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法實證的妙用(開示篇)

佛法實證的妙用(一)------------2009年印如居士法會專集(山東網路彌勒凈土學會) 印如居士,佛法的躬行者、實證者,皈依於九華山地藏菩薩肉身殿,意在秉承地藏王菩薩宏願,「眾生無盡願無盡,自覺覺他利眾行」。 本書成集緣起,為印如師多年來所渡化之學生髮願而成。十數年來,印如師鞠躬盡瘁,嘔心瀝血,為弘法渡人殫精竭慮。十數年來,印如師隨緣渡人無數,開示說法無數。可惜的是,大多開示都未被記錄,學生手頭隨機記錄之資料,於師之行跡萬分不及其一。 今蒙諸佛菩薩天龍護法加持護佑,機緣成熟,此書乃得以成集。本書執筆者及參與者皆為受到印如師渡化加持而得佛法裨益者,內容皆為學生隨機所記或當事人之親身經歷,真實所感。其中體驗受用,各個不同,真心所發,真實道來,無偏執之念,無虛妄之詞。全書包含四部分內容:《開示篇》,《心得篇》,《因果篇》,《神跡篇》。 《開示篇》內容為學生們記錄、收集印如師日常開示而得;《心得篇》內容為學生們學佛之心得體會;《因果篇》以因果實例從各個方面體現了佛法三世因果、自作自受之理;《神跡篇》內容為學生們隨機所記自己親身經歷的印如師行跡中之種種玄妙事例,有與諸佛菩薩、天地萬物感應道交之瑞象顯現,也有自性流露之種種神通妙用。 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而時下說理者多,實證者少。加之講法者層次參差,理多難辨,學人若想獲得真實受用,談何容易。能為有情眾生、有緣之眾佛友,提供一聆聽佛法、親近善知識的良好機緣,彰顯並追隨佛法慈悲之精神,亦不枉吾等受法益、飲法乳多年。此為本書緣起之主因所在,亦為主旨所在。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是真正能讓人離苦得樂,真正能讓人獲得大自在的妙法。然佛法不單是知識,更需要實證。古大德言,若無實證,縱使講得天花亂墜,地涌金蓮,於生死解脫也無多大助益。理明之後必須真修實證才得受用,明心見性才能起妙用,才能真正獲得智慧圓滿的人生。 本書通過印如師之行跡點滴,印證佛法之真實不虛,令已發心者信心堅定,未發心者開啟智慧。師常言,廣結善緣,自渡渡他,自覺覺他,普渡眾生是佛法之精神,師願效地藏菩薩「眾生渡盡,方證菩提」之宏願,以自身之修證所得,為有緣學佛者作一增上緣,盡一己之力於法界,以期共同進步,共揚佛法!願你我同蒙法益,福慧雙增,早證菩提。 再版說明 本書初版流通後,深受各地同修昀歡喜和讚歎,電話信件紛至沓來,應接不暇。很多同修讀過本書後發生不可思議的感應,很多同修慶幸遇到了正法,很多學人於迷茫徘徊中找到了方向,於暗夜中看到了光明。有緣者與印如師結緣後,皆堅定了修學佛法的信心,得到了佛法真實的受用。種種反饋,令人深感欣慰。 本書再版,內容基本未作變動,除《心得篇》增加了《與恩師的前世因緣》一文,其他僅修正了一些諸如標點符號、用詞不當等紕漏。 吾等學人尚未踏入佛法之門檻,書中難免仍有錯誤和紕漏之處,敬請諸位同修斧正。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居心向惡,誰為你救苦救難。 回頭向善,何須我大慈大悲。開示篇 本篇內容為記錄、收集印如師日常開示而得,乃隨緣應時之法語,不拘法門,不論次第,如是我聞,如是記之,不假修辭,不作詮釋。 開示者,謂揭示真諦,直指人心者是,亦無欲無求,就道論道者是,仁者得見其仁,智者得見其智。 師常謹而自謙,言自己一介凡夫,一不通宗二不通教,只是隨順方便談了點自己多年來依止佛法修證的真實體會。師一再強調,修學佛法一定要依法不依人。然師之開示常令聞者豁然有悟,如飲甘露,深得法昧。 但以恭敬心體悟,字裡行間處處藏寶,實謂字字珠磯;若以虔誠心行持,禪樂法喜必將紛至沓來,句句不虛。 但有所聞,不敢獨享,故饗有緣,惟願同道皆受益,隨喜沐法雨。法雨普降,願遇者皆受洗滌;法語恢弘,希聞者各有所得。 我如良醫,知病說葯,服與不服,非醫咎也。 又如善導,導人向善,行與不行,非導過也。修學雜談一(2004~2006)佛法 學佛的真正目的只有一個:解決生死問題。怎樣才能了生脫死呢?作為漸修者來講,首先要深信因果,而後要以佛法為準繩,破除我執。也就是說,要破除對自身的身體的執著和對意識的執著。就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所說,要破除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真要想修有成就,就要破至五蘊皆空,才能起到度身心兩方面的一切苦厄。 修學佛法一定要以釋迦佛祖之經教為指引,切不可以俗情為指導來詮釋佛法。雖然說真俗不二,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那是了悟者的行為規範,而不是初學者所能引用的。作為一個初學者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佛法,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奔上解脫之路。否則,一旦路選錯了,指導方法錯了,那就會與解脫的目的背道而馳。 淺顯地講,學佛要從改變或消除歷世以來的習氣入手,這習氣就是貪嗔痴慢疑等。除掉這些習性,佛性就自然顯現出來。佛性本來是然,人人都有,只是被歷世以來的習性所掩蓋,佛性是不增不減的。真正的學佛,是去除歷世以來的習氣,而不是增加;是舍,不是求;是減法,而不是加法。 平時要多看多讀一些古往今來了證的大德的言教,從最基本的內容看起,而後才能分別哪些是真正的佛法,哪些不是。我們現在是知識積累酌階段,從量變到質變,從知道到認識,是逐漸了解的階段,如果不接觸大德的說法,就不能生起正知正見。看同一本書,自己實踐一段時間再翻一遍看看,收穫肯定不一樣。 要弄懂大小乘佛法的根本教義,小乘的根本教義在業力,它的修證是在業力上起修四諦;大乘的根本教義在般若,它的修證是在般若上起修六度。而四諦六度又都可以統攝在三學中。三學即是戒學、定學、慧學,亦叫做三無漏學。只有把佛法所講的道理真正弄清楚後,個人的體會到了,才可能談「入」字。在此之前,聞、思、修,都是在打基礎,而後要戒、定、慧。無戒,難以起恭敬心,無法清凈。戒是保持身心清凈的一種方式。每個人應當劃定持戒的區域,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沒有禁忌的話,人容易犯混。如初學者可以先持五戒十善,攝受身口意。修學佛法不是玩遊戲,不是應景,更不能葉公好龍。如果說是這種態度的話,將一事無成。只有保持清凈的戒心,才台皂生定,而後發慧,才能使自己的身心真正得到受益。 佛法真正要告訴人的就是:欠債還錢,殺人償命。別人向你討命,還他就是。得了重病,遭遇橫禍,受了便是。欠人家的,現在還給人家。真明白了,投生惡道,做畜生也全都認了,欠別人的就得還。不真正明白佛法真諦的凡夫卻是東求西求,求消災求發財,殊不知躲過了一時躲不過一世。菩薩畏因,凡夫怕果。真明白了因果,做人一定是夾起尾巴,謹小慎微,誠惶誠恐。只有凡夫才是什麼都敢試,什麼都敢做。等到償還的時候,卻又驚惶失措,追悔莫及。真正的學佛,一切以生死為前提,在生活中要修行六波蘿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無論出家在家,若能修行六波蘿蜜,才是真正的修學佛法。 下地獄的未必是大惡人,一件事就足以讓人下地獄。舉例而言,一個人開車撞了人,但不知是否把人撞死了。因為擔心支付昂貴的醫藥費,故而再倒回車去將人壓死。這樣的人,一定是下地獄。即使此人一輩子做好人,僅此一件事足以得地獄果報。一念之差,果報如此,不明因果,豈不可怕? 如何理解因果?有人不信因果,而有人在學佛之後又將一切遭遇都歸之於因果,從而逆來順受,一切不管。這兩種態度都有偏差,不能太左也不能太右。遇事要用智慧去指導。遇到惡人惡事,如果不懲惡揚善,而將一切歸於因果逆來順受,則整個環境風氣都會受到影響。對於做惡者,如果不懲罰他,他認為殺人無所謂,形成壞風氣,會使整個環境都變壞。這樣對做惡者本人亦沒有好處,果報反而更大。所以遇事耍正確處理,不僅從個人的角度出發,還要考慮到周邊環境。福報 現在所謂的在家學佛人,多數以追求福報為學佛之目的,認為只有大福報、大財富才能學好,實則不然。真正的大福報是智慧,是能獲得大徹大悟的智慧。翻閱一下古時之大德的經歷,大家就會明白了,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在得遇佛法之前家徒四壁,靠賣柴糊口,初見五祖時身體乾瘦、矮小。若以現在那些求福報的論點來看,他怎麼會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呢?馬祖道一,出身也是極為貧寒,他的生地四川成都,家人以編賣簸箕為生。這兩位禪門大德,出身都極其貧寒,卻做出了無人能替代的弘揚佛法的豐功偉業。 錢財,人活在世,衣食住行,辦道弘法雖則離不了它,但是認為一味追求有大錢財的福報就能學好佛,這就有點偏執了。試看當今社會,那些有錢財大福報的,哪個是真正修學佛法的人?有,也是鳳毛麟角。甚者不大富還好,富了反而墮落得更快。人對慾望的追逐,很難有節制。人往往都是被迫改變自己,很難有主動改變自己的。主動選擇改變自己的,往往才是具有真智慧的人。 福報好,根基好的,未必成器,未必能有所作為。俗語講,家貧出志兒,富家多敗子。玉不雕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如果人富而好德,則會增福添壽。反之,則損福短壽。裉基好者若能把握自己,奮發進取,則能大成。若自覺聰明沾沾自喜,則會空過一生。修行/法門 天生慾望少,清凈的人學佛受益快。有三類人學佛容易受益。一類是本來清凈的人,第二類是做事身心投入的人,第三類是有智慧的人。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為什麼有這麼多法門?因為人是複雜的。修行最根本的是要破我執。不破我執,難以入法。欲求開悟也是一種執著,但在未開悟之前,難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法門。開始可從自身的喜好、感受出發,選擇適宜的法門,一旦選定了就要堅定地修行下去,直至見果,切忌朝三暮四,否則永無收穫。修行本來是個人的事,與別人沒有關係。出家,在家都一樣,修了是自己的。真想明白了,咬著牙主動去做。不能堅持,只因為還不是真明白。 學禪者,狂。沒有大無畏的精神,不適合學禪,還是學其他的法門更好。學禪者本身有那種靈性在,禪不住相,不立文字,必須大根器之人才能學禪。此種人不是輕狂,外表氣宇軒昂,辯才無礙,有膽有識,拿得起放得下,真正是大丈夫所為。普通人,一般十七八歲到30歲這個年紀,都比較狂,有的可能狂到35歲左右。如果過了45歲仍然很狂,那就只有兩種人,一種人是精神有問題,另一種大概是大根器之人。只有禪學,才真正能在當下用智慧指導人生,指導生活中一切事情的處理法則,能讓人隨遇而安, 學密者,顛。瘋顛的顛,但是顛不是瘋。因為當他修鍊的時候,打開脈輪,打開三脈,體內那個氣隨時都在發生變化。體內的氣沖著他,無法控制,故而表現出瘋癲的表象。 《般若心經》里講五蘊照空,在這個照空的過程中,就像蟲扒皮一樣,就像蟬要從殼裡出來一樣,要經過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 過去的出家人修行,單是定念頭就要修幾年。念頭的確不容易定,念頭太多不容易靜下來的時候,那就採取動的方式。用繞佛行禪的方式,將身口意統一。邊念佛號邊走,一走幾天,走不動就爬。很多人曾經採取這種方式,後來感動佛菩薩親自說法而得成就。現代人極適合這種修行的方式,因為沒有靜的基礎。首先,現代人各種慾望太強,控制不住自己的念頭,說是誰靜下來了,真說起來誰也靜不下來。一念帶萬念的作用,反正靜不下來,那就動吧,動也行。 也可以採用肉體懲罰的辦法,少吃飯,少睡覺。物極必反,肉體疲憊到極點的時候,念頭自然就少了。佛制過午不食,真正原因是減少人肉體的慾望。生理上達不到,心理的慾望也就少了,也就容易靜下來了。酒足飯飽了,自然就容易出問題。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習慣使然,少吃少睡養成了習慣,久而久之生物鐘也就改變了。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一切非要按照所謂的科學指導來做。人活世間,本沒有什麼常規, 「百里不同俗」,一切都是環境造成的習慣而已。比如,現今社會以男人為主。但在上古社會,曾有女人為主的時代。在當時,誰也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對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世間法沒有絕對的真理,一切都是觀念和習慣。人的意識就像一張白紙,怎麼寫都行,寫成善的,利己利他;寫成惡的,害己又害他。所謂學什麼有什麼,練什麼有什麼。所以,修行要打破正常人的行為模式,不拘泥於常規,不為習慣所束縛。 要把握生死,必須要有定力。如果醒著時候不能做主,夢中就不能做主,生病的時候更不能做得了主。凡夫沒有定力,臨終時根本不可能想到佛菩薩,必定隨著冤親債主去了。檢測是否有定力,看睡夢之中如何。若夢中尚能憶起佛法,能記起師父和佛菩薩,這還有點定力。如果夢中想不起來,那是一點定力都沒有。修行,夢中能主宰,臨終才能主宰。想主宰自己,必須捨棄貪嗔痴慢疑,想得必要有舍。 坐禪 對普通人而言,坐禪是培養定力的有效方法,必須要通過坐禪得到定力。 害困,腿痛,都是修學坐禪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只能咬著牙堅持,別無他法。坐禪時害困,是因為身體陰陽不平衡所致。常人陰陽不平衡者居多,故而真氙在體內啟動時就會害困。日久陰陽平衡了,情況自然會改善。腿痛則是因為體內經絡不通暢,通則不痛,等脈絡暢通了,自然就不痛了。 困的時候,可以下坐活動一下再繼續。實在害困,就坐著睡。困的時候,身體的感受會減輕,疼痛的感受反而不明顯,這時反而容易熬過腿痛。腿再痛,不去注意它,肉體是肉體,精神是精神,兩者互不相干,你痛你的,我念我的,要能從心裡做到這一點,肉體的感受就不會明顯了。只有減輕了對肉體的執著,才能有更深層次的進步。沒有這樣的精進心,總是自己原諒自己,得過且過,永遠不會有進步。 一句話道破天機,無論如何,都要克服一個痛苦的過程。不管怎麼做,都會有這個痛苦的過程。一定記住,別換來換去,別覺得痛了就歇了,自己原諒自己,那樣永遠沒有任何成就。今天原諒了,前一小時原諒了以後就會原諒,必須達到極限,跨過去才行。現在很多人都跨不過去,因為世人掛的就是這個肉體,放不開這個肉體。只有放開了這個肉體,才能別出洞天。如果掛著,就不會出別的洞天。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坐禪時,可念佛號或咒語。因為念咒本身能增長功德、消業,而且,持咒可以在坐禪的過程中隨時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所以念咒可以一舉兩得。念咒要從心裡念,將意念集中到體內某個部位,以咒來攝住六根。最終的結果,還是歸於心。因為心中有佛,才能修佛。久了,身體上行動上,由不得自己想別的。西藏人口裡念著,身體還做著動作,身口意統一。如果單是坐著,坐不下來,坐在那裡也是走念頭。意識到了,動作到了,念什麼都會起作用。不用說學氣功起作用,就是做廣播體操也會起作用。 念咒時隨念頭跑了,主要是因為沒有恭敬心。恭敬心生起之後,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沒有恭敬心,念咒無法得到佛菩薩和護法的加持。恭敬心就是一個調頻道的過程,也是一個否定自我的過程。不否定自我,就難以使外在的信息在自身上起作用。因為凡事都是內因起作用,外因為輔。念佛的人都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如果他不懂否定自我、接受佛菩薩的信息,也就起不到助緣的作用,也就達不成往生的效果。 《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上寫得很清楚,修學凈土念佛法門猶如母憶子,子憶母,不相間斷。什麼意思?意識相互的作用。可以在打坐時雙掌合十持咒,想像菩薩就在前上方,護法就在旁邊看著自己。但真要能觀想起來,要氣住了才行。 修行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努力克服自己,要有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衝過一關又一關。坐禪只是開始,根本逐談不上什麼關,隨著修行的深入會越來越艱難。任何一個法門,要學,就不要帶試的含義,做就要豁出去,要有捨命的精神。現代人很多不好辦就在這裡,只是試,試著玩玩就無所謂了。真要學東西,就不能愛惜這個肉體,只有達到極限,才能翻身。現代人往往是說來容易做起來難。意識 很多人坐禪時,身體出現一些感覺,就認為是經絡通了。這點感覺,離打通經絡還早著呢,真正的通不得了。腿不痛,並不是經絡暢通了,只是個人的意識而已。真要通了,骨骼、肌肉各方面都會發生變化,本來駝背的就能不駝了。真要通,經過的過程不僅是痛,不明白道理的人還會害怕。 入魔相的人是把妄想當成真的,不明佛理,不明白修行之真諦,不明了自己的這顆意識心的作用。出現這種現象的人,往往是不具備修行智慧的人。話又講回來了,入魔境也不是一般人都能入的。關鍵的是,坐禪是為了學佛還是玩感覺、玩好奇,這是根本的。如果是修佛,就要按照佛理佛法去做,去實踐,去修證,將世俗的觀念與掛礙徹底放下。 坐禪見到各種景象,都是妄心產生的。如果跟著妄念產生的景象走,將是沒完沒了。打坐出現景象,是因為其本人在追念頭,在鬧著玩。想出現什麼好玩的境界,意識在前面領道。就像夢中做夢一樣,你說他,他還不承認,一切的一切都是意識造作出來的,他自己潛意識裡想出來的,自己感覺不到。有的人意識里一想就能出來,這連現象也還算不上,現象是別人也能看到才叫現象。這隻能算是個人的感覺。何以有人則造不出來呢?那是個人的條件不同。為什麼藝術家能畫出畫來?沒畫之前,心中已經有那個畫了,自然就能畫出來。所以說,萬法唯識,一切唯心。都是心造作出來的。 所謂的夢,都是自己想的。還有些人說話,說出前半句,別人就能知道後半句。你說他,他還不承認。其實他的意識已經表達出來了。一個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是意識中產生出來的,他自身沒意識到,但這個表情是從他意識中流露出來的,煩啊喜啊,他覺得自己不知道,實際上他是知道的。 很多人年少時經常看到一些圖像,這沒什麼奇怪的。人在年紀小的時候,心地單純,身體狀況好,故而容易出現一些現象。即使是特異功能,那也只是修行過程中的副產品,不是修學的目的,不必在意。而所謂的圖像,是否是真的圖像還很難說,也許只是幻象罷了。在達到一定的禪定功夫之前,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怎麼可能知道別人在想什麼?自己沒有定力,這顆妄心受干擾,圖像只是個人意識造作出來的,並非真實的反映。平靜的水面可以映出形象,波浪翻湧的水面怎可能映出形象?先觀白心,而後才能知道別人的想法。連自己的想法都不知道,怎麼可能知道別人的想法!那樣的知道,無非個人的妄自揣測罷了。 有些人說自己見到佛了,這純是個人意識里造作出來的,個人自導自演出來的,神經有問題。這種人太多了,稍稍有個小神通,自認為不得了,久之則成神經。至於神通,是性中本具,能放下我執自然就有,只是顯其本來面目,沒有什麼奇怪的。 佛法真正的目的是要合棄一切貪嗔痴慢疑,以成佛為目的,其他都是旁枝末葉。這點要弄清楚。 生死 女子懷孕時念佛號、誦大悲咒絕對有好處,但普通人不懂。佛家的心經、大悲咒等等,都有好處。懷孕時經常想著佛菩薩等等一些美好的境界,對孩子會有好的影響。 誰來投胎,本來都是業力感召。但是對徹悟者而言,他可由自己的願力選擇投胎的人家。 緣分雖是果,但更是因。把握住緣,可以不斷地修因,使緣分更深。反之,儘管有緣,不加珍惜卻又破壞,緣很快也就盡了。 按自然法則的規則,投胎就是業力的感召。父母兩個人,要麼是跟母親來的,要麼是跟父親來的。總而言之,要是順其自然的話,都是善惡之業力所致。一般情況下孩子是來報恩的或是討債的,其性格要麼隨父母,要麼與父母截然相反。人,有一部分是父母的遺傳基因,另一部分足自己天生帶來的。如果個人定力強的話,能顯現自己的品行和性格,如果定力不強的話,顯現的就不是自己了,而是隨著環境的熏陶感染,再加上父母的遺傳,主要是顯現這兩方面的。歷代的這些偉人都是個人定性強,不被別人左右,顯示的是個人,無論處於何種環境,無論怎麼吃虧,都是顯示自己的本然。 人,本身心地比較好的,對佛法也比較容易接受。一般情況下,對清凈的人,對善良的人講佛法,他都能聽進去,但慾望強的人不容易聽進去。實際上,真要做成事的人,必須是遵循一種規則,要麼是世間的規則,要麼是大道的規則。任何事物都有個規則,通常情況下都會遵循一種規則。精進 人身難得,佛法難遇。這一輩子有幸遇到了佛法和善知識,如果不努力精進,修有所成,來世要再等到哪一世才能再遇到指導的善知識呢!碰到一起不容易,一定要珍惜時間,生命和智慧。即使從現在開始修,再怎麼抓緊努力,又能修多少年?不也就是30年嗎?30年很短暫,眨眼就過去了。這一世得遇正法,就是拼了性命也不能放棄啊。 人活一世,得為自己的解脫著想,別的都是不實在的。臨終之時,身外之物沒有意義了,吃喝拉撤也全要靠別人,樣樣都不能自主,而且對死有極度的恐懼。我們此時不修,等到身體不舒服了,想修也來不及了,臨終就是如此凄慘啊!到那時,後悔也晚了。這樣想想,還能不精進嗎?主動與被動,趁著身體好,能修的時候不修,等到身體不舒服了,想修也修不成了,力不從心啊。 人的根基不同,這輩子能修到什麼層次也不一樣。但是,如果在山腳不往上爬,就永遠只能待在山腳下。佛法不是講的,真正還是要實踐,要努力去做。 持戒/辦道一切行持都是為了讓人捨棄貪嗔痴慢疑,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為了促使開悟、見性。辟如出家人的化緣,在化緣行乞中,可以行六波蘿蜜。只有在行持中,才能親身體會主動與被迫,放棄我執。作為一個常人,行持是必須要經過的環節。沒有這麼一種環境和行持的方式,對一個常人來說,永遠都不會有收穫的。這就是外在的一切戒律行持的根本原因,是為換取本來面目。 對一個真正覺悟的人來講,外界似乎看不出他有什麼行持來,因為他自性是戒,無戒而戒,隨意洒脫。世人的表現都是發自內心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莫不是心態的表現。但對悟了的人,一切外在的行為都不傷其稟性,只是用,與常人是不同的。就如同面對嬰兒,呵斥憤怒都不是內心的真正想法,只是一種外在的表象。徹悟者亦是如此,有時候看起來急躁、憤怒,其實都只是一種用。常人張牙舞爪時,你不怒他就會沒完沒了。道可悟不可說,十人看一人做事,會有十種感覺。 一般的人修行,到了廟宇里知道要磕頭,跪拜,恭敬。出了寺廟,恭敬禮拜心即無,佛已蕩然無存了。真悟了的人,佛在心中,自身即是。即使在廟宇中不磕頭,不做儀式,而隨時隨刻都與佛相應。這樣的人不燒香,不磕頭,一樣可以修成。心凈則有凈土,心中有凈土則可以往生凈土。心中沒有凈土,就不能往生凈土。心中無佛,何來感應? 出家並不難,放下很難,見性更難。嘴上放下與行動放下都不難,心裡放下很難。戰勝外界容易,戰勝自己很難。若能爬過自己心中的溝溝坎坎,就會再生一個自我。故老子說: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戰勝別人,只是有力而已,真能戰勝自己才是強者。 在家修行更難。躲到廟裡,往生到凈土修行,都不是最終的方法。能在紅塵里定住,才是真正有本事。 在家辦道,都是與世俗人打交道。世間入學佛,多數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現世利益,這與修證佛法的目的是背道而馳的。對世人來說,對佛法僅僅是感興趣或是為了活得更好。他不懂得,這世間最大的利益就是修學佛法。所以,在家辦道要想辦法怎樣讓人更好,利己又利他。面耐他們的慾望,要想盡一切辦法調節他們的心態。實在說,在家辦道百分之九十的事都不是自己願乾的,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世間人只允許你說他的長處,不允許說他的短處。他表面向你恭敬請教,你說出來他卻未必能接受。弄不好他還覺得你當眾不給他面子,他會懷恨在心,誹謗、造你的謠、猜忌、誤會、辱罵都是常有的事。在家辦道若要堅持正法,就會時時刻刻與周圍環境發生矛盾,為了能真正讓人受益,既要滿足世人的願望又要讓其接受佛法。這需要有悲心和智慧。 修學雜談二(2006~2007) ●學佛,大家要明白一點,佛法不是悲觀消極的,不是無奈的選擇。很多人把佛法都扭曲了,都曲解了。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最初講小乘法,講苦集滅道?因為人只有知道苦、無常,才會去追求甜、樂、有常。所以說,對真正學佛者來說,要有出離心,這才是真正學佛的開始。也就是說,有心想出離這個五濁惡世,嚮往著佛菩薩的凈土,這才真正是學佛者的正確心態。只有正確的心態,才能有正言、正思、正行、正精進、正業。佛法是教育,非宗教非哲學,它是智慧者的選擇,覺悟者的選擇。 ●在死生之中,佛性是不增不減的,人人具有佛性。十法界只有一心,成、住、壞、空是自然法則。人,從生的那一天註定就要死,這就是自然法則。世間一年四季在運轉,這是自然法則,不因為你的執著,你的愛好,你的痛苦,使自然發生變化,不可能!花草在春天發芽,秋天落葉,自然法則。這樣想想,不就把自己解脫出來了嗎?那麼你心不就自然靜下來了嗎?那你再用方法去做,那不自然就受益了嗎?人,不行,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維之中,他想讓世間停頓下來,他想違反自然法則,是不對的。也不是不對,是沒明白道理,沒醒悟。我這樣講,能聽懂嗎? ●所以說,學佛者呢,你要真想學呢,就要用智慧來表達你的心跡,切不可張嘴就是鬼神之說,要給人健康的感覺。以安心自在的心態,顯現於世人。所以,咱們都知道佛菩薩,相貌莊嚴,端莊,威嚴,相好,慈眉善目。咱們為什麼去學佛、敬佛、供佛呢?無非一件事,哪件事呢?首先確立一點就是,你心中要有佛。因為你想學佛,你想把你自己變成那樣的智慧者,有無窮的力量,去澤被蒼生。這個力量就來源於你的正知正見。今天我把這些給大家講一句,意思就是說,真正學佛是求得智慧圓滿,是求得脫離這六道。要把目標定得遠一些,然後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去做,一日做不到,二日做不到,總有一天會傲到的,只要你堅持努力。 ●所以你們呢,要仔細觀觀佛、菩薩的相貌。看他眉宇之間,看他眼睛,仔細觀一觀,你就會有心得。要用心去觀,不用心,什麼也得不到。為什麼讓你去觀呢?因為觀佛就是觀你自己,久而久之,你的相會發生變化,身心都會發生變化。心理會影響生理,生理會導致影響心理,二者是相互的作用。雖然這個色身,它不是永恆不變的,是有漏的,但是它能體現覺悟者的精神面貌。因此我說,你們坐禪時,一定要身心放鬆,要安心,眉心舒展,面帶微笑。一定要這樣努力去做,切不要皺著眉頭苦著臉,咱們人本來已經夠苦的了,咱是為了求解脫的。這些小環節,別看小,你做到一丁點,心情都會愉悅的,都會有收穫的。 ●真心學佛,不是鬧著玩的,只有願力才能成就。平時作的,七情六慾造出來的,那叫因果、業力。好的呢?願幫助他人,願幫助眾生,那叫願力。願力與業力不一樣,雖然都是因果,但是不一樣。所以說,有的人,尤其是修菩薩道的,乘願而來,天生就樂意助人,前世發願救渡眾生,到這世成為本能的一種反應,忘我,這種人在世間應該是不少的。我們既然學了,平時多注意一點,留心一點,如果遇到這種人,要體貼一點,給予照顧。為什麼呢?因為這種人會把自己的生死置乏度外。這就是說,學了東西以後,自己就要多想一想,多琢磨。佛經講,供養佛,供養羅漢,不如供養一僧。什麼意思呢?原因就是,修成了與沒修成的。沒修成的,光顧了修行,全心在修鍊上,幫助他,他能夠成功得方便一些。所有修行的人,都有願力在支持著他,支撐著他的心理。成佛的人,他不需要咱們人間這些,咱們供佛,上香也好,那是咱們的心愿,誠意,發自內心的一種敬意。所以,我說句俗話,吃人飯啊,還得說人話。雖是俗語,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 ●學佛第一步,禮你都不懂,你還學什麼?你放不下你的架子,你覺著你行禮不行禮都一樣么?你覺著你心裡有,你心裡有是在你心裡的,別人誰看到了?所以說,別自己糊弄自己。因為在凡夫這個境界,你得有表象才行。也就是說,身口意表達你的心態,看你的行為,看你的結果。為什麼不看你的心,不看你的起心動念處呢?因為你不能定住,不能長久,前念未滅後念又生,你自己都不知道稀里糊塗在想什麼。很多人說,做事不必拘泥於形式,此言並不正確。對普通人而言,形式表達了心態。跪拜磕頭雖為形式,但表達了恭敬心。形式做久了就會形成習慣,也就不是形式了,假的也就變成真的了。 ●「凡夫與佛,本體無二。只是不明因果,故覺在後,覺在果後,並有始終不覺者。只要一黨,即是彼岸。」凡夫與佛,本體無二。這個本體,是指的眾生,皆有的佛性。無二,是指眾生這個佛性與釋迦佛的佛性是一樣的.無二分別。為何覺在果後呢?只因看不清事物發展的最終結果,故只能在事物結束後才能看清結果,明白結果。但如果有人在結果後明白道理,當下省悟即是後覺。也有始終渾渾噩噩不覺不醒者。若能總結規律,覺因識果,覺即是彼岸,一黨即得菩提法味。 而禪宗講的頓悟呢,是一見就知。覺在後呢,是漸悟,是漸修漸悟。從下往上去,要一步一步走。走到那個位置了,從一樓走到三樓了,才知三樓有多高,才知怎麼上去的。就如那句話了,摸石頭過河。你摸過去了,達到目的了,總結一下,你才知道,哪條路對了,哪個方法是對的。而在這之前你不知道什麼方法是對的,因為你迷。你不知什麼方法是對的,所以說,我們就躁動不安,這顆心安不下來。為什麼安不下來?因為凡夫之心,六根不清凈,七情六慾迷失了你的心。所以說,只要一覺,即是彼岸。這一黨什麼意思啊?只是一覺,說得這麼輕描淡寫,實際說的是大徹大悟。語言簡潔,輕描淡寫,但它的含義太深了,也許你要為這一句話,付出一生的代價,甚至是生生世世的代價。●禪境界是知行,即知道了來指導行動。了解到事物本質,了解水波不二。在意識與心中很清楚。例如,看透了一個人的本質,與其相處時就知哪些事他能做出來,哪些不會做出來,比人的習性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會發生什麼變化。儘管念頭在流動,每時每刻在變化,但習性是不會變的。而了解了習性,也能推理出可能發生的變化。 ●修行是否定之否定。如果哪一天,自己不能否定自己了,你就不能進步了。自己具備否定自己的智慧,你才能進步。像我昨天所講,船隻是渡河之用,你要過去河了,再背著船還有什麼意義呢?你就徒添煩惱,徒增累贅了。過去河了,就把它放下,過去了再有更大的目標。●任何事物都是相對而言的,如果沒有眾生的話,也就沒有佛菩薩了;沒有這五濁惡世,也就沒有凈土了;沒有污泥,哪兒來蓮花?把污泥拋棄,蓮花就沒有生存之地了。蓮花之所以是蓮花,正因為它生在污泥之中。修行人應該明白這相對之中的道理。●常人做事,任性而為。就是昨天講的,他的做事是體,任著自己的性子,任著自己的七情六慾:我愛別人就是愛,我喜歡就是喜歡,我恨就是恨,但是都長不了。喜歡一個人就有煩這個人的時候,這就是凡人。所以有句俗話叫:喜新厭舊,這就是凡人的特點。常人不願克制自己適應別人,不願去做不棄不離,最不願做的就是改正自己,張嘴就是別人的錯,永遠都是自己對。●順者為人,逆者仙。怎麼叫「逆者仙」,怎麼叫超凡入聖啊?作為正常人,咱們正常新陳代謝,一天三頓飯,工作之餘睡覺,順應自己的七情六慾(七情者,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欲者,(生、死、耳、目、口、鼻),陋順財色名食睡。當你修到一定層次,它這些東西都發生變化。什麼叫「修」啊?你的行為規範與常人不同,心理生理都不同,你能與常人說的話不一樣啊,做事行事不一樣啊,久而久之,身心都會發生變化。氣足不餓,神足不困,你氣足了自然不害餓,神足了你就不害困,這不就是逆嗎?放下財色名食睡,與原本自己執著的七情六慾逆著來,就能超凡入聖了,所以說逆者為仙。●越真正有修為的人越樸素越質樸,外形幾乎看不出什麼與眾人不同之處。有與眾不同之處的,那證明他還沒修到家,他還沒開悟。因為他還在提升之中,他還認為蓮花是聖潔的,污泥是污濁的。那麼你想一下,如果沒有了污泥,那還有蓮花的生存之地嗎?在你修的時候,什麼都愛惜是對的,因為要有個過程,愛惜自己的名節啊、榮譽啊、身體啊等等,是對的。但是你要是悟了修菩薩道的法,開悟的話,你就明白了:成、住、壞、空是自然法則,你是留不住的,都是有漏的,有成就必然有壞。●修行修到看似一杯白水,清澈透明,無味無華。注入幾種顏料,它會變成幾種色彩。注入酸甜苦辣味,它就變得酸甜苦辣昧。這些所變只是表象,它的性質從未改變——水。再如一杯淡水,三人飲之,味道也不同。有人會覺甜,有人會覺成,有人會覺澀。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味覺不一樣。這就猶如《般若心經》,十人讀之,十人感受不同。但真理只有一個。這猶如佛佛相通,然而眾生則是不相通的。佛性是不變的——真如,而眾生的習性是變化無常的,是不定的。修行就是止息這不定的習氣,修得返歸本然,表象無色無味,隨緣即生妙有,萬變不離其宗。 ●在常態生活中看似最平凡的人,是最不平凡的人。他在生活中不「標」,不「立」,隨遇而安。不遇大事而不顯,顯後即隱去,無華無彩。這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這種人的表象往往是敦厚善良,樸實無華,人緣好,不彰不顯。 ●人的意識是很複雜的,潛意識的念頭,非到一定的智慧層次,真實用功修行時才能發現。所以有句話說:醒著能做主,夢裡能做得主,生病能做得主,死時才真能做得了主。三千大幹世界,無非一心所現;十法界無非一心。成佛成魔,皆由心造。 ●學佛必須發願,必須懺悔。不發願,不懺悔,絕對沒法修法。因為有歷世的因果,有魔障,必須把業障懺悔乾淨了,修法才能有效果。否則修法會出魔障,容易出現所謂的走火入魔。三業不清凈,身口意不清凈,智力就達不到,會產生魔障。修強身健體可以,修法想有結果很難。如果心裡不是真正認識到修行,光靠嘴上說說,根本沒用。 ●不管你生前是什麼身份,死也和常人沒什麼區別,一閉眼一把灰,只有業隨身,什麼也帶不走。現在說,一個骨灰盒,兩尺大,兩尺這麼大的一個骨灰盒,你是誰也白搭,你都得裝裡頭去。以前還佔得多點兒,一個棺材,能占上幾分地,你現在呢,一冒煙,還有什麼呀?剩下一把骨灰。現在老百姓不理解,一談宗教就認為是迷信。實則不然。為什麼自古以來帝王將相、士大夫,他們虔誠地信宗教,為什麼呀?人們不理解。因為他們的智力達到那個境界了,知道宗教裡頭有真理,有真智慧。咱們常人啊,智力和福報都不夠啊,不知道宗教裡頭探討的是人生的真諦,解除苦厄人生的藥方。常人為了吃喝穿啊,為了養家糊口啊奔波,顧不得這個了,也就是說肉體的慾望妨礙了智慧的提高。 而歷來越是大智慧的人越學各種宗教,因為當他滿足了這個肉體的慾望需要時,他也需要精神的依託。他得尋求精神的依託。當滿足了精神的時候,他還要問個真理。 話又說回來了,古時候那些帝王將相、士大夫,他為什麼能當上帝王、士大夫呢?如孟子說「人生來不一樣」,為什麼呢?前世修來的。如果這世明白了這個道理接著修,來世還會更好。如果這世受苦的老百姓,明白了這個道理,放下俗事修一修,來世也會變好。關鍵看你有沒有這個智力,有這個智力,你就能放下俗事,就能有所收穫。 ●人,既不能參透自己,也不能知道身外的真目,更無法知道宇宙的真相,卻想自由,卻想洒脫,卻想自在,卻想自己把握自己,怎麼可能?根本不成立。所以說,要想獲得自由的話,就中國文化而言,只有遵循中國傳統文化這些先聖大德和古之聖賢的言教,你才能活得自由、洒脫,才能明白宇宙的真相,生命的真相。要不然,可以說,連自己一廂情願都談不上。為什麼這麼說呢?人都說一廂情願,我為什麼說連自己一廂情願都談不上呢?因為你不知道哪是你。前一個念頭和後一個念頭流逝的太快了,前一個念頭想為己,後一個念頭就不想為己了。你說我說的對不對啊?前一個念頭想為自己努力,想為自己獨立、自由,怎麼怎麼樣,後一個念頭就完啦。所以說,還是求實的好,實實在在的好,別玩教條主義,別玩應景,別玩葉公好龍。 ●古時候中國文化講究一個涵養,不爭,老子《道德經》上講的很清楚。現在的文化,講究的是爭,表現。那競爭就必然存在著鬥爭,看誰把誰征服了。任何事物存在的前提是,以另一方的存在而存在。消滅了矛盾了,你覺得戰勝了,實際上你已經開始衰了。當王冠戴在頭上,榮耀就已經失去了,物極就必反了。所以現在提倡和諧社會。和諧是什麼?就是一個對立統一啊。以前是斗,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鬥來鬥去,把自己毀了,瘋了。表面看,人是為自身,結果最終大自然懲罰的是人。宇宙萬物是相互依賴的,對立統一的,明陽平衡的。所以古之聖賢,求缺不求全。而凡夫,求全不求缺。 ●任何事物只要講出來都是對立統一的,在娑婆世界幾乎沒有兩全其美的。所以中國古書上一句話,聖人求缺,凡人求全。你從心裏面離佛菩薩凈土近,你就離世俗遠;反之,你就離佛菩薩遠,離世俗近。人呢,卻往往想畫個圓,得兩全其美;或者是掙扎在這個線上,這邊也不想丟,那邊也想得,整天沒完沒了。總而言之,人的動力就是,未有想有,未得想得。人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因此才求全責備,才求圓、求全。還有的,想求空的這面是為了實的那面,什麼意思呢?比如說,燒香拜佛求榮華富貴啊。我以前說過,如果你求佛菩薩靈驗的話,要從中去思索。思索什麼呢?為什麼靈驗,靈驗之後該怎麼辦?佛經上常有這樣的故事,佛成全眾生的一念。所以,靈驗是為了給你提個醒:佛菩薩真實存在,法界真實不虛。佛菩薩應了你的願,你也要應佛菩薩的願,佛菩薩要的是你發心修行,滿你的願是鼓勵你修行。因為你求的世俗那些東西不是真對自己好,發心修行才是真正為自己好。而你如果老是這樣重複在這個國內,求完這個求那個,佛菩薩雖然不煩,以慈悲的心看著你像個螞蟻似的爬來爬去,老是爬不出去,但是周圍的護法,可能就沒這麼有耐心了,可能下次就不靈驗了。 ●這個化解因果,必須雙方達成諒解。他不討,不是你有本事就可以不還給他,他就對你沒招,他就沒本事討了,不是這個概念。牢牢記住啊——因果,來世你有再大的本事,你使不出來,這就是大勢至的意思,那個勢很大,它在無意識間,嬉笑之間,玩弄之間,它就要了你的命,這就是因果。因果是極其公平的,不公平是你自己對自己不公平,沒有真正善待自己。什麼叫善待自己啊?都為我,都想執著於我,到底怎麼是為我啊?都想要獲得自由和解放,怎麼個自由法?難道沒人管束你?現代人認為的無人管束,吃喝嫖賭吹,坑蒙拐騙偷,那才叫自由?錯了,大錯特錯,都被世俗的假象所蒙蔽了。 ●所以說,縱觀歷史來看,很多大人物都死在小人物手裡,注意,小人物,不是小人,是死在小人物手裡,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為什麼?大家看書,看歷史,一定要動腦子思索,要從字縫裡去看字,這是魯迅先生說的話。所以,對我來說,我的感受是:越明白了,越夾著尾巴做人,越誠惶誠恐。到你哪天悟了這些東西的時候,你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我說這些話。並不是得了本事,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滿足自己的慾望,我沒錢花了去銀行里拿一把,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為所欲為。不是這麼個概念。你只要取,就必會有失。 ●密啊,就這麼巧妙,就這麼美妙。你看到這個咒了,你也背過了,但它不起作用。如果有師父傳給你,也許師父念錯了,你也發音錯了,它都起作用。什麼原因呢? 也就是說,實際上師父扮濱一個什麼角色?師父相當於一個什麼人來?就相當於那電線啊,你斷了路了,師父就是能把線給你接上的那個人。就相當於你在水中,師父是那條船,師父可以把你渡過去,渡到彼岸。就這個意思。那個電本來是用線傳遞的,這根線斷路了,師父給你接上,它就通了。你自己呢,你沒這種能力把它接上,所以它不起作用。所以傳咒子很多都有地方方言,念錯了、讀錯了很常見,但是它照樣起效應,當然讀對了更好。有的讀對了,它未必有效果。所以很多事讓一般人不可理解。 ●這個肉體啊,既是你,又非你。你要說完全是你吧,你長相可能不是前世那個樣了,有可能男的變成女的了,也有可能女的變成男的了。在這個宇宙之間,三界之中六道輪迴,人這個肉體啊,就像四季換衣服一樣。至於這個衣服怎麼換的,那是受你自身的因果所報,漂亮啊,丑啊,富態啊,貧寒啊,都是你個人的因果所致。所以佛法啊,皆歸於因果這一事。在道教里,講不通的東西,就說大道自然,實際這是不了道。為什麼呢?任何事物,你只要窮追下去,它都有一個因。一個因套一個果,一個果套一個因,它是無窮無盡的。就是咱今天在座的所有人,你要窮追下去,必有一個因。也許曾經在一塊兒待過,也許不定哪一世一起聽聞過佛法,這就木好說了。學佛,一定要明白因果的道理,別出去講的時候,張開嘴就鬼啊神的,叫人覺得你神神道道的,神經不正常,引起人家反感來,那就不好了。 ●有人說,跟人講公平,跟動物也能講公平嗎?事實是如此,佛說三界眾生皆平等啊。你殺了它,將來你要被它殺。你覺得不好接受,是因為你不懂,你不會看。如果你會觀察的話,你就能看出來:很多人都留著前世的習氣,甚至是帶著曾經是動物的習氣。更不用說人長的千姿百態,從相面角度講,你像什麼就有什麼特點,就有它那個同種屬性的特點。 ●身口意三業,最易造的是口業,最難斷、最難清理的,是意業。口業最易造,人們罵人也好,說長道短,讚頌佛陀等等,都是從口出。最不易清理的,不易斷除的,是意業。當你修到一定境界的時候,你的意識可以完全控制這個肉體。身體的需求是意識在作怪,身業是完全可以控制住的。 ●有些人不理解,為什麼已經開悟了,還在乎生死呢?因為有情眾生很在意,很怕死,都對死表以哀。了悟者與天地萬物相融,同體大悲。了悟者的動容,天地萬物都有感應。而天地萬物的情狀,了悟者也都能感應到。古語說,聖人之喜,以物之當喜;聖人之怒,以物之當怒。是聖人之喜怒,不繫於心而繫於物。 其實,乃至一個常人,至誠到極點,真性情流露,也能與天地萬物感應。當一個俗人真性情流露的時候,他也是真俗不二的。如果是真性情,不是造作的,與天地萬物也會有感應,只是感應的程度不同。就害怕不是真,世人往往都不是真。 關於「自主」(2006.5.2) 這些年來我看所熟悉的這些人,雖然口頭上說是學佛了,卻並不以佛法的理念、規則來衡量自己,實際仍然是按世人、俗人的理念來行事。他沒有佛法的正知正見,沒用佛法的理論作指導,都是按自己的一知半解,道聽途說來想像。咱們今天講些實惠的、實用的東西。 很多人跟我學了一段時間以後說自己有特異功能了,有的說能入定了,有的人則執著在夢上,以為佛、菩薩給他托的夢,因此信以為真。那麼,什「么叫定態?夢是怎麼回事? 按佛法來講,夢都是生理的摩擦所產生的。好理解的話來說,就是你七情六慾、起心動念處摩擦所產生的。沒證到空性之前,你對自己的意識形態、思維方式,特別是思維,你還不清楚。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都是遊戲。你只有按佛法去對照,去印證,才能知道自己是對是錯,要不沒有辦法能知道。所以說人做夢,大多是不準的。 修定的前提,必須斷淫慾。不斷淫慾無法入定,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是個難以跨越的門檻。怎樣判斷是否入定呢?氣住脈停是衡量入定的標準。 初禪的概念是什麼呢?是念住,首先第一關你要跨過去,你得把自己的念頭定住。比如說,我現在拿起這支筆來,你能把念頭就定在這支筆上,你的意識當中就這麼一個念頭:這支筆。談何容易!1 0年,20年,30年,有人這一步就做不到,就這一念就定不住。入定不是那麼簡單的,不是異想天開的。所以以前說,三年能學一種絕技,而三年出家未必能修到初禪,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二禪、三禪、四禪就更不必說了。 有人現在動不動就想出家,出家的真實含義是什麼呢?是出「生死之家」。什麼叫「生死之家」呢?你要跳出六道。你要跳出六道,才為「出家」。要麼即便你出了家,也就是換了一身衣著,換了一種生存方式。這跟你不出家,我認為,沒有根本的區別。 一般人要是想達到空,是很不容易的。談空容易,但是達到空,的確不是件容易事。除非他不是一個真修行人,真修行人就知道了,要想達到空不是件容易事。你沒有多少劫的修行,你達不到那個境界。只有你修證達到了空的境界,你才能知道空的真實含義。因此要修行。怎麼修行呢?要有正知,正見,正確的理論作指導,熏陶自己,不斷地改正自己,而旦要有毅力,你才能有所收穫。沒有毅力,沒什麼收穫。一切的言論最終落在實踐上,做不到,等於什麼都沒學,沒用。 很多人談學佛,我就直截了當地說,你能做到三句話就行。哪三句話呢?醒著的時候你能夠把握自己的意識狀態;夢中你能把握你的意識狀態;病中你能把握你的意識狀態,你才敢說,死時我能到佛、菩薩凈土上去了。但是說好說啊,你看我說多容易啊,你要做可就難了。為什麼呢?這個夢,怎麼能不做夢了?怎麼能把握住夢啊?咱們醒著的狀態都無法知道自己在想什麼,意識流非常快,像瀑布一樣,咱都定不住它,怎麼能在夢裡把夢抓住呢?怎麼能知道是在做夢呢?你想想,談何容易啊。但是你必須一步一步地走,你才能說自己有所把握,有所成就。醒著的時候你無法把握自己的心理意識狀態,那麼在夢裡你就無法把握。這沒什麼高談闊論,也沒有什麼宗教色彩,這是最實際的。所以我就說,無論說什麼都是空口說教,就看行動。 但是看行動呢,扯得遠點,有人也看不懂。人的這雙肉眼有的時候是看不懂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你無法辨別真偽,所以一開始我就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般人,有些外表的東西就看不懂,有的是真道德,有的是假道德。我成天說一句·話,如果某個人給另外一介人發壞的話,他要坑害這個人,他要是知道最終他是害他自己的話,他真正明白或者信了的話,他絕對不幹。我不知道你們怎麼認為,我是這麼認為的。為什麼呢?就和劃的這個「O」似的,就這麼個圈,人就在這個圈之中,你跑不了。 就這一點,我觀察了十幾年了。特別是我接觸的人裡面,來求財、求富貴、求陞官的,他認為那是真實的。說實話那不是真實的,為什麼呢?到你死的時候你什麼也帶不走,能帶走什麼呢?用佛教的詞,叫業,也叫因。怎麼帶走的?帶在你的第八識上走的。一個人臨去世的時候,他一生所做的事,像放電影一樣,都過一遍,都會顯現出來,甚至是再往前推很多世的事都會出現。很多人講中道,不苦不樂,不善不惡。那麼你再仔細剖析一下,怎樣才能明白中道啊?不知道苦,你能知道樂嗎?人世間樂是短暫的,什麼叫常樂啊?什麼叫真正的安啊?要想探討這些詞的意義,你只有跑到佛學裡面去探討去。 談儒道之學(2006.5.2) ●儒,這個字從表面來看,它的含義就是:人之所需。應該這麼理解,作為人,人之所需。儒強調的是人倫日用,它的核心理念「仁」,它的理想境界是「社會和諧」、 「共產大同」。就因為有這些理念做基礎,才使得中華大地呈現大乘氣象,為後世佛法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任何思想的形成都有其根源,夫子的思想形成來源於他對上古聖者三皇五帝以及周公的追思。研古喻今,他希望能有聖王再現,能使春秋時代的中華大地成大一統,達到社會和諧,萬物同樂,有序共存。儒教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強調「中」,講「中庸之道」。這個「中庸之道」, 雖非夫子之論,是其嫡孫子思所著,但闡發的卻是夫子處世之思想。 巧妙的是,無獨有偶,原在古印度曾經有一位龍樹菩薩也造了一部《中論》。可見智慧是相通的,聖者的心是相同的。夫子闡發的「克己復禮,滅人慾,存天理」的道理,是成就一個君子賢達的修行方法。夫子「有教無類」的思想,與釋迦佛祖所講「眾生平等」是相似的。他推行「仁、義、禮、智、信」的思想是希望社會人人都能成為志士賢達。 ●在儒教里,人格的完善可以看出這麼一個發展脈絡:君子、賢人、聖人。也就是說,人要學儒的話,要經過這三個階段,君子、賢人、聖人。 ●大家不是專業學儒的,不去研究這些。你們要是仔細研讀,就能讀出這個意味來:咱們現在接觸的儒學經典,很大意義上是後人加工過了的。特別是漢朝時候的一位董仲舒大人,他把五行啊,陰陽啊,等等等等,都加入到儒學裡來了。為什麼呢?這樣能包容萬家,能與其他宗派抗衡。但是這一加工就壞了,失去了原來很多的真知灼見。比如咱們後人很熟悉的一句話, 「唯有讀書高」,這的確是當時孔夫子教學的一種理念,因為只有讀書明理,才能修身,才能把人做好,才能為社會所用。它和今天大家理解的不是一個意思。後人加工之後變成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意思是說只有讀了書,才能在世俗中獲得財色名利權。 剛才講了,儒是講人道的,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入倫日用,把人做好。所以當年,有人向老夫子請教關於鬼神的事,夫子避而不談。為什麼?老夫子的意思是,人你還沒做好呢!你還問什麼鬼的事啊?也就是說,當下你首先第一步要做好的是人。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是孔聖人當年感到高興的三件事:對老一輩的人,要使他們生活安逸;對朋友,要使他們信任我;對年輕人,則要關懷他們的成長,使他們懷念我。這三件是他高興的,也是樂意做的。現在我們遇到很多詞,讀起來咱們都覺得像是神話一樣,隨著你們自身的境界不斷變化,你們會知道,古來聖者沒有一句話在騙我們,如果你能抓住幾句話去做,做到了你就不得了。 比如說,咱們皈依的時候講五戒十善。這五戒十善,你要這一生做好的話,能保佳人身,還有可能成為天人。不要小看了這個人身啊,咱們這個肉身來之不易。因為它也是屬於果報而來,極其不易。佛形容得到這個人身的困難,就像大海之中漂著一塊木頭,上面有一個小洞,一個瞎眼的龜,碰到這塊木頭,再鑽鑽鑽,碰巧了,鑽進這個木頭上的洞里。 為什麼我講這個呢,如果你真去修的話,你就會有這種體會;如果你僅僅是看看,就不會有這種體會。如果你真去修的話,每句話你都會有身心的受益。舉個例子,孔夫子所講的一句話: 「己所不欲,勿施與人。」這句話,我跟大家說,你如果真能堅持做的話,是會非常受益的。我自己深有體會,身心都有體會。所以說很多人貪多,這也想學,那也想學,其實不用貪多,幾句話你要真能受用了,就不得了;一句話受用,就不得了。怕就怕你堅持不了。你想想, 「己所不欲,勿施與人」,也就是說,自己覺得不好的事兒,你不能反過來再推別人做去。咱現在的理解可不是這樣。舉個例子,我被人坑了,我覺得冤得慌,得找回來,我得坑別人去,這樣才能從心理上找回來。要麼,就不夠本了。 很多人覺得我們自己的文化不好,看人家西方的文化好。那是因為你沒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文化,你掐頭去尾了,就覺得自己的文化不好。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你要是真正了解,就不是這個感覺了。 ●佛家畫一個圓圈,叫空門;陰陽圖,則是道家所講。儒教,人之所需。他崇尚的是「仁」,做事要仁,行仁政,再就是中庸之道。各家有各家的說法。儒家是治世,道家是遁世,佛家是出世。 ●佛,這個方塊字是很有講頭的,要否定自我,要否定人。為什麼呢?因為人有七情六慾,你如果認為自己是個人的話,也就是你認可你的七情六慾是對的話,那麼你就執著於這個肉體上了。執著於肉體上你就不會產生智慧或者知見,你也無法了脫生死,成佛那是望塵莫及,不可能的。你要想成佛,就要否定自我。佛是否定了人成就的。 ●怎麼能讓佛性顯示出來?那就要看你個人的智慧了。你要是往前走,盯著前面一個東西去抓這個東西,你抓不住它;你必須往後退,退到無,才能顯出「有」來。所以佛經里有「真空妙有」這麼個詞。所以,每句話原本都是來自於修證,不是僅僅談文字遊戲,不是當知識了解。 ●從道教上講,大道生一,這個「一」是什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這個「道」字里就可以表達出來,在陰陽圖裡就表達出來了。道學的理念,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舉個好理解的例子,用傳統的道學理念,人有三魂七魄。咱們活著的時候是陽中有陰,這一點表現在哪裡呢?表現在陰陽圖中的這個魚眼上。人去世了,表現為陰中有陽,這個陽表現在哪裡呢?在這個陰陽圖上,也表現在魚眼。它的表現形式是什麼呢?它仍然有個影子,有個虛體,右個物體,那是陽,陰中之陽。咱們肉體是陽中有陰。 ●中庸之道,怎麼能把握「中」呢?所謂「中」,在陰陽圖中表現為S線。這個陰陽圖代表的東西太多了,它裡面含有道學七大規律。要是用道學的理論來理解的話,它和佛學不一樣啊,大家要聽懂,儒學和道學有區別,道學和佛學又有區別。所以,剛才一開始講,釋道儒,本一家,因為佛經是參照中國的儒學上的一些辭彙來翻譯的。 ●剛才咱們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三條,作為一般人,都很難很難做到。也就是說,如果儒,你學好了的話,你再來學佛啊,或者學道啊,都會進步很快。進步慢的原因,就是第一步「禮」你都沒懂。不知道大家讀過《道德經》沒有, 「禮」這個字,被老子他老人家罵的是一分錢不值。老子說它華而不實,是最後一層薄紙了。為什麼他這麼說呢?這是一步一步遞減出來的。也就是說,到了最後,人沒德了,都失掉了,僅僅能要求一個禮了。 「禮」再沒有了,就徹底完蛋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做人,最低最低,是禮。但是你要是講「道」,禮又發生變化。什麼道啊?是天道,是人道,還是菩薩道、佛道,還是鬼道啊?那又不一樣了。一個人做事,和他的境界有關係。 ●儒學講的「仁、義、禮、智、信」,闡明了修德的垂要性。孑L子講,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之不能從,不善不能改,是我憂也。也就是說,不修道德:學了不能講,講了又不學;聞之不能從,光空聽,不去認真做去;不善不能改。當時孔老夫子說,他「憂」,用這麼一個字代替。也就是,憂愁,擔憂。為什麼擔憂呢?人光會耍耍嘴,光是聽聽而已。人人都會講仁義道德,但是光講不去做,孔夫子對這個擔憂。 現在世人都不說實話,覺得說了實話害自己。但是你翻開聖典看看,古時候那些稱為聖人的、賢人的、君子的所說的話,幾乎全是實話,不帶掩飾的。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們獲得天下人的尊重。 ●孔夫子有他自己的一些行為規範,他一生的言教是建立在人倫日用上,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比如說談到富貴,他對富貴怎麼認識啊?他說,不義而富,於我如浮雲。也就是說,不講仁義道德而致富,是不實在的,沒有以德為根本,像浮雲一樣,稍縱即逝。現在很多人覺得,怎麼能發財啊?不擇手段。不但是這個時代,從歷史上看,每個時代都存在著這種現象,最終還是自己要倒霉。孔夫子表明他的態度,如果用不義的手段去獲得富貴的話,他不去做。 ●當時有人問孔夫子,你感到快樂的是什麼呢?他回答有這麼幾條,第一是以禮儀音樂陶冶自己,用好的音樂熏陶自己,使自己得到修養。是禮儀音樂,不像咱們現在所說的流行歌曲,不是這個含義。二是以宣揚別人的好處為樂。說到這裡,找們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這樣。第三是以廣交賢友為樂。廣交賢友,不是狐朋狗友,不是吃啊,喝啊,吹啊,不是現代人理解的意義。是賢友,賢德之人。當時別人問他,怎樣是為賢友呢?他回答說,好的朋友的標準啊,是正直忠誠、博學多識,壞的朋友的標準是阿諛奉承、姦猾、夸夸其談。 ●前段時間我看到宣化上人著的《水鏡回天錄》說,孔子是佛教里的水月童子轉世。釋迦佛降生在印度時,水月童子就降生在中國。乃至老子也是從佛教中來的——老子就是迦葉祖師的化身。孔子提倡儒教,老子提倡道教,他們為佛教做開路先鋒,先來教化中國的老百姓。所以後來佛教傳到中國時,一般人就很容易接受佛教的道理。 關於「因果」(2006.5。3) 無論是何因,不管善與惡,有因必有果。就因果來講,它的本質不存在善與惡,所謂存在,它是存在於人的意識之中。 父母生下一群子女,其中有來報恩的,也有來報仇的。如果都是來報仇的話,那就砸鍋了,那就說明他自己也太沒德行了。多數家庭都是既有來報恩的,也有來報仇的,這兩者不能抵消,但有一個平衡。也就是說,人不可能光做好事,也不能光做壞事。就像剛才說的,偷了這家東西,回過頭來給了別人了。到頭來,要是都變成你的子女的話,你偷這個人的,你該他的;你把這個錢拿來給了別人了,他又該你的。一個是來討債的,一個是來還債的,在這兩者身上反映這個平衡,這個平衡不體現在你自身上。可是現在這個時代沒辦法了,只有一個孩子,弄不好就傻了眼了。 由這個問題咱們再說一個問題,殘疾人。從佛教的理論上推的話,他是果報。對不對?他肯定沒做好事才殘疾的。但是話又說回來了,你要是鄙視他,不讓他活著,那又是你的錯了。他本身殘疾,就是果報,那是上蒼自然的規律。至於你,那是你自身有沒有慈悲心的事。所以我以前早就說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修廟的修廟,扒廟的扒廟,與你沒關係,你發你的心,你做你的事。 但是還有一點,又轉回來了,在一個團隊里,在一個機構里,在一個國家制度下,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殺人了,你就得償命,不管你以前和他什麼因什麼果,不這樣做就亂套了,這是世間法。今天張三殺了李四沒事,後天,那就熱鬧了,誰都可以找出理由來解釋。我的觀察是,往往很多時候,真正有因果的話,他並不是故意地造成你的死,他讓你沒法用法律討他的命。他無心殺人,但是結果人死了,為什麼啊?往往這種情況就屬於果報。也就是說,往往這種情況就屬干你該人家的了。如果不該他的,你看電視上演的,那些殺人犯,跑到哪裡都跑不了,幾十年後都能找到他。只要跑不了,就說明那個人不該他的。 要說這個問題啊,咱今天在座的,誰敢說沒殺過生?雞啊,狗啊,貓啊,鴨的,誰敢說沒殺過啊?明白了道理,就沒必要這麼恐懼了。你無非就是該了他一個臭皮囊嗎?我曾經殺了你一個臭皮囊,我今天還你一個臭皮囊,不就完事了嗎。明白了真實道理,就沒什麼恐懼了,還完了帳,不就清凈了。 (問:剛才說的,比如他殺了人了,但他不是故意的,正當防衛之類的,也服過刑了,他這種呆報算是今生還了,還是下輩子要還?) 你前提已經說了,不是故意的,不是處心積慮的,這世又被判刑或是執行了法律下的制裁,應該說是還了。但是不是徹底還了?那就因人而異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都是執著的,不會反觀自己的,他不知道前世怎麼樣,他只知道當下你殺了他了,這是一個執著心。他若執著於此,來世他還會討。所以必須要自己開悟啊,你要是光執著於現象,它是沒完沒了的。 關於「德行」(2006.5.4) 自古以來,各種宗教,無論道教也好,儒教也好,特別是中國人,所崇尚的東西有個共性。什麼共性呢?德行。正因為人們不好做到,甚至是做不到,人們才崇尚、敬仰有德行的人。你翻開中外歷。史看看,人們崇尚的是德行、道德。 我為什麼提這個呢?因為中外歷史,自古以來,所有成仙得道者,所謂聖者、賢人、君子,大德等等,他們有同一共性:德行。這是被人類認可了的,比如佛家講的慈悲啊,孔子講的仁義禮智信啊,各家有各家的說法。道德,有道才有德,與道相融,自然有道德。若心中無道,所作所為皆形式,何來德行。 所以說,你要在修行這條路上有所成就,就必須改造你自己。因為這是共性,你無法抗拒。咱們通常說的,頭上三尺有神靈,他們怎麼成為神靈的?他們是修的,他們有道德準繩,他們有智慧,就是這麼一輩一輩傳承修下來的。如果你想修行受益,別無他路,就要認真去研究,認真去修行,改造自己,合乎古訓。 有人說,那我豈不是沒有個性了?那我告訴你,咱們人人有個二,能成佛的是一,這個「一」是眾生的共性,沒有個性。把我這句話記下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話。也許,你從別的地方,聽不到這種說話,這麼直截了當的講話。為什麼呢?我把這個利益關係都給你講清楚,你要想去修行,要成就,你只能這樣做。 你這個人的德行,你有沒有福德,積沒積過善,只有在最危瞼的時候,瞬間才能體現出來。比如說,發生車禍了,都死了,只有你生還了。生還之人必有其原因,也許大家不認為他是什麼道德典範,但是他必有其原因。咱們今天在這裡,我就直截了當地講了,來學這個東西,它就不但牽扯到咱看得見、摸得著的陽性世界的事兒,它要跨越三界來談這個問題。你瞪著兩個大眼睛看不見,不一定跟前沒人啊。咱們這兩隻眼睛啊,能看到的事兒太少了,知道的事兒太少了,不了解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我們看到的,首先並非是事實的真相,更不用說我們看不到了。所以很多人敢冒天下大不韙,稱老子天下第一,那是無知。所以我再三給我的學生們說,「不欺暗室」。只要你做到了,以後就會有妙用。 修行講破相,破去一切執著,破去一切相。你要是想真正清靜下來的話,好的念頭和壞的念頭,它都得清凈了,都得歇了。不是我有善的念頭就能靜下來,不是的,善惡的念頭都得清凈了。所以佛經上講妄念,叫你消除妄念,不說對錯,不說你的念頭對與錯。為什麼啊?因為從不同的角度上看,有的問題它不是對錯。 那麼,善念頭在哪裡使呢?當你在達到境界之前,靜下來之前,修有為法的時候,你要修善。不修善,你根本修不出成就。為什麼呢?就和咱一開始講這個禮似的,咱傳統文化幾干年了,這些做護法的他們都是在這種文化熏陶下成就的。那麼,雖然現在是2006年,文明極度發達,你要想從這裡頭,從各種宗教裡頭獲益,使自己能安心,你就得走傳統文化的路子。作為中國人,如果一個人連禮數都不懂,我敢給你說,沒人會去渡你。因為當你在入定之前,到一定境界被困住的時候,你要有德行的話,可能過路的山神土地,天上飛的神、仙,過路的,他都能幫你忙。但是你要是沒德行,治你還來不及。可能大家不好接受我說的這話,但是我說的是事實。 所以說,你們這個層次啊,你不懂,不知道,當你往上修修就知道了。當你到那種境界,當你靜下來的時候,你就知道了。在那種狀態下,一念就可成佛,一念就可下地獄。你要多行善事呢?你要有道德呢?那一會兒你就能拐過來了,即便拐不過來,也許就出來一位能幫你拐一下,接一下,照顧你一下,指點你一下。所以說一點一滴都能顯示一個人的境界。 關於「學佛」(2006. 12.3) 學佛,你以為念上兩句佛號,就是學佛嗎?門兒都沒有!你根本不會出那智慧。三藏十二部是釋迦牟尼佛祖講的他個人的修證過程,談的是個人的經驗。 你沒修到那個境界,你拿著書讀去吧,你就是讀不懂。你沒幹過那個事,你怎麼知道啊?你干過這個事了,別人一講,噢,我知道這個事。你在泰山底下,別人給你說泰由頂上什麼風光,在泰山頂上能看多遠,你保准不知道。等你到了泰山頂上了,你就知道了。別人再提泰山頂上什麼風光,那周圍的氣魄,你就知道了。就這麼簡單。 可是你沒修到的時候,人家告訴你泰山,說泰山頂上日出是什麼樣,或者寫下來了,你去讀那篇文章去。啊,真好,我覺得真好,你就腦子裡去硬記。同樣,現在去讀經,念這些東西,學這些東西,就是要叫你牢牢記住,記住幹什麼用呢?哪一天你到這個境界了,砰,對上號了,你一下子就會有新的領悟。但你要是記不住,到時候它不起火花。 佛像有的是,很多人都見過佛像,那真佛誰見過?是啊,家家都供著佛像,你供個佛像,就有護法護著你嗎?很多人不理解,認為拜個佛,掛上個佛像,就有佛菩薩護著。我告訴你,沒那麼容易。如果你心中沒有佛,只做表面文章,與佛不能相應,怎麼能得到護佑加持呢? 實際現在很多人都不明白,真正要學佛是有傳承的。佛法傳入中國幾千年一直是有傳承的。即便是今天,仍然是這樣。有時間翻開古往今來的高僧大德的傳記看看,都是有法脈傳承的。所謂的「法脈」,就是有宗譜的,它都是一個傳一個,這麼傳下來的。不是你見見佛像,磕個頭,你就學佛了,不是這樣的。 古時候,為什麼傳一個中一個?他就考驗你個人的悟性。他不是用世間的思維來對待你。可是現在不行啊,法師給你空講大理論,其實你什麼也聽不懂。光知道,嗯,這個法師講得好,脾氣好。其實人家不給你說實話,因為那個實話沒法給你說。一說,你就覺著,這是管治我,他是在約束我,約束我的行為,約束我的思想。這就是現在人和古人學佛的區別。 所以藏地的人現在成就的多,古時候漢地成就的多。因為學的人有智慧有福報,學,自然就抱著一種學的心態,沒這麼些妄念,沒這麼些廢話,沒這麼些客套,師父叫你怎麼著你就怎麼著,它自然而然就通了。為什麼有的人腦子不好使,話也不會說,他能有成就。因為你說什麼他就信什麼,他就是信你,怎麼都信你,他就起作用。他誠,你一句話他就會起作用。只要方法對頭,思路對頭,就能出現這個效果。 現在人不好講就在這裡,教和學達不成共識。釋迦牟尼佛祖當年,他和他弟子們之間,是相互成就。什麼叫相互成就呢?這個師父有智慧有境界,誰來評價他有智慧有境界啊,是他的弟子。如果他弟子沒有智慧沒有境界,他怎麼知道師父有智慧有境界啊。 隨著你們層次的提高,你才會越來越知道師父的怍用。你們層次不提高,思路打不開的話,這個點接不上,師父給你們的東西,你們接不到。當然你們也想要,但它就是接不通。自己福報薄,智慧淺,給你個好東西,你接不著。因為你不知道,你不懂,給你的東西是要你從心底里放下自己的東西,才能接給的這個東西。你放不下心底里的東西,你接不著給你的東西。就這麼微妙。要學以心傳心之法,很簡單:沒有自己。完全放下自己了,像一張白紙,去印師。 舉個例子,在法會上你覺得兩個眼睛什麼也看不見,實際上到處都是人。你的一舉一動,你的一言一行,大家都看見了。你看不見他,他看見你了。所以處在這種特殊場合啊,社會上那些處世為人那些事啊,就應該改改。在這種場合,可能一個善念,就能種下善根,就能種下福報。你要和社會上那些想法啊,什麼打啊,鬧啊,罵啊,吵啊,爭啊,斗啊,一念也會種下無窮的惡根。如果在那個場合,你被感召了,真真切切去懺悔了,就按我當時所講的做了,那你就得到了。如果在當時,你三心二意,你懷疑,那你就打折扣了。所以學這一行啊,要有悟性,真得有悟性,沒悟性不行。 學佛,越想當輩子有成就的人,往往災難越多,不想成就的災反而少。為什麼?(有人答:試你,磨練你。)這是一個原因。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有成就了,你得還帳啊。你若真成就了,你以前該的那些帳,人家找不著你了,你不到人世間來了,人家還找得著你嗎?人家都趕著來討,你得先把帳還清了。所以佛經上說,釋迦牟尼佛祖是兩足尊,不是一隻腳,是兩隻腳,福報和智慧都是圓滿的。 很多人不理解,他一發起想學佛的心,反而來災了,還不如不學呢,不學倒什麼事沒有。實際上當輩子的事當輩子了啊,是好事。你乾的某件事,當輩子出現果報了,這是好事。為什麼呢?現世報能夠促使你去想想。如果你今天乾的事,果報明天發生了;前幾天乾的一件不好的事,果報今天發生了,你個人就會去想一想,能促使自己改正。一隔世,前世乾的事,這輩子你不知道了,難以起到教育的作用。 生辰八字是前世的一個果,一般人都難以突破八字,有兩類人能夠突破。第一類是你碰上明師了,合於道的師。如果你和這種明師能夠達成溝通的話,他說什麼,你信什麼,能使你的八字,本來的命運發生變化。第二類人,靠你自身修鍊能合於道,才能發生變化。突破的原因,一是意識的轉化,一是加持的力量,有替你背業的。 我再三給學生講,一抬手一投足皆在道中。世間一切都在道中,一切相皆在道中。只是你自己心中沒有道,你就浚法與它合。你整天活在道中,道不在你中。佛中有你,而你中沒有佛。所以你沒法與佛溝通,你就成不了佛。佛即是宇宙,宇宙即是佛,你不是宇宙啊。開悟的人,言行舉止都合於道。開悟的人一動容,天地萬物都會發生感應。你要是心量打開以後,能合於宇宙了,能孕育萬物了,能慈悲愛惜眾生了,那離成佛就很近了。真理就是這麼微妙,不可思議。所以你們要多看看書,越是真理越明了,越是高級的東西越簡單,簡單得令人難以置信。 作為一個常人,放不下我執,你放不下「我」,處處有「我」這個概念,突破不了。在生活中你不知道哪是真的,哪是假的,哪是對的,哪是錯的。你要是從世俗的角度來衡量對與錯的話,那就麻煩了。應該抱著什麼心態去做事呢?「用離俗的心做俗事」,這樣你就會遊刃有餘,這樣做事沒有不成的。為什麼呢?因為你不是賭徒了,不是腦子一熱我要玩命。在做事的過程當中,你就有所把握,不以自己的這顆心去衡量事物,不以自己的嘴、口福去吃那個東西。我覺得鱉好吃,養身體,我就宰了它吃,那就不行了。為了訓練你們適應這個過程,我反反覆復告訴你們,讓你們誦經誦咒,增加點定力,增加點戒力。說到做事,一談「忘我」,大家都迷糊了。認為也不養老,也不養小,也不儆事了,那就忘我了。錯了,都錯了。所謂「忘我」的意思是,你要認認真真做每件事,全心全意地做每件事。做每件事,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進去,這樣才能訓練出「忘我」來。要剋制自己的慾望,這才能「忘我」。 你翻翻歷史看看,成大事的人,很少不是性情中人。性情中人,更容易與自然接近,做事更容易忘身、忘我。一旦做事,他都忘了,忘身。很久以前看到一篇文章,在非洲霍亂病蔓延的時候,人都死了,只有一個牧師,他盡心盡意去照顧那些病人,他沒事。為什麼啊?難道上帝偏愛他嗎?如果上帝真是偏愛的話,又為什麼只偏愛他呢?為他人做事,忘身。不是說,你可別傳染我了。如果害怕被傳染了,反而會被傳染了。說起來是這樣簡單,常人是做不到的。一般人不會拿著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不會忘我,做起事來必定要打折扣。 很多人還迷糊一件事,一提「放下」,壞了,什麼都不幹了。也錯了。「放下」是放下沒有理智的執著妄想,或者說喪失理智的執著。什麼叫沒有理智啊?感情用事。什麼叫感情用事啊?是人的情緒,不按道理來講,被七情六慾所操縱。上次講了,人成即佛成。做人要盡善盡美。怎麼叫盡善盡美啊?就是克制你自身的慾望,去把每件事做好。在做事的過程當中,你要真用心,你要去體味。即便成功不了,你也能吸取經驗教訓。這樣訓練自己的意識,也就是放下你自己的七情六慾,去滿足他人的原望。 悟了的人是真正平凡的人,是真正聰明智慧的人。修行的人是什麼心態呢?求事物的真理。你不用給我裝飾,它的本來面目是什麼,本相是什麼就是什麼。悟了的人,只講究實質,不講究外在的形式。自然就是這樣的,沒必要用裝飾性的詞去修飾它去,直指道來。不悟的人不行了——我在這兒苦著,你還給我講道理,簡直不懂人情世事;我這裡沒錢花了,餓得肚子慌,你還給我高談闊論真理。他覺得不理解了。 實際呢?如果你看透了這是真理,我敢說你保准不會再餓得慌,怎麼著都能活,只是一個心態問題。你看看中國歷史上的范蠡,他怎麼著都能活。保著主子稱霸了,他一抽身躥了,跑到齊國經商成了陶公了。你看姜太公,能治國安邦,也能經商。當時周朝初期的時侯,農牧業發達的就是齊國,就是姜太公治理的。怎麼樣都行。 悟了的人什麼都敢說,不存在世人所說的那些假禮啊,假面子啊,假人情啊,假尊嚴啊,假不怕死啊,假英雄好漢啊,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世人逞一時之快,逞一時之英雄,逞一時之鬥士,很多事也都能做得來。但是,你看他有韌性吧?看他有理智吧?看他的出發點。你要是會看的,就看出來了,不是真的。所以,悟了的人和不悟的人做事,若是看不懂的,很多時候表面上看起來是~樣的。 禪宗上說,佛是臭狗屎。一切都破相,全都罵。你作為常人,你這麼想想試試。長清縣南部山區有弟兄三個,文革時候佛像被毀了,他們把佛像砸了當柴燒了,結果沒有一個得好死的。因為禪宗祖師到那個境界了,你不到那個境界就不行了。你若是無我相,住在深山老林里,飛禽走獸傷不了你。你若有我相,就會傷到你了。現代人只會玩口頭禪,一切皆空。哪裡空啊?哪裡都不空。用在別人身上空,用在自己身上,哪裡都不空。所以,千千萬萬,不悟的人不能和悟了的人扯在一起看問題、評價問題,不能劃等號。 很多入黨得我做事一沒原則,二軟弱。你想想,別說咱們見到的河床上的鵝卵石了,它沒有稜角,地球豈不也是個橢圓體啊?那你再看看神仙、佛、菩薩身後的光圈是不是圓的啊?沒稜角。有人看悟了的人,嗯,他怎麼一點兒原則性沒有啊?你錯了,他有大原則。心與道相通,他怎麼做都對,只要能達到隨緣度眾的目的就行。喜怒哀樂皆可用,皆是方便法門。所以說,最大的福報是智慧,是開發智慧。你這輩子即便是哀哀楚楚的,一沒權勢,二沒名聲,三沒錢財,你真發了智慧,上了凈土,他顯現的不是這個普通樣啊。人生在世就看你求什麼了,你若是求學佛修行,就得將心外之物放下,將五欲六塵放下才能有所收穫。
推薦閱讀:

一掌經實證
因果報應實證(3)
再談「把實證研究進行到底」
實證研究專題匯總推薦
7 ,利於實證的思維模型化研究一

TAG:佛法 | 實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