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紅樓夢》,是否需要了解曹雪芹?
高考題中的文學常識,作者的信息都是要熟記於心的。對於《紅樓夢》這部小說而言,是否需要對於作者本身進行了解呢?如果需要,應該了解到什麼程度?如果不需要,你會怎樣去理解這部書的時代背景,以及書中人物的價值觀?
與其說這是個好問題,不如說這是個好坑。這個坑涉及了紅學研究中的大部分爭論,如作者是否為曹雪芹的問題、後四十回作者的問題、脂批研究、《紅樓夢》主旨等等。不管回答是還是否,怕都會被這個坑裡的唾沫星子淹死。
即使拋開紅學界的爭論,這也是個沒法回答是與否的問題,因為閱讀需求不同則了解作者的需求自然也不同。閱讀一部小說,有人可能只是為了消磨時光,有人可能是想看故事,有人可能是因為對作品中的某一個點產生了興趣或共鳴。在這個意義上,讀者不一定需要了解作者,甚至不需要關心作者想表達什麼。這是閱讀中常見的現象,例如,《詩經》中作者的原義,和後來春秋宴飲「賦詩言志」時的「斷章取義」,是完全不一樣的,但這種不一樣是被允許的。對賦詩者而言,重點不在於作者想要表達什麼意思,而是作者這首詩讓賦詩者看到了什麼意思,就好比,「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本是指戰士之間的約定,但現代人更願意用它來表達愛情的約定,只要形容貼切對時對景,並無不可。但是,當你的閱讀不只是消遣,不只是停留在作品帶給你的某種個人化甚至情緒化的感受上,而是開始對作品進行理解、思考和賞析的時候,了解作者就是有必要甚至必須的了。個人認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了解作者的生活經歷、思想經歷以及創作目的、創作意圖,能夠確保讀者準確地理解作品內涵,不做過度的誇張的解讀。雖說面對同一部作品,每個人因為各自經歷、知識結構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理解,但這種不同是以作品所呈現出來的信息為前提的。一般都以為,紅學研究中,誇張的索隱和考證,是由於這些人過於關注作者而非《紅樓夢》文本,從而呼籲大家回到文本,作者並不重要。但是,之所以對《紅樓夢》有種種誇張的解讀,典型者如劉心武、霍國玲等,恰恰是因為我們知道的關於作者的信息太少,以致他們能夠做這樣很離譜的比附。
2、了解作者的相關信息,如其生活的時代、生活環境生活經歷等,有助於獲得和作品相關的知識,以便更準確更好的理解作品。我們閱讀古代作品的時候,因為名物、制度、環境、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等都不一樣,很可能會產生隔膜甚至誤解,從而影響閱讀。例如,若不熟悉作者生活時代的禮制、風俗、倫理關係,必然會影響我們對《紅樓夢》中人物、思想等的判斷。從這個意義而言,我們也需要了解作者。
3、了解作者的經歷、思想等,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和分析作品。好的小說,不僅僅只是講一個故事,或是再現某一段歷史,而是對人生、人性,對社會、宇宙等問題有深刻、有力量的思考。了解作者的經歷和思想,能夠把我們從小說的故事情節中拉出來,把我們從賈寶玉等書中人物的視角中拉出來,而從作者的視角來審視整部書,這樣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紅樓夢》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例如,賈寶玉厭惡仕途經濟學問,那麼曹雪芹會怎樣看待這個問題?是不是也只是厭惡?曹雪芹會不會有仕途經濟學問的經歷?通過了解作者的經歷和思想狀態,我們會有自己的答案,而通過這個答案再來看《紅樓夢》中賈寶玉對仕途經濟學問的態度,則更能理解作者是在什麼什麼層面來思考這件事的。
最近在閱讀台灣學者歐麗娟所著的《大觀紅樓》,其中正好講到這個問題。這裡引用歐教授的觀點,提供一種思路。
有些答主提到,《紅樓夢》本身已經很經典了,作為讀者可以充分享受作品的樂趣就好了,何必需要了解作者?
經典的價值雖是永恆性與普遍性的,卻並不等於說對其內容的理解可以完全脫離當時的歷史框架。相反的,若缺乏對其中所奠基的時空背景與社會條件的認識,很可能造成誤解,甚至產生相反的判斷。
理查·D.奧爾蒂克在他的《文學研究的藝術》一書中也提到,「幾乎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有許多外部環境。只要我們揭示並探索這些外部環境,它們就會使整部作品具有其他的意義。」相比於其他文學作品(如有的答案中提到的詩歌),小說涉及的範圍往往更加廣泛,因此受外部因素的影響也要更大一些。在這些外部因素中,作者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具體來說,說回《紅樓夢》。讀此書為何需要了解曹雪芹,主要有兩個原因:
1.敘述對象的獨特性: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一部真正敘寫貴族世家的小說。
書中許多情節中人物所言所行,具有罕見而顯著的貴族階級特性,都必須在其特有的生活規範與意識形態下才能獲得正確的判斷。作為現代人,如果不能了解曹雪芹,不能站在曹雪芹的立場和觀點上去看待和評判「旗人貴族」的上層階級生活,很可能對書中一些涉及貴族習慣的知識一帶而過,甚至從現代人的觀點進行盲目解讀,以致成為「誤讀」。
2.敘事技巧的真實性:
《紅樓夢》這部作品,是在「寫實邏輯」下進行書寫的。注意,是「寫實邏輯」,而不是「寫實內容」。正如在書中第二回寫林如海「今已升至蘭台寺大夫」時,因清代並無此官職,故脂硯齋眉批曰:
事之所無,理之必有。
「事之所無」是指小說的虛構內容不可以實事相牽連攀比,而「理之必有」即說明敘事邏輯合乎當代歷史背景與社會情理。
綜上所述,基於曹雪芹如此之特殊的作者身份與其敘寫對象,加上「實錄其實」(第一回)的自傳式書寫材料與寫實邏輯,使得《紅樓夢》所反映的並不僅僅只是一般的文化活動與心理事實。因此,《紅樓夢》所反映的階級特殊性,不僅與清代歷史、曹家歷史密切相關,更重要的是,與該特定階級文化所產生的意識形態相關。曹雪芹個人與曹家的歷史傳記以及其所提供的相關文化特徵,誠然是研究與理解《紅樓夢》的最佳參照、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基準,不能以常例去衡量,也不僅是文學、美學的角度所能概括。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如同一些答主說的,了解作者,並非是將「作者」與「作品」畫等號。若把《紅樓夢》這部文學作品視為曹家的歷史傳記,則忽視了小說「虛構性」的特質,也混淆了內緣與外援、歷史研究與文學批評的範疇差異。
具體來說,就是要避免以個別的、特定的、具體的人事物進行等同對比,造成對文本解釋的穿鑿附會。如若能做到這些,那麼了解、考察曹雪芹與《紅樓夢》之間的共通性以及獨特性,給予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生活方式、階級文化上的歷史性參照,對於缺乏類似體驗的現代讀者而言,其幫助是十分可觀的。
看你需求。
如果只是單純專註於小說的文本,感受小說帶給你的樂趣,不必要了解作者的。
一位讀者喜歡錢鍾書的作品,想要登門拜訪。錢鍾書婉拒,理由就是:「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要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如果你想了解小說背後的故事,比如這個人物有沒有原型,這個建築有沒有借鑒.......要搞點考證、索引之類的。那曹雪芹的身世就有必要了解下了,比如大觀園一進門的那一帶翠嶂,有沒有受到拙政園假山的啟發,妙玉提到的蘇州蟠香寺這個地方是虛構還是真實存在......這就要考慮到曹雪芹和蘇州的關係了。也是很有趣的!
謝邀。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先概括我的觀點:
1)讀作品一定要了解作者嘛?
不一定。
2)了解作者對讀作品有幫助嘛?
有。
答主籍貫山東,從小學到高中被要求背各種文學常識,其中包括許多知名作家的基本信息、生平經歷。起初我是不懂做這種事的目的的,好的文學是能跨越時間、地域、種族帶給你心靈上的觸動的,所以背這些,幹啥?
這也導致了一個很不好的後果,就是如果我對一個作家(作者)的初次了解是通過課本,那我可能因為對背誦文學常識和過度分析文本的抵觸而不喜歡這部作品、不喜歡這個作家,比如魯迅。後來了解了更多魯迅先生的生平經歷(而非應付考試的格式化的「文學常識」),讀了更多的他的文學及學術作品之後,其實對他是非常欽佩的,然而從小學到高中這漫漫的十多年,我都非常討厭他。(這是後話不多提。)
中學時呢有一次,很多同學都在偷工減料,只有我遵守規則並做成了一件事情,於是各種惡語中傷便找上了我。首先我沒做錯什麼,能力不足是他們的問題;其次,道不同不相為謀就好了。明白這些我的心情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但是兩句話飄進了我的腦殼:「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就彷彿跨越了時間空間的糾纏,我也牽著馬徐行到蘭皋,走累了我就拴好馬休息一會,而此時坐在我旁邊的人剛好與我有相同的心情。
自然,我會對身旁的人產生興趣,於是我們攀談起來:姓甚名誰,家在何方,人生多艱,人間值不值得?
他姓屈,名平,字原,東漢人,本為楚國貴族,後遭讒害被放逐……
咦,這些東西怎麼這麼熟悉——這不就是我背過的文學常識?
又或者在某個春天的晚上,我一個人漫步在湖邊,思考沒解出的作業題目,也思考人生。我順著湖水中的月亮望到天上,不自覺地就想到了兩句詩: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於是我當然忍不住去好奇,發此問者在九百年前,看到的是否是與我相同的月亮。
好的文學是能跨越時間、地域、種族帶給你心靈上的觸動的。
有了共鳴之後,你很可能會對作者也產生興趣。
對作者的了解對理解文學作品可能有積極的幫助,比如《紅樓夢》里老太太生氣,就要挾兒子說自己要回南邊去。這不是曹家是誰家?
對作者了解不多,也不影響對作品的理解。即使我不知道《紅樓夢》的作者是誰,也一點都不耽誤我欣賞黛玉的率真、寶釵的端莊、湘雲的可愛……何況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賈寶玉,你看到的賈寶玉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閱讀是對文學作品的「二次創作」,你看到了什麼就是什麼,與作者怎麼想的無關。
以上。
先讀書,再了解作者。若反之,則在讀書時處處對比,處處帶入,影響對紅樓夢整體的感知。畢竟紅樓夢中人物是源於現實但高於現實的精神層人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