想,卷子的引首及卷頭所缺的那角是否就是那時所致,或者偽滿喪亂之際卷子就已經殘損?蒼天有眼,「天吳紫鳳」終於騰現人間,得其所歸,有緣親手摩挲,應是前世修來得福祉吧!
推薦閱讀:
※手如何快速玩轉美拍?最全攻略教你成為達人月入過萬!
※美拍展開M計劃,解決了廣告主短視頻內容生產上的痛點
※美拍如何在短視頻行業持續領先?以差異化突圍,以商業化構建壁壘
※短視頻局中局,內容流量商業化的爭奪戰
※櫻花大道賞櫻花【美拍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