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公上師所傳「準提法」之傳承與核心

(此文僅供本門傳承行者參考。非本門行者,無須閱覽。)

傳承獨特

  南公懷瑾上師自1980年間,公開傳授「準提法」以來,對其傳承之由來,從未明確提及,而在過往開示之記錄中,也只有含糊帶過。以致本法之行者,對傳承多有不同之猜測。

  直到2007年9月間,經 南公上師核准下,由末學率同北美地區之同修道友,集體赴廟港太湖大學堂拜師,於五日禪修期間, 南公上師密集開示、傳法,並於最後一日,上師慈悲,親自賜予每位學員兩輪灌頂,即甘露灌頂與智慧灌頂。於五天開示中,他老人家首次透露了其真正之傳承。

  即當年 南公於峨嵋山三年閉關後,又轉至四川樂山五通橋之多寶如來寺,繼續掩室專修,一日禮佛時,文殊師利菩薩顯現,直接受傳「準提法門」,而於當時, 南公即寫下了現今之傳法儀軌,也因之種下往後傳授本法之特殊因緣。這番傳承之首次透露,是對當時在場的學員,以口頭形式之宣說。

  次年(2008)11月23日,由門人撰稿,呈 南公上師特地批准並親筆簽名後,傳發各地所有能及之學生們,一則慎重之公開聲明,在聲明中,開門見山地敘道:「南師懷瑾所傳之準提法儀軌,乃師昔年於四川峨眉山閉關下山後,再掩室於嘉定(樂山)五通橋多寶如來寺期中,蒙文殊師利菩薩顯現親授。」。將其「準提法」之傳承,正式予以文字發表而落實,

  密教修持,極其講究傳承,無論藏密或東密,都會有其師承淵源,是一代一代相傳下來的,每一傳承,皆有其脈路可循。然今 南公「準提法」是親受之於文殊師利菩薩,在此世間,於 南公之前,便無其他上師。故此傳承,可謂極其獨特!

  「準提法」雖為古法,在此世間,當然依樣有其脈路可朔,當年道?法師將古法「準提法」之資料,匯編成《顯密圓通成佛心要》一書,流傳下來,其對傳承並無特別著墨,但並不代表它當時不具傳承。密法修持,自古而來,多是耳耳相傳,鮮有無師自通的,傳承是當然之事,故而未提,並不表示沒有,想當時,也必有其傳承存在。現今有人認為,《顯密圓通成佛心要》一書中所述的「準提法」,是沒有傳承的,或無須傳承的,此種見解,以末學之見,應是一大誤解。

  因為密法修持,須具傳承,其原因不外有二,一則是,密法修持多走「有」法,修持中,諸多境界可能顯現,若自己見地不明,且無資深行者指導,極易誤入歧途;再則,沒有傳承,傳承祖師及一系列上師之加持力量,將不復存在,修持便難以成就。

南公為此傳承之始祖

  自本法之傳承淵源而言,如前所述, 南公懷瑾上師,當然即是本傳承之始祖。從本法儀軌之始,就開宗明義地敘述道:「此特別傳承儀軌,依諸佛心要及佛說準提經等融於現證所集,非通行各種儀軌可比,……。」

  由這段聲明,就很清楚地指出,此乃一個獨特之傳承,與通行古法之傳承,迥然不同。而其所說的「現證所集」,是誰之「現證」?又是誰之「所集」?這個答案,勿用置疑的,當然是 南公之「現證」與其之「所集」。故他老人家是本法傳承之始祖,理所當然!

  我們僅從本法儀軌來看,與古法相比,究其內容,大有迵異之處。 南公上師基於準提古法原有精神,加上更為完美之修習步驟,是劃時代之創舉,此舉非同小可,不是具有大成就證量之聖者,何來膽量如此之作?準提古法到此階段,便有了更為翻新完美之面目問世,實要拜 南公祖師之賜了。

  接下來,末學再來討論一下,準提古法在 南公上師手中,是如何翻新完美的。

古法翻新,更臻完美

融入「上師相應法」

  密教之皈依,是四皈依,除三寶佛、法、僧外,再加上師,而上師還擺在佛、法、僧之前的第一位,為什麼?因為上師乃行者與三寶之橋樑,行者唯有通過上師這個管道,方能融入三寶。故在藏密修持中,「上師相應法」極為重要,因為它是傳承加持力之主要管道來源, 南公上師將其融入了現下儀軌中。他老人家曾云:「修密法第一要觀想上師。這個法本中,我已把上師相應法包括進去了。」(《準提法修持要領開示》)

  密法修持,最注重的就是傳承的不可思議之加持力量,在師傳儀軌也已標示:「但除依通行儀軌外,必須賴有師承,既得上師加持之力,又復得秘密心要口訣,如是則不難由捷徑道,直趣菩提。」這也是古法儀軌所不足的地方,於是在六字大明咒唸畢之後,一連串「妙有」的觀想中, 南公上師將密教的「上師相應法」融入了儀軌之中,儀軌中自迎請並供養毘盧遮那佛出現開始,法身佛與我合一,接著同樣地迎請、供養上師,上師再與我合一,法(法身佛)、報(己身)、化(上師)三身成為一體,然後再迎請本尊準提菩薩出現,本尊出現後,即以上師降魔咒試其真偽,若真,本尊自我之眉間光中,渾入我身,我即本尊,本尊即我,無二無別,開始進行準提真言之持誦。整個的這一段觀想,就應屬「上師相應法」的範疇。

  另外,在我們現行的儀軌中,最為獨特的是, 南公上師加入了他的降魔本咒「嗡哈哩底噶」,這是連諸佛菩薩都沒有的咒語。下列的開示中,就已表明。

  「有時候一觀想,本尊真的來了,怎麼辦呢?辨其真偽。法本有我給你們的本咒,只有我有,諸佛菩薩也沒有,你們自己成就了,你們也會曉得自己的本咒。」(《準提法修持要領開示》)

  法身佛與本尊準提菩薩及上師之整個傳承加持力,透過上師加被在我身上,這樣的修持,自然會事半功倍,而達到不可思議的效果。這也是 南公上師將「上師相應法」融入儀軌之主要目的。行者若忽略了這一段的觀想,佛菩薩與上師之他力加被,就減色得多,因地上如此,果地上就愈為懸殊了。同時,也喪失了其密意,如同顯教禪法的止觀修持一般,以自力為主,以致摒棄了師傳「準提法」之殊勝之處,至為可惜,就如同駕駛一輛馬力十足的跑車,專行在慢車道上,無以全力施展了。

「圓滿次第」,補足古法

  根據《顯密圓通成佛心要》一書之資料,古法儀軌中,許多是世間法之運用,既使對出世間法之修持要領,著墨不多,且沒有「圓滿次第」之規劃,這是美中不足之處。有鑑於藏密之修持,生、圓二次第,缺一不可,最終都須歸於「圓滿次第」, 南公上師特將「圓滿次第」為古法補足,這也正是其更新古法儀軌極為重要之一環,現將本傳承儀軌之原文恭摘如下:

圓滿次第:

  每次唸畢後,(遍數自定,愈多愈好)準提印散於頂上,改結定印,而入圓滿次第,即想字輪收攝入於中間「唵」字,「唵」字收攝入於月輪,月輪收攝入於光明點(明點如黃豆大)明點直衝上頂,剎那頃,散於虛空,虛空之外,更無身心。我即虛空,虛空即我,亦無虛空之量可得,如來如來,如是如是。當知上述諸法之出沒隱現,皆同水月空花,如夢如幻,涅槃本性,法爾常住,了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於樂明無念定中愈久住愈好。」

  前面的幾句文字,是進入圓滿次第之過程,有其作用,而真正的「圓滿次第」,就是儀軌最後面的一部份:「我即虛空,虛空即我,亦無虛空之量可得,如來如來,如是如是。當知上述諸法之出沒隱現,皆同水月空花,如夢如幻,涅槃本性,法爾常住,了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這才是大乘佛法的至高精華,也是我們修持的終極目標。開悟證果了,最後到達成佛的究竟位。

  「圓滿次第」是由「妙有」回歸「真空」,這並不指「空」才是圓滿,它是「即空即有、即有即空」的,如此才是究竟。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務請大家注意! 南公也曾特別指出:「所謂生起次第是講性空緣起,圓滿次第是講緣起性空。但是注意,並不是說「空」才是圓滿。空跟有,即空即有、即有即空,才是圓滿。」(《南師1985年親領「準提法」十三週共修之開示[上] 》)

  禪宗的最高心法加上密教至高的「大手印」,就是其傳承真正的「圓滿次第」,因為不論顯密,佛法至上的究竟處,只有一個。故他老人家又說:「一般東密只修到生起次第,沒有圓滿次第,還是藏密修法好,包括了生、圓二次第。也就是說把禪、大手印綜合加起來就等於是圓滿次第。」(《準提法修持要領開示》)

  真正徹悟了,就會體會到我們的究竟處,不是「空」,當然也不是「有」,故曰「非空非有」;它是「空」,同時也是「有」,「空」也就是「有」,故曰「即空即有」。萬有的幻化世界,與本體之空性,原來是一體的,無可劃分,也無須劃分,幻即是真,真亦是幻,本來如此,故曰「即幻即真」。因此「圓滿次第」最後說:「皆同水月空花,如夢如幻,涅槃本性,法爾常住,了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一切本來如此,「無有佛涅槃,亦無涅槃佛」,即使成佛,也不過是夢幻之成就而已。

明點頂門一沖之功效

  另外還有一點,是師傳儀軌獨特的。儀軌中進入「圓滿次第」的一段文字:「即想字輪收攝入於中間 「唵」字,「唵」字收攝入於月輪,月輪收攝入於光明點(明點如黃豆大)明點直衝上頂,剎那頃,散於虛空,虛空之外,更無身心。」是進入「圓滿次第」的程序,不要看此地僅僅幾句話,卻有深奧的意涵。

  2004年2月間,末學赴香港拜師請益時,曾問及儀軌這一段,是否與一般密法中的「破哇法」相似? 南公開示說,此與「破哇法」有同亦有異。

  臨終時能藉此一沖,自主解脫往生,這與「破哇法」有異曲同工之效;但此一程序還有更重要的作用,即修法時可能將行者導入那「不生不滅」空性,進而體會那「即空即有」之究竟「圓滿次第」,才是更具意義之作用。

既修「真空」,亦修「妙有」

    準提古法多著重於「有」法的密教修持, 南公上師認為其不夠圓滿。從師傳的儀軌中,可以看出,在程序上,分為幾個大的階段,從修法預備開始到持完六字大明咒,是前奏部份;然後「剎那頃,空去自身我執,渾入虛空中,虛空與我無二無別,亦無虛空之量,我與虛空皆了不可得。」放下了「有」而到達了「空」,這是禪宗的「般若」境地,真能做到了,即是「開悟」,修持能在「空性」中定得愈久愈好,深深地體會「空性」。在「生起次第」中加上「真空」的這一段,萬有的一切,歸之於「空」,是融入了禪宗般若的心法。

  到達了「真空」,依然不是究竟,「真空」還得起「妙有」,「妙有」雖屬虛妄,但一切可以自主,能夠自主,就非同一般之妄想。師傳儀軌「妙有」的這一階段的觀想,先由「空」中開始了四大之產生,先有了風大,其次火大、水大,然後堅固的金剛大地形成,一直到進入「圓滿次第」之前,都屬「妙有」觀想的階段。

  「妙有」的過程熟練了,進入「圓滿次第」,「圓滿次第」是由「妙有」回歸「真空」,這並不指「空」才是圓滿,它是「即空即有、即有即空」的,如此才是究竟。本文前段,業已略述。

「心月輪」觀為本法之重心

可繁可簡,應需方便

  南公上師曾告訴我們,整個字輪觀不出來,可觀一個月輪,中間帶上一個「唵」字,如這樣也困難,也可以僅觀一個月輪,有如中秋賞月,一輪明月高掛天空,如此的經驗,應該人人皆有,觀想就容易多了。甚至於月輪也不觀,僅只在心頭帶上一個發光的明點就可。這都是「心月輪」觀的融通方便之處,感恩 上師慈悲。

由凡至聖,時時可用

  本法的觀想的諸多層次,除「心月輪」觀外,其他觀想的部份,都是暫時的,無可永恆地觀持下去,不可能長期停滯一處觀著不動的,多半也只能在依儀軌修法時,觀一下而已,沒有一點是行、住、坐、臥任何時間都能用的上的。譬如說,頭頂上「LA」字的觀想,是不宜一直觀下去的,否則,會導致血壓上升而出問題了。

  乃至「圓滿次第」的「空」相,雖是我們修法的目的,莫說一般人做不到,即使做到了,達到「虛空與我無二無別,亦無虛空之量…」之空相之時,也僅能觀於修法的當兒,去深深地體會,下座後,在日理萬機的境地裡,就難以實用了,因為在萬「有」的世界的日常生活裡,也無法永遠守得住這個「空」的。

  而唯有「心月輪」觀,可以一直持續下去,只要觀的得法,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於任何時間都能用的上。未悟之行者,甚至初學,皆可修習觀之,而已達徹悟之聖人,亦可用之保任,乃至於了生死、三身成就的關鍵,也都在於這個「心月輪」觀上,它就有如此的殊勝。

不落昏沈,遠離散亂

  相信觀心月輪或明點有些基礎之行者,應不難發現,當自己將心月輪或明點觀出來之當兒,心中清清楚楚,沒有其他妄念,當然也不會昏沉,效果有如立竿見影,雖然初學時,自己可能只維持了五秒鐘,但這五秒鐘內,就無妄想,亦無昏沉。

  這也是觀明點或觀心月輪神奇效應之處,但卻為許多行者所忽略,誠為可惜。誠心祈望所有本門行者,能夠把修法之重心移至此處,登堂入室將指日可待矣!

即止即觀,即空即有

  南公曾開示道:「那麼,口業在咒語上,意業、心念在觀想上,身口意三業就是全心、一心能觀所觀,始終在這個境界上觀想,就真正是觀照大自在了。所以即止即觀,即觀即止。」(《南師1985年親領「準提法」十三週共修之開示[上] 》)

  又道:「意業用中國的道理,簡單跟你們講,意業觀想佛母,或者字輪、月輪,或者是明點,意業的觀想,是練「神」,唸誦真言是練「氣」,身心修行是練「精」,精、氣、神三樣合一了,自然有所成就,達到真的「大止觀」專一,「即空即有,即有即空」。你們特別要注意,觀想沒做到,所以不得力,意業的觀想比唸誦真言還要重要。」(《南師1985年親領「準提法」十三週共修之開示[下] 》)

  由此推之,身、口、意三業專一,是本法修持之要領,而三業之中,又以意業為重。意業在於觀想,而觀想在儀軌中,又以心月輪或明點觀想,為重中之重。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心月孤懸,光吞萬象

  修習心月輪或明點之觀法,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令其發光,光色以白色或金色皆宜。若在修持的當中,心月輪或明點忽然大放光明,照遍自己及其他一切,這就是佛菩薩給你來灌頂了,切勿懷疑。

  南公上師曾言:「真正的灌頂是在我們自己修持時得到佛菩薩感應,感到一道佛光照耀己身,內外一片光明,祥光灌頂、感應道交、有求必應,身心無比清涼自在,那才是真正的得到準提佛母的灌頂了。」(《殊勝的準提佛母修法》)

  「圓滿次第」敘道:「…月輪收攝入於光明點(明點如黃豆大)明點直衝上頂,剎那頃,散於虛空,虛空之外,更無身心。我即虛空,虛空即我,亦無虛空之量可得,如來如來,如是如是。…。」

  若將其「虛空之外,更無身心。我即虛空,虛空即我,亦無虛空之量可得。」幾句文中之「虛空」,以「光明」二字取代,變成「光明之外,更無身心。我即光明,光明即我,亦無光明之量可得。」亦是同樣地殊勝。此乃「心月孤懸,光吞萬象」的極致也。

修持「晝夜長明」亦在「心月輪」觀

  2007年,我們集體赴廟港太湖大學堂受法時, 南公上師特別開示,告訴我們,睡時亦可觀想「準提字輪」,位置還是觀在心窩以下胃以上的部位,如能忘了身體更好,也無所謂任何方位了。觀想字輪,忘了身體,一圈圈旋轉地觀,每觀一圈如同念咒一遍,如果整晚都能做到了,就可「晝夜長明」,自然不需睡眠了。如能做到這一步,我們二六時中,都可融入法中,我不離法,法不離我,永遠清醒,遠離昏沈,如此修去,焉有不成就的道理?

  由此看來,若能觀出字輪,一圈一圈地旋轉觀著,此時,心月輪就是一切,一切就是心月輪,到此時,還需要念咒嗎?還需要其他有為法嗎?修持行者,能夠進到這一步,那就值得恭喜萬分了。

  故「心月輪」觀是本法的重心,由此更為實證。

南公2008年正式聲明之特殊意涵

  2008年11月23日, 南公上師所發之慎重聲明,對本傳承之未來,有極其之重要性。先將其內容展列如下:

  這段文字,雖然很短,然以內容來分,卻可分為三段。

標明傳承由來

  第一段,「南師懷瑾所傳之準提法儀軌,……。內含性相融通及即身(生)成就奧密。」正式敘述了本法傳承之真實來源,是直接源自於文殊師利菩薩親傳,在此世間, 南公之前,並無其他上師, 南公即是本法之始祖。本文前段,對此已作陳述。

未來傳承,唯路二條

  第二段,「師誓願如世緣過百齡,……。不然,沒身而已。」這是當年 南公受法時之大願,對本傳承之未來,明明確確地標示了兩條路。而這兩條路,有一先決條件,就是「如世緣過百齡」,若此先決條件成立,則「得機而宣說其中全部內密,再正式傳授傳法上師之正式灌頂。」這是其大願所要完成之事。若誓願之先決條件達不到時,則「不然,沒身而已。」又指出另外一條不同的路子。

  第一條路,是其大願所歸,他會得機將本傳承之「準提法」的奧秘,完全公開;同時也會「正式傳授傳法上師之正式灌頂。」, 注意!這短短一句話,用了二次「正式」,可見其非常慎重。「正式傳法上師」將由此而誕生,為什麼要說「正式傳法上師」?這是用以區別以前隨機灌頂之「教授師」而言,這裡的「正式傳法上師」,應是傳承接棒的下一任「金剛上師」,以往 南公上師曾指定了數位出家眾為「教授師」,他們可以傳法,但絕非「金剛上師」。簡言之,其大願包含兩項大事,一則,公開本法之全部奧秘,再則,指定並灌頂其接棒之金剛上師,但先決條件為,世壽須過百歲。

  若不幸世壽未能過百,他列出了第二條路,「沒身而已」,就此一走了之,前述大願要做的兩項大事,一概不復存在,說得斬釘截鐵,毫無模糊空間。

  為什麼 南公上師在2008年,發出此一重大宣示?南公是大成就者,當然已看清其命向之走勢,眾生業力渾濁,壯志難以申展,門人屢勸不聽,不能依教奉行,大大有違其大願之實現,正因如此,他也必然非常清楚,此生當下之緣,大概難以過百,故特此於涅槃前四年,作出此一重大宣示,穩住並規範了傳承之走向。依末學看來,此乃 南公上師對本傳承的最後遺囑,一般人可能不於重視,但身為門人學子,豈有忽視或曲解之理?若到此時仍然不肯依教奉行,辜負師恩,一切都會在因果之中啊!

密法為密,不宜普傳

  第三段,「平常不易輕傳儀軌灌頂,只恐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之故。」這也表明了 南公上師對密法傳授之謹慎,深恐所傳非人,而生禍害。這也是 南公一貫反對「準提法」聚眾普傳之立場,但若門人不聽,依然我行我素,他老人家也是極其無奈的啊!

  他老人家生前一再表示,密法之所以為密,因其自古而來,皆是耳耳相傳,不宜如顯教念佛等法門般的聚眾廣傳,因其走「有」法之路子,一切皆有,是在境界中修,見地不夠明徹,容易誤入歧途,隨時可能需要有心得之資深行者指點。故傳法者,有一連串之後續責任,不是傳完法就了事了。

  南公上師曾無奈地感嘆道:「這個法本,外面是沒有流傳的,你們不要隨便給我流傳出去,為什麼密宗要保留秘密?世上狂妄的人很多,未悟言悟、未證言證,拿到這個法本,自己就覺得不得了了,再把它變一變,加油添醋的,自己當上師、當老師了,什麼上師啊?還不是為名為財,要人家恭敬他,世上之人,多是為了利、養、恭、敬這四個字嘛!因此,暫時不要流傳,但是你們做不到啊!你們愛流傳,我也管不了,我是盡我的心而已!」(《南公上師準提法開示又一章》)

本傳承未來之走向

  雖然 南公上師未能將其金剛上師的的棒子傳下來,但他老人家早已為我們立下了方便。

  我們在2007年9月拜師時,亦曾就傳法之問題,請教過 南公,他老人家當眾答覆,即在我們修持略有心得時,只要在佛前虔誠地頂禮,祈求佛光加被後,亦可將此法授予其他真誠的求法者。

  因此,本法之傳承會繼續延續下去,只是我們都不是金剛上師而已。如此看來,其實,他老人家對其傳承的未來,早已見其可能之弊端,而有了預先的規劃。今後要看所有門人是否肯依教奉行而遵行之了。

推薦閱讀:

《清漾毛氏族譜》——傳承千年的人文典故     浙江日報
漢地傳承略說(一)
祭祖傳承中華文化,聚力實現大中國夢--【為公解惑】千人祭祖活動圓滿成功
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延續2600多年,傳承125代,他們靠的是什麼?
三千年的弓箭手藝,他是唯一傳承人

TAG: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