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奧運會會徽、吉祥物、獎牌及獎牌榜等概況

2016里約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205
  • 參賽運動員:10600
  • 主辦國:巴西
  • 主體育場:馬拉卡納體育場
  • 開幕:2016年8月5日
  • 閉幕:2016年8月21日
  • 大項:28
  • 小項:306
  • 口號:A new world(一個新世界)
  • 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將於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舉行。里約熱內盧將成為奧運史上首個主辦奧運會的南美洲城市,同時也是首個主辦奧運會的葡萄牙語城市;此外,這次夏季奧運會也是繼2014年世界盃後又一巴西體育盛事。 會徽

    里約熱內盧奧運會會徽由三個連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腿相連,組成了里約著名的麵包山形象。吉祥物

    里約熱內盧2014年12月15日消息,國際奧委會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6年里約奧運會吉祥物名字,vinicius 和tom(「維尼休斯」和「湯姆」)最終從三組候選名單中脫穎而出,成功當選。其中,維尼休斯是里約奧運會吉祥物,湯姆是里約殘奧會吉祥物。獎牌

    里約奧運會獎牌是由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組委會於巴西當地時間2016年6月14日公布的運會獎牌。奧運會獎牌正面印有象徵勝利的月桂樹葉,背面是是勝利女神像。殘奧會獎牌將內置可以發出「勝利的聲音」的鈴鐺,頒獎台將使用人工草裝飾。 獎牌設計突出了古希臘象徵勝利的月桂葉,奧運會和殘奧會會徽被月桂葉包圍。獎牌的另一面則遵循奧林匹克傳統,刻上了希臘勝利女神,而其背後是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和衛城。 里約奧運會和殘奧會將有總共2488枚獎牌,其中包括812金、812銀和864銅。金、銀、銅牌分別包含500克的金、銀和銅,全部獎牌都由巴西鑄幣廠製造。與往屆奧運不同,本屆賽事的獎牌中間厚、周圍薄,比賽項目名稱將被刻在獎牌周圍。 里約奧組委表示,里約奧運會的會徽體現了里約的特色和這座城市多樣的文化,展示了熱情友好的里約人和這座美麗的上帝之城。會徽設計基於四個理念——富有感召力的力量性、和諧的多樣性、豐富的自然性和奧林匹克精神。 2012倫敦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205
  • 參賽運動員:10500
  • 主辦國:英國
  • 主體育場: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
  • 開幕:2012年7月27日
  • 閉幕:2012年8月12日
  • 大項:26
  • 小項:302
  • 口號:Inspire a Generation(激勵一代人)
  • 第三十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在英國首都倫敦舉行。倫敦繼1908年倫敦奧運會和1948年倫敦奧運會後,再次取得奧運舉辦權。 成為舉辦奧運會次數最多的城市。

    因《貧民百萬富翁》而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英國電影導演丹尼·鮑爾,被倫敦奧組委選為開幕式的總導演。丹尼·鮑爾表示「復興」將是本屆奧運會開幕式的主題。

    會徽

    倫敦奧運會(右邊4個)、殘奧會(左邊第1個)會徽. 官方較常用紅色版來宣傳

    倫敦申辦奧運的會徽是採用具有五種顏色的彩條代表奧運,在「LONDON 2012」的字樣上下穿過;而會徽上則有國際奧委會會徽。2007年6月4日倫敦時間11時30分公布了新的會徽,新會徽完全沒有當地的傳統標誌或色彩。在會徽公布後不久,包括倫敦市長,亦有有英國民眾在網路上指責該會徽,形如車禍現場,令人不安;亦有很多人指會徽形同一名女性為一名男性在口交,藉此惡搞。有報道說由於該會徽,使得公布會徽當天的倫敦市心臟病發作率升高;此外在公布新會徽宣傳片過後,有人因片上的色彩轉換過快,以致光敏性癲癇發作。

    官方較常用的為紅色會徽.

    吉祥物

    倫敦奧運會吉祥物於2010年5月19日公布,兩隻吉祥物分別名為文洛克(Wenlock,奧運)和曼德維爾(Mandeville,帕運)。

    獎牌

    2011年7月28日,在倫敦奧運會倒計時1周年活動上,倫敦奧運會當局在特拉法加廣場發布了2012倫敦奧運會的獎牌設計。倫敦奧運獎牌於2011年10月正式亮相,於2011年11月開始製造。

    本次奧運會的金、銀、銅獎牌是由英國藝術家大衛-沃特金斯設計的,獎牌的直徑為85毫米,重量高達400克,其重量要大大高於以往大部分奧運會的獎牌,在夏季奧運會中最重的,很多運動員可能因此需要在回程時支付更多的行李運費。由於受到奧運會規則所限,獎牌設計其中一面必須刻有希臘女神耐克,這被指是象徵著勝利和奧林匹克精神的體現,在女神上方印著的是本屆奧運會主辦城市倫敦以及主辦年份2012,當然不能少了代表奧林匹克的五環標誌。

    獎牌的另一面則完全由設計師發揮,沃特金森起用了較為大膽的抽象設計,背面正中刻著倫敦奧運會「2012標誌」,而旁邊則有縱橫交錯的線條組成,據說這象徵著倫敦城市跳動的脈搏,而在獎牌的正中還有一條蜿蜒的泰晤士河。

    獎牌榜

    排名 國家/地區 金牌 銀牌 銅牌 總數
    1 美國 46 29 29 104
    2 中國 38 27 23 88
    3 英國 29 17 19 65
    4 俄羅斯 24 25 33 82
    5 韓國 13 8 7 28
    6 德國 11 19 14 44
    7 法國 11 11 12 34
    8 義大利 8 9 11 28
    9 匈牙利 8 4 5 17
    10 澳大利亞 7 16 12 35

    2008北京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204
  • 參賽運動員:11438
  • 主辦國:中國
  • 主體育場:國家體育場
  • 開幕:2008年8月8日
  • 閉幕:2008年8月24日
  • 大項:28
  • 小項:302
  • 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One World, One Dream)
  • 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舉行。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奧運會。

    大部份比賽項目在北京舉行,上海、天津、瀋陽、秦皇島承辦足球項目,而帆船項目由青島承辦。由於香港設有獨立的奧委會,這次是由兩個地區的奧委會承辦的安排,是奧運歷史上第2次。

    會徽

    2003年8月3日,2008年奧運會的會徽正式發布。會徽由成龍和鄧亞萍共同捧出,名為「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將中國印、漢字「京」與奧運五環結合在一起,演變而成。變異後的「京」字像個奔跑的人形,貼切地將北京和奧運會聯繫在一起,人形張開的雙手也可視為「北京歡迎你」的象徵。同時,「京」字也像個「文」字,寓意「人文奧運」。

    吉祥物

    吉祥物由2004年開始徵集設計方案,最初是以孫悟空等成為大熱。2005年11月12日,北京舉行了「北京2008奧運會吉祥物發布暨倒計時1000天」 活動,公布了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吉祥物為福娃。他們由五個形象組成,分別是:貝貝(鯉魚形象)、晶晶(大熊貓形象)、歡歡(奧林匹克聖火形象)、迎迎(藏羚羊形象)、妮妮(北京燕子風箏形象),是「北京歡迎你」的諧音,其顏色也是奧運五環的顏色。

    獎牌

    獎牌於距離奧運第500天(即2007年3月27日)時公布,獎牌柔合了中西文化的特點:它的背面鑲嵌了中國傳統雙龍蒲紋璜圖案的玉壁,被稱為「金鑲玉」(金牌是白玉、銀牌是青白玉、銅牌為青玉,崑崙玉質地),背面中央在金或銀或銅質地的金屬(採用智利金屬)上鐫刻著北京奧運會的會徽。這是夏季奧運會獎牌首次使用金屬以外的物料製作。而正面為國際奧委會規定的希臘勝利女神和希臘帕納辛奈科體育場。北京奧組委稱,獎牌形象詮釋了的表達了中華民族「以玉比德」的價值觀。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中國 51 21 28
    2 美國 36 38 36
    3 俄羅斯 23 21 29
    4 英國 19 13 15
    5 德國 16 10 15
    6 澳大利亞 14 15 17
    7 韓國 13 10 8
    8 日本 9 6 11
    9 義大利 8 9 10
    10 法國 7 16 17

    2004雅典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201
  • 參賽運動員:10,864
  • 主辦國:希臘
  • 主體育場:雅典奧林匹克運動場
  • 開幕:2004年8月13日
  • 閉幕:2004年8月29日
  • 大項:28
  • 小項:301
  • 口號:Welcome Home(歡迎回家)
  • 第二十八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04年8月13日至8月29日在希臘雅典舉行,雅典作為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地以及首節奧運會的主辦地,在時隔108年之後重新成為東道主。

    會徽

    本屆奧運會的會徽是由一支橄欖枝彎曲成的類似花環形狀的圖案,這一圖案來源於古希臘奧運會。在古代奧運會上,橄欖花環是頒發給冠軍的獎品。橄欖樹還是雅典市的市樹。而會徽所使用的藍、白兩種顏色在擁有藍色大海、白色建築的希臘是最常見的顏色。這兩種顏色也是希臘國旗的顏色。

    吉祥物

    2004年夏季奧運會吉祥物為雅典娜和費沃斯,希臘古典神話的兩個神,是一對兄妹。吉祥物的創意來自古希臘的一種玩具形象。這種數千年前的玩具是在希臘的一座歷史遺迹中發現的。儘管兩個吉祥物誕生於現代,但他們的名字則都來源於古希臘傳說中的人物。其中費沃斯是光明和音樂之神,通常也被稱為是太陽神;雅典娜則是智慧女神和雅典城的守護神。費沃斯和雅典娜一起,象徵著希臘的歷史和現代奧運會的結合。

    獎牌

    從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到2000年悉尼奧運會,頒給運動員的獎牌上刻的都是勝利女神奈基的坐像。而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始,獎牌上的奈基站了起來,而且插上翅膀,飛向體育場,把勝利帶給最優秀的運動員。 獎牌背景圖案是潘那辛納科體育場,那裡是1896年現代奧運會的發祥地。獎牌的設計者是埃萊娜·沃特斯。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美國 35 39 29
    2 中國 32 17 14
    3 俄羅斯 27 27 38
    4 澳大利亞 17 16 16
    5 日本 16 9 12
    6 德國 14 16 18
    7 法國 11 9 13
    8 義大利 10 11 11
    9 韓國 9 12 9
    10 英國 9 9 12

    2000年悉尼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199
  • 參賽運動員:10,651
  • 主辦國:澳大利亞
  • 主體育場:澳大利亞體育場
  • 開幕:2000年9月15日
  • 閉幕:2000年10月1日
  • 大項:28
  • 小項:300
  • 口號:Share the Spirit(分享奧林匹克精神)
  • 第二十七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0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在澳大利亞的悉尼舉行,北京曾申辦此屆奧運,在最後一輪投票中以兩票之差與主辦權失之交臂。

    悉尼奧運處處注重環保理念,實現了將本屆奧運辦成「綠色奧運」的承諾,同時國際互聯網的介入也使本屆奧運會得到更廣泛的宣傳。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美國 37 24 31
    2 俄羅斯 32 28 28
    3 中國 28 16 15
    4 澳大利亞 16 25 17
    5 德國 13 17 26
    6 法國 13 14 11
    7 義大利 13 8 13
    8 荷蘭 12 9 4
    9 古巴 11 11 7
    10 英國 11 10 7

    1996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197
  • 參賽運動員:10.318
  • 主辦國:美國
  • 主體育場:奧林匹克百周年體育場
  • 開幕:1996年7月19日
  • 閉幕: 1996年8月4日
  • 大項:26
  • 小項:271
  • 口號:The celebration of the century(世紀慶典)
  • 第二十六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96年7月19日至8月4日在美國的亞特蘭大舉行。1996年適逢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一百周年,但很多人認為這次奧運會是最近幾次奧運會中最不成功的一次。在7月27日奧運會舉行期間在亞特蘭大的奧林匹克公園發生爆炸案,111人受傷,1人死亡。在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的閉幕演說中,他第一次沒有將本次奧運會形容為「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屆奧運會」。

    會徽

    本屆奧運會徽的主體部分是一個火炬。火炬的底部由五環和阿拉伯數字100構成,紀念奧運會已經走過百年歷史。而火炬的上半部由火焰變成的星星象徵每一位運動員的卓越追求。會徽中的金色象徵著金牌,綠色象徵著亞特蘭大的城市之樹——月桂枝。

    吉祥物

    這屆奧運會的吉祥物首次用電腦合成,全身呈淺藍色,有白色肚皮和牙齒,腳踏紅色膠底鞋,頭頂和尾巴上各圍繞一個奧林匹克環,並按孩子們的意見將原來的名字「什麼東西」(Whatizit)改為「伊奇」(Izzy)。儘管人們對這個模擬式的動物褒貶不一,但作為亞特蘭大奧運會的象徵,還是受到人們特別是孩子們的歡迎。從誕生到奧運會召開它改變了幾次形象。最後它得到了一張嘴,並在眼睛上增加了閃亮的星星,同時原先細長的腿上增加了肌肉,臉上也長出了鼻子。

    獎牌

    獎牌正面是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以來一直使用的勝利女神奈基的像。奈基的左手托著棕櫚葉,右手舉過頭頂,托著勝利者的月桂花冠。獎牌背面是1996年奧運會標識和橄欖枝。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美國 44 32 25
    2 俄羅斯 26 21 16
    3 德國 20 18 27
    4 中國 16 22 12
    5 法國 15 7 15
    6 義大利 13 10 12
    7 澳大利亞 9 9 23
    8 古巴 9 8 8
    9 烏克蘭 9 2 12
    10 韓國 7 15 5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169
  • 參賽運動員:9,356
  • 主辦國:西班牙
  • 主體育場:蒙特尤克奧林匹克體育場
  • 開幕:1992年7月25日
  • 閉幕:1992年8月9日
  • 大項:25
  • 小項:257
  • 口號:Friends Forever(一生的朋友)
  • 第二十五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92年7月25日至8月9日在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的故鄉、西班牙的巴塞羅那舉行。

    本屆奧運會是冷戰結束後的第一屆奧運會,參賽國家的格局發生很大的變化,蘇聯解體後12個前加盟共和國以獨聯體的名義參賽,波羅的海三國再次以獨立身份參賽,南北葉門、東西德國都是在兩個國家分別統一後首次參賽,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以及波黑獨立後首次參賽,被制裁的南斯拉夫,也派出了運動員以「獨立參賽者」的名義參賽。20年來,國際奧委會的所有成員終於全部齊聚巴塞羅那。

    會徽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會徽充滿活力。上半部由藍、黃、紅色一點和兩個彎曲的線條組成,紅、黃、藍三大色塊象徵著地中海文化的三個永恆主題:太陽、生命、大海,一點兩線既象徵大地、天空,又構成了一個人的運動狀態,似跑似跳。

    圖案代表了巴塞羅那悠久的文化和現代化建設的生命活力。同時,還可理解為巴塞羅納人正張開雙臂迎接來自五大洲的客人。

    吉祥物

    本屆奧運會的吉祥物是一隻又像山羊又像狗的動物,取名為 Cobi。組委會為了宣傳奧運會,在西班牙的電視里特地為它製作連續劇。這個由西班牙當地漫畫家扎維爾·瑪瑞斯克設計的小狗Cobi一開始並未被西班牙人普遍接受,但隨著奧運會的結束,Cobi慢慢的流行了起來,並且逐漸受到了西班牙人和世界的喜愛。這是奧運會第一次使用抽象的卡通造型。

    獎牌

    獎牌正面是一個直徑55毫米的圓形圖案,上面刻著帶有現代風格的勝利女神奈基的形象,並刻有「1992年第25屆巴塞羅那奧運會」字樣。獎牌背面是巴塞羅那奧運會會徽。獎牌的設計者是雕塑家查韋爾·科爾貝托。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聯合隊(獨聯體) 45 38 29
    2 美國 37 34 37
    3 德國 33 21 28
    4 中國 16 22 16
    5 古巴 14 6 11
    6 西班牙 13 7 2
    7 韓國 12 5 12
    8 匈牙利 11 12 7
    9 法國 8 5 16
    10 澳大利亞 7 9 11

    1988年漢城夏季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 159
  • 參賽運動員: 8,391
  • 主辦國:韓國
  • 主體育場: 蠶室綜合運動場
  • 開幕: 1988年9月17日
  • 閉幕: 1988年10月2日
  • 大項:25
  • 小項:237
  • 口號:Harmony and Progress(和諧與進步)
  • 第二十四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88年9月17日至10月2日在韓國的漢城舉行。這是亞洲國家第二次舉辦奧運會。本屆奧運會會歌《手拉手》膾炙人口,韓國以舉辦此屆奧運會為契機實現了經濟騰飛和民主化。

    會徽

    會徽由藍、紅、黃三色呈旋渦狀的條紋和象徵奧林匹克的五色環組成,三種顏色代表天、地、人「三元一體」的哲學意義。動態的條紋意指生生不息的體育運動,旋轉向上以示和諧進步。會徽中向內心的動態,比喻來自五大洲的選手走到一起;而外離心的動態,則寓意著通過奧林匹克的崇高精神,走向相互了解和世界進步。

    吉祥物

    韓國人選擇較具東方色彩的小老虎做為漢城奧運會的吉祥物,取名為多利(Hodori)。這個名叫"Hodori"的老虎被設計成為一隻友善的動物,代表了韓國人熱情好客的傳統。 吉祥物的名字是從2295個由公眾提交的名字中挑選出來的。"Ho"來自於韓語的虎,而"Dori"是韓國人稱呼小男孩常用的一種愛稱。

    獎牌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薩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洛杉磯1984--第23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獎牌背面是一隻象徵和平的鴿子在翱翔,嘴裡銜著一根月桂樹枝。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蘇聯 55 31 46
    2 民主德國 37 35 30
    3 美國 36 31 27
    4 南朝鮮 12 10 11
    5 聯邦德國 11 14 15
    6 匈牙利 11 6 6
    7 保加利亞 10 12 13
    8 羅馬尼亞 7 11 6
    9 法國 6 4 6
    10 義大利 6 4 4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140
  • 參賽運動員: 6,829
  • 主辦國:美國
  • 主體育場: 洛杉磯紀念體育館
  • 開幕: 1984年7月28日
  • 閉幕: 1984年8月12日
  • 大項:23
  • 小項:221
  • 口號:Play part in History(參與歷史)
  • 第二十三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84年7月28日至8月12日在美國的洛杉磯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奧林匹克大家庭並奪得15枚金牌。台灣代表團以中華台北之名重返闊別了三屆共12年的夏季奧運會。

    洛杉磯奧運會在籌委會主席彼得·尤伯羅思的規划下,首次以民間方式承辦奧運會,扭轉前幾屆奧運會巨額虧損的情況,以5億美元低成本的投入,最後還獲利2.5億美元。本屆奧運會在投資上的成功成為以後奧運會的楷模。

    會徽

    奧運會會徽「運行之星」的圖案主體為五角星,象徵著人類的最高願望。畫面13條橫虛線,使星顯出運行狀態,既寓意生命不停地運動,不停地進取,又象徵美國獨立時的13個州。紅白藍三色,是美國國旗的三種顏色。

    吉祥物

    名為Sam的老鷹以美國星條旗為背景,紅白藍顏色更是美國的代表色,以卡通造形的鷹穿著代表美國傳奇人物「山姆大叔」的服裝。由迪斯尼所設計的吉祥物,十足的美國風味,吉祥物被商業化利用也從此次開始。

    獎牌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薩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洛杉磯1984--第23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群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美國 83 61 30
    2 羅馬尼亞 20 16 17
    3 聯邦德國 17 19 23
    4 中國 15 8 9
    5 義大利 14 6 12
    6 加拿大 10 18 16
    7 日本 10 8 14
    8 紐西蘭 8 1 2
    9 南斯拉夫 7 4 7
    10 韓國 6 6 7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80
  • 參賽運動員: 5,179
  • 主辦國:蘇聯
  • 主體育場:列寧體育場
  • 開幕: 1980年7月19日
  • 閉幕: 1980年8月3日
  • 大項:21
  • 小項:203
  • 第二十二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80年7月19日至8月3日在前蘇聯的莫斯科舉行。為了抗議一年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等國發起抵制莫斯科奧運會,使得最終只有80個國家參加,這是自1956年以來最少國家參加的一屆奧運會。許多參賽的國家也只派一名旗手,以奧運會會旗代替國旗進場。

    會徽

    會徽在五環上面五條平行線呈金字塔型垂直排列,象徵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同時也體現了莫斯科的城市建築風格,頂部的五角星取材於前蘇聯的國旗。整個標誌以耀眼的紅色呈現出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吉祥物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吉祥物是一隻名叫米沙(Misha)的俄羅斯熊,由著名的兒童書籍插圖畫家維克多 切茲可夫設計。米沙在1977年12月19日第一次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在莫斯科奧運會期間被用在諸如毛絨玩具、瓷器、塑料製品、玻璃器皿等上百種紀念品上,而且還被印製成了郵票。

    獎牌

    獎牌正面是表示勝利的傳統奧林匹克標誌:高舉月桂花冠的勝利女神奈基。獎牌正面右下角是一座大型競技場的片斷,上方用希臘文字寫著「1980年第22屆莫斯科奧運會」。獎牌背面表現的是,聖火在體育場背景的襯托下熊熊燃燒,右上角是莫斯科奧運會會徽。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蘇聯 80 69 46
    2 民主德國 47 37 42
    3 保加利亞 8 16 17
    4 古巴 8 7 5
    5 義大利 8 3 4
    6 匈牙利 7 10 15
    7 羅馬尼亞 6 6 13
    8 法國 6 5 3
    9 英國 5 7 9
    10 波蘭 3 14 15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92
  • 參賽運動員: 6,084
  • 主辦國:加拿大
  • 主體育場: 蒙特利爾奧林匹克體育場
  • 開幕: 1976年7月17日
  • 閉幕: 1976年8月1日
  • 大項:21
  • 小項:198
  • 第二十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76年7月17日至8月1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舉行。由於經濟蕭條,物價暴漲,建築工人長期罷工,加上管理不善,本屆奧運會出現巨大赤字,多年無法償還,被稱為「蒙特利爾陷阱」。

    會徽

    奧林匹克領獎台和五環的組合構成了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奧運會會徽的主體,而領獎台與五環的一部分又構成了三個田徑跑道的圖案。巧妙的是領獎台同時是變形的美術字M,代表了主辦城市的名字。奧運五環出現在會徽的顯要位置,表達出奧林匹克運動對五大洲團結的強烈呼喚。

    吉祥物

    被選為蒙特利爾奧運會吉祥物的動物是海狸,命名為Amik,是加拿大阿爾貢金族印地安人語海狸的意思。

    獎牌

    獎牌正面是義大利人朱塞比·卡西奧利(1865-1942)為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設計的圖案。主要標誌的含義是勝利、博愛、普遍性。

    獎牌背面是一支月桂花冠,它是自古代奧運會以來勝利的象徵。此外刻有蒙特利爾奧運會會徽。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蘇聯 49 41 35
    2 民主德國 40 25 25
    3 美國 34 35 25
    4 聯邦德國 10 12 17
    5 日本 9 6 10
    6 波蘭 7 6 13
    7 保加利亞 6 9 7
    8 古巴 6 4 3
    9 羅馬尼亞 4 9 14
    10 匈牙利 4 5 13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121
  • 參賽運動員:7,170
  • 主辦國:聯邦德國
  • 主體育場: 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
  • 開幕: 1972年8月26日
  • 閉幕: 1972年9月6日
  • 大項:23
  • 小項:195
  • 第二十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72年8月26日至9月11日在德國的慕尼黑舉行。在奧運會期間11名以色列奧運會代表團成員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殺害,史稱「慕尼黑慘案」,成為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史上的最大悲劇。

    會徽

    慕尼黑會徽設計只有黑白兩種色彩,是一個被稱做「宇宙」的螺旋體,這個運動感十足的符號營造出一種接近無限的視覺幻想,表達出本屆奧運會「光明、清新、崇高」的主題。著名設計家艾切用這種符號化的語言營造出一種運動的氛圍,而並不著重於刻畫競賽的痕迹。

    吉祥物

    瓦爾第(Waldi)是一隻短腿長身的德國獵犬,是夏季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個官方的奧運吉祥物,代表了運動員堅韌、堅持和敏捷的特性。

    獎牌

    獎牌正面是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以來一直沿用的勝利女神,並刻有「1972年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字樣。

    獎牌背面是宙斯和勒達的孿生子,代表體育比賽和友誼的贊助者。獎牌的設計者是包豪斯建築學派的最後代表人物之一、德國人格哈德·瑪克斯。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蘇聯 50 27 22
    2 美國 33 31 30
    3 民主德國 20 23 23
    4 聯邦德國 13 11 16
    5 日本 13 8 8
    6 澳大利亞 8 7 2
    7 波蘭 7 5 9
    8 匈牙利 6 13 16
    9 保加利亞 6 10 5
    10 義大利 5 3 10

    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112
  • 參賽運動員:5,516
  • 主辦國:墨西哥
  • 主體育場:墨西哥城奧林匹克中心
  • 開幕: 1968年10月12日
  • 閉幕: 1968年10月27日
  • 大項:20
  • 小項:172
  • 第十九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68年10月12日至10月27日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舉行。本屆奧運會第一次使用彩色電視技術向全世界轉播。為了加強裁判員的責任感,本屆開幕式上首次列入裁判宣誓。本屆奧運會也發生了首次因禁藥被取消比賽資格的事件。

    會徽

    墨西哥城奧運會的會徽由來自奧運組委會、墨西哥和美國的三位藝術家協作完成,會徽創造性的使用黑白兩色,將彩色的奧運五環標誌和墨西哥的英文字樣與傳統壁畫圖形巧妙地融合,讓人聯想到古老的印第安圖案。同時墨西哥的每個字母或環形、或直線,又像運動場的跑道。簡潔卻豐富,單一卻深刻,會徽強烈的墨西哥民族風格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獎牌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薩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墨西哥1968--第19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群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1964年東京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93
  • 參賽運動員:5,151
  • 主辦國:日本
  • 主體育場:東京奧林匹克體育場
  • 開幕:1964年10月10日
  • 閉幕:1964年10月24日
  • 大項:19
  • 小項:163
  • 第十八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64年10月10日至10月24日在日本的東京舉行。這是首次在亞洲舉行的奧運會,規模也是空前的。

    會徽

    東京奧運會會徽為置於日本國旗前的奧林匹克標誌,它象徵奧林匹克就像一輪冉冉升起的紅日。而一輪紅日下的奧運五環標誌,採用了金色,有別於傳統的五環顏色。會徽的設計中體現出了東方古老文明的神韻。

    獎牌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薩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東京1964--第18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群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美國 36 26 28
    2 蘇聯 30 31 35
    3 日本 16 5 8
    4 德國 10 22 18
    5 義大利 10 10 7
    6 匈牙利 10 7 5
    7 波蘭 7 6 10
    8 澳大利亞 6 2 10
    9 捷克斯洛伐克 5 6 3
    10 英國 4 12 2

    1960年羅馬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83
  • 參賽運動員:5,338
  • 主辦國:義大利
  • 主體育場:羅馬 奧林匹克體育場
  • 開幕: 1960年8月25日
  • 閉幕: 1960年9月11日
  • 大項:17
  • 小項:150
  • 第十七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60年8月25日至9月11日在義大利的羅馬舉行。羅馬奧運會是一次高水平的運動會,共76次打破奧運會紀錄,其中有30次超過世界紀錄。

    會徽

    羅馬奧運會會徽採用了羅馬城徽標誌上一隻母狼在哺乳兩個嬰兒的奇特圖案。母狼哺乳的兩個嬰兒中的一個,就是傳說中的羅馬城第1任國王羅慕路。會徽居中幾個大大的字母是拉丁文「1960」的意思,可見羅馬城徽是古羅馬歷史文化的高度濃縮。

    獎牌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像由佛羅倫薩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羅馬1960--第17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群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本屆奧運獎牌設計融入了新元素:獎牌四周為銅質月桂花冠,下方用形似月桂樹葉有序疊加而成的鏈條串聯。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蘇聯 43 29 31
    2 美國 34 21 16
    3 義大利 13 10 13
    4 德國 12 19 11
    5 澳大利亞 8 8 6
    6 土耳其 7 2 0
    7 匈牙利 6 8 7
    8 日本 4 7 7
    9 波蘭 4 6 11
    10 捷克斯洛伐克 3 2 3

    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72
  • 參賽運動員:3,314
  • 主辦國:澳大利亞
  • 主體育場:墨爾本板球場
  • 開幕:1956年11月22日
  • 閉幕:1956年12月8日
  • 大項:17
  • 小項:145
  • 第十六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56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舉行。這是澳大利亞首次舉辦奧運會,同時也是第一次在南半球國家舉辦。因牲口入境檢疫問題,馬術比賽改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這也是奧運史上第一次被分隔在兩個洲舉辦的奧運會。

    會徽

    墨爾本奧運會會徽採用單一綠色,會徽主體是一個矗立在澳大利亞版圖上燃燒著的熊熊火炬,火燃的上前方是奧林匹克的標誌——五環,會徽的底部是「默爾本1956」字樣,並向兩側延伸成為象徵著勝利的月桂枝。

    獎牌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薩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墨爾本1956--第16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群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蘇聯 37 29 32
    2 美國 32 25 17
    3 澳大利亞 13 8 14
    4 匈牙利 9 10 7
    5 義大利 8 8 9
    6 瑞典 8 5 6
    7 德國 6 7 11
    8 英國 6 7 11
    9 羅馬尼亞 5 3 5
    10 日本 4 10 5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

  • 參賽國家及地區:69
  • 參賽運動員:4,955
  • 主辦國:芬蘭
  • 主體育場: 赫爾辛基奧林匹克體育場
  • 開幕: 1952年7月19日
  • 閉幕: 1952年8月3日
  • 大項:17
  • 小項:149
  • 第十五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52年7月19日至8月3日在芬蘭的赫爾辛基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奧委會第48屆年會上終於取得了參加本屆奧運會的資格。但是由於遲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一行40人趕到赫爾辛基時,大會已進行了10天,故而只趕上男子游泳的一項比賽和最後的閉幕式。

    會徽

    赫爾辛基奧運會會徽圖案的設計簡潔而清晰,主要表現了奧運主會場的標誌性建築「奧運塔樓」和「奧運五環」,意味著光輝的奧林匹克來到了「千湖之國」芬蘭;同時,世人也能感悟到芬蘭人對奧運的那份深深的敬仰和渴望之情。

    獎牌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薩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赫爾辛基1952--第15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群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美國 40 19 17
    2 蘇聯 22 30 19
    3 瑞典 12 12 10
    4 匈牙利 10 10 16
    5 義大利 8 9 4
    6 捷克斯洛伐克 7 3 3
    7 法國 6 6 6
    8 芬蘭 6 3 13
    9 澳大利亞 6 2 3
    10 挪威 3 0 2

    1948年倫敦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59
  • 參賽運動員:4,104
  • 主辦國:英國
  • 主體育場:溫布萊球場
  • 開幕:1948年7月29日
  • 閉幕:1948年8月14日
  • 大項:17
  • 小項:136
  • 第十四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在英國的倫敦舉行。此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第一屆。德國、日本因系第二次世界大戰策源地,被剝奪了參賽資格。

    會徽

    本屆奧運會的會徽由議會大樓的鐘樓為主要構成。這個著名的「大本鐘」的指針指向四點,這是計劃中的開幕式時間。前景部分為奧林匹克五環標誌。組委會需要的是一個最能代表英國的象徵。

    獎牌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薩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倫敦1948--第14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群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 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美國 38 27 19
    2 瑞典 16 11 17
    3 法國 10 6 13
    4 匈牙利 10 5 12
    5 義大利 8 11 8
    6 芬蘭 8 7 5
    7 土耳其 6 4 2
    8 捷克斯洛伐克 6 2 3
    9 瑞士 5 10 5
    10 丹麥 5 7 8

    1944年倫敦奧運(未舉辦)

    194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沒有真正舉辦的一屆奧運會。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本屆奧運被迫停辦。 1940年東京奧運會(未舉辦)

    194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沒有真正舉辦。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件,隨後爆髮長達八年的第二次中日戰爭。日本奧委會在軍方壓力下,宣布1940年日本為了紀念神武紀元2600年,要在1940年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而無法舉行奧運會。隨後,國際奧委會決定將夏季奧運會會址改在赫爾辛基,會期定在1940年7月20日至8月4日。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加上蘇聯入侵芬蘭引發蘇芬戰爭,1940年1月1日芬蘭通知國際奧委會放棄主辦權。隨後,戰火遍及歐洲和世界各地,第十二屆奧運會也就被迫取消了。

    1936年柏林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49
  • 參賽運動員:3,963
  • 主辦國:德國
  • 主體育場: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
  • 開幕:1936年8月1日
  • 閉幕:1936年8月16日
  • 大項:19
  • 小項:129
  • 第十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36年8月1日至8月16日在德國的柏林舉行。柏林奧運會是納粹一手炮製的奧運會。它違反了奧林匹克精神,為德國法西斯粉飾和平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大會過去三年多一點的1939年9月,德國法西斯即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包括德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1954年國際奧委會專門發表聲明,就當年的錯誤選擇向公眾道歉。

    會徽

    會徽中,一隻納粹黨徽上的普魯士鷹昂然站立在被扭曲的奧運五環之上,象徵著德意志帝國絕對的霸權與征服。在鷹與五環的外圍,設計師本來以柏林標誌的勃蘭登堡門作為裝飾,但奧運組委會高層並不喜歡拱門的開放底部,強行要求設計師更改設計。最後,一隻奧林匹克鍾取代了勃蘭登堡門,鐘的邊緣部分用德文寫道:「我召集全世界的年輕一代」。

    獎牌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薩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柏林1936--第11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群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德國 33 26 30
    2 美國 24 20 12
    3 匈牙利 10 1 5
    4 義大利 8 9 5
    5 芬蘭 7 6 6
    6 法國 7 6 6
    7 瑞典 6 5 9
    8 日本 6 4 8
    9 荷蘭 6 4 7
    10 英國 4 7 3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37
  • 參賽運動員:1,332
  • 主辦國:美國
  • 主體育場:洛杉磯紀念體育館
  • 開幕:1932年7月30日
  • 閉幕:1932年8月14日
  • 大項:14
  • 小項:117
  • 第十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32年7月30日至8月14日在美國的洛杉磯舉行。中國首次派出了代表團,運動員僅劉長春一人,在100米,200米預賽中即落選。

    本屆奧運會首次在16天內完成,自那以後奧運會舉行的持續時間必須保持在15至18天以內。鑒於本次奧運建造奧運村的成功經驗,國際奧委會在奧林匹克憲章中明確規定,主辦國必須修建一座奧林匹克村。

    會徽

    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會徽的主體是東道主美國的國旗,奧運五環標誌居於會徽正中,代表勝利的月桂枝穿梭其間,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首次出現在了奧運會徽中,充分展示了美國人所追求的美國精神。 

    獎牌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薩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洛杉磯1932--第10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群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美國 41 32 30
    2 義大利 12 12 12
    3 法國 10 5 4
    4 瑞典 9 5 9
    5 日本 7 7 4
    6 匈牙利 6 4 5
    7 芬蘭 5 8 10
    8 德國 4 12 5
    9 英國 4 7 5
    10 澳大利亞 3 1 1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46
  • 參賽運動員:2,883
  • 主辦國:荷蘭
  • 主體育場:阿姆斯特丹奧林匹克體育場
  • 開幕:1928年5月17日
  • 閉幕:1928年8月12日
  • 大項:14
  • 小項:109
  • 第九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28年5月17日至8月12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德國在與奧運會關係中斷16年後,重新派隊參加了比賽。

    荷蘭人在開幕式上放飛了象徵和平的白鴿,並模仿古代傳統,用采自希臘的火種點燃了體育場火炬。從此以後,放飛白鴿的儀式和奧運會期間持續燃燒的聖火,就成為奧運會和平的象徵和不變的傳統。

    會徽

    獎牌

    獎牌正面為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 羅倫薩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阿姆斯特丹1928--第九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群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豪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美國 22 18 16
    2 德國 10 7 14
    3 芬蘭 8 8 9
    4 瑞典 7 6 12
    5 義大利 7 5 7
    6 瑞士 7 4 4
    7 法國 6 10 5
    8 荷蘭 6 9 4
    9 匈牙利 4 5 0
    10 加拿大 4 4 7

    1924年巴黎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44
  • 參賽運動員:3.089
  • 主辦國:法國
  • 主體育場:伊芙莊園奧林匹克體育場
  • 開幕:1924年5月4日
  • 閉幕:1924年7月27日
  • 大項:17
  • 小項:126
  • 第八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24年5月4日至7月27日在法國的巴黎舉行。本屆應邀參賽的國家從29個猛增至44個,標誌著奧林匹克運動在世界各地的廣泛傳播。德國仍被排除在奧運會大門之外,但匈牙利、奧地利獲得了參賽權。

    本屆奧運會首次引入了「更快、更高、更強」(Citius, Altius, Fortius)的奧林匹克格言,並在閉幕式上首次進行了升旗儀式,會場上同時升起了國際奧委會、本屆奧運會主辦國和下屆奧運會主辦國的國旗。

    會徽

    1924年巴黎奧運會會徽的主體是巴黎城的盾形城徽,中間配以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古帆船,同時附有「第八屆奧林匹亞德巴黎1924」和「法國奧委會」的文字說明。從嚴格意義上講,這是現代奧運史上的第一枚會徽,從此奧運會的會徽和招貼畫正式分開。

    獎牌

    獎牌正面描繪的是一位裸體冠軍選手扶握蹲坐在地的對手的情形。下方為奧林匹克五環。獎牌背面為一架象徵著奧運會文化項目的豎琴,以及各式各樣的冬、夏體育運動器材拼成的拱形圖。拱形正中刻有「巴黎1924—第八屆奧運會」字樣。

    本屆奧運會共鑄制了912枚獎牌,其中金牌和銀牌各304枚,銅牌306枚。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美國 45 27 27
    2 芬蘭 14 13 10
    3 法國 13 15 10
    4 英國 9 13 12
    5 義大利 8 3 5
    6 瑞士 7 8 10
    7 挪威 5 2 3
    8 瑞典 4 13 12
    9 荷蘭 4 1 5
    10 比利時 3 7 3

    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29
  • 參賽運動員:2,626
  • 主辦國:比利時
  • 主體育場:安特衛普奧林匹克體育場
  • 開幕: 1920年4月20日
  • 閉幕:1920年9月12日
  • 大項:22
  • 小項:154
  • 第七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20年8月14日至9月12日在比利時的安特衛普舉行。德國、奧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亞和土耳其因在一戰中是同盟國成員而被禁止參加本屆奧運會。

    本屆奧運會上奧林匹克「五環旗」首次亮相,首屆在開幕式中加入運動員宣誓儀式。

    會徽

    安特衛普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歐洲最繁榮的商業和藝術城。比利時安特衛普奧運會會徽右上方是主辦城市的盾形徽章,中間手執鐵餅、健壯的半裸男子的讓人想起古代奧運會。背景是安特衛普著名的城塔。會標中,參加國的國旗在一起飛卷飄揚,象徵著五大洲團結在一起。

    獎牌

    獎牌正面為一名高個兒裸體運動員。他左手拿著象徵勝利的棕櫚葉和月桂花冠。在他的身後是吹著喇叭的信息女神像。背景是一檐壁,其橫樑下方用希臘語刻著「第七屆奧運會」字樣。

    獎牌背面是為紀念名叫巴拉沃的勇士而設立的安特衛普紀念碑,背景是安特衛普大教堂和港口;頂部刻有「ANVERS MCMXX」字樣,意為安特衛普1920。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美國 41 27 28
    2 瑞典 19 20 25
    3 英國 15 15 13
    4 芬蘭 15 10 9
    5 比利時 13 11 11
    6 挪威 13 9 9
    7 義大利 13 5 5
    8 法國 9 19 13
    9 荷蘭 4 2 5
    10 丹麥 3 9 1

    1916年柏林奧運會(未舉辦)

    19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沒有真正舉辦的一屆奧運會。原定於191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然而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停辦。

    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28
  • 參賽運動員:2,406
  • 主辦國:瑞典
  • 主體育場: 斯德哥爾摩奧林匹克體育場
  • 開幕:1912年5月5日
  • 閉幕:1912年7月27日
  • 大項:14
  • 小項:102
  • 第五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12年5月5日至7月22日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舉行。本屆奧運會原定於德國柏林主辦,但德國因其奧委會主席突然病逝而宣布放棄主辦權。本屆奧運會首次舉行藝術比賽,內容有以體育運動和奧運會為題材的建築、色彩畫、雕塑、音樂和文學作品。顧拜旦的名著《體育頌》獲金質獎章。

    會徽

    斯德哥爾摩奧運會的會徽圖案濃縮了各國運動員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嚮往之情:它描述了一隊身形矯健的奧運選手,揮動著各自國家旗幟奔向奧林匹克賽場的情景。從中我們能隱隱嗅到古代奧運的氣息,也充分體現了北歐人的健美與活力。

     

    在進行本屆奧運會會徽的創作時,作者霍澤博格無疑從古希臘藝術及古奧運會裸體參賽的傳統中得到靈感。在他的作品中,幾個揮舞所有參賽國家旗幟的裸體運動員成為會徽的主體。但他這種「復古」的做法卻極大地震驚了國際奧委會,國際奧委會的高官們認為霍澤博格的設計過於大膽了。因此,當官方的會徽被正式印刷出來時,處於畫面正中的裸體運動員身前被「藝術」地加上了兩條細長的橙色絲帶。但即使這樣,許多國家仍拒絕公開展出這個被打了「補丁」的會徽。

    獎牌

    獎牌背面刻的是通報官宣布奧運會開幕的場景。右面立著瑞典體操創始人林氏的頭像,四周刻著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字樣。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瑞典 24 24 16
    2 美國 23 19 19
    3 英國 10 15 16
    4 芬蘭 9 8 9
    5 法國 7 4 3
    6 德國 5 13 7
    7 南非 4 2 0
    8 挪威 4 1 3
    9 匈牙利 3 2 3
    10 加拿大 3 2 2

    1908年倫敦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22
  • 參賽運動員:2,008
  • 主辦國:英國
  • 主體育場: 白城體育場
  • 開幕:1908年4月27日
  • 閉幕:1908年10月31日
  • 大項:22
  • 小項:110
  • 第四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08年4月27日至10月29日在英國的倫敦舉行。本屆奧運原定在義大利羅馬舉行,因義大利遭受維蘇威火山爆發災害無力舉辦,臨時決定將奧運會異地在倫敦舉辦。由於準備時間倉促,加上倫敦同年主辦世界博覽會,主辦當局把這屆奧運會的賽程分成了兩段,以致這一屆奧運會歷時長達6個月,亦是歷史上舉辦時間最長的現代奧運會。

    會徽

    本屆奧運會的會徽以主體育場「白城」運動場為主題的。一名跳高運動員正從以「白城」運動場為背景的畫面中心跳躍出來,透視繪畫手法的運用,使整個畫面具有了一定的空間感。在近一個世紀前,這是藝術上一次大膽的嘗試。會徽體現出濃郁的時代風格,跳高運動員的服裝,跳高姿勢以及身後的煤渣跑道和運動場中間的游泳池,都有著當時的烙印。

    獎牌

    獎牌正面描繪的是兩位女性為一名年輕的奧運冠軍佩戴月桂花環的場景。正中下方刻有「1908年倫敦奧運會」字樣。

    獎牌背面為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像。傳說這名聖戰者殺死了一條惡龍,解救了被困的公主。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英國 56 50 39
    2 美國 23 12 12
    3 瑞典 8 6 11
    4 法國 5 5 9
    5 德國 3 5 4
    6 匈牙利 3 4 2
    7 加拿大 3 3 7
    8 挪威 2 3 3
    9 義大利 2 2 0
    10 比利時 1 5 2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12
  • 參賽運動員:651
  • 主辦國:美國
  • 主體育場:弗朗西斯體育場
  • 開幕:1904年7月1日
  • 閉幕:1904年11月23日
  • 大項:17
  • 小項:91
  • 第三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04年7月1日至11月23日在美國的聖路易斯舉行。這是首次向獲得冠、亞、季軍的運動員分別頒發金、銀、銅牌的一屆奧運會。

    奧運會延續了5個多月,是奧運會史上又一次曠日持久的運動會。參賽國家僅12個,是迄今奧運會參賽單位最少的一次。東道主曾提出派船接送歐洲選手,但最後只是空頭支票。由於遠隔重洋,旅費昂貴,加之憂心遠東日俄海戰事態發 展,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均未出席。

    會徽

    本屆會徽的紅黃配色明顯借鑒了上一屆巴黎會徽的特點,瑣碎而華麗的包邊也是鮮明的歐洲風格。比巴黎奧運會更加可悲的是,從聖路易斯奧運會的會徽上根本無法看出一絲世界級體育競技盛會的影子。主辦城市聖路易斯城的大幅圖片成為本屆會徽的主題,圖片下方巨大的「路易斯安那採購博覽會」字樣使人們無法將這個會徽與奧運會聯繫起來,圖片上方「日常官方節目」的字樣是惟一與奧運比賽有關的說明。

    獎牌

    獎牌正面為一名運動員站在台階上,右手拿著一簇月桂花冠,象徵著勝利,左手高高舉起。背景圖案為淺浮雕,展示古代體育競賽分項,浮雕後面是一座希臘神廟。運動員圖像上面印有「奧林匹亞」字樣,右下角注有年份「1904」。

    獎牌背面為希臘勝利女神奈基站在地球上。她左手舉著月桂花冠,右手拿著棕櫚葉。她的前面是一個大花冠,裡面寫有各個競賽分項的名稱;後面是一尊放置在柱基上的宙斯半身像。牌面題有「美國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字樣。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美國 78 82 79
    2 德國 4 4 5
    3 古巴 4 2 3
    4 加拿大 4 1 1
    5 匈牙利 2 1 1
    6 混合隊 1 1 0
    7 英國 1 1 0
    8 希臘 1 0 1
    9 瑞士 1 0 1
    10 奧地利 0 0 1

    1900年巴黎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24
  • 參賽運動員:997
  • 主辦國:法國
  • 主體育場:原法國賽馬俱樂部的跑馬場
  • 開幕:1900年5月14日
  • 閉幕:1900年10月28日
  • 大項:19
  • 小項:95
  • 第二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00年5月20日至10月28日在法國的巴黎舉行。由於此次奧運會僅作為巴黎世界博覽會的一部分,大會組織者別出心裁,將比賽場地按照博覽會的工業類別分在16個區域進行,導致比賽日程鬆散,整個賽事持續了5個多月之久,史稱是「馬拉松式的運動會」。雖然被「淹沒」在世界博覽會中,但女性運動員的首次參與還是開創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

    會徽

    本屆奧運會的會徽以一個女性擊劍運動員為主題,她身著黑色擊劍服,手握花劍、佩劍和重劍,畫面左下方用紅色醒目地標出了3項擊劍比賽的時間和獎金。與首屆奧運會會徽的典雅、平和相比,本屆會徽使用了對比強烈的黃色背景與紅色文字,擊劍運動員形象也顯露出積極的競爭意味,這一切都將法蘭西民族熱情而洒脫的個性表露無遺。

    獎牌

    獎牌正面為張著雙翅的勝利女神雙臂上舉,雙手托著月桂花冠。背景圖案為巴黎景色和世界博覽會紀念物。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站在領獎台上,右臂高高舉起,手上握著月桂花冠。背景圖案為體育場和雅典衛城。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1 法國 26 36 33
    2 美國 20 15 16
    3 英國 17 8 12
    4 比利時 5 6 3
    5 瑞士 5 3 1
    6 德國 4 2 2
    7 丹麥 2 3 2
    8 義大利 2 2 0
    9 澳大利亞 2 0 4
    10 匈牙利 1 2 2

    1896年雅典奧運會

  • 參賽國家及地區:14
  • 參賽運動員:241
  • 主辦國:希臘
  • 主體育場:帕那辛納克體育場
  • 開幕:1896年4月6日
  • 閉幕:1896年4月15日
  • 大項:9
  • 小項:43
  • 第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Games of the I Olympiad),即189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也是自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在公元393年廢除古代奧運會以來的首屆奧運會。 1894年在皮埃爾·德·顧拜旦的倡導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在巴黎創立,並確定希臘首都雅典承辦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當時希臘並沒有太多的舉辦此類運動會的經驗,且一度遇上財政困難,但組委會還是按時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在當時舉辦如此大規模的國際性體育賽事卻是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會徽

    由於條件所限,當時並未進行系統的宣傳和推廣工作,招貼畫和海報樣式繁多而混亂,但奧運會總結報告的封面被公認為本屆奧運會的官方會徽。古樸的會徽帶有明顯古希臘繪畫風格,雅典的守護神雅典娜手持橄欖枝,注視著山腳下重新修復的古希臘奧運競技場,似乎在等待著來領取榮譽花冠的比賽勝利者。雅典娜頭部上方776-1896的字樣,標示出古奧運會停止與現代奧運會興起的時間。雅典娜、古奧運競技場、時間的烙印,這三個元素跨越了時空的局限,將神聖而輝煌的古奧運慶典與現代奧林匹克運動連接在一起。神廟、天使及橄欖枝,則表達出了人們對和平的渴望。

    獎牌

    冠軍被授予銀質獎牌、橄欖枝花環和一張獎狀,亞軍被授予銅質獎牌、月桂花冠和一張獎狀。

    獎牌正面是希臘神話中的主神宙斯的頭像。宙斯的手上托著一個地球,球上立著希臘勝利女神,圖注為希臘語「奧林匹亞」。獎牌背面為雅典衛城遺址,印有希臘文「1896年雅典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字樣。

    獎牌榜

    近代奧運會期間,都會有專門用於統計各國代表團獎牌成績的所謂獎牌榜。不過這並不適用於1896年的首屆奧運會。為了與以後的奧運會獎牌成績有所對照,曾出現過很多對於首屆奧運會獎牌的統計數據,這些數據並不都一定準確。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本屆奧運會並沒有金牌。另外,以國家為單位的奧運代表團剛剛出現。除了希臘和匈牙利,更多的運動員僅是代表他們所在的俱樂部或本人。此外,在當時並不是所有下列國家都實際存在。例如當時的澳大利亞還沒有從大英帝國獨立出去,而奧地利和匈牙利都同屬於奧匈帝國。以下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對第一屆夏季奧運會獎牌的官方統計。

    排名 國家
    1 美國 11 7 1
    2 希臘 10 19 17
    3 德國 7 5 2
    4 法國 5 4 2
    5 英國 2 3 2
    6 匈牙利 2 1 2
    7 奧地利 2 0 3
    8 澳大利亞 2 0 0
    9 丹麥 1 2 4
    10 瑞士 1 2 0

    推薦閱讀:

    歷屆奧運會會徽集錦(二)
    歷屆奧運會會徽,東京那個最省事
    歷屆冬季奧運會會徽(一)
    廣東香港商會會長:大灣區經濟總量至少可翻一倍
    歷屆奧運會會徽

    TAG:吉祥物 | 奧運會 | 會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