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F-16掛魚叉打遼寧艦,可能嗎?

亞音速空艦導彈時代的逝去

本周二,中國海軍以航母遼寧艦為核心的艦艇編隊結束了在香港的訪問和對外開放,啟程返回位於青島的母港。此次遼寧艦仍然選擇了距離較短的穿越台灣海峽的機動路線,並在穿越海峽後迅速組織起了複雜海空情背景下的編隊指揮所訓練,進行戰鬥部署等級轉進、建立偵察預警體系、艦載機升空攔截等科目。

在台灣海峽穿越過程中進行訓練的殲-15

對於遼寧艦所屬的艦載機聯隊而言,由於艦上的艦載機和飛行員都有近半被抽調用於某大型軍事展示活動,本次沒有隨艦出航,因此艦上搭載的殲-15戰機數量較少,演練的各項科目雖然與以往沒有區別,但在密度和數量上都不如以往,也就少了不少看點。此次公開的殲-15攜帶UPAZ加油吊艙起飛以及掛載YJ-83K空艦導彈掛訓彈進行起降訓練的視頻,也算是遼寧艦向外界證明其艦載機具備常態化作戰能力的表現。

不過台軍對遼寧艦的態度,比起去年年底過海峽那次,卻有了巨大的變化。雖然官方發言人的口徑仍然是一貫的「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但上次台軍所謂的「對應行動」只存在於台灣一些媒體所謂派出戰機監視的新聞報道中,這次台軍確是正兒八經地做出了「威懾」的嘗試:在遼寧艦經過台灣海峽的7月11日下午,台灣空軍花蓮基地401聯隊的4架F-16戰機每機掛載2枚AGM-84L「魚叉」空艦導彈、2枚AIM-120中距空空導彈和2枚響尾蛇突然起飛,隨後降落空軍清泉崗基地完成戰備部署。

報道稱,它們掛載的魚叉導彈比今年精準射擊訓練時的總數還多,根據台媒的報道稱,空軍在4架戰機移防時相當謹慎,往返期間啟動數批次「欺敵作為」,可以說是保密到家。有台灣空軍官員透露,戰機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布陣伺候,向中國展現台灣的反艦實力」。

不過台空軍401聯隊政戰主任郭志華13日回應稱,確實有升空飛向清泉崗機場,但僅是進行短距起降模擬訓練,並非外界所言進行戰備部署,媒體只是臆測性的報道。

台軍掛載魚叉出動的F-16戰鬥機

不管台軍和媒體報道怎麼說,從這次部署中,我們多少可以看出些許台軍航空反艦作戰中的門道。

台軍現役有三種戰機,即F-16、幻影2000和IDF戰機,但可以發射空艦導彈的只有F-16一型。向法國購買的幻影-2000是純粹的制空型號,平時除了空空導彈和副油箱外,連對地炸彈都基本不見掛的,掛空艦導彈更是無從談起;IDF戰機作為台軍自行研製的輕型戰鬥機,雖然具備相當的對地攻擊能力,台軍自行研製的「萬劍」等新對地武器也都整合在該機上,但偏偏「雄風2」這樣裝備多年的反艦導彈的整合工作至今還沒有完成。

在上世紀80年代,台軍還在AT-3教練機的基礎上研製過AT-3B攻擊機,攜帶雄風-2空艦導彈,並成功進行了試射。但是這個型號始終不入台軍法眼,隨後也就不了了之。

理論上台軍購進的P-3C反潛巡邏機也能發射「魚叉」導彈,但是一來台軍至今沒有做過試射,二來用慢吞吞的P-3C在現代戰爭中衝到一線去發射導彈這樣作死的事兒,明眼人一看就靠不住。一來二去,台軍的F-16就成了唯一可靠的航空反艦手段。

台空軍花蓮基地401聯隊26中隊2004年首次試射「魚叉」反艦導彈

不過台軍的F-16雖然不少,但供其使用的「魚叉」導彈數量並不多,按照台灣媒體的說法,台軍總共只引進了110枚空射型「魚叉」導彈,扣除歷年的演習訓練消耗,就算現在一機掛載2枚,估計也就只有50架次的規模。

清泉崗空軍基地駐紮的的台軍第427戰鬥機聯隊裝備的是IDF戰機,其主要用途是作為防空截擊機,第一時間從靠近海峽的機場起飛攔截從西部來襲的空中目標,平日里當然不會存儲IDF無法使用的「魚叉」導彈。

此次台軍的調動表明,台軍將相當一部分的「魚叉」導彈存儲於台灣東部的花蓮基地,一方面是搭配部署於此的F-16使用,另一方面也是寄希望於該基地能夠躲過解放軍的第一輪打擊,從而將這兩種武器作為「殺手鐧」在關鍵時刻投入使用。至於這一次的部署行動,所謂的示威效果更大。畢竟如果從實戰出發,F-16搭載反艦導彈的機隊,並不需要從清泉崗這樣前沿的基地起飛。

清泉崗機場空中攝像圖

至於4架F-16攜帶的8枚「魚叉」導彈能有多大的作用,台灣媒體可能就說不好了。

儘管在馬島戰爭時期,阿根廷空軍的「超軍旗」戰機帶著「飛魚」反艦導彈,像個刺客一般輕鬆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謝菲爾德」號導彈驅逐艦和「大西洋運輸者」號運輸船,隨後在1987年又輕鬆地連續兩次命中了美國海軍的「斯塔克」號護衛艦,2006年以色列海軍的「哈尼特」號導彈護衛艦又被黎巴嫩發射的反艦導彈擊中。但後者在遇襲時根本沒有啟動艦上的防禦系統,前兩者則是80年代水平的防禦水平。參與襲擊的亞音速反艦導彈雖然都順利命中了目標,但總體上都沒有受到太大的考驗。

可新一代的水面艦艇反導攔截系統在技術水平上已經有了極大的提高,早已不是冷戰時期那樣的水平了。當代艦空導彈對抗反艦導彈已經成為基本甚至是主要的作戰要求,而隨著新一代艦載指控系統和雷達系統性能的提升,對艦空導彈的引導水平已經有了極大的提高。

中國海軍近年來裝備的新型水面艦艇所配備的紅旗-16、紅旗-9、紅旗-10等艦空導彈都具備很強的反導能力。以054A導彈護衛艦為例,就算其發現目標的距離僅能覆蓋水天線以內50公里,「魚叉」導彈不到900公里/時的速度就足足給目標帶來了3分鐘以上的反應時間,僅憑艦空導彈系統也能至少對付2批、每批3-4枚反艦導彈的來襲(考慮到艦上制導照射雷達的照射範圍),而依靠艦上的電子戰系統和7管30毫米近防炮的幫助,單艦一次性對抗8-10個目標基本並不存在太大的困難。

至於具備中華神盾系統的052C/D系列導彈驅逐艦,其作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按照美國「宙斯盾」系統的性能推斷了。按照美國CSBA今年早些時候公布的報告,一艘標準配備的「阿利·伯克」級攜帶96枚導彈的備彈,排除搭載的「戰斧」「阿斯洛克」和反彈道導彈的「標準3」導彈,僅憑導彈和電子對抗系統就能對抗38-40個來襲目標,而加上密集陣和拉姆導彈,其攔截效果還將更高。由此看來,甭管這些F-16能否發現和鎖定目標,就算一切料敵從寬,這8枚「魚叉」也就是給遼寧艦的幾艘護航艦添點麻煩而已。

演習中美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發射SM-2

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隨著「魚叉」、「飛魚」、「天王星」、C-802等一系列亞音速反艦導彈被主要大國推向國際軍火市場,第三世界國家也就此掀起了繼「冥河」之後批量裝備新一代反艦導彈的熱潮。儘管當時超音速反艦導彈已經在市場上初出茅廬,但大多數賣家仍然在宣揚亞音速反艦導彈的優勢,聲稱只要有了靈活的路徑規劃系統,亞音速反艦導彈也能夠取得很好的突防效果。

但隨著現代艦空導彈系統的發展,亞音速反艦導彈除了如美國的LRASM那樣採取隱形化處理還可能有一絲生路,在突防效率上已經全面讓步於超音速反艦導彈。實際上,就算是超音速反艦導彈,面對當下先進的反導系統時的突防也已經不是毫無壓力了。

美國海軍這樣一直面對反艦導彈威脅的水面力量早在90年代末就開始鑽研各類對抗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手段,目前的宙斯盾系統對抗傳統的2馬赫左右超音速反艦導彈效果已經大為提高。

中國海軍新一代驅護艦上的11管30毫米近防炮系統也具備有效抗擊2.5馬赫級別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能力。這樣的情況下,別說台軍亞音速的「魚叉」或者「雄風2」,就算是巡航速度2馬赫的「雄風3」,想要給中國海軍造成實質性的威脅,也需要琢磨些更新的戰法。

這還僅僅是針對解放軍驅護艦的情況,如果台軍想要對大陸的航空母艦戰鬥群有什麼想法的話,一樣會遇到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解放軍研究對抗美國航母時一樣的情況。也難怪解放軍對於台軍的所謂「威懾」都不當回事了。當然,以台灣的實力和技術,想要像解放軍一樣經過十多年的潛心鑽研最終「破局」,難度就不是一般的高了。至少,每天上演群星自由搏擊的立法機構怕是幹不成這樣的差事的。

7月14日台灣「立法委」的「自由搏擊」節目已經被CNN上傳有土鱉,廣受全世界網民好評,認為這是高水平的摔跤節目


推薦閱讀:

遼寧艦內部曝光 3000多個艙室如同迷宮
大逆轉! 台妄言殲滅遼寧艦 島內一片反對聲
遼寧艦探秘:3000間艙室曾讓官兵迷失方向(圖)
港媒稱遼寧艦7月訪港 台軍方:若繞台就是「挑釁」
別緊張,告訴蔡英文點軍事常識,遼寧艦不是打台灣的

TAG:台灣 | 遼寧 | F16 | 遼寧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