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經驗世界? - 哲學在線:哲學專業網站

什麼是經驗世界?

李長征(li22336699@163.com)

關鍵詞:經驗世界、先驗世界、自在世界

內容簡要:經驗世界與先驗世界是不同的,它也不同於表象世界,它是一個構造出來的世界,是自在世界對我呈現出來的世界,是一個客觀的世界,也是一個主觀的世界。正確的理解這個世界就不能像二元論一樣把經驗世界割裂開來,也不能像一元論一樣看不到這個世界的構造。

一、經驗世界與先驗世界的不同

當我們用第一人稱來看待世界時,我們看到的世界對於我就是客觀外在的,不依我的意志為轉移的,這個世界是相對於我而存在的,是一個經驗的世界;科學是用第三人稱來看世界的,它描述的不是一個經驗世界,而是一個在經驗之外的客觀世界,是一個先驗的世界。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兩個世界的不同:

在經驗世界中,我們見到的太陽在天空中,就像圓盤般大小,我們一抬頭就能看到它;而在客觀的、科學家的世界中,太陽是無比巨大的,比圓盤不知道大多少倍,而且我們不會一抬頭就能看到現在的太陽,因為現在的太陽的光線等到八分鐘後才能到達我的眼睛,我只有在八分鐘之後才能看到現在的太陽。

在經驗的世界中,眼睛是向外看的,而且能夠看到外面的事物,我們能看到遠處的山、對面的人、行駛的汽車;在科學家的客觀世界中,眼睛是不能向外看的,它不會向外發出光線或者是電磁波,它只能向內接受來自外來物體的信息,所以眼睛無法向外直接看到外物本身,我們沒有「眼光」,不會到達外物。

在經驗世界中,我們用耳朵聽到聲音,但是聲音就在外面的世界,在距離我一定的地方存在著,它在遠處,在我的外面,而不在我的耳朵中;但是在先驗的、客觀的、科學家理解的世界中,外在的事物發出的不是聲音,而是聲波,聲波傳到我的耳朵中,才能生成聲音,因此,聲音不在外面,應該在我的耳朵中。

在經驗的世界中,樹葉是綠色的,綠色是外在的客觀的樹葉的屬性;在先驗的、客觀的世界中,外物沒有顏色,外物反射光線,進入眼睛,才能生成顏色,這種觀點為物理學家伽利略和波義耳所堅持。

在經驗的世界中,一架飛機從遠處向我飛來,我會看到這架飛機變得越來越大,從一個「小鳥」變成一個龐然大物;但是在先驗的客觀的世界中,從第三人稱來看,這架飛機向我飛來,它的大小不會發生變化。

在經驗的世界中,將一根筷子插入水中,我們會見到筷子在水中彎折了;但是在客觀的世界中,在科學家看來,筷子沒有彎折,還是直的。

在經驗的世界中,我們會看到在鏡子裡面有一個客觀的空間存在著,它外在於我,真實地存在著;但是在物理的客觀的世界中,在科學家看來,除了鏡子和從鏡子的表面反射到眼睛的光線以外,沒有別的東西存在,不存在另一個客觀空間。

如此等等,這兩個世界存在巨大的差異。在生活中,我們既堅持科學家向我們描述的世界,又直觀到我們的經驗世界,真切的感受到這個經驗世界的存在。這兩個世界是如此的不同,但是我們在生活中又相信和直接感受到它們的存在,把二者都接受了下來。如何理解二者的關係,把這兩個世界——存在著巨大矛盾的世界——統一協調起來,這是哲學的任務,哲學需要對此做出解釋。

二、到底存在不存在兩個世界

從上面的描述來看,兩個世界明顯的對峙著,是不能否定的事實。但是到底存在不存在這兩個世界,在哲學史上有著巨大的爭論,這就是一元論與二元論的爭執。二元論堅持這兩個世界的存在,以上事實就是證明;一元論認為只有一個世界,不存在兩個世界,以上事實只是對同一個世界從不同的角度的描述。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哲學史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古代希臘哲學家看到經驗世界的變動不居,斥責這個經驗世界,巴門尼德警告人們不要用「轟鳴的耳朵、茫然的眼睛和舌頭為準繩,而要用你的理智來解決紛爭的辯論」,它要求人們跟隨他撇開經驗世界的混亂,到達真正的「存在」世界。柏拉圖著名的「洞穴比喻」告訴我們:存在著兩個世界,一個是可見世界(經驗世界),它是真實的世界的影子;另一個世界是可知世界,它是理念世界,這才是真實的世界,經驗世界是對這個世界的模仿。

近代西方哲學是一個二元論佔據統治地位的時代。笛卡爾的二元論堅信存在兩個實體:精神實體和物質實體。洛克的兩個性質的區分是非常有名的,洛克告訴我們,在客觀的世界中的事物存在兩種性質——第一性質和第二性質,這兩種性質反映到我們的觀念世界中來,表現第一性的質的觀念(大小、形狀、運動)與第一性的質是相似的,在客觀世界中存在這這些性質;但是表象第二性的質的觀念(顏色、聲音、冷熱等)與客觀事物的第二性的質是不相似的,在客觀世界中沒有聲音、顏色、冷暖等屬性,這些屬性只是存在觀念世界中。因此在洛克看來客觀世界與觀念世界不是完全統一的,它們之間的「事物」在性質上存在著差別,客觀世界中的事物沒有顏色、聲音等屬性,而觀念世界中的「事物」則有聲音、顏色等屬性。

貝克萊同樣堅持存在兩個世界:精神實體世界和依賴於精神實體的觀念世界。精神實體的世界是只能體會、可以理解但是不能看到的,我們見到的只是觀念世界,也就是經驗世界,這個經驗世界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它的「存在就在於被精神實體所感知」。

休謨是一個一元論者,它否定(至少是懷疑)實體世界的存在,它認為所謂在經驗世界以外的精神或物質實體我們是不能知道的,我們能夠知道的世界只有經驗世界。

康德是一個二元論者,康德把世界分為物自體和表象,在康德看來有一個自在的客觀的世界這是不成問題的,因為我們可以從現象世界的產生的原因來證明它的存在,這個自在世界是在人之前就存在著,它的存在是不依賴我們的;但是還有一個世界是不能離開人而存在的,這個世界就是現象界,也就是自然界、經驗世界,現象界是有先驗自我用自己的先驗形式加工來自自在世界的感覺材料而產生的,它是一個依賴於自在世界和先驗自我才生成的世界,這個世界是我們的認識對象,對於經驗自我他又表現為客觀的外在的,但是這種客觀外在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因為它是依賴於先驗自我的,它與自在世界不同,自在世界對於我——不論是先驗自我還是經驗自我——都是絕對客觀外在的。

馬赫是一個一元論者,馬赫認為不論是物理的世界還是心理世界都是由要素組成的,它們之間沒有根本的區別,科學家面對的客觀世界和我們面對的經驗世界是一個世界,不存在先驗自我和經驗自我,也不存在先驗世界和經驗世界,世界是統一的。詹姆士堅持徹底的經驗主義,認為不論是物理世界還是心理世界都是有徹底經驗組成的,根本就不存在兩個世界,不存在「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所指稱的兩個世界,實際上是對統一的經驗世界的從不同角度的描述罷了。

羅素有時是一個二元論者,有時又堅持一元論。

新實在論者往往是一元論者,但是在美國的批判實在論堅持二元論,他們認為我們看到的屬性是感覺材料,但是在感覺材料之後一定還存在著客觀的對象,因此認識活動有三個要素:認識主體、感覺材料、認識對象。如果兩個人看同一事物,就存在五個要素:一個認識對象,兩個感覺材料、兩個認識主體。

不論是一元論者還是二元論者都堅信存在一個經驗世界這是無疑的,除非我們瘋子,因為我們直接直觀到這個世界的存在,我們就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之中,即使笛卡爾的徹底的懷疑,在後來還得承認這個世界的存在,胡塞爾用括弧懸置了一切,剩下的東西還是這個世界,因為這個世界的存在對於我是自明的,無需證明的。但是對於在經驗世界之後是否還存在一個真正的客觀世界的觀點,就成為一元論與二元論者爭論的焦點。康德認為在經驗自我之後還有一個先驗自我,在現象界之後還有一個自在世界存在;貝克萊認為在經驗世界(觀念世界)背後有一個精神實體世界支撐著。但是馬赫認為經驗世界就是世界的全部,在經驗世界之後沒有任何東西存在。樸素唯物主義者也同樣認為,世界就是我們看到的世界,除此之外,別無其他,這個我們看到的世界是客觀的外在的、不依賴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有些一元論者認為,這個經驗世界——唯一存在的經驗世界——是依賴於我的,馬赫就認為世界是由它與人共同來決定的。

三、經驗世界的背後

下面這個問題是重要的:經驗之前的世界和經驗後面的世界。

在經驗世界之前是否存在一個世界的問題這是一個無需爭議的自明的問題,在我們存在之前或在我們未介入之前一定存在著一個客觀自在的世界,這是一個前提,是無需證明的事實。一元論者可能或否定這一事實,但是我要說得是,一元論者否定的不是在經驗世界之前是否存在一個客觀的自在世界,它否定的是在經驗世界的後面是否存在著一個客觀世界的問題,區分這兩個問題是重要的,經驗世界之前的世界是一個先驗世界,經驗之後的世界是否存在的問題則是需要證明的問題。

我的觀點是:經驗世界之前一定存在著一個客觀世界,這是一個先驗的世界;但是在經驗世界的後面沒有一個本體的世界作為經驗世界的根據和支撐,經驗世界就是世界的全部。

二元論者認為在經驗世界的背後還有一個超驗的世界的思想是對經驗世界的割裂,是對經驗世界的錯誤理解。經驗世界既不是康德的現象世界,也不是自在世界,而是自在世界和現象世界統一在一起的世界;經驗世界不是貝克萊的觀念世界,而是觀念世界與實在世界的融合;也不是批判實在論者的認識對象和感覺材料的區分,而是一個不可區分的世界。總之經驗世界就是世界的全部,在它之後不存在任何東西。

在經驗世界之前存在著一個客觀的自在的世界,這個世界在經驗世界之前,是先於經驗世界而存在的,所以這個世界是一個先驗的世界——先於經驗世界的世界。這個世界對於我只是「在」,它是不顯現的,因此我就無法把握這個世界,無法理解這個世界,就無法生存於這個世界之中。

在與世界的相互作用中,為了生存「我」(生物)進化出一整套接受世界信息,並用這些信息來描述世界的方式:這就是我進化出感覺器官,把客觀事物的信息接受進來,傳遞給大腦,在大腦中這些信息以意識的狀態呈現出來,生成一個表象世界——也就是意識世界。這個表象世界就是對外在的客觀世界的描述,但是這樣來描述的世界是表象世界,它與客觀世界是分離的,雖然通過它能夠來描述從而把握外在的客觀世界,但是這是不經濟的一種生存方式,進化產生需要一種更為經濟的描述理解和把握外在世界的方式,這就是表象世界的外在化,也就是胡塞爾理解的意識的意向性問題。

胡塞爾的意識的意向性理論認為,我們的意識的最一般本質在於:它具有構造對象的能力。這種構造能力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它可以將散亂的感覺材料綜合為統一的對象客體(這種綜合能力如今在心理學中已經得到實驗的證實和量化的規定);其二,我們的意識還會將它自己構造起來的對象設定為是在它自己之外存在著的。 實際上,現象學分析,尤其是以後的先驗現象學分析,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在於指明,意識是如何構造起本己的東西(內在於意識的對象),然後又將它看作是陌生的(超越於意識的存在)。

也就是我們的意識具有這樣的一種本能,它把外來的信息轉化成一個表象世界,而又把這個內在的世界看作是外在的客觀對象。意識的意向性本能就產生了這樣的效果:由於表象世界外在化為一個客觀的對象,它就與真正的客觀外在的世界統一在一起,生成一個經驗世界,而且是我們難以將二者區別開來,這兩個世界已經融為一體了,這就是經驗世界,我們面對的經驗世界。因此經驗世界既不是康德的表象世界(現象世界),也不是唯物主義所理解的純粹的客觀外在世界,而是一個構造出來的世界,這個世界由於含有表象世界,是一個內在於意識的世界,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它,認識它,我們的意識能夠切中它;這個世界又是一個真正的客觀外在的實在的物質世界,因此,它又是在我之外的,我能作用到的,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

通過感官的出現,對外來信息的接受,在主體內的表象世界的生成,再經過意識的意向性活動實現表象世界的外在化,把表象世界變成一個客觀的對象,表象世界與自在世界統一為一體,於是經驗世界最終形成。這就是經驗世界,它是由自在世界經過先驗自我的轉化而生成出來的,它是一個構造出來的世界。因此它既不是一個表象世界,也不是一個自在世界,在它的背後沒有任何東西,但是在它產生之前有一個自在世界。康德把經驗世界中的現象世界和自在世界分割開來,胡塞爾則懸置了自在世界,因此它們的經驗世界都不是真正的經驗世界。

經驗世界的生成使得自在世界向我們顯現出來,成為一個可以直觀的、可以描述的、可以理解和把握的世界,生命的進化成功的實現了它的目標,人類在世界中的生活成為更經濟的更方便的事情。

四、經驗世界、表象世界和自在世界

人們問貝克萊,如果存在就是被感知,當我們回頭不去看這張桌子的時候,桌子是否還存在?貝克萊當然不承認這張桌子當我回頭不看它時就不存在了,它的回答是,上帝一直在注視著這張桌子。貝克萊的回答是不能讓我們滿意的,上帝難以保證桌子的存在,特別是在我們這樣一個多數人不信教的國度。正確的回到是,當我回頭不去看這張桌子的時候,一個經驗的桌子不存在了,但是一個自在的桌子,在經驗之前的桌子仍然存在著,這時的桌子就是一個在自在世界中存在的桌子。如果我又回過頭來看到這張桌子,這時這張桌子就變成為一張經驗世界中的桌子。如果我在鏡子中看到一張桌子,這張桌子就是一個純粹的表象世界中的桌子。

因此在這裡我們能夠正確的區分三個世界:自在世界、經驗世界、表象世界。自在世界是在經驗世界之前的世界,它是一個自在的客觀的外在的世界,是一個難以直接理解和把握的世界,因此康德說自在世界不可知。這種不可知可以這樣理解,自在之物還沒有向我們顯現出來,我們還不能直觀這個世界,這是一個先驗世界。因此我們生活在世界上就要把無法把握的自在世界轉化為能夠把握的經驗世界,康德的現象世界是由先驗自我利用先天形式整理而成的思想和胡塞爾的意識的意向性理論就是要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我們的認識是如何可能的。但是康德和胡塞爾把經驗世界割裂了。

經驗世界就是自在世界通過先驗自我的意向性活動,把表象世界和自在世界統一為一體的世界,這個世界既是物質的又是意識的,既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馬赫正確地描述了這個世界的特點,但是卻沒有正確理解這個世界的構造本質。二元論者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組成部分,但是沒有把它們構造成統一的世界,而是把經驗世界分割開來,背離了進化的秘密,人類的本性,未能理解經驗世界如此構造的意圖和價值。

當表象世界不能與自在世界統一在一起時,經驗世界就會分裂成純粹表象世界和自在世界。鏡子中的事物就是一個表象,在鏡子外我們看到的事物則是一個經驗世界中的事物;幻覺就是一個純粹的表象世界;夢境也是一個純粹的表象世界。在這些現象面前,我們的生活和理解就會產生巨大的困難,鏡子中的物體我們拿不到手,夢中的世界我難以理解。當一個天體消失幾萬年後,我們還會看到它,這個「它」只能是一個表象,而我們看到的這個天體只能是我們的意識意向性活動的結果,而不是外在的自在之物。表象世界是一個虛的世界,純粹的表象世界我們是無法作用到的,進入不了的,拿不到手的,只有它與自在世界統一在一起時,才構造成一個經驗世界中的事物,這樣的事物我們既能看到,又能作用到,是實在的事物,是一個認識的對象和實踐的對象。(2007年7月21日星期六

推薦閱讀:

店員經典培訓教材:體癬股癬的專業解決方案
專業魔術紙牌
? 常用風水專業「術語」你知多少?
65元製作1000多元專業攝影棚
志願填報也不能忽視專業的選擇

TAG:經驗 | 網站 | 世界 | 哲學 | 哲學專業 | 專業網站 | 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