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遷都,天子守國門,誰說無過 | 口袋歷史
從永樂改元起,北平就升級為北京,隨後朱棣將邊塞的藩王內遷,並大肆變更朱元璋時代的北疆軍事防禦戰略:南遷大寧都指揮使司,將大寧放棄並給不太靠譜的朵顏三衛,使得大明北疆防線逐漸向內收縮,而且將北京暴露在大明北疆的前沿。直到永樂十五年朱棣最後一次從南京到北京的巡狩,實際上意味著大明帝國自此已經遷都北京了,也從那時開始,從子守國門成了既定事實。
從軍事角度而言,朱棣遷都北京,將大明軍事重心與主力轉移到北方,中央能夠有效調動軍隊,以備邊患,對維護北疆穩定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但朱棣的做法是以犧牲帝國巨大利益為代價的,且冒著很大的風險。
天子守國門會存在何等大的風險?「以首都置於國防前線,成為全國軍事中心。(吳晗:《明代的軍兵》)」,這樣一來,雖然皇帝集權與中央軍事力量都有了極大的加強,但這種加強實際上得不償失,皇帝、大明朝廷和北疆軍防幾乎完全黏糊在一起,一旦蒙古草原上響起了馬蹄子的聲音,北京紫禁城的皇帝老爺就會睡不好覺。
當然,當局者迷,對北京情有獨鐘的朱棣自然是想不到遷都會有這一層的危害的,因為在他眼裡,只要去「打」就ok了。
故而,朱棣開創了大明歷史上皇帝親征的先河,後來的明宣宗、明英宗、明武宗等明朝君主莫不是效法朱棣的做法。
朱棣數次親征漠北,收穫其實是不太大的。北虜們又不是傻子,一旦皇帝出征,他們就利用天時地利來個人間「蒸發」,躲起了貓貓。其實,北虜一直是與大明玩「貓捉老鼠」:趁你不備,我就來騷擾一下,等你皇帝親征了,我就趕緊跑。這種長期的騷擾和反騷擾、游擊與反游擊之間的較量,實際上使得大明帝國陷入了永遠無法擺脫的噩夢驚擾之中。而朱棣本人則在第五次親征漠北的途中死掉。
皇帝親征,往往帶去了精銳的京軍,一旦君主有為或懂些軍事尚不至於敗績,多少還能撈一些糊弄臣民的軍事戰功,多少打擊一些北方蒙古人的囂張氣焰,但要是碰上君弱政濁的時候,皇帝親征弄不好就會帶來滅頂之災,明中葉英宗親征蒙古,幾十萬精銳京軍全軍覆滅,就連英宗本人也當了人家的俘虜,英宗無能自作自受是一面,但作為「成祖」的朱棣遷都北京與開創皇帝親征之先例難道沒一點責任?
當然,你朱棣是能戰鬥能攻關,把大寧防線給放棄掉,沒啥大不了的,(宣德時期又棄開平三衛),但這樣一來,長城以外大明再也沒有強勢的軍事保障,北京暴露於北疆敵對勢力的眼皮子底下,長期處於外敵直接威脅之下,一不留神就京師告急,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後的北京保衛戰以及中後期的俺答汗圍困北京都是朱棣遷都與其子孫軍事處置不當所導致的。
對此清代學者顧祖禹曾評價說:「以燕都僻處一隅,關塞之防,日不暇給,卒旅奔命,挽輸懸遠。脫外滋肩背之憂,內啟門廳之寇,左支右吾,倉皇四顧。下尺一之符,徵兵於四方,恐救未至而國先亡也。撤關門之戍,以為內援之師,又恐軍未離,而險先失也。甚且借虎以驅狼,不知虎之且縱其搏噬;以鳥喙攻毒,而不知鳥喙之即足以殺身也。不亦悲哉!」
朱棣一直存在超越朱元璋的情結,但他的眼光跟父親比確實還是差點兒勁。朱元璋「定都南京,集全國衛戍精銳於京師。有事以京軍為主力,抽調各地衛軍為輔。又因蒙古人時圖恢復,侵犯北邊,命將於沿邊安置重兵防守,分封諸子出王邊境,大開屯田,且耕且守。」
朱元璋的這種軍事布防實在不簡單,它是對宋代軍事布防的揚棄。眾所周知,宋代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地方軍事割據勢力的形成,實施了禁軍制和廂兵制,大致做法是,將全國精銳兵力集中在京師,將那些老弱病殘放在地方,這樣一來,地方割據局面再也沒出現過,但同時產生了一個問題:地方軍力和邊防軍力羸弱,於是宋朝就出現了一幕幕很滑稽的現象,地方上農民起義(如王小波、李順起義、宋江起義、方臘起義等)一開始很有些威力,但一旦宋朝皇帝動用了中央禁軍前去鎮壓,就會迅速搞定;在邊疆上與遼、西夏、金和蒙作戰也是一樣,一開始宋軍常吃敗仗,等到中央調集精銳力量去參戰,基本上還是能夠抗衡一下的。
朱元璋吸取了宋代的教訓,在中央集中精銳力量的同時,對最為危險的北疆地區也投入了重兵與精兵,且又將都城定在南京,一旦北疆失守或北方叛亂,他們上南京來還需要時日,皇帝也有一定的時間去調兵。朱棣靖難從北京打到南京花了四年之久,即使明末那麼腐敗,清兵南下攻到南京,摧垮弘光政權,也用了一年的時間,這些都證明,當初朱元璋建都南京與合理布防全國軍事力量是非常有遠見的。
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誰說無過?
推薦閱讀:
※《大漢王朝》之四十:遷都許昌
※揭秘崇禎皇帝為什麼不肯遷都卻弔死煤山樹上?
※明知京師城破在即,崇禎帝為什麼不遷都?
※永樂遷都後:明朝國都差一點又遷回南京