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對於使自己感受到挫敗感的事情,習慣於外歸因, 感受到成就感的時候習慣於內歸因?

在某個知乎er的答案中看到的,故有此一問。

人對於使自己感受到挫敗感的事情,習慣於外歸因,比如說考試考砸了,習慣說是昨晚沒睡好,考題太偏,考場風水不好。

感受到成就感的時候習慣於內歸因,比如泡到一個女神級的女盆友,習慣說是因為自己帥,有錢,絕對不會歸因於女方眼瞎。


也有很多像我這樣的人,成功覺得是僥倖,失敗全都怪自己。


這是人類正常的自我防衛機制。

想像一下任何成功都找外因,任何失敗都找內因——會很痛苦吧……


古猿追蹤了三天還是讓獵物跑了,伴侶掙扎在死亡線上、三個幼子已經餓死了兩個、自己怎麼才追逐了3天就喘的這麼厲害、唯一的水源剛剛被另一撥更大的群落強佔了、雪下的更大了......

這是幾百萬年進化後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沒有這種機智的裸猿都發瘋自殺了,留不下後代。該防禦機制給我們以希望感和進取的動力,同時療愈心理創傷。

如果你反向操作,那麼就等於告訴自己所有的成功都是運氣,所有的失敗都是必然。整個人的自我認知會集中在自己的不足上,然而,哲學上的的完美也只在哲學中存在。現實里,如果一個人將不足作為自我認知的焦點,不足和挫敗感將很快無窮無盡的淹沒這個人。更何況,所謂的不足,其實大部分都是特質,比如「喜歡關注細節」或「喜歡關注原則」這些到底是不足還是優點呢?全看你如何操作它,以及你特質發揮的情境背景。

世界的本質是無序的,無序中孕育著危險,而我們需要控制感才能活下去,它讓我們感到被保護,感到安全。如果成功外歸因,則控制感無從建立,生活無法控制,無論你做什麼,只能聽天由命,努力的過程和努力的結果不相關(辛苦一年,天災降臨,顆粒無收),我命由天不由我。當控制感、秩序感崩潰,安全感就喪失,隨後而來的是焦慮症、精神分裂、抑鬱症和自殺。

告誡一下朋友們,「讓自己感受挫敗的事情,歸咎於內因,感受到成就感,歸咎於外因」,這是抑鬱症患者的典型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越堅定,距離自殺越近。事實真相是:你所有的成功是你努力的結果,你所有的失敗只是時運不濟,繼續努力或改變策略,下一次一定會好的。


心理學當中有個控制點理論:

個體對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及其結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釋。對某些人來說,個人生活中多數事情的結果取決於個體在做這些事情時的努力程度,所以這種人相信自己能夠對事情的發展與結果進行控制。此類人的控制點在個體的內部,稱為內控者。對另外一些人,個體生活中多數事情的結果是個人不能控制的各種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們相信社會的安排,相信命運和機遇等因素決定了自己的狀況,認為個人的努力無濟於事。這種人傾向於放棄對自己生活的責任,他們的控制點在個體的外部,稱為外控者。

由於內控者與外控者理解的控制點來源不同,因而他們對待事物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也不相同。內控者相信自己能發揮作用,面對可能的失敗也不懷疑未來可能會有所改善,面對困難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他們的態度與行為方式是符合社會期待的。而外控者看不到個人努力與行為結果的積極關係,面對失敗與困難,往往推卸責任於外部原因,不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企圖尋求救援或是賭博式的碰運氣。他們傾向於以無助、被動的方式面對生活。顯然這種態度與行為方式是不可取的。

所以歸因模式的不同和其心理特點有關,習慣於外歸因的是外控者,內歸因的是內控的。


題主,你這樣洞察世事容易沒朋友的。


失敗了當然會難過啊,難過了就遷怒於其他讓自己煩心的事,發泄發泄情緒唄。

成功了當然要肯定自己,提高自己的自信心,確定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有兩類原因。保持自我效能和認知和情境意識。

第一類是人類的主觀動機——保持自我效能。

人類需要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你在多大程度上感覺自己有能力去做一些事。

只有自我感覺良好,才能保持相對較高的自我效能,即感覺自己是好的,有能力去應對遇到的問題。

高的自我效能在生活中有積極的作用,即「積極思維的力量,對自己能力與效率的樂觀信念可以獲得很大的回報。」

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效能指引我們制定有挑戰性的目標,並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具有較強的韌性。

努力加堅持等於成就。

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做成事情,那麼你就喪失了去嘗試、去努力的動力。

雖然做了、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去做、不努力肯定一事無成。

隨著取得成就、獲得成功,自信就會增強,自我效能也會「伴隨著辛苦付出後得來的成就而增強」。

也就是說,越相信自己能行,越能增大成功的幾率。隨著取得越來越多的成就,就越來越相信自己的能力,自我效能越來越強。

但是,就如上面所說的那樣,投入了、努力了也不一定會成功的。自信受到打擊,自我效能也會降低。

但是低自我效能是很不利於人生存的。喪失自我效能的人,就如鬆弛的琴弦,奏不出美妙的樂章。只有維持自我效能,讓我們相信自己能行,我們才能採取行動,才有可能走出困境,獲得成功。

而將成功歸因於自己,將失敗歸因於情境,就是一種很好的提高和維持自我效能的心理策略。

第二類是認知和情境意識

這是人類認知方式和條件的限制造成的。

我們在解釋自己和他人行為時,「低估環境對他人行為的影響」,而不低估環境對自己的影響。

造成這種情況的客觀原因有以下三點:

其一,行動者和觀察者不同。

歸因理論學家指出當觀察他人和我們自己的親身經歷時,我們的觀點會有所不同。當我們成為行為的執行者時,環境會支配我們的注意;而當我們觀察別人的行為時,作為行為載體的人則會成為我們注意的中心,而環境變得相對模糊。

也就是說,當我們是行動者時,我們能察覺到環境對我們的影響。但是當我們不是行動者,而是觀察他人行動的觀察者時,我們就不能敏銳捕捉到環境對他人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做起來比看起來難得原因。

曾進行過證明「觀察者認為環境最不重要」的反轉實驗。

當我們自己成為觀察者時,我們也會將自己的行為歸因於自己的個性。

其二,聚焦觀點偏見。

實驗者觀看審訊觀察中嫌疑犯認罪的錄像。如果從聚焦在嫌疑犯身上的攝像機的角度觀看,認為最煩的認罪是真誠的;如果從聚焦在審訊遠身上的攝像機的角度觀看,認為嫌疑犯是被迫認罪的。儘管在審訊觀察中要求審訊員禁止對嫌疑犯進行不公正的審訊,但聚焦理論人會影響審訊。

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得到不同的結論。

所以,當我們「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身上時,我們更可能將原因歸結到自我」。

而我們的精力也確實更容易集中在自己身上。所以,很容易將榮譽歸因為內在。

當然,也有例外,在人經歷失敗後,會激活防禦機制,也就是第一類原因中提到的,為了維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綜上所述,造成這種歸因策略的原因中,既有個人動機——保護自我,也有獲取信息的局限性因素——人類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方式,和在獲取信息時的角度不同。


這個應該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做的,有的人在有的事情上,傾向於外歸因,有的傾向於外歸因,而這取決於個人。

填個坑,稍後細談


那是因為只有這樣認為的人才會發帖,你才能看到, 那些認為成功是僥倖的是不會這種類型的貼 所以你看不到= = 個人見解


這就是為什麼人生贏家是少數╮(╯_╰)╭


因為只有這樣才自己才能接受得了 也只有這樣才敢面對自己 而這時真相往往就被刻意弱化了


還不是跟這個人之前接受的反饋有關,這麼做的都是聰明人。

像我這種已經確認自己比較笨的人都是反著來的。


推薦閱讀:

心理感冒的癥狀和自我調節法
我帥嗎?哈哈哈哈哈?
如果你丟1000元,馬雲、王健林、李彥宏這類型的有錢佬破產了,你會幹嗎?
怎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男性是否都喜歡有知識的女性,如果是,為什麼?

TAG:心理學 | 心理 | 日常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