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考場鍊字:立德立言,擇「三種精神」立世
2018年1月12日,電影《無問西東》上映。
導演李芳芳解釋了一下片名的由來:「這部電影的片名《無問西東》取自於清華大學的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指的是美好的德行和與人有益的言辭是青春飛揚的根基,有了這兩點,青春才有環顧四周、捨我其誰的豪氣和資本。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面臨紛繁的選擇,受到萬事萬物的干擾和阻礙。無論外界的社會如何跌宕起伏,都對自己真誠,堅守原則。內心沒有了雜念和疑問,才能勇往直前,無問西東。」
這部電影講述了四個不同時代下,身為清華學子的四種境遇,四篇故事產生一股傳承式的連結效應。今天小筆為大家解讀一下這部新電影,看看從中我們可以獲取哪些有用的寫作素材。
?
寫作關鍵詞1:正義
影片開場,是一句點明主題的畫外音,請將它銘記: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們要面對的人生
不知你們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1937年,華北淪陷,清華、北大、南開的師資學子被迫撤離。以梅貽琦、張伯苓、蔣夢麟為首的教育界精英,攜領數千人來到破落的昆明小城。他們用茅草修建校舍,在荒郊野外支起黑板,授業讀書。他們在這樣極端的環境下,成為了陳寅恪、馮友蘭,楊振寧、鄧稼先……
沈光耀(王力宏 飾),是他們的一份子。?
《無問西東》劇照與真實歷史照片
一次窗外的眺望,沈光耀對軍人產生嚮往。他心中萌發起止不住的激情,想去參軍。卻被母親攔住。沈母搬出家訓,對他說——
身死名滅者如牛毛
角立傑出者如芝草
故不得以有學之貧賤
比於無學之富貴也
言下之意,我們不要用功名利祿,來評判人生的價值。不要因為追求人生的幻光,從而失去生命。
沈母讓沈光耀懂得,自己幻想的徽章榮譽,是多麼幼稚。他向母親發誓,自己永不參軍。可沒過多久,日軍轟炸昆明。防空警報拉響,他在校舍附近,遇到教授吳嶺瀾。他讓吳嶺瀾先走,吳嶺瀾卻說——
哪有學生不走,老師先走的道理?
之後,他看到吳嶺瀾捧起鴿子籠。原來,吳嶺瀾每次空襲都來這,是為了救白鴿。?
白鴿,象徵純真、和平與仁愛。救白鴿,簡單一個細節,不僅表現出極富善良和浪漫主義的處世之道,更讓沈光耀尋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日軍連續轟炸,昆明一片狼藉。沈光耀看到街邊,少年被炸斷手臂,幼子躺在母親身旁,還未懂事,就已成殤。他想,哪有弱者死去,強者逃生的道理?
他終於明白——參軍並非為了別人眼中的虛妄榮光,而是為了維護世間正義,維護自己心中至關重要的真理。於是,他加入了由宋美齡、陳納德開創的「飛虎隊」。?
飛虎隊,是中國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空軍。空軍和陸軍,又存在很大區別。陸軍參戰後,倘若僥倖不死,士兵就有可能升至排長、連長、營長……
職位升的越高,就越容易轉移到後方,在更安全的地區指揮戰場。但空軍,無論軍銜高低,總要在戰場上,與敵人近距離搏鬥。只要戰爭不結束,哪怕再優秀、再幸運的空軍,也遲早會戰死。
沈光耀鼓起勇氣選擇的,是一個明知會死的人生。?
沈光耀與其歷史原型沈崇誨對比
【人物速讀】沈崇誨
沈崇誨電影中沈光耀的歷史原型。他是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生,出生於富裕家庭,是那個時代的精英,是那個時代的「高帥富」。1932年在清華大學畢業不久,他放棄了在綏遠優渥的工作,冒著大雪趕到杭州投考航校,被錄取入轟炸科,畢業後留校任教官。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大舉進攻上海。8月19日晨,沈崇誨奉命轟炸敵艦,適遇敵戰鬥機襲擊南京、杭州,其護航戰鬥機被迫迎敵,遂在無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與第九中隊飛行員升空執行任務。沈崇誨飛臨日軍艦時,所駕2904號飛機突然發生故障,尾部冒出濃煙,速度減慢,脫離戰鬥隊形。
此時,日軍旗艦「出雲號」正指揮航隊與中國空軍激戰,沈崇誨見此情景,破釜沉舟,與陳錫純高喊著空軍誓言:「我的身體、飛機,當與敵人的飛機、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他們的壯舉向世界宣告了中國人誓死捍衛民族尊嚴的決心。驚天地、泣鬼神!沈崇誨殉國時年僅27歲。一代清華才子,滿腹經綸,以軀捐國,何其壯哉!在清華西大操場南,校河與山之間,依山傍水,有一塊黑色的花崗岩石板。石板上面有聞一多在內的43位清華校友烈士人名,沈崇誨的名字就在前十位。?
寫作關鍵詞2:無畏
1962年,陳鵬於清華大學讀書,一心想要保護王敏佳(章子怡 飾)。某天,王敏佳目睹自己中學老師被師母欺負,便和好友李想(鐵政 飾)一起寫信批評師母。不料,這封信竟成為「批鬥王敏佳」事件的導火索。
可明知自己將要墮入深淵,王敏佳仍選擇獨自擔當,不出賣一同寫信的李想(不出賣理想)。?
她不計後果,用絕食來反抗不公。可這世道,非她一人能扭轉。愈反抗,就愈受傷。沒過多久,她就被遊街,被人罵「破鞋」,被烏合之眾羞辱。批鬥會上,她用釋然一笑,作出最後的鬥爭。
她還敢笑!烏合之眾向她撲來,扔石頭、拳打腳踢……終於,她停止了呼吸。?
只有陳鵬(黃曉明 飾)一人,守在她身旁。冷夜,挖墳,立碑。然後極富浪漫主義的一幕出現了,王敏佳在墳墓旁醒來了。這是超脫於現實、帶有魔幻色彩的一幕。在沒有醫生,大雨滂沱的黑暗中,王敏佳憑藉陳鵬賦予的精神力量,真正超越了肉體上的死亡。
當然,也有人說不現實,毫無邏輯性。可事實果真如此嗎?網上有一段影評寫得非常好:
大部分給《無問西東》差評的,不過在於三個字——你不信。
你不信,在一個吃不飽飯的年代,還會有人捨命救鴿子。
你不信,有人願意丟掉榮華,丟掉高貴完美的人生,而甘願跑到落後鄉村,成為空中的一縷英魂。
你不信,有人寧可直面深淵、粉身碎骨,也不肯背叛理想,放棄堅守自己心中對的東西。
你不信,王敏佳僅拿著一個水壺,就敢來到大西北尋找陳鵬的足跡。
你不信,因為你怕,你沒勇氣,你做不到。
?
【片段速寫】無畏的精神正在缺失
何為「無問西東」?此話的含義延伸開來——
莘莘學子,無論做學問還是做人,都應超越東西方傳統固有的理念,甚至超越一切當下世俗固有的理念。為前人所不能為,為今人所不能為,為東西方所不能為。堅持真理,追求卓越,開歷史先河,創世界一流。
《無問西東》是一部真正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它所傳遞出來的價值,本該是教育界最該重視的價值。可如今這個價值,卻成為我們普遍缺失的價值。?
西南聯大中文系全體師生在教室前合影
寫作關鍵詞3:真實
1923年,是中華民國的和平年代。學子吳嶺瀾(陳楚生 飾)考試落榜,只好轉入文科。他心存不甘,來到校長室,校長梅貽琦看過成績後,問他:
如此天資
你為什麼不學文科,而偏要念實科呢?
你求學的目的是什麼啊?
他答——
因為最好的學生都讀實科
我只知道,不管我將來做什麼
在這個年紀,讀書,學習都是對的
我何用管我學什麼?
每天把自己交給書本,就有種踏實
學子都在讀死書,都在鑽研技術。老師和家長,都在告訴你:「在這個年紀,讀書,學習都是對的。」沒錯,是對的。但還有一件事,它比讀書學習更重要。它是人生的基礎問題,也是終極問題——
「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該去哪?」
大學的第一使命,應當是教會學生,如何去思考這個問題。如何去探尋真理。如何引導學子,覺醒自我意識。耶魯校長理查德·萊文說過:
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與技能
而是讓人擁有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
批判性的獨立思考,及獲得人生幸福的能力
然而,早在理查德·萊文之前,清華「永遠的校長」梅貽琦就說過——
通識,一般生活之準備也
專識,特種事業之準備也。
通識為本,而專識為末
社會所需要者,通才為大,而專家次之
簡而言之,要先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再去鑽研專科技術。?
【片段速寫】願真實的精神永存
倘若吳嶺瀾活在當代,恐怕會成為一位迷茫的學霸。所幸,他遇到了梅貽琦。梅貽琦對他說——
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
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
什麼是真實?
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
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
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梅貽琦這段話,即是火種。不久,泰戈爾訪華,點燃了這顆火種。吳嶺瀾看到,在泰戈爾的眼神中,在林徽因、梁思成等人的眼神中,傳遞出來的正是這種平和,以及對自我的不斷探索。多年以後,在遙遠的昆明,他將這種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與平和,傳遞給了沈光耀、陳鵬、李想……
同時,也傳遞給了我們。泰戈爾的一句詩很能體現這種精神——
你的負擔將變成禮物
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
願每個人都能找到真實的自己,願生活的真實能讓每個人都找到該走的路,願真實的精神永存。
推薦閱讀:
※看完這些大「實」話,整個人瞬間精神了!
※【轉載】閉眼養肝、舉手調脾、踮腳養腎、展肩宣肺、梳頭通膽膀胱、調息摩臍降心火、搖頭轉頸提精神
※純粹與悖謬:克爾凱郭爾的精神世界
※那些被曲解的好萊塢式精神病們
※以愛之名精神束縛是最為痛苦的精神折磨
TAG: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