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什麼酒不僅要選對酒杯,握姿錯了也露怯!
外國的西裝和中國人愛乾淨的白襪子情節碰撞很多年後,才讓小中介和跑銷售的都認識到穿黑西褲和白襪子很low。西裝在我國作為很多職業的正裝也有幾十年了,很多最基本的規範到現在才慢慢普及,而這種普及還是建立在國人之間的鄙視鏈上慢慢發展起來的。
喝酒也是同樣的道理,隨著現代人社交全球化,葡萄酒和洋酒慢慢融入到中國的餐桌上。而這兩種酒文化之間還有很多互相矛盾的地方,自然就很難被國人適應。諸如碰杯的禮儀,在我國表示尊敬要以杯沿低於對方杯沿。而在國外,要將酒杯舉過水平視線才能表達敬意。
這種酒文化的差異甚至蔓延到酒杯上。在國內喝酒有玉杯、翡翠杯、琉璃杯、古瓷杯等。這些酒杯更多是對材質和工藝上很考究。而現代的葡萄酒、啤酒、洋酒等會根據酒的氧化程度、最適合喝的溫度、入口接觸舌頭的部位來設計酒杯。這甚至對人在酒杯的握姿上也提出了一定要求,一不注意就會落得「黑西裝,白襪子」的尷尬境地。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捋捋這裡面的門道。
「
酒杯的
構成
」一般的酒杯都會由杯口、杯身、杯梗和杯座組成。有些酒杯沒有杯梗,會增加杯身和杯座的厚度來起到相似的作用,稍後我們會說到這一點。
杯口:酒杯上部與嘴接觸的邊緣,我們稱為杯口。杯口有聚集酒香和影響酒液流入口腔路徑的作用。我們知道舌頭不同的部分對不同味覺感知是不一樣的。設計窄口更容易讓酒液流向舌尖處刺激甜味感知;設計寬口和一定開口角度,容易讓酒液流入舌後部刺激酸味和苦味的感知……
杯身:主要用來盛放酒液,一般的紅酒杯都會有大腹收口的杯身。這樣方便酒液和空氣充分接觸,加快氧化過程。連接杯口的內斜面也有利於酒的香氣沿杯壁上升的過程中形成迴流。讓香氣不易飄散出酒杯。
杯梗:連接杯身和杯底的部分,除了要求結實以外,杯梗的長度也很有講究。諸如很多酒杯有細長型的杯梗,這樣的設計就是為了讓人可以抓著杯梗飲酒或搖晃酒杯讓酒液充分與空氣接觸。因為這類酒需要避免手部碰觸杯身,把熱量傳導到酒杯中,導致紅酒錯過最佳飲用溫度。
杯底:被子底座設計都是大同小異,根據杯身的直徑大小會有相應大小的底座。杯底最主要就是做到一個字,穩!
「最佳飲用
溫度
」
白酒:一般是室溫下飲用,但是稍微加熱到30℃左右,就會讓酒香氣更加濃郁,酒中沸點低的乙醛、甲醇等交易揮發,減少酒中辛辣的口味,讓白酒入口更柔。
葡萄酒:不同的葡萄酒適宜的飲酒溫度有所不同。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8℃~12℃,香檳酒、汽酒和甜型白葡萄酒6℃~8℃,新鮮紅葡萄酒12℃~14℃,陳年紅葡萄酒15℃~18℃。再次需要強調的是,這些酒的最佳飲用溫度都低於人手上的體溫。如果用手抓著杯身,就會讓酒加速升溫。很快會錯過最佳飲用溫度。
啤酒:這類酒大家都熟悉。較適宜的飲用溫度在7℃~10℃之間,有的甚至在5℃左右。如果喝黑啤酒,溫度更低一些。其實喝啤酒用的杯具不比紅酒少,有的要照顧到啤酒的溫度、有的要倒出豐富的泡沫、有的要在飲用的時候避免泡沫喝到嘴裡……由於在握姿上大同小異,就不展開討論了。
白蘭地:這類洋酒最佳飲用溫度在28℃左右,這類酒一般裝在杯梗很短的寬腹收口杯中。這樣就方便手托著杯身,起到為酒保溫的作用。
「
酒杯的
握姿
」很多人對眼花繚亂酒杯陷入了深深的迷茫。這還不算很多人為某種酒單獨設計的酒杯。其實我們沒有必要把這些酒杯都認全了。只要在握姿上遵守規則,跟人社交起來裡面提升一個檔次。
長杯梗類:一些紅酒杯、長笛型起泡酒杯和啤酒杯都會有較長的杯梗,說明這些酒的飲用溫度不適宜過高。這時候就要避免手托杯身的握姿,最好是五指扣住杯梗底端。一些寬腹杯身的紅酒杯,還可以托住杯底方便搖晃酒杯,讓酒液更好的與空氣接觸。
短杯梗類:諸如上面所說的白蘭地杯和啤酒杯,是一種短杯梗的酒杯。就需要托著杯身飲用,起到為酒液保溫的作用。
無杯梗類:像一些啤酒杯有把手也算杯梗的變種,那就可以抓著把手飲用。還有一類是杯身底部和底座有一層較厚的杯壁,那就適合抓住杯子下部飲用。
很多朋友看了介紹也許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看很多外國的電影電視劇裡面,有很多歪果仁喝酒的時候也沒有遵守這種規則啊。對此小編的回答是,誰說外國就沒有屌絲了……
推薦閱讀:
※假如1946年奧地利的冬天再冷一點,你可能就用不著那麼多酒杯了
※葡萄酒杯怎麼選?
※▲ 各式各樣的酒杯,你知道它們用來幹嘛嗎?
※漲姿勢:那些奇奇怪怪的啤酒杯:有的是靴子形,有的快一米長
※酒徒十杯
TAG:酒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