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宗教信仰是可以跨種族的?
宗教里的神都是以種族面貌特徵為基準創立,為什麼西方的基督教上帝(白人面孔)可以被東亞人接受?佛教傳入中國做了漢化處理,為何基督教沒有被漢化?
樓上很多是沒有在回答問題,不過樓主在題干里的論述是錯的(為什麼西方的基督教上帝(白人面孔)可以被東亞人接受?佛教傳入中國做了漢化處理,為何基督教沒有被漢化?)
怒答一記就是:誰特么說基督教沒有被漢化?!我先是貼幾張「中國化」的圖佔位,然後等有空再正經回答一下」為什麼宗教信仰是可以跨種族的?」這個可以寫好幾十萬字的問題。首先,人類有容易信仰宗教的共性。
現在全世界人類的共同祖先,大概可以追溯到十萬年前左右從非洲走向世界各地的一小撮人,雖然表面上的膚色、面貌差別極大,但彼此之間沒有生殖隔離,生理結構幾乎一致,而大腦的結構自然也是如此,這是信仰可以跨人類種族的生理基礎。(你不大可能對著黑猩猩傳教成功,即使它們已經是人類在地球上現存最近的近親。)
而人類大腦的思維模式決定了我們先天就會把一些非生物當作是有意識的存在,比如嬰幼兒會擁抱和親吻毛絨玩偶,把它當作自己的朋友,假裝它和自己對話。成年人可能覺得這十分幼稚,但其實他們也很少能避免這種思維模式:比如車突然發動不起來的時候,很多司機會對著車發火、怒罵,即使理性上,正常的成年人應該明白這樣做屁用沒有,車才不會因為你對它發脾氣而突然發動起來。
這種思維模式,是人類邁向宗教的第一步,而第二步,我們可以把它叫做「目的論」,簡單來說,這些本來沒有意識的自然物或自然現象,我們除了認為它是有意識的,往往還會認為它是有「目的」的,比如「天生萬物以養人」就是一種目的論,而「下雨是上台的恩賜」「打雷是上天發怒」等等說法,在世界各地都可以見到。
既然有意識、有目的,那麼與這種「靈」進行溝通,向它祈願,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這也是廣泛分布於各民族、各地區的最原始的宗教形態:「萬物有靈」。
為什麼人類的大腦會有這種思維模式呢?這個問題其實現在還沒有研究透。而目前可以說得通的一種理論是:這種思維模式是有進化優勢的。
比如說,我在大草原上走,旁邊有風吹草動。如果我的判斷是「不過是風吹草動」而實際上是一隻野獸在伺機接近,那麼我就危險了。而如果我的判斷是「有東西打算害我」,那麼即使我沒判斷對,也不過是虛驚一場。
所以傾向於認為「只不過是自然現象,和我沒什麼關係」的人,容易因為運氣不好而掛掉,而整天「神經兮兮」,琢磨「剛剛那個事情,其實是XX神在警告我」的人,有比較大的幾率生存下來。原始的宗教思維就這樣,在原始人類的心靈里萌芽。
(預告:下一段講的信教的心理需求及其他,吐比啃蹄牛)
下面是佔位用的漢化基督教圖畫以及當年大唐景教寺的導遊手記
少年耶穌聖殿辯經:唐穿指南:哦拿撒勒的聖子,猶太的王,救世主彌賽亞——移鼠
o__o" 李、李二陛下你腫么了……為什麼撈過界到這種程度?連耶穌瑪麗亞孤兒寡婦的飯碗都搶?而且還攜子帶孫一拖一窩的佔領人家的地盤……看太宗畫像的旁邊,那一 排也是穿黃袍的男人們,「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掀桌!難道俺帶錯路了,進了皇家太廟 啦????客人們稍等,我去問問技術部的人看是怎麼回事哈……嗯,回來了,結論是俺們沒走錯。技術部的人查了資料,明確告訴我唐朝最大的景教「大秦寺」里,就是供著皇帝們「寫真」像的(為什麼俺覺得穿這麼多衣服的寫 真很不帶感呢……),而且是由皇室「頒賜」給寺里,由「教父」(景教中國區總監督)歡天喜地接受謝恩懸掛於堂中供人禮拜。為什麼基督教堂要掛中國皇帝像?據說這是因為景教傳入中國後,一直堅定不移地走皇室上層路線,跟歷代皇帝都勾勾搭搭來來往往,努力討好以換取皇室對他們建寺傳教的支持。摸下巴,這還不如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有人品吧……不管他們了,咱繼續往裡走。看那邊,地板上有不少「達娑」(信徒)或跪或坐,聽「司祭」(牧師)講道呢。走得怪累了,咱們也坐下來歇會兒,順便聽聽唐朝的天主教牧師佈道吧。那身穿白袍、滿臉大鬍子的司祭father,看上去形像跟近現代的神父差不多嘛,怎麼一開口,全是純正典雅的文言文呢:「……我三一妙身無元真主阿羅訶,判十字以定四方,鼓元風而生二氣,暗空易而天地開,日月運而晝夜作,匠成萬物然立初人……」您聽不懂?不要緊,俺來給您翻譯翻譯,您聽著就熟啦。上面說的那個「阿羅訶」,就是上帝耶和華他老人家,「三一妙身」是那個「三位一體」啥的,這整句話的意思,大致就是這樣:【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大地混沌,還沒有成形。深淵一片黑暗;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上帝命令:「要有光。」光就出現。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和暗分開, 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晚間過去,清晨來臨;這是第一天。上帝又命令:「在眾水之間要有穹蒼,把水上下分開。」一切就照著他的命令完成。於是上帝創 造了穹蒼,把水上下分開……上帝看陸地和海洋是好的……陸地要生長各種各類的植物,……太陽支配白天;月亮管理黑夜……上帝創造了地上各種各類的動物…… 上帝照自己的形像創造了人……】對吧,這就好懂了吧?咱繼續聽司祭講:
「戢隱真威,同人出代。神天宣慶,室女誕聖於大秦;景宿告祥,波斯睹耀以來貢……」又不懂了?其實他說的是這段:【有童女將懷孕生子,她懷的孕是由聖靈來的……耶穌誕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星象家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他們問:「那出生要作猶太人的王的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了他的星,特地來朝拜他。」……】講了一段故事以後,注意,司祭要對教眾們講教義啦:「天尊說云:所有眾生,叛逆諸惡等,叛逆天尊,亦不是孝;【我是你的上帝,我以外,不可敬拜別的神明】;第二願者,若孝父母並恭給,所有眾生孝養父母,恭承不闕,臨命終之時,乃得天道為舍宅【要孝敬父母,好使你在我要賜給你的土地上享長壽】;第三願者,所有眾生,為事父母。如眾生無父母,何人處生?第四願者,如有受戒人,向一切眾生皆發善心,莫懷睢惡。【當愛人如已,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恨你的要愛他,這樣你就可無敵了。不要恨惡鄰舍,不可睢怨。】第五願者,眾生自莫殺生,亦莫諫他殺,所以眾生命共人命不殊。【不可殺生】第六願者,莫奸他人妻子。【不可姦淫】
第七願者。莫作賊。【不可偷盜】第八願者,眾生錢財,見他富貴,並有田宅奴婢,無睢姤。【不可貪圖別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愛別人的妻子、奴婢、牛驢,或其他東西】第九願者,有好妻子,並好金屋。作文證莫加謀他人。【不可作假證陷害人】第十願者,受他寄物,並將費用,莫事天尊。【你們不可起貪心,不可作榨取他人的偽善者,不可存惡意】」越聽越熟?摩西十誡都上口了?對啊,這是景教徒們以十誡為藍本,又結合了唐朝的本土文化(比如對「孝道」的特彆強調),稍帶個人發揮自由心證的混血作品。聽佈道還是有點枯燥,看達娑們有人在打瞌睡了吧……嗯,於是司祭又開始講聖誕故事了哈,咱繼續聽聖母聖子:「天尊當使涼風向一童女,名為末艷,涼風即入末艷腹內,依天尊教。當即末艷懷身。【在成婚以前,馬利亞知道自己已經由聖靈懷了孕……她懷的孕是由聖靈來的】末艷懷後產一男,名為移鼠,父是向涼風。此天尊在於天上,普署天地,當產移鼠迷師訶。【孩子出生,約瑟就給他取名叫耶穌……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我喜愛他……他將拯救他的子民脫離他們的罪」】等等,好像有奇怪的東西混進去了……馬利亞末艷同志生的兒子叫……移鼠??????o_o對……問了問,沒錯,唐朝的景教徒就是這麼稱呼自家的救世主彌賽亞(即上文的「迷師訶」)。您覺得「移鼠」這個名字太難聽了?我覺得也是……要不咱換換?唐朝人對耶穌老大還有一個稱呼,叫——「客怒-翳數」,是轉譯自敘利亞語。
「移鼠」「客怒」,您覺得哪個好聽點?隨便挑吧,反正唐朝還沒有「耶穌基督」這個名號,天主教徒穿唐請慎重,建議去穿明。
瀉藥,這算是有些意思的問題。
第一句話就值得玩味,真是如此么?在柏拉圖時代,古希臘人就已經問出這樣的問題。神到底應該是否是「有形的」?因為一個有形的神,就意味著是」有限的「,他就只能囿於一時一地。在這點上,這與希伯來文化中的」不可用任何偶像來比附神「之間,頗有契合之處。在柏拉圖那裡,神是無形的;在猶太教和基督教中,上帝雖然是有形像的,但這形像卻是不可知的。因此,這第一句話其實就有問題。至少,在某些宗教傳統里,已經擺脫了題主的這一點。
所以,至於形像的問題,我只是比較了解基督教。還請參考這個答案:上帝如何變成一幅畫?以及聖經十誡中要求不準作像,那現是的耶穌像的存在是否合理?中我的答案。另外糾正下,耶穌本人是中東人(拿撒勒人),不是」歐洲人「。(但是,耶穌並不是一個如你我一般的個體的人,他是擁有一切人的人性的「神-人」。因此,有些藝術和宗教作品中也會將「他」表現為當地之人——有點兒類似佛教,佛陀也有千萬化身)另外,無論是佛教還是基督教,任何一個國際性的大宗教到了某一地都會試圖進行本地化的。
----------------------------------------------------
這個我剛回答的問題中,也有些內容涉及到上帝的「國際性」:古代很多哲學家奉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為權威,但信仰基督或猶太、伊斯蘭教,應該怎麼融合異教神哲學和信仰?
-----------------------------------------------------
基督教沒有被漢化過?真不是這樣。最先來到中國的是景教,但彼時,景教和摩尼教都被視為是」佛教「,因此在武宗滅佛之後,從中華土地上消失了。再次來的時候,便是利瑪竇等耶穌會的傳教士。應該說,利瑪竇已經比較成功的漢化了基督教,以基督教神學作為古儒的忠實詮釋者(間接的還推動了清代的考據學)。不過因為耶穌會內部的鬥爭,導致接替利瑪竇的人廢除了之前還算成功的策略。
自鴉片戰爭之後,基督教某種程度上又被等同於外來入侵者的象徵,至民國還興起了反基督教運動」。這段時期,國內已有的教會也試圖漢化自身(曾在中國召開「世界基督教青年大會」),但限於時代不太可能成功。
解放後,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在天朝的某一時段集體從中華大地上消失了。改革開放後,才隨著改革開放重新進入到中國。這樣看來,沒有漢化並不是什麼信息閉塞,而是因為時間太短。補充一個例子: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賴品超教授曾經試圖在聖餐中使用「茶」和「糕點」。
我決定發幾張圖。
佛教漢化了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通暢。基督教正好相反。
佛教在中國開始流行是在一千年以前。那個時候的信息的傳遞方式是人腿和馬腳,傳遞的媒介是舌頭和書本,傳遞的難度和成本很大。絕大部分工匠沒有看到過印度人,絕大部分寫書的不懂梵文。所以每一次傳播,工匠和作者就得憑空想像一部分,他們所熟悉的也只有身邊的中國人,所以他們想像的那部分也就充滿了中國風情。就這樣一個村接一個村傳播下去,過了幾百年,慢慢地佛教就漢化了。
基督教在中國開始流行也就一百多年。這個時候交通工具變多了,人之間交流的範圍變大,傳教士滿地亂跑,小冊子也比以前精美耐用數量多了,翻譯人才也多了,普通人看到洋人洋書比以前容易多了,基督教的原汁原味就更容易保留下來,到了現代,電視互聯網各種媒介,想看啥就能看啥,傳播更不容易走形了。
人對世界的感知分兩大類:可知的和未可知的。人的需求也分兩種:物質和精神的。在發展的過程中,人開始慢慢分層。可知的和物質的就變成了世俗體系,未知的和精神的就變成了宗教體系。人的基本需求是一樣的。無論是哪個種族,他基本的物質需求都是吃飽穿暖,傳宗接代。同樣,基本的精神需求也是一樣的,就是克服對未知的恐懼,緩解精神痛苦,增加快樂。所以成功的宗教都能滿足人的基本精神需求。都告訴教眾上天下地,你所無法知道的地方和事情都是由一個你很熟悉的形象在管理著,解除你對未知的恐懼。都告訴教眾一種緩解當下痛苦的方法。佛教是因果報應,熬到下輩子就好了,基督教是原罪,熬到死了就好了,有希望才有快樂。
所以,宗教是跨種族的,只要根據當地當族的特點稍作改變,就可以通行無阻。佛像具有濃重的希臘風格……不是印度人模樣的。
基督教沒被漢化是法律保護了他……看看洪秀全,看看東方閃電,看看龐大的農村地下教會……羅馬還一直以為中國成立三自教會是為了遏制耶教,其實不然,是保護他們,否則要是放開了發展,過幾年中國的耶和華會變得他媽媽都不認識。我一直不理解聖經中戀愛幾人都扯到了就是沒扯中國人那中國人信仰天主教真的沒壓力?
說基督教沒有漢化過的請自行搜索景教。「景教,即唐代正式傳入中國的基督教聶斯脫里派,也就是東方亞述教會。景教起源於今日敘利亞,是從希臘正教(東正教﹚分裂出來的基督教教派,由敘利亞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聶斯脫里於公元428-431創立,在波斯建立教會。」「景教在中國演化時,大量參考佛教概念,其中較有趣的是,四福音書的作者,均改以「法王」稱呼:馬太是明泰法王、路加是盧珈法王、馬可是摩距辭法王、約翰為瑜翰法王;教堂叫作「寺」;大主教叫「大法王」;教士自然叫作「僧」。上帝耶和華的稱呼則取敘利亞文Alaha音譯,叫作「皇父阿羅訶」,亦有按照道教術語,以「天尊」稱之。」——維基中文百科
所以前面那位從地理隔絕這個角度分析的回答比較有道理。
另外一方面,題主所說的「白人形象」上帝的提法就是錯的。事實上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基督教信仰中,上帝和耶穌的形象一直在根據當時當地人們的理解變化著,天主教目前流行的上帝和耶穌的形象一直到16世紀才確定下來,而在某些撒哈拉以南黑人基督教里上帝形象就是一個黑人,好萊塢電影中的上帝形象更是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黑有白。我個人理解有兩點:1.反正都是虛構的,人長啥樣都不太有所謂的。2.心靈上的慰藉是屬於物種的而不是只屬於某個種族。
推薦閱讀:
※老梁說天下之金正恩的個人經歷有哪些?
※民主和民本
※元曲《清江引·秋居》描寫了什麼樣的景色?
※為什麼秦始皇陵到現在還沒有被挖掘?
※什麼是大國崛起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