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人物起名解析

金庸武俠小說人物眾多,各呈異色,無比鮮活,所起的名字也是豐富多彩,意味深長,看似隨手拈來,實又經一番雕琢,天斧過處不著痕迹。且佛、道、儒無一不通,運用自如,令人折服。而如果沒有這些名字,金庸作品一定會失色許多。這裡對金大俠作品中部分名字,試作一些解析,有些綜合了各家之言加以引申,有些則為本人臆斷,聊搏一笑。

◆喬峰

喬峰本名蕭峰,金庸小說中近乎完美的第一英雄、俠之大者。喬姓來自其養父喬三槐。喬峰生於遼國,長於大宋,實為契丹人。 「喬」 有「喬裝、改扮」意,已暗含其並非本姓,亦非宋人。而「峰」字又與其父之名「遠山」一脈相承。遠山,意境高遠;峰者,登峰造極。

再者,《詩經·鄭風》雲: 山有喬松。「喬,高也」,喬峰之慷概悲壯,氣吞山河,大仁大義,人中之龍,既令江湖中人高峰仰止,亦毫無懸念地成為天下金迷心中永遠的高峰。

《天龍八部》描述的是由儒、釋、道三條線索導出的民族衝突與融合。喬峰,是金庸為儒家定製的一個完美代表,詮釋了儒家關於完美人格的最高標準。喬峰的一生,在任何時候,都沒有離開「忠、孝、仁、義、信、禮、智、勇」這儒家的核心精神。除此之外,個人觀之,他的所作所為,又很明顯地流露出「兼愛、非攻、尚同、天志」等墨家思想。

所謂喬峰之後,再無喬峰!

◆郭靖

第一層意思:必須聯繫楊康之名,源自於「靖康之恥」,取靖、康二字而成。歷史學家出身的金庸先生,他的小說承載的更多是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積澱,也透露出很多現實政治社會的隱喻。「靖康恥,猶未雪」,取名靖、康,分明是要倆小子不忘報國恨、洗國恥。可偏偏郭靖在蒙古長大,楊康成了金國小王子,這是一種有意無意的反諷呢,還是金庸寄予了超越狹隘民族主義的各族大團結大融合之期望?

第二層意思:「郭」,城郭,城池;「靖」,平安,平定。在小說中郭靖的後期生活,一直是戍守襄陽,抗擊蒙古,平定侵略,力促平安。當是對得起這個名字了。

喬峰、郭靖,為金庸小說兩座高峰,儒家之義、俠之大者莫過於此!一般各家都評斷喬峰在郭靖之上。個人認為,蕭峰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是挑戰命運的孤膽英雄,而郭靖是金庸小說中唯一完美掌控自己命運的主人公,可謂最強者。喬峰的俠,是一種被動的俠,是那種路見不平一聲吼的扶危濟困,而郭靖的俠,源自他內心深處儒家濟世的信念。因而要我一判高下,卻也很難。當然,我是很喜歡喬峰的,畢竟郭靖太過完美,幾近聖人,因而不夠真實。

◆楊過

獨臂大俠楊過字改之,其名出自《左傳》:「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楊過為楊康之子,《射鵰》中認為楊康的一生「認賊作父、賣國求榮」,是有大過的,其父有過,兒則改之,不得步其後塵。郭靖夫妻自責於未能勸阻楊康懸崖勒馬,以此為名,可謂苦心孤詣,卻也難逃搞「連坐」的嫌疑。然此名並非金庸先生首創,南宋辛派詞人劉過,字改之,詞風與辛棄疾相近,大多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豪邁悲愴。由劉過劉改之到楊過楊改之,神跡無痕。楊過相助郭家保衛襄陽、擊退蒙古大汗,契合劉過 「屢陳恢復大計,謂中原可一戰而取」;楊過最終成就俠之大者,歸隱古墓,相對於劉過布衣終身,客死崑山,則此過遠超彼過也! 楊,諧音「佯」,楊過,佯過也,楊過的一生,並無大過。然而他卻為此背負了沉重的枷鎖。

◆小龍女

金庸寫底稿時本叫龍碧霞,後來覺得此女清新脫俗,本身就是個仙女,還是保持一種神秘感比較好,遂作「小龍女」。龍女,神話中龍王的女兒,《法華經》有龍女成佛的典故。也可能出自《莊子·逍遙遊》中那位「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的龍女。還有一種說法,「小龍女」之名源自金庸的女兒查傳詩,貌美聰穎的傳詩在5歲時,受「文革」波及,金庸帶著妻兒到新加坡避難,查傳詩不慎著涼,高燒不退,因一家小醫院救治不力,導致雙耳失聰,金庸後以「小聾女」稱呼她。

◆令狐沖、任盈盈

《笑傲江湖》也是儒道佛三家貫穿始終,甚至帶有某種政治隱寓,很多人講金庸在這本書中下了很大的一盤棋。令狐沖、任盈盈此二名出自《老子》: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由名字可以看出,令狐沖、任盈盈體現的是道家精神,令狐沖更是傳遞金庸身上道家思想的典型代表。

沖,沖淡空虛,令狐沖這位厭惡爭權奪利的「道家之俠」,是為「沖」也。盈,豐滿充盈。沖與盈是相對概念,這暗示令狐沖和任盈盈性格的差異與衝突。而沖與盈又是辯證統一的,這又暗示令狐沖和任盈盈是和諧的,而事實上他二人最終是「笑傲江湖,曲偕一生」。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盈若沖,是老子辯證思想的體現,咱老祖宗思想之深邃質樸,比起某主義辯證法,不知強多少倍。

令狐沖、任盈盈,在名字上就是天生一對。

◆張無忌

無忌,百無禁忌也,原本指望他無災無難,吉祥安康,誰知天不遂願,張無忌童年、少年時代多災多難,嘗盡艱辛。名字出處疑借用戰國魏無忌、唐朝長孫無忌。張無忌禮賢下士、急人之困、力挽狂瀾,與魏無忌、長孫無忌很相似。然張無忌 22歲時把稱帝機會相讓部下朱元璋,攜趙敏退隱江湖、得以善終,避免了如前兩者般陷入權利鬥爭的刀光劍影之中。這是否隱寓了金庸的某種政治理念?

無忌,本應百無禁忌,偏偏張無忌個性隨和忍讓,行事諸多顧慮,處世優柔寡斷,最終順應天命,任他武功再高,卻不能做政治上的領袖。似又有負於「無忌」之名。但他的兩大絕學:九陽真經的原則是「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太極功夫的要旨在於「以慢打快、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這何嘗不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無忌」!

再者,張無忌+楊不悔,可理解為「張揚之人,無忌不悔」。少年無忌、老而不悔,大概是金庸的一種政治情懷。身為金老粉絲,這樣解讀:無忌,是一個男人的夢想;不悔,是一個女子的堅貞。

◆段譽

「段譽」諧音「斷欲」,斷絕情慾。段譽是個瀟洒公子,是個情痴,他像他父親一樣拈花惹草、處處留情,金庸卻要他「斷欲」。他喜歡的都是自己的妹妹,由此帶來太多悲傷無奈,雖然最後證實這些女子跟他並沒有血緣關係,但仍可以看出,作者要表達的是儒家的倫理綱常、道家的禁欲主義和釋家的因果報應。

段譽這個人物形象的刻畫,不僅來自於佛學的滋養,而且也受到了中國儒學傳統以及道家風骨的深刻影響,在他的語言辭彙中,佛家的經文,儒家的語錄和道家的文采,時常被自覺地引用及不自覺地流露;他也時常言及儒家之仁,更喜歡道學經典《易經》,對老子與莊子的文章亦顯然很熟悉,書中不乏段譽言論中的釋、儒、道三教相融的證據。

更重要的是,段譽氣質的形成,是受到這種三家互補的文化的共同教化。大理國有萬佛之國之稱,段譽從小就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他本人也十分崇尚佛學;他看重忠孝仁義、倫理綱常,有儒家的仁人之心;雖出身皇家,卻對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很不在乎,他所追求的人生狀態,是道家的逍遙自在。因此儒家的仁義、佛家的慈悲、道家的逍遙,在段譽的性格與心地的塑造中顯然都發揮了作用。

「欲」,不僅僅是情慾,更指世間一切貪慾,儒家講「存天理,滅人慾」,道家言「欲心不可有,定心不可無」,佛家說「斷欲絕求」。故為「斷欲」。

◆虛竹

此名大有禪意,是金庸內心佛家思想的映射。虛者,空也。竹呢?中空,質堅。空是虛竹的一個特性。早期的虛竹,功力尚淺,如同一個空空的容器。然唯其空,方能包容萬物。虛竹後來容納了李秋水、天山童姥和無崖子等人的畢生功力,躋身絕世高手之列。

「虛」還有另三層意思,第一是虛假,這個和喬峰的「喬」類似,虛竹以和尚之身,成為靈鷲宮主人,這個和尚遲早是個假的;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孤兒,誰知卻是少林方丈之子,這個孤兒身份也是假的。第二是謙虛,虛竹的確是個謙遜謹慎的人。「竹」也有君子之意,虛竹其實也不負謙謙君子了。第三,虛竹的「虛」有佛家宣揚的那種「大苦大難一切都是虛幻」之意。

虛竹本是和尚,修的是佛家要義,卻因機緣練就了逍遙派的功夫,最終攜銀川公主隱居天山縹緲峰,分明又是道家風格。金庸似乎是要表達儒釋道萬法同宗、殊途同歸的意思。

◆袁承志  《碧血劍》中的袁崇煥是位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最終含冤而死。「袁承志」,此名意為繼承先人遺志,以國家大義為己任,透露出濃濃的入世濟民之儒家思想。事實上袁承志除了個人武功遠超袁崇煥,其文韜武略、人格魅力、個人成就,均在其父之下。且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憑他一己之獨善,也難有更大作為。他終究沒有繼承父親之遺志—— 「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最後攜溫青青離開中國,到南海某島尋找理想樂園去了。這似乎影射了明末清初不少國人避難東南亞的歷史境況。

袁承志名字蘊含的是儒家思想,而其言行處世體現的卻是道家精神。

◆夏雪宜

《碧血劍》主要人物「金蛇郎君」之名。「夏」日炎炎與白「雪」皚皚,怎可相宜?一個矛盾的人物,才會有如此矛盾的名字。隱晦點明此君善惡同體、正邪參半、個性複雜。各種矛盾集於他一身,在溫家堡人眼裡十惡不赦、殘酷冷血、談之色變,在溫儀心中卻是善良溫柔、痴情不改。全書從未出場,卻擔綱主角、貫穿始終,大搶袁承志的風頭,夏雪宜就這麼矛盾統一地存在著。「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與君絕」,金庸起這個名字就註定了夏雪宜與溫儀必將天各一方、悲劇而終。

◆石破天

關於此名的來歷有許多足以佐證的詩歌,譬如唐代詩人李賀就有:「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而清代詩人吳偉業也曾有言:「石破天驚出匣時,中宵氣共鬥牛期」。恰恰石破天在書中最後打破了一塊石壁,亦然符合「石破天驚」之語。

石破天與虛竹是一類人,他們的特點相同:謙虛、純樸、良善、真誠,對事乏成見,待人無心機,最後這種良善無知,反倒助他們在無意之中毫不費力地修成絕世神功,達到武術的最高境界。金庸寫虛竹、石破天這一類人物,可能表現了思想複雜、心情矛盾的知識分子的自我厭倦。越聰明的人,越為自己的思想束縛,越有自知之明,便越懷疑世上最好的反而不是憑才智及努力可以得來的。石破天告訴我們,越高深的學問,越要以輕鬆遊戲的心態才能真正領悟。石破天驚乃自然。

◆狄雲

《連城訣》主人公、湘西沅陵農家子弟狄雲,「狄」,雉的羽毛;狄雲,雲中之羽也。雲,漂泊無定,聚散無常,寂寥無聲,有志無根。這不正是狄雲一生的真實際遇和生動寫照嗎?

◆韋小寶

關於這個名字實在平凡太過,韋小寶生母為青樓女子,本人亦無半點墨水,普通之人取普通之名也無可厚非。倒是有種解釋很有意思:《鹿鼎記》中蘇荃曾有論及韋小寶乃是至尊寶的說法。至尊寶,骨牌遊戲牌九的牌型組合,是一副賭徒們夢寐以求的超級大牌,後被引申為無限強大、不可比擬。此外在《鹿鼎記》的末尾金庸有意將韋小寶與曹雪芹相聯繫,雪芹祖父曹寅曾是韋小寶擔任 「侍衛副統領」時的部下,因而又有一說指韋小寶之名來自賈寶玉。從整本書考量,韋小寶這個最為平凡的名字卻擁有最為奇特的經歷,是金庸先生一貫採用的反比手法之顛峰之筆。金庸作品寫到《鹿鼎記》,一切歸於平淡,俠也漸趨平凡,俠的光環越來越黯淡,主人公名字也似乎平淡無奇。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於平凡處見奇巧,于于聲時聽驚雷。

◆阿青

阿青是《越女劍》的女豬腳,是金庸小說中武功和實戰能力最強的人物之一。青者,情字無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阿青為范蠡傾心,奈何落花有意。阿青獨戰越甲,出劍刺殺西施,卻驚嘆於西施絕世容光而止劍,但不息的劍氣仍然傷了西施的心脈。

范蠡的心,始終沒有給阿青,青者無心,阿青也未曾收穫這一段情。阿青沒能得到范蠡的心,卻劍傷了西施的心。

◆胡一刀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用這樣的一句詩來概括胡一刀最為妥帖。就金庸先生在小說中對胡大俠的名字解釋為:胡一刀,以一刀解決一個惡霸。然而事實上他亦然是作為知己與宿敵的苗人鳳所承認的天下第一刀客,而不是之一。由此度之,金庸先生在構思出這個人物形象之時,就已為他安排了這樣妥帖切合的名字。

一把長刀,清算世間邪惡,也清算自己的一生。

今年抗戰勝利70周年祭,一刀兄若泉下有知,當揮刀引吭:「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苗人鳳   金面佛苗人鳳,號稱天下無敵手。人鳳的意思,大概就是「人中之鳳」。苗人鳳一代大俠,武功人品都是蓋世無雙,只有遼東胡一刀能與他比肩,苗人鳳的心裡,確實也只瞧得起胡一刀而已,再加上長大以後的胡斐,其他碌碌之輩,在這隻老鳳凰的眼裡,恐怕都是凡鳥而已。  鳳與龍不同,苗人鳳的性格,不像龍,沒有龍的霸道猖狂,反而是沉穩厚重,因而他更像鳳。要說龍,胡一刀更像那條龍。

◆霍青桐

青桐,梧桐的別稱,百樹之王、鳳凰所棲,有「梧桐棲鳳」的傳說。梧桐喻指高潔美好的品格,很符合主人公的形象。可惜她心中的鳳凰卻最終沒有棲息在這顆梧桐樹上,於是有李煜的名句:「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此處梧桐,是愁寂、孤獨和傷感的,與霍青桐的命運遙相呼應。不管怎樣,霍青桐,為金庸人物名字中的上品,音、型、義、韻,無一不佳。

◆木婉清  木婉清,「水木清華,婉兮清揚」,詮釋了這個美不勝收的名字。「水木清華」的「木」出自西晉謝琨《游西池》「蓮池鳴禽集,水木湛清華」。「婉清」出自《詩經》「有美一人,婉兮清揚」。詩中描寫的女子,美麗清冷高潔,彷彿不食人間煙火。木婉清在《天龍八部》中的出現,正貼合這種美好清揚的意境。

此名為上上之品,體現了金庸深厚的古文功底。值得現實取名學習借鑒。

◆王語嫣

起初名字叫王玉燕,金庸改動後,土得掉渣的王玉燕變成了語笑嫣然的王語嫣,頓時身價倍漲、形象陡增。語嫣,《詩經》有「笑語嫣然」,《行路難》也有「笑嫣然,舞翩然」。兼之姓「王」,「忘」也,忘記了要「笑語嫣然」,那自是「天然去雕飾」,只有「凌波仙子、神仙姐姐」才配有的境界了。確實是人如其名,語笑嫣然,令人神醉。

語、嫣二字,分別代表了王語嫣的才能和容貌。「嫣」然傾城自不必多表。王語嫣對武學見識極廣,在自己人上陣時往往會說出敵人的招數」套路」,並指點如何破解。她的「語」,有一套自成體系的武學理論。

王語嫣這個名字,儼然已成為如今父母給女孩兒取名的範本之一。但往往畫虎不成反類犬……

◆周芷若

「芷若」並非「若芷」的倒裝,芷為白芷,若為杜若,在古漢語中皆是香草之名,《漢書》:「衡蘭芷若,郁郁青青」。「芷」概括了她的美貌;杜若個性剛烈,一夜間璨然綻放,隔日便悄然凋零。雖然枝葉強韌,但花瓣脆弱,一旦盛放,便註定頹敗。這不正是《倚天》里周芷若個性、經歷的真實映照嗎?每每讀《倚天》,總要為周芷若嗟噓一番。

◆程靈素。  原書對程靈素的名字來歷作了交代,靈,《靈樞》,素,《素問》,是中國古代兩大醫經。很符合程靈素的職業身份。

但如果僅僅這樣解讀此名,似乎猶顯膚淺。靈,靈巧有慧性,機敏有靈性;素,樸素不加修飾。而「拙」也有質樸無華之意。那麼此處「素」與 「拙」 相通,名字中一「拙」一「靈」相悖。程,有衡量、品評之意,這是暗示讀者細品她的靈與拙么?先說「靈」,七竅玲瓏的程靈素幾可比肩黃蓉、趙敏,她布下的局,綿里藏針,聰慧而不陰毒,端正而不迂腐。再看「素」,她的素不僅僅是儀容的樸素無華,更有蘭質素心,為救胡斐,啜毒而亡。靈與素在她身上得到了和諧統一,顯得這個形象樸素典雅,更富於魅力和悲情。

再者,「素」還有善良純潔之意,如「素心」。「靈素」二字並列,也有聰慧、善良之意。總之這是一個可以多層面解讀的好名字。

◆袁紫衣

袁紫衣,單從字面來看,可以想像美人娉婷裊娜,衣袂飄飄,宛若仙子凌空,與本人形象十分契合。然書上又有現成的解釋,紫衣,緇衣之諧音也,緇衣芒鞋,是為出家人裝束。如明代陳汝元《金蓮記》雲: 丞相是當朝黃閣,小尼是出世緇衣。也有人說出自魯迅文句: 月光如水照緇衣。出場從名字就已預示了主人的歸宿,也暗喻紫衣與胡斐有緣無分,兩人之間的情感最終將無果而終。

為什麼姓「袁」呢?因為紫衣法號「圓性」,倒過來即「姓袁」。

◆李沅芷

書中說其父在湘西做參將時生沅芷,湘西有水名沅江,沅江別名芷江,合為「沅芷」。此名出自《楚辭湘夫人》詩:「沅有芷兮澧有蘭」,此女之名,盡在詩中。詩的後一句「思公子兮未敢言」倒與李沅芷對余魚同的那份情愫有幾分相仿。

而在民俗學的姓氏考量中,「沅」字常用於男子名,或許因為李沅芷帶有女子身上鮮見的豪氣,頗似男兒的不羈,賦予「沅」字恰好不過,而本身又有女子天生的柔情似水,恰如香草,賦予「芷」字實至名歸。以此觀之,金庸先生取名之時,必有一番斟酌考量。

「沅芷」,既有歷史文化遺韻,又有地名紀念之意,還契合本人的個性特質,讀來優雅清麗,字型也十分漂亮,是金庸筆下眾多好名字之一。

◆穆念慈

她是楊康父親楊鐵心的養女,不管楊康多麼奸惡,不管別人怎麼勸解,這個外柔內剛、滿腹心事的女子一心只念著楊康,生也好死也好,只認為自己是楊康的人。對楊康念念不忘,此為「念」也。穆姑娘生性善良溫柔,不僅感化楊康,還悉心照料受傷的叫花子,此為「慈」也。「念慈」出自《尚書·大禹謨》:「帝念,念慈在慈」。這本是說大禹非常懷念陶,慈便指陶。穆姑娘念慈,念的則是楊康。

再者,「慈」者,母親也,念慈即懷念母親。穆姑娘得楊鐵心的收養,算是有了父愛,但卻缺乏母愛,由不得她不念,賦名「念慈」。「穆」,端莊素穆,正合她「念慈」的心緒。

◆曲非煙

《笑傲江湖》中的人物,魔教長老曲洋的孫女兒,爺孫兩人相依為命、琴劍飄零。曲非煙也是《笑傲江湖曲》的創作者。「非煙」二字最早或鑒於《史記·天官書》:「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一句,此外納蘭容若《江城子·詠史》有「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 。而「非煙」帶有一種朦朧效果,不可捉摸、聚散無常。名為「非煙」,其身世真如一縷煙霧,在金庸的筆下,出場,縱逝。結局,與她無關。留下的,只是讀者似煙非煙的惆悵。由此可見金庸在為人物取名時從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中吸取了諸多養分。

◆李莫愁  李商隱「重幃深下莫愁堂,卧後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好像南京也有個「莫愁湖」。古人叫「莫愁」的人很多,可惜幾乎所有的莫愁都有個共同點:大都是悲劇人物,無一不胸中愁緒橫流,甚至怨氣滿腹。(PS:當世有女名莫愁,不在此表述之列,請勿對號入座)。這個女子一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愁苦中度過,最後在情花叢中自焚而死。

「莫愁」之意或為不要悲愁,金庸為她取這樣一個名字,或許正是一種諄諄規勸。

◆李秋水

「秋水」一詞,可以說是國文里美麗的代名詞。王勃的」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千古流傳。李秋水的容貌之美,自不用說。

成語「秋水伊人」,指「思念中的那個人」。《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李秋水日夜思念的,正是師兄無崖子。

金庸喜歡把五行和名字、武功以及個人特徵融合在一起,李秋水間接教段譽北冥神功,這個北,從五行上來講,正是對應水。

◆阿碧

「碧」是最可人的顏色,「阿碧」是最可人的江南女孩。書中阿碧的言行猶如「滴翠」,與沈從文筆下的「翠翠」有幾分神似。如此可兒,竟無一個好的結局,令人惋嘆。引杜詩:「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以為阿碧判詞。

◆殷離  殷離的一生也是凄楚的,她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完整的生活圈子,她總與世事人情「若即若離」。僅一「離」字,又揭示了她幼時離開父親,成年以後遇到張無忌、最後卻無法在一起的境遇。殷離,縱有心意殷殷,終也註定相離。

◆阿九

阿九是《碧血劍》中的前「長平公主、帝女之花」。「九」是個很有趣的數字,從一到九似乎只有它適合女生,而且配上前面的阿,也不覺得突兀。試想袁承志初見長平公主時,若得知此姝名叫阿大、或是阿三、阿八之類的,該有多煞風景。

阿九命運多舛,可以說經歷了人生各種最痛苦的折磨,包括失戀,斷臂,家國之恨,所以在《鹿鼎記》中阿九以「九難」的法號出現,也很合理。

九難,佛家用語,指佛由於過去之業障,成道後所受因果報應之九種災難。從「阿九」姑娘到「九難」師太,其中幾多唏噓感嘆。

◆南蘭  苗人鳳之妻,因背叛丈夫,鬱鬱而終。南蘭,「難攔」?作為官家小姐的南蘭是渴望浪漫愛情的,而苗人鳳的不解風情使田歸農趁虛而入,不是農民的田歸農風流瀟洒、善解人意,南蘭真的「難攔」了。不過最後南蘭幡然醒悟,毅然決然作出的一系列舉動,于田歸農而言,也是「難攔」。這是一個悲情人物。

◆謝遜

謝遜,字退之,一個近乎神話式的英雄。《說文》中有:遜,遁也。謝遜原為明教四大護法之一,卻因種種際遇離開明教,相繼在冰火島、靈蛇島呆了20幾年,是為「遁」。「遜」也有次、差、不及的意思,這暗示了謝遜的武功不在絕頂之列,當稍遜東南西北中五絕。「遜」還有謙讓,恭遜之意,這就與謝遜剛猛粗獷、性烈如火的特質形成巨大反差。金庸經常有這樣的筆墨,名與實截然相反,謝遜即是之一。但若要真正解透這個名字,當取「遜」的另一個意義:退避,退讓。謝遜者,名遜,字退思,即退歸思過。「遜」即有「退」之意,「退思」是對「遜」的承接引申。四大法王只有謝遜有表字,這一定是金庸故意為之,值得推敲一番。他於大起大落後散盡武功、歸於佛門,退而思過,立悟佛家精義,終成一代大德高僧。退思,於苦苦尋覓中成就了謝遜最好的歸宿。

◆楊康

名字出處上面已指明。他出身大宋楊家,卻命運使然變成了金國小王爺。當然也可以此說明他的前程一片康莊。他本來聰明沉穩,又玉樹臨風,資質和條件都勝過郭靖百倍,可卻因為貪圖富貴,最後身敗名裂,死於非命。對於楊康之過,也有人認為是無辜的,各家之言不盡一致,在此不表。

由此看來,名字決定不了人的一生,內有自身修為,外有客觀環境。

◆黃藥師

至於東邪黃藥師的原型,版本比較多,本人傾向於源自唐初名將李靖之說。李靖,字藥師,才兼文武,出將入相,在《虯髯客傳》中更被描寫成為一個風流倜儻、身懷絕技、心存天下的奇男子,後世流傳的還有《李靖六軍鏡》等兵書以及《李衛公兵要望江南》「詞學秘笈」,其中占星、占獸、禳壓、風角等奇詭的術法,讓人聯想到《射鵰》中天文、地理、星相、醫卜、兵法、術數無一不通的黃藥師;而在《神鵰》中,以五行及星宿排布大軍抗擊蒙古的黃藥師,也表現出非凡的將帥之才。

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在作品中多次對李靖表以欽敬之情,因此把自己推崇備至的李靖的字,贈給了東邪作名。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確認,遊走在廟堂和江湖之間的李藥師才是黃藥師的主要原型。

◆袁士霄

「天池怪俠」袁士霄是天下第一高人,陳家洛的師父。士:通古今,辯然不,謂之士。——《白虎通·爵》, 以才智用者謂之士。——《後漢書·仲長統傳》。「士」,他才識過人,但脾氣古怪,驕傲自負,很有舊社會士大夫的德性。「霄」, 九霄雲外的霄,天外天是也,暗指他的武功睥睨當世,幾無對手。

◆余魚同

《書劍》中的男二號,名字取得有些古怪,難以琢磨。不過書中余魚同對自己的名字如是解釋:「余者,人未之餘。魚者,混水摸魚之魚也。同者,君子和而不同之同」。那麼連起來牽強附會便是:「我是一個未與渾水摸魚者苟同的人」。是不是可作另一種說詞:余魚同,諧音「與余同」,意思是「和我金庸先生很相同」。余當家號「金笛秀才」,金,合金庸的金,秀才,合金庸的身份。書中余魚同俊雅非凡,飄灑任性,孤芳自賞,情路多舛,也許就是金庸自身的映照;金笛秀才自署「千古第一喪心病狂有情無義人」,是不是金大俠對自己的論斷呢?

◆文泰來

奔雷手文泰來,紅花會四當家,他的名字來自《易經》之「否極泰來」。泰是卦名,卦象為上坤下乾。坤地乾天,天地交而萬物通,徵兆順利。意為逆境達到了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指壞運到頭,好運自來。這就很好地解釋了文泰來由被清兵捉拿到逃脫囚籠,雖屢經兇險,終化險為夷,是為「否去泰來終可待」。

◆茅十八

《鹿鼎記》中的人物。他生性豪爽,為朋友可以兩肋插刀,肝腦塗地,死不足惜。「十八」取「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之意,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義」的精神一展無遺。這句話實際上也點出了「生死輪迴、因緣果報」的佛理。

◆曲靈風

東邪黃藥師的大弟子。李商隱詩「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此詩瀰漫著一種神秘的死亡氣息,與曲靈風被師父打斷腿掃地出門,後來慘死、屍骨長期無人收葬的結局,也算契合。正因此,曲靈風之女傻姑被黃藥師收養,親傳武功,以彌補他內心對曲靈風的愧疚。

◆胡逸之

逸,隱逸、遁跡。《鹿鼎記》中的「百勝刀王」胡逸之,本是風流英俊, 為了能跟陳圓圓說上幾句話瞧上她幾眼,退隱江湖在陳圓圓身邊當傭僕23年。這一「逸」實在辛苦。柳江一戰後,胡逸之便和陳圓圓一道隱逸江湖,銷聲匿跡,蹤影難尋。這一「逸」大快人心。

◆蕭半和

《鴛鴦刀》中晉陽大俠蕭半和,他的名字由來在書中已有解釋。此俠本名蕭義,為清康熙年間一個太監,改名「半和」,是仰慕明朝太監鄭和遠征異域,宣揚中華德威之意。他改名言志:此生若能趕上鄭和的一半,也就知足了。

◆吳立身

《鹿鼎記 》中沐王府的 「搖頭獅子」吳立身,這個名字是真不吉利啊,聽著必然會聯繫到「無處立身」。姓吳的童鞋孩子取名可得一百個注意了,一不小心就給整出笑柄來。無處立身的諧音,似乎預兆了後期沐王府的衰敗。

◆段延慶   延慶太子似乎歷史上沒有這個人。這個「延慶」二字,似乎是對應他一生悲苦,但在最後發現了自己居然有兒子,英俊瀟洒,武功高強,而且馬上就要做皇帝了。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可以讓他忽略一切仇恨和煩惱的喜事,值得慶賀,謂之「慶」。只不過這份喜悅來的過於遲了,謂之「延」。遲來的慶賀,「延後相慶」,或許就是段延慶名字的由來。

延,還有「延續」之意,段太子由孤身一人,到喜認親子,終於能傳宗接代,延續龍脈香火,謂之「延慶」。

◆任我行

《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前任教主任我行,從名字看,天下任我獨行,即任意而為,我行我素,而其行事也果真如此,肆無忌憚,視天下英雄為無物,來去如疾風,氣勢吞鯨鯢,人物的豪情氣慨從名字中一望而知。

◆向問天

此名既有李白「青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天真洒脫,又有蘇東坡「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閑適逸致,還有溫庭筠「無悔,無怨,此情可問天!」的執著以求,更不乏「我自橫刀向天笑」的慷慨豪邁。推本溯源,當是來自屈原之《天問》。向問天與屈原,其愚忠似之,其以妾婦之道事君亦似之。

◆岳不群

「不群」,出自《漢書》:「夫唯大雅,卓爾不群」。巍巍山"岳』,卓爾"不群』,頗有一種壁立千仞的氣象,符合岳不群一貫保持並強調的謙謙君子形象,也因此一度迷惑了《笑傲江湖》中一大票武林人士。但孔夫子於《論語·陽貨》中又指出:「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很明顯是告訴我們:小人才會不群呢!岳不群以「君子劍」道貌岸然於世,金庸卻在名字里揭了他的老底:偽君子,真小人。

◆左冷禪

此名也是寓性格、行事于姓名。這是一個處心積慮要吞併異已、稱霸江湖的傢伙,單從姓名看,左,代表他心術不正、已入「左」道(影射左傾機會主義、冒險主義?);「冷」,冷僻陰險、冷酷決絕。又左又冷,偏說是禪。這個「禪」字,結合「左、冷」二字,表明嵩山雖是禪家凈地,但此人卻不是真的參禪。  或者此「禪」並非禪宗之禪[chán],而是封禪的禪[shàn]。他野心勃勃要坐上武林至尊的位置,牽強附會地認為,左冷禪內心必有此想法:在野為「盟主」,在朝為「皇帝。同時,「禪」通「擅」,意為獨斷專行,契合了老左的性格。

◆余滄海

此名雖有「滄海」之氣魄,其人卻是一個心胸狹窄、鼠目寸光之輩。儀琳稱讚令狐沖是大好人,余滄海卻不以為然,做種種下流猜想,典型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此種小肚雞腸,實與「滄海」之博大寬廣、吐納自如之境相去甚遠。這種名與命相悖、名與形相左的現象,在金庸小說中比比皆是。若結合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蒼海之一粟」之句,則可理解為名為「滄海」,實為「一粟」,而且是發霉變質之粟。

◆鳩摩智

此僧佛法精深,武功精妙,人又極具智慧,不曾辱沒一個」智「字。看似信手而起的名字,卻也很有來頭。東晉時有個高僧叫鳩摩羅什,印度人,任晉朝國師,翻譯了大量佛經,位列「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鳩摩羅什的「羅什」,漢語意為「智者」,「鳩摩羅什」轉譯為漢文,遂成「鳩摩智」。

◆慕容復

單名一個「復」字,寄寓了其家族對於「興復大燕」的夙望與臆想。而慕容復也終生不忘、朝思夜想,以致不擇手段、走火入魔。《天龍八部》寫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難道映射當時窩在灣灣、異想天開於光復故國的中正、經國父子?

◆凌退思

謝遜是字退思,這位是名退思。《連城訣》中的凌退思,原為龍沙幫幫主,龍沙幫被滅後,凌退思逃亡,幾經輾轉,成為荊州知府,為人殘忍無情,不惜害死親生女兒,最後在搶奪寶藏時,中毒而亡。凌知府也曾有「退」,但他並未反省思過,反而更加沉淪,無法自拔,瘋狂到底,直至萬劫不復,未得善終。凌退思,從未退思。「零退思」?是也!

◆田歸農

田歸農,即田土歸農民所有。中國自古是個農業國家,所謂江山社稷中的社稷,指的就是田土和糧農。土地歸屬問題是數以千年來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變革必須針對的問題,金庸也必然有所思考。金庸在《飛狐》中起了一個田歸農的名字,差不多是呼籲將田地收歸給農民,而田歸農卻又是一個反面角色,難道金庸是要暗喻田地歸農是一個偽命題?

◆汪嘯風

汪,諧音枉。汪嘯風初見狄雲,便冤枉他。嘯,嘯聚山林之嘯。他嘯聚江湖各路人馬,圍剿血刀老祖。風,通「瘋」。 他雖出場時讓人眼前一亮,但隨著情節發展,一步步墜入深淵,最後撕下面具,搶奪「連城劍譜」,徹底陷入瘋狂。

再者,嘯風,謂呼嘯而生風。後來的所作所為,真是「枉」了起初的俊秀爽朗、呼嘯生風。

◆戚長發

鐵鎖橫江戚長發,是《連城訣》里卑劣狡猾的反面角色。《詩經》里有一篇就叫《長發》:浚哲維商,長發其祥。長發的意思是「久已顯現」,不過《詩經》里顯現的是祥瑞,《連城訣》顯現的卻是陰謀。

也有高人認為,長發,智謀悠長、心細如髮者矣。戚者,悲戚也。解釋了此人最後的結局。

◆花鐵干

《連城訣》中鷹爪鐵槍門的門主,使的一手好槍法,又好以俠義自居,確有「鐵干」之風範,但卻偏偏姓「花」,很明顯的暗示了此人徒具「花架子」,外強中乾,花花腸子。果然在雪谷中面對血刀老祖的威逼利誘時,露出了其貪生忘義、卑劣無恥的本性。

◆杜希孟

《雪山飛狐》玉筆山莊杜希孟,苗人鳳題聯贊他:方信世間有英雄。其名「希孟」,「希」有「希望、仰慕、謀求」之意,「孟」即孟子,意為「仰慕孟子」,或「希望達到孟子般的仁義之境」。乍一看去,杜莊主必是大仁大義之人,但一路讀下去,此人真面目卻是假仁假義的偽君子。名不符實,貽笑大方。大概金大俠取此名的深意,是希望他棄惡從善,成為仁義君子吧。

◆慕天顏

《鹿鼎記》人物,慕,仰慕、嚮往;天顏:龍顏,天子之顏。慕天顏平日用心揣摩朝廷動向,善於察言觀色、旁徵博引,以此奉迎韋小寶,書中說:韋小寶到揚州,接見的官員中有一個叫慕天顏的,小寶當時心裡想:「這個人天生馬屁大王,取個名叫慕天顏,擺明了要朝見皇帝」。一語中的!

◆阿朱、阿紫

朱、紫,均為顏色。二姐妹一母同胞,而性格、品質大相徑庭。其名取自《論語》:「惡紫之奪朱也」。朱為正色、紫為偏色。後以「朱紫」比喻以邪亂正,又比喻人品的高下。以此觀之,朱、紫分別對應阿朱阿紫一正一邪之特性。金庸以「朱紫」為二女命名,愛憎之情不言自明矣。

◆楊逍、范遙

當年以英俊聞名江湖的逍遙二仙,光明左右使,明教頂樑柱。此兩個名字也極具意味。

逍,不僅僅意味著逍遙,還和諧音的瀟洒掛鉤。楊逍身為魔頭,能允應女兒楊不悔嫁給自己當年的情敵,這份瀟洒,讓人傾倒。  遙,不單單彰顯了逍遙,還有遙遠之意。范遙自毀容貌,遠遁西域,暗中庇護明教,一個遙字概括了他的命運軌跡。

「逍遙」是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追求自在、出世逍遙為目標,這種思想幾乎在每個朝代的文人墨客都有體現,金庸也不例外。

◆林平之、游坦之

林平之、游坦之,是金庸在兩部小說中先後塑造出兩個同一類型的人物,值得品味。名字平坦之,命運何坎坷?兩人都是類似平凡人的配角,以公子哥的形象出場,歷經變數,命運極其悲慘,人格人生一步步被扭曲,最終淪為下場凄慘的怪物然。又是名與命相悖的典型。金庸以「平坦」二字為兩位命名,極盡反諷。

◆曲洋、劉正風  《笑傲》版的「高山流水」。兩人因音律結成莫逆,寧死不肯互叛,猶是可歌可泣。

曲洋的姓,即為歌曲的「曲」,「洋」暗指「高山流水」中的「流水」匯聚成汪洋。

劉正風屬衡山派,暗合「高山流水」中的「高山」。劉正風的風,可理解為吹簫的一個專業名詞,叫「口風」,口風正,則蕭音正。

劉,諧音留,留正風,此音從此江湖絕,獨留雅正之風在人間。

◆獨孤求敗、東方不敗

金庸小說中武功至高的兩個人物,名字卻都帶一個「敗」字:獨孤求敗,東方不敗。

並且名字都是四個字。一個出場時,已經不在世了;一個雖然被殺死,但也從沒敗過。

獨孤求敗之名起得比東方不敗高明許多,一個「求」字如神來之筆,整個名字瞬間鮮活無比;而東方不敗就相對直白、枯燥了一些。

金庸先生創作時會巧妙地把虛幻和現實結合起來,特別是對歷史、對時事的觀察,總會流露出些許蛛絲馬跡。比如,東方不敗修習《葵花寶典》,創作時期正值「文化大 ge ming」,大陸人民對毛zhu xi的瘋狂崇拜用當時很政治的一句話說就是:「葵花向太陽」,於是江湖中人人覬覦的武林精典便「很巧合」地叫作了《葵花寶典》,藏寶典的地方也「很巧合」地叫作了「向陽老宅」。至於「欲練此功必先自宮」則把對權力和人性的拷問用最極端的方式呈現出來,不難看出金庸對大陸 zheng zhi 運動的一些思考。

◆郭嘯天、楊鐵心

結合其時代背景,極有可能分別出自岳飛《滿江紅》:「仰天長嘯,壯懷激烈」,辛棄疾《賀新郎》:「男兒到死心如鐵」。兒子的名字取自「靖康之恥」,父親的名字取自抗金名將的詞。而《射鵰》開篇,講了岳飛大戰金兀朮的故事,這決不是偶然巧合。

◆丁典、凌霜華

《連城訣》中一對命運悲慘的愛侶。  丁,有「遭逢、碰到」之意,如「丁茲盛世」,即為「逢此盛世」之意;典,有「典當、抵押」之意。「丁典」可理解為「遭逢出賣」,正是其人的身世寫照。或者,丁典為了愛情,將自己的人生典當進去,卻怎麼也贖不回來,世人為之嗟嘆。    凌,冒著、頂著,如「凌寒獨自開」。「華」古通「花」,凌霜之花,是為菊花也,合其「人淡如菊」之評,亦符其愛菊之性。故其女僕名曰「菊友」。

如果把「典」說成是字典、典章的典,他對於當時已經絕望的狄雲來說,是一本可以指點迷津的書典。此典不僅教了他蓋世之武功,也教了他做人的道理。

◆漁樵耕讀

大理皇帝段氏四大家臣(弟子),在南帝隱退後變成漁樵耕讀隱居於江湖之外。「漁樵耕讀」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符號,姜太公垂釣渭水,得遇明主,滅商興周;莊子有宏著《漁父篇》;諸葛亮出躬耕隴畝,隱居隆中;陶淵明辭官歸隱,「躬耕自資,採菊東籬」;北宋哲學家邵雍《漁樵問對》,則將漁父尊為「道」的化身。宋亡以後,元朝廢除科舉,迫使很多的文人志士回歸漁樵耕讀的隱逸生活。

文人士大夫於「漁樵耕讀中」追求的是出世問玄、得道超脫的意境;庶民階層的「漁樵耕讀」情結,更多地是因「有餘」、「多薪」、「有糧」、「出仕」此類吉祥喻意。金庸在這裡的隱喻,更多地是出於前者?抑或二者兼有?

◆武當七俠

《倚天》中張三丰的七位弟子,分別名為: 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七個名字可組成一幅絕妙的風景畫面:

宋遠橋是遠方小橋

俞蓮舟是如蓮輕舟

俞岱岩是岱宗上岩

張松溪是松間清溪

張翠山是青翠山峰

莫聲谷是山谷回聲

這一系列的名字俱以山水景物作結,有翠山,有聲谷,有岱岩,有梨亭,兼以松溪,蓮舟、小橋點綴其間,一種恬淡的道家心神顯露無疑,更是將那種「寵辱不驚,閑看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淡看天外雲捲雲舒」的意蘊描繪得淋漓盡致。

武當七俠史上確有其人其名,七人中獨有殷梨亭原名殷利亨,原名出自《易經》「元亨利貞」,是很具市井商業氣息的名字,金庸因字換型,因型造意,將「利亨」變成極有詩意的「梨亭」,「山亭立,梨花開」;或「一樹梨花倚山亭」,清峻、瀟洒、悠然、閑適的意境呼之欲出,堪稱神來之筆。

◆其他群類組合人物的名字  所謂群類人物,指一群人,一類人,他們的名字按某種順序排列,這也是金庸作品中很有特色的一類名字。

《天龍八部》中的四大惡人:惡貫滿盈段延慶、無惡不作葉二娘、凶神惡煞岳老三、窮凶極惡雲中鶴是以「惡」字在名字中排列的次序來劃分他們的排名的。

《神鵰俠侶》中的史氏昆仲史伯威、史仲猛、史叔剛、史季強、史孟捷,這五個名字,既有伯仲叔季孟這種傳統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的排列習慣,同時又有威、猛、剛、強、捷的性格提示。他們五人的號分別為「白額山君」(老大善馴虎)、「管貝子」(老二善馴豹)、「金甲獅王」(老三善馴獅)、「大力神」(老四善馴象)、「八首仙猿」(老五善馴猴),這樣各人的武功套路,乃至性格都與虎、豹、獅、象、猴的特點相近。

類似這樣的暗示情節、揭示人物性格或帶有某種內在聯繫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射鵰》中的東南西北「乾坤五絕」「全真七子」「江南七怪」「黃河四鬼」「西山一窟鬼」;《倚天》中明教「四大法王」「波斯三使」「崑崙三聖」,趙敏手下的「神箭八雄」,「少林三神僧」(三渡)渡厄、渡劫、渡難;《天龍八部》中蘇星河的弟子「函谷八友」,「梅蘭竹菊」;《連城訣》中的「落花流水」;《笑傲江湖》中「桃谷六仙」「青城四秀」「江南四友」「泰山五雄」「恆山三定」;《碧血劍》中「溫氏五老」;《書劍》中「忽倫四虎」「錢塘四絕」等等,這一系列的姓、名、字、號,按照各自的某種內在邏輯順序排列起來,反映了我們民族傳統文化中極具特色的次序感。

後記:東南西北中「五絕」的命名、逍遙派諸多人物(包括函谷八友)的命名,都是一個較為龐大的體系,後或單獨成篇以言之。


推薦閱讀:

天影小說人物是怎樣分配的?
小說人物取名寶典(少女篇)

TAG:小說 | 人物 | 金庸 | 金庸小說 | 小說人物 | 解析 | 起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