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一些人持續攻擊楊振寧 這挺奇怪的

已經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楊振寧、姚期智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一消息星期二在中國互聯網上激起漣漪。輿論場上這些年來圍繞楊振寧的複雜情緒再次湧起,一些「真是精啊,到頭來回來養老了」「最好的科研生涯留在國外,老了回來找尊敬來了」的奇怪議論很有代表性。

楊振寧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後創立「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和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並因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原理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與李政道是最早的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

楊振寧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經常回國,為促進中國科學和高等教育的發展持續做出貢獻。他有很深的科學素養和令人稱道的人文修養,也是中國社會裡頗具影響的公眾人物。

圍繞楊振寧的爭議始於2004年他82歲時與28歲的翁帆女士結婚,兩人年齡懸殊的「老少戀」觸動了一些人,受到他們的譏諷。那樁婚姻成為了楊振寧身上一個長期的符號。

名人有點特別的婚姻引起公眾一時興趣,受到一些議論,也屬正常。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楊振寧是嚴肅的科學家,他的社會活動也主要在科學教育領域展開,他非娛樂名人。輿論不停地將這位老科學家八卦化,在道德上對他吹毛求疵,是很不應該的。

還有一些人進而醜化楊振寧,刻意貶低他的科學貢獻,質疑他最近幾十年在中國大陸從事科研教育活動的動機和價值,宣稱他「假愛國」,這樣的抹黑言論經常夾雜在網上對楊振寧不滿的情緒表達中。

不能不說,這樣的輿論不應有理直氣壯的底氣,它也不該是互聯網輿論面貌的一張名片。對楊振寧的指摘反映了一種不寬容,它也是輿論任意給一個人的行為定性、甚至對其進行道德審判的粗暴。

楊振寧對私域生活的選擇沒有礙著別人什麼事,說實話,對他和翁帆的婚姻,外界最有尊嚴的態度應當是給予他們祝福。會有一些人妒忌他們,這種感受也不能算是奇怪的,但把它加以發酵,並用它來衍生對楊先生的各種嘲弄和攻擊,這肯定不是一個輿論場值得驕傲的表現。

至於對楊振寧的那些延伸批評,很多都不值一駁。把楊振寧與鄧稼先強行對比,是成心搗亂。做這種對比的人真未必就是鄧稼先的真正崇拜者,相信如果鄧稼先在世,他一定會與楊振寧這位他青少年時的同學共續友情。

鄧稼先獻身祖國的國防科研,為中國造出原子彈做了那一代科學家中典型的巨大付出,他的故事感動了整個中國社會。然而世事的錯落組合塑造了無數的不同人生,只要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儘力了,作為了,甚至做出了楊振寧那樣的突出成就,就同樣值得尊敬。

沒有一種偉大的精神會強求模仿,偉大的付出都潛含著一種寬容。人生的多樣性和價值多樣性組成了一個社會最大的平常心,也應是我們追求社會進步的一份初心。無論我們走了多遠、多高,都不應忘記它。

如果楊振寧都會被互聯網輿論場列入見了就噴的黑名單,那麼我們的道德標尺就高得有些虛偽,並且讓人恐怖了。楊振寧有那麼高的學術成就,又為中國做了許多事,他應當在互聯網輿論場的「正面人物」名單里。換一句話,如何對待楊振寧,可以看成是互聯網輿論場有多包容的試金石。▲(作者是環球時報評論員)

相關新聞:媒體:你們這樣說楊振寧,問過鄧稼先嗎

另據補壹刀2月21日報道,楊振寧姚期智兩教授轉為中科院院士,已放棄外國國籍,對中國科學界來說,這無疑是令人振奮,也水到渠成的「頭條新聞」。楊振寧的大名自不必說,姚期智雖不為中國大眾所熟知,但他在計算機領域的江湖地位,內行人莫不敬仰。姚期智發明的加密共享數據方法屬世界級重大突破,2000年獲得計算機領域的聖杯——圖靈獎,是中青年華裔科學家的翹楚。

惡意

二位超級大牛,已經報效祖國多年,此次入籍明志,自當可喜可賀。但互聯網上「超熱」反應幾乎全部針對95歲的楊振寧,其中不乏含有惡意的揣測。

1

回國養老說

——楊振寧真是精啊,回來養老了。

——最好的科研生涯留在國外,老了回來找尊敬來了。

——快踏進棺材了回來享受老幹部待遇。

2

利己主義論

——百年之後見到了鄧稼先:老楊你不是說不回來了嗎

——突然心疼起五六十年代堅持回國的科學家們,一生寥寥。

——深刻詮釋了什麼叫「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活標本!

3

拍手叫好派

——能回來是好事,發揮餘熱帶出一幫學生,也算是貢獻了。

——歸來就好!當年燕昭王千金買馬骨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兩名科學家!都有這氣魄何愁人才不來?

4

拔刀相助派

——在世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在微博上被鍵盤俠黑成這樣……

——科學家拿美國籍說「不愛國」,現在轉為中國籍又說「養老」、「圈錢」……這是要他們去火星的節奏嗎?

5

痛心疾首派

——我覺得微博現在戾氣實在太重,為現在很多國人素質深感痛心。

——看到楊振寧回國被網友們這樣說,真令人難過。鍵盤俠毀了網路社會,也在慢慢地影響現實社會人的思想,真可怕!

令人遺憾的是,在上述五大類中,第一類和第二類占絕對多數,後三類幾乎被淹沒在眾多網民對楊振寧的調侃、批判甚至謾罵當中。自當年82歲的楊振寧娶了28歲的翁帆之後,他在中國社會的形象受到巨大破壞。今天網民有如此反應,多少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不得不說,只要我們對這位老人的生平稍稍多做一點了解,就應該會為我們現在對他的不夠尊敬而感到羞愧。

盛名

楊振寧大概中國知名度與爭議並列最高的科學家,沒有之一。

照美國物理學界的權威評價,楊振寧是繼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後,第三位物理學全才。也就是說,他是當世物理學界第一人,他的「宇稱不守恆」觀念顛覆了物理學的一般認識,著名的霍金先生,可能配不上給他提鞋。

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成為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消息傳來,當時的中國一片歡呼。放到那個百年環境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與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都是值得中國人熱淚盈眶的事。

在接受諾貝爾獎時,楊振寧致辭說:「我深深察覺到一樁事實: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衝突的產物,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於現代科學。」

1957年,中國物理學家李政道(左)、楊振寧(中)接受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在許多場合公開評價自己最重大的成就是,幫助克服了中國人覺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在當時的條件下,中國科研水平不如人、條件不如人,但鄧稼先站出來說,中國人也可以造原子彈;楊振寧站出來說,中國人也可以獲得諾貝爾獎。這給中國人帶來的精神衝擊是突破性的,是中國年輕一代科學人信心的基礎性支撐。

而他給年輕一代帶來的還不僅僅是信心。

1978年3月,在楊振寧等人的倡導下,中科大創建首期少年班。

1980年,楊振寧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發起成立「與中國學術交流委員會」,資助中國學者去該校進修。

1983年12月28日,楊振寧向鄧小平建議:「國外認為,搞軟體15—18歲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設立了計算機軟體專業。

1984—1986年,楊振寧倡議的「億利達青少年發明獎」。「吳健雄物理獎」和「陳省縣數學獎」相繼成立。

1997年,在楊振寧建議下,清華大學決定根據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經驗,成立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楊振寧把在清華的工資都捐了出來,用於引進人才和培養學生。

2003年底,楊振寧回北京定居。清華大學蓋了三幢「大師邸」,一幢給楊振寧,一幢給姚期志,一幢給林家翹,姚和林都是楊振寧勸回來的。

更不要說,他以物理學第一人的身份,用「面子」為中國請回多少人才,為中國科學家打開了怎樣的視野,與世界科技前沿拉近了多少距離。

他在90歲的年紀,依然在給本科生上課……

很多人都知道,錢學森為美國軍事部門攔阻拘押,歷經艱險回國的事,卻不知道1971年春中美關係解凍後不久,楊振寧馬上就決定回國看一看。《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學卷記載:「楊振寧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美國聯邦調查局曾因此多次找楊,都被他頂了回去。楊在美國到處演講,介紹新中國的情形,許多美國人受他影響,開始願意同中國親近;一些美籍華人學者紛紛回國探訪。

1971年,毛主席接見楊振寧

在上世紀70年代華人轟轟烈烈的「保釣」運動中,楊振寧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講述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事實。他在保釣學生中發表的演講,對當時台灣留美學生影響巨大,他也因此被稱為保釣運動的精神導師。

爭議

2004年12月24日,時年82歲的楊振寧與28歲的翁帆登記結婚。從這個時候開始,對楊振寧私生活的議論就成為坊間經久不衰的八卦話題。楊振寧的公眾形象,也因為這段婚姻而逐漸走下坡路。

楊振寧的前妻是國民黨著名將領杜聿明的女兒杜致禮。在杜致禮2003年離開人世後僅1年多,楊振寧就與翁帆結為連理,雙方年齡差距之大令世人咋舌。以至於在他們婚姻持續了十餘年以後,還有人在互聯網編造惡搞消息:翁帆之父娶了楊振寧的孫女。

也有人認為,楊振寧之所以娶翁帆並不是看中翁帆年輕,而是因為翁帆與杜致禮的長相極其相似。

杜致禮(左)與翁帆(右)的對比照片

楊振寧的婚姻有點特別,引起公眾的一時興趣,受到一些議論,也屬正常。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楊振寧是嚴肅的科學家,以及科學教育領域的社會活動家,而非娛樂名人。輿論不停地將這位老科學家八卦化,在道德上對他吹毛求疵,是很不應該的。

除了私生活飽受詬病,楊振寧到底愛不愛國,也成為人們爭議的話題。

批評者者們往往搬出以鄧稼先、錢學森為代表的老科學家,指責楊振寧「愛國晚矣」。

楊振寧與鄧稼先既是安徽老鄉,又是西南聯大和美國普渡大學的同學,倆人有著幾十年的深厚感情,後來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1949年攝於美國芝加哥大學。左起:楊振寧、鄧稼先、楊振平

1950年,鄧稼先在美國獲得物理博士學位,但他放棄了美國優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在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上,全然投身到研製「兩彈」的任務之中。在一次試驗中,鄧稼先受到嚴重的輻射,不幸患上了直腸癌。

楊振寧在畢業之後沒有選擇與鄧稼先一起回國,而兩人獲得的物質報酬懸殊極大,這也成為批評者們的一個論據。鄧稼先搞「兩彈」總共得了20元獎金。而楊振寧李政道因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只這一項,拿到的獎金就高出鄧稼先十萬倍。

1972年,周恩來總理接見楊振寧及中國科學家。二排右一為鄧稼先

鄧稼先獻身祖國的國防科研,為中國造出原子彈做了那一代科學家中典型的巨大付出,堪稱,他的故事讓多少人熱淚盈眶。但拿他和楊振寧做簡單類比是非常不合適的。值得一提的是,鄧稼先和楊振寧是一生的摯友,楊振寧首次回國,點名要見鄧稼先,在那個特殊年代,幫助鄧免於批鬥。鄧患癌症之後,楊在美國為他找特效藥。我們今天沒有資格用鄧稼先來批評楊振寧,如果鄧泉下有知,一定會感到不安。

長壽是楊振寧的福分,也是中國該慶幸的事。他和鄧稼先一樣,懷著強烈的家國情懷,念茲在茲的是「中華民族要真正站起來!」並始終保持著樂觀。他說,中國目前的確面臨諸多問題,但「這些問題並不比在過去100年間中華民族所經歷的巨大問題更為嚴重,既然100年前我們能夠將問題解決,那麼今天的中國,憑藉內在的韌性,依然可以克服困難。」

在楊95年的漫長歲月里,他沒有做過任何對不住祖國之事,反而是做出了很多不可替代的貢獻。據接觸過楊的一位老師告訴刀哥,楊具有很深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對中國、中華民族抱有很深的感情。

對楊振寧,我們本應該肅然起敬!

推薦閱讀:

關於養貓的一些感受
空間香氛以及和她們愉快玩耍的一些牌子
生命中有一些人與我們擦肩了,卻來不及遇見 | 【美圖控】
好女人,一定要活得自私一些

TAG:楊振寧 | 環球時報 | 奇怪 | 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