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

2014-12-0409:22:00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劉渡舟:《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傷寒論「六經氣化理論」+六經氣化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是我國古代醫家研究《傷寒論》的重要學說。其基本內容是根據《素問》運氣七篇大論中六經標本中氣理論及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經移植與發揮用來分析闡述《傷寒論》六經病發生髮展及證治規律。這一學說推動了《傷寒論》的研究及學術思想的發展。

詳細信息

1、氣化學說的淵源

氣化學說淵源於《素問》中由王冰補充的運氣七篇大論,《素問?六微至大論》載:「帝曰:願聞天道六六之節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此所謂氣之標,蓋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謂也。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本標不同,氣應異象。」《素問?至真要大論》載:「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故從本者化生於本,從標本者有標本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也。」闡述了自然界六氣陰陽消長生克制化的規律,即三陰三陽以六氣為本,六氣以三陰三陽為標。其六氣標本中氣從化規律,即具有互為陰陽表裡制約相配關係的六氣如何從標從本從中氣運化。

後世醫家在《內經》基礎上又有闡發,如金?劉河間《素問玄機原病式》指出「大凡治病,必先明標本,……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故病氣為本,受病經絡臟腑謂之標也。」張子和《儒門事親》編成「標本中氣歌」:「少陽從本為相火,太陰從本濕上坐;厥陰從中火是家,陽明從中濕是我;太陽少陰標本從,陰陽二氣相包裹;風從火斷汗之宜,燥與濕兼下之可。萬病能將火濕分,徹開軒岐無縫鎖。」明?張景岳《類經圖翼》描繪了「標本中氣圖」,以臟腑為本居里,十二經為標居表,表裡相絡者為中氣居中,六經六氣各有所從所主不同。論述了人身經絡臟腑與六氣標本中氣相應的關係。歷代醫家對於陰陽標本中氣理論的論述,對後學研究人體生理和治療具有啟迪和指導作用。

2、《傷寒論》的六經氣化學說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創始人為清代張志聰與張令韶二人,而以張志聰為主。張氏將《內經》標本中氣的氣化學說與天人相應等理論用來闡釋《傷寒論》的六經病。如他在《傷寒論集注?凡例》中指出:「三陽三陰謂之六氣。天有此六氣,人亦有此六氣。」在《侶山堂類辯?傷寒論編次辯》中也指出「天有六氣,地有五行,人秉天地之氣而生,兼有此五行六氣。」強調三陽三陰之氣與天之六氣相應的觀點。張氏論述了六氣與六經病的關係,其曰:「無病則六氣運行,上合於天。外感風寒則以邪傷正,始則氣與氣相感,繼則從氣而入於經。世醫不明經氣,言太陽便曰膀胱,言陽明便曰胃,言少陽便曰膽。跡其有形,亡乎無形,從其小者,失其大者。」又指出「所謂六經傷寒者,病在六氣而見於脈,不入於經俞,有從氣分而入於經者,什止二三。」也就是說張氏所說的六經病,早期大多是「氣與氣相感」的六經之氣為病,而不是經絡本身的病變。繼則才從氣分入於經絡,但只是十之二三。

張氏認為人身之六氣,內生於臟腑,外佈於體表,「君相二火發原在腎,太陽之氣生於膀胱,風氣本於肝木,濕氣本於脾土,燥氣本於胃金。」而後各循其經,分主所屬皮部:太陽在背,陽明在胸,少陽在脅,太陰在腹,少陰在臍下,厥陰在季脅少腹之際。在六氣中惟太陽之氣不僅主皮部,還主通體。蓋太陽之氣外統一身之皮毛,內合五臟六腑,為膚表之第一層。六氣運行於皮膚肌腠之間為第二層。太陽之氣應天道運於三陰三陽之外有衛外之功。六氣應三陰三陽,運於天體之中,總歸太陽而近於毫毛。故外邪中人,病先發於太陽者固多,但也有不傷太陽之氣而入於里者,則是六經直中之風寒。按照通體與分部的觀點解釋太陽病則惡寒發熱、身疼脈浮等是通體太陽為病,頭項強痛、項背強几几等是分部太陽為病,兩者上下相貫,表裡相通,相互轉化。按張氏六經氣化為病的觀點解釋《傷寒論》的六經病則太陽病脈浮廢釙客矗教糝骱謊裘韃∥訃沂擔窖裘髦髟鍶戎簧傺舨】誑唷⒀矢傘⒛墾#繳傺糝饗嗷鷸惶醪「孤攏教踔魘林簧僖醪÷鑫⑾福攏繳僖跤斜甌競戎回室醪∠剩獻殘模鬧刑廴齲截室醮又屑傺糝鴰U攀嫌昧甌局釁盪由聿±砩喜雋恕渡撕邸返牧?br/>

3、清代醫家對《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論述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另闢新徑,獨具一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陳修園對於張氏的學說極為服膺,他在《傷寒論淺注?凡例》中說張志聰張令韶「闡發五運六氣、陰陽交會之理,恰與仲景自序撰用《素問》、《九卷》、《陰陽大論》之旨吻合,余最佩服。」因而強調「六氣之本標中氣不明,不可以讀《傷寒論》。」並在張景岳「本標中氣圖」的基礎上將六經標本中氣與臟腑經絡結合起來論述。唐容川在《傷寒論淺注補正》中對張志聰過分強調六經氣化形氣相離的觀點提出了批評,指出「二張力求精深,於理頗詳,而於形未悉。不知形以附氣,離形論氣,決非確解。」強調六經氣化與六經所屬經絡臟腑的關係。陸九芝也推崇張氏之說,以氣化學說進一步闡述了六經病的病理特點和治療大法。眾多醫家的論述豐富和發展了傷寒六經氣化學說。

4、現代醫家對《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認識

現代醫家對《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討論十分激烈,反對者有之,贊同者亦有之。

4.1反對《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

章太炎氏認為張志聰、陳修園之傷寒六經氣化學說「假借運氣,附會歲露,以實效之書變為玄談」<1>。趙恩儉氏認為「以六氣解六經,其弊在於虛,使六經平脈辨證之實在學問成為『膚泛空虛』之談」<2>。陳亦人氏認為「氣化派注家的共同特點是把『六氣本標中氣』學說貫穿於《傷寒論》中的全部內容中。由於大多強詞奪理,玄奧難深,因此對於理解《傷寒論》『辨證論治』的理論,不僅沒有幫助,相反會造成人為的障礙,增加學習的困難,降低學習的效果,甚至把學者引入機械唯心論的歧途。」指出「《傷寒論》的理論並非源於運氣學說,儘管六經病的性質與六氣有一定的關聯,而與運氣學說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3>

4.2贊同《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

萬友生氏認為三陰三陽的氣化理論是《傷寒論》的靈魂,如果離開了它,就會變成一部僵硬的教條,應把三陰三陽落實在氣化理論上才有意義<4>。戴玉氏認為六經氣化學說明確了形與氣的辨證關係,認識到氣化有生理病理之別,比較滿意地解釋了《傷寒論》六經證治的基本規律,對《傷寒論》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作出了貢獻。劉渡舟氏認為六經標本中見氣化學說是傷寒學中一門湛深的理論,有辨證法思想和唯物論的觀點。它能系統地分析六經的生理病理以及發病之規律而指導於臨床,並為歷代醫家所重視。<6>

4.3《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淵源與形成

戴氏認為《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淵源於《素問》運氣七篇,金元四大家中的劉完素、張子和等曾對《傷寒論》六經與六氣的關係有所論述。張志聰、張令韶等據《內經》的有關理論運用本標中氣理論全面地解釋《傷寒論》,至此氣化學說已系統形成<5><7>。郝印卿氏認為「《素問》、《靈樞》尋不出天六氣和人六氣相應與同構的確證,傷寒六經氣化學說就一定是產生於《傷寒論》研究過程中。談論六經氣化,拘泥其出諸《素問》運氣七篇大論,張仲景創立《傷寒論》三陰三陽病脈證並治體系承襲沿用了它等論點,顯然是道在邇而求諸遠了<8>。

4.4《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與《內經》氣化學說的關係

松濤氏認為《六微旨大論》中的氣化學說本是就自然界氣化而言,和人體臟腑經絡並不是一回事。但後世醫家在天人相應的思想支配下逐漸把它結合到人體臟腑經絡上來,並具體地運用《傷寒論》的理法方葯來驗證它,與《內經》意義有所不同了<9>。劉氏認為《內經》陰陽氣化學說是古人觀察自然界氣候知識的說理工具,經過傷寒家們的移植與發揮用以說明六經六氣標本中見之理,以反映六經為病的生理病理特點而指導於臨床<6>。郝氏認為《內經》只論述有①天六氣氣化,②人體六經命名,③天人相應與同構。學術上可以把這三者說做是六經氣化學說賴以形成發展的基礎,但還不能認為它們就是六經氣化學說,因為兩者概念內涵尚有距離。六經氣化學說是部分研究《傷寒論》的醫家在天人相應與同構理論指導下,將《素問》六氣氣化和《傷寒論》三陰三陽病脈證並治體系具體結合的結果,是中醫學術的發展<8>。

4.5《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與臟腑經絡陰陽消長等的關係

針對張志聰離形論氣的不足,現代醫家強調了氣化與臟腑經絡的相關性,很少有人單純從標本中氣理論來探討《傷寒論》六經病的。如戴氏認為形與氣之間具有辨證關係,臟腑經絡、營衛氣血等是六經氣化的物質基礎,陰陽消長勝復是六經氣化的基本動力<5><7>。郝氏認為六經以臟腑經絡為基礎,六經氣化是有關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概括,強調不能離經言氣<8>。程希賢氏認為陰陽表裡、六氣盛衰、五行生剋是標本中氣與六經氣化的基本傳變規律<10>。童增華氏認為運用氣化理論解釋六經病變時,亦必須結合八綱、臟腑、經絡、部位等理論,才不致顧此失彼,庶幾更為全面<11>。

4.6《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與六經病證治

松濤氏<9>、戴玉氏<5>、劉渡舟氏<6>、程希賢氏<10>、扶兆民氏<12>、吳勇氏<13>、童增華氏<11>等運用六經標本中氣學說對《傷寒論》六經病的發生髮展、臨床表現、病機、治法等問題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論述。

4.7《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與臨床實踐

陸鴻濱氏通過臨床病例對六經氣化學說進行探討,認為六經氣化學說的主要內容是六經營衛氣血在正常及遭受外邪侵襲時的變化規律,六經的開闔樞及標本中見是氣化學說的中心。六經氣化可能是指有關機體適合外界溫度變化的一系列調節機制。傷寒六經氣化主要涉及體溫調節機制,與自然界陰陽密切相關。病例說明六經氣化涉及的病理生理是複雜的,諸如神經內分泌的生物釧機制、免疫機制等<14>。

5、結語

古代醫家在人與天地相應的整體觀指導下,將運氣學說中的標本中氣理論運用於《傷寒論》六經證治規律的分析,概括解釋人體臟腑、經絡、氣血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為《傷寒論》的理論研究開闢了一條比較廣闊的道路,對《傷寒論》的臨床實踐亦有重要意義。但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這一學說尚有不少片面及牽強附會之處,少數醫家過於強調了氣化,忽視了它的臟腑經絡物質基礎。臟腑經絡、陰陽氣血等是《傷寒論》六經辨證的物質基礎,氣化是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概括,氣化離開了臟腑經絡,就失去了物質基礎;臟腑經絡離開了氣化,就反應不出功能活動。因此,研究《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應該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六經氣化理論才比較完善,六經氣化學說也才有意義。

劉渡舟:《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

肝血溫升,升而不已,溫化為熱,則生心火;肺氣清降,降而不已,清化為寒,則生腎水。水之寒者,五藏之悉凝也。陰極則陽生,故純陰之中,又含陽氣。火之熱者,六府之盡發也。陽極則陰生,故純陽之中,又胎陰氣。陰中有陽,則水溫而精盈;陽中有陰,則氣清而神旺。

神發於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現其陽魂;精藏於腎,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結其陰魄。《素問》: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出入者謂之魄。蓋陽氣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陽氣全升,則魂變而為神。魂者,神之初氣,故隨神而往來。陰氣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陰氣全降,則魄變而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並精而出入也。

研究《傷寒論》的理論,可稱豐富多采,美不勝收。如用六經六氣、標本中見的理論,指導六經辨證論治之法的,則稱之為「氣化學說」而名稱前茅。

在清代這個學說非常盛行,其代表人物則有張隱庵、張令韶、陳修園等人。

到了今天,「氣化學說」,逐漸凋謝,瀕於失傳。有的學者,目之為「形而上學」,反而對它加以批判。

我認為氣化學說,是從中醫的理論特點而產生。是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六氣人體的辨證法。成立一個學說,乃是發展中的精華結晶。為了慎重起見,所以不能輕率地把它一棍子打它。而仍有研究分析之必要。

張仲景在《原序》寫道「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揭示了《傷寒論》的內涵,而有氣化之機;「經絡府俞,陰陽會通」,說出了天人之間而有互相溝通之理。

張仲景重視氣化學說,事實俱在,勝如雄辯。

氣化學說,如樹之有本,水之有源,肇始於《內經》「七篇大論」而以《陰陽大論》為篙矢。

張仲景把經絡與氣化有機地進行了結合,他在《傷寒例》中,一字不漏地引用了《陰陽大論》。不但發揚了氣化學說,而且保存了舊論(《陰陽大論》)免於亡佚,這是一個偉大收穫。

中醫學離不開五運六氣,而且中醫的特點也就在此突出。我們天天講風、講火、講濕、講寒,為什麼對《傷寒論》的氣化理論,一聽就勃然大怒,憤然而起呢?

《內經·六微旨大論》雲;「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

《六微旨大論》指出了六氣標本中見的氣化組成,以及它的規律與程序,所以它是「氣化」學說的核心與理論根據。

首先它指出了三陰三陽,是由六氣所化而為之主。風化厥陰,熱化少陰,濕化太陰,火化少陽,燥化陽明,寒化太陽。

由六氣所化,建立了三陰三陽。所以六氣為氣之本,而三陰三陽則為氣之標。

六氣之本,乃是氣化學說的第一手材料。「氣化」就是六氣的變化,神出鬼沒,變化萬千。但是它有規律可尋,這就是「氣化學說」—門知識了。

陰陽為標,它說明了六氣必須分出陰陽,它雖是六氣所派生,但必須由陰陽定性以後,才能起到客觀實際之應用。

在六氣之本,與陰陽之標,而兼見於標本之間的,則叫做「中氣」。

「中氣」,乃是陰陽表裡之相合的產物。因為它在表裡之間存此一格,因此它有節制六氣,平衡陰陽的作用。

本氣、標氣、中見之氣,鼎足而三。但它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互相聯繫,互相配合,或互相支持,或互相頡頏,使氣達到化育萬物,品類咸彰之目的。

人的臟腑陰陽,經脈互相絡屬,共有「六合的格局: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互相絡屬而為一合;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互相絡屬而為二合;足陽明胃與足太陰脾經互相絡屬而為三合;手太陽小腸與手少陰心經互相絡屬而為四合;手少陽三焦與手厥陰心包經互相絡屬而為五合;手陽明大腸與手太陰肺經互相絡屬而成為六合。

中醫學中有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精髓。它將陰陽毫不保留地與一定的物質相結合,叫做「陰陽應象」。所以六氣配陰陽,臟腑配陰陽,只是唯物論的辯證法而已。把這個道理明白了,我們再講「氣化」學說「從本」、「從標」、「從中見」的具體內容,似乎就比較容易一些。

《至真要大論》對氣化而有「從本」、「從標『、「從中見」的一定範圍。那麼,什麼是「從」呢?「從,當隨從講」,也就是跟隨的意思,言六氣為本,陰陽為標,陰陽表裡之相合,而為中氣,摶之為一,分之為三。在分析病症,指導臨床,對氣化學說三個方面,而不是隨意排定,它有一定格式與攤派的理論。

《至真要大論》說:「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

由此來看,「從」,是有原則的,分層次的,而有範疇與規定的。

少陽、太陽從本,其理論在於少陽本火而標陽;太陰本濕而標陰,陰陽標本之氣相同,而無差別之處,所以少陽應從本氣之火,太陽應從本氣之濕化。

以上提示我們,治少陽病要抓住火,治太陰病要抓住濕。至於少陰,太陽從本從標的道理,因為少陰本熱而標陰,太陽本寒而標陽,兩經的特點是「標本異氣」難求一致,不能歸於一方。所以就有或從本,或從標的兩種證情先後出現。

結合《傷寒論》的太陽病而論:「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

「必惡寒」,言「惡寒」在發熱之先。根據臨床觀察,即病者,必先惡寒,不即病者,則多見發熱。

惡寒先見,乃是動了太陽的本寒之氣;發熱在後,則是動了太陽的標陽之氣。

古人云:有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為什麼太陽病的惡寒,跟隨的如此之緊?因為太陽的氣化是本寒,病隨本寒而化,所以惡寒而為突出。

以上將古人的氣化學說,從標、從本、從中見的道理與模式大致地論述了一個梗概。

我認為對氣化學說,亟須改進的問題有二:一個是五運六氣要大眾化,要推陳出新,不能始終不變地「模式化」,而使人難於接受;第—是本著「善言天者,必應之於人」的原則,就應該把氣化的原理聯繫六經為病的生理病理特點,從中可以發現氣化具有互補性、頡頏性。最要緊地要以《傷寒論》的精神而互相印證,用六經六氣的學說推動氣化學說不斷地向前發展。

一、太陽經病

太陽為寒水之經,本寒而標熱,中見少陰之熱化。古人認為太陽標本氣異,故有從本、從標兩從之說。然而,寒水雖為太陽本氣,但它能化生標陽之熱,因為太陽的中氣是少陰,古人只講「表裡相絡者為中氣」的形式和位置而不談中氣與本經的生理病理關係。少陰之氣為熱,而與太陽膀胱相通,它能溫化寒水變而為氣。這個氣又能達於體表,佈於全身,而起到閉表抗邪的功能。可以說,「氣」從水生、「水」則由氣化。兩者相互為用,達成陰陽表裡之關係。為此,在太陽病中也出現較多的少陰寒證,例如第29條的四逆湯證;第六十一條的乾薑附子湯證;第八十條的真武湯證等。這和太陽的「中氣」少陰氣化不利而有乾絲萬縷的內在聯繫。

外邪初客於表時,出現的惡寒現象,陳修園曰:「太陽主人身最外一層,有經為病,有氣之為病,……何以為氣?《內經》云:「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其病有因風而始惡寒者,有不因風而自惡寒者。雖有微甚而總不離乎惡寒。蓋人周身八萬四千毛竅太陽衛外之氣也。若病太陽之氣,則通體惡寒,若病太陽之經則背惡寒。」

人入浴湯時,首先出現的不是熱,而是洒然寒,然後則發熱。根據《陰陽大論)所說,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名曰溫病。

凡即病之傷寒則以惡寒為先,陽郁之發熱則在惡寒之後。惡寒則從太陽之本化,發熱則從太陽之標化。所以《傷寒論》的第三條「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末發熱,必惡寒」。仲景對惡寒與發熱的先後,交待地非常明白,而且對本、標氣化之理也昭然若揭矣。

二、陽明經病

陽明氣化不從標本,而從太陰中見之濕化。因為兩陽合明,名曰陽明。陽氣太盛,必用陰加以節制,方使氣平而無病。為此,乃有隨從「中見」之濕化頡頏其燥氣。燥得濕,相濟為美。若濕太盛,或燥太盛,則燥濕不得其平反而為病。陽明之中氣為濕,若濕氣不及,則不以從中而化,而反從本燥之化,抑或從標陽之熱化。這樣,就成為濕化不及,燥氣太過,便可發生陽明病的燥熱實證出現。

陽明病的熱證:在於上者,熱與氣鬱,則見心中懊儂,胸中窒塞,舌上有苔;在於中者,則熱傷氣陰,而見渴欲飲水,口乾舌燥;在於下者,則熱與水結,而見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

陽明病的實證:「潮熱」「腹滿」、『手足濈然汗出」,譫語,大便操結,脈沉緊,舌燥苔黃。至於陽明而從「中見」之濕化,反映在陽明病中則非常突出,例如第187條的「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堅者,為陽明病也。」陳修園註:「陽明與太陰之氣相為表裡,邪氣亦交相為系。傷寒陽明脈大,今浮而緩,陽明身熱,今手足自溫,是為病不在陽明而系在太陰。太陰者,濕土也,濕熱相併,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濕熱得以下泄,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已過,唯八日值陽明主氣之期,遂移其所系,而系陽明。胃燥則腸干,其大便無有不堅者,以為陽明也。」他又說:「此節合下節,明陽明與太陰相表裡之義也。」

殊不知陽明從中見太陰之濕化乃為正局。而不從標、本之化也。所以本節論述中見太陰濕化之典型者,而陳氏反解為陽明與太陰相表裡之病,勿乃干慮之—失歟?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陽明病,燥則從本,熱則從標,濕則從中見也。所以古人指定,從中見之義,讓我們從濕的對立之氣,去認識燥熱之病。何況陽明病開宗明義而以三種陽明立論,首先提出「太陽陽明為脾約」,脾之陰液而為胃之燥氣的約束不前。再觀陽明中見濕化各證,對比論證能不令人玩味無窮也。

正如張隱庵所說:「陽明發熱而渴,大便燥結。此陽明病陽也。如胃中虛冷,水谷不別,食谷欲嘔,脈遲惡寒,此陽明病中見陰濕之化也。」張氏雖然論寒濕,而濕熱諸證亦自在言外。

三、少陽經病

少陽本火而際陽,中見厥陰風木。因少陽標本同氣,故從本氣之火以概其標。然少陽為始生之陽,其氣萌芽,向上向外,生長不息,最畏抑鬱氣機,而為發病之原。另外,少陽之氣初出於地上,雖然生機盎然,稚陽猶柔,必須藉賴中見之厥陰風陽溫煦,以助少陽生、升之氣。

少陽病的口苦、咽下、心煩等熱證,是從少陽之本,火氣之所化也,其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乃是少陽甲木氣機鬱勃不舒之象;至於頭目眩暈,又是中見風木之氣的病機反映。最有意思是少陽與厥陰兩經在發病中,其證候不即不離頗多近似,反映了兩經的內在聯繫。如少陽病的咽干,與厥陰病的消渴;少陽病的心煩,與厥陰病的心中疼熱;少陽病的默默不欲飲食,與厥陰病的飢不欲食;少陽病的喜嘔,與厥陰病的吐蛔;少陽病的往來寒熱,與厥陰病的燥熱

勝復。兩經在證候上都有貌似神合之處。由此而論,少陽為病不但從本,亦未嘗不從中氣之化。

四、太陰經病

太陰本濕而標陰,中見陽明燥化。因其標本氣同不悖,故太陰從本濕之化以概其標。

太陰既從本氣之濕寒,中陽不運,則中焦清濁失判。正如第273條所說:「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鞭。」脾主腹。太陰為病,無論來自傳經,或因寒濕直中,或寒涼損傷脾陽,而使脾陽不運,寒濕內阻,表現為腹張滿;在腹滿的同時,還常見腹痛,因屬虛寒,故喜溫喜按。脾與胃互為中氣,寒濕困脾,清陽不升,水谷不化,故見下利;寒濕犯胃,濁陰不降,胃氣上逆,故而作吐。脾運不健,胃氣中滯,所以飲食不下。下利本屬虛寒,下利甚,則虛寒越甚,上述諸證也就愈重。病屬虛寒,法當溫補,若疑其脹滿為實而用攻下,則脾陽受創,寒濕更加凝結,病熱上移,則見胸下結鞭。

如用氣化等說分折,太陰濕寒邪氣得以猖獗無制,亦必是中見陽明燥化之氣不及,陽不勝陰,故有脾家寒濕之病變化生。

《太陰病篇》第278條云:「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錢璜註:「緩,為脾之本脈也。手足溫者,不至如少陰、厥陰之四肢厥冷,故曰系在太陰。然太陰濕土之邪鬱蒸,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其濕熱之邪氣已從下泄,故不能發黃也。如此而至七、八日,雖發暴煩,乃陽氣流動,腸胃通行之徵也。下利雖一日十餘行,必下盡而自止。脾家之正氣實,故腸胃中有形之穢腐去。穢腐去,則脾家無形之濕熱亦去故也。此條當與《陽明篇》中,傷寒脈俘而緩……、至八九日,大便堅者,此為轉屬陽明對比互看。」它最深刻,最明確證實了氣化學說陽明與太陰的「中氣」為病的關係,燥濕轉化的微妙之理,陰陽彼此往來之變。如識氣化之理則言下即悟,不識其理則寸步難行。誰雲《傷寒論》而無氣化學說也?

五、少陰經病

少陰本熱而標陰,中見太陽寒水之氣化。因其標、本之氣寒熱迥異,故少陰氣化應本、標兼顧,寒、熱兩從為難。所以,後世注家反映少陰之為病,總不外乎寒化與熱比兩類。

少陰寒證:第282條曰:「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慮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程應旄註:「少陰病,治之不急,延至五六日,下寒甚,而閉藏徹矣,故下利。……虛故引水自救,非徒釋『渴』字,指出一『虛』字來,明其別於三陽證實邪作渴也。然而此證也,自利為本病。溺白,正以徵其寒,故不但煩與渴以寒斷,即從煩渴,而涉及少陰之熱證,非戴陽即格陽,無不可以寒斷,而從溫治,腎水欠溫,則不能納氣,氣不歸心,逆於隔上,故欲吐不吐,腎氣動膈,故心煩也。」

少陰熱證:第303條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卧,黃連阿膠湯主之。」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若屬陽虛陰盛的,則以但欲寐,晤少寐多為主,若屬陰虛陽亢的,必見心煩,不能卧寐。因為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心火要不斷下降以溫腎水;腎水不斷上承以濟心火,少陰心腎水火能以交通既濟,才能達到陰平陽秘,陰陽相對平衡狀態,從而維持人體正常的活動。而今少陰病腎水虧虛,心火無制而上炎,陽不入陰而躁擾,就要發生心煩特甚不能卧寐之證。其證既屬陰虛火旺,必見舌質紅絳,苔凈而光,甚則鮮艷如草梅,脈數而細,小便必黃。

上述之寒化與熱化兩類證候,反映了少陰為病而有從本、從標兩從之情況,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此所謂氣化學說也。

少陰病除從標、本氣化以外,也與中見之太陽發生關係。例如:第316條的「少陰病,小便不利,……此為有水氣,」治用真武湯;第293條的「以熱在膀脹,必便血也。」可見少陰勿論從寒從熱而與中見之太陽膀胱仍有互相溝通,互相影響之關係。六經的「中氣」之化,至關重要,它能頡頏、仲裁六氣之太過與不足、陰陽之盛衰也。

六、厥陰經病

厥陰的本氣為風,標氣則屬於陰,中見之氣則為少陽火。古人認為厥陰不從標本而從中見之少陽火氣,這因為兩陰交盡,名曰厥陰,陰氣到此已極,極則盡,陰極則陽生,故從中見少陽之火。此時由陰變陽,陰退陽進,則保持了生氣繼續地存在。

第326條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陰病,是六經為病的最後階段,為三陰經之末,病至厥陰,則陰寒極盛。但是事物的規律,物有必反,物窮則變。故陰寒盛極,則有陽熱來複,也就是陰盡而陽生,寒極則生熱。厥陰與少陽為表裡,從中見少陽之火化。少陽為—陽之氣,乃是陽氣萌芽,奠定了陰盡陽生的條件。所以厥陰病的持點是陰中有陽,常以寒熱錯雜的姿態出現。又由干陰陽有消長,寒熱有勝復,故厥陰病又可表現為寒證、熱證以及陰盛亡陽的死證。

厥陰病從本氣之風化者,如氣上撞心,心中疼熱;從標陰寒化證者,如乾嘔吐涎沫,頭痛;從中見少陽火化者,如嘔而發熱。

厥陰病以陰陽錯雜為病機,以陰陽不相順接論厥逆;以厥熱多少論陰陽進退。

陰陽為六氣之所化生,張仲景撰用《陰陽大論》,焉有不用氣化之理。所以氣化學說有機地與六經辨證論治結合,反映六氣陰陽的幽微玄妙變化難極。使人讀之如飲甘露陳釀,沁人心脾,拍案叫絕。

傷寒論「六經氣化理論」 

北京醫星中西醫結合醫院韓世明主任醫師

《傷寒論》的六經理論極為複雜,正應了張仲景的這句話"玄冥幽微,變化難極",但我們可以由淺入深地逐漸地去思悟。首先,學習《傷寒論》應認識到,六經各經有各自的特性。這是因為各經的病證表現不同,六經的特性與六經的病症表現相合的,如果六經都一樣,沒有各自的特性,那麼,同樣是感受風寒,在太陽病,為發熱惡寒;在少陽病、陽明病等等也都會是發熱惡寒,所以,在臨床上我們都沒法去分了,沒法去辯了,因為都一樣了,為什麼能分這個癥候,那個癥狀,是因為六經各有其生理特性,產生了病理特性,因為現象根源於本質,特性代表了六經用以抗邪的物質基礎即六經的正氣各有特性,那麼,六經的這些特性前人又是如何來認識,如何來表述呢?往往後世注家都避重就輕,不談這個問題,而氣化學家如張志聰等人以《素問》七篇大論中的標本中氣的觀點,解釋了這個問題。太陽本寒、陽明本燥、少陽本火等等,在六經的病理之中,確有說明其病理特性的意義。

再下來,思維六經的這些有特性的正氣是由哪裡來的,如何產生的。張志聰說:天有六氣,人也有六氣。但一般人都是執著在這一步上悟不出來,如果悟不出,你可以換一個方向去悟。張仲景曾說:"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然後才是"經絡府俞,陰陽會通。"在《金匱要略》中又說:"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從中可以領悟到五髒的精氣即五臟元真就是抗禦風邪等外邪的人體正氣。進一步領悟到人體的六經正氣就是本原於五臟元真,以五臟之氣雖為五,但一火可以分成二火,以五髒的心火為基礎,就可分生出少陰本熱與少陽本火。由於五臟之氣有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特性,當然,就可以產生出六經之氣風熱火濕燥寒本氣特性。在內經中有這樣一句話「東方生風,風生木。」記得這句話嗎?實際上風和木是緊密聯繫的,如果將六經之氣與五臟元真聯繫起來,我們已經在前人認識的基礎上在發展氣化理論的認識了。因為我也經過了學習氣化論的一個觀點,一開始我也在疑惑,天有六氣,人有六氣,怎麼對應的那,也是總是解不開,覺得氣化理論太難搞了,突然一天早上醒來後,腦子裡冒出五臟元真這幾個字,立刻就知道了。

再接下來,思悟五臟元真如何轉為六經之氣,這裡的關鍵點又在於,一定要抓住《金匱要略》"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這句話深悟下去,不可輕易放過。腠理、體表這些部位用來抗禦外邪的元真之氣,也就是六經之氣,實際上是根於五髒的元真通過三焦布散的,因此而為六經之氣。思悟天布五行,以春、夏、長夏、秋、冬的一年順序而生成五臟元真。這是一個順時的過程,來化育萬物,有生、長、化、收藏,那麼有五髒的真氣。這是生成五臟真氣的方向,時間那是單一方向的,不可能時間逆行,不可能由春→冬→秋→長夏→夏→春。但三焦之氣卻又是有升必然有降,不可能只是肺→腎,必然更會有腎→肺。以五行之氣為終地紀,以合成有形之體為要點,即成形化物而側重在合成代謝;要不然怎麼能有五體、五臟,這是一個合成代謝的過程;而六氣為周天氣,以分解代謝為要點,為氣血陰陽的動態的周流運行為要點。故為一動一靜,為天與地兩方面的動與靜。或從地氣而逆天氣;或從天氣而逆地氣。這樣,就有了天地之氣的逆從、升降。我們再從五臟之氣通過三焦而布散的相反於五行相生的順序,就得到了三焦通會五臟元真於腠理的具體路徑,解讀了《傷寒論》六經之氣的一個大秘密。太陽之氣由腎(包括膀胱)→肺,經過肺氣的宣發布散而達於體表。太陰之氣由脾(包括胃腸)趨向於心,經過心氣的布散而使水谷精微達於周身。太陽太陰在氣化的方向上都是升達外出,這就是《內經》中所說的太陽、太陰為開的原義,只是古人沒有講出來,古人在講開闔樞的時候,有一個根結的問題,那個根,在哪呢,在地,那個結是在那呢?在上,表明這個方向是由地指天那,我所說的大方向,不是說順著地氣的方向,五行的這個方向,而是指天的方向,有一定的順序。而陽明之氣由肺→脾(包括胃腸),所以《傷寒論》中說:"陽明居中主土。"厥陰之氣由肝→腎。陽明厥陰在氣化的方向上都是下行潛降,這就是《內經》中所說的陽明、厥陰為闔。而少陽之氣由上下焦的相火→肝(包括膽),少陰之氣由上焦君火、下焦命火→肝。但少陽側重在氣分,少陰側重在血分,均為樞,主於陽氣及陰血在表裡之間的環轉流行。這就是《內經》中所說的少陽、少陰為樞。之所以《傷寒論》中說:"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原來刺肺俞、肝俞的理論是在這裡。一元論的方法就可以解決,不用二元論的方法,什麼肺主皮毛呀,少陽合膽呀,膽合於肝哪,那樣去解釋,而刺期門,為火熱進一步迫入少陰,成為血分熱實之證,刺期門,是在治療少陰。再如《傷寒論》中所說:"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前人往往把血室解釋為胞宮,但此處的癥狀為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而不是下腹部滿,可知熱入血室為熱入少陰血分,而刺期門,也是由於少陰君火、命火趨向於肝。這樣,就可知刺背部的肝俞以治療少陽,而刺腹部的肝經募穴期門,又可治療少陰。增加了我們對於經絡及針灸方面的認識。

六經從經絡上講,為手足二經的相合,但功能作用可不是十二經手足二經的簡單相加,而是多了六經這一層次的統領六氣從三焦而布散運動達於各自所部的作用,這樣,就從六經開闔樞的角度建立了六經六氣與三焦的有機聯繫。更需要說明一點,如腎為寒水之臟,寒水的本性為下行潛降,如何反而能上達於肺呢?這就是要藉助於熱氣,由熱氣蒸騰水氣,才能使之上達。所以,六經的氣化,如太陽的本氣為寒,而中見之氣為來自少陰的熱氣,使寒水之氣蒸騰上達,佈於體表而成為表陽之氣。正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所述,六經各有本氣、中氣、標氣,這是因為六經氣化之理相當複雜。在貫通了六經標本中氣、三焦、開闔樞的聯繫後,我們又可以把榮衛血氣有機地貫通進來。就成立《傷寒論》的六經氣化的角度,貫通了三焦、貫通了榮衛血氣,從《傷寒論》六經辨證的角度來統領溫病的三焦辨證、衛氣營血辨證,那不是很簡單的事了嗎!寒溫統一也必須要有深刻的理論認識與思想方法。

這樣,我們就解決了學習《傷寒論》中的很多問題,比如說,人體的經絡均為外達於表,又內連於里,為什麼太陽主表、陽明主里、少陽主半表半里?為什麼就不是陽明主表、太陽主里等等?而且,太陽主表的表是全身之表,但手足太陽經僅僅行走於背部或上下肢的陽面,是用什麼方式、什麼物質來主表?因為人體的功能來源於物質,六經的抗邪能力必須是由六經各自的物質所產生的。再有就是張仲景非常重視三焦,如我們已經提到的"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等等,果真張仲景不懂三焦,只有後世的溫病學家吳鞠通等才懂得了三焦辨證嗎?再如太陽病與肺的關係很密切,麻黃湯中要用麻黃、杏仁宣暢肺氣。而溫病學家葉天士也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太陽傷寒則也是外邪閉郁,肺氣不暢而喘。寒邪也可首先犯肺,與水飲相合而為小青龍湯證,或寒邪化熱,壅郁於肺而為麻杏石甘湯證。可見在張仲景的認識中,六經與三焦是緊密而有機聯繫在一起的,與榮衛血氣也是緊密聯繫的,所以,張仲景所認識到的中醫理論是相當完善的。

再接下來,思悟五臟元真是如何產生的,本於"天布五行,以運萬類"及《內經》中的"天地合氣,而化生萬物",我們又知道了人體的五臟之氣是本於陰陽兩方面的物質之氣所合成的,地陰之氣即水谷五味,而天陽之氣就是在天的清氣、氣溫、陽光、濕度、風速等,即一年之中具有寒熱溫涼的不同動能、熱能,不同功用的風寒暑濕燥火之氣、木火土金水五常之氣。由於"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這天地陰陽清濁的兩個方面才能相輔相成,成為五髒的精氣。如果只有地之水谷五味,則陰氣凝重,只有天陽之氣而無水谷來含養陽氣,陽氣必然會破散於體外而不能蓄藏。所以,以天地之大陰陽,陰陽總體為二,但又形成了五髒的五,這二與五,是氣化之理的貫通,是人體生化(生生化化)之理的貫通,是人體新陳代謝之理的貫通。二與五,不要僅從哲學或辨證法上去講,不要認為二者有矛盾,如果認為有矛盾,那是你還不懂兩者的有機聯繫。而經脈連通人體的表裡內外,營周不休,日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就是要使天地陰陽二氣相合而產生五髒的真氣。所以說,人體的真氣是天地二氣相合所產生的,《靈樞·刺節真邪》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也。"這是天地之氣合為人體真氣之義,而不是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的論述。

再本於《素問·至真要大論》中關於六經標本中氣從化不同之論,可以得知,"太陽少陰"、"陽明太陰"、"厥陰少陽"三者,氣化意義的不同之處(由於篇幅關係,不再多講)。經脈的作用極為複雜,要認識周全,極為不易,故下工則認為經脈不就是幾條線嗎?把人體當成了類似線牽的木偶之類的怪物。而上工之所難,也在經脈上,以經脈為周身血氣陰陽的統領,統領了周身的血脈(血脈與經脈緊密聯繫,但兩者有別),使人體成為了有機協調的整體,由於經脈的功用極其複雜,所以《靈樞·經別》說:"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

以上這些論述,將中醫理論中一些大的方面貫通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懂得仲景的深刻理論,用深入細微的理論,去分析臨床所見,使方圓辨證的認識深入化,而達到中醫更高的臨床水平。達到這一階段,更需要多臨證,有目的的選擇一些難度極高的疑難病症如癌證、糖尿病、乙肝、腎病等等,爭取有更大的發展與治療上的進步,一開始不會一帆風順,也要逐漸在臨床中思悟,逐步提高。所以,學習《傷寒論》一定要深入了解理論,再深入到《傷寒論》的條文中,認識仲景如何分析病證,辨證論治,你會得到很多的啟發,心靈上就會開竅,在臨床中治療各種疑難病證時悟性必然提高。這就是仲景所說的:"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

掌握了更高深的理論,就能深刻認識人體活體之間氣血陰陽的布散方向與作用途徑等所出現的病理與經方的組成之間的緊密聯繫,用把握人體"開闔樞"的戰略眼光來指導臨床。而不是只停留在戰術水平,更重要的是把人體看懂了看活了,從西醫解剖、分解的局部化的僵死的思維中解脫了出來,真正具有了中醫的良好思維方式。中醫學是一門具有高深理論與高深思想的大學問、大藝術。需要的是"思過半"而不是機械地對號入座,對號過半。儘管在《傷寒論》的少陰病中的通脈四逆湯條下張仲景曾說過:"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我們也不可只學會了簡單的方證相對,如果那麼簡單,我們每個人都早成了好中醫了,還會後繼乏人、後繼乏術嗎?所以,但凡講《傷寒論》,書中如果沒有六經開闔樞的深刻認識,也沒有六經標本中氣的認識,學習了以後,只能是學到一些膚淺的方證相對的思想而已。在臨床中,有很多老師具有氣化方面的理論認識,對於人體的認識是活的動態的,他們有著良好的辨證思維方式,所以,臨床療效往往也很好,他們的臨床思維方式與經驗,應該引起人們的格外關注。比如說,施今墨先生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指出,西醫講細胞,中醫講氣化。他還在一首詩中說到:"人體奧秘更重要,死活氣質原不同,豈無解剖與體檢,氣血運轉難追蹤"。他對於人體的理解相當深刻。

談調理肺臟在理論與臨床中的重要意義

大家都知道脾胃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調理脾腎在臨床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所以,補腎、補脾胃,成為了很多人治療上的重要手段,而臨床中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比方說補法,時代的不同,在困難時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虛的人很多,那現代,實的人很多,營養豐富,代謝異常,在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不要用那麼多的補法。實際上,五臟都很重要,在臨床中都要細心體察。下面就以肺臟為重點,談一下其在理論與臨床中的重要意義,以期開拓大家的臨床思路。

《素問·平人氣象論》中說:"臟真高於肺,以行榮衛陰陽也。《素問·六節臟象論》中說:"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肺臟在臟腑中,處於最高的位置,行氣而布散於周身,又因氣行則血行,所以有"行榮衛陰陽"的作用。十二經脈的經氣運行,也是從肺經開始,我們臨床中號脈,又是肺經的寸、關、尺,也足見肺氣在全身氣血運行中的重要作用。在《瀕湖脈學》中說了,浮脈和肺的關係,「浮脈法天,有輕清在上之象。在卦為乾。在時為秋。在人為肺。又謂之毛。太過則中堅旁虛。如循雞羽。病在外也。不及則氣來毛微,病在中也。」把肺和乾卦聯繫起來了。再從《傷寒論》氣化理論的角度來講,太陽為開,為經氣從腎(包括膀胱)上達於肺,必須要通過肺氣的宣發布散作用而使經氣達於體表及周身。這就使得肺臟在理論及臨床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比如說,外邪客入體表、咽喉、氣管等處,必須要採用宣肺達表的方法才能祛邪外出。所以,在《傷寒論》的太陽病中要用麻黃、杏仁來宣暢肺氣,治療風寒客表。不論是風寒,或是風熱,凡在體表、咽喉、肺系,都少不了要用宣肺祛邪的方法來治療。

凡外邪在表,失治或誤治,都會使邪氣深入,病情加重,所以,必須要善於掌握宣肺的方法,儘快驅除邪氣。但要想儘快驅除外邪,用藥就不能太小、太輕,用藥輕了則不易戰勝邪氣。在《內經》中曾說過:"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對此,溫病學家葉天士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溫邪則熱變最速,未傳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氣,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涼輕劑,……"。又按吳鞠通的觀點,"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但我要想說的是,桑菊飲、銀翹散等都偏於小方、輕方。而所謂辛涼重劑白虎湯在溫病初起時,一般也用不上,因為外邪是在衛分,而不是在氣分。所以從戰略意義上來講,治療上焦病是關鍵中的關鍵,病在上焦,鼻咽、支氣管、肺及體表,必須將病情及時控制,及時消除,如果一味地用輕方小方,控制不住,病情就容易惡化,容易傳變,影響心臟、腎臟等等,所以,病在上焦,就要用強而有力的方劑來治療,必須注意太陽為開即上升外出的作用趨向與肺系的緊密關係,從肺、支氣管、咽喉、鼻這些肺系的調整,用較為強力的方劑,進行迅速有效地治療,以防止疾病的發展。對於歷史上的著名醫家,我們要深入學習他們的觀點,並經過深刻領悟以後,發現其不足,而將其提高,這就是創新和發展。

我所創造的代替銀翹散、桑菊飲的基礎方劑是:

柴胡8克桔梗10克前胡10克枳殼8克炒牛蒡子10克炒杏仁10克防風8克蘇葉8克百部10克栝樓15克金銀花15克黃芩10克桑葉10克炙枇杷葉18克紫苑10克款冬花10克

水煎兩次,早晚分服。

此方採用《類證活人書》中敗毒散方中的桔梗、枳殼、柴胡、前胡四味葯來宣暢胸肺之氣,又用防風、蘇葉暢達表氣,更用杏仁、牛蒡子泄肺利咽,這樣,使得表氣、咽喉、氣管、肺一系列的均可得到暢達,以期有效驅除體表及肺系的外邪。由於此方使肺氣宣暢,升達、外出之力較強,更有瓜蔞、紫苑等消痰濁而暢達肺氣,所以,可承載金銀花、黃芩等清熱解毒之品來清肺邪熱,能有效清除肺系鬱熱,經適當加減,不僅可治療肺系風熱、也可治療肺系痰熱、濕熱。這樣,既遵從了上焦如霧的特點,又採用了較大量的方劑,使藥物上達於肺系,積極驅除外邪。在這種情況下,清熱解毒類藥物不是不能用,而是如何去思維,如何去用。

如果治療肺系及體表的邪氣,如果不能注意上焦如霧、臟真高於肺的生理特點,不能從《傷寒論》六經氣化的角度來把握氣機動向,單純用大量的清熱解毒藥物,苦寒過重,抑制了氣機的布散外達,則病情容易轉化。曾見過體質較弱的少年,西醫用了大量的清開靈及抗菌素來消炎,病情很快轉化為急性腎炎,兩腰部腎區憋脹,小便不利,尿中出現蛋白、管型、紅細胞。我即採用上方加生黃芪、澤瀉、茯苓、車前子等加減治療,使病症很快痊癒。由於急性腎炎的發生,病氣是由肺下入於腎,所以,要宣發暢達肺氣,使人體氣化恢復,阻止邪氣進一步深入,更用澤瀉、茯苓、車前子等治療腎臟壅積的水氣,使腎氣恢復。在臨床中,我也常用此方治療慢性腎炎,往往是效果明顯。

此方加減,可治療鼻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等。比如治療鼻炎,加用辛夷、蒼耳子、及少量細辛即可,多年的鼻炎也可有良好療效。更曾治療中學女教師,經常講課,但患聲帶息肉,手術將息肉切除後,又有息肉產生,音啞不能講課,也用此方加貝母、山慈菇、半夏、麥冬、天花粉等,而使聲帶息肉消除。

治療肺炎,肺熱重者,可加大清熱解毒藥的用量,金銀花用20~30克,黃芩用15克,加連翹,魚腥草、半枝蓮等。更曾治療兩例m4型白血病患者張某、葉某,在北京人民醫院住院,經過化療後白細胞極低,繼發肺部真菌感染,張某高熱39~40度,24天高熱不退,而葉某更加嚴重,40度以上28天,白細胞計數最低時僅90(正常值為4000~10000),西醫用盡各種抗菌素,無效,病人瀕死,大汗出,用上方更加草河車15克,麥冬15克、沙參15克、生黃芪15克。第二天體溫即從40度多降至39度多,第三天38度多,後逐漸體溫降至正常。而這兩個病人經此劫難後,白血病都徹底消除了。至今張某痊癒已兩年,葉某也痊癒已一年半,兩人均健在。

治療肺癌,用一些抗癌化痰散結的中藥來治療癌瘤,更用此基礎方使開散的癌毒痰毒隨著肺氣的宣發布散而排出體外,這樣會用很好的抗癌效果,大多數患者病情好轉或痊癒。如果不注重肺的生理及病理特點,只知道單純運用大量的清熱解毒藥物及抗癌中藥,療效是不好的。

一個典型病例介紹:翟某,男,45歲,北京市房山區中醫院職工,患肺小細胞癌在北京很多醫院治療,經化療,期間也服過很多中藥,但腫瘤沒有控制,不能工作。2005年12月13日初診,患者胸中有些憋悶,舌稍紅苔稍膩,脈沉稍緩,面色暗。先清宣肺氣,開痰熱之結。基礎方加生黃芪、川貝母、僵蠶、半枝蓮、全蠍、蜈蚣、半夏、生薏米、白花蛇舌草、山慈菇、山豆根、党參。5劑。12月19日2診,服藥後未見乏力,但舌紅稍增,基礎方加生芪、川貝母、僵蠶、半枝蓮、全蠍、蜈蚣、生薏米、白花蛇舌草、山豆根、山慈菇、蛇莓、蜂房、貓爪草、党參、清半夏、龍葵。5劑。12月25日3診,舌膩已漸薄,服藥後已有口乾、欲飲,去掉了半夏,5劑。後一直用此方加減治療半年多,腫瘤就完全消失,患者恢復了工作。從2005年至今,仍堅持服用中藥調理,患者現在仍在房山區中醫院工作,腫瘤沒有複發。

採用此基礎方還可治療抑鬱日久的抑鬱症,對於梅核氣等也有很好療效。在臨床中,肝鬱氣滯,多會氣鬱於胸,多有胸悶氣短,喜太息,或痰氣凝郁於咽,而為梅核氣等,成為肺氣肝氣同病,即可用此基礎方加香附、鬱金,肺肝同治,肺主一身之氣,宣暢肺氣有助於肝氣的舒暢,日久痰氣凝結者,可加川貝母、山慈菇、半夏,再進一步日久痰濕凝結而致血分不暢者,可加桃仁、紅花、莪術等活血之品。

小兒多動症,也多為氣火內郁,如兼有外感,則肝肺火郁更重,火郁則發之,用基礎方加香附、鬱金等,曾治療數例小兒多動症,效果很好。如果單純採用鎮靜安神等方法,強行壓制,往往對小兒生長不利。

在臨床中,更可見到嚴重的冠心病患者,同時又有肺氣不利,氣短、少氣不足以息,肺氣不利又使痰濁內滯,口唇紫紺,缺氧嚴重。由於肺主氣,司呼吸,肺又為相傅之官,有協助心臟,以氣來運行心血的作用,所以,以基礎方加入適量的黃芪、党參、當歸、川芎、川貝、半夏等,氣血雙調,往往可使心臟的功能很快改善,這是由於肺氣暢達,心臟供氧量增加所致。

在現今社會,人們生存的環境中有很多污染,大氣污染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比如有一些白血病患者,就是在新裝修的房間中居住幾個月而患病的,這些毒氣通過肺而入血、入骨髓。而通過肺氣的宣發布散,也可排出身體中的一些毒氣、病氣,因為全身的血都要經過肺來循環的。這也是氣與血的協同關係,暢達肺氣、排除毒氣,治療疾病的一種考慮。

調理肺臟,不只這一種方法,還可有其他方法,在此只是舉例來說明理論與臨床密不可分,臨床中的創新離不開理論的指導。

談中醫學的創新與發展

上面講了從太陽為開的角度,側重於宣暢肺氣來治療疾病的一些體會,實際上,六經"開闔樞"都具有深刻的理論與臨床意義,需要我們在臨床中深入領悟,認真研究。

現今有很多書在介紹運用經方治療什麼什麼病,這些大家都可以去看去學,開闊眼界,但更重要的學習了經方的思維意識,有了戰略思想,不是僅僅去套用經方,要能夠在臨床中發展創造,去很好地治療臨床中的各種疑難病證,搞好中醫學的創新與發展。

對於經方,如桂枝湯、麻黃湯、小柴胡湯、小承氣湯、大承氣湯等,要深入理解張仲景的用方意圖,動態化地理解人體的生理、病理,如何運用這些方劑去動態化的調節人體,治療疾病,所以,每一經方都有它的戰略意圖以及更細微的戰術思想。從戰略角度而言,桂枝湯與麻黃湯都是從"開"即上升、外出來治療疾病的,但桂枝湯的作用機理與麻黃湯的作用機理又有很大不同,因為麻黃湯是單純從"太陽為開"的角度來治療的,而桂枝湯則是從"太陰為開"來扶助"太陽為開"的表虛的經氣。

由於現在真正能深入理解氣化理論的人很少,所以,人們在解釋《傷寒論》等經方時,經常會出現一些錯誤。比如說,將桂枝湯中的桂枝解釋為辛散,又將芍藥解釋為酸斂,一個散,一個斂。這是拆散方義,分離來看待病證所造成的錯誤。又比如,將桂枝加厚朴杏子湯解釋為桂枝湯是治療表虛證,而加厚朴杏子,就是為了治喘,也是不能深刻理解方義。再比如說,小柴胡湯證中有喜嘔一證,有人就認為這是邪氣入了半表半里的半里,而不能明白張仲景所說的:"邪高痛下,故使嘔也"的深刻含義。何謂邪高,何謂痛下,這些只有深刻掌握氣化理論才能理解,否則,只能看見證候就只知道是邪氣所為,在辨證思想上犯簡單、幼稚的錯誤。具體到臨床中,比如用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治療身癢,如果看到患者舌質暗紅,就加上紫草、茜草等深入血分的涼血葯,認為患者既有表證,又有在里的血分邪熱,這就是不能真正懂得經方的具體表現,很多《傷寒論》學者也會犯這樣的錯誤。因此,學習《傷寒論》,如果能深入學習我所著的《再傳傷寒論》[5]一書,才能真正認識到張仲景的辨證思想和經方的深刻涵義。

當我們深刻理解了經方的涵義,我們就能在臨床中深刻地思維與創造了,不是把癥狀簡單地加起來,看成症候群去歸類治病,而是通過搜集到的各種癥狀,來深入研究人體氣血陰陽的動態化偏盛偏衰的病理,通過癥狀去深入分析病理實質,制定動態化的治療措施,這種動態化的治療措施有具體的用藥趨向即方向性,作用的部位,以及對於人體的寒熱溫涼、燥濕風火的偏盛偏衰的糾正。我們不是拋棄了八綱辨證,而是比單純的八綱辨證要更深刻,更全面。

更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氣化論的辨證思想是包容性很強的辨證思維藝術,因為它不是封閉式的,這樣,可以把西醫的各種所見,包括CT、B超、各種化驗檢查等通通都拿來進行辨證時參考,從而形成豐富複雜,但又深入而客觀的辨證。如果我們一直是用一套一套的固定的症候群去看病,那就成了封閉式的辨證思想,即封閉了中醫學術,也封閉了自己的思想,無法形成中醫學術包容西醫所見的高深辨證,所以,這種包容性很強的辨證思想,是現今的中醫教育方式所達不到的。內蒙古醫學院張斌教授曾治療過一位在內蒙古醫院住院的腸梗阻患者,西醫說必須手術,在多少小時內如果不手術,腸管就壞死了,但患者不想手術,於是派司機拿了X光片等到張教授家,雖然患者沒有去,但張教授曾給他看過病,了解患者的體質,看了X光片後開了葯,患者服藥後五六個小時,腸梗阻就被治癒了。張教授說,如果梗阻部位在乙狀結腸,一般來說,直接用攻下法就可以了,但病人高年體弱,梗阻的部位又是在回盲部,所以情況比較複雜,由於患者氣虛,結腸的升降蠕動功能失常,食物通過升結腸時要氣力充足而升得起來,到降結腸時又要降泄得下去,所以組方用較大量的黃芪以及党參來補氣,用升麻、桔梗來升提,又用了降泄通腑的葯來組成一方。可見,在張教授的氣化論辨證思想中,是把西醫的東西都拿來辨證論治的。經過對於經方的深刻思維,則辨證思想就成了開放式的,而不是封閉式的,這是中醫學創新與發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把中醫學理論與臨床都理解成了封閉式的,就無法創新與發展了。

對於中醫界的老前輩,我們都應該尊敬,認真學習他們的學術思想。更重要的是,中醫界更需要一代比一代強,因為中醫學術需要創新,需要發展,如果我們的思想總是不能超越前輩,一代不如一代,中醫學就沒有希望了。

將《傷寒論》中治療外感病的經方思維,轉為對於內科疑難病證的思維,也不能機械地套用經方,而是要在理論的基礎上,進行臨床創新。如《傷寒論》中的大、小承氣湯,是由於陽明從闔,本於陽明之氣下行潛降的氣機動向來治療的。但如果治療內科多年的便秘、腸道梗阻等結滯甚久的病症,僅僅用大、小承氣湯泄一泄,或麻仁潤腸之類潤一潤,是不行的,所以,也要用經方的思維,去創造,去開拓,使臨床中的疑難病症有更好的方劑與療效。這種經方的思維所產生的方劑,看上去不是經方,但卻是更高深的經方藝術。也正如畫家,一開始學習時,都有臨摹的階段,更進一步才是創造,對於經方的學習也是這樣。高深的經方家必須要達到深刻的理論與臨床創新,並有效地治療疑難病證。

最後再解釋一下,限於現今的中醫教育水平仍有待提高,初學中醫者及大學生,一時達不到我所說的更高的理論與臨床的層次,所以,一開始必然要單純採用方證相對或只抓主證的方法來治病,這是初學者所難免的,一定會有幾年的時間,對於中醫學才能有一個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之所以將其稱為低水平或初學者水平,從現實與實際情況來說,我不是要完全否定這種低水平重複,而是要讓已經能夠熟練掌握較低水平理論與臨床的人士,或已經達到較高水平的人士,能夠更加深化對於中醫理論與臨床的認識,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醫學的博大精深,從而避免低水平重複,大家共同開拓中醫學創新與發展的未來。所以,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學習者所處的不同階段而施教,也是我想對當今中醫教育界提出的一個需要面臨的

六經氣化--行者老師

20081105六經氣化

今天在跟大家把六經氣化重新整理、討論。我們今天就先講六氣,還是像以前一樣每個問題都要知其所以然。六氣是怎麼來的呢?這個問題,要搞清「六氣」它的來源,然後才能對它的有過與不足、具體的象的變化有較為深刻的闡釋。

天地萬物還未生的時候,謂之無極,無極而名為太極。這時候,太極一動而分為陰陽,「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這是有天地之象。而人生於氣交之中,生於什麼氣交之中呢?生於天地之交,人生於地而懸命於天,這時候呢,天為乾,地為坤,乾坤二卦,就是陰陽的大象。陰陽動而有四象,分為太、少、陰、陽。這四象呢,在於整個天氣之間就是四季:春、夏、秋、冬。天地交合而四象顯示,四象又跟天進一步生八卦,這是由於四象在於天,天以健行不止為其性。地象含藏,四象歸地與中土結合而生五行。而四象在於人呢,人生於氣,乾為天,坤為地,乾坤陰陽相互運化而生六氣。乾坤三所而有六子,這乾坤三所是什麼呢?太極動而生陰陽,陰陽在不斷的相互轉化、流動之中,這時由於陰陽的相互流通產生了六爻,這六爻又稱乾坤六子,乾坤六子又分屬於六氣,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六經的氣化。這六爻(卦)也就是六氣,因為我們人生活在天地的氣交中,陰陽往來,所對我們人產生影響的六種變化。六氣象天,氣為天,而六呢,它又是應陰數,所以人應地支。現在講六經排列的變化,就是說乾坤三所,一索為震,二索為坎,三索為艮。一索為少陽之象,二索為坎,這個坎卦在我們中醫裡面對應是太陽寒水象。三所艮,在我們中醫裡面對應太陰濕土之象。然後是三陰,一索巽卦,厥陰風木之象;二索為離,少陰君火之象;三索為兌,陽明燥金之象。大家可以根據新三所來看,六經氣化總的升降來源。在我們人體呢,分為這六經,這六經又各配手足,形成十二經。這六經氣化就像黃元御先生所說的那樣,有司化,有促從,一般為足經循行面積大,然後足經之前與陽經司化,而手經從化。這牽扯到,為什麼很多人看它們總覺得,六經氣化是以足為主手為輔。首先給大家講厥陰風木之氣,厥陰風木之氣與少陽相火之氣相為表裡,這兩個就是說可以合併起來講,厥陰風木與少陽相火互為表裡的話,就是厥陰風木主陰樞,少陽相火主陽樞。厥陰風木不舒以後,按我們臨床上,就有很大的幾率導致少陽向逆,這點要看病人的體質是陽化還是陰化。從陰化的話,厥陰風木之氣鬱於下,會產生風燥、寒燥;陽氣在上的話,就是說陰陽之氣上阻,病人在五行秉性上又偏於火,肝經得不到舒達,少陽風火在上焦就會比較滯盛。關於六經就不分下來講了。

剛才我們講課的內容大家可以提問,這樣可以有助於大家聽的更細緻一些,因為我講課本身沒有什麼主線。

問:一索、二索、三索在不同的卦象有什麼依據嗎?

答:這不是要什麼依據,這就是乾坤象,陰二氣相交流的時候,它在不同的位,不同的象,所顯現出來的,不同的位存在不同的象。就像由陽氣出生,所謂本乎陽者親於上,本乎陰者親於下。所以呢?三陽卦,就是親上,而其性下潛。三陰卦,就是親下,而其性向上升。

我們現在看的這是先天八卦,它跟我們引起這個後天八卦的這個升降,我們可以剪一些圖來看,但這個升降,沒有在圖裡頭。因為先天八卦是個方點陣圖,乾坤六子對了以後,他只是個方位,沒有表現出來具體的升降。有乾坤,就是說乾坤生子就是我們所謂的六氣,六氣聚了以後,它這個升降就出來了,三升三降,這個在過去的道家書里也經常講到。

問:春後氣升太過,為何咳嗽?

答:這個受風過了以後,這個詞呀,首先你就表示的不清楚。六氣--我們人身有六氣,天行氣有太過不及,就會影響到我們人身的六氣,也會出現太過不及的這種狀,出現這種波盪並不足以治病。出現這種波盪以後,然後就是臟腑內在的經氣,也有太過不足的表現,是內有瘀積集結要外發,所以就產生這種外感。還有一種就是天行癘氣,根據五運六氣外在的邪氣過於過勝,導致六氣不得循其常。這個時候呢,黃元御先生又分為溫疫寒疫兩種,來解釋外感病的變化。一般來說六經外感的話,所謂外感就是七日經盡而解,如果不是誤葯,不是因為內在臟腑就有淤滯,腑氣有淤滯相互勾結的話,一般是七日傳經就解。我們現在看其實感冒不是這樣的,很多病人傳太陽,有時候入腑了,有時候在經,在經可能就有一個周期。原地不動,或者有時候始終是少陽症。這都是六經的腑症不是經症,一入腑然後經令就不傳了。

現在把這個後天八卦圖貼出來了。按照我們後天化的講,水火立極。上為火,下為水,水火化兩極。這是兩極有燥濕二氣,中間鑒於水火不同的變化而產生燥濕。火氣斂降而不得藏是所謂燥,水氣升達而不能延上就產生了所謂的濕。所以呢,從這兩點體現,我們就會理解這個燥熱性。

問:這個燥是怎麼來的,燥氣是怎麼來的?

答:我講一下,上焦的陽氣欲於斂,斂降又不能閉藏,就產生燥氣。燥氣一閉藏的話就會產生水,就會溫潤,就會有潤。地氣一上升就是濕,上升而不能達就是濕郁。所以呢,我們根據後天八卦這個圖來看,濕氣不能得風而廣泛的宣散,疏通,木不能成火。所以在這點你看,坎卦左邊是什麼,是艮卦,艮卦主太陰濕土,震卦是少陽相火,巽卦為厥陰風木之氣,然後是離卦,離卦主少陰君火。這個後天八卦這個圖,按照人體這個氣機升降來描述。

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問一下。希望我按黃元御的思路串解一下嗎?還是就你們提出的問題作一下解答?因為沒有問題我也不好有針對性的講解。沒人問嗎?串解也沒什麼必要,我給大家還是整個籠統講一下吧。三陰在地,三陽在天,三陰只要升於上就產生了排列變化。一個是大家所熟悉的厥陰風木之氣,肝木之氣主升。厥陰、少陰、太陰,這裡頭我們講的少陰,主要是以少陰腎水為主。少陰、厥陰、太陰之氣三陰在下,三陰之氣…

太少陽明之降,由陽入陰。在我們臨床上講的就是,三升呢,是居於陰位,由陰而出陽,少陰升、厥陰升、太陰升,這是三升。三降呢,太陽降、少陽降、陽明降。大家對六經的升降搞清楚了之後,然後再配合手足的變化。因為手足之氣的變化,有自化,有從化,關於這個問題黃元御的書上寫的非常清楚,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再問一問。


推薦閱讀:

《傷寒論條辨》 [明] 方有執(公元1368年
桂枝湯在傷寒論中的地位
JT傷寒論慢慢教(第五期)5.4.1
[轉載]傷寒論綱要
傷寒論難字(詞)音義

TAG:化學 | 傷寒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