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與金在中原 誰的支持度高?為什麼?
北宋被滅後 南宋退往江南偏安一隅 金佔領了中原地區 那時候中原百姓對南宋收復的呼聲高?還是希望金的統治?
幾年前答過。
這個既分時間也分地域。
首先,遼境內的漢人,幾百年沒見過漢人王朝了,統治者無非是契丹—奚,變成女真—渤海了。燕人因為統治漢人聚集區有經驗,所以倍受信任,多人任過宰相,地方大員更多,人家可是自始至終都沒想過宋的事。其次,河東與河北的宋人,因為被直接割讓給金,故國有著非常美好的理想形象,且金朝前期統治野蠻,剃髮,征簽軍,侵佔土地,簡直不能活,反抗極為激烈,一直到紹興合議後金朝都難以壓制,義軍活躍二十多年,隨著時間推移而穩定。
最後,河南山東陝西的宋人,經歷了一個複雜的過程。
第一階段,靖康建炎年間組織反抗,盼著高宗回來,但一方面逐漸感覺被高宗拋棄,一方面感覺金軍,宋軍都不把自己當子民看。第二階段,偽齊統治,由於為漢人政權,且偽齊鼓勵生產,賦稅甚至略低於南宋,(不過要簽軍和服勞役),日子還能過得去,金國還把自己當同盟,騷擾不多,逐漸安定。陝西方面更是這樣,當年在宋的旗幟下對抗西夏,現在在齊的旗幟下對抗西夏。第三階段,金廢偽齊,完顏昌組織的第一次紹興合議,河南陝西還給南宋,南宋為安定起見,偽官全部不動,人民更是感覺偽齊和南宋統治,生活沒有區別。 並且金朝一句話,千辛萬苦逃到南方的人就被南宋送了回來,進一步加深對南宋的不信任感。 第四階段,宗弼組織的第二次紹興合議,金直接控制河南陝西,偽官一樣留任,賦稅降低,人民長期接觸金軍,已經習慣。這四個階段,二十年的時間。總體而已,金熙宗後期趨於穩定,至於而後紅襖軍什麼的,那是土地問題導致的。
封建王朝時期的民族主義,不必太在意,皇權不下鄉,換朝廷不換地主。對農民來說,初期你搶我土地搶我女人,我當然與外族勢不兩立。後期你朝廷宋-齊-宋-金換了三次,壓我頭上的地主趙老爺和縣衙王縣官都沒變,干我什麼事。舉個栗子,我家鄉當時叫潁州,僅1217.5-1221.11,宋軍焚掠了三次,你覺得那裡當時的百姓對宋是什麼想法?不過,後世反元的紅巾軍也就是起源於那裡,又反而打著宋的旗幟。要論忠於宋,這種長期受害於宋軍的地區,會強過江浙四川嗎?
而甘肅會寧,郭蝦蟆等人哪怕金亡兩年也拒不降元,按說此地對金最忠誠了,忽必烈時期,甘肅就開始為元朝和海都的西北戰事出錢出力了。
封建王朝里,少數民族早期通常奴隸制,和中原農民並不是一個階級。但靠民族主義很難熱過二十年,一旦少數民族融入地主妥,階級矛盾緩和,會很快平息的,但因為階級矛盾造成鬥爭時,又往往訴諸於民族主義的表現形式。
Anastasius:宋代,生活在金地的漢人的族群認同是怎樣的?
瀉藥,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元末各種農民起義,刨去自己稱帝建號的,相當數量的起義軍依附於韓宋政權下。
試想,彼時宋金俱為蒙古所滅,若百姓當真無不思念我大金,為何不見大片舉著金朝戰旗的林登萬遊盪在中原大地上?
或者退而求其次,乾脆讓宋金後裔相互通婚,來個「宋金共治皇帝」?可見這兩者在民間聲望不可同日而語。
瀉藥~
手邊沒有書,六點半送小朋友去興趣班,出門前簡單說幾句。
1、中原地區對於金政權的接受度,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的。
2、在中原地區的周邊長期保持有不願意接受金政權的地方性勢力。
對於1,具體來說是這樣。
金人南下之後,對北宋地區的生產關係衝擊是很大的,尤其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重新帶來了奴隸制。在唐末-五代-北宋時期,良賤兩籍分途的情況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有了極大的改變。在北宋時期,賤籍尚沒有完全消除,但通常的「賤民」數量很少,而且逐步消亡。通常的奴婢這種唐代認為是「奴婢賤人」的身份地位,由於成分是「良人」的人賣身並與僱主簽訂合約(一般是十年),已經被通常認為是合同關係,而不是完全的人身依附關係。在合同結束以後,奴婢是可以自尋出路,而主人不能攔阻的。
鄉村的主戶(擁有土地者)和客戶的關係,也有大大的進步。鄉村的主戶因為擁有土地,所以承擔兩稅,客戶是佃戶沒有土地,所以不承擔兩稅而承擔人頭稅(身丁鹽米錢)。在主客戶之間的合同約定期結束以後,客戶(佃戶)可以自由起移,「主戶不許無理攔遮」。
體現在軍隊的組織方面,兵員來源是合同制的社會閑散人員,當兵是一種志願選擇,是一種職業,和其他的職業一樣是個人選擇,不存在強行拉兵,或者強制性的義務兵役制。即使是有強制因素的「弓箭手」,也是自願應募,由國家授予土地並免除雜稅(兩稅不免),然後才是義務服役的。本質上來說,「弓箭手」也是一種僱傭制,只是報酬是土地,所以有一定強制性。
也就是說,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身關係和社會關係上的發展也越來越趨向自由,奴婢逐步非賤籍化,賤籍逐步消失,佃戶人身自由提高,兵制僱傭化。這些既是社會進步的結果,也是促進進一步社會進步的因素。
但是,隨著女真人進入中原,本來已經徹底消失的奴隸制又被帶回到中原地區來。女真政權強化階級差別,女真人的家庭由政權補充奴隸,丁口少的家庭,一家補充最少四個。奴隸哪裡來?當然是漢族和其他民族的群眾。同時由於女真人頻繁簽軍,強制人民群眾當兵,把本來已經消失的義務兵役制帶回到中原地區來。由此帶來極大的社會矛盾和經濟矛盾。
在雙重刺激之下,在這個時期,中原地區支持度高的是宋高宗的小政權,而不是女真政權。
這一點,從北方義軍的活動情況可以看出來,建炎元年是北方義軍的活動高潮,但之後逐年降低。到建炎四年是一個小高潮,但聲勢已經不如建炎元年。之後又是逐步低沉,到紹興十年岳飛北伐時,又掀起一個聲勢較高的小高潮。當時河北河東地區群起響應,王忠植在河東光復州郡十一個,趙雲等岳飛派去的人則在太行兩面發動組織群眾,聲勢也很浩大。這是僅次於建炎元年的一個小高潮。
但隨著岳飛撤軍,群眾武裝就頂不住金軍主力了。王忠植堅持到十月份也被金軍抓獲並擊破其主力,趙雲梁興李寶等轉戰回到南宋,整個北方的抗金力量基本都潰散了。
從紹興十一年到紹興三十一年以後,金人在中原地區的統治逐步穩固,大量女真人移民進入中原地區,填補了北方地區的人口空白。
到完顏亮敗死,完顏雍穩定執政的大定年間,基本上北方地區的抗金勢力已經不復存在,女真政權的基層建設逐步完善,這一點從戶口數就可以看出來。到大定二十九年,金控制之下的戶口數達到690多萬戶,與大定初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同。難道是因為二十多年的時間,人口增加了一倍?不,這隻能說明是金政權的基層建設完善了,基本已經實現對對地方的全部控制了。
第二點,在宋金交界地方還保持有不願意接受金政權的地方性勢力,這個就比較複雜。這個有空再來更新。
出門去了。
清朝剛滅亡時東北還有一大幫一老一少要復國呢,現在就剩一個李碩了
說白了就看生活過的怎麼樣,金世宗金章宗在位時百姓反金復宋就沒幾個,到了蒙古人入侵,紅襖軍什麼的就起來了
我們也同理,如果哪天中國陷入動亂了,新疆西藏這些地方的分裂勢力一定又會抬頭
南宋滅亡一百年後,各個義軍就是打著「反元復宋」的旗號推翻元朝的,這裡面就有朱元璋!
洪武元年,朱元璋親自從南京跑到開封,為什麼去?因為開封是宋朝首都,這裡就是一面大旗,朱元璋是打算把首都定在開封,以宣誓自己與宋朝的繼承關係。雖然朱元璋在開封待了將近一年覺得開封已經不適合做首都,但仍舊以開封為北京,希望恢復唐朝時的兩京巡幸制。
推薦閱讀:
※南宋 湖田窯青白釉瑤台泛棹筆山
※南宋大貪污犯秦檜專權期間禍國殃民的罪行
※【史圖館】中國歷代疆域變化44 宋金對峙 蒙古崛起
※南宋最強兄弟猛將:棄文從武隨岳飛,雙登武狀元,五千年僅此一例
※宋會要輯稿這邊弓手云云,神臂弓等是代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