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開示:佛說十二因緣

佛陀教導十二因緣,此文很重要,大家應仔細閱讀,以明白十二因緣的智慧,才能落實覺醒革心之修學方向:我們為什麼會有生死?人的生死是由什麼原因來演化的,使得我們無法停止呢?就好像一棵樹依靠根來滋養,那麼生死輪迴的根在哪裡,是靠什麼滋養,我們才會不斷地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呢?

佛陀最初說法,說的就是十二因緣,它不但說明了造成生死輪迴的原因和根本從何處發生,也提出了解脫生死輪迴的方法。就好像捉賊要知道賊在哪裡,我們要解脫生死,就要知道生死根本在哪裡。佛陀告訴我們,眾生生死輪迴的根本,是由於十二因緣的生滅流轉。因此,若要解脫生死束縛,要從觀十二因緣還滅,也就是讓它不再生滅才有可能。

什麼是十二因緣?

  1. 無明:無明就是不明白法界的真相,而起了迷惑。就好像我們睡前一念還醒著,後一念迷糊,就脫離現實,進到夢中的虛妄世界裡。我們不明白法界真相已無量世,可說無始以來就如此。

  2. 行:由於不明法界的真實,所以對虛妄的假相起了執著和欲求,起身、口、意種種造作的惡業。

  3. 識:這些業的力量,都藏在我們第八識「阿賴耶識」中。阿賴耶識如倉庫、如計算機總機,我們根據阿賴耶識中所藏諸業的善惡,而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或天、阿修羅、人三善道。

  4. 名色:初入胎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尚未形成,只有精神和物質。

  5. 六入:在胎內長成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並具有接觸、接受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能力。

  6. 觸:出生後二、三年,開始接觸世界。

  7. 受:由於有觸,就開始有苦樂的感覺。

  8. 愛:對苦的感覺厭惡,想要捨棄;對樂的感覺則愛著,想要追求。

  9. 取:為了取得所愛的人、事、物,如財富、名利、權位等,而在身、口、意起了種種追求造作,就此又種下種種惡因,所謂「受即是苦」。

  10. 有:由於追求取得,而又造下種種善惡的業,納入阿賴耶識,成為再投胎、輪迴、生死的因(種子)。

  11. 生:阿賴耶識就像倉庫一樣,儲藏了我們善惡業的種子。這些業就是一種無明執著的力量,推動我們在此生死亡後,再去輪迴投胎,繼續另一生,如此不知何時才能休歇!如果惡業太重、不學佛、不知懺悔,連入人胎也很困難,多數的人都入了鬼、畜、地獄道。有一次佛陀的弟子請示佛:「人死之後,能再為人者有多少?」釋迦牟尼佛以指甲劃地,說:「人死之後,墮惡道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泥。」各位有把握自己是爪上泥嗎?

  12. 老死:由於生的業力被追求造作的生滅取捨所耗盡,所以色身又會衰敗老化;而在生的業力耗盡時,就會死。但是如前所說,由於在生時所造的業,使得死又是新的輪迴開始,永無窮盡。

以上是十二因緣的生相。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十二因緣是由無明而衍生出來,成為眾生生死不已的根本。要斷生死的根本,而獲得解脫,就要明白宇宙法界的一切現象原來是由於因緣所成,如夢幻泡影,哪裡有什麼可以追求造作、分別愛惡取捨的呢?這就是「明生死本」,也就是明白從十二因緣鎖鏈中解脫的方法。

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也就是說,只要破除無明的愚痴,就不會再起心執著和欲求,所以行滅。只要無明滅,其餘十一支都不得不滅的。密宗華藏祖師說:「修行之道無他,唯有革心而已。」(註:語出一九七七年華藏祖師在香港諾那精舍的開示——發菩提心義訣。)

以上十二因緣由密宗上師開示,老師也讚歎禮敬學習,分享給大家以協助進步成長!

珠輝玉映: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隨事貪慾,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舍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第三十七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3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一切眾生。若有我者。若有心者。以何法覺。令彼眾生出離斯縛。佛言。善男子。若有我者。令觀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本從因果。因果所起興於心行。心尚不有何況有身。若有我者令滅有見。若無我者令滅無見。若心生者令滅滅性。若心滅者令滅生性。滅是見性。即入實際。何以故。本生不滅本滅不生。不滅不生不生不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

——金剛三昧經4

無相法品第二

恭錄自《破繭而出的智慧精華版》之[上]拈花微笑P30-34


推薦閱讀:

十二因緣觀
六道輪迴和十二因緣(圖)
佛法的十二因緣法
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諦、十二因緣
(2)[轉載]十二因緣

TAG:十二因緣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