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黑女墓誌》賞析

《張黑女墓誌》賞析

姬 學 友

《張黑女墓誌》原稱《魏故南陽太守張玄墓誌》。張玄,字黑女。清朝人為避康熙皇帝玄燁諱,故稱《張黑女墓誌》。北魏普泰元年(531年)刻,作者、書者無從考察。原石久已不存,僅存一明拓裱孤本。道光年間為何紹基所有,現存於上海博物館。

《張黑女墓誌》是北魏墓誌的集大成之作。它廣涵眾長,筆法結體具佳。既有碑書古樸的神韻,又有唐楷的法度。書法峻利疏朗,秀潤蘊藉。何紹基極愛此志,曾攜此志進行2萬餘里「長征」,日夕觀摩,愛不釋手。謂此志「化篆入楷,遂而無重不妙,無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比肩黑女者」。清包世臣評曰「此帖駿利如《雋秀羅》,圓折如《朱君山》,疏朗如《張猛龍》,精密如《敬顯秀》」。

《張黑女墓誌》在南北朝碑版中,風姿特立,出類拔萃,用筆、結體各具特色。

用筆:中側並施,方圓兼備。中側並施:中鋒多用於長橫、長豎、長撇、長捺,得內壓圓渾之趣;側鋒多用於短橫、短撇、橫鉤、方折中。這些短撇及橫鉤轉折,配以左右開張的撇捺,形成了特有的藝術風格。方圓兼備,以圓筆為主,《張黑女墓誌》除撇、捺挑起多用方筆,點、折方圓兼用外,其餘筆畫大多為圓筆。妙在方圓結合精巧、和諧,達到剛柔相濟之效,使墓誌婉約中暗呈剛健,雄勁中隱含柔美,剛而不棱,美而不媚,顯示出內涵豐富而又和諧的美感。

點畫:橫平豎直,但平而不板,直而不僵。輕重並舉,豐富多趣,極具韻味和情致。

橫畫有長橫、短橫兩種。長橫或方起圓收,或圓起方收,兩端重而緩,中間輕而快。使得首尾俱低,中高如覆舟狀,於不平中求平,富有節奏和韻律感。如「七、弦」等字。短橫多左尖橫,露鋒入紙,收筆略有上翹,顯得粗壯雄厚。有時以點畫出之,活潑輕靈。如「南、於」等字。

豎畫,有的起筆作尖狀,順鋒輕入,如「化、俱」中單人旁中豎;有的直筆橫落,見誇張的起筆痕迹,增強了字的裝飾效果,如「水、十」等字。收筆有懸針和垂露之別,懸針豎用得極少,但偶見風采,給人一種銳利中見含蓄的感覺;垂露豎,直中有曲,曲中求直,給人以剛中有柔、挺勁有力的感覺。如「帝、除」等字。並列的兩豎多相背取勢,即兩豎中部都稍向內彎,如「日、桐」等字。

撇畫,有長、短之分。短撇迅捷勁利,採用切鋒側過筆法,古稱「啄」,「啄」之必峻。如「徒、於」二字,前者兩小撇構成的雙人旁似有千鈞之力,與後面的「走」字下部連綿搭配,取得了一種剛柔並濟的和諧效果;後者「於」字第四筆短撇單看似覺生硬,與整個字的風格不相統一,但仔細玩味,全字獨有的疏而不漏的結構美正是由於它下面的行草雙點構成。長撇狀若蘭葉,清麗圓潤,細而柔曲,撇尖上翹,末端粗重敦厚,中含隸意,形成含蓄開張之勢,如「人、吏、元、父」等字。另有一類撇畫,收筆向左出鋒,作「彎尾撇」,骨力含蓄內蘊,如「成、軌」等字。

捺畫有平捺、斜捺。平捺盡勢而去,挺拔有力,有一瀉千里之勢,如「之、遠、通」等字;斜捺剛勁利落,如金錯刀,示人以剛正不阿之感,如「太、史」等字。《張黑女墓誌》的捺畫存有明顯的隸書筆意,沒有明顯的一波三折,大多比較平直,一般是逆鋒入筆,轉圓筆順鋒力行至勢盡,按筆而收,形成八分字的雁尾式。初看《張黑女墓誌》,其捺畫似乎大致相同,而仔細觀察,其神態同中有異,各具風姿,例如同是一「人」字,一出鋒,一不出鋒;同是「長」,「長」出捺,而「張」字的「長」不出捺;還有象「牧、故」的捺,則近似唐代八法中的磔。

《張黑女墓誌》的點姿態繁多,俯仰向背,隨字賦形,極具變化。有側點,豎點,平點,方點等。此外,有些短橫、短豎及捺畫都分別作側點和平點,如「抓、刺」的短豎分別作豎點和方點,「良、魂」改末筆捺為露鋒點。再有,由於《張黑女墓誌》的筆畫融入行書筆意,出現了連寫點,如沖、無、然,這些點畫顧盼生情,意態活躍自然,達到了孫過庭所說的「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性情」的審美要求。

鉤畫靈活多變。綜觀全碑所有鉤的筆法幾乎無一相同,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如隸法,如「乎、既」等字;一類如唐楷,如「方、蒲、元」等字。戈鉤頗具特色,婀娜多姿,生動飄逸,寓剛於柔,寓巧於拙,出鉤皆如楷法,如「茂、城」等字。另外不少字以垂露代鉤,也使墓誌增添了趣味,如「除」字等。

橫折將內厭法與外拓法巧妙地運用於一體。有轉有折,用方折較多。圓轉處用篆法提筆暗過,如「高、相、口」字。方折處頓筆而成,如「名、是、胃」字。所有的橫折轉角,都是一筆運完,運足勢以後切鋒另下,下筆利落,運筆果敢,交接清楚,給人一種既連綿又乾脆、有筋有骨、血肉充盈的感覺。如「黑、色、草、軍」 等字。

結體:1、體呈橫式,開張洞達。一是其章法直接承隸書,字距大於行距,給人以橫式之感。二是疏密自如,豎向筆畫疏朗,橫向筆畫緊密。這種疏處空靈、密處豐滿、統一於一字之中,更增其橫式之趣。三是部分筆畫誇張變形,示人以橫勢之感。撇畫大膽左伸,捺畫變斜成平,盡勢右展,點畫流暢連貫如行書筆意,戈鉤綿里藏針,婀娜右舒,橫畫儘力右行。

2、以楷為主,楷行結合。《張黑女墓誌》楷行結合的字例俯拾皆是,如「純、河」等字的點作行連,「亥」字的撇和點作行書意連,「於」則寫成小草,即使一些全作楷體的字,也流露出顧盼呼應、流動活潑之勢。

3、寬綽有餘、雍容大方。蘇軾論書曰「大字難於結密無間,小字難於寬綽有餘。」 《張黑女墓誌》雖是小字,然其寬綽有餘可奉為典範。該碑中如「壽、書」等字上下層疊的橫畫,緊密而不擁擠;「朝、州」等字,豎向筆畫之間疏朗開闊不乏呼應,字之布白疏密有致,雍容大方,令人回味無窮。

《張黑女墓誌》的最大特點恐怕不在於這些點畫的細枝末節,而是其所呈現的整體瀟洒秀逸的風韻。康有為列此志為「質峻偏宕之宗,」又說此碑「如駿馬躍澗,偏面驕嘶。」欣賞此帖,要察之墓誌,以通其變;觀之鐘王小楷,以知其源;味其高古韻格,得其神氣。

本文收入河南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讀本《書法藝術》(七年級)一書,河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博主為《書法藝術》及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七、八年級)的主要撰稿人,也是該套叢書的編委。

附圖:《張黑女墓誌》局部圖


推薦閱讀:

董其昌行草書法賞析《杜甫詩》
池莉作品賞析:不談愛情
《生命之樹》為什麼要插入與劇情無關的大自然畫面?
優美句子摘抄加賞析
《平沙落雁》——古琴名曲賞析

TAG: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